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10500000042

第42章 沉寂中的收获(2)

三年后的夏天,是一个七月流火的时节,也是范志国喜获丰收的日子。对于他来说,这不是一次普通的丰收,而是他人生的一大重要转折点,一个足以用心铭记的里程碑。因为这年的七月,是他爱情事业双喜临门的日子。1991年7月研究生毕业后,他和北京一个美丽聪慧的女子李桂琴以旅游祖国大好河山的形式永结秦晋,在北京安了一个温馨的小家庭。这时候,范志国的工作也有了进展,二炮的一个单位对他很满意;妻子也认为离家近,愿意他进这个单位。但正在他自己犹豫不定时,却接到了学院研究生处的通知。研究生处苏处长很郑重地对他说:

“小范,你不能走了。后勤指挥教研室的冯亮主任跟我们急了,说如果把你给放走的话,明年的研究生就不招了。”听了这些话,范志国的那颗年轻的心灵蓦地受到鼓舞和震动,自己一无所成,却受到领导和恩师如此的重视和信任!他顿时热血沸腾,决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以努力的工作和出色的成绩回报领导和老师的培育之恩、信任之情。范志国毅然决定留校任教,把自己的青春学识献给祖国的军事教育事业。

如今,范志国很感慨地说:“当年的那批同学,大都选择了去机关工作,如今还在院校的就我一个了。”但他的言语之中并无悔意。1992年,后勤指挥学院撤销了一年,范志国到总后勤部当了一名参谋;这一年也恰逢驻港部队筹建,要抽调战勤参谋,按道理讲,这在一般人的眼里,的确是个很好的“机遇”,能到繁华美丽的香港去工作,而且还可能前途无量,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啊,但范志国思虑良久,最终放弃了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1993年学院复建,对范志国一直很器重的冯亮主任当了训练部副部长,征求他的意见,问他是来机关还是回到后勤指挥教研室当一名普通教员?到机关工作,既有权力又有实惠,在仕途上还有升迁的希望,又是在领导的身边,无形之中便罩着一层令人艳羡的光环,这是很多人削尖了脑袋都想往里钻的机会,范志国再一次放弃了,他仍然选择了那个清贫且辛苦又默默无闻的教员岗位。在心境淡泊者的天地里,权力和物欲无异于身外累赘之物,是毫无价值可言的。那时的范志国已经给自己进行了坚定的人生定位,他不想飞黄腾达,也不想让机关大量的行政事务淹没了自己清静长远的人生追求,从而淡化了积淀多少年的知识储备。他信奉“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人生信条,志愿把自己年轻而蓬勃的热望献给辛勤繁复、沉静清贫的教学科研事业。范志国又一次无怨无悔地走上了人生讲台。

三、崭露头角,异国深造

1991年,范志国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像所有初为人师的学子们一样,第一次走上讲台授课时的范志国紧张地出了一身汗,但由于准备充分,课上得还算顺利。范志国笑着对我说:“那时候我天天跟着老教授们听课、学习、观摩;有时自己拿一个小录音机,讲完一遍录下来。再边听边修改,苦苦练习基本功。”刚刚任教,他就带过两期“师后勤部长班”。因为学员的层次比较高,他内心的压力很大,但也由此促使他产生了努力钻研后勤理论的动力。他不想成为一个照本宣科的传声器,老主任也慈爱地鼓励他要讲出新东西来,争取有所发展。有了三年研究生学习的储备,有了这个可以让他任意驰骋的讲台,又有老同志们的关心爱护,年轻的范志国如鱼得永,在军事后勤理论这个深邃又全新的知识海洋里尽情邀游。他开始进入一种属于他个人的理论思维境界。在讲好课的同时,他利用业余时间把自己的研究心得写成论文,第一年就发表文章十几篇。而且先后参加了两届“军事后勤学学科前沿理论研讨会”,大大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

第二年,范志国就开始给学员们上“想定作业课”了,这更加促进了他努力工作与研究的积极性。在后勤指挥学院,能上理论课是对一个成熟的教员能力与水平的充分肯定,范志国具备这种素质。但就在他刚刚走上轨道,想放开手脚大展宏图的时候,后勤指挥学院撤销了一年,这使范志国心爱的事业一度中断了。那段时间,他像一只飘流的小船突然找不到航向一样,生活顿时失去滋味与寄托。因此,学院复建后一返回教研室,范志国便像“饥饿的人扑到面包上一样”全身心投入到对军事后勤理论和作战指挥学科的研究之中,这一年他正好30岁。有了前两年对本专业理论体系、规律和特点的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有了一线教学实践的锻炼和研究方法的掌握,范志国已经开始具备较高的科技素质和扎实的理论基础。他沉静下来,在其后三年时间内共主编和编写了教材、专著和论证报告共10部,发表学术文章4篇,完成文字量100余万字;各种奖项、证书蜂拥而来。除了完成大量教学组织、设计工作和一系列科研任务外,范志国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更新教学手段,注意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受到学员们的普遍好评;1994年以来他共实施了10余个队次的教学,授课量达1000余学时。他还参加了大量的院外教学活动,高质量地完成部队咨询、全军教材评审、部队后勤干部集训授课等任务。

1995年,全军搞军事斗争准备战法保障法论证,总部要求副教授以上人员参加这个课题,全军各系统共几十所院校人员集中在国防大学集训。院里本来派一名50多岁的副教授去了,但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临时通知范志国准备资料参加调研。去后他发现只有自己和海军的一个教员是年轻人,更巧的是,两人都31岁,一年后又一起去俄罗斯留学。那一次科研论证给了范志国很大的锻炼和提高,1995年那个炎热的夏天,他搬了两箱方便面放在办公室,啃了厚厚的一堆资料,主笔完成了“登陆战斗后勤与技术保障法”和“濒海山地进攻战斗后勤与技术保障法”两个论证报告。范志国用自己那颗沉静而坚毅的心灵拓开了通往科学研究的光辉路途。他成了后勤指挥教研室和学院的青年标兵与教学科研骨干。

1996年,又一个好机遇降临到范志国的头上。为加速人才培养速度,我军中断40余年的外派军事留学生事务顺利恢复,首选俄罗斯。

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因此学院里仅有的两个名额更显珍贵。选拔过程中,在一些人开始试图凭借各种关系进行“活动”和争取的情况下,学院领导高瞻远瞩,公正决断。当时的院长徐根初说了这样一句简洁却力顶千斤的话:“一定要从我们的教员队伍里找一个合适人选。”根据职务、学历、年龄和成绩表现等方面的综合考察,范志国脱颖而出,有幸成了我军恢复外派军事留学生后的首批人员之一。

他先进国际关系学院俄语强化班学了半年俄语,于1997年4月前往俄军后勤与运输学院外训系留学,学习军队后勤指挥(即战役战术后勤司令部指挥)专业。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学完了俄罗斯本国完成班学员需要三年才能学完的课程,共13门。范志国在后来的总结中说,这两年半的学习生活,使我有机会亲眼目睹、亲身体验了俄罗斯全盘西化后给整个社会领域造成的恶果,亲身感受到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人民的生活境况。他们的所思所想,以及俄罗斯政局剧烈动荡带给国家和人民的痛苦,使我的政治思想觉悟上了一个新台阶,我更加拥护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并为我国改革开放20年的巨大成就感到无比自豪。也同时激励我要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和身上的责任,刻苦学习,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范志国惜时如金,他没有流连沉醉于彼得堡美丽的异国风光中,除了在课堂上做了大量笔记外,他还到图书馆查阅了大量资料,并采取复印、扫描、摘记等方法获取一些有价值的资料。他不但对俄军后勤与运输学院的办学思想、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院建设与管理等方面有了比较深刻的体会,对俄军后勤建设的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实施步骤及内容,俄军后勤指挥系统发展方向、后勤军事技术发展方向以及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思路等都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与分析。

1999年6月19日,范志国以优良的成绩通过俄国家考试,获得由俄军国家考试鉴定委员会主席(武装力量后勤部副部长)签发的毕业证书,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

留学归来的范志国如虎添翼,担任了后勤指挥学院后勤指挥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学历高了,职位升了,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依然在教学一线担任繁重的教学任务,而且又开始了新的课题计划和科研任务的研究。在我的采访快结束的时候,他的妻子李桂琴打来了电话,问他今晚回不回家。我听见他抱歉的笑声,却看见他幸福的笑容。他说他欠妻子和女儿的太多了,如今女儿已上小学了,自己却从未能抽出很多时间来辅导教育过她,而且通情达理的妻子也从未怪罪过。他又有差不多十天没回家住了,就在学院的宿舍凑合。

其实他的家在同一个城市,几乎近在咫尺。我抬眼看看窗外的天空,暮色渐浓,回家的渴望也渐深了。有淡黄的灯光,弥漫着路上夜归人的心灵,我也该告辞了。

走在回家路上的我仍然禁不住回忆着他的话语。范志国曾经反复这样对我说过:“只要是我接下来的任务,我都会尽最大努力做好。我们这个教研室一直是学院的龙头教研室,曾出过13个将军,现在到了我们肩上,我们会让她继续‘兴旺发达’下去的。”他那朴实坦白的话语里蕴涵着庄重的责任,连同他那坚定与自信的神情,让我似乎看到了一种闪耀在不远的未来里的光芒。上个世纪不可一世的那个欧洲伟人拿破仓说过一句经典的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合格的士兵。”对于任何一个军人来说,这种金光闪闪的梦想都是心灵深处最美好的一个向往。

他正走在这样一条沉寂却光明灿烂的路上,我甚至能够感觉到他身上那隐含着的光芒。

同类推荐
  • 传统下的独白

    传统下的独白

    这本书共包括四十几篇文字,篇篇都是名副其实的“杂”文,有的谈男人的爱情,有的谈女人的衣裳,有的谈妈妈的梦幻,有的谈法律的荒谬,有的谈不讨老婆的“不亦快哉”……各文的性质虽是杂拌儿,但是贯串这杂拌儿的却是一点反抗传统、藐视传统的态度。
  • 桃花开

    桃花开

    《桃花开》是资深文艺女青年黄爱东西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书中大量展现了黄爱东西对逝去年华的追忆和讨论,也有对娱乐、对美、对吃、对电影、甚至小物件的见解与认知,任性而温暖的文字里,满满的都是作者对过去的思念和对生活的热爱和思考,很有生活情趣。文艺青年黄爱东西的青春回忆手册,将悄然触动你的心。
  • 宝山

    宝山

    宝钢惊天动地的风雨历程为中华民族全面工业化提供了多方面的至真至纯的宝贵经验,这是一笔用汗水、泪水、血水挣来的精神财富,这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山!宝钢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国防建设以及国人的生产、生活、生存提供了最优质的工业原材料,它实实在在是一座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提供物质基础的宝山!宝钢是一块宝,是一块佩戴在共和国胸前的熠熠闪光的瑰宝!
  • 走着走着就会遇见

    走着走着就会遇见

    不知不觉,几十年的岁月,倏忽而逝,回眸间,我们生命的沙滩上那深深浅浅的足迹,和不经意被岁月的潮水丢在岸边的珠贝,让人感慨和流连。作者希望用文字去捡拾这些记忆与拥有,让心灵袒露,让感受葳蕤,让生命中一些细碎斑斓的美丽呈现。时光无情,带走了青春,时光有情,回馈以美好。《走着走着就会遇见(下午茶)》收入短文75篇,有心灵的感悟,安静的思考,如梦的尘缘,纷扰的尘事……《走着走着就会遇见(下午茶)》分成了五辑,记录了作者王玉洁多年真诚的生活与思考。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茨威格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茨威格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热门推荐
  • 萌妻要离婚

    萌妻要离婚

    问:可不可以没有前女友和小三搅局,没有身份成谜的私生子?答:可以有!问:可不可以没有恶婆婆,家里从上到下都是温馨无比的过日子?答:必须有!某人说:媳妇是用来宠的,不是用来欺负的。这一生,他决意宠她到底!但是吧,他闷骚,她毒舌,这日子怎么和想象中有点不太一样啊?当精英队长遇上小法医,当闷骚碰上毒舌......顾行歌(掀桌):叶锦言!我要跟你离婚!某人挑眉...
  • 荒古遗尘

    荒古遗尘

    染血天路,登者无数。荒古大世,万法并盛。遁劫飞升,夺得道身,万千法门以抗天。三枚玉简以示人,无名始帝初悟真。大世轮回王道狱破空惊众人,只身入险大道堪悟挽红颜;魔魂铸就碎裂仙门霸上九霄,大唱古今谁分正邪乎?六壬天机致极变动乾坤,右手天机玩弄鼓掌道尽百般玄妙。四子遗着天地苍生血;七星隐没仙踪自此绝。荒古遗尘世,飞灰凡中逝。古崖旁,三足乌鼎祭荒天;荒原上,仙遗大镇古往今来成道狱。荒古一粟,苍天难助;尘中飞灰,仙踪难追。一曲终声了,经天纬地牢。诸天万物,尽为晨露。可怜叹,一抷黄土掩尽当年风流士。等级:淬体后天先天凝源惊尘问鼎通玄灭天神行者封神尊者圣者【未完待续】异兽:野兽蛮兽凶兽荒兽灵兽变体凝神灭天神行者封神尊者圣者【未完待续】
  • 斗破之剧情粉碎机

    斗破之剧情粉碎机

    本书秉承斗破同人优良传统,锤萧炎,夺药老,抢老婆,以及传异火。本文可能会加很多自创设定,原著党慎入。注:这是虐萧炎的书,如果你不喜欢这方面的还请慎入。
  • 有一种渴望不容许逃离

    有一种渴望不容许逃离

    爱情有时候是主动选择,但是大部分时候身不由己,就像是沾染病毒,咳嗽在所难免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逆战天穹

    逆战天穹

    顺世,乱世,逆世,灭世,我说了算。脚踏天地,不问鬼神问苍生。天下谁主沉浮?!百世一战还是一战百世?!力乱苍宇,逆战天穹!
  • 展欣

    展欣

    这篇文章写的是我与曾经属于我的男孩的回忆
  • 不完美也是人生啊

    不完美也是人生啊

    忆真是一个普通女生,表面上是乖乖女的她,内心却十分叛逆,终于在父母明目张胆的“偏爱”下,她开始与父母吵架,歇斯底里,选择用孤僻、内向包裹自己,在不断成长碰撞中,学会与自己和解,与父母和解……
  • 革自己的命,要暴力一些

    革自己的命,要暴力一些

    与其和这个世界穷较劲,不如横下心对自己痛下狠手!最犀利、最接地气、最具颠覆性,让你破碎重生,给每一个想改变自己的人。
  • 自然之谜我来揭

    自然之谜我来揭

    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时代的诞生,那就是宇航时代。该书一步一步告诉小读者们,人类是怎样开发宇宙的、又是怎样进入宇宙的?读者关心的很多重要问题在这里都有一个充分的讲述。书中既有科学原理的生动讲解,又综合运用图片、图标等具象形式加以表现,从而使读者直观、迅速、深刻地理解了作者所要传达的知识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