登陆注册
39679300000044

第44章 身心灵的修炼(2)

学佛不会千变万化,又如何起用?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之中,不能随着外界的改变而改变,就不可能起用。在随着外界万物改变的同时,还要保持自己的本性不丢失,不被外境转。我们总说学佛是为了度众生,却不知道自己也是众生之一,自己都度不了,又如何度别人呢?只要一做事,你的内在就暴露无遗,你的禅定功夫、素质,别人都看得清清楚楚。我们都说佛是全能的,是一个超人。我们学佛也应该是全能的,也是超人,什么都要会做,做什么都要比世间人做得好。

宗教属于意识形态,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它不是普通老百姓可以学的,它本身就不是为普通老百姓服务,而是为上层建筑服务的。过分地强调普度众生,规格就一降再降,但佛法不能降。现在人人学佛,人人修道。可是人人所学所修的都不是正见,都不是正道,都是凭着自己的我执和想象在学在修。

问:您还讲过,不管哪一宗,想圆满成就,都必须回来落在禅宗上。为什么这样说呢?

师:“禅”是所有宗教的核心。“禅”并不是指“禅宗”。佛教八大宗的核心都是“禅”。禅是禅,禅宗是禅宗。什么是禅?古人下了一个定义:专一、静虑、思维修、与万物同一体。也就是说只要你达到以上所说,都符合禅。禅是超越生理以外,用心灵去感受,去捕捉,去修证的一个东西,我们佛教把它称为“自性”、“本来面目”,而基督教把它称为“上帝”,******教把它称为“真主”。

问:您曾经讲过,教下讲“信、解、行、证”,这是修行的四个境界。这个“行”是否就是“行愿”?如果是,这个修行的次第和禅宗是不是有所不同?禅宗似乎是先证了以后再行愿。这样理解是否正确?如果真的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师:禅宗的行愿分两步,在没有证果以前有一个行愿,在证果以后还有一个行愿,有两次行愿。前面的行愿是为了寻找道,后面的行愿是为了圆满道。实际上每个修行人,不管他懂还是不懂,有意还是无意,想修行成就,这条路都必须这样走——先行愿后证道,证道以后再行愿——这是修行的程序。问题是现在很多人都没有行愿,一直在修证。有多少人一闻到佛法,工作都不要了,家庭都不要了,本职工作不做了,做丈夫的不尽职责,做妻子的职责也不尽。出家人衣服不洗了,地板不拖了。真是掉进福堆里去了!掉进去就是一种堕落!

问:您讲过,明心见性才是修行的开始,又说灵体出窍才是修行的开始,是否灵体出窍就是明心见性?

师:对,见性就是灵体出窍,见到了自性和本来面目。

问:很多人“言下大悟”,这个“悟”是否就是见性?

师:应该说有两种,有时候“言下大悟”,只是悟到了理,悟到了修行的方法,悟到了怎么用功。如果他前面的功夫已经用到纯熟了,这时候的“言下大悟”应该是见性。祖师传记里面经常讲到“言下大悟,欢喜奉行,作礼而去”,去干什么就不提了。实际上就是去修道,去用功了。明白了,就应该退下去好好用功了。

问:您还讲过,明心见性才是修行的开始,此时要修习气,超越四大。能否请您解释一下,什么是“修习气,超四大”?如何修习气,超四大?

师:明心还属于见地的范畴,见性已经是功夫的范畴了。为什么佛教特别强调“见地”?没有见地,想入道,想见性,想见到这个果子,是绝无可能的。身体上的修行功夫和方法还比较好掌握,还好修。心灵上的修行方法和功夫既不好传,也不好修,只能随着你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你修行的不断进步,自己去心领神会。无论你用什么语言去描绘,千比喻万比喻,都无法一步到位,和它总是差半步。这个半步就是古人讲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它是超越身心之外独立存在的。一个修行人如果连有为法都不会修,都没修完,根本无法进入无为法的修行——心灵层次的修炼。

问:您还说过,一个人不接触事,所修的定力只能算小定,不堪众生一击,所以罗汉不敢出来度众生。难道小乘极果——四果阿罗汉的定境,只能算是小定吗?

师:四果阿罗汉的定境是一种大定。就罗汉的禅定来讲,只要他想定,就可以无限期永久地定下去。他处在禅定中可以了生死,一旦出定还是超越不了根本生死。而佛教讲的是起用,一旦起用就要出定;一出定,由于罗汉的定还不够圆满,仍然会流俗。如果他想要究竟圆满,就必须回小向大。

为什么佛菩萨的定和四果罗汉的定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差别的原因就在于最初的发心,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最初的立志。有一种人修行的目的就是为了了生死,不再轮回。他种的是这个因,这个因就决定了他这一生,乃至他以后生生世世的境界和果位。如果以后他羡慕大菩萨的境界,突然转变了观念,他仍然修不上去,因为他的愿力、他的因在无量劫以前已经形成了。他要想进入菩萨的境界,必须回小向大。就像盆栽植物一样,必须从花盆里移出来,种到广阔的田地里去,让它长成苍天大树。这个花盆就是我们最初的一念,它如同我执一样,紧紧地把我们局限在其中,使我们和大道脱离。要想圆满,就必须打破“花盆”,回归自然。

为什么一个罗汉能加持方圆数百里呢?因为他心灵的磁场、他禅定的力量可以覆盖这么大的范围,可以和这么大面积的万物融为一体,所以他可以净化方圆数百里。

如果一个修行人的生理还没有修完,本来面目没有修出去,他是无法感受到道的。在此之前,他所谓的感受,全是身体的反应。身体的功夫无论修得多高,都无法让你感受到道。我们之所以感受到道,是道感受道,不是身体感受道。这个“道”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就是我们的灵性,就是我们的自性。昨天晚上讲到,当我们的身体还没有形成的时候,从整体里面会下来一种力量,进入我们的身体。身体得到这股力量就活了,就有了灵气,各种功能就具备了,就如同佛像开光一样。什么叫“开光”?就是把宇宙的灵请到木头佛上,木头有了灵就“灵”了。我们的四大、六根起作用,就是因为里面有了灵。这个灵是先天形成的,不需要阴阳和合,它是不生不灭的。

我们现在修行,就是要把这个灵修出去,让她重返整体。当这个灵没有出离身体之前,你所有的感受、所有的境界,都是身体的反应。当她出去以后,就叫“见性”了。这时候才开始真正的修行,所修的就是她。但她本身是不需要修的,我们只是拿她和身体不停地对接,让身体转化、圆满,这时候对身体来说是第二次的修证、净化和改变。在此之前身体的改变、净化和修证,是为了把她修出去。她出去以后,可以把造化的力量输入我们身体,使我们与造化同一体,让身体产生质的变化,所以才会肉身不坏,修成金刚不坏之身。

我们身体的本身就是灵的影子、灵的附属品、灵的形象的显现。这个灵就如同祖师所讲,是清净不染的,现成的,可以拿来就用。什么时候我们六根的种种概念都放下,都破除了,这个灵的力量才能超脱出去,独立存在。

讲多了,讲细了,就感到语言的匮乏,总感觉偏离了她;不讲,或者不讲这么细,反把她看得更清楚,更能感觉到她的存在。语言越描述,似乎离她越远,很容易把整体混淆为个体,把抽象的混淆为具象的。

修行,必须知道自己的每一个起心动念,每一个言行举止。这个能知的“知”必须时时刻刻存在,无论身体在做什么,必须看得清清楚楚。必须把她和我们的身体剥离开来。如果没有把她找到,没有把她和身体剥离开来,你永远都是一个迷失方向,丢掉自我的人;如果把她找到了,和身体剥离开,让她独立存在了,无论你做什么,只要她存在,你就不会迷失方向,不会堕落,不会轮回。众生之所以造业,被因果转,就是因为她没有独立存在,没有从身体里剥离出去,跳出去看你的所做所为。相反,一个成就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能不落因果,超越因果,不受因果的制约,就是已经把她剥离开,让她独立存在,她在看着四大和六根的所作所为。

身体之内,六根之外,有一种力量和她直接交往,和她最接近,那就是我们的呼吸。抓住了呼吸,时时刻刻感受到呼吸,和呼吸融为一体,就看到了她,就抓住了她,就能驾御她。呼吸和她是连成一体的,而四大六根又和呼吸连在一起。呼吸和她连在一起分成三个阶段,三个层次。当一个人的呼吸不乱而且畅通的时候,他的头脑是空灵的,虚无的,他感受不到一个实实在在的头脑的存在。有一种瑜伽的修炼方法是洗鼻腔,洗脑,修炼的人每天早晨用鼻孔把水吸进大脑,再用鼻孔把它喷出去。为什么要这样洗鼻腔、洗头脑呢?就是为了保持头脑和鼻腔通道的畅通,畅通之后,一吸,气就直接进入大脑。

当一个人呼吸畅通,不感冒的时候,会感觉头脑很轻松,一吸气,头脑会特别清醒,就像喝泉水一样,有沁人心脾的感觉。我们身体的气越往下沉,沉淀得越好,一旦往上反弹的时候,力量就越猛,反弹得越究竟。当完成了“沉”和“升”这个阶段以后,身体的脉络才会畅通,顶轮和梵穴轮才能打开,我们的这个色身才能像莲花一样开放,才能见到莲台,否则这朵莲花永远是包着的,里面的莲台根本看不到。莲花非常独特,花苞一旦长成,即便没有开放,里面的莲台也已经长好了。莲花和莲台是同生同长,同时出现。一般的花都是先开花后结果,而莲花是开花的同时就结了果。

同样,心灵的想象力也是非常不可思议的。我们的身体之所以不能超越,是因为我们心理的力量不足。如果你心理的力量很足,完全可以用心理的力量影响和改变生理的力量。如果你的心力够,把心灵的境界立得高高的,不要停留在身体上,你很快就会超越生理的反应和身体的转化。如果你心灵的力量停留在身体的反应上,你的身体一辈子都无法转化和超越。我们越把心放在身体上,生理的反应就越多。你把心放在事业上,不放在身体上,你的身体反而转化得更快。因为你把身体放下了,忘掉了,空掉了。实际上身体照样有反应,只是你没有停住在反应上。

我经常说一句话:身体生病了,绝不能让心理也跟着生病,一旦心理生病,身体就彻底完了。相反,如果你的身体生病了,你的心理没有跟着生病,很快你的心理就把你生理的病转化了。但是只有一个心力很强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一个心力很强的人为人祈祷祝福,会收到不可思义的效果。

打坐久了,背部会酸痛,有一股力量在那里涌动,上不去也下不来。如果你的心力够强,就把你的心放在背上,想象这股力量已经上来了,中脉已经疏通了。这样想上一段时间,你完全可以用心理的力量影响和转化生理的力量,把中脉打通。当生理的反应都过关了,结束了,身体通透了,生理的力量在身体里面就没有立足之地了。之所以我们生理的力量出不去,是疏通身体的这个流程还没有走完,这个载体还不通透。当把疏通身体的这段路走完,生理的力量出去了,下面还有更长的路要走,那时候就开始走向自然,回归自然了。

平时大家要把心,把意念放在头顶上,无论睁眼闭眼都要习惯性地用慧眼看,也就是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额头中间往外看,久而久之,你所有的力量都会停留在这个部位,这时候你身体上俗人的习气就会很快超越,身体会变得轻松,头脑也会变得灵敏。

在东华寺常住的居士,如果有好的观点、好的学佛思想,晚上共修的时候也可以讲,不一定就由这几个执事、出家师讲。如果有好的观点不讲出来,不分享给大家,这本身就是一种罪恶。既然你渴望真理,尊重真理,悟到了真理,就应该布施出来。古人讲,一个人生前一定要把自己所了解所悟到的真理讲出来,分享给别人;如果不讲,把真理带进棺材,将会下无间地狱。

2010年9月13日

同类推荐
  • 佛教文化纵横谈

    佛教文化纵横谈

    简洁而清晰地勾画了佛教从印度传来我国以后,与儒家、道家文化碰撞、斗争、互融并逐步发展、改革的来龙去脉,将佛教文化放在人类文化的大背景下,与世界上有代表性的先进文化以及我国的儒道文化、民间文化相对照、相比较,进行思辨性、比喻式的论证和阐释,阐明了佛教文化不仅是僧侣信众念经拜佛、修身养性的仪轨,也不仅是寺庙中美轮美奂的魏晋雕塑、唐宋壁画,而是经典的浩瀚、学问的广博、思想的深邃、宗旨的崇高。
  •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以讲述圣经故事的形式将《圣经》中最具智慧的经典故事和箴言精选提炼出来,并用智慧的语言全新诠释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经典作品的精髓,它是一本让你阅读方便且完全避免了宗教色彩的启迪人生的智慧书。
  • 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

    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

    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
  • 道教基本常识

    道教基本常识

    本书包括教义规诫、宗派传承、道门宗师、道教经典、神仙体系、名山宫观、科仪方术和生活常识等方面内容。
  • 弘一法师全集之文艺·诗歌(04)

    弘一法师全集之文艺·诗歌(04)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
热门推荐
  • 影无像

    影无像

    严格来说,这不是科幻文!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种子文——不要想着下载小电影。在自我感觉上,这是概念文!另外,请读者务必记住:别骂我,骂了我看不到!我忒忙!没空看别人骂我。别问我,问了我不定答!我忒忙!没空替人想问题。别夸我,夸了也不会多更!我忒忙!没多少时间码字。忙啥?忙什么?你丫忒忙个鸟?问题要问三次我才会回答:忙着生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暗夜城堡

    暗夜城堡

    [花雨授权]身为吸血鬼,流淌着几千年遗传的吸血鬼血液但留在身体的吸血鬼特征几乎绝迹迹。第一次到暗夜城堡,赶上天使来袭,惊讶的是,我竟然对十字架毫无反应,加上神秘的祖先血统,我成了吸血鬼里的“英雄”,只是……
  • 新婚告急:宝贝再爱我一次

    新婚告急:宝贝再爱我一次

    结婚三年后第一次见面,他将她压在后座,”简纯,这个名字配你,还真是糟蹋了!”一夜春宵,翌日,他勾着她长发,薄唇微掀,“简纯,简单,纯洁!”她递上一纸离婚协议书,”司先生,我们好聚好散!“他邪笑着欺近,离婚协议书在他手中粉碎,”简小姐,这是在埋怨我那晚不够努力?“***两年后,他突然出现,将身为新娘的她绑走。“我身上还有什么可图的?“”这次我图你的真心!宝贝,再嫁我一次!”
  • 红尘殇:魂殇

    红尘殇:魂殇

    他们是两个命运相同的人。她是富商之女,他则是她的天才小管家,与她青梅竹马。一个失母一个失父,只因前世命运的轮回。十是青梅竹马的爱让她毁灭,还是生死相交的爱让她迷失,是是非非,早已无处可寻。而他们最终成就了汉朝第一庄巫蛊传说。
  • 是云还是海

    是云还是海

    本书讲述了女主(方佳)在觉得经历友情亲情的波荡四起后觉得这世间没有意义,直到他遇到了男主(顾子匀)后又重燃希望,两人爱情磕磕绊绊的故事。
  • 最相思,醉相思

    最相思,醉相思

    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今生的我,孤孤单单的在阑珊处,你在寻我吗?
  • 刘子遗书

    刘子遗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济:济危扶困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济:济危扶困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不断发展和延续的根本,因此,青少年德育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为了增强和提升国民素质,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素质,编者特意精心编写了本套丛书——《巅峰阅读文库》。“巅峰阅读文库”通过故事、诗文和格言等形式,全面地展示了人类永不磨灭的美德:诚实、孝敬、负责、自律、敬业、勇敢……这些故事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被人们用来警醒世人、提升自己,用做道德上对与错的标准;同时通过结合现代社会发展,又使其展现了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新精神、新风貌,从而较全面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美德。
  • 黑暗轮回之曙光

    黑暗轮回之曙光

    吾乃神荒古族神尊座下大弟子风瑶,以吾之血,祭洒四海八荒,生生守护;以吾之身,投身无尽轮回,不得因果。第八世,我投得一人家,为人子女,不受父母喜爱,为人学生,不得师生尊重,为人朋友,却留不住一个朋友。这短暂的一生,我看不见曙光,生命里都是无尽的黑暗,面对这无望的人生,我投身大海,自以为这一世终是解脱,却未曾想,这一世,只是无尽轮回中的一粒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