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254700000010

第10章

一刻儿工夫,十几只稻草鸭全丢在河里。很快地这些稻草鸭子随风飘到小霸王的大鸭塘里,沈拱山把稻草鸭子一只一只捞起来,藏进船舱,把舱门关好。

再说,帮小霸王放鸭的狗腿子,看见有人捉鸭子,连忙报告小霸王。小霸王站在远处一望,沈拱山还左一只、右一只把鸭子船上抓。他火冒三丈,泼口大骂道:“哪里来的强盗,白天竟敢偷我的鸭子?”

沈拱山听了也不理他,叫老人赶快把船撑走,越快越好。

老人和沈拱山的船撑到瀛桥下,小霸王已经赶上来了。

沈拱山一脚跨上岸,叫老人把船停到河中央。小霸王不得上船,就一把抓住沈拱山,要他把鸭子交出来。

沈拱山说:“你见鬼了,哪个捉你鸭子的?”

小霸王说:“我亲眼看见的,鸭子在你的船舱里,体想抵赖得了。”

两个人正在争执不休的时候,盐城知县坐轿经过这里了。小霸王一见,连忙奔向县老爷轿前跪下,告沈拱山伙同老头儿偷他的鸭子。

这时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县老爷连忙派人查实,是有人看到沈拱山捉鸭子的,就对沈拱山说:“你明明偷了鸭子,怎好抵赖,若查出来,该当何罪?”

沈拱山说:“我若没偷,他该当何罪?”

小霸王一听,撒野地叫道:“你若没偷,我把一塘鸭子送给你,再罚四十板子。”

沈拱山说:“我若偷你鸭子,把小船给你,罚八十板子。”

知县一听,心想今天事实俱在,倒是办沈拱山的机会,于是命二人当即立下文书。

小霸王带上衙役上船搜查了。哪知把舱门开一看,惊呆了,全是稻草把子,连根鸭毛也没找到。小霸王只好认罚。

171.诸葛亮妙计

诸葛亮假装惊慌地跑到水镜先生面前,大声说道:“坏了,坏了,要出人命了。那鲤鱼是用荆芥炖的,就是八步断肠散,我是用它药野猪的呀?”

诸葛亮这么一说,有个弟子脸色突然变了,一下跪在地上,大声喊道:“先生救命,先生救命,鱼是我偷吃了。”

水镜先生一听,以为真要出人命了,正准备去拿解毒药,却发现诸葛亮在一旁吃吃地笑。水镜先生恍然大悟,原来这是诸葛亮的妙计?

172.巧裁缝

裁缝回答说:“大人身高多少,体形如何,我凭经验就可以目测出来,何必量尺寸呢?弄清资历,却必不可少。年纪轻轻就中进士的,因为春风得意,必然意气高昂,爱抬头挺胸,做衣服就要前襟长些后襟短些;年纪比较大,到了中年才中进士,意气微平,做衣服就要前后一样长;老年才中进士的,或者做官多年未获升迁的,略显消沉,一定爱低头沉思,做衣服就要前短后长。还有,性格急躁的,衣服应短些;性格缓和的,则要长些。所以,不知资历,就做不好衣服。”御史听后,深表佩服。

173.赵广拒画

原来,赵广一向是以左手执笔作画的。金兵要砍掉他手指时,他机智地出了右手。一般人都是右手握笔,所以,他得以骗过金兵,既维护了民族气节,又保护了用来绘画的左手。

174.巧惩贼将

妇女笑着对敌将说:“将军,你的行动,全靠此马。若当你下了马时,此马逃跑了又咋办?”贼将一听有理,想把马拴好再来,而附近又没有树木可拴。正在踌躇,妇女说:“如果将马缰绑在你的脚上,岂不万无一失。”贼将赞成,两人就合手把马缰绑好。妇女突然乘其不备,抽出剪刀猛刺马腹,马受伤狂奔,那贼将终于被奔马活活拖死。妇女收拾起贼将的包裹,从容而去。

175.一匹瘦马

张融说:“给的并不少,每天要给它一担粮食呢。”

宋太祖说:“一担粮食?的确不少了,可是它怎么吃那么多粮食,还这么瘦呢?”

张融回答说:“我曾经当面答应它,每天给它一担粮食,只是总没有兑现。”

宋太祖听了若有所思。第二天,任命张融作司徒长史的文书就发下来。

176.一女配三家

次日升堂,县令说:“陆氏媒婆把一个女儿许配你们三家公子,你们三家又互不相让,本县只得秉公而断了。依本县之见,把彩姣截头、身、脚三段,出银最多的徐公子捧头,沈公子拿身,赵公子取脚,你们看如何?”

三家公子一听都傻了眼。可是最急的还是陆媒婆,她连忙跪地求饶:“大老爷开恩,大老爷饶命。”

赵公子说:“这样做太残忍了;我自愿放弃,不要了。”

县官说:“好,赵公子仁心可嘉。那么,把彩姣截成二段。二位公子协商,谁拿上半身,谁取下半截?”

徐、沈二公子一时定不下来。这时,彩姣马上站到赵公子身边说:“我愿将终身许配给赵公子,请大老爷作主。”

县官又问陆媒婆:“你同意吧?”

陆媒婆到此只得说:“我愿退还徐、沈两家的聘礼,将女儿许配赵公子为妻,请大老爷作主。”

县官说:“婚姻大事应由父母做主。既然如此,本官判彩姣为赵家之媳。但陆媒婆一女三许,有违法律,给我拉下去重责二十大板。”

177.百文百鸡

站在一旁的小邱建脱口而出:“爹爹,下次我们送十二只公鸡、四只母鸡、八十四只小鸡。”

县官一听,忙问邱建的父亲:“这就是令郎?”

他父亲回答说:“正是小儿张邱建。上两次鸡数都是小儿算的。”

“人称令郎神童,真是名不虚传。”县官这回彻底信服了,奖给张邱建三百文钱,先后所买的三百只鸡也都赠给了他家。县官并把小邱建留在官府,为他创造条件,学习深造。日后,张邱建果然成了着名的数学家。

178.管仲买鹿

楚人见一头鹿的价钱与千斤粮食相同,便纷纷制作猎具,奔往深山捕鹿,不再好好种田了。连楚国的官兵也陆续将兵器换成了猎具,偷偷上山了。

一年之后,楚国的铜币堆成了山,但粮食严重短缺,出现了严重的饥荒。

楚人想用铜币去买粮食,却无处可买。因为管仲早已发出号令,禁止诸侯与楚通商。

这么一来,楚军人饥马瘦,战斗力大大下降。管仲见时机已到,集合八路诸侯大军,浩浩荡荡,开往楚境,势如破竹。楚成王内外交困,无可奈何,忙派大臣求和,同意不再割据一方,欺凌小国,保证接受齐国的号令。

179.小儿擒盗

十三郎说:“昨晚我被那人拐走,知此人必是贪我头上珠帽,我就将帽子揣在怀里。这时,见那帽顶上有母亲为避邪安放的绣针彩线,就悄悄地抽出针钱,在那人的后领上缝线一道,并把针插在衣内,作为寻找的暗号。陛下只要令人按此密查,就可以了。”

果然不多久,就把这个大盗及几个同伙在酒店里抓住了。

于是皇帝就赶忙命人把十三郎送回家中去,并厚赏了他。

180.金匾题字

原来,那四个字是用红、白二色写成的。“案悬起敬”如只看白色字迹,则成了“安县走苟”。

181.姓啥

第一个姓王,第二个姓田,第三个姓申。

182.加衣受罚

这是因为管理衣服的官员失职,没有给君主盖衣服。管理帽子的官员所以受罚,是因为他超出了职责范围。

韩昭侯的做法并不完全可取,但这种严格执法的精神,仍有借鉴的意义。

183.善言诲盗

陈实穿上衣服起了床,把儿孙们都叫进来。严肃地训导他们说:“君子即使是很贫穷,也能固守节操,不去做有违礼仪道德和法律的事。人活着每时每刻都要自勉。许多违法的人不一定生下来就是坏人,只是因为沾染了坏习惯。房梁上的君子,就是因为沾染了坏习惯,才落到今天这种地步的。”

小偷一听,大吃一惊,慌忙从梁上跳下来,磕头请罪。陈实语气缓和地开导他说:“看你的模样,不像坏人。只要好好改掉自己的恶习,就能重新做个好人。你干这种事大概也是贫穷所迫吧。”说着,他吩咐家人取出一些布匹和几两银子,送给了这位表示悔过的梁上君子。

此事很快传播开来,许多被生活所迫而小偷小摸的人都觉得惭愧。从此以后,盗窃的事在太丘逐渐减少了。

184.吹牛惹祸

斩了状元后,皇上还是不放心,他怕刘小的家里人造反,又派一位钦差到刘小家乡去察访。

钦差去了两个月,回来禀报,说那状元家里除了老父老母外,连房子也没有,住在山洞里,洞用麦秸搭起来,遮风避雨。平时他父亲挑水,母亲做饭,吃盐全靠三只鸭子下蛋卖钱来买。状元所说的:“千柱落地”,就是指放在洞口的遮风避雨的麦秸;“万马归槽”,是指洞顶上的一只蚂蚁窝;“八十人挑水”,是指他父亲已经八十岁了;“七十人煮饭”,是指他母亲已经七十岁了;“三只盐船”,就是指那三只鸭子,如果哪一只鸭子不下蛋,三餐吃盐都成问题。

皇上听了饮差的话后,方才知道错杀了人。但状元的头已经割下来了,还有什么办法?就赐了他一个金头御葬。

185.海瑞断案

他叫来一个差吏,在他的耳边讲了几句话。差吏点头退去。海瑞这才喝叫一声:“带陈杏元。”陈杏元又被带上大堂。海瑞厉声地问道:“陈杏元,你的父母已将你许配给人家,你怎么又私许终生与梅生?”陈杏元陈诉道:“大人,我父母慕权贵、贪金钱,将我许给两家,叫我从哪一个?我与梅生自小青梅竹马,有情有意,他虽穷,我愿意嫁他。”

海瑞把惊堂木一拍,大声喝道:“大胆民女,不听从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竟敢私订终身,有伤风化。来人,给我拖下去打。”

后堂里传来一阵阵棍棒声和哭喊声。一会儿,没了声息。一个差吏从后堂出来禀报:“老爷,那民女禁不起重刑,被打死了。”

“怎么?被打死了?”海瑞站了起来,接着又坐下,说:“也是罪有应得。金有权,陈杏元是你岳父许配给你的,现在我把陈杏元断给你。你去后堂收尸去吧。”金有权忙跪下来说:“老爷,我要死人有什么用?我不要了,请老爷断给别人吧。”海瑞又追问一句:“当真不要,说话要算数。”“不要了,算数,算数。”金有权连摇头带摆手。海瑞再问金维钱,金维钱的回答也是一样。还没等海瑞问梅生,梅生已哭着跑向后堂。

哪晓得,这是海瑞一计。那陈杏元好好的,一根头发都没伤,见梅生哭着跑过来,忙迎上去。两人来到大堂,双双跪谢海大人,欢欢喜喜回家去了。

186.考场趣事

李桐的八股文章本来做得很好,但他知道不少房考官水平有限,看不出文章高下;有的又草率阅卷,只要文章头几句不对他胃口,便压在一边不荐送主考官审阅。如果考卷落到这类房考官手里,再好的文章也会被埋没。于是,李桐挖空心思想出个险招儿,故意在破题上闹个笑话,这一来就会吸引各房考官的注意,甚至惊动主考官。这时候,是好文章就一定会被发现。至于什么梦见金甲神之类的鬼话,当然是李桐胡编出来的。

同类推荐
  • 小约翰奇遇历险记

    小约翰奇遇历险记

    本书是童话,讲述的是名叫小约翰的男孩,无意中得到一只魔法笔,他能进入用魔法写的故事世界里,故事结束后则会回到现实。人性的真善美,通过主人公的非凡冒险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
  • 格林童话精选大全

    格林童话精选大全

    《格林童话》产生于十九世纪初,是由德国著名语言学家雅格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收集、整理、加工完成的德国民间文学。它是世界童话的经典之作,自问世以来,至今已译成数十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影响广泛。格林兄弟以其丰富的想象、优美的语言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个神奇而又浪漫的童话故事。《格林童话》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富于趣味性和娱性,对培养儿童养成真、善、美的良好品质具有积极意义。
  • 我的第一本植物科学探索发现

    我的第一本植物科学探索发现

    全面关注孩子的智力开发。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活泼、美观的版面,而给予孩子们以知识上的传授、阅读上的享受。本丛书在培养孩子智商的同时,也通过故事中隐含的道理来给予他们以情商方面的培育与引导,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成为一个人格完善的人。
  • 我的第一本哲学启蒙书

    我的第一本哲学启蒙书

    朋友是越多越好吗?头脑很好的人是怎样的人?梦与现实的分界线是什么?大人与小孩的内心是一样的吗?为什么人会想些自己不愿想的事呢?……是让孩子在懵懂中走向成年,还是洞悉万物,从容不迫地长大?对于成长过程中那些疑问和困惑,日本四位哲学学者将打破砂锅讨论到底。意想不到的答案瞬间开启思考的大门,引导孩子体验思考的快乐!
  •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我们知道,孩子来到世上,首先熟悉的人就是父母。孩子从父母那里学说了第一句话,学走了第一步路,学会了查数一、二、三,懂得了第一个“为什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了接受学校的教育以外,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是最持久、最直接、最有效的。可以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热门推荐
  • 东皇太乙

    东皇太乙

    真灵由天授,道果因人成。一朝惊梦醒,太乙笑长生。……纪元末劫,洪荒破碎,众生陨灭!后洪荒时代,无量恒沙世界中,一位绝症病人重生于神秘浩瀚的长青界中。这是一个炼气小修历经千劫万难,一步步成长为新宙四圣的故事。而这一切,要从灵州北川郡的一个修真家族开始讲起。
  • 画中梦境

    画中梦境

    元于虚年,妄自所有,千古宿命,于其母一生,踏破铁鞋,无力回天,欲恨,欲恨,再无亲缘....人成空,了无牵挂。人成梦,却百思惊伤。无娘遇友如梦,恍如初醒。如蜜于心,如火,暖于心。曰:五上仙玉结金兰,定傲游世间,逍遥自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凄凉,凄凉。
  • 南梁楚王

    南梁楚王

    简介:一个杀伐果断的主角带着美人种田争霸的历史爽文。既有尔虞我诈的朝堂争斗,也有热血澎湃的沙场对决……书名:《南梁楚王》(因沙雕作者手贱,暂时无法修改书名)
  • 重生之江山为重

    重生之江山为重

    她,国公府的嫡亲大小姐,满腹经纶奈何错将芳心许给了一个狼心狗肺的男人;男人功成名就时,也是她国公府上下命赴黄泉时。她含恨而终。闭眼时,她想若有来生,她定然会亲手报了这满门之仇。再睁眼时,她带着前世的记忆满血归来;一朝风云再起。斗渣男、斗庶妹、灭庶母;陪着他一心为天下百姓,终能一起笑看云起云落。本文1V1,欢迎入坑。
  • 杀意燎城

    杀意燎城

    地球文明毁灭后,人类来到了一个叫齐拉迪亚的大陆。此时他们的文明尚处于封建时代的萌芽期。在这个这个经历了文明鼎盛期后末落的矛盾时代中,一个从未来回来的老人找到了一个小孩,告诉他怎样去统一大陆上的人兽神三大种族。怎料小孩迈入的却是一个巨大的阴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巅峰之路升级系统

    巅峰之路升级系统

    巅峰之路,必是用无数的尸骨堆砌而成,无数人踏上,却只能作为铺路的基石,来自21世纪的游戏玩家林飞,也是踏上了这漫漫长路。ps:这是一篇系统文,但不是那种无敌无脑流系统文,那种一来杀只鸡暴神级功法的,真的很好看嘛。。。个人不太喜欢,以前找书,找不到正常一点的系统文。。。
  • 闲逸王侯

    闲逸王侯

    在这片土地上,四国纷争了百年,天下格局却无太多变化。虽边境战事频发,但各国内部却是一片繁荣。弘正八年的一天,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耀大地之时,给平江候府带去了一个特殊的灵魂。这样的世道下,陈启开始享受自己的新人生。
  • 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释

    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释

    106岁高寿的本焕长老,在清明节前安详化归而去。总结他的一生,刺血写经、燃臂孝母;忘身求法、建寺安僧;弘法利生、行愿大千。世界浮躁,如何静定?生活的节奏那么快,烦恼那么多,如何解脱?对待名利财富,如何看淡、善用?对待生死,如何超脱?本焕长老给了一个答案:看得开,放得下。
  • 外道问圣大乘法无我义经

    外道问圣大乘法无我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