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93000000012

第12章 手工课与指挥棒

这是特别的一天,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一名身患残疾、双手拄着拐杖的学生在体育课上踢足球;美国纽约一个特殊学校的看护人员正把一个无法坐起来的孩子推到教室里,他的全身只有眼珠和手指能动,但他依然躺着和同伴们一起聆听老师上课,当他表示“要”时,他就眨一下眼睛;在另一个地方,中国毗邻东海的城市宁波,一个唐氏综合征孩子的手上正拿着一根指挥棒,站在舞台上,画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掌控着旋律的跌宕起伏。在他身后,几百位观众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四年前,张浩来学校的第一天,钟月拉着他的手走进班级的大门时,并没有想到这双手会有这么多的可能性。

钟月可以算学校的元老。在她来达敏学校的第十五年,迎来了张浩。这十五年里,她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又迎来一批又一批智障孩子的童年。隔壁班的一个女学生毕业了,十年后,她的儿子代替她,以宿命的方式重温她曾经度过的九年时光。她班上两个轻度智障的学生一起拿着喜糖来向她宣布结婚喜讯,这一刻,她虽然忧喜参半,还是从他们孩子般的脸上,看到爱情像江南的雨水一样,无所不在。一个总是能得特奥会冠军的男孩,在二十岁时死于脑瘤,年轻的生命像流星划过天际,但对他的记忆总让钟月有种错觉,终点线上那个熟悉的身影又回来了,正冲在最前面。一个孩子得到了工作,她在工厂里看到了穿着蓝色工装的他,他从流水线的工作中抬起头看见她时,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像个孩子一样跑过来,大声呼唤“钟老师,钟老师”,厂房里都是钟鸣般的声音。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就在四年前,钟月握住了一双新的手,这是与常人完全不同的手。他的手掌特别宽,手指却特别短,小指缺少一个关节,向内弯曲。手掌的横向纹路只有一条,不细看,好像手掌断成了两半。她握着他的通贯手走入他的班级时,并没有想到就是这双手,会让主人的童年发生巨大的转机。

有这种通贯手的主人在达敏学校并不鲜见,有人叫他们“唐宝宝”,或者“蜜糖宝宝”,好像他们是甜的。事实上,他们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注定要用一生的时间和苦涩的命运作斗争。在这条崎岖的人生路上,关于他们的关键词几乎都是不祥的。他们的寿命比正常人短,他们的最高智力大都只有四五岁孩子的水平,可能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白血病;青春期以后,很可能遭遇抑郁症,四十岁以后患阿兹海默病的几率高,记忆丧失、智能持续低下、人格变化等症状很有可能是他们在经历生命最后一站时书写在病历上的日志。他将在离开人世之前把他原本就不丰富的记忆一点点丢失,直到忘掉自己。

从生到死,他们都得和身体里那条多出来的染色体抗争。

很多孩子,会在成年之前就死去。

她不知道那最后的日子什么时候会来临。她拥有张浩的时间是张浩在学校的九年。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基因准确地控制着器官的长成。或许是为了表明那精确之中可能存在的错误率,上天把修补的机会留给了像她一样的正常人。这是钟月的想法。

她和他在一起的九年,一样是缤纷多姿的世界。她要让他的手触摸到的世界,并不比正常孩子单调和灰暗。

一双手,可以有很多故事。当人类直立行走进入高等动物行列时,解放出双手去制造工具,就打开了人类进化史上最重要的一页;当孩子们伸出双手要求母亲拥抱时,就拥有了他进入社会的第一张通行证。

于是,钟月带领张浩的手,让它触摸窗台上的一株含羞草、一条难以驯服的鞋带、一块布做的花朵、一面炽热如火的国旗和一根在舞台上引领音乐、闪耀银光的指挥棒。

钟月不仅是他的班主任,也是学校的手工老师。公鸡无须学习就会打鸣,小象出生一小时后就会走路,鱼儿天生就会游泳,但人类从站立到奔跑,从在山野歌唱到进入商务大楼办公,这无数能力的习得几乎都必须靠后天的模仿和练习。张浩手指的运动,无疑会刺激大脑的发育。再优秀的运动员,也没有穷尽肌肉的潜能,最聪明的爱因斯坦,也有百分之九十左右的大脑没有得到开发。虽然张浩的手指那么粗短笨拙,但人类的肌肉丰富细致,有无限的可能性。这恰恰给了钟月一个机会,去挖掘在他的手指与大脑之间蕴藏的巨大财富。

二年级时,几个孩子翻看报纸,一张图片上画的是一碗面条。一个孩子,用两个手指作筷子,在图片上假装捞面条吃,吃了一会儿,还邀请同桌也捞一点。她马上表扬了他们,并给他们在墙上加了“笑脸”图案,说:“你们竟然会使用想象力了,想象这是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还学会与同学分享,真棒!”她还没说完,就看到张浩一把抢过图片,对着面条,开始伸出舌头舔。

他还分不清想象与真实的区别。就是这样的孩子,钟月要让他学会做一朵逼真的假花。在他第一次学习握剪刀之前,她教他学习怎么夹夹子。

她用自己的手,捏着他的手。打开,合上,但一松手,他就不会夹了。

再捏着他的手指,细化成两步走,先练打开,反复练,再练合上,继续反复练。但一松手,他还是不会。

无数次的重复练习,原本就是打开孩子心智的一个通道,这对于钟月来说,是习以为常的事情。几天后,张浩对自己无法获得的能力失去了耐心,对无法征服的夹子充满了敌意。他气呼呼地把它扔在地上,回到座位上,盘起了双腿,拿了积木玩——唐宝宝骨骼柔软,很喜欢盘腿而坐。

“你把夹子捡起来!”

他的耳朵似乎把她的声音屏蔽了。

“如果不捡起来,你贴在墙上的笑脸没有了,午餐时要发的苹果也没有了。”

他看了她一眼,继续面对他的积木。

“如果你捡起来,说明知错能改,老师不扣你的笑脸。就算你欠我一个,下次还。”

他放下他的双腿,慢慢走过来,突然又中途折返,他的眼睛里突然噙满了泪水,几乎是气愤的语气:“不会!”

他泄气甚至哭泣时,一定是她错了。

十五年的特殊教育生涯给了钟月足够的经验,但在专业方面,要用时总找不到头绪。她不是特教专业科班出身,是半路出家,只能买来特教书籍,一边学,一边教。

她甚至跑到姚望办公室,说:“六十岁学跌打。我们这些老东西,不学习不行。”

“钟老师的耐心和经验才是我们要学的呢,您竟然为了给他们准备学手工的材料,能吃上几个月的黄蚬。”

“人家都觉得我们特殊教育这一行是最没含金量的教育。其实,越是特殊的教育,越需要专业的知识。你看我十多年的经验都派不上用场了。”

“是支持策略没有细化的问题,一下子从手把手教直接过渡到让他独立夹夹子,重度孩子是很难接受的。”姚望说。

“那我用什么方法支持他?”

“一开始手把手捏住夹子,学会开合,这是全面支持。然后老师只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他的食指和拇指,学习开合夹子。这时,老师和学生距离稍微拉开一点,做好放手的准备。这样学生会有一点自主意识,就感觉要靠自己用力了。最后,老师再退开一点,手势和语言指点——你自己开合夹子。他能做到了,马上表扬和奖励,学生的学习劲头就上来了。”

只要示范一遍,就能让幼儿园小班孩子学会的一个细节,要让智障孩子掌握,却要把这个细节种成一棵大树,每一个树梢都要严格分析,是不是能百川归海,达到最终目的。

在一条路上行走时,成人总是行色匆匆,对孩子说:“快点,快点!”他们关注的,只是尽快到达目的地,而跟随他的孩子,会被一条小溪、一片打着卷飞下来的落叶、一根被丢弃了的树枝所吸引。对成人来说,那些无用的东西,却成了孩子眼中的珍珠。几天前的她,多像一个领导者或者裁判者,一心只想着一蹴而就。

所有的孩子都喜欢游戏,在游戏中,孩子们卸下了压力,摆脱束缚做回了自己,隐藏的潜能就会显现。她想,就让这个学习行为,变成一个游戏,或许能事半功倍。

当他顺利打开夹子时,她就把纸送到夹子上,说:“哎呀,真厉害,夹住啦!”

“哈,没夹住,让我逃走了!”听了她的话,他扁平的脸上,上挑的那对小眼睛又眯成了两条线。

接着,她扶着他的左手控制纸张,在右手开合的瞬间,挪动他的左手,把纸送入夹子张开的嘴上,“咔”的一声。

“咦,夹住啦,好棒呀!”

“哎,没夹住,逃走了!下次一定抓住你!”

玩得乐此不疲。她正把自己放低,和他一样低,用他的视角看这次学习。此刻,她与他融为一体了。

然后,她援助的手从游戏中撤退了,剩下语言支持着他。

“你自己玩夹夹子的游戏。老师看着,给你加油。”

三天时间,他沉醉于这个游戏,直到能百发百中,每一次,都夹住纸。当经验使成人的感官变得麻木时,谁也不知道一个看似乏味的游戏,竟能给张浩带来这样持久的乐趣。

钟月记得儿子四周岁时,没人教他,他自己就无师自通,用木夹子夹了卡通小狗的衣服,拿到阳台上去晒。谁能想到这样简单的行为,其实也是经过大脑神经无数次学习和反射的成果呢?当大脑因为先天的发育不良,而无法顺利地模仿学习时,就需要找到方式,激发那隐藏的力量。

学会夹夹子,需要环环相扣,精心设计。对智障孩子来说,学会在这个需要无数技能的世界生活,将面临多么大的难题。

接下去,是教会他握剪刀。会用夹子用力,只是握住剪刀的一个铺垫。

先剪直线,然后转弯,半圆,圆形,三角形。而她必须在纸上打底,画上从直线到三角形的所有轮廓。

一年后,他剪出了第一片花瓣。他甚至比普通的智障孩子还要慢一点。即使是在手工组中,他也是特殊的一个孩子,但钟月并不想放弃在他手上的实践。

手指的运动会直接刺激大脑的发展,钟月正努力寻找着解决他手上出现的问题的答案。

对她来说,迷上手工,或许是因为刘佳芬看到她和孩子们完成第一幅作品后脸上的惊讶表情。

校长说:“连我都做不了!你和孩子用几根毛线、几块布竟然能做得这么好?孩子的父母们知道了,肯定高兴坏了。”

或许正是这句话,让她变成了“破烂王”。

每天晚上,她都会去散步,散步的主要内容是到一家家饭店讨食客们吃剩的贝壳。一个人去,怕难为情,就领着七岁的儿子,给自己壮胆。

“孩子要做手工,需要贝壳,家里吃不了这么多。谢谢你们。”

时间久了,就熟门熟路起来,店里的服务员早早把贝壳留好了,等着她和孩子一起出现在门口。

“你家孩子要做那么多手工?”

“其实不是我的孩子,是我学校的学生。”

“啊?原来您是老师!您真有心!”

“我是达敏学校的老师。”

“那样的孩子也能做手工?”

“当然能。下次送你一幅他们的作品,惊掉你的下巴。”

“给那样的学生当老师,不容易。您放心,只要有好看的贝壳,我都给您留着。”

婆婆拿来了河蚌,表姐托熟人带来一大包从海边捡来的贝壳,小妹买了海螺送给她,刘校长去澳大利亚看女儿,也没有忘记随带贝壳回国。

钟月吃了一个夏天的黄蚬,只为了得到它们的壳。她要把它们打碎了,让孩子们做一条中华龙的龙身,去参加全省特殊学校美术大赛。龙鳞要保持层次感,需要颜色渐进变化,她就去菜场一个个挑。

卖海鲜的,总是打趣她:“难得见人买黄蚬专挑壳好看的,而且,天天来,天天挑壳。”

葱油黄蚬、韭菜炒蚬肉、黄蚬丝瓜汤……即便是这样推陈出新,变着花样换口味,儿子在吃了几个月后还是说:“妈妈,我不要吃了,真的吃不下了。”

她继续买,一粒粒贝壳,经历海咸河淡的往事,从四面八方来到她的手上,获得了新的使命。

她把肉挖掉,洗干净,用热水泡过,晒干,上清漆,一步步做好原材料的准备工作。

张浩就是在这样的原料上,用并不灵巧的双手,开始了创作。那是一幅名为“龙腾中华”的作品,老师勾勒了两条龙,一条在海面仰视,一条在天上俯瞰,张浩的任务是和另一个孩子一起把打碎的黄蚬壳一片片贴上去。精细的动作考验着他的耐心。两粒纽扣做龙眼,两条铜丝做龙须,蛟龙上天入地的形象就在孩子们手下呼之欲出。他只完成了龙尾,他一片片贴在已经勾勒好的轮廓上,一片片黄蚬壳,变成了层层叠叠的龙尾。

钟月看到作品成形的那一天无法掩饰自己的激动,这激动在刘佳芬那里,获得了成倍的增长。她说:

“谁会相信孩子们的手,在你的调教下,也能做出这么美的作品啊!”

如果普通孩子的大脑可以比作一个鱼米之乡,稻米流脂,塘鱼肥美,种什么,收成什么,那么,张浩的身体就是穷乡僻壤,寸草难生的地方,太需要找到一把开山斧避水剑,来抵挡洪水猛兽般向他们迎面奔来的困难。钟月想,如果说她也有一把无形的斧子,那就是耐心。一双小手,注定是缓慢而迟钝的,但那深藏的潜力一定存在,而且,让它们投入到做手工、托举红旗的事业中,可以忘记他难以忘记的事情。

最初的两年,夏天午后,她总是蹲在张浩身边,在他的一双手上包两条纱布。

他的两只小手在包扎后似乎消失了。

她想起儿子三个多月时,她也是这样,用纱布把他的手包起来。小小的脸上都是奶癣,尖尖的指甲一抓,就是一个血印子。

她拍着枕头对张浩说:“天气太热,戴手套会热,就用纱布给你做个手套,透气,又能把手指都藏起来。”

他举起手,嘟着嘴说:“不要绑。”

“好好睡,不能再吃了。再吃,身体里的营养会全跑光,你就会长不大。”

张浩看着她,并没有抵抗,而是顺从地躺了下去,准备睡午觉。在九个睡觉的孩子中,他那么小,好像是童年把他留住了,不肯放他走。

趁着别人不注意时,他就从枕头里抠棉花吃。她发现时,跑过去要夺走他手上的棉花。

他却抢先一步,吞了下去。一边吃,一边说:

“真甜。”

母亲李也悠带他做了检测后的结果是缺少各种微量元素。他总能在涤纶、木头桌椅和塑料整理箱之间闻到棉花的香气,并且准确无误地找到它们的所在。

为了让他睡得安稳,她想尽了一切办法,劝说、批评,和父母沟通。但那枕头的针脚总是无法避免被拆开的命运。

棉花对他的吸引力,几乎是与生俱来的。

“当一个教育者要着手进入孩子的心灵和思想,他必须化成他们本身,承受他们身上所承受的苦痛、压力和绝望。他必须和他们融为一体。”这是刘校长常说的话。那么就需要钟月想象,这朵棉花是一块德芙巧克力,每天放在口袋里晃荡。或者是一个冰淇淋,一支棉花糖,就在枕边散发着香气,萦绕他的鼻际。

她能采取的办法除了劝说,就是每天中午午睡时,用软布绑住他的手。而在他醒着的时光,只有当他的手有事可做时,他才会忘记那四季飘香的棉花。钟月寻找他喜欢的活动,让他产生自我控制,忘记这个特殊食物对他产生的万有引力。

当她试图用手工的热情感染他时,很显然,张浩缓慢的手指只是一种参与,并没有多少主动的热情。但让她感到安慰的是,当手工组的孩子为自己做出的作品欢呼雀跃时,张浩脸上的喜悦也显而易见。只是钟月并不满足于此,她想,或许还有更好的途径,让张浩可以真正地投入其中。

喜欢律动是很多唐宝宝的共性,每次听曲子,张浩虽然不懂乐谱,也不会乐器,却能很好地掌握节奏。

“看着他听音乐时摇头晃脑打拍子的样子,我总想起那个叫舟舟的智障指挥家。”刘佳芬经过张浩班级的教室门口时说,“我经过你们教室,常看见他在角落里模仿着指挥,有模有样,还真像那么回事。”

“刘校长,我发现,你的记忆力特别好,每个孩子有什么动静,都逃不过你的法眼。好像你心中为孩子们建了一所档案馆。”

“我看他升旗时对节奏的掌握都特别好。要不叫陈怡训练下,说不定我们也能培养出自己的指挥家呢。”

舟舟的道路对张浩来说,是难以复制的。一个唐氏综合征孩子不识乐谱,没有深厚的音乐修养,却先后指挥过八百多场音乐会,足迹遍及亚洲、美洲、欧洲、大洋洲的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

舟舟的舞台人生闪烁的人性光辉远远超过了音乐本身的意义。一个无意中发现他的纪录片导演张以庆,改变了他的人生。每次站在父亲乐队的一角无师自通、独自指挥的舟舟,打动了导演的镜头,也通过他的镜头,打动了无数人。

钟月看着张浩小小的身子正半张着嘴,吐露着半块小舌头,沉醉于音乐的节拍里。或许他也正需要一个这样的导演,发现自己。她和校长能不能成为发现者?

钟月不知道自己在电视上看到的一幕能不能成为张浩的翻版,当舟舟在中国残联的春节晚会舞台上把一段段旋律翻译成无数神奇的弧线时,打动了残联主席邓朴方,他上台拥抱这个只有五岁智力的二十二岁小伙子,忍不住感慨:“一切生命都是伟大的!”钟月听到刘校长最近总是重复这样一句话——“阳光下,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第一次见到他们时,钟月觉得他们是特别的,所以老是给予他们特别的关注与爱护。天长日久,她和刘佳芬的观点竟然不谋而合——渐渐地,在她们眼里,孩子们的形象和健康孩子融为一体,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他们和正常孩子一样渴望爱与被爱,渴望自由与被认同,如果不把孩子们看成是智力残疾,而是看成能力和智慧的差别;如果不把自闭症人看成是精神残疾,而是把自闭看成所有人身上可能存在的一种人格特质,以及这种特质在一个人身上的过度放大,那么,孩子们自然能在所有人的眼中找到平等的注视。

张浩即使能学会指挥,也无法再复制舟舟的奇迹,用一根指挥棒震撼全世界,但或许能让他享受舞台的快乐。钟月交给他一支铅笔,让他模仿电视上指挥家的动作,音乐老师陈怡来指导,告诉他哪里是重拍,利用他天生对节奏的敏感,从二四拍、三拍子开始练起来,起拍,收拍,反反复复地练习。

那是和爱菊艺校的孩子们一起进行第一次排演的情形。台下坐着的观众,除了老师,就是爱菊艺校的学生家长。

张浩和他的同伴们排练完了,来到台下,一个个冲他们喊:

“阿姨好,叔叔好。”

“好孩子,演得真好!”

张浩拉过身边总是在教他的那个女孩,结结巴巴地对她说:“朋——朋友!”

女孩的母亲回过头来,对音乐老师陈怡说:“我总担心,你们这些孩子不正常,会打我们的孩子,所以不太放心,过来看看。没想到他们合作得那么好,你们学生竟这么有礼貌,和我想象中的智障孩子完全不一样。”

“其实,我们学校的孩子家长也有这样的担心,怕别人嘲笑,怕被别的孩子欺负。事实证明,大家的担心都是多余的。”钟月看着张浩,“你看,我们那个拿着指挥棒的孩子,谁能想到他的智商只有25呢!”

“当我看到女儿在帮助他时,我心里为我的小不点儿骄傲,她平时像个公主似的,我们全家都得围着她转,没想到,一遇到你们的孩子,倒像个很有爱心的小老师。”

“这其实是进行融合教育的良机,我们这些孩子是培养正常孩子爱心的资源。而与正常孩子一起表演,让我们的孩子获得了人格上的平等,这是树立信心的良机。用时髦的商业用语来说,那就是双赢。”这是刘校长的声音,她的想法总是让钟月感到惊讶。一个表演,在钟月看来,是为了锻炼孩子们的能力,她却想得更远,在心里画好了设计图。当老师们开始在起跑线上迈开最初的步伐时,她已经在终点告诉道路上奔跑的他们,如何更好地规划路线。钟月觉得那跑道是圆形的,无数条半径,都只通向一个圆心。那个圆心,就是孩子们。

“听说你们达敏学校成立了教育协作理事会,需要社会支持。我开了家旅社,如果你们要找学习场地,尽管和我联系。”女孩的母亲说。

一桩桩往事在钟月的心中连缀成张浩的成长之路,钟月的视线被此刻的舞台占据,2005年的这个助残日,钟月和同事陈怡看着舞台上经历过无数彩排的张浩,正迎接他人生中的第一场演出。那一根指挥棒闪着银光,变成了对他人生的祝福。他已经忘记棉花很久很久。他似乎知道了,作为一个指挥家,吃棉花这个行为有损于他备受瞩目的形象。

经久不息的掌声向舞台涌去,钟月看到坐在观众席上的李也悠,满脸都是泪水。

2005年12月3日

同类推荐
  • 嘴唇开花

    嘴唇开花

    《嘴唇开花》是中国诗坛宿将、有名诗人梁平近年创作的短诗精选集,内容涉及自然山水、风土民俗、情感与生命的胶着,精神世界宏阔与幽微的抵达。本书为中英文双语对照版,英文部分由美国诗人、翻译家金重担纲翻译。
  • 一生要会运用的成语寓言故事

    一生要会运用的成语寓言故事

    本书精选中外经典成语、寓言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来阐发人生的哲理,领悟人生的真谛。
  • 一片扁扁的阳光

    一片扁扁的阳光

    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南阳作家群新作丛书》包括《非斯》《白鱼儿》《第七个是灵魂》《蓝色寓言》等五个长篇小说,及《村子》《云上的日子》等十部散文。文坛老将行者的《非斯》再攀艺术高峰,带领读者在创世神话的奇境中,对宇宙和世界的存在作最根本的思考,试图在西方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建立桥梁。文坛常青树廖华歌的《村子》用爱去感知疼痛,解读村子永恒的语言。还有王俊义的《第七个是灵魂》、陈明远的《云上的日子》、池长生的《桐柏山寨》等大批佳作,也都受到读者的热烈好评。
  • 遇见,旧时光

    遇见,旧时光

    本书包含散文、小小说等多种体裁的文章,不断给读者带新鲜感。书中记录了作者对教育、家庭生活的体悟和感想,贴近生活,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带领读者从女性的角度感悟生活。
  • 弘一法师全集之文艺·诗词(04)

    弘一法师全集之文艺·诗词(04)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
热门推荐
  • 武界至强

    武界至强

    看主角如何从一个杂役变成武界巅峰,,,,,,,,,,,,,,,
  • 皇家蜜恋:学渣校草溺爱学霸少女

    皇家蜜恋:学渣校草溺爱学霸少女

    霸气纯洁的舒家千金,由于小时候订下的娃娃亲被迫和冰家二少同居,不知道强吻了舒允多少回,冰晨兮还不当回事儿“又是一对儿欢喜冤家”舒允的闺蜜林喏开心的说舒允却觉得自己上辈子干什么坏事了,这辈子摊上这么一人冰晨兮喜欢挑逗舒允,喜欢看她生气嘟嘴的模样,不知不觉的爱上了她……
  • 青彦决

    青彦决

    我倾尽毕生之力,没想到却回来这样一个结果!此世,上穷碧落下黄泉,我定当寻回尔等,虽九死其犹未悔!
  • 诸天全球在线

    诸天全球在线

    【无限流;灵气复苏;系统流】当血月降临黑夜,现实与虚幻重叠,人们抬头仰望,未知的宫殿虚影占领了高空。这一天,盖亚上线,全球登陆了!……叮咚!欢迎光临庇护所!正式玩家请注意,真实游戏加载中——赶快加入到地球入侵异世界的游戏中来吧!【邪神;巫师;仙侠;武道;黑科技】————————【盖亚三大定律】【1.全球智慧生物一律平等】【2.白天属于你们,夜晚属于我】【3.禁止泄露任何地球有关信息】书友QQ群:830234715,欢迎您的加入
  • 混乱西游行

    混乱西游行

    孙悟空和玄奘的西游之路,不一样的西游...与白素贞的爱情,与法海的纠缠...与鸣人的友情,与忍者世界的羁绊...与小倩...与路飞...
  • 网游之仙起无痕

    网游之仙起无痕

    地球被发生灭世级别灾难,吴茗重生回十年前,经过寻找,线索指向一款虚拟网游《仙起》,再次进入游戏。舍利、化石、上古玉器,这些东西为什么都被激发特殊能力?
  • 钓出个未来

    钓出个未来

    你钓鱼能赚钱养家吗?叶伟:能你钓鱼能钓到老婆吗?叶伟:能用一支钓竿,钓获白富美、创立商业帝国,走上人生巅峰。一方山水、一支鱼竿、一个美娇娘、一亿存款。这是一个钓鱼人的故事。
  • 热搜又有他

    热搜又有他

    她说:“如果你成了大明星,我就要当你粉丝后援会会长,掌管你的小迷妹们。”可真到那天,她却头也不回的离开了。什么他恋情曝光?什么他新戏杀青?什么他当街发酒疯?一天天的咋都是他!热搜是他家的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佛说毗沙门天王经

    佛说毗沙门天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