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528500000002

第2章

今谓。通难粗虽可尔。究理未然。何者。今萨婆多言无常宗。为十六行无常耶。为四相耶。若是四相。既许能相离所相法。今云互不相离。何不违宗。不言互相属故。然谈本宗。但说体异而不言离。既不相离。差别性故。此有何违。须言相属。改动论文。若言十六行之无常。此是其理。何以得知。作谛观者名理观故。理不离事。言不即者。据事理别。复通余故。非体相离。亦名共相。共相与自。亦不相离。故唯识说。故此与依他。非异非不异。如无常等性。举如萨婆多故言不离。亦不相违。以无彼常故。故名无常。非唯四相。问若尔二皆有过。若约四相灭相无常。言声无常。是违宗过。以彼法体非灭相故。若理无常。应过类中成无别过。答且一解。应云声有无常。若尔违论。论示法云。如有成立声是无常。答论据大乘。不约有部四相以说。或总示则不细简之。若尔亦过。以许别有无常之性与声相随。常有无常。即是常义。常无常杂。陈那菩萨。释此难云。不别立有无常性故。今别立有。岂非过耶。此亦非过。外难意云。应别有一恒法。能令声无常。此灭体不恒故亦非过。若尔。恒有此灭体。何非杂一过。此亦不尔。性迁流故。堕三世故。彼意难云。应有一常灭。与此声和杂。由此不然故为此难。是过类摄。上据事释。约理无常立无常者。如何遣过。答过类中言无异者。同是无常。陈那菩萨释云。以无常取灭义。所作取生义。此事亦得。约理取有灭义为宗。取有生义为因。义既有殊。不成无异。大乘准释。有云。亲生因者。唯取敌论了因之智。能亲生彼了宗智。故自难言。若取言为亲生因者。亦应说为亲了因。理门说名为了因。相从而说。又云。于所比审观察智。从现量生。或比量生。又敌无解智。三相义不成。故解因智为亲智生。今谓不尔。理门云。从现量生。或比量生。是所缘境。比量之具。非说了宗智从彼二智生。又此论说。生因之者据增上缘。不约亲辨自体。若据亲因。现从种起。现非现生。何须说从现比智生。又自比量。了宗之智。从自了因二智而生。今据对敌为生彼智。故立论言正彼生因。故理门云。余所说因生。释云。从如所说能立因生。是缘彼义。又论前云。令彼忆念本极成故。又云。由宗因喻多言。开示诸有问者未了义故等。故立论言正是生因。若云约智生因说。此是言生者。何故自举言生为难。又若智生。即立论者智故。瑜伽等皆说三量为能立。故理门亦云。亦不离此得成能立。亦不得言。虽由他智起因等言。自缘因智亲为生因。缘因之时智犹未起。举喻解生。解生之时即兼了宗。由此。陈那除合结支。又缘因喻念力能故。故理门云。令彼忆念本极成故。又云。及忆此因与所立宗不相离念由是成。前举所说力不说智。故当知此中。据增上力说。立者智名为智生因。不尔据自应说种故

释因三相。陈那释云。即取义相。破古诸师。或外道师。或内古师。有云。先解古师三相。谓具三体。如如实论等。云详彼说意。决定不然。谓彼意取声上所作为初相。瓶上所作为第二相。虚空上无为第三相。非即取彼瓶等有法。今谓古解指如如实论。取瓶空体为同异喻。可如所非。若云无古取瓶空体为二相者。即违理门。故彼论云。云何别法于别处转。此古师难。由彼相似不说异名。论主答。若不说异。云何此因说名宗法。外难。此中但说定是宗法。不欲说言唯是宗法。论主解。故知。古有三相即体。又下云。若尔喻言应非异分。显因义故。此古师难。难意欲令同异二喻但总名因。是因相故。论主答云。事虽实尔。然此因言。唯为显了是宗法性(此即初相)非为显了同品异品。有性无性。故须别说同异喻言。外人复难。若唯因言所诠表义说名为因。斯有何失。此难意云。若唯因言诠遍宗法。不取余二名为因相。即二喻体斯有何失。论主诘云复有何德。意云。因言唯诠初相。余二即喻复有何德。外答云。别说喻云是名为德(已上论文)既云别说喻分是名为德。明知古师。立余二相即二喻体。亦不应云喻体虽复取瓶。亦为显二相。何以故。彼论次云。所类同法。不说能立所成立义。若显因相云何难言不说能立。复云。非异品中不显无性。有所简别。此意难云。若异品中不显无性。非能简了。若显无者何须此难。又复若取彼二上作与非作。及于声有以为因者。何故复云。若唯宗法是因性者。其有不定。应亦成因。明知。不取瓶上所作亦为因也。若取为因。过非因故。又不应言若唯宗法是因性也。故知。古师言三相者。即体相也。因唯取宗上法。二喻别体。又即此文证知。陈那因体。不唯取于声上一所作性。若言义于彼相有遍彼成过。古师救义应亦同然。故三相因。陈那总取声瓶上诸所作性。及异无性三种义相。然立宗时言所作者。唯显初相。故理门云。虽一切分皆能为因。显了所立。然唯一分且说为因

言遍是宗法性。理门论云。有法不成于有法及法。此非成有法。若以有法成有法。两俱所依不成过。及有法成法。亦犯两俱不成。及相违过。何者。彼中先叙难云。如以烟立火。以火立触。以烟立火。有法成有法。以火立触。有法成法。陈那为释。但为成立此相应物。不言烟下有火。火下有触。若不尔者。依烟立火等牒难意云。彼烟下定有火。烟为有法。火为其法。既合名宗。还取有法一分为因。此有法一分。亦名为宗。如遍宗法言。此即取宗有法为因。既取为因。阙宗有法。因无所依故。论云。依烟立火。应成立宗一分为因。以火立触。云火为有法。定有热触。是法以是火。故因亦取有法以为其因。还阙所依。亦犯相符。故理门云。非欲成立火触有性。烟下之火。依火有触。共知有故。故亦不得以有法成有法等

问彼立如何。答陈那释云。彼意立云。彼山等处定是有火。以现烟故。彼炉等中定有热触。以有火故。故彼论云。此中非以成立火触为宗。但为成立此相应物。问若以法成有法者。何过非耶。答若以法成有法。即阙同喻。及因第二相同品定有性。即成有法自相相违过。如萨婆多对大乘。立眼识所缘定是离色实色。以五境中随一摄故。如香味等。取五境别香非是色。阙同喻故。因此遍转故成相违。或取能别为因。云以是色故。还是宗义一分为因。宗阙能立。宗阙支过。由此。不得有法成有法等。设争有法。他不许有。因成于此阙初相过。问如立最胜无。云何名为有法为所立。设立有法无。复有何过。如唯识论破同异性云。勿此亦非实德业性。此意同异性。异实句等。外别有体。然是彼性故。破云。同异性应非同异性。以异实等故。如德业。答理门论中所难意。别非正为难。但以法成法。不得成有法等。乘便兼难。前宗之法唯依有法。有法若无。因无所依。故难彼立最胜无云。若许有体。不可言无。自语相违。若其无体。因无所依。岂不亦是成立有法。论主意云。若成有法有体。及是此法。故有前过。及因有体表而亦遮。必依有体有法。今立最胜无。亦假安立不可得法为因。其因无体。但遮非表。以无为依故。非无依及成有法过。不障立他所立有法体性为无为破他故。不尔不得与他宗。作有法自相相违因过等。是故唯识难非彼性。若即直难。理亦无违。但因明法。不得直以有法。成有法有及是此法等。以犯过故。问若不得成有法为有。如何瑜伽云。所成立义有二种。一谓自性。二谓差别。立自性者。有立为有。无立为无。如立我有无等。立差别者。如立有上无上等。如何言法不成有法。答已释讫。不得立有法为有。破他立无无过。若尔如何言有立为有。答有立为有。方便成立。义即无妨。直成有法。即有前过。如立他方佛有。方便立云。他方是有法。定应有佛是法。以有机欲及修行者故。如此世界。又如烟立火等量陈那正释。将为法成法。若望比量成立。即名为法。瑜伽谈其法体。名自性差别。故理门云。观所成故立法有法。非德有德故无有过。问若不得直成有法。如何得有四种相违耶。如翻法自相差别相违。得有正量。应翻有法自相相违差别相违。亦有正量。若云如立火有。岂非有法自相者。陈那既将山处为有法。火即当法。何名立有法之量耶。答取山处为有法。取现烟义为因。取有火义为法。不即取所有火也。如是资益成得火有有法。问法及有法不定。如何定说火为有法。答此文且约体义一门。为难及释。若如成立我是有无。我是其有法。有无为法。意不直争有之与无。争彼我体。此类即是成彼先陈。立声常等。即争后说。但不得将宗中有法。及宗能别为因。成此二所争者。不障别以余理。成立有法及法。此即随应。先陈后说。名有法法。有正不正。得有四违。问遍是宗法性。说因依宗有法之上。何故不依能别法耶。答先有三解。一云。宗中能别他不许故。因非遍彼。今难云。若尔应犯能别不成。若云许无常于别法有。而不在声故。无此过者。即是许有无常。云何不许因遍在彼。若云无常与声合者。彼不许之。今言宗者。取此为宗。故因不依。若依彼者。即彼随一所依不成。若尔亦应声与无常不相离者。他亦不许。说因依声。应随一过。一云灭法是无因不依彼。若许因依。阙所依过。今亦难云。如立无常宗。灭无非因依。立声为常等。非无应为依。若言许有即依。无体即有过。为此不许因依能别者。岂可为无非依遮有为依故。不许依于能别。今者解云。本欲成法依有法。不欲成有法依法。故因不得在能别上。如举其喻。显有所作处。无常必随逐故。所作在声。无常随在声。若因在能别。便显无常有所作。声在于无常。乃别争于声。非争本无常。又以法成法。因在有法上。不得以法成有法。故不在法上。遍是宗法性。先云四句。或三二句。且四句云。有是遍而非宗法性。言如大乘师对萨婆多。立业所引声必是异熟。以大造故。因虽遍声。然是体异。非是宗法。是故虽遍而非宗法。此释不然。且问云。以大造故。因为诠以大种所造故。名以大造。为诠声体是大种故。名以大造。若云以大种所造故。名以大造。与所作因。义有何别。彼亦取所生义。所造所生义俱遍宗。何得云遍而非宗法。若云是大种故。名以大造。此俱不成。何得名遍。若云不取所造。亦不说声名为大造。但别说言以大造。故不相关带。何得名遍。若云虽取大种所造之义。犹有大种别体故。遍非宗法。此亦不尔。取所造义。不说大种故。又如萨婆多对声论。云声是无常。以所作性故。岂得言虽取所生义。犹有生别体故。遍非宗法。问因云所作性。取声是所作义。不取能作。如立山等处定应有火。以现烟故。取能现烟义。不取所现之烟。云何得有比量之智。从现量生。以现烟义。非现量得故。答有二解。一云。取能所现。合名为因。若尔岂非有法成有法。答因明不许将宗有法。还成有法。不障以余。成此有法。故理门云。若为烟立火。以火立触。便成宗义一分为因。如云彼烟下定有火。复云以现烟故。即取宗中有法为因。故是宗义一分为因。若云彼山等处决定有火。以现烟故。既以山处为有法。取能所现为因。即无其过。故比量智从现量生。二云。即现烟义亦现量得。不尔见烟依于山处。有烟之义更须比耶。故火虽不见。以其现量知烟之智。能生比知有火之智。问自比知火可如所说。对敌申言。立彼有火。敌证解起。彼智从何。若现量生。待言方解。散缘名言非现量故。若亦缘彼现烟义等立言是何。答远从于现。近立言生。故了宗智从现比起。故理门云。是近及远。比度因故。二释后胜。问准所作性因。应云山处定有火。所现烟故。答言论方便说不一途。随义便说。若云所现烟故。义不相关。何成因法。或立二句云。无是宗法而非遍。如立一切声是无常。勤发因望内声上。遍是宗法。若望外声。非遍非宗法。此亦不然。总立内外一切声宗。勤勇发因。不可别望内外声。分为是为非。故勤勇发。必是无常。得名宗法。但非遍故

同类推荐
  • Double Barrelled Detective

    Double Barrelled Detectiv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列异传

    列异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洞玄灵宝课中法

    洞玄灵宝课中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赠海东僧

    赠海东僧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刘蕺山集

    刘蕺山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乱世英杰

    乱世英杰

    每逢乱世则必出英雄。强者层出不穷,乱世谁与争锋?谁又能独居乱世之巅?为何不惜一切走上顶峰,最后却叹息高处不甚寒?这一切是否只是黄粱一梦?且看异类英杰羽龙如何率领一路英豪走上这乱世之巅……
  • 老衲修仙记

    老衲修仙记

    只因一个赌约,莫名其妙踏上修仙之路。你想成就无上大能吗?你想成为万人敬仰的存在吗?你想随手便可改变别人一生吗?不不不...并不想。因为我要还俗,我还要传宗接代,我还想...
  • 本为红妆:庶女风华

    本为红妆:庶女风华

    她是荣华万代的嫡女,容貌倾城.却因七岁那年不幸落水,变得痴傻不已.更因胸无半点儿墨,被未婚夫退婚。又因生妒之人硬生生的刮脸破相,更助他人当上主人自己却沦落庶女,任人欺凌.她,二十一世纪令人闻风丧胆的——鬼罗刹.一身古武、医术使得她成为顶级的杀手.却因同伴嫉妒,风轻云淡的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再度重生,懦弱褪去.等待的将是怎样的万代风华?他,容貌性格极度妖孽,多种身份的他却因为她而留下,配她戏江山,玩天下.她曾说:“皇帝老儿有如何,惹我不愉快,我让你江山夺走.”他曾说:“小琉璃,我愿用江山为聘,红绸万代为引,娶你生生世世为妻.”本书已在红袖发出,如若笔名不一,请亲们见谅,不要怀疑我!~
  • 沐先生,至少还有你

    沐先生,至少还有你

    我从来没想过,有一天,我会被自己深爱的老公所欺骗。更没想到,一场我期待已久的旅行,却成了我噩梦的开始……
  • 喜欢他不曾言悔

    喜欢他不曾言悔

    我的少年啊,我的梦里是你,心里是你,眼里是你。你还想如何呢?
  • 末世君邪子筱

    末世君邪子筱

    地球忽然出现了一种怪物!谁也不清楚它的发源地在哪儿了,被这样的恐惧所替代。他们像是传说中的吸血鬼,但是他们没有俊美的躯壳;他们像是传说中的吸血僵尸,但他们没有僵硬的躯体。他们是感染了病毒的人类异化后的生物,拥有人类的躯体却嗜杀任何血肉的怪物!
  • 终极一班之楚风

    终极一班之楚风

    一次车祸让楚风意外穿越到了终极世界,他该何去何从!一样的终极,不一样的故事。PS:如果喜欢就多多支持,谢谢。写这部作品也算是弥补我的一个心愿,我想我一定不会弃坑的,一天一更。终极同人类型的不怎么的,因此我想来试一试,写一部完美的终极同人作品。
  • 极品僵尸头子

    极品僵尸头子

    天煞孤星的他跌落山崖,遇到僵尸王,从而摆脱六道轮回,但这并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只想做回一个普通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 行动写作指导与好词好句好段(上)

    行动写作指导与好词好句好段(上)

    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写作文可以培养广大青少年思考问题的能力、组织能力、阅读与分析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并且可以开阔思维,敞开思想,进行大胆地想象。
  • 莫可奈何

    莫可奈何

    如果一次的相遇算是一场意外,那么一而再、再而三的相遇是不是算是一种缘分?如果是缘分为何命运却又将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拉开?就算她如何的逃离,冥冥之中总与他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次又一次的缠绕不清。到底是上天的捉弄,还是他故意为之?让他一次又一次的占据了她的心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