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36600000097

第97章 戶政二十四鹽課三(2)

利淮鹽議

馮桂芬

顧氏炎武据李雯議鹽宜就場定額。一稅之後。不問其所之。天下皆私鹽。天下皆官鹽矣。謂其說鑿鑿可行。又引杜詩蜀麻吳鹽自古通句。又以崑山多食淮私。而功令行浙鹽。為掩耳盜鐘之政。其意蓋欲撤一切疆界。以實其不問所之之法。似亦探本窮源之論。余少時讀而善之。洎後修鹽法志於揚州。又躬履鹽場。始知李說書生之見也。淮南鹽價。每斤約銀五六釐。課約銀一分。淮北官定鹽價。每斤銀一釐五毫。課約銀六釐。是所謂一稅直俄頃而舉鹽價一倍之五倍之也。誰則願經此一稅者。利之所在。人人趨之。囗戶商戶船戶兵役百執事等。無一非漏私之人。官能防之乎。況官亦庸足恃乎。濱海數百里。港汊百出。白蘆黃葦。一望無際。村落場囗。零星散布於其間。不漏於近處。漏於遠地矣。不漏於晴霽。漏於陰雨矣。不漏於白晝。漏於昏暮矣。何地可禁。亦何時可禁。當下一轉語。曰天下皆官鹽。天下皆私鹽矣。 國初雖無帑利。而課額已不少。其時百物皆賤。鹽價必有賤無貴。情事宜相等。李氏乃為此說。毋乃傎乎。票鹽之始。明史食貨志。載嘉靖中山東南浙。令山商每百斤納稅八分。給之票。每年收銀二千餘兩。浙江鹽法志。則稱嘉靖中兩浙巡鹽御史李遂。行票引於黃巖等場。每張照鹽三百斤。置票九萬張。又稱厥後漸廣。是又不止九萬張之數。計九萬張。已得銀二三萬兩。所謂廣者。山東猶不與。明史所載殊未盡。魏氏源票鹽記。僅引明史。則考之不審也。此近於就場定稅。特不能不問所之。為折中之法。陶公澍行之淮北而大效。陸公建瀛於淮南踵行之。亦兩綱全課悉舉。為數年所未有。而訾毀蜂起。則綱領是而條目非也。今議鹽法。舍是更無良策。亦於票鹽中求其盡善。斯可矣。其法有四。一廓清窠臼也。凡事委曲繁重。皆獘藪也。票法已從簡易。然尚有可議者。減引而轉帶乙也。挽上六閘也。儀徵改捆也。桐城等江運八岸仍歸專商也。宜一切剷除之。於三江營一帶。相地立局。為交稅及場船交鹽江船受鹽之所。每綱仍用舊額一百三十九萬餘引。加八岸七萬餘引。并入淮南每引四百斤。分兩包。就場定捆以後。經卡掣驗。永不改捆。酌定正雜課經費。一律定額。其湖運淮北天長一岸。亦宜歸并淮南。照高寶食鹽辦理。運商凡招三種。一自場運江。一自江運岸。一自岸運各州縣。無論官紳軍民。皆準承運。凡舊商舊引。概不轇轕。一平減賦則也。票法宗旨。在於輕本敵私。能敵私。則前綱早竣。後綱繼之。鹽出於海而無窮。與稍多何害。利歸於官而不絕。取稍少何害。不能敵私。則私鹽占之。利不歸官。鹽溢於海。何益之有焉。若如刊冊課目。斤稅幾及一分。實已過重。辛亥改章。亦以其過重。每引加帶乙二百斤。然票鹽仍不獲利。為今之計。莫如奏芟帑利參價二款。帑本早沒於舊商。帑利轉責之新販。舊商稅整。可以分參若干兩。新商稅零。不能折參若干分。徒使價出商資。參歸官橐。二者皆名不正言不順。而帑利百餘萬。厥數更鉅。實滯銷之原。必應刪薙。以輕成本。

一製造洋船也。擬造容五六百墩可容鹽二百餘引。輪船十。安慶九江漢口三處牽算。月得往來。三歲得往來三十六。凡運鹽七八十萬引。更用舟尾繫舟之法。即全綱可舉。又回舟可帶米二三百萬石。統計往來舟值。視江船常價。有減無增。而運行之速則十倍。且輪船質堅力猛。所遇輒糜碎。海口捕盜。往往見盜船即前觸之。并可兼巡私之用。計無便於此者。一廣建鹽倉也。向來運鹽舟笨而遲。到岸已須累月。守賣動輒經年。多一日停泊。即多一日費用。且多一日偷漏。水火之虞。意外乘之。整輪散輪。還相為獘。且今議洋船運鹽。工食更鉅。有不可停泊之勢。一入於倉。則防範易於舟。僦直少於舟。且可時其貴賤。酌其緩亟。而多寡其運數。令各場各地。永無多鹽缺鹽之患。凡鹽一年之後。質堅不復淋滷。向時鹽船守候。本須逾年。是即久儲倉中。虧折僅等。三江營安慶九江漢口四處。皆濱江。於建倉甚便。乃從來不聞議及何耶。或又曰。鹽課中有按丁加斤之目。則鹽課之數。原準丁數。今以各省地丁三千萬鹽課六百萬計之。鹽課當地丁十之二。徑於地丁中加十之二為鹽課。亦簡易之法。不知賦稅之事。減順而加逆。非萬全之道。且果行之。異日度支稍乏。必議重徵鹽稅。是適為秕政之地。未敢輕於立論也。至兩淮引地課額。居天下大半。兩淮舉。而餘可勿論矣。

淮鹺雜志

金安清

兩淮鹽務。極盛於乾隆一朝。歲入庫帑多至六七百萬。鹽斤照定額暢銷外。尚多銷二三十萬引。每引例有歸公窩價一二兩。自十一年至二十八年。核計各商應繳窩價。匿未完繳。數逾千萬。致有盧雅雨大案。由此推之。銷鹽之旺可知矣。嘉慶時。浮費日增。蠹獘百出。至道光初已極壞矣。辛卯陶文毅督兩江。始於淮北改票。而淮南但為減費輕本。未敢遽廢綱規也。二十九年。漢岸大火。鹽船被災。陸制府決計行之。不二年。又復渙散。適粵逆入江。鹽路皆梗。南鹺幾乎片引不行。直至安慶克復。上游江面無賊。又有輪船拖帶過金陵者。始稍稍囗通。同治二年。曾文正公取運司郭條陳。先就江西一岸。試運一萬引。選幹商王子鑑倡導之。其定章之要旨有二焉。一則緩釐。一則定價。蓋沿江各卡。每引應先繳釐金十數兩。商本既多喫重。且大江之中。逢卡滯留。苦累已極。一旦改為到岸售後坐扣。向來一引之本。今可運兩引之鹽。各卡皆無稽阻。一日數百里。揚帆直上。各商如慶更生矣。至岸價。則往往商人搶跌。因而折本。自立督銷局。官為定價。商人不能私減搶售。成本無虧。有此兩大端。良法美意。提倡於前。票法遂致大盛。商獲重利。而官釐日盈。各路軍餉。計癸亥至甲戌。十一二年中。接濟至三千數百萬之多。兩江奏報有案。歷歷可稽。可為有速效有久效矣。顧法久易弛。目下情形。運販場商皆有岌岌不可終日之勢。其故有四。可詳言之。鄂湘西皖四岸。原定年運三十九萬引。前年以直隸賑捐輸。加四萬引。共四十三萬引。而實在年銷不過三十餘萬引。計十成中七八耳。而連年多運。所積存於各岸及儀棧者。已不下三四十萬引。其存於場者。又六七十萬引。計非三四年工夫。不能銷竣。而此四年中各場所產。必且有新鹽二百數十萬引。陳陳相因。商人之資本。皆成海水。不但場商悉將倒敝。即運商亦必難支。此產數過多運數。運數更多於銷數之一大病也。其故由於同治初年。清水潭運河決口。場囗被淹。偶爾缺產。忽議添土亭添。每年增至三十餘萬引。視舊多至一倍。而銷數仍與前無異。此事已及十年。宜乎其存積多至如此。目前斷無疏通之計策。祗有倣照前人成法。將產數運數銷數。互相比對。通盤籌畫。總以銷數為斷。運數酌加二成。產數再加二成。譬如每年湘鄂西三岸。以多寡牽計。可銷三十萬引。皖岸及各食岸可銷八萬引。則運數酌加。不得過四十二萬引。產數不得過五十萬引。務使產數略多於運。運數略多於銷。以每年多收之數。備將來缺產之虞。以按綱減運之數。為目下提銷之用。嚴禁各場虛報。不准土亭再加。庶幾逐漸減輕。場運兩商成本。皆可藉抒喘息。鹽務總以轉輸迅速為要義。今場岸所積各商成本。不下三四百萬。經年高閣。人工滷耗月利。節節受傷。於國課毫無所補。此宜速籌者也。

向來場商祗知在場收鹽。運商自行赴場捆運。自改去綱鹽之後。始令場商運赴泰壩口岸。繼而遠至瓜棧。更遠而至於儀棧。計自場至棧。水陸遠至數百里。如通泰之餘呂。泰屬之廟灣。則幾乎千里矣。裝船之水腳。押運之人工。堆棧之費用。無一不加於平日。雖由運商津貼。每包自一百四十文加至一百八十文。可以不致盡賠。而此等鉅款。須預墊於半年之前。及棧鹽有所售主。方收回於半年之後。運一千引者。須先墊錢一千四五百千。運萬引者。即須先墊錢一萬四五千串。揚州銀路緊迫。收鹽已屬拮据。又加此款之累。月利銀息。借貸甚難。淹消盜賣缺斤甚易。此皆消耗於無形之中。場商格外之苦也。試以淮北言之。垣商交與壩販。壩販由內河三百餘里運至西壩。更交與湖販出湖。係分三段。自場下至正陽關。口岸不過一千數百里。及至正陽關。前路尚有零販接運入豫。故商力較舒。今淮南自餘呂場至湘岸。至遠者有四千餘里。乃祗有場商江販兩種。分任其事。道途期日。無不加倍久長。實為苦累。似宜倣照淮北解法。亦作為三項商人。除場商外。由各場起。至儀棧止。割出中間一段數百里。另立商名。即於運商場商中擇之固可。或兩商之外。別有殷實幹練之戶。亦准充當。即在泰壩起造房屋一二百間。趁內外河水勢充足。先行運鹽十餘萬引。堆存其地。儀棧需鹽。隨時提運外提一引。內補一引。如此轆轤遞運。則鹽斤可無壅滯缺乏之虞。其內外河船隻水腳淹消短斤一切事宜。統由該商料理。每年水腳四五十萬串。皆令其先墊後收。不與場商交涉。如場鹽到泰。各商情願先行得價。亦由此商酌量借給七八成。以便場商得價續收。即可免其告貸無門。零星押照重利盤剝之用。蓋以兩人之重擔。分三人肩任之。一舉而數利備焉。於公事實有益無損也。至各口岸行銷之法。川鹽早經定章。無可再議。惟於川淮並銷之地。及淮鹽向來不到之地。如湖北之黃州。迤北各縣。襄安二府。荊門一州。湖南之衡寶二府。江西之吉饒撫三府。皆與鄰私接壤至近。而與兩淮之督銷局反遠。久為私佔。近且愈灌愈深。及於腹內各州縣。雖前有章程。酌提二成局鹽。派商前往各處行銷。而商情畏難畏累。多所不願。以致有名無實。成效杳然。從前綱鹽盛時。原有保固籓籬。專商提運認辦最遠口岸。減價敵私。所虧之本通綱攤賠之案。今如倣其意而行之。或選場商徑運。或派運商運銷。總於額數之外。准其各指各場。不入輪規。另辦鹽六萬引。分往三省。每省二萬引。專在鄰私貼近處。開設子店。設法出售。自行多設水陸卡勇。嚴緝鄰私。不論費用之多寡。但期釐課無虧。不必問該商之有無餘利。多銷一引之鹽。即多佔一分口岸。如慮其沿途夾帶拋灑。不難先就省局之鹽借運。隨後商運到省。照數運局。則出入之數目顯然無從影射。如慮其跌價賤售。倒灌腹區。則每年年底。核計省局常銷之數。如因添設專商後。或有短絀。則將所短之數。應繳釐課。著落新商賠繳。如此層層鈐制。亦可杜其意外之虞矣。

私鹽者。不但梟徒散勇。處處皆然。而本商包外之私。包內之私。及船戶夾帶。別項商船之食鹽。水師囗艇之包庇。苟有一線之利可圖。無不營私骫法。總在場官壩官棧員卡員。人人認真自可十去八九。功過賞罰。嚴定章程。不得稍有瞻徇含混。必須令出惟行。懲一儆百。則少一引無課釐之鹽。即多一引有鹽之釐課。每年大約可以清出十萬引。應收釐課即七八十萬兩矣。以上四層。皆目前急宜變通之道。既無庸先行奏改章程。亦無庸官籌經費。但將產鹽之浮濫者限制之。商累之隔閡者區分之。引地之疏遠者攬并之。緝私之顢頇者綜核之。操縱整齊。權歸於上。可收日起有功之效。而無改絃更張之譏。是在當世賢人君子體察之而已。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学智慧用智慧(智慧篇)

    学智慧用智慧(智慧篇)

    托尔斯泰认为:“智慧就是懂得生活的任务,以及怎样去完成。”一个人能够正确评价环境,能够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能够知道自己生活的意义,能够履行自己的责任,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解决困难,能够知晓别人并与之和睦相处。
  • 妖神的修炼路

    妖神的修炼路

    从一个强者到一个毫无灵力的凡人就在一瞬间,她发誓一定会活剐那个狐妖!
  • 坠入爱河之真的恋爱了

    坠入爱河之真的恋爱了

    她,一个名叫夜紫幽的奇女子。拥有着无数人羡慕的智商,无数人羡慕的容貌,无数人羡慕的身份和无数人羡慕的未婚夫。但她的生活却并不美好。她在12岁那年逃出了夜家,她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但是她不想订婚,更加不想结婚,为了自己的幸福,她逃出了家族。但她和命中注定的那个他,还是相遇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首富从导演开始

    重生首富从导演开始

    不拍电影就得死?这系统有点坑啊!龙城拍着拍着——咦,我怎么成首富了?真香!
  • 农村科学养殖常识——大雁

    农村科学养殖常识——大雁

    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每一个农家书屋原则上可供借阅的实用图书不少于1000册,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张),具备条件的地区,可增加一定比例的网络图书、网络报纸、网络期刊等出版物。这套图书为农家书屋必备书系—农村科学养殖常识篇。
  • 列仙牧欢传

    列仙牧欢传

    一名凡人少年,在得知修仙真实存在后,便义无反顾地走向了修仙大道。虽是资质一般,却一路披荆斩棘,创造出了不朽传奇......书友群:58241693新人新书,需要您的鼓励和支持,谢谢。
  • 九界霸尊

    九界霸尊

    【玄幻神作,火热连载】正经版:我欲兴起倒天地,胸中万道惊鬼神。自古霸途无尽处,谁人与我共掌权?破幽冥府,碎古天庭。千古帝,万世皇,俱往矣,今朝唯我霸绝九界,天大地大我最大。不正经版:老子不是在吹牛,老子以后真的就这么牛!哎,无敌的寂寞,你们这些凡人是不会懂的……PS:主角嘴炮,小心入坑。
  • 清穿之与君绝

    清穿之与君绝

    她,一介孤女,他,尊贵皇子,她与他一见钟情,怎奈情路坎坷!上穷碧落下黄泉,他与她生死与共!一段情,一份爱能否打动帝王之心?沧海桑田,再回首,她不再是当初的少女,他亦不是那痴情皇子......一块金牌,又会引起怎样的轩然大波?那段情可还经得起暴风雨?她,又当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