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570800000012

第12章 渴望爱的敏感期——给孩子当下的幸福

爱是孩子构建自我与认识外部世界的唯一纽带,他们的每一个表现都表达着对爱的无限渴望。在这个渴望爱的敏感期,作为父母,首先要懂得“爱”,这就如同掌握其他任何一门艺术一样,是需要学习的,只有你努力付出了,才会懂得“爱”,才能给孩子当下的幸福。

捕捉孩子渴望爱的敏感期

一位小学生在作文中这么写道:“我多么渴望爸爸妈妈能常对我笑笑,在我睡觉前亲亲我,周末时陪我做做游戏,这比对我的什么关心都重要。”的确,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周围人的关心和爱好,事实上,这种渴望爱的敏感期,一直贯穿于孩子的一生。

国外曾对一家条件非常优越的慈善孤儿院做过一次调查,这家孤儿院婴儿的死亡率远高于正常家庭抚养的婴儿,尽管孤儿院的营养条件并不比一般家庭的差。这一结果告诉我们,如果新生儿缺乏一个稳定的抚养者的情感满足,食物和营养并不是必要的存活条件。

还有一个心理学实验,当一位母亲给孩子喂奶时,脸部没有任何表情,甚至还略有些麻木和冷漠,而孩子试图以拒绝吃奶、做出各种表情来吸引妈妈的注意。但是,遗憾的是,妈妈的目光始终没能与孩子对视。之后,当心理学家对其追踪回访时发现,婴儿成人后,一直有严重的边缘型人格障碍,甚至还伴有多重自杀行为,急需住院治疗。这一实验告诉我们,母亲的情感陪伴和对婴儿温暖的回应是多么的重要,小生命即使不缺营养,也从未离开过母亲,但是没有这种温暖情感的陪伴,生命也是不能承受的脆弱和单薄。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从出生到3岁,是孩子渴望爱的敏感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自我认识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的阶段。而周围看护人所给予的爱恰恰是他们自我认识与外界世界建立联系的唯一桥梁。如果在这个渴望爱的敏感期,他们没能感觉到爱,强烈的不安全感就不能使他们顺畅地与外界建立良好的联系。

蒙特梭利有这么一个育儿理念:“爱和自由,美和理想。”那么,为什么要把爱放在第一位呢?孩子一切生活的基础和对未来的认识及行为几乎全部归于早期教育,而早期教育的爱又是孩子的心智、人格等各方面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因此,爱的问题就是孩子各方面成长的一个背景,这就好比植物的生长离不开肥沃的土壤,而爱就是儿童成长的肥沃土壤。

在渴望爱的敏感期,女孩的渴望似乎更为强烈。当男孩还在思考怎样才能打败对手的时候,女孩已经开始思考她与周围人的一切关系了。她常常这样想:“我是爸爸妈妈的女儿。”这意味着她渴望得到父母更多的爱与关注。她还会把现实生活搬进“过家家”的游戏中,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的场景就是她的梦想,希望爸爸妈妈永远爱她也是她的梦想。

诚然,天底下所有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为何这份爱却往往滋生了不满、仇视,甚至伤害。当爱被错误表达时,亲情就会出现错位。请记住: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只有不会爱孩子的爸妈。

那么,在这个被汉堡和可乐充斥的快餐时代,父母又该如何使自己的爱不因忙碌而搁浅、不因距离而隔绝、不因缺乏沟通而葬送呢?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学会时常进行自我反省,我了解他们吗?时常观察孩子,我在聆听他们吗?时常检讨自己的教养方式,我是否给了他们足够的爱?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只有感受到足够的爱,孩子才会健康成长;也只有感受到足够的爱,孩子的心智才会健康地发展。

成长日记18: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

记得一个周末,我在商场购物时,遇到单位的一位同事,旁边跟着她2岁左右的儿子。我们俩打过招呼后,这位妈妈对她身边的儿子说:“奇奇,叫阿姨。”

孩子可能是有点认生,从见到我时,就偷偷地躲在妈妈身后,怎么说都硬是不叫。

这位同事见状,不好意思地冲我笑了笑,随即转过身,用在我看来略微有些严厉的口吻对孩子说道:“妈妈,跟你说话呢,听到没有?快叫阿姨啊。在家里是怎么教你的,怎么一出来就这么没出息呢?如果你不叫,妈妈就不喜欢你了,就把你扔在这里。”

同事是个特别要强爱面子的人,看她那样子,似乎就是要强迫孩子接受母亲的命令。

看到这里,我马上说:“没有关系,没有关系,我和奇奇没有见过面,小家伙可能还不熟悉我。等我们慢慢熟了,再叫也不迟啊。”说着我便用手抚摸了一下奇奇的小脑袋,并亲切地对他说:“奇奇,我们做个朋友吧,你说好不好呢?”

看我这么说,这位母亲也就不再强迫孩子了。但是,每每想起这件事,总会想到底家长该给孩子怎样的爱呢?

(奇奇阿姨)

教 子 心 得

毫无疑问,这位母亲良好的动机和目的是毋庸置疑的,是为了培养孩子有礼貌的品格,也是为了让别人肯定和赞赏自己的孩子。但是,这位母亲在实施培养的过程中,自我主观地让孩子对他人做出有礼貌的行为,殊不知,这种方法未必适合孩子,反而会剥夺孩子的自由意志。而且有一点更需我们警醒:这位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如果孩子照她的意思去做,她就爱孩子;如果孩子不照她的意思去做,她就会把爱收回来。亲爱的妈妈们,你可曾想过,这种做法并非是给予爱,而是在疏远孩子。

如果孩子是在这种带有条件的爱的环境中成长的话,久而久之,只会给孩子带来强烈的不安全感,让他经常处于恐慌之中。也许,哪一天父母就会把爱收回去;也许,哪一天父母就会不要自己了。这样势必会给孩子一个自我暗示:我只有努力地按照父母的期待去生活、去学习,才不会被抛弃。结果呢?你的孩子终究会渐渐迷失了自己,到那时,又岂止是令人遗憾这么简单!

虽说在0~2岁这一阶段,多数孩子还不能听懂家长的话,但是,在家长关注和欣赏的目光中,他们也同样能够感受到家长对他们的爱。这种爱会给孩子带来强烈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尤其是来自母亲无条件的包容的爱,更会使他们感受到很深的“安全感”。而每一个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他们的身心无疑是最健康的。这么看来,家长对孩子真正的爱,就是要依循孩子成长的节奏,让他们自由地迈出每一步。而做到这一切,恰恰给予了孩子无条件的爱。

还拿上面的例子来讲,这位妈妈可以这么说:孩子,你愿意叫阿姨,妈妈当然爱你;如果你不愿意叫,我也一样爱你。总之,妈妈的爱不会因为你叫与不叫而有丝毫的增减。当然,如果你愿意做更好的努力和改变,我会为你感到更加的自豪和骄傲!而不是像故事中的妈妈一样给孩子传达了一个错误的观念:我对你的爱是有条件的,你只有听话、乖巧了,我才会爱你。

在给予这种无条件的爱的过程中,父母也应该让孩子知道,当我们对礼貌这种行为达成一致要求时,你要做出相应的行为;如果你没有做到,我会用爱来管教你,但是不会为了自己的面子而冷落你,更不会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抛弃你,我的一切行为都是因爱而生。

当父母对孩子给予无条件的爱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一点:就是接纳孩子的本相,无论孩子天性是外向还是内向,只有先接纳,才能给予爱,而之后的引导和管教才会变得顺理成章。

请记得:没有哪个孩子在没有感受到爱的时候就愿意做出改变,也没有哪个孩子在父母没有真正接纳自己之前就愿意做出改变。孩子之所以愿意做出改变的前提只有一个:那就是先感受到父母的接纳和无条件的爱!

成长日记19:让孩子感知你的爱

公园里,一对母子的温情画面。

妈妈漂亮温柔,孩子乖巧可爱。

妈妈面带微笑,一遍一遍地问孩子:“宝贝,你知道妈妈对你的爱有多少吗?”

儿子的每一次回答都不一样。

第一次,儿子坐在草地上,张开双手,摆出一个握球状,小嘴儿甜甜地说:“这么多。”

第二次,儿子微微挺直身子,伸出双臂,做出一个拥抱状,用稚嫩的童声说:“这么多。”

第三次,儿子“嗖”地一下站了起来,小手指着天空,神气十足地说:“比天上的星星还要多。”

这时,妈妈紧紧地抱住孩子。

这是爽爽2岁时我们的一次对话。而今天,当年的可爱宝宝早已成为一名优秀的有志青年。时隔这么多年,每当那段画面在我眼前闪现,依旧会被一股浓浓的爱所感染——让孩子感知爱,才能给他真正的幸福。

(爽爽妈妈)

教 子 心 得

毫无疑问,爽爽这个孩子感受到了母亲对他深深的爱。爱,是可以感受的,就像一个甜甜的棒棒糖,舔一口就会深深地甜到心里……

那么,被爱的感觉又是怎么呢?

一个10岁的女孩在她的日记中十分贴切地说:“我知道爸爸妈妈很忙,但是他们总会抽出时间陪我。如果我作业上遇到什么问题,爸爸妈妈就会来帮助我。如果我有困难,他们也会很耐心地给我解释。虽然,爸爸妈妈有时也会为一些我根本搞不明白的事情争论,但是我觉得他们都会认真听我说话,我知道,他们是爱我的。”

没错,我们时常能从那些亲身感受到被关爱、被接纳的孩子中,听到类似的话。不过,这个小女孩也给我们上了很重要的一课:感受被爱就是家长日复一日地向孩子传递爱的过程。当孩子感受到被关爱、被接纳时,他们也才会感到自己在父母眼里是独特的、受赏识的,在父母心目中有着独特的位置;他们才会有勇气去尝试新的东西,并且在家长的支持下确定自己的身份。

在0~2岁这一时期,每个宝宝都会深深地依恋着妈妈,因此,在这一时期,妈妈所扮演的角色对孩子日后的成长发育是至关重要的。假使这位妈妈给予孩子的是缺失的爱,孩子又如何去感知你的爱,又如何对爱做出像爽爽那般稚嫩又单纯的理解呢?

那么,作为家长,又该怎么让孩子感知你的爱?

也许,你会说“我爱你”就可以满足一切。但是让孩子感知爱的方式有很多很多,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我爱你”就足够了。

尽量避免用命令的语气同孩子说话。“快点!”“别乱动!”这类带有警告、责备、拒绝味道的话最容易激起孩子的反感,千万不要认为孩子不能用语言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你就可以居高临下。如果你的语言,让孩子听后咯咯直笑,或是高兴地手舞足蹈,相信孩子已经感觉到,妈妈是爱他的。

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蹲下来,和孩子一样的高度,用眼睛关切地注视着他,此时你的动作和神情已经是世界上最贴心的话,而孩子也会产生强烈的被爱的满足感。

爱我,你就抱抱我。拥抱是一种力量,是父母借着身体的语言来告诉宝宝:“我们永远爱你。”下班回到家,不妨拍拍孩子的小脑袋,或是握一下他的小手,来一个深情的拥抱,都能让孩子觉得父母是亲切可靠的,而他们也是被接受、被支持、被关爱的,而宝宝也能慢慢学会给予回报,成长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充分体谅孩子的感受。孩子摔倒了,虽说不必每次都急着扶起他来,但是也要学会在必要的时候,帮助他,拥抱他。让孩子自己爬起来,虽说意在鼓励孩子坚强独立,但是却否认了孩子的真实感觉——孩子也会痛的,这样只会让孩子产生“爸妈不在乎”“不爱我”的反感。让孩子知道你的疼惜,他才会更快地止住哭泣,并坚强起来,因为他的情感已经得到了承认。

让孩子分享你的时间。不必兴师动众地去科学馆、动物园,一起念本书、搭搭积木、修理一下他的小汽车,就可以让孩子体验到被爱包围的幸福。从现在起,喜欢一起度过的时光,孩子也会获得真正的快乐与发展。

当然,让孩子感知爱的方式并非仅限于此,只要我们揣着一颗真诚的爱心,相信有更多简单明了的方法就能让孩子感受到你的那份爱。

成长日记20:培养孩子学会表达爱

铮铮14个月时,我回到公司上班,孩子就交给外婆带。

每天下班回来,外婆第一件事就是向我“汇报工作”。大概情况是,铮铮在我和他爸不在家的多数时候,都能表现得听话又活跃。听妈妈这么一说,我也放心多了。

可是,最近一段时期,我发现每当我回到家情况就会发生180度的大转弯。

还没等我把衣服换好,铮铮就会揪着我的衣角,嫩声嫩气地对我说:“妈妈,妈妈,给我讲故事吧。”“妈妈,妈妈,陪我做游戏吧。”看那样子,好像是几个月没见面似的,总之,就是一刻不停地缠着你。

而我又不能总围着他转悠,只好不耐烦地对铮铮说:“去,找外婆玩。”

而铮铮的反应却让我诧异不已,嘟囔着小嘴委屈地说:“不和外婆玩,外婆不好,我要妈妈,我要和妈妈玩。”

孩子的话刚一出口,我就愣住了,怎么可能这样?我们乖巧聪明的铮铮可是外婆给带大的啊。一气之下,我狠狠地对他说:“不许你这么说,今天自己一个人玩,谁也不陪你。”

话一出口,铮铮更闹腾了,不肯好好吃饭,也不肯好好睡觉,外婆也埋怨我:“干嘛发那么大的脾气,看你把孩子给吓的。”

(铮铮妈妈)

教 子 心 得

生活中,如果父母没有得到来自孩子的爱,而仅仅给予孩子无私的爱,那么这种爱终究是单一的、缺失的。然而,现实生活中,依旧有许多父母像铮铮妈妈一样困惑:为什么我为孩子做了那么多,孩子却没有心存感激呢?

毫无疑问,爱是一种能力,学会爱能够让孩子变得更加坚强和善良,但是孩子并非天生就懂得如何去爱,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是那么地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和示范。英国教育家夏洛特·梅森曾经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都有爱的源泉,它唯一的事情就是流淌,而在父母这方则要保持体贴、友好、感恩、孝顺、奉献这些渠道不封闭、不阻塞,而且永远向前流动。”这么看来,培养孩子学会表达爱的意义一点都不亚于给予孩子无私的爱。

以上面那个故事为例。每个孩子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第一个爱的对象就是妈妈,从那之后,他们希望每时每刻都能和妈妈在一起,并用他们独特的方式向妈妈表示爱,跟妈妈在一起时也会更随性地展示真实的自我,但是,他们又是一相情愿地以为自己也是无条件地被妈妈爱着。就如铮铮一样,只要妈妈有一点“不”的意思,他们就会用哭鼻子、不吃饭这种方式跟你对立起来。

孩子的这种行为往往会使不明就里的父母做出不应有的作为,其实,看到铮铮娇滴滴,甚至有些蛮不讲理的表现,铮铮妈妈完全可以换一种表达方式,比如说:“宝贝,妈妈也想你了。可是你看,你总是和妈妈在一起,妈妈也没有办法做事情,而且外婆也会不高兴的,她也是最爱宝宝的,她也想抱抱宝宝,你快过去抱抱外婆,我想她一定非常乐意跟你玩的。”相信,聪明的铮铮听过后,一定会欣然地接受妈妈的建议,而且也会为自己爱的流露所带来的收获而喜悦不已。

当然,父母在培养孩子学会表达爱的同时,一方面要引导孩子表达爱,另一方面也要对孩子的爱给予积极的回应。比如,孩子的妈妈过生日,爸爸可以与孩子一起为她精心准备礼物,做一顿丰盛的晚餐,妈妈也要对孩子的做法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赞赏,这样孩子不仅可以从中学习如何表达爱,更能因家人给予的鼓励而变得更有自信、更有感恩之心。

§§第三章 2~3岁的敏感期:叛逆初体验,用爱伴随孩子成长

随着肢体的发育,2~3岁的宝宝可以到处“探索”了,而且,孩子的思维活跃了,自我意识也强了,但是,突然有一天,你发现孩子凡事总喜欢跟你对着干:

对什么都说“不”;

把别人的东西拿回家;

喜欢爬上又跳下;

不厌其烦地探索“有孔”的地方;

不合心意就“重来”;

对“捉迷藏”情有独钟;

喜欢关注小蚂蚁、小花瓣、小石子;

你做什么,他也跟着做什么;

……

是孩子自私吗?是孩子霸道吗?是孩子倔强吗?是孩子无理取闹吗?不是。他们只是想要按照自己建立的秩序做事,他们只是想尽情享受探索的乐趣,他们只是想通过重复获得内在的秩序感……学会接纳孩子,用爱伴随孩子的成长吧!

空间敏感期——陪孩子享受探索的乐趣

他喜欢把一些东西从高处拨拉到地上,然后寻找,拿到高处,再拨拉下来;他见了洞洞就会把一个东西塞进去;他对“捉迷藏”情有独钟……这是孩子最早的对空间的感受,孩子开始“征服”他能够涉及的任何地方。看着他很努力很专注,很兴奋很满足的样子,作为家长,你是不是很想陪孩子享受这种探索的乐趣,感受亲子互动的无限温情呢?

捕捉孩子空间的敏感期

喜欢扔弹力球,把家里的东西搬来搬去;喜欢动不动就爬到沙发背上,就连吃饭也嚷嚷着要在这里;喜欢独自待在一个空间,桌子下、纸箱子里、墙角都是他的胜地;喜欢一次又一次地抛上去、跳下来,“哦,原来世界是立体的。”……

好一个小淘气包!难道是孩子出了什么问题吗?

告诉你,这个无法无天的小家伙进入了空间的敏感期。

空间敏感期是所有敏感期中最有趣的一个。因为穿过时间和空间这两扇大门,我们一下被界定在一个位置,早先时候,这个位置还是一个感觉的状态,然而,就在下一秒钟,这个位置就会逐渐地被转换秩序。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说,假如没有对时间和空间的感知,就不会发展出更为抽象的秩序。

事实上,孩子从出生的那刻起,他们就从子宫摔落到一个大空间中了。在生命的初始,他们最先体验到的就是这个空间,他们要学会使用自己的身体,然后超越自己的身体,这样才能进一步地探索这个物质世界的空间,最终把自我跟现实的物质世界完好地结合在一起。

一般来说,空间敏感期从0岁开始,一直持续到6岁左右,并呈螺旋状发展。

最早的空间敏感期是这样的:喜欢把一些东西从高处拨拉到地上,然后自我探寻,紧接着再重复回到高处,把东西拨拉到地上的过程,这是孩子最早的对空间的感受,因为他们发现了这一物体和那一物体是分离的,有了这种感受后,孩子又会发现:一个空间里边的能抖出来,而空间外边的又能塞进去,所以,他们才会不厌其烦地见了洞洞就会一个劲儿地把东西往里面塞,这种活动在3岁之前的孩子身上最为频繁。

随着孩子感知空间能力的发展,他们逐渐对垒高、推倒,再垒高、再推倒这一系列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是孩子最典型的感知空间发展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也是孩子智能发展的关键所在。之后,孩子对狭小的空间又非常感兴趣,到大衣柜里玩“藏猫猫”、到桌子底下玩耍,都是他们不断重复的活动。

这个期间过去以后,儿童的能力又得到了提升,喜欢上了从高处往下跳跃这种活动,此时的他们不仅仅是在感受空间的大小,而且还在用自己的皮肤、肌肉、身体上的所有东西来感知这个空间,“它到底有多大?有多高?有多远?”当他们发觉自己从这个高度往下跳的时候,心理已经能够承受,他们就会跳下去。而且当他们经过一次次的尝试,发现自己能够把握这一空间高度时,就会再一次去探索更高的空间。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说,一个人对空间的把握完全取决于他在心灵上能够承受多大的一个空间状态,而正是这一点决定了长大后的孩子对这个世界的探索能力,当然,也为其未来的发展埋下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绝大多数成人往往以爱的名义,包办、代替了孩子的成长过程。探索世界是人的自然天性,而这一天性能否得到发展则取决于能否得到及时、足够的爱和能够探索的自由。

所以,当宝贝们不停地往下面扔东西时,当宝贝们对下水道盖儿上的洞洞特别感兴趣,不断地找东西往里面塞的时候?作为父母的我们,千万不可忽视这一切的背后有个重要的概念,那就是空间的敏感期。要知道,对空间的探索是所有孩子的一个自我创造的过程、一个突破极限的过程。

成长日记21:喜欢探寻小角落

雪儿2岁左右,越来越喜欢探寻身边的小角落。

一天里她会数次拿着钥匙去插锁孔;喝酸奶时她会反复地把吸管拔出来,再插进去;每当她在墙上发现一个洞眼儿,也会兴奋不已地往里面塞东西;她喜欢寻找下水道盖儿上的洞洞,然后将小东西从洞眼儿塞进去;每次进卫生间都要探头去看看马桶里的下水道……

后来,不单单是锁孔、墙角、下水道等角落,只要是有孔的小空间,雪儿都要探索研究一翻。每次看到雪儿乐此不疲的工作劲头,虽然不想打断她,但是却让身边的大人满是疑惑。

(雪儿妈妈)

教 子 心 得

实际上,雪儿正处于空间的敏感期。在这个敏感期,一个带孔的小瓶或是一个塞也塞不满的洞洞就成为他们最好的探索工具。他们通过反复插东西、把吸管插入瓶子、塞洞洞的活动来体验空间的存在,并从中感受到跟以往大不相同的乐趣。

但是,当成人面对孩子的这种探索行为时,往往会一相情愿地认为,孩子是在“捣乱”,有时候还会严厉地呵斥孩子,命令他们:“不要动!”“安静下来!”

事实上,在探索空间的敏感期,孩子有这样的行为是非常正常的,这表明孩子的手有足够的灵活性,这样做不仅能提升他们的动作能力,还能锻炼他们的手与眼睛协调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手部肌肉,而且这对构建他们的专注力也非常重要。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尽可能地不去呵斥、约束“捣乱”的孩子,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做一个沉默的欣赏者,欣赏孩子的游戏过程,分享孩子的兴奋与满足,做一个有智慧的父母,运用你的智慧去引导孩子,告诉他,你可以用钥匙去插锁孔,但是不能用牙签插锁孔,那样锁孔坏了,我们就不能打开锁了;而干涉孩子的行动,恰恰是阻碍了孩子的思考,这样只会阻碍孩子建立空间的概念。

成长日记22:爱扔东西的欣欣

“哗”的一声,2岁5个月的欣欣又把豆子撒了一地,都不记得这是今天的第几次了。我和欣欣爸爸对视了一下,看来我们是没法指望让她自己把乱成一堆的豆子收拾好了。无奈之下,我又只好过去帮她收拾。但是,当她发现我又在不停地将豆子归拢时,似乎愈发来劲儿了,“哗啦啦啦”几声,她那反应敏捷的小手又把豆子撒到其他地方。伴随着豆子“噼啪噼啪”四处散落的声音,欣欣的脸上反倒露出欢快、兴奋与大大的满足。

其实,欣欣的“壮举”还不止这些,有时真是让家里人吃不消!

看见茶几上零零散散摆着的书,她会走上前去,“哗啦”一下推到地下,自己又跟个没事人一样,继续忙活她的。

看见床头柜上的一些小物体,比如闹钟、小玩具、小手电筒等等,欣欣总会将这类物品专往床与墙空隙里的那个死角扔,扔下去之后,小家伙就扶着床头板、探着小脑袋往那黑乎乎的死角里瞅,还煞有介事地拉着我们顺着她手指的方向去瞅。

看见床上大件的东西,比如衣服、被子、枕头,她会全都往地板上扔,然后又趴在床上伸出头很满足地看着地上躺着的那些衣物,当家人将欣欣扔在地上的东西捡起来后,欣欣又继续往下扔,总之就是要把床上所有物品扔得一件不剩。

欣欣的类似行为真是数不胜数,让我们很是诧异。

(欣欣爸妈)

教 子 心 得

欣欣的所作所为告诉我们,她进入了空间的敏感期。实际上,如果两三岁的孩子喜欢扔东西,而行为的其他方面没有什么问题,都属于正常现象。

一般来说,当孩子发现一个物体与另一个物体是分离的时候,他就喜欢把手中所能拿到的物体都扔出去,以此来体验“物与物分离”这一重大发现给他带来的快感,而这恰恰是孩子最早对空间感知的一种体现,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也逐步建构起自己的空间智能,对自己的能力也会愈发欣赏。

孩子爱扔东西的这一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非常有利的。这不但能锻炼孩子的体力,而且还能增强孩子的自我意识,因为在扔东西的过程中,孩子分清了自己与客观事物是有区别的,这恰恰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步。

作为家长,往往会拿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和理解孩子的这种行为,“物品要爱惜”“扔东西会把东西扔坏”,如果你也是这么想,自然就会与孩子产生偏差,所以,当孩子把东西扔到地上时,父母万万不要表现出生气埋怨的样子,更不要训斥或是制止孩子,而是应该尽可能地表扬孩子,这对孩子将来掌握空间概念、发展几何能力会非常有帮助。

因此,在这一时期,家长不妨常陪孩子玩一玩“你扔我捡”的游戏,比如,你可以把一些不易摔碎的物品放在孩子手边,像橡胶玩具、毛绒玩具、塑料制品等,让孩子尽情地去扔。等他们稍大些时,可以备一个带绳的弹力球,这样当球扔出去以后,还会自动弹回来,毫无疑问,这种玩具能使孩子更为强烈地体会到探索空间所带来的乐趣。

成长日记23:垒高、推倒,再垒高、再推倒

一天午饭后,我陪3岁的姗姗一起玩积木盖房的游戏。

起先,我只是默默地坐在姗姗身旁,看她自己聚精会神地玩。只见,姗姗拿起一个较小的积木,没多想就把它放在最下面。之后,又顺手拿起一个较大的积木放在上面,就这样,姗姗一块又一块地往上垒着。

在这一过程中,我始终都没有去提醒姗姗,而是任凭她自己随意垒高,结果姗姗的房子还没有盖好就塌了。

可是,兴致盎然的姗姗似乎根本没有为这一结果而失望,反而欢快地拍打着小手,继续她的垒高工程。

这一次,当姗姗正要拿起积木时,我看到她似乎有一点点犹豫,好像在想到底该拿哪块呢?这时,我轻声地指了指大一点的积木对她说:“这是大的,先放大块的,房子就不容易塌了。”

聪明的姗姗听懂了我所说的,乖巧地先把大积木放在下面,然后又在我的指点下,把小块积木垒了上去,就这样,一块接着一块,姗姗的大房子盖好了。

看着高高的房子,姗姗忍不住又去推,只听“哗啦”一声,积木散落一地。而此时的姗姗更是不以为然,又高兴地从头垒起,而这一次不用我提醒,她就知道大块积木是要先放在下面的。

(姗姗妈妈)

教 子 心 得

继“小角落”的探索之后,孩子对“垒高”这种探索又非常感兴趣,他们会不厌其烦地把手中可以摆弄的任何物件垒高、推倒,然后再垒高、再推倒。事实上,这是孩子在动作敏感期的一种表现,是其对空间感受的一种过程,是孩子最典型的感知空间的一种能力,而且这一行为也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思维过程,可以促进孩子视觉、触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还能使孩子的手、眼、脑得到并用,并进一步趋向协调,同时,在拿物品并垒高的过程中,孩子的肢体肌肉也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其实,多数孩子在1岁左右就能把积木垒得高高的,而且也会“潇洒”地把辛勤的劳动成果一下子推倒。到了3岁左右,垒高,更成了孩子非常喜爱的一种游戏,不仅仅是积木,有时家里的任何东西都会被他们搬到一起,垒起来,然后推倒、垒高、推倒……

在这个时期,妈妈可以借这个机会让孩子了解更多的空间概念,我们也知道,孩子对空间概念的理解往往是在游戏中获得的,因此,作为家长要学会支持孩子的垒高游戏,不要因为自己觉得这样重复是无趣而乏味的,就阻止孩子垒高。故事中的姗姗妈妈就充分利用了这一空间敏感期,让姗姗明白了大的物体放在底部会比较牢固的道理。

当然,在垒高的行为过程中,家人也要注意孩子使用的物品是否安全。比如,家人事先要将玻璃、陶瓷、金属等易碎的物品收起来,避免孩子拿去玩垒高。也要尽可能地多抽些时间和孩子一起玩垒高游戏,这样不但孩子会玩得更加高兴,也更能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同类推荐
  • 幸福爱巢丛书:轻松分娩最佳方案

    幸福爱巢丛书:轻松分娩最佳方案

    本书主要从轻松分娩与安胎养胎、分娩基础常识、一朝分娩、分娩禁忌、产褥期保健、哺乳期保健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指导。
  • 让全世界孩子都乐不可支的笑话书

    让全世界孩子都乐不可支的笑话书

    《让全世界孩子都乐不可支的笑话书》精选了中外优秀笑话几百则,并进行了适当的整理和改编,内容大多与儿童的学习、生活实际相关,文字简练,特别适合孩子阅读。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每则笑话后面,都加了一个“快乐解读”,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不只看笑话,更能从笑话中学到知识。
  • 孩子社交第一课

    孩子社交第一课

    本书内容包括:“社交是一生都要历练的本事”、“让孩子喜欢开口愿意说话”、“让孩子有个健康的社交心理”、“正确引导孩子交朋友”、“巧妙化解孩子社交中的小毛病”等。
  • 育儿同步指导大百科全书

    育儿同步指导大百科全书

    《同步育儿早教大百科全书》以0—3岁的宝宝父母为阅读对象,针对父母关心的育儿早教问题给予详细解答,使父母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养育出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一书在手,育儿再也不愁!
  • 亲子游戏:3~4岁怎么玩

    亲子游戏:3~4岁怎么玩

    游戏对于孩子来讲,其意义与价值是颇为广泛的。它既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生长,又可促进幼儿智力的发育,还可以激发幼儿的良好情绪。而亲子游戏恰恰是儿童游戏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家庭中家长与幼儿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游戏中培养能力是幼儿最乐于接受的启智方法,也是爸爸妈妈掌握科学育儿和快乐育儿的有效途径。本系列丛书根据幼儿成长的阶段,共分三册,涉及运动、认知、语言及情感培养等多方面内容,让幼儿在游戏中加强各种能力,形成各种良好的习惯,为今后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热门推荐
  • 无道帝王

    无道帝王

    人道不公,怒拳相向;天道无为,吾为至尊;何为魔道,我即为魔,何为王道,独霸天下。天待我薄,剑劈苍穹!只知道在这里自怨自艾的可怜虫儿,是不配活在这个等级森严、壁垒遍地的世界的!看少年赵炎,改天换地,无道帝王,独霸天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你是个什么动物

    你是个什么动物

    被选中的人会觉醒动物基因。每个人都想被选中,被选中的人又都想觉醒一个强大的基因。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么好的运气。从来没人敢相信王子术居然可以觉醒动物基因,因为身为平民的他没有这种血脉。甚至他自己也从没想到自己会有一天觉醒动物基因。总有人轻蔑的看着他说:“就凭你?哼....开玩笑!你是个什么动物?”
  • 那些变身的故事

    那些变身的故事

    这是一个转世重生的人的故事。这是一个穿越并变身后的人故事。另外这是一个背景在轻魔法科技时代的故事。最后这是一个以变身为素材的小说,内容中有大量可爱女性出现,大量百合情节。特此声明,不喜勿入。好了,那么请在点击开始阅读后进入阅读。
  • 修仙归来之末世奶爸

    修仙归来之末世奶爸

    杨光被殴打致死魂穿仙界,在仙界待了六千年以情证道仙帝,在晋升仙尊时被两大仙帝偷袭,三大仙帝最强一击打破仙界位面壁,卷入空间乱流中的杨光竟然回到了他六千年都想着回来的地球,并且刚到地球就发现了他的血脉,这道血脉会是谁呢?六千年后的地球又变成怎样呢?
  • 幽宇

    幽宇

    2025年,外星人的身影在世界各地频繁出现;2036年,各国政府将外星人存在的事实公布于众;2049年,一艘巨大的外星战舰出现在地球上空,同年,地球联合军与外星势力战争爆发,同年,地球,惨败。至此,地球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
  • 邪眸武神

    邪眸武神

    天地间任我展翅高飞,谁说那是天真的语言。我步山一定要登上武道巅峰!
  • 带着任务去修仙

    带着任务去修仙

    吴瑧心血来潮,多买了点香就被拘到冥府,刷新了三观。酆都大帝:你可知所犯何错?白瑧:小女子不知!酆都大帝:做一任务可弥补。白瑧:……满满的套路,这是让她办事啊被套路的吴瑧成了白瑧,开始以为自己是个辅助,后来以为要做个棒打鸳鸯的恶毒女配就行,再后来,她发现她太年轻……
  • 无有边界

    无有边界

    某块陆地上有一片名为无有边界的区域,它将有灵气的人与无灵气、低灵气的人区分开。有灵气者可以跨越边界到无灵气者的区域,无灵气者则决不能踏入有灵气者的区域,因为无灵气者在有灵区无法存活。然而作为无灵者的金尘封却是个例外,在灵气浓厚的有灵区感触灵气却无排斥反应。于是为了全人类的幸福,他成为了“小白鼠”。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