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749300000013

第13章 大目干连冥间母变文

夫为七月十五者,天堂启户,地狱门开;三涂业消,十善增长。为从僧咨下,此日会福之神,八部龙天,尽来教福。承供养者,现世福资;为亡者,转生于胜处。于是盂兰百味,饰贡于三尊。仰大众之恩光,救倒悬之窘急。昔佛在世时,弟子厥号目连,在俗未出家时,名曰罗卜,深信三宝,敬重大乘。于一时间,欲往他国与易。遂即支分财宝,令母在后设斋,供养诸佛法僧及诸乞来者。及其罗卜去后,母生悭之心,所是吃咐资财,并私隐匿。儿子不经旬月,事了还家。母语子言,依汝付嘱,营供养作福。因兹欺诳凡圣,命遂坠阿鼻地狱中,受诸剧苦。罗卜三周礼毕,遂即投佛出家;承宿羽因,闻法证得阿罗汉果。即以道眼访觅慈亲,六生死,都不见母。目连从定起,含悲谘白世尊:慈母何方受于快乐?尔时世尊报目连曰:汝母已落阿鼻,见受诸苦。汝虽位登圣果,知欲何为?若非十方众僧解下胜脱之日,已众力乃可救之。故佛慈悲,开此方便,用建盂盆者,即是其事也。

罗卜自从父母没,礼泣三周复制毕。

联乐不乐损形容,食旨不甘伤斤骨。

闻道如来在鹿苑,一切人天怃恤,

我念学道觅如来,往诣双林面问佛。

尔时佛自便逡巡,稽首和尚两足尊,

左右摩诃释梵众,东西大将散诸神。

看前万字颇黎色,项后圆光像月轮,

欲知百宝千花上,恰似天边五色云。

弟子凡愚居五欲,不能舍离去今嗔,

直为乎生罪业重,殃及慈母入泉门。

只恐无常相逼迫,苦海沉沦生死津,

原佛慈悲度弟子,学道专心报二亲。

世尊当闻罗卜说,知其正直不心邪,

屈指先论四谛法,后闻应当没七遮。

纵令积宝凌云汉,不及交人暂出家,

恰似盲龟遇浮木,由如大火出莲花,

炎炎火宅难逃避,滔滔苦海阔无边,

直为从生分别故,如来所以立三车。

佛唤阿难而剃发,衣裳变化作袈裟,

登时证得阿罗汉,后受婆罗提木叉。

罗卜当时在佛前,金炉怕怕起香烟,

六利琼林动天地,四花标样叶清天。

千般锦绣铺床座,万道珠幡空里悬,

佛自称言我弟子,号曰神通大目连。

当时目连于双林树下,证得阿罗汉果。何为如此?准《法华经》穷子品云:先受其价,然后除粪,此即是也。先得阿罗汉果,后当学道。看目连深山坐禅之处,若为:

目连剃除须发了,将身合即入深山,

幽深地净无人处,便即观空而坐禅。

坐禅观空知善恶,降心住心无所著,

对镜澄澄不动摇,左脚还须押右脚。

端身坐盘石,以舌著上腭,

白骨尽皆空,气息无交错。

当时群鹿止吟林,逼近清潭望海头。

明月庭前听法眼,青山松下坐唯禅。

天边海气如霞换,陇外青山望戌楼。

秋风瑟林中度,黄叶飘零水上浮。

目连宴坐虚无境,内外证心渐渐修,

通达声闻居望地,出入山间得自由。

目连从定出,迅速作神通,

来如霹雳急,去似一团风。

海雁啼缯彻,鹰脱纲笼,

潭中烟霞碧,天净远路红。

通神得自在,掷钵便腾空,

于时一向子,上至梵天宫。

目连一向至天庭,耳里唯闻鼓乐声。

红楼半映黄金殿,碧牖浑沦白玉成。

锡杖敲门三五下,胸前不觉泪囗囗。

长者出来如共语,合掌先论中孝情。

启言长者相识否,贫道南阎浮提人,

少小身遭父母丧。其家大富少儿孙,

孤更亦无途当。贫道慈母号青提,

阿耶名辅相,一生多造福田因,

亡过合生此天上。可怜富贵骄奢地,

望睹令人心悦畅。钟鼓铿枪和雅音,

鼓瑟也以声辽亮。哀哀劬劳长不舍,

乳哺之恩难可忘。别后安和好在否,

比来此处相寻访。长者闻语意以悲,

心里回惶出语迟。弟子阎浮有一息,

不省既有出家儿。和尚莫怪苦盘问,

世上人伦有数般。乍观出语将为异,

收气之时稍似难。俗间大有同名姓,

相似颜容几百般。形容大省曾相识,

只竟思量没处安。梨苦死来相认,

更说家中事意看。

目连到天地父,至一门见一长者,白言长者:贫道小时,名字罗卜。父母亡没已后,投佛出家,剃除须发,号曰大目干连,神通第一。长者见说小时名字,即知是儿,别久,好在已否?罗卜目连认得慈父,起居问讯已了,慈母今在何方,受于快乐?长者报言罗卜:汝母生存在日,与我行业不同。我修十善五戒,死后神识得生天上。汝母平生在日,广造诸罪。命终之后,遂坠人狱。汝向阎浮提冥路之中寻问阿娘,即知去处。目连闻语,便辞长者,顿身下降南阎滔提,向冥路之中,寻觅阿娘不见。且见八九个男子女人,闲闲无事,目向前问其事由之处:

但且莫礼拜,贤者是何人?

此暗都集会,闲闲无一事,

游城外来。

贫道今朝至此间,心中只手深相怪。

诸人答言启和尚,只为同名复同姓,

名字义错被追来。勘当恰经三五日,

无事得放却归回。早被妻儿送坟墓,

独自抛我在荒郊,四边更无亲伴侣,

狐狼鸦鹊竞分张。宅舍破坏无投处,

王边披诉语声哀,判放作鬼闲无事,

受其馀报更何哉。死生路今而已隔,

一掩泉门不再开,冢上纵有千般食,

何曾济得腹中饥。号啕大哭终无益,

徒须搅纸作钱财。寄语家中男女道,

劝令修福救冥灾。

目连良久而言:识一青提夫人已否?诸人答言:尽皆不识。目连又问:阎罗大王住在何处?诸人答言:和尚,向北更行数步,遥见三重门楼,有千万个壮士皆持刀棒,即是阎罗大王门。目闻语,向北更行数步,即见三重门楼,有壮士驱无量罪人来。目连向前寻问阿娘不见,路旁大哭,哭了前行,被所由将见于王。门官引入见大王,问目连事之处。

大王既见目连入,合裳逡巡而欲立。

和尚有没事由来?连忙案后相挹。

惭愧梨至此间,虽然弟子识和尚,

早个知其名字。为当佛使至此间,

别有家私事意?太山定罪卒难移,

总是天曹地笔批。罪人业报随缘起,

造此何人救得伊。腥血凝脂长夜臭,

恶染梨清净衣。冥途不可多时住,

伏原早去归。目连启言不得说,

大王照知否?贫道生年有父母,

日夜持常短午,据其行事在人间,

亡过合生于净土。天堂独有阿耶居,

慈母诸天觅总无,计亦不应过地狱,

只恐黄天横被诛,追放纵由天地边,

悲嗟悔恨乃长嘘。业报若来过此界,

大王曾亦得知否?

目连言讫,大王便唤上殿,乃见地藏菩萨,便即拜。汝觅阿娘来?目连启言:是觅阿娘来。汝母生存在日,广造诸罪,无量无边,当坠地狱。汝且向前,吾当即至。大王便唤业 官伺命司,应时即至。是和尚阿娘,名青提夫人,亡后多少时?业官启言王:青提夫人亡来已经三载,配罪案总在天曹录事司太山教尉一本。王唤善恶二童子,向太山检青提夫人在何地狱。大王启言和 尚:共童子相随,问五道将军,应知去处。目连闻语,便辞大王即出。行经数步,即至奈河之上。见无数罪人,脱衣挂在树上,大哭数声,欲过不过,回回惶惶,五五三三,抱头啼哭。目连问其事由之处:

奈何之水西流急,碎石岩行路涩,

衣裳脱挂树枝傍,被趁不义时向立。

河畔闻他点名字,胸前不觉沾衣湿,

今日方知身死来,双双傍树长悲泣。

生时我舍事吾珍,金轩驷马驾珠伦,

为言万古无千改,谁知早个化微尘。

呜呼哀哉心里痛,徒理白骨为高冢,

南槽龙马子孙乘,北牖香车妻妾用。

异口咸言不可论,长嘘叹息更何怨,

造罪诸人落地狱,作善之者必生天。

如今各自随缘业,定是相逢后回难,

握手丁宁须努力,回头拭泪饱相看。

耳里唯闻唱道急,万众千群驱向前,

牛头把奉河南岸,狱卒擎叉水北边。

水里之人眼盼盼,岸头之者泪涓涓,

早知到没艰辛地,悔不生时作福田。

目连问言奈何树下人曰;天堂地狱乃非虚,

行恶不论天的罪,应时冥零亦共诛。

贫道慈亲不积善,亡魂亦复落三涂,

闻道将来入地狱,但曰知其消息否?

罪人总见目连师,一切啼哭损双眉,

弟子死来年月近,和尚慈亲实不知。

我等生时多造罪,今日受苦方始悔,

纵令妻妾满山川,谁肯死来相替代,

何时更得别泉门,为报家中我子孙,

不须白玉为无益,鼓乐弦歌我不闻,

欲得亡人没苦难,无过修福救冥魂。

和尚却归,与诸人传消息,交令造福,以救亡人。除佛一人,无由救得,原和尚菩提涅盘,寻常不没,运载一切众生;智惠勤磨不烦恼林,而诛威行普心于世界,而诸佛之大原。倘若出离泥犁,是和尚慈亲普降。目连问以,更往前行,时向中间,即至五道将军坐所。问阿娘消息处:

五道将军性令恶,金甲明晶剑光交错,

左右百万馀人,总是接飞手脚。

叫喊似雷惊振动,怒目得电光辉霍,

或有劈腹开心,或有面皮生剥。

目连虽是圣人,亦得魂惊胆落。

目连啼哭念慈亲,神通急速若风云,

若闻冥途刑要处,无过此个大将军。

左右攒枪当大道,东西立杖万馀人,

纵然举目西南望,正见俄俄五道神。

守此路来经几劫,千军万众定刑名,

从头各自随缘业。贫道慈母傍行檀,

魂魄飘流冥路间,若问三涂何处苦,

咸言五道鬼门关。畜生恶道人偏绕,

好道天堂朝暮闲。一切罪人于此过,

伏原将军为检看。将军合掌启梨,

不须啼哭损容仪,寻常此路恒沙众,

卒问青提知是谁,太山都要多名部,

察会天曹并地府,文牒知司各有名,

符吊下来过此处。今朝弟子是名官,

暂与梨检寻看,可中果报逢名字,

放觅纵由亦不难。

将这国问左右曰:见一青提夫人以否?边有一都官启言将军:三年已前,有一青提夫人,被阿鼻地狱牒上索将,今见在阿鼻地狱受苦。目连闻语,启言将军:将军报言和尚,一切罪人皆从王边断决,然始下来。目连贫道阿娘缘何不见王面?将军报言和尚:世间两种人不得见王面:第一之人,平生在日,修于十善五戒,死后神识得生天上。第二之人,生存在日,不修善业,广造之罪,命终之后,便入地狱,亦不得见王面。唯有半恶半善之人,将见五面断决,然始托生,随缘受托生,随缘受报。目连闻语,便向诸地狱寻觅阿娘之处:

目连泪落忆逍逍,众生业报似风飘,

慈亲到没取辛地,魂魄于时早已消。

铁轮往往从空入,猛炎时时脚下烧,

心腹到处皆零落,骨寻时似烂焦。

铜鸟万道望心击,铁汁千回顶上浇,

昔问前头剑树苦,何如锉斩人腰。

不可论,凝胆碎似津,

莽荡周回数百里,嵯峨向下一由旬。

铁锵万安其下,烟火千重遮四门,

借问此中何物罪,只是阎浮杀罪人。

目连言旋更往前行,须臾之间,至一地狱。目连启言狱主:此个地狱中有青提夫人已否?是贫道娘,故来访觅。狱主报言和尚:此个狱中总是男子,并无女人。向前问有刀山地狱之中,问必应得见。目连前行又至一地狱,左名刀山,右名剑树。地狱之中,锋剑相向,涓涓血流。见狱主驱无量罪人入此地狱。目连曰:此个名何地狱?罗刹答言:此是刀山剑树地狱。目连问曰:狱中罪人作何罪业,当坠此地狱?狱主报言:狱中罪人,生存在日,侵损常住,游泥伽蓝,好用常住水果,盗常住柴薪。今日义伊攀剑树,支支节节皆零落处:

刀山白骨乱纵横,剑树人头千万颗。

欲得不攀刀山者,无过寺家填好土。

栽接果木入伽蓝,布施种子倍常住。

阿你个罪人不可说,累劫受罪度恒沙,

从佛涅盘仍未出。此狱东西数百里,

罪人乱走肩相。业风吹火向前烧,

狱卒把杈从后插。身手应时如瓦碎,

手足当时如粉沫。沸铁腾光向口倾,

著者左穿而右穴。铜箭傍飞射眼精,

剑轮直下空中割。为言千载不为人,

铁杷搂聚还交活。

目连闻语,啼哭咨嗟,向前问言狱主:此个地狱中,有一青提夫人已否?狱主启言和尚:是何亲眷?目连启言:是贫道慈母。狱主报言和尚:此个狱中无青提夫人。向前地狱之中,总是女人应得相见。目连闻以,更往前行。至一地狱,高下可有一由旬,黑烟蓬勃,臭气薰天。见一马头罗刹,手把铁杈,意气而立。目连问曰:此个名何地狱?罗刹答言:此是铜柱铁床地狱。目连问曰:狱中罪人,生存在日,有何罪业,当坠此狱?狱主答言:在生之日,女生之日,女将男子,男将女人,行****于父母之床,弟子于师长之床,奴婢于曹主之床,当坠此狱之中。东西不可算,男子女人,相合一半。

女卧铁床钉钉身,男抱铜柱胸怀烂,

铁钻长交利锋,馋牙快似如锥钻。

肠空即以铁丸充,唱渴还将铁汗灌。

蒺蓠入腹如刀臂,空中剑戟跳星乱。

刀剜骨肉斥斥破,剑害肝肠寸寸断。

不可言,地狱天堂相对疋,

天堂晓夜乐轰轰,地狱无人相求出。

父母见存为造福,七分 之中而获一。

纵令东海变桑田,受罪之人仍未出。

目连言讫,更往前行。须臾之间,至一地狱。启言狱主:此个狱中,有一青提夫人已否?狱主报言:青提夫人是和尚阿娘?目连启言:是慈母。狱主报和尚曰:三年已前,有一青提夫人,亦到此间狱中。被阿鼻地狱牒上索将,今见在阿鼻地狱中。目连闷绝僻地,良久气通,渐渐前行,即逢守道罗刹问处:

目连行步多愁恼,刀剑路傍如野草。

侧身遥闻地狱间,风火一时声号号。

为忆慈亲肠欲断,前路不娄行即到。

忽然逢着夜叉王,按剑坐蛇当大道。

启言贫道是释迦如来佛弟子,证见三明出生死。

哀哀慈母号青提,亡过魂灵落于此。

适来巡历诸馀狱,问者咸言称不是。

近云将母入阿鼻,大将亦应知此事。

有无实说莫沉吟,人间乳哺最恩深,

闻说慈亲骨髓痛,造此谁知贫道心。

夜叉闻语心逖逖,直言更亦无刑迹。

和尚孝顺古今希,冥途不惮亲巡历。

青提夫人欲似有,影向不能全指的。

灌铁为城铜作壁,业风雷震一时吹,

到者身骸似狼藉。劝谏梨早皈舍,

徒烦此处相寻觅。不如早去见如来,

囗胸懊恼知何益。

目连见说地狱之难,当即回。掷钵腾空,须臾之间,即至婆罗林所。绕佛三匝,却坐一面,瞻仰尊颜,目不暂舍。白言世尊处:

阙事如来日已远,追访踪由天地遍,

阿耶虽得生天上,慈母不曾重会面。

闻道阿鼻现受罪,思之不觉肝肠断,

猛火龙蛇难向前,造次无由作方便。

如来神力移山海,一切众生受爱恋。

臣急由来解告君,如何慈母重相见。

世尊唤言大目连,且莫悲哀泣,

世间之罪由如绳,不是他家尼碾来。

火急将吾锡枚与,能除八难及三灾。

但知勤念吾名字,地狱应当为汝开。

目连承佛威力,腾身向下,急如风箭,须臾之间,即至阿鼻地狱。空中见五十个牛头马脑,罗刹夜叉,牙如剑树,口似血盆,声如雷鸣,眼如制电,向天曹当直。逢着目连,遥报言:和尚莫来,此间不是好道,此是地狱之路。西边墨烟之中,总是狱中毒气,吸着和尚化为灰尘处:

和尚不闻道,阿鼻地狱铁石过之皆得殃。

地狱为言何处在,西边怒那黑烟中。

目连念佛若恒沙,地狱元来是我家,

拭泪空中摇锡杖,鬼神当即倒如麻。

白汗交流如雨湿,昏迷不觉自嘘嗟。

手中放却三楞棒,臂上遥抛六舌叉。

如来遗我看慈母,阿鼻地狱救波吒。

目连不住腾身过,狱卒相看不敢遮。

目连行前,至一地狱,相去一百馀,被火气吸着,而欲仰倒。其阿鼻地狱,且铁城高峻,莽荡连云,剑戟森林,刀重叠。剑树千寻,以芳拔针相楷;刀山万仞,横连岩乱倒。猛火制浚似云吼,啕踉满天;剑轮簇簇似星明,灰尘模地。铁蛇吐火,四面张鳞;铜狗吸烟,三边振吠。蒺蓠空中乱下,穿其男子之胸;锥钻天上旁飞,剜刺女人之背。铁杷踔眼,赤血西流;铜叉锉腰,白膏东引。于是刀山入炉炭,髑髅碎,骨肉烂,筋皮折,手胆断。碎肉迸溅于四门之外,凝血滂沛于狱之畔。声号叫天,岌岌汗汗;雷地隐隐岸岸。向上云烟散散漫漫,向下铁锵撩撩乱乱。箭毛鬼喽喽窜窜,铜嘴鸟咤咤叫叫唤。狱卒数万馀人,总是牛头马面。饶君铁石为心,亦得亡魂胆战处:

目连执锡向前听,为念阿鼻意转盈,

一切狱中皆有息,此个阿鼻不见停。

恒沙之众同时入,共变其身作一刑,

忽若无人独自入,其身亦满铁围城。

案案难难振铁岌云空,轰轰锵锵栝地雄。

长蛇 三曾黑,大鸟崖柴两翅青。

万道红炉扇广炭,千重赤炎迸流星。

东西铁钻才凶斤,左右铜铰石眼精。

金锵乱下如风雨,铁汁空中似灌倾。

哀哉苦哉难可忍,更交腹背下长钉。

目连见以唱其哉,专心念佛几千回。

风吹毒气遥呼吸,看著身为一聚灰。

一振黑城关锁落,再振明门两扇开。

目连那边来唤,狱卒擎叉便出来。

和尚欲觅阿谁消息?其城广阔万由旬,

卒仓没人关闭得。刀敛晶光阿点点,

受罪之人愁忏忏。大火终融满地明,

烟务满满怅天黑。忽见梨于此立,

又复从来不相识,纵由算当更无人,

应是三宝慈悲力。

狱主启言:和尚缘何事开地狱门?报言:贫道不开阿谁开?世尊寄物来开。狱主问言:寄是没物来开?目连启狱主:寄十二环锡杖来开。狱卒又问:和尚缘何事来至此?目启言:贫道阿娘名青提夫人,故来访觅看。狱主闻语,却入狱中高楼之上,迢白幡打铁鼓:第一隔中有青提夫人已否?第一隔中无。过到第二隔中,迢墨幡打铁鼓:第二隔中亦无。过到第三隔中,迢黄幡打铁鼓:第三隔中有青提夫人已否?亦无。过到第四隔中亦无。即至第五隔。中章,亦道无。过到第六隔中,亦道无青提夫人。狱卒行至第七隔中,迢碧幡打铁鼓:第七隔中有青提夫人已否?其时青提夫人在第七隔中,身上下州九道长钉,钉在铁床之上,不敢应狱主。狱主更问:第七隔中有青提夫人已否?若看觅青提夫人者,罪身即是。早个缘甚不应?恐畏狱主更将别处受苦,所以不敢应狱主。狱主报言:门外有一三宝,剃除髭发发,身披法服,称言是儿,故来访看。青提夫人闻语,良久思惟,报言:狱主,我无儿子出家,不是莫错?狱主闻语,却回行至高楼,报言:和尚缘有何事,诈认狱中罪人是阿娘?缘没事谩语?目连闻语,悲泣雨泪,启言:狱主,贫道解传语错。贫道小时自罗卜,父母亡没已后,投佛出家,除有髭发,号曰大目干连。狱主莫嗔,更问一回去。狱主闻语,却回至第七隔中,报言罪人:门外三宝小时自罗卜,即是儿也,罪身一寸肠娇子。狱主闻语,扶起青提夫人,提拔州九道长钉,铁锁锁腰,生杖围绕,驱出门外。母子相见处:

生杖鱼鳞似云集,千年之罪 可知,

七孔之中流血汁,猛火从娘口中去,

蒺蓠步步从空入。由如五百乘破车声,

腰脊岂能于管拾。狱卒擎叉左右遮,

牛头把锁东西立。一步一倒向前来,

目连抱母号啕泣。哭曰由如不孝顺,

殃及慈母落三涂。积善之家有馀庆,

皇天只没杀无辜。阿娘昔日胜潘安,

如念焦悴顿摧溅,曾闻地狱多辛苦,

今日方知行路难。一从遭祸耶娘死,

每日坟陵常祭祀。娘娘得依吃已否,

一过容颜总焦悴。阿娘既得目连言,

鸣呼拍搦泪交连。昨与我儿生死隔,

谁知今日重团圆,阿娘生时不修福,

十恶之愆皆具足。当时不用我儿言,

受此阿鼻大地狱。阿娘昔时极芬荣,

出入罗帏锦障行。那堪受此泥梨苦,

变作千年饿鬼行,口里秆回拔出舌,

胸前百过铁犁耕。骨节筋皮随处断,

不劳刀剑自雕零。一向须臾千过死,

于时唱道却回生。入此狱中同受苦,

不论贵贱与公卿。汝向家中勤祭祀,

只得乡闾孝顺名。纵向坟中浇沥酒,

不如抄写一行经。目连哽噎啼如雨,

便即回头谘狱主,贫道须是出家儿,

力小那能救慈母。五服之中相容隐,

此即古来圣贤语。惟原狱主放却娘,

我身替娘长受苦。狱主为人情性刚,

嗔心点点色苍茫。弟子虽然为狱主,

断决皆由平等王。阿娘有罪阿娘受,

阿师受罪阿师当。金牌玉简无揩洗,

卒亦无人辄改张。受罪只今时以至,

须将刑殿上刀枪。和尚欲得阿娘出,

不如归家烧宝香。目连慈母语声哀,

狱卒擎叉两畔催。欲至狱前而欲倒。

便即长悲好住来。青提夫人一个手,

托住狱门回顾盼。言:好住来,

罪身一雨扬娇子,娘娘昔日行悭妒,

不具来生业报恩。言作天堂没地狱,

广希猪羊祭鬼神。但悦其身眼下乐,

宁知冥路拷亡魂。如今既受泥梨苦,

方知及悟悔自家身。悔时悔亦知何道,

覆水难收大欲云。何时出离波咤苦,

岂敢承圣重作人。阿师是如来佛弟子,

足解知之父母恩。忽若一朝登圣觉,

募忘娘娘地狱受艰辛。目连既见娘娘别,

恨不将身而自灭。举身自扑太山崩,

七孔之中皆洒血。启言娘娘且莫入,

回头更听儿一言,母子之情天生也,

乳哺之恩是自然。儿与娘娘今日别,

定知相见在何年。那堪闻此波咤苦,

其心楚痛镇悬悬。地狱不容相替代,

唯知号叫大秋怨。隔是不能相救济,

儿亦随娘娘身死狱门前。

目连见母,却入地狱,哽噎声嘶,遂乃举身自扑,由如五太山崩,七孔之中皆流迸备。良久而死,复乃重苏。雨手按地起来,政顿衣裳,腾空往至世尊之处:

目连情地总昏昏,人语冥冥似不闻,

良久沉吟而性悟,掷钵腾空问世尊。

目连对佛称怨苦,且说刀山及剑树,

蒙佛神力借馀威,得向阿鼻见慈母。

铁城烟焰火腾腾,剑刃森林数万层,

人脂碎和铜汁,迸肉含潭血里凝。

慈亲容貌岂堪任,长夜遭他刀侵,

白骨万回登树,红颜百过上刀林。

天下之中何者重,父母之情恩最深,

如来是众生慈父母,原照愚迷方寸心。

如来本自大慈悲,闻语惨地敛双眉,

众生出没于轮纲,恰惟 兔望丝。

汝母时多昔造罪,魂神一往落阿鼻,

此罪劫移仍未出,非佛凡夫不可知。

佛唤阿难徒从等,吾往冥途自救之。

如来领八部龙天,前后围绕,放光动地,救地狱之苦处:

无数龙神八部众,相随一队向前行。

隐隐逸逸,天上天下无如疋。

左边沉,右边没,如山岌岌云中出。

崔崔嵬嵬,天堂地狱一时开。

行如雨,动如雷,似月团团海上来。

独自俄俄狮子步,虎行侃侃象王回。

云中天乐吹杨柳,空里缤芬下落梅。

帝释向前持玉宝,梵王从后奉金牌。

不可论中不可论,如来神力救泉门。

眉间毫相千般色,项后圆光五采云。

地狱沾光消散尽,剑树刀林似碎尘。

狱卒沾光皆跪,合掌一心而顶礼。

如来今日起慈悲,地狱摧贱悉破坏。

铁刃化作磨尼宝,刀山化作琉璃地;

铜汁变作功德水,清良屈由绕池流,

鹅鸭鸳鸯扶泪泪。红波夜夜碧烟生,

缘树朝朝紫云气。罪人总得生天上,

唯有目连阿娘为饿鬼,地狱一切并变化。

目连蒙佛威力,得见慈。罪根深结,业力难排,虽免地狱之酸,坠在饿鬼之道。悲辛不等,苦乐悬殊。若并前途,感其百千万倍。咽如针孔,滴水不通。头似太山,三江难满。无闻浆水之名,累月经年,受饥羸之苦。遥见清凉冷水,近著着作脓河。纵得美食餐,便即化为猛火。娘娘现今饥困,命若悬丝,汝若不起慈悲,岂名孝顺之子?生死路隔,后会难期。欲救悬丝之危,事亦不应迟晚。出家之法,依信施而安存。纵有常住饮食,恐难消化。儿辞娘娘,往向王舍城中,取饭与娘娘相见。目连辞母,掷钵腾空,须臾之间,即到王舍城中。次第乞饭,行到长者门前。长者见目连非时乞食,盘问逗留之处:和尚早已过,食时已过,乞饭将用何为?目连启言长者:

贫道阿娘亡过后,魂神一往落阿鼻,

近得如来相救出,身如枯骨气如丝。

贫道肝肠寸寸断,痛切傍人岂得知,

计亦不合非时乞,为以慈亲而食之。

长者闻言大惊愕,思忖无常情不乐。

金鞍永绝晶珠心,玉貌无由上妆阁。

但且歌,但且乐,人命由由如转烛。

何觅天堂受快乐,唯闻地狱罪人多。

有时吃,有时著,莫学愚人多贮积。

不如广造未来因,谁能保命存朝夕。

两两相看不觉死,钱财必莫无身惜。

一朝擗手入长棺,空浇冢上知何益。

智者用钱多造福,愚人将金买田宅。

平生辛苦觅铁财,死后总被他分擘。

长者闻语忽惊疑,三宝福田难可遇,

急催左右莫交迟,家中取饭与梨。

地狱忽然消散尽,明知诸佛不思议。

长者手中执得饭,过以梨发大原,

非但和尚奉慈亲,合狱罪人皆饱满。

目连乞得耕良饭,持钵将来献慈母,

于时行至大荒郊,手捉金匙而自浦。

青提夫人虽遭地狱之苦,悭贪究竟未除,见儿将得饭来,望风即生惜。来者三宝,即是我儿,为我人间取饭,汝等令人息心。我今自救无,况复更能相济!目连将饭并钵奉上,阿娘恐被侵夺,举眼连看四畔,左手障钵,右手团食。食未入口,变为猛火。长者虽然原重,不那悭鄣尤深,目连见母如斯,肝胆犹如刀割。我今声闻力劣,智小人微,唯有启问世尊,应知济拔之路。且看与母饭处。

夫人见饭向前迎,悭贪未吃且空争:

我儿远取人间饭,持来自拟疗饥坑,

独吃犹看不饱足,诸人息意慢承忘。

青提悭贪业力重,入口喉中猛火生。

目连见母吃饭成猛火,浑自扑如山,

耳鼻之中皆流备,哭言黄天我娘娘。

南阎浮浮提施此饭,饭上有七尺往神光,

将作是香美饮食,饭未入口便成火。

口为悭贪心不改,所以连年受其罪,

如今痛切更无方,业报不容相替代。

世人不须怀嫉妒,一落三涂罪未毕。

香饭未及入咽喉,猛火从娘口中出。

俗间之罪满娑婆,唯有悭贪罪最多。

火既无端从口出,明知业报不由他。

一切常行平等意,亦复寿心念弥陀。

但能舍却贪心者,净土天常随意至。

青提唤言教顺儿,罪业之身不自亡,

不得阿师行孝道,谁肯艰辛救耶娘。

见饭未能抄入口,见火无端却损伤。

悭贪去得将心念,只应过去有馀殃。

阿师是娘娘孝顺子,与我冷水济虚肠。

目连闻阿娘索水,气咽声嘶。思忖之间,忽忆王舍城南有一大水,阔浪无边,名曰恒河之水,亦应救得阿娘火难之苦。南阎浮提众生,见水即是清凉冷水;诸天见水,即是琉璃宝池;鱼鳖见此水,即是润泽;青提见水,即是脓河猛火。行至水头,未见儿咒原,未见儿咒原,便即左手托岸托良由悭,右手抄水良由贪,直为悭贪心不止,水未入口便成火。目连见阿娘吃饭成猛火,吃水成猛炎,胸拍臆,悲啼号哭。来向佛前,绕佛三匝,却住一面,白言:世尊,弟子阿娘造诸不善,坠落三涂,蒙世尊慈悲,救得阿娘之苦。只今吃饭成火,吃水成火,如何救得阿娘火难之苦!世尊唤言:目连,汝阿娘如今未得饭吃,无过周匝一年七月十五日,广造盂兰盆,始得饭吃。目连见阿娘饥,白言世尊;每月十三、十四日可不否,要须待一年之中,七月十五日始得饭吃?世尊报言:非但汝阿娘当须此日广造盂兰盆,诸山坐禅戒下日,罗汉得道日,提婆达多罪灭日,阎王欢喜日,一切饿鬼总得普同饱满。目连承佛明教,便向王舍城边塔庙之前,转读大乘经典,广造盂兰盆善根,阿娘就此盆中,始得一顿饱饭吃。从得饭已来,母子更不相见。为当坠于地狱,为复向饿鬼之狞?世尊报言:汝母亦不坠地狱及饿鬼之途。得汝转经功德,造盂兰盆善根,汝母转饿鬼之身,向王舍城中作黑狗身去。汝欲得见阿娘者,心行平等,次第乞食,莫问贫富。行至大富长者家门前,有一黑狗出来,捉汝袈裟,衔著作人语,即是汝阿娘也。目连蒙佛敕,遂即托钵持盂,寻觅阿娘。不问贫富坊巷,行于匝合,总不见阿娘。行至一长者家门前,见一黑狗身从宅里出来,便捉目连袈裟,衔著即作人语,言:阿娘孝顺子,忽是能向地狱冥路之中救阿娘来,因何不救狗身之苦?目连启言:慈母,由儿不孝顺,殃及慈母坠落天涂。宁作狗身于此,你作饿鬼之途?阿娘唤言:孝顺儿,受此狗身音哑报,行住坐卧得存。饥即于坑中食人不净,渴饮长流以济虚。朝闻长者念三宝,莫闻娘子诵尊经。宁作狗身受大地不净,耳中不闻地狱之名。目连引得阿娘往于王舍城中佛塔之前,七日七夜,转诵大乘经典,忏悔念戒。阿娘乘此功德,转却狗身,退却狗皮,挂于树上,还得女人身,全具状圆满。目连启言阿娘:人身难得,众国难生,佛法难闻,善心难发。唤言阿娘,今得人身,便即修福。

目连将母于娑罗双树下,绕佛三匝,却住一面,白言世尊:与弟子阿娘看业道已来,从头观占,更有何罪?世尊不违目之语,从三业道观看,更率私人之罪。目连见母罪灭,心欢喜,启言阿娘:归去来,阎浮提世界不堪停。生住死,本来无住处,西方佛国最为精。敢得天龙奉引其前,亦得天女来迎接,一往迎前忉利天受快乐。最初说偈度俱轮,当时此经时,有八万菩萨、八万僧、八万优婆塞、八万优婆姨,作礼围绕,欢喜信受奉行。

大目犍连变文一卷。

贞明柒年辛已岁四月十六日净土寺学郎薛安俊写

同类推荐
  • 辇下岁时记

    辇下岁时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Locrine-Mucedorus

    Locrine-Mucedoru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关尹子

    关尹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诗品校定本

    诗品校定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五事毗婆沙论

    五事毗婆沙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他亦飘零久

    他亦飘零久

    异国他乡,孤身一人的白沫语遇到了林深。见到林深时是个盛夏黄昏,他正靠在桥边看日落,少年的富有纤长感的骨架,T恤穿在他身上,被海风吹的鼓起来,里面仿佛空空荡荡。白沫语看了他很久,直到林深转过头来。她看到眼前的少年有一副十分俊秀的白皙面孔,眉眼明亮而不张扬,细看去分明是很清淡的东方人的五官,却能给人惊艳之感。许久之后,少年温和的对她笑,说:以后你就和我一起吧。她想了一会儿,无可奈何回答他:恩。他说,“我不会薄待你。”从那之后,白沫语就和林深在一起。林深很爱白沫语,是少年那种执着热切的爱,那段时间白沫语整个人被执着而热切的目光包裹着,被深切的在意着,只是她身在其中,不以为然。几年后,林深成为林家掌权人,有人想杀掉林深,取他而代之,于是挑拨白沫语去杀林深。对林深开枪时,白沫语以为自己恨林深。看林深倒下那一刻,白沫语才明白其实并非如此。
  • 亦羽眸笙

    亦羽眸笙

    程羽笙和杨亦辰的孽缘源于一张会员卡“喂,你的脚从我的卡上拿开!”“我认识你?”程羽笙还没见过这么嚣张的人,就此一段孽缘开始了…
  • 以身示爱:少爷的玩具

    以身示爱:少爷的玩具

    沈小柔无助地在海水中沉浮。她不小心弄丢了他的照片,而这个身家上亿的男人,却要她的命。
  • 阎王的爱笑娇妻

    阎王的爱笑娇妻

    宋炔死讯传出第一天,各路人马隔岸观火,摩拳擦掌。宋炔死讯传出的第二天,狼子野心之辈成群结队,炮火连天。宋炔不见的第三天,他们胆大妄为的动了宋以柠,那个被称之为阎王爷的男人,捧在心头的珍贵至宝。失去了宋炔的保护,她就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了吗?不,她可是阎王的女人,行走人间的催命符。
  • 文以载道

    文以载道

    本书介绍了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典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写鬼写妖高人一等等的小说家蒲松龄;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梦》作者曹雪芹;自诩天上痴情种,不是人间富贵花的词人纳兰性德;以“铁齿铜牙”家喻户晓的乾隆文臣纪晓岚等。
  • 冰皇殇

    冰皇殇

    玉珏门的压迫,柳家的生死仇敌是谁?对付柳家的又是谁?谁才是幕后高明编剧?谁才是命运的掌控者?谁又是这一切的布置者?这一切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我到底是那个手掌乾坤,脚踏苍穹的万古大帝,又或者我是那个柳家的唯一希望,唯一在那场灾难中生存下来的羸弱少年?我到底是谁!?是谁!?”柳承很迷惘,自己每一次,每一回都是在生死的一瞬间求得机缘,终于,自己站在了这一片天地的顶端,可悲的是,现在自己居然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这一切,到底怎么回事啊!
  • 魔帝灵妃

    魔帝灵妃

    一朝穿越,性子凉薄的她重生到了被人赶出家门跟她只有一姓之差的庶女身上。她虽懒散,却从来都不是被人欺负的性子,有仇必报,害她的人一个都不会放过。风起小城两人相遇,男子觉得第一眼便看上了这个女孩,于是以后走哪儿都把她抱着,守护着这一人。片段一男子觉得他好像也该装装可怜,于是一双琉璃目委屈的看着怀里的小团子:“你看有人想杀我呢,你不帮帮我吗?”。女孩瞥了一眼男子,指着已经化为灰飞的两人,“这是要我帮的情况吗?”。片段二男子抱着女孩越想越觉得自己吃亏,养了这么久都没有什么报酬,低头看到白皙颈子的时候,火苗聚集,先收利息。
  • 最好的健康给孩子

    最好的健康给孩子

    本书针对5-13岁儿童的健康现状,讲解了儿童生活习惯、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家庭安全等健康知识,从孩子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调养知识等方面作了全面的梳理、解疑和精心的指导。
  • 希望

    希望

    县里的纪检、信访部门被村民的大量上访弄得焦头烂额。县委派出了工作组,以金姚村为试点调研,他们找出了问题的症结:对村官缺少真正能起到监管力度的机制。县委冲破重重阻力,在金姚村成立了由村民民主选举产生的“村务监督委员会”,该会与村党支部、村委同等权力,并能约束两委行为。金姚村解决了村中一直悬而未决的一系列难题,干群关系也得到很大改善,一举从一个上访专业村变成了成了和谐模范村。金姚村不但经济大发展,村民生活水平年年提高。家庭和睦、农村民主也上了新台阶。
  • 所以再吃一颗苹果

    所以再吃一颗苹果

    时隔十年,“拼命”考上博士回到母校,报道那天发现分明计划只招一个学生的导师带着另外一个竞争者在讲话。传闻有一个走后门的,她一直以为是对方。直到有一天酒后两人坦诚对话,男人盯着她问,走关系的那个人是你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