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29100000005

第5章 幽幽七里香(4)

沿途,是连绵不绝的山。天空很低,匍匐在山的上面。白的云朵,在山巅之上,不紧不慢散着步。山下有房,土黄色,如卧着的大黄狗,安静着。房上插旗,有一面旗的、两面旗的、三面旗的。一般人家插一面旗,表示信教。插三面旗的人家,地位最为尊贵,是家里出了活佛或有得道的高僧。那些旗,迎风猎猎,像夕阳下守望岁月的老人,神秘、安宁。这是很奇怪的一种感觉。

去虎跳峡。老远就听到水声咆哮,似万马奔腾。有木台阶下到峡底。曲里拐弯处,藏人小孩在摆摊,卖一些藏饰品,珠啊银的。看似不过六七岁的样子,递物数钱,却麻利得很。下到谷底,水流湍急,溅起的水花,白花朵般的,在礁石上硕大无朋地开着。有的来不及开花,干脆“唰”一下,冲过礁石去,作激流奔涌。大家忙着拍照留影,一边是自然千万年的欢唱,一边是人类匆匆的足迹。我想,能把匆匆的脚步,印入自然的千万年里,作一刻停留,也是人生一大幸事吧。

目光沿峡谷向上攀升,层峦叠嶂,有细若游丝的一道线,悬在半山腰。据说那是当年的茶马古道。康巴汉子就是沿着这条道,用马驮着茶叶和药材,去换取外面世界的布匹和盐。他们用脚,在岩石之上,踩出一条生命之路,蜿蜒于崇山峻岭中。千百年过去,那些康巴汉子,已沉睡在历史的长河里,却把一种精神留下了,和山川河流一起,成为永恒。

后来我们去草甸骑马。马是被驯服了的,它们驮着游客,慢悠悠散着步,很逍遥。十块钱可以溜一圈。有藏族小孩跑过来,抱着小羊,要求我,“阿姨,和小羊拍张合影吧,十块钱,随你怎么拍。”我抚抚他们黑黑的小脸蛋,问:“怎么汉语说得这么流利呀?”他们很骄傲,说:“我们老师教的,我们老师是丽江的,我们在学校学汉语。”我和他们合了影,我给他们十块钱。他们欢天喜地,一个劲儿说:“谢谢阿姨。”我却有些惆怅。我站在草甸边,望远处的山、远处的房,我很想知道,那里的平静,是否也被打破。

去藏民家。旅游车一直开到藏民家门口,早有藏人在门口迎着,端着酒杯,唱着歌,给游客们献哈达。上楼,在大厅里一排一排坐下。面前的长条桌上,摆着倒好的酥油茶,还有青稞面。游客可以边喝酥油茶,边学做奶酪。藏歌唱起来,藏舞跳起来,这是表演的热闹,是上了妆的,离原汁原味远了去。但大家还是兴致颇高,一屋的人,把地板跺得“咚咚咚”的,跟着藏民们齐声说,扎西德勒!声震屋宇。

谦谦君子

我们能做的,就是记着他的好,并尽量使自己变得美好起来。

他躺在床上,盖一床旧的棉布花被,花被上盛开着大红的牡丹。年代久了,牡丹的大红色,已显黯淡。这让我有些恻然,他是那么一个讲究格调的人,盖这样的被子,怕是有违他的意愿。再一想,他亦是个旧式的人,遵守着旧式礼法,有谦谦君子之风。那些消失掉的古朴寻常,也许正是他所坚守的。遂稍稍心安。

房间向阳。天气晴暖,都听得见春天在窗外走动的声音了。我在来时的路上,看到一两枝小黄花,挣脱人家的铁栅栏,探出半张脸来。是早开的迎春花。野鹦鹉也出来唱歌了,还有画眉和黄鹂鸟。

春天真的来了,他却看不到这个春天了。

师母说,他已六天粒米未进。昨夜哼哼了一夜,哼得人心里揪揪的。他这里,都烂了肿了。师母抚抚腹部,轻声告诉我。

肺癌。医生曾说,他至多只能再活三个年头,他却硬撑了五个年头。精神气好的时候,他坐在阳台上,翻从前的学生录,和毕业照。也翻一些学生的来信看,看得都能倒背如流了。教室里,一届一届的学生,哪些人坐哪个位置,他都记得。

他常念叨你,常指着报纸上你的文章跟我说,那个女孩好啊,吃得了苦,从乡下步行几十里路,到街上来上学。

他说你不大爱说话,说你用功,别人在玩耍,你一个人跑去学校门口的小河边,把书读。

他托人打听过你,还一直发着狠说,要去找你。

他把你发表在报纸上的文章,都给剪下来,收着了。

你看,这里都是呢,八十多岁的师母说到这儿,拉开床边五斗橱的一个抽屉,让我看。满满一抽屉,竟都是我文章的剪报。

师母又拉开另外一些抽屉给我看,这个放着一届一届的学生录和毕业照,那个放着天南地北的学生写来的信。

他呀,把这些看得像他的命根子。师母看着躺在床上的他,泪在眼眶里打转。而他,早已陷入半昏迷。整个人看上去,像薄薄的一张纸,那么轻,那么小。

他教我们的时候,六十好几了。本已退休在家、安享晚年的,但因学校缺语文老师,他就又回到学校。

他见人一脸笑,没有老师的威严,一点儿也没有。没有一个学生怕他,当面背后,都称他,老头子。有时至多在老头子前面,加上他的姓,陈。陈老头子——我们这么叫。他也不恼,看见我们,依旧笑眯眯的,和蔼温润。

他家住老街上。一条青石板铺成的巷道,小蛇般的,蜿蜒在老街上。两边各站一排黛瓦房,都是木板门、木格窗。他住在其中一幢黛瓦房里,小门小户的,外表看上去,跟其他人家别无二致,内里的摆设却大不相同。有一两回,下了晚自习,我伴着住在老街上的同学回家,走过他家门口,看到有灯光映着木格窗,像水粉洇在宣纸上。我们趴在木格窗上,朝里张望,看到满屋的字画。一排书架倚墙而摆,满满当当的,全是书。灯光晕黄,他在那晕黄的灯光下,挥毫泼墨。窗台边,一只肚大颈长的白瓷花瓶,里头插菊,静静开。

他的毛笔字写得好,那时我们并不觉得。也是到多年后,听人提起,人表示敬仰,说,那个陈老先生啊,毛笔字可是当年老街上一绝的,笔力深厚浑圆,一般的书法家远远不及。

他对诗词歌赋也颇有研究,会写古诗。他有时写了,念给我们听,我们也不觉得好。也是到多年后,听人提起,人表示仰视,说,那个陈老先生啊,写得一手好的格律诗,才华非凡。

他还唱得一口京剧,铿铿锵锵,中气十足。学校搞元旦文艺会演,他上台唱,听得我们忘了他的年纪,只拿他当英俊少年郎。我们在台下,拍得巴掌红。

他的课上得不算好,话语碎碎的,往往一句话,要重三倒四讲好多遍。教案被他圈得密密麻麻,上课时,他把教案凑到鼻子底下去,与其说是“看”,莫若说是“闻”更贴切。他“闻”着一本一本的教案,讲读“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我们都爱上他的课,因为,不用端庄严肃,不用假装听话。我们想到什么问题,尽可以站起来问,也可以在课堂底下随便讨论。不高兴听讲了,还可以看看课外闲书。我有好多的课外书,都是在他的语文课上读完的。他不反对,甚至是支持的。要多读书啊,他拿我做榜样,鼓励全班学生读闲书。

老头子人好,这是我们的共同评价。没有人怀疑这一点。

他姓陈,名光明,是老街上出了名的谦谦君子。整天一件藏蓝色中山装,风衣扣子一直扣到脖子上。个子中等,清瘦着,待人接物,礼数周全。三岁小娃娃跟他说话,他也是认真庄严地听,认真庄严地回答,一双小眼睛,在玳瑁边框的镜片后,闪闪烁烁。我那时觉得,他那双眼睛特像星星。这比喻一点儿也不特别,但我心里,就是这么想着的。

他走路腰杆笔直,却又时常要弯下腰来,路上掉的纸屑、烟头、石子、碎玻璃啥的,他都一一捡起来。他走过的一路,身后必是干净的。

他爱喝茶。办公桌上,一把紫砂壶里,终日泡着茶。他有滋有味地呷上一口,在我的作文后写评语:只要持之以恒,他日必有辉煌。

他不知道,他随手写下的这句话,是闪着金光的。它照耀了我这么多年,在我想妥协的时候,在我想懈怠的时候。

偶一次,我大起胆来,跑去他家问他借书。他笑眯眯迎我进去,满架的书,任我挑。等我抱着一怀抱的书,跟他告别,他竟送我出来,一直把我送到巷子口。

他亦是不知道,他的这一举动,对我的影响多么大。乡下孩子,家境清寒,自卑是烙在骨头里的,我走路都是低着头的。他的尊重,让我有了做人的尊严华贵,我原来,也是可以昂着头走路的。

我受过他的恩惠,一本新华字典。

那时,我是买不起那样的“大部头”的。

他送我一本,说是奖励我的作文写得好。

我以为是真的,心安理得地收下,自个儿觉得挺自豪的。

毕业多年后,当年的同学遇到,聊起他,我始才知道,当年他的“奖励”,只是一个幌子。他通过这样的“幌子”,奖励过不少家境困难的孩子。有同学的学费是他“奖励”的;有同学的衣物是他“奖励”的;有同学的饭钱是他“奖励”的;有同学的文具用品是他“奖励”的。

他送走过四五十届学生。到底有多少学生受过他的恩惠?怕是数也数不清了。我们能做的,就是记着他的好,并尽量使自己变得美好起来。

他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学生,正风尘仆仆地往他这边赶。师母红着眼睛说,谢谢你们,没有把我家老头子忘掉。这句话,勾出我的泪。我俯身叫他,陈老师,陈老师。师母也帮着叫,老头子,老头子,你知道谁来看你了吗?是你一直念叨的那个女孩呀,是丁立梅呀。

听到我的名字,他似乎有了反应,紧闭着的双眼,微微睁开一丝缝。

那一眼的光照里,有星星闪烁。

同类推荐
  • 中国神话

    中国神话

    神话产生在原始氏族社会,是我们的祖先在同自然的斗争中创造出来的关于“神”的各种幻想性故事。神话中的角色,可以是神,也可以是具有神性的人或其他生物。在自然界,生存着人类和各种各类为数甚多的动物。然而人类的智慧和动物的本能有着根本的区别:人类并非像动物那样去消极地“适应”自然环境,而总是力图认识自然,解释自然,以便同自然做斗争,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
  • 感动心灵的288个民间故事

    感动心灵的288个民间故事

    本书介绍了百余个故事,包括:冰灯的由来、开封铁塔、六和塔十二玉鼠等。
  • 庞壮国随笔集

    庞壮国随笔集

    庞壮国随笔集,当中记叙了庞壮国精彩经历及对事物特殊的见解。当中收录了芦苇、靠山屯、铁马部族海拉尔前线等80多部作品!
  • 世界散文经典·西方卷4

    世界散文经典·西方卷4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本选集将我国现代散文定于“五四”现代文学的兴起,“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上与西方的启蒙主义运动相当。回顾近一个世纪来我国散文的发展,大体上也与西方文学三、四百年间各种流派兴衰更迭的历史相当,确切些说,西方现代文学三、四百年间的历史发展被我们浓缩在一个世纪里有选择地加以介绍、传播和完成了。西方现代散文的前两大篇章,相当于“五四”至三十年代我国现代散文发展繁荣的个高潮期;台湾地区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散文创作可视为我国现代散文的第二个繁盛期,而八十年代后半叶开始,无论大陆还是台湾,在散文接受本世纪人类文化成果方面,海峡彼岸和此岸都已经或正在与世界同步。我国现代散文近二个世纪高高低低、坎坷不平的历程表明,把外来文化和文明成果作为发展我们民族文化的一种撞击,触媒可发酵的机制,几乎是一个必要的前提。鲁迅讲,“五四”时期的散文就在新兴的诗歌和小说之上;周作人讲,“五四”现代散文的来源有两个,一是明清小品的传统,一是英国小品的传播,是两者融合的产物。世界散文经典包括东方卷和西方卷。
  • 画脸

    画脸

    本书以小见大,由小而大,虽小胜大……这些词道破了本书的文体特质与创作真谛,同时,也真切地勾勒出了抚州文学以小之大说汇大系、以小之文体成大势、以“小”之创作立大家的鲜明特色。《画脸》通过精巧的构思,片段性地撷取某个故事情节、某个生活场景,巧妚地高浓度反映出生活的种种……
热门推荐
  • 蜜宠成瘾:总裁老公请接招

    蜜宠成瘾:总裁老公请接招

    一段被人精心策划的布局,让林如棠失去了一直误以为纯美的恋情,却也收获了这个邪魅的男人。言湛挑眉看看跟前发呆的女人:“在想我么?”“真是霸道,发呆也要想你么?”林如棠羞红了脸,方才……真的是呢。“我的霸道,只对你。”深情的双眸撞入清水一般的美目。外面阳光正好……
  • 在陆三爷怀里撒个娇

    在陆三爷怀里撒个娇

    当八岁那年遇见她,看她的第一眼,我就把这个女孩子藏在心底了。一直藏了十年,终于,我心满意足了。
  • 别再说我狂

    别再说我狂

    我叫张皇但是我不张狂,只想安安静静的度过我的青春,可是奈何是光芒哪都遮不住,合理yy,致我们那些年少轻狂的岁月
  • 总裁溺宠娇气妻

    总裁溺宠娇气妻

    为了攀上个富可敌国的女婿,陈紫檀把女儿舒雅雨骗到了酒店,准备让她和霍皓辰生米煮成熟饭,喝下一杯红酒后便不省人事,最后让他在模糊当中夺走了女人最珍贵的第一次,,,,,,尽管知道那是母亲一手操作的,但她就是咽不下这口气,当她第一次见到那个男人时,被他的气息深深的蛊惑住,但好闺蜜就是不甘心最要好的朋友被男人糟蹋了,不断说服雅雨把那不可一世的奥翔总裁告上法庭,在出庭的当天,那个男人还轻蔑地告诉她“你的味道真的好好,我出来再要你……”但她并没有生气,也许被蛊惑得不省人事……但闺蜜夏莹莹误解了她的意思,,,,法官锥子一拍,无奈中把他送进监狱,三年就这么过去了,三年后,他出来了,她的好日子也到了尽头……
  • 绝色轻狂:妖孽帝的摄政公主

    绝色轻狂:妖孽帝的摄政公主

    她是黑道上人人闻风丧胆的掌权人,一朝穿越成了个小帝姬,变身成了只手遮天的摄政公主,天下间人人唾弃的妖孽!她睿智,冷酷,狂傲,她说,她的人生,无需旁人指责!她就不信黑道都能混的她还治不好这一破烂王朝。该选皇夫了?等等,她先登基了再说!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主角制造系统

    主角制造系统

    林天行,普通的大一学生。因为女友背叛,看透了世界真情,被主角系统选中,开始了制造主角争霸位面的霸气人生
  • 天狼星的守护者

    天狼星的守护者

    我该如何去珍藏这一夜星空的闪烁,收藏你璀璨的笑容。
  • 疯狂的超能力日志

    疯狂的超能力日志

    这是一个出场无敌的大佬,迷上培养‘小苹果’的故事。(PS:幕后流)
  • 销售这样说,客户才会买

    销售这样说,客户才会买

    本书在对销售沟通的基本要素进行了阐述之后,详细说明了销售过程中的开发客户、预约客户、拜访客户、接近客户、介绍产品与报价、处理客户异议、成交、收取货款、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需要用到的沟通技巧,情景对话与技巧说明相结合,是销售人员自我提升沟通能力的实务手册。
  • 极限分裂

    极限分裂

    23世纪初,早在22世纪中期销声匿迹的病毒重新崛起。人类境地极其危险,病毒感染者拥有异能,并靠杀戮延长自己的寿命。衰小孩祝思文感染病毒后并没有等来死亡,他等来的是……注:此文不是《极度分裂》同人,渗入!想看同人的孩子们,很抱歉,误会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