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95300000007

第7章 “及时行乐”并非堕落——心灵的学说

一部《论语》除了治天下外,恐怕它存在的另一巨大意义在于抚慰我们的心灵。

在坚贤之言的谆谆训诫之外,《论语》处处让灵魂在找不到憩憩的港湾时,能抬头便看到它温暖的光芒。

宽容:一种疼痛的过程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论语·宪问》

人们常说世事本混沌,何必太较真。慧能五祖更是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世俗之人汲汲于功名利禄,很难达到禅宗的这种境界,但凡事能放且放仍不失为一种聪明的生活方式。

《论语·宪问》中有一段描写孔子失落心情的文字: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从这段晦涩难解的文字里,我们似乎能窥见孔子内心的一丝秘密:他也有看不开的事情。

孔子在卫国的时候,有一天正击着磬,一个挑着草筐子的汉子恰巧从门前走过,说道:“这敲磬是有深意的啊。”过了一会儿,又说:“可笑啊,磬声的,似乎在倾诉没有人了解自己。没有人了解自己就算了呗。《诗经》上说得好,河水深就穿着衣裳走过去,河水浅就撩起衣裳趟过去。”孔子听了后说:“好坚决呀,没有办法来说服他了。”

如果人人都能像荷蒉者那样豁达,那还有什么好痛苦和失望的呢?

有位智者说,大街上有人骂他,他连头都不回,他根本不想知道骂他的人是谁。因为人生如此短暂和宝贵,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何必计较这种令人不愉快的事情而浪费时间呢?

怎样做人是一门学问,甚至是一门用毕生精力也未必能勘破个中因果的大学问。多少不甘寂寞的人穷究原委,试图领悟人生真谛,塑造辉煌的人生。然而人生的复杂性使人们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洞明人生的全部内涵,人们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总是局限在事件的启迪上。所以,聪明人很快就会悟到:处事不能太较真。

做人固然不能玩世不恭、游戏人生,但也不能太较真,认死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太认真了,就会对什么都看不惯,连一个朋友都容不下,把自己同社会隔绝开。镜子很平,但在高倍放大镜下,就变得凹凸不平;肉眼看很干净的东西,拿到显微镜下,满目都是细菌。试想,如果我们“戴”着放大镜、显微镜生活,恐怕连饭都不敢吃了;如果用放大镜去看别人的缺点,恐怕那家伙早就罪该当诛、无可救药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与人相处就要互相谅解,经常以“难得糊涂”自勉,求大同存小异。有肚量,能容人,你就会有许多朋友,且左右逢源,诸事遂愿;相反,“明察秋毫”,眼里不揉半粒沙子,过分挑剔,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论个是非曲直,容不得人,人家也会躲你远远的,最后你只能关起门来“称孤道寡”,成为使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异己之徒。古今中外,凡是能成大事的人都具有一种优秀的品质,就是能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善于求大同存小异,团结大多数人。他们胸怀豁达而不拘小节,大处着眼而不会鼠目寸光,并且从不斤斤计较,纠缠于非原则的琐事,所以他们才能成大事、立大业,使自己成为不平凡的伟人。

但是,如果要一个人真正做到不较真、能容人,也不是简单的事,需要有良好的修养、善解人意的思维方法,并且要从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和处理问题。多一些体谅和理解,就会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和谐、多一些友谊。比如,有些人一旦做了官,便容不得下属的缺点,动则横眉竖目,使属下畏之如虎,时间久了,必积怨成仇。静下来想一想,天下的事并不是你一人所能包揽的,何必因一点点毛病便与人生气呢?

宋朝的范仲淹,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人。他在用人的时候,主要是取人的气节而不计较人的细微不足。范仲淹做元帅的时候招纳的幕僚,有些是犯了罪被朝廷贬官的,有些是因为犯了罪被流放的。这些人被任用后,有的人不理解。范仲淹则认为:“有才能没有过错的人,朝廷自然要重用他们。但世界上没有完人,如果有人确实是有用的人才,仅仅因为他的一点小毛病,或是因为做官议论朝政而遭祸,不看其主要方面,不靠一些特殊手段起用他们,他们就成了废人了。”尽管有些人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范仲淹只看其主流,他所使用的人大多是有用之才。

太较真的人,往往容易揪住别人的缺点不放。但有道德修养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有过能改,不再犯过。所以用人时,用有过之人也是常事,应该看到他的过错只不过是偶然的,他的大方向是好的。《尚书·伊训》中有“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的话,是说我们与人相处的时候,不求全责备,检查约束自己的时候,认识到自己也许还不如别人。若别人也对自己较起真来,自己岂不是也要没有容身之地了?所以,要求别人怎么去做的时候,应该先问一下自己能否做到。推己及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帮助自己的人,共同做好工作。一味地苛求,一味地较真,就什么事情也办不好。

哲人说,宽容和忍让的痛苦,能换来甜蜜的结果。

在大是大非上讲究原则,这就是所谓的大事不糊涂;鸡毛蒜皮的小事则能忍就忍。太较真的人之所以生活痛苦,就是因为眼里容不得沙子,爱钻牛角尖。摒弃这一点,才能拥有快乐的人生。

“及时行乐”并非堕落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有时,20多岁的人会突然感叹:“哎,我老了!都奔30了!”虽然是有些调侃的意味,但对光阴的流逝我们每个人都深有感触。

《论语》中有一句关于时间的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句话写得很有诗意,且富于哲学意味,大概可以算得上是孔子在《论语》里说得最美的一句话了。我们甚至能想象到这样的画面:一位长衫老者,眼前是奔流不息的江河,他迎着江风,伫立在大堤上,凝神远眺,奔腾的河水触动了他的忧思,让他不由得感叹:世事正如这流水一般无情地奔腾于历史的长河之中,岁月沧桑,生命易逝。

人的一生藏头去尾,所剩不多,这确实让人有点哀伤。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说:“时间会刺破青春表面的彩饰,会在美人的额上掘出深沟浅槽,会吃掉稀世之珍、天生丽质,什么都逃不过他那横扫的镰刀。”听起来有些残酷,但事实正是如此。老天爷在这件事上无比的公正。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如何让有限的生命放射无限的光芒呢?

首先是珍惜时间,不放过零碎时间。

美国经济学家福布斯说:“消磨时间者,亦必消磨事业。”

许多人的成功都源于他们能够精打细算地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朗费罗每天利用等待咖啡煮熟的10分钟时间翻译《地狱》,他的这个习惯一直坚持了若干年,直到这部巨著的翻译工作完成为止。比彻在每天等待开饭的短暂时间里读完了历史学家弗劳德长达12卷的《英国史》。

休·密勒是一个石匠,在靠手艺养家糊口的同时,他把一些零零碎碎的时间积累起来阅读科学书籍,最终他根据自己和石头打交道的亲身经历写出了一本充满智慧和才气的大部头著作。苏格兰著名诗人彭斯的许多最优美的诗歌,是他在一个农场上劳动时完成的。约翰·斯图亚特·密尔曾经在东印度公司当小职员,他的许多传世之作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失乐园》的作者弥尔顿是一位教师,还是联邦秘书和摄政官秘书。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注意利用一些零碎的时间,坚持苦读,终成一代文学大师。

这是对逝者如斯夫的第一层理解。

其次是享受眼前的一切,珍惜已经拥有的,让自己活在当下。

很久以前,曾经有两位哲人游说于穷乡僻壤之中,对前来听教的人说了一句流传千古的话:“不要为明天的事烦恼,明天自有明天的事。只要全力以赴地过好今天就行了。”许多人都觉得这句话难以实行,他们认为为了明天的生活有保障,为了家人,为了将来出人头地,必须做好准备。

人生不过几十个春秋,不必自寻烦恼,还是珍惜现在的一切为明智。从这个意义上说,“及时行乐”并非堕落。

1871年春天,一个蒙特端综合医院的学生偶然拿起一本书,看到了书上的一句话,就是这句话,改变了这个年轻人的一生。它使这个原来只知道担心自己的期末考试成绩、自己将来的生活何去何从的年轻学生,最后成为了著名的医学家。他创建了举世闻名的约翰·霍普金斯学院,被聘为牛津大学医学院的钦定讲座教授,还被英国国王册封为爵士。他死后,人们用厚达1466页的两大卷书才记述完他的一生。

他就是威廉·奥斯勒爵士,而他在1871年看到的那句话是:“人的一生最重要的不是期望模糊的未来,而是重视手边清楚的现在。”

我们当然应该为明天制订计划,可是却完全没有必要去担心明天。把握好当下所能做到的事情,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眼前的问题,等待你的就会是美好的明天。

现代生活中,存在着一种惊人的现象。在美国,医院里半数以上的病床都被精神病人占据着,而这些人大多是因为过于为明天担忧、不堪忍受生活的重负而精神崩溃的。可是,只有活在当下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满意地度过一生。时光在不舍昼夜地奔流,有人说它是天底下最无情的事物,但也是最伟大的事物。从孔子的时代到今天,时间从未停歇它走向明天的步伐,我们到底要为岁月留下怎样的一张容颜呢?是笑脸还是愁容全在我们自己。

只有心灵委琐的人才把“烦”挂在嘴上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人活在世上只有短短几十年,却浪费了很多时间去为一些一年之内就会忘了的小事发愁。因此孔子说: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这三条,每一条都是念起来简单、顺口,却很难做到。

1945年3月,罗勒·摩尔和其他87位军人在贝雅S·S318号潜艇上巡逻,当时雷达发现有一支驱逐舰队正往他们的方向开来,于是他们就向其中的一艘驱逐舰发射了3枚鱼雷,但都没有击中。这艘驱逐舰也没有发现他们。但当他们准备攻击另一艘布雷舰的时候,它突然掉头向潜艇开来(一架日本飞机看见了这艘潜艇,用无线电告诉了这艘布雷舰)。他们立刻潜到150英尺深的地方,以免被日方探测到,同时也为躲避深水炸弹。他们在所有的船盖上多加了几层栓子。3分钟之后,突然感觉天崩地裂,6枚深水炸弹在他们的四周爆炸。按常识,如果深水炸弹在离潜艇17英尺之内爆炸的话,潜艇差不多是在劫难逃。那艘布雷艇不停地往下扔深水炸弹,攻击了15个小时,其中有十几个炸弹就在离他们50英尺左右的地方爆炸。他们都要躺在床上保持镇定。罗勒·摩尔吓得不敢呼吸,在电扇和空调系统关闭之后,潜艇的温度升到近40度,但摩尔却全身发冷,穿上毛衣和夹克衫之后依然不断发抖,牙齿打颤,直冒冷汗。15小时之后,攻击停止了,那艘布雷舰在炸弹用光以后终于离开了。这15小时的攻击,对摩尔来说,就像有1500年那么漫长。他过去所有的生活片断都一一浮现在眼前,他想到了以前所干的坏事,所有他曾担心过的一些很无聊的小事。他曾经为工作时间长、薪水少、没有机会升迁而发愁;他也曾经为没有办法买房子,没有钱买车子,没有钱给妻子买好衣服而忧虑;他非常讨厌自己的老板,因为这位老板常跟他过不去;他还记得每晚回家的时候,自己总感到非常疲倦和烦躁,常常跟自己的妻子为一点小事吵架;他还曾为自己额头上的一块小疤发过愁。

摩尔说:“多年以来,那些令人发愁的事看来都是大事,可是在深水炸弹要把我送上西天的时候,这些事情又是多么的荒唐、渺小!”就在那时候,他向自己发誓,如果他还有机会见到太阳和星星的话,就永远不会再忧虑。在潜艇里那可怕的15小时里学到的东西,比他在大学里读了四年书所学到的要多得多。

有些人能很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那些大的危机,却常常被一些小事搞得垂头丧气。

荷马·克罗伊是位写过好几本书的知名作家。以前他写作的时候,常常因纽约公寓的热水灯的响声而苦恼不堪。蒸气会砰然作响,然后又发出一阵吡吡的声音——而他会坐在他的书桌前气得直骂。

“后来,”荷马·克罗伊说,“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出去宿营,当我听到木柴烧得啪啪作响时,我突然想到:这些声音多像热水灯的响声,为什么我会喜欢这个声音,而讨厌那个声音呢?我回到家以后,跟自己说:‘火堆里木头的爆裂声,是一种很好的声音,热水灯的声音也差不多,我该蒙头大睡,不去理会这些噪音。’头几天我还会注意热水灯的声音,可是不久我就把它们全忘了。”

“很多其他的自寻烦恼也是一样,我们不喜欢那些小事,结果被小事弄得整个人都很颓丧,只不过因为我们都夸张了那些小事的重要性。”

狄士雷利说过:“生命太短促,不能再只顾小事。”

英国作家萨克雷有句名言:“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确实,不管生活中有哪些不幸和挫折,你都应以欢悦的态度,微笑着对待生活。下面介绍几条原则,只要你反复地认真试行,就一定会减轻或者消除烦恼。

“世界上的事情最好是一笑了之,不必用眼泪去冲洗。”这是印度大文豪泰戈尔说的。

“笑,实在是仁爱的表现、快乐的源泉、亲近别人的桥梁。有了笑,人类的感情就可以沟通了。”英国诗人雪莱如是说。

“善说笑话的人,往往有先见之明”,“心里最好常保快乐,如此就能防止百害,延长寿命。”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这样说。

安德烈·摩瑞斯在《本周》杂志里说:“上面这些格言曾经帮我捱过很多痛苦的时刻。我们常常被一些小事情、一些应该不屑一顾并忘了的小事情弄得非常心烦……我们活在这个世上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却浪费了很多不可能再补回来的时间,去愁一些在一年之内就会被所有的人忘了的小事。不要这样,让我们把我们的生活只用在值得做的行动上,去运用伟大的思维,去经历真正的感情,去做必须做的事情。”生命太短促了,不该再去自寻烦恼了。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何苦让这短暂的几十年在忧愁与痛苦中度过呢?人,难道不应该对自己好一点,生活得潇洒一点吗?孔子之所以认为仁者无忧,就是因为仁者心胸宽广,行事光明磊落,做事目光长远,自然也就不会为小事而烦忧了。

欣然面对无力更改的事情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即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论语·八佾》

都说这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可还是有很多人常常会后悔,常为已经发生的事情而担忧或耿耿于怀。有多大的事值得你一直想着放不下呢?

齐国的孟尝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以养士和贤达而闻名。他的门客有时多达3000人,只要有一技之长,即可投其门下。他一视同仁,不分贵贱。他因养士而在一定程度上保全了国家。

有一次,孟尝君的一个门客与孟尝君的一个妾私通。有人看不下去,就把这事告诉了孟尝君:“作为您的手下亲信,却背地里与您的妾私通,这太不够意思,请您把他杀掉。”孟尝君说:“看到相貌漂亮的就喜欢,是人之常情。这事先放在一边,不要说了。”

一年之后,孟尝君召见了那个与他的妾私通的人,对他说:“你在我这个地方已经很久了,大官没得到,小官你又不想干。卫国的君主与我是好朋友,我给你准备了车马、皮裘和衣帛,希望你带着这些礼物去卫国,与卫国国君交往吧。”结果,这个人到了卫国并受到了重用。

后来齐卫两国因故断交了,卫君很想联合各诸侯一起进攻齐国。那个与孟尝君的妾私通的人对卫君说:“我听说齐卫两国的先王,曾杀马宰羊,进行盟誓说:‘齐卫两国的后代,不要相互攻打,如有相互攻打者,其命运就和牛羊一样。’如今您联合诸侯之兵进攻齐国,这违背了先王的盟约。希望您放弃进攻齐国的打算。您如果听从我的劝告就罢了,如果不听我的劝告,即使像我这样没出息的人,也要用我的热血洒溅您的衣襟。”卫君在他的劝说和威胁下,最终放弃了进攻齐国的打算。齐国人听说了这件事后,说:“孟尝君可以说是善于处事、转祸为福的人了。”

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哪怕是关乎名声的大事,若能处理得当,反能因祸得福。坏事情已经发生了,多说也无益。孟尝君能对那么大的事都一笑了之,我们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哀公问宰予,社稷坛与历史文化演变有什么关系呢?宰予告诉他夏朝社稷坛上栽的是松树,殷朝栽的是柏树,周朝栽的是栗树(如同现在的国花)。不过哀公说栗树栽得不好,栗树使人看了会害怕,战战兢兢。宰予后来回到孔子这里,向孔子说了这件事,孔子听了以后大发感叹。他说已往既成事实,再多说无益。

禅宗讲究凡事随缘,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有个小故事深得其精髓,故事是这样的:

三伏天时,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快撒点草籽吧!太难看了!”小和尚说。

师父挥挥手:“随时!”

中秋时,师父买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种。

秋风起,草籽边撒边飘。“不好了,很多种子都被吹飞了。”小和尚喊。

“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师父说,“随性!”

刚撒完种子,就飞来几只小鸟啄食。“要命了,种子都被鸟吃了!”小和尚急得直跳。“没关系,种子多,吃不完!”师父说,“随遇!”

半夜一阵骤雨,小和尚一早冲进禅房:“师父,这下真完了,好多草籽被雨冲走了!”

“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芽。”师父说,“随缘!”

一个星期过去了,原本光秃秃的地面,居然长出许多青翠的嫩草。一些原来没播种的角落,也泛出了绿意。

小和尚高兴得直拍手。

师父点头:“随喜!”

随不是跟随,是顺其自然,不怨恨、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

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缘,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

落英在晚秋凋零,来年又灿烂一片;黄叶在秋风中飘落,春天又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何尝不是一种达观,一种洒脱,一份人情的练达!

洒脱不是玩世不恭,更不是自暴自弃。洒脱是一种思想上的轻装,是一种睿智。有洒脱才不会终日郁郁寡欢,有洒脱才不感觉活得太累。

懂得了这一点,我们才不至于对生活求全责备,才会在委屈、懊恼之余,收回耿耿于怀的愁绪,懂得适时放下。做到随性、随缘,方能随喜。

适应那些已经发生而我们无力更改的事,对它们抱以“既往不咎”的态度,不也是一种高明的生存智慧吗?

没人会踢一条死狗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总有人感觉活得累,你要问他为什么累,他却又支支吾吾说不出具体原因。有很多人之所以心累,就是因为他太在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太在意别人的评价,尤其是批评。

别人的批评有一些是我们应当听取的,但你要知道总有些人对你的情况不了解,给出的建议不合理,有的甚至是恶毒的攻击。此时,你再去辩解或耿耿于怀都不是明智之举。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说:他人不了解你,你却不因此而恼怒,这不也是君子的修养吗?

有人一听到别人的批评、谩骂、羞辱,马上暴跳如雷,或者自怨自艾,责备自己没做好。这在孔子眼中都不是可取的态度。人无完人,我们首先要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你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

美国教育界曾发生过一件震动全国的大事。有个名叫罗勃·郝金斯的年轻人,半工半读地从耶鲁大学毕业,当过作家、伐木工人、家庭教师和成衣售货员。只工作了8年,他就被任命为美国东部最著名的大学——芝加哥大学——的校长。那是1929年,当时他只有30岁!老一辈的教育界人士都大摇其头,批评就像山崩落石一样一齐打在这位“神童”的头上,说他这样,说他那样——太年轻了,经验不够——说他的教育理念很不成熟,甚至各大报纸也参与了攻击。

在罗勃·郝金斯上任的那一天,有一个朋友对他的父亲说:“今天早上我看见报上的社论攻击你的儿子,真把我吓坏了。”

“不错,”郝金斯的父亲回答说,“话说得很凶。可是请记住,从来没有人会踢一只死了的狗。”

不错,这只狗愈重要,踢它的人愈能够得到满足。后来成为英王爱德华八世的温莎王子(即温莎公爵),他的屁股也被人狠狠地踢过。当时他才14岁,在达特莫斯学院读书——这个学校相当于美国安那波里市的海军军官学校。有一天,一位海军军官发现他在哭,就问他有什么事情。他起先不肯说,可是终于还是说了真话:他被学校的学生踢了。指挥官把所有的学生召集起来,向他们解释王子并没有告状,可是他想知道为什么这些人要这样虐待温莎王子。

大家推诿支吾了半天之后,终于承认说:等他们自己将来成了皇家海军的指挥官或舰长的时候,他们希望能够告诉人家,他们曾经踢过国王的屁股。

所以,如果你被批评,请记住,那是因为批评你会给他一种重要感。这也说明你是有成就的,而且是引人注意的。很多人通过指责比自己更有成就的人来得到满足感。

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曾经说起过这样一件事:“我曾收到一封一位女士批评救世军创办人威廉·布斯将军的信,因为我在广播节目中曾赞扬布斯将军,这位女士就写信告诉我,布斯将军曾经将救助穷人的800万美元纳入私囊。这种指控当然是极为荒谬的。不过这位女土的目的也不是想找出真理,她只想攻击比她优越得多的人。我把她的信丢入废纸篓,很庆幸没有娶到像她这样的女人。她的信不能影响我对布斯将军的看法,倒是让我认识了她的人格。”

哲学家叔本华说过:“小人常为伟人的缺点或过失而得意。”

没有人会相信耶鲁大学校长会是小人,但曾担任耶鲁大学校长的蒂莫西·德怀特,却似乎以诋毁一位美国总统候选人为乐。德怀特警告说,如果此人当上美国总统,“我们国家将会合法****、行为可鄙、是非不分、道德沦丧、不再敬天爱人”。

听起来这似乎是在骂希特勒吧?可是他谩骂的对象竟是杰弗逊总统,就是撰写《独立宣言》、被赞美为民主先驱的杰弗逊总统!

有一位美国人,被人骂作“伪君子”、“骗子”、“比谋杀犯好不了多少”,你猜是谁?一幅刊在报纸上的漫画把他画成伏在断头台上的样子,一把大刀正要切下他的脑袋,街上的人群都在嘘他。他是谁?他是乔治·华盛顿。

如果说这还不足以说明问题,那么让我们继续看看皮尔里上将的遭遇。皮尔里上将因于1909年4月到北极探险而闻名世界。他险些因酷寒及饥饿而丧命,并因低温冻伤必须将8个脚趾都切除。情况的恶劣使他担心自己会精神错乱。可是在华盛顿的海军长官们却因为皮尔里的出名而愤怒。他们指控他以科学研究为名募集经费,却在北极到处晃荡。

他们羞辱封杀皮尔里的决心是如此坚定、强烈,以致后来麦金莱总统亲自下令,才使皮尔里得以在北极完成他的大业。

如果皮尔里在华盛顿海军总部上班,会有人这样指责他吗?不会的。因为他不会重要到让别人眼红的程度。

格林将军的遭遇比皮尔里上将还要惨。1862年南北战争时,格林将军为北军赢得了一次重大胜利——一个下午就获得了胜利,使格林一夕之间成为全国偶像——从缅因州到密西西比河岸所有教堂的钟声都为庆祝这次凯旋而齐鸣。可是,就在这次伟大胜利之后的第6个星期,北军英雄格林将军却被拘捕,被解除了所有的军权,陷入屈辱与绝望之中。

格林将军怎么会在胜利之后被拘捕呢?主要是因为他傲慢的长官嫉妒他的成功。

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对那些攻击你的、或是因不了解你而起的恶意批评还是一笑了之吧。它们只是亟待清除的心灵垃圾。人的心灵空间有限,莫要把过多的垃圾放在其中。

迁怒是一种怯懦行为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论语·雍也》

今天的所有人对环境污染这个概念都不陌生,但多半没听过情绪污染的说法。顾名思义,情绪污染就是将坏情绪传给他人,搅乱自己的人际环境。显然,情绪污染的危害性不亚于环境污染。办公室是一个容易滋生情绪污染的地方。为了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管理者尤其要注意不让自己成为坏情绪的污染源。怎样才能做到这些呢?我们还是来看一下孔子的大弟子颜回的表现,可以说他的为人堪称万世之表。

鲁哀公曾问孔子,你的学生中,哪一个能真正继承你的学问?最好学的是谁?孔子说,只有颜回。孔子认为继承学问道统的是颜回,他不一定有帝王之才,却有师道的风范。

颜回足为人师的学问德业在哪里呢?“不迁怒,不贰过”。

“不迁怒”,这三个字很多人一辈子都做不到。孔子认为,除了颜回以外,三千弟子中,没有第二个人能做到这一点。一般的人,都容易犯迁怒于人的毛病。

我们都有迁怒的经验。举例来说,我们最容易迁怒的是自己的亲人,比如父母与子女、夫妻或恋人等。比如,丈夫在外面受了气回家,妻子好心前来慰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丈夫却劈头对她大吼:“我想回来得这么晚吗?”这就是迁怒了。

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就是孔子所说的“迁怒”的表现。

一个公司总经理因急于赶时间去公司,结果闯了两个红灯,被警察扣了驾驶执照。他感到十分沮丧和愤怒,抱怨说:“今天真是活该倒霉!”

到了办公室,他把秘书叫进来问道:“我给你的那5封信打好了没有?”她回答说:“没有。我……”经理立刻火冒三丈,指责秘书说:“不要找任何借口!我要你赶快打好这些信。如果你办不到,我就交给别人。虽然你在这儿干了3年,但并不意味着你将终生受雇!”

秘书用力关上经理室的门出来,抱怨说:“真是糟透了!3年来,我一直尽力做好这份工作,经常加班加点,现在就因为我无法同时做好两件事,就恐吓要辞退我。岂有此理!”

秘书回家后仍然怒气未息。她进了屋,看到8岁的孩子正躺着看电视,短裤上还破了一个大洞。在极度愤怒之下,她嚷道:“我告诉你多少次了,放学回家不要去瞎疯,你就是不听。现在你给我回房间去,晚饭也别吃了。以后3个星期内不准看电视!”

儿子一边走出客厅一边说:“真是莫名其妙!妈妈也不给我机会解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就冲我发火。”就在这时,他的猫走到面前。小孩儿狠狠地踢了猫一脚,骂道:“给我滚出去!你这只该死的臭猫!”

已经受了委屈,或者情况已经很糟糕了,最好的办法是去化解自己内心的不平衡。把坏情绪传染给别人,只会造成更坏的结果。总之,我们做人做事,要尽量注意“不迁怒”。尤其是做领导的,因为手中有权力便毫无顾忌地随性释放自己的情绪,对坏情绪不加约束,将使自己的领导魅力大打折扣,甚至伤害下属的情感。若想拥有让人心服的领导力,还是尽量做到不迁怒为好。

学着用减法生活

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季氏》

修身养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论语》也以“君子三戒”来警示世人严于修身。人生的境界高低不在于社会地位的高低,与各人的财富多寡也无关。内心的和谐宁静才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人的生命看似很漫长,其实匆匆几十载,历经少年、壮年、老年三个阶段,也只是弹指之间的事儿,而每个阶段因年龄、阅历的不同,要迈的门坎就不尽相同。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是如何警示世人成功迈过这三道坎的呢?

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情要警惕:年轻时,精力不稳定,要警惕贪恋女色;到了壮年阶段,血气正旺,要警惕争强好斗;到了老年时,精力衰退,要警惕保守与贪婪。”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人在少年的时候,很容易冲动,这个时候我们尤其注意不能因男女关系而玩物丧志,或因感情的变故而导致人生走向不稳定。有不少青少年,因为谈朋友而误了学业,更有甚者为了争夺一个异性朋友而做出伤害他人的举动。想不开的时候,甚至会跳楼自杀。所以,在这个时期要慎重处理感情问题。切忌因色生事、情关难过。

过了这个坎儿,就到了中年。孔子说,人在这个阶段,“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人在中年,血气方刚,事业、家庭都很稳定。个人为了突破事业上的瓶颈定会与人“大打出手”,所以孔子说“戒之在斗”。与他人斗的结果很可能是两强相争两败俱伤,此时既已家业有成,当静享人生乐趣,以一颗平和之心来看世相万千。

人生不过几十个春秋,一晃眼到了老年,这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按照孔子的说法,叫“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老人多半性情温和,如罗素所说,湍急的河流冲过山峦,终于汇入大海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平缓和辽阔。在这个时候,人要正确对待你得到的东西。孔子所说的“戒之在得”,其实是大有深意的。

人年轻的时候,都是在用加法生活,因为你每天都需要学习很多知识、经验。但是到一定层次后,要学着用减法生活,还和年轻时一样拼命,你的身体根本支撑不住,心理也同样承受不了。

年少时忙着学习,给自己的心里堆了很多东西,但到老了就必须学会抉择,有些东西虽然很好,却不一定是你所必需的。这就好比去逛超市,年轻人见到新奇的东西,不管自己需要不需要,先买了再说,所以“打折”对他们最有诱惑力。但老人就不一样了,他们有自己的人生经验,“任它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永远只买自己用得着的。

经常听到三五个老年人一起抱怨:生个儿女是还债!那么辛苦将他们养大成人,结果娶了媳妇忘了娘!哪里还有老爸老妈的位置?——细分析一下,这不是“有了才抱怨”的典型例证吗?如果没有儿女,你又从何抱怨呢?换个角度想想,心态平和一下何妨?

如果不停地抱怨,只会让自己生活在愁苦、阴冷中。这时就需要自己给自己找点乐子,学着舍弃一些东西,这样才可远离烦恼。

孔子的人生三戒,其实是对心灵的自我释放与抚慰。只有大度、洒脱的人才能从中获益,修养不够的小人是不会理解其中深意的。

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少一份豁达,就少一份平常心,当然,快乐就少了很多。沉迷****、功名,都是贪欲作崇。若总是求而不得,只能徒增烦恼。以“君子三戒”为修身准则,才能获得内心的宁静、平和。

“知天命”关键在于“知”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论语·宪问》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这是一种很明智且豁达的人生哲学。

我们的身边不乏哀叹怀才不遇,或叹命运不公,或叹机会女神从不垂青于他的人!抱怨之声充斥于我们的耳朵,刚开始听还抱以同情,后来再听就像是听到祥林嫂的阿毛被狼叼走了一样。怨天尤人的情形最多出现在关系比较密切的朋友之间,或者是家庭内部。历史上有许多悲剧都是怨天尤人这四个字一手导演的。

拿破仑·彭纳派德是拿破仑的侄子,他与美女郁金妮女伯爵相爱并成婚。他的顾问们认为,她不过是一位并不重要的西班牙伯爵的女儿。但拿破仑却不以为然。她的青春,她的优雅,她的美貌,她的诱惑,使他沉浸在神仙般的幸福中。“我已经喜欢了一位我所敬爱的女人,”他说道,“她不是一位我不了解的女人。”

拿破仑和他的新婚妻子拥有健康、财富、势力、美貌、名誉、爱情与信仰——一切幸福的条件。但是,他们婚姻的圣火从未放射过更加耀眼的光辉。而且没过多久,那炽热的圣火就熄灭了。拿破仑可以使郁金妮成为皇后,他可以献出他全部的爱情力量,但他无法做到一点:使她停止为生活中的小事怨天尤人、喋喋不休。

由于嫉妒和多疑,郁金妮轻慢他的命令。正当他处理国政的时候,她闯入他的办公室,打断他最重要的讨论。她常常到她姐姐家抱怨丈夫。她拒绝他独处,永远怕他与别的妇人交往。她抱怨、哭泣、喋喋不休,甚至恫吓他,并强行进入他的书房,向他发怒。拿破仑,这个法国的皇帝,纵然有许多富丽堂皇的宫殿,却不能找到一个小室安静一下。

郁金妮如此而为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吧?我们通过莱因哈德的《拿破仑与郁金妮:一个帝国悲喜剧》中的文字就可以看出:“以后拿破仑常在夜里从侧门偷偷地出去,戴一顶软帽,将眼遮起,由一亲信随从,前往等待他的美女那里去,或像古时人一样漫游于这座大城市中,见些平时见不到的东西。”

这一切都是爱抱怨的郁金妮造成的。她坐在法国的皇后的位子上,又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妇人;但她制造的不良的气氛扼杀了她与拿破仑之间的爱情。

喋喋不休不只是一个女人才容易犯的错,实际生活中爱怨天尤人的男人也大有人在。喋喋不休和性别无关,而是与个人的性格与教养有关。

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黄侃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下学,学人事;上达,达天命。我既学人事,人事有否有泰,故不尤人;上达天命,天命有穷有通,故我不怨天也。”

可见,“知天命”关键在于一个“知”字,要能够了解自己的天命之所归,明白人世的穷通之道。当自己能够客观认识命运中的穷与通,人世间的好与坏,知道这一切都很自然的时候,你就能理性把握,平静应对。

一个人不去抱怨,去平静接受现实中的荣辱穷通之变,就等于他要把所有的责任揽在自己身上。他不能为自己寻找推脱的借口,他只能为他的一切遭遇独自埋单。这是一件大大的难事!

但怨天尤人虽能解一时之恨,却会令自己陷入悲哀之中无法自拔,甚至令人生厌。这实在不是聪明的处世态度。一个成熟的人应学会为自己的人生遭际埋单。

同类推荐
  • 易经的智慧

    易经的智慧

    本书对《易经》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与讲解,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艰涩难懂的《易经》的精妙阐述给广大读者,与此同时,作者还详尽记录了自己的《易经》心得以飨入门爱好者与资深研究者。《易经的智慧:我读易经心得》深含高等数学二进制的数理基因与阴阳对立统一唯物辩证的哲理基因,所以是科学的、唯物辩证的,并非一般的历史文化知识,更不是用来专门卜卦的书。除上面所说数理哲理外,还充满着对人的忠告与训诫:做人要坚守正道,弃恶从善,居安思危,趋吉避凶,积极应对困境,走向成功。
  • 找回丢失的世界:与孔子对话录

    找回丢失的世界:与孔子对话录

    一波波是谁?波波的童年、化身白衫老者(孔子)的问题、波波的国外留学生活、一次突发事件引起波波的思考、波波对“悟、空”两个字的解读、与白衫老者(孔子)的初对面、二白衫老者引导波波所看到的“智慧”的世界、“什么都不是!”是什么?“东西”是什么?什么是“智、慧”呢?“智”字的含义、由“智”字所看到的“有形世界”!由“智”字所看到的有形世界的特点、“智”字告诉我们的道理!《论语》为政篇“君子不器”的正确解释!什么样的人是君子?如何成为君子?
  • 英美新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

    英美新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

    在当代英美哲学中,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和影响。哈维、卡利尼科斯、施韦卡特、马尔库塞、伊格尔顿、弗洛姆、柯亨、威廉斯、罗默、吉登斯、福斯特、詹姆逊等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提出了比较系统深刻的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伦理思想维度在当代英美资本主义国家得到了极大拓展。他们从马克思、恩格斯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哲学著述中吸取伦理思想智慧,对英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环境问题等进行伦理审视和分析,深刻地揭示了垄断资本主义的不合道德性和西方人在垄断资本主义下的道德生活状况,并就如何消解垄断资本主义的不合道德性以及如何改善当代西方人的道德生活状况建言立论,从而使他们的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在当代英美哲学园地里占据了重要地位,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生活特别是道德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 知识分子的背叛

    知识分子的背叛

    《知识分子的背叛》是法国哲学家朱利安·班达的代表作,也是一本专门研究知识分子问题的世界名著。全书四章,集中讨论了“政治的时代”、“政治激情的本质”和“知识分子的背叛”等三大问题。这本书针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因西方知识分子背叛“永恒的原则”去侍奉政治党派那些伪神,从谴责的角度重新估价他们这一倾向。他所谴责的那些背弃永恒真理的人,主要指法西斯分子。班达认为,知识分子首先应当忠于真理,否则知识分子生活的独立自主性便会被毁坏。
  • 方立天文集(第十卷)

    方立天文集(第十卷)

    今年是方立天先生从教五十周年,明年即将迎来八十大寿,值此欣盛之时,结集以为纪念。方立天先生为人可敬,为学可信,毕生孜孜矻矻,专注于中国哲学、佛学与文化的研究,著作颇丰,影响非凡。本文集共12卷,凝聚方先生一生心血之作,堪为集大成,在中国哲学与中国佛学研究领域,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意义。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名门拒嫁:千亿贵宠少夫人

    名门拒嫁:千亿贵宠少夫人

    “我要嫁给你,只给你一个选择,娶。”然而豪门100天后,“我要走。”“契约在手,你无处可逃。”“你确定这是我写的?”甜如蜜糖的她转变为弃夫冷妻,与他人赏花赏月秀恩爱,回头见他却一脸冷漠,从此携他人的手私奔世界。然而Boss总攻挑眉一笑,不慌不乱,气定神闲,耐心把她捉住,拥她入怀,她微扬下巴,冷眼相对,“为什么喜欢我?”“因为‘日’久生情。”
  • 三世缘之寒烟翠

    三世缘之寒烟翠

    本是高高在上的神界公主,却遭背叛,远古战场,白衣血染,只为那人,没想到…也是那人,把她的希望破碎,“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是那人给她说的最后一句话!然后那人不带一丝留恋地离去,只剩下一个决绝的背影。只有她在血泊中喃喃自语:“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 英国历史读本:与《英国语文》同步的经典学生历史读本

    英国历史读本:与《英国语文》同步的经典学生历史读本

    两千年前,我们如今生活的这片国土几乎到处都覆盖着茂密的森林,狼群、黑熊、白鬃牛也时常在各处悠闲踱步。这个时期生活于此的不列颠人,便是今天威尔士人的祖先,不过那时的他们还是一个野蛮的、尚未开化的民族。那时的这片国土还是一块处女地,几乎不被外界其他邦国所知。
  • 创世新君

    创世新君

    强者制定规则,弱者遵守规则。如果无法改变,那就将其毁灭,建立世界新的秩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极品孤女跨世记

    极品孤女跨世记

    23岁的菜籽是校园时期的风云人物,是机缘巧合,是命中注定,一个午夜,菜籽拉开了跨世的大门……
  • 骄阳踏天

    骄阳踏天

    强者之路,为亲人,爱人,兄弟,看蒙毅如何笑看苍天。
  • 玉笛暗飞声

    玉笛暗飞声

    天降流星,化为玉笛暗飞声,是命途多舛的开始,还是坎坷道路的结束……
  • 回眸那些年

    回眸那些年

    一个极为平凡的女孩,每天活着重蹈覆辙的生活。直到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