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304400000154

第154章

皇帝冕服后妃冠服皇太子亲王以下冠服

皇帝冕服:洪武元年,学士陶安请制五冕。太祖曰:“此礼太繁。祭天地、宗庙,服衮冕。社稷等祀,服通天冠,绛纱袍。馀不用。”三年,更定正旦、冬至、圣节并服衮冕,祭社稷、先农、册拜,亦如之。十六年,定衮冕之制。冕,前圆后方,玄表纁里。前后各十二旒,旒五采,玉十二,珠五,采缫十有二就,就相去一寸。红丝组为缨,黈纩充耳,玉簪导。衮,玄衣黄裳,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织于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六章绣于裳。白罗大带,红里。蔽膝随裳色,绣龙、火、山文。玉革带,玉佩。大绶六采,赤、黄、黑、白、缥、绿,小绶三,色同大绶。间施三玉环。白罗中单,黻领,青缘襈。黄袜黄舄,金饰。二十六年,更定衮冕十二章。冕版广一尺二寸,长二尺四寸。冠上有覆,玄表朱里,馀如旧制。圭长一尺二寸。衮,玄衣纁裳,十二章如旧制。中单以素纱为之。红罗蔽膝,上广一尺,下广二尺,长三尺,织火、龙、山三章。革带佩玉,长三尺三寸。大带素表朱里,两边用缘,上以朱锦,下以绿锦。大绶,六采(黄、白、赤、玄、缥、绿)织成,纯玄质五百首。(凡合单纺为一系,四系为一扶,五扶为一首。)小绶三,色同大绶。间织三玉环。朱袜,赤舄。永乐三年定,冕冠以皂纱为之,上覆曰綖,桐板为质,衣之以绮,玄表朱里,前圆后方。以玉衡维冠,玉簪贯纽,纽与冠武(足前体下曰武,绥在冠之下,亦曰武。)并系缨处,皆饰以金。綖以左右垂黈纩充耳,(用黄玉。)系以玄紞,承以白玉瑱朱纮。馀如旧制。玉圭长一尺二寸,剡其上,刻山四,以象四镇之山,盖周镇圭之制,异于大圭不瑑者也。以黄绮约其下,别以囊韬之,金龙文。衮服十有二章。玄衣八章,日、月、龙在肩,星辰、山在背,火、华虫、宗彝在袖,(每袖各三。)皆织成本色领褾襈裾。(褾者袖端。襈者衣缘。)纁裳四章,织藻、粉米、黼、黻各二,前三幅,后四幅,前后不相属,共腰,有辟积,本色綼裼。裳侧有纯谓之綼,裳下有纯谓之裼,纯者缘也。中单以素纱为之。青领褾襈裾,领织黻文十三。蔽膝随裳色,四章,织藻、粉米、黼黻各二。本色缘,有紃,施于缝中。玉钩二。玉佩二,各用玉珩一、瑀一、琚二、冲牙一、璜二;瑀下垂玉花一、玉滴二;瑑饰云龙文描金。自珩而下系组五,贯以玉珠。行则冲牙、二滴与璜相触有声。金钩二。有二小绶,六采(黄、白、赤、玄、缥、绿)纁质。大绶,六采(黄、白、赤、玄、缥、绿)纁质,三小绶,色同大绶。间施三玉环,龙文,皆织成。袜舄皆赤色,舄用黑絇纯,以黄饰舄首。

嘉靖八年,谕阁臣张璁:“衮冕有革带,今何不用?”璁对曰:“按陈祥道《礼书》,古革带、大带,皆谓之鞶。革带以纛佩韨,然后加以大带,而笏搢于二带之间。夫革带前系韨,后系绶,左右系佩,自古冕弁恒用之。今惟不用革带,以至前后佩服皆无所系,遂附属裳要之间,失古制矣。”帝曰:“冕服祀天地,享祖宗,若阙革带,非齐明盛服之意。及观《会典》载蔽膝用罗,上织火、山、龙三章,并大带缘用锦,皆与今所服不合。卿可并革带系蔽膝、佩、绶之式,详考绘图以进。”又云:“衣裳分上下服,而今衣恒掩裳。裳制如帷,而今两幅。

朕意衣但当与裳要下齐,而露裳之六章,何如?”已,又谕璁以变更祖制为疑。

璁对曰:“臣考礼制,衣不掩裳,与圣意允合。夫衣六章,裳六章,义各有取,衣自不容掩裳。《大明集礼》及《会典》与古制不异。今衣八章,裳四章,故衣常掩裳,然于典籍无所准。内阁所藏图注,盖因官司织造,循习讹谬。今订正之,乃复祖制,非有变更。”帝意乃决。因复谕璁曰:“衣有六章,古以绘,今当以织。朕命织染局考国初冕服,日月各径五寸,当从之。裳六章,古用绣,亦当从之。古色用玄黄,取象天地。今裳用纁,于义无取,当从古。革带即束带,后当用玉,以佩绶系之于下。蔽膝随裳色,其绣上龙下火,可不用山。卿与内阁诸臣同考之。”于是杨一清等详议:“衮冕之服,自黄、虞以来,玄衣黄裳,为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其序自上而下,为衣之六章;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其序自下而上,为裳之六章。自周以后浸,变其制,或八章,或九章,已戾于古矣。我太祖皇帝复定为十二章之制,司造之官仍习舛讹,非制作之初意。伏乞圣断不疑。”帝乃令择吉更正其制。冠以圆匡乌纱冒之,旒缀七采玉珠十二,青纩充耳,缀玉珠二,馀如旧制。玄衣黄裳,衣裳各六章。洪武间旧制,日月径五寸,裳前后连属如帷,六章用绣。蔽膝随裳色,罗为之,上绣龙一,下绣火三,系于革带,大带素表朱里,上缘以朱,下以绿。革带前用玉,其后无玉,以佩绶系而掩之。中单及圭,俱如永乐间制。朱袜,赤舄,黄条缘玄缨结。

皇帝通天冠服:洪武元年定,郊庙、省牲,皇太子诸王冠婚、醮戒,则服通天冠、绛纱袍。冠加金博山,附蝉十二,首施珠翠,黑介帻,组缨,玉簪导。绛纱袍,深衣制。白纱内单,皂领褾襈裾。绛纱蔽膝,白假带,方心曲领。白袜,赤舄。其革带、佩绶,与衮服同。

皇帝皮弁服:朔望视朝、降诏、降香、进表、四夷朝贡、外官朝觐、策士传胪皆服之。嘉靖以后,祭太岁山川诸神亦服之。其制自洪武二十六年定。皮弁用乌纱冒之,前后各十二缝,每缝缀五采玉十二以为饰,玉簪导,红组缨。其服绛纱衣,蔽膝随衣色。白玉佩革带。玉钩苾,绯白大带。白袜,黑舄。永乐三年定,皮弁如旧制,惟缝及冠武并贯簪系缨处,皆饰以金玉。圭长如冕服之圭,有脊,并双植文。绛纱袍,本色领褾襈裾。红裳,但不织章数。中单,红领褾襈裾。馀俱如冕服内制。

皇帝武弁服:明初亲征遣将服之。嘉靖八年谕阁臣张璁云:“《会典》纪亲征、类祃之祭,皆具武弁服。不可不备。”璁对:《周礼》有韦弁,谓以韎韦为弁,又以为衣裳。国朝视古损益,有皮弁之制。今武弁当如皮弁,但皮弁以黑纱冒之,武弁当以绛纱冒之。”随具图以进。帝报曰:“览图有韠形,但无系处。

冠制古象上尖,今皮弁则圆。朕惟上锐取其轻利,当如古制。又衣裳韠舄皆赤色,何谓?且佩绶俱无,于祭用之,可乎?”璁对:“自古服冕弁俱用革带,以前系韨,后系绶。韦弁之韠,正系于革带耳。武事尚威烈,故色纯用赤。”帝复报璁:“冠服、衣裳、韠舄俱如古制,增革带、佩绶及圭。”乃定制,弁上锐,色用赤,上十二缝,中缀五采玉,落落如星状。韎衣、韎裳、韎韐,俱赤色。佩、绶、革带,如常制。佩绶及韎韐,俱上系于革带。舄如裳色。玉圭视镇圭差小,剡上方下,有篆文曰“讨罪安民”。

皇帝常服:洪武三年定,乌纱折角向上巾,盘领窄袖袍,束带间用金、琥珀、透犀。永乐三年更定,冠以乌纱冒之,折角向上,其后名翼善冠。袍黄,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一。带用玉,靴以皮为之。先是,洪武二十四年,帝微行至神乐观,见有结网巾者。翼日,命取网巾,颁示十三布政使司,人无贵贱,皆裹网巾,于是天子亦常服网巾。又《会典》载皇太孙冠礼有云:“掌冠跪加网巾”,而皇帝、皇太子冠服,俱阙而不载。

嘉靖七年,更定燕弁服。初,帝以燕居冠服,尚沿习俗,谕张璁考古帝王燕居法服之制。璁乃采《礼书》“玄端深衣”之文,图注以进。帝为参定其制,谕璁详议。璁言:“古者冕服之外,玄端深衣,其用最广。玄端自天子达于士,国家之命服也。深衣自天子达于庶人,圣贤之法服也。今以玄端加文饰,不易旧制,深衣易黄色,不离中衣,诚得帝王损益时中之道。”帝因谕礼部曰:“古玄端上下通用,今非古人比,虽燕居,宜辨等威。”因酌古制,更名曰“燕弁”,寓深宫独处、以燕安为戒之意。其制,冠匡如皮弁之制,冒以乌纱,分十有二瓣,各以金线压之,前饰五采玉云各一,后列四山,朱条为组缨,双玉簪。服如古玄端之制,色玄,边缘以青,两肩绣日月,前盘圆龙一,后盘方龙二,边加龙文八十一,领与两祛共龙文五九。衽同前后齐,共龙文四九。衬用深衣之制,色黄。袂圆祛方,下齐负绳及踝十二幅。素带,朱里青表,绿缘边,腰围饰以玉龙九。玄履,朱缘红缨黄结。白袜。

皇后冠服:洪武三年定,受册、谒庙、朝会,服礼服。其冠圆匡,冒以翡翠,上饰九龙四凤,大花十二树,小花数如之。两博鬓十二钿。祎衣,深青绘翟,赤质,五色十二等。素纱中单,黻领,朱罗縠逯襈裾。蔽膝随衣色,以緅为领缘,用翟为章三等。大带随衣色,朱里纰其外,上以朱锦,下以绿锦,纽约用青组。玉革带。青袜、青舄,以金饰。永乐三年定制,其冠饰翠龙九,金凤四,中一龙衔大珠一,上有翠盖,下垂珠结,馀皆口衔珠滴,珠翠云四十片,大珠花、小珠花数如旧。三博鬓,饰以金龙、翠云,皆垂珠滴。翠口圈一副,上饰珠宝钿花十二,翠钿如其数。托里金口圈一副。珠翠面花五事。珠排环一对。皂罗额子一,描金龙文,用珠二十一。翟衣,深青,织翟文十有二等,间以小轮花。红领褾襈裾,织金云龙文。中单,玉色纱为之,红领褾襈裾,织黻文十三。

蔽膝随衣色,织翟为章三等,间以小轮花四,以緅为领缘,织金云龙文。玉谷圭,长七寸,剡其上,瑑谷文,黄绮约其下,韬以黄囊,金龙文。玉革带,青绮鞓,描金云龙文,玉事件十,金事件四。大带,表里俱青红相半,末纯红,下垂织金云龙文,上朱缘,下绿缘,青绮副带一。绶五采,黄、赤、白、缥、绿,纁质,间施二玉环,皆织成。小绶三,色同大绶。玉佩二,各用玉珩一、瑀一、琚二、冲牙一、璜二,瑀下垂玉花一、玉滴二;瑑饰云龙文描金;自珩而下,系组五,贯以玉珠,行则冲牙二滴与二璜相触有声;上有金钩,有小绶五采以副之,纁质,织成。青袜舄,饰以描金云龙,皂纯,每舄首加珠五颗。

皇后常服:洪武三年定,双凤翊龙冠,首饰、钏镯用金玉、珠宝、翡翠。诸色团衫,金绣龙凤文,带用金玉。四年更定,龙凤珠翠冠,真红大袖衣霞帔,红罗长裙,红褙子。冠制如特髻,上加龙凤饰,衣用织金龙凤文,加绣饰。永乐三年更定,冠用皂縠,附以翠博山,上饰金龙一,翊以珠。翠凤二,皆口衔珠滴。

前后珠牡丹二,花八蕊,翠叶三十六。珠翠穰花鬓二,珠翠云二十一,翠口圈一。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我复制了无数垃圾

    我复制了无数垃圾

    复制,不问自取,即是盗途。弱者窃运而生,强者秉承天命。厌恶弱小,敬畏强大,这便是复制的法则。秦玉身怀系统,他该如何挣脱命运的枷锁?带着神魔的无尽荣光,秦玉逃出封印之地,他发现,神魔之上,是那浩瀚无垠的星空。星光之下,他遇到了一位时而自称‘秦玉’,时而称呼‘紫月’的神秘人物,这又是怎样的命运纠葛?曾经被世界遗弃,秦玉是否会为了心中浅浅淡淡的温暖拯救苍生……
  • 逍遥暮

    逍遥暮

    一睁眼.....世上便有了两座山,一座城一座山上,住着妖怪,一座山上,住着和尚城里有人,行于天下人的一生应该这样活着逍遥自在偶尔兴起,翻翻旧账,杀杀仇人何时寂寞,仗剑入昆仑,下棋赏花他叫樊洛……他在这里,活着,逍遥着直到世界昏暮
  • 有人缘的孩子才会有竞争力

    有人缘的孩子才会有竞争力

    孩子终究要从家庭到走向社会,但你别以为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朋友遍天下倘若孩子在家庭没有受到正确的指导、引导,很容易表现出任性、事事以自我为中心、不合群、霸道、有攻击性等行为,甚而影响人格发展,导致人际关系不良,当他们走上社会时,就会发现他们很难与别人沟通,也不知道该怎样与别人打交道,会产生孤独、寂寞,开如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使自己失去自信,很难融人到社会当中去。
  • 古族传奇之创生记

    古族传奇之创生记

    是谁出卖了古族消息,挑起了古族之战,寻觅世间灵物,只为救赎心灵。复生录指导下,历经万千,终于寻得各个,布阵救人以获重生。有情人虽不能终成眷属,但不枉相活一生。
  • 渣了我的大佬全都重生了

    渣了我的大佬全都重生了

    宋静重生了,前世伤她的人却不像前世那般对她了。这真令人受宠若惊。但,伤便是伤了。岂是这么简单就令人淡忘了。她宋静,就是要让伤了自己的人后悔,痛苦!
  • 弑神九天

    弑神九天

    一片浩瀚无垠的大陆,一个远古风尘的古境。八神在世,风卷云动,苍茫大陆,谁与争锋?一位少年从大荒走出,洗刷屈辱,披荆斩棘,险度生死,最终到达那不可能的境界,书写大陆上不朽的传奇!
  • 天遣神将战徐州

    天遣神将战徐州

    元未阶级矛盾激化,再加上天灾频繁,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奋起反抗,铤而走险发动农民起义战争。至正十一年(1351)五月,韩山童、刘福通在颍州揭竿而起,士兵们头裹红巾,号称“红巾军”,并推韩山童为明王。接着,徐寿辉起于蕲州,李二、彭大、赵均用起于徐州。第二年正月十一日,定远土豪郭子兴联合孙德崖等人起兵,数万百姓起而响应。郭子兴聚众烧香,成为当地白莲会的首领。二月二十七日,起义军攻下濠州后,郭子兴自称元帅。本部小说重点描写李二、彭大、赵均用一班草寇,攻掠徐州,拉开徐州乱局,这其中便拉开了玄门老道范二毛、草莽逆寇包武德、知府朱宦臣等一班人等光复汉室的曲折故事。
  • 青春期的诗女生卷

    青春期的诗女生卷

    本书中一段段感人的真情故事,一首首青春桀骜的诗篇,一声声响彻心扉的呐喊,真实地反映了这群追逐青春,追求文学梦想者的心声:如果我在认真写作,请将我留在文坛!才华与轮回,激情与宿命每个人的青春都是美丽的诗,青春用冲动萌生着激情,青春用回忆勾勒着感伤,青春用泪痕描绘期待的忧伤,青春用倔强诠释张扬的个性。
  • 小丑猎人

    小丑猎人

    因为我有一双眼睛,下一个就是你了
  • 帝冠万古

    帝冠万古

    奴族忽然强盛,大肆征战诸天万域,祸乱将起时,九皇联手镇压。悠悠岁月而逝,奴族再次来袭,九皇只留名号,何人力挽狂澜?北河大陆,臧妖崛起于微末,迎着腥风血雨成长,一路逆流而上,打翻无数天骄,终是脚踏诸天万域,肩抗九州山河,傲然叩响归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