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33900000007

第7章 肾气(精)虚

不孕症是全世界关注的人类自身生殖健康问题。阻碍受孕的因素有女方或男方或男女双方,据统计,女方因素占60%,男方因素占30%,男女双方因素占10%。总发病率为10%~15%。

凡女子婚后未避孕,有正常性生活,同居2年,而未受孕者;或曾有过妊娠,而后未避孕,又连续2年未受孕者,称为不孕症。夫妻一方有先天或后天生殖器官解剖生理方面的缺陷,无法纠正而不能妊娠者,称绝对性不孕;夫妻一方,因某些因素阻碍受孕,一旦纠正仍能受孕者,称相对性不孕。

本病的病因有肾气(精)虚,肾阳虚,肾阴虚,肝气郁结,瘀滞胞宫,痰湿内阻等几方面。以下诸方主要对相对性不孕而言。

症见婚久不孕,月经不调或停闭,经量或多或少,色暗;表现为头晕耳鸣,腰酸膝软,神疲乏力,小便清长,舌淡、苔薄,脉沉细。治当补肾益气,温养冲任。

十珍汤

“组成”人参、白术、当归(酒浸)、黄芪(蜜炙)、肉苁蓉(酒洗)各3克,白茯苓、白芍药、熟地黄、麦门冬(去心)各2.4克,陈皮、半夏(姜汁浸,水洗7次)、肉桂(去皮)、五味子、砂仁、川芎各2.1克,木香、甘草(炙)、龙骨(火煅)、牡蛎(煅)各1.5克。

“用法”上药加生姜3片,大枣3枚,水煎,早服;渣再煎,至晚服。

“功效”补气血,益肝肾。

“主治”无子。

“来源”《摄生众妙方》。

八珍散

“组成”人参、白术、粟米(微炒)、白茯苓、厚朴(姜制)各30克,益智仁30克,黄芪60克,甘草15克。

“用法”上药研为散。每服9克,加生姜3片,大枣4枚,同煎,空腹服。

“功效”补气益肾。

“主治”妇人无子。

“来源”《普济方》。

八珍益母丸(1)

“组成”益母草500克,人参30克,熟地黄(酒煮)120克,白茯苓90克,当归身(酒洗)120克,川芎60克,广木香30克,砂仁(炒)60克,生甘草60克,白术(饭上蒸)120克,白芍(醋炒)60克。

“用法”上药研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0丸(20克),空腹蜜汤送下或酒亦好,每日1~2次。

“功效”调经种子。

“主治”肾虚不孕。

“来源”《墨宝斋集验方》。

八珍益母丸(2)

“组成”当归(酒洗)、川芎(微炒)、白芍(炒)、怀熟地黄、人参、白术(土炒)、白茯苓、炙甘草、香附(分4份,盐、醋、酒、童便各制听用)、阿胶(切碎,蛤粉炒珠)、益母草膏各等量。

“用法”上药量随症加减,各制为末,入益母膏,加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克,空腹温开水送下。

“功效”养血行气,调经种子。

“主治”胎前、产后诸虚百损,月事不调,子宫虚寒,久不受孕。

“方论”纯用四物则独阴不长,纯用四君子则孤阳不生,二方合用则气血有调和之益,而阴阳无偏胜之虞矣。香附行气生血,解郁散结;阿胶调经理血,治带止崩;益母膏者活血行气,有补阴之功效。凡胎前、产后有所恃者,气血也,胎前无带,产后无虚,是其行中有补矣。命名益母者,所以利有子也。

“来源”《摄生秘剖》。

八珍益母十全丸

“组成”益母草(杵捣,筛为极细末)240克,人参(饭上蒸)、白术(饭上蒸)、白茯苓(饭上蒸)各30克,甘草(炙)1.5克,当归身(酒浸)60克,川芎1.5克,熟地黄(酒浸)60克,白芍药(醋炒)30克,角沉香12克。

“用法”上药各研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2克,空腹蜜汤送下。

“功效”资益坤元,补养气血,除淋漓带下,俾羸形体壮,有调经、受孕之功效,胎前和气,产后补虚。

“主治”肾虚不孕。

“备考”妇女经脉不调者,或有气血两虚而身体素弱,服此以养且调。当年而经不通者,服一料则通;经不调者,服1月则调;素不孕者,服1月即孕。胎前间或用一服则胎固而自安;妊娠微觉胎动,随用一服即安。产后用一服,以童便、酒化开调下,则无壅滞血运之候。多服之补虚活血。又治产后诸病极稳,急欲取效,以酒调化服。

“来源”《古今医统大全》。

人参养血丸

“组成”人参、白茯苓、白术、川芎、白薇、藁本头、粉甘草、厚朴、川白芷、牡丹皮、炮姜、延胡索、没药(别研)、北石脂(醋淬7次)、木香(不见火)、南芍药各30克,当归(酒浸)45克,大艾(烧灰)12克。

“用法”上药研为末,炼蜜为丸,每丸7.5克。每服30克,温酒嚼下;妇人不受孕,浓煎北枣汤送下。

“功效”养血安胎,顺气催生,去子宫风冷。

“主治”妇人诸虚不足及不孕,产后血晕。

“来源”《普济方》。

千金保生丸

“组成”防风、石膏(煅)、糯米、川椒(去目,炒出汗)、北黄芩、秦艽(去土)、厚朴(去皮)、贝母、北细辛、石斛(酒浸,蒸3次)、大豆黄卷(净,如无,以小黑豆代)各60克,白姜(炮)30克,火麻仁(炒,去壳)30克,甘草(炙)30克,熟地黄(洗,酒蒸3次,焙)、当归各60克,没药(真者)45克。

“用法”上药研为末,炼蜜为丸,每丸9克。每服空腹用北枣4枚煎汤嚼下,1日2次。

“功效”补肾种子。

“主治”妇人无子。

“宜忌”不可用酒下,恐发泄了真气,不能护血。

“来源”《普济方》。

女科白凤丹

“组成”白丝毛雌鸡1只,川石斛、香青蒿各120克(煎汤煮),人参、北沙参、麦门冬、生地黄、熟地黄、丹参、白术、茯苓、黄芪、当归、牛膝、秦艽、鳖甲胶、艾叶、地骨皮、川贝母、川芎、川黄连、牡丹皮、银柴胡各30克。

“用法”米糊为丸,每丸6克,每次6克,日服2次。

“功效”补虚益劳,调经种子。

“主治”妇人骨蒸内热,面黄肌瘦,淋浊带下,子宫寒冷,月事参差,难于生育者。

“来源”《饲鹤亭集方》。

天一补真丹

“组成”羊(去筋膜,取精肉)1只,熟地黄(姜浸)300克,山药、山茱萸各150克,牡丹皮、白茯苓、泽泻各90克,陈皮、砂仁各60克。

“用法”上药研为末。羊肉以刀烂脔,入石臼捣烂,和药末更捣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80丸(16~18克),米饮或淡姜茶送下,全羊骨煎服亦可。

“功效”补肾种子。

“主治”气血大虚,男子瘦弱肾虚,妇人虚劳无子。

“加减”肾冷,加茴香;冷极,加官桂、附子;气滞,加便香附、沉香;妇人则加四制香附;有积,加青皮。

“来源”《济众新编》。

天根月窟膏

“组成”鹿茸500克,乌骨鸡1对,鲍鱼1000克,鹿角胶500克,鸡子黄16枚,海参1000克,龟版1000克,羊肾16具,桑螵蛸500克,海螵蛸500克,茯苓1000克,牡蛎1000克,洋参1500克,菟丝子500克,龙骨1000克,莲子1500克,桂圆肉500克,熟地黄2000克,沙苑子1000克,白芍1000克,芡实1000克,当归身500克,小茴香500克,补骨脂1000克,枸杞子1000克,肉苁蓉1000克,山茱萸500克,紫石英500克,生杜仲500克,牛膝500克,萆薢500克,白蜜1500克。

“用法”茯苓、莲子、芡实、牡蛎、龙骨、鹿茸、白芍、海螵蛸八味研为极细末,其余(除鹿角胶、白蜜)文火煎成膏,再加鹿角胶、白蜜,和细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克,1日3次。

“功效”阴阳两补,通守兼施。

“主治”下焦阴阳两伤,八脉告损,急不能复,胃气尚健,无湿热证者;男子遗精滑泄,精寒无子,腰膝腹痛之属肾虚者;老年体瘦,废中,头晕耳鸣,左肢麻痹,缓纵不收,属下焦阴阳两虚者;妇人产后下亏,淋带癥瘕,胞宫虚寒无子,数数殒胎,或少年生育过多,年老腰膝尻胯酸痛者。

“宜忌”胃弱不能传化重浊之药者,有湿热者,单属下焦阴虚者不宜此方。

“来源”《温病条辨》。

五福延寿丹

“组成”五味子180克,肉苁蓉(酒浸,焙)120克,牛膝(酒浸)90克,菟丝子(酒浸,炒)60克,杜仲(姜炒断丝)90克,天门冬(去心)60克,广木香30克,巴戟天(去心)60克,山药60克,鹿茸(酥油炙透)30克,车前子(炒)60克,石菖蒲(焙)30克,泽泻(去毛)30克,生地黄(酒洗)30克,熟地黄(酒制)30克,人参(去芦)30克,乳香(另研)30克,没药(另研)15克,枸杞子30克,大茴香(炒)60克,覆盆子30克,赤石脂(煅)30克,地骨皮60克,杏仁(去皮尖)30克,山茱萸(去核)60克,柏子仁30克,川椒(去目,合口炒)21克,川楝肉(炒)30克,远志(去心)30克,龙骨(煅)15克,白茯苓(去皮)30克,当归(酒洗)30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7.5克),空腹盐汤或温酒送下。

“功效”补肾种子。

“主治”男子女人诸虚百损,五劳七伤,未及半百而须发早白,行路艰难,形容羸瘦,眼目昏花,远年近日咳嗽,吐痰见血,夜梦遗精,并妇人久不生育。

“来源”《仁术便览》。

巨胜子丸

“组成”胡麻(拣净,不见水,酒淘净,黑豆上蒸,九蒸九晒)、生地黄(酒拌,九蒸九晒)、菟丝子(去沙,酒洗净,童便浸2日,捣为饼,晒干)、肉苁蓉(去中心膜,焙干)、枸杞子(人乳浸,蒸焙干)各300克,补骨脂(盐水拌炒)150克,杜仲150克(去皮,童便浸,盐酒炒去丝),茯苓(人乳拌蒸)75克,当归(酒洗,焙干)75克,牛膝(酒洗,焙干)150克,麦冬(去心,焙干)45克,五味子(敲碎,蜜拌蒸,焙干)45克,人参120克(中年)、60克(少年)(均用童便浸,焙干),附子(重36克者;用童便、甘草、防风煮透,用湿纸裹,慢火煨之)一个,制何首乌150克(少年不用)。

“用法”上药研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克,空腹白汤送下。

“功效”补肾种子。

“主治”气血不足,精髓不固,久不孕育。

“来源”《痘疹传心录》。

内补养荣丸

“组成”当归、川芎、白芍各90克,熟地黄、醋香附各240克,炒白术、姜黄各150克,茯苓90克,黄芪、阿胶、陈皮各120克,杜仲、炙甘草(炒)、艾叶、砂仁各60克。

“用法”上药研为极细末,炼蜜为丸,6克重。每服1丸,温开水送下。

“功效”补血安胎,消炎止带。

“主治”妇人气血虚弱,头目眩晕,面色萎黄,经血不调,赤白带下,腰痛耳鸣,四肢无力,子宫虚寒,久不孕育,胎动不安。

“宜忌”忌生冷食物。

“来源”《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升带汤

“组成”白术(土炒)30克,人参9克,沙参15克,肉桂(去粗皮,研)3克,荸荠粉9克,鳖甲(炒)9克,茯苓10.5克,半夏(制)3克,神曲(炒)3克。

“用法”水煎。连服30剂而任督之气旺,再服30剂而癥瘕之症除。

“功效”健脾祛湿,益肾种子。

“主治”妇人腰背酸楚,胸满腹胀,倦怠欲卧,癥瘕带下,百计求嗣不能如愿者。

“方论”此方利腰脐之气,正升补任督之气也,任督之气升而癥瘕自有难容之势。况方中有肉桂以散寒,荸荠以祛积,鳖甲之攻坚,茯苓之利湿,有形自化于无形,满腹皆升腾之气矣,何至受精而再堕乎哉。

“来源”《傅青主男女科》。

升提汤

“组成”大熟地黄(九蒸)30克,巴戟天(盐水浸)30克,白术(土炒)30克,人参15克,黄芪(生用)15克,山茱萸(蒸)9克,枸杞子6克,柴胡1.5克。

“用法”水煎服。服3月而肾气大旺,再服1月未有不能受孕者。

“功效”健脾祛湿,益肾种子。

“主治”妇人肾气不足,久不受孕,伴见饮食少思,胸膈满闷,终日倦怠思睡,一经房事,呻吟不已,气怯力弱。

“方论”此方补气之药多于补精,似乎以补脾胃为主矣。孰知脾胃健而生精自易,是补脾胃之气与血,正所谓补肾之精与水也。益以补精之味,则阴气自足,阳气易升,自尔腾越于上焦矣。阳气不下陷,则无非大地阳春随遇,皆是生化之机,安有不受孕之理。

“来源”《傅青主男女科》。

长春广嗣丹

“异名”长春补药方(《良朋汇集》)。

“组成”人参(去芦)、天门冬(去心)、当归(酒洗)、泽泻(去毛)、山茱萸(去核)、石菖蒲(炒)、赤石脂、五味子(去梗)、覆盆子(去萼)、白茯苓、车前子、广木香、柏子仁各30克,山药(姜汁炒)、川巴戟天(去心)、川椒(去目与梗,及闭口者,炒出汗)、川牛膝(去芦,酒洗)、生地黄、熟地黄、地骨皮(去木与土)、杜仲各60克,远志(去芦,甘草汤泡,去心)、肉苁蓉(酒洗,去心膜,晒干)、枸杞子各90克,菟丝子(酒洗,去土,及用酒蒸,捣饼晒干)120克。

“用法”上药研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1日3次。

“功效”补肾种子。

“主治”男妇艰嗣。男子劳损羸瘦,中年阳事不举,精神短少,未至五旬,须发早白,步履艰难;妇人下元虚冷,久不孕育者。

“方论”人参、天门冬、五味子用之补肺;石菖蒲、柏子仁、当归、远志用之养心;白茯苓、怀山药用之养脾;山茱萸、熟地黄、覆盆子、杜仲、牛膝、巴戟天、肉苁蓉、枸杞子、菟丝子用之补肝肾。所以然者,肝肾同一治也;车前子、泽泻利其灼阴之邪;生地黄、地骨皮平其五脏之火;赤石脂之涩,所以固精;广木香之窜,所以利六腑;川椒之辛,所以散湿痹也。此则兼五脏六腑而调之,五脏之精实,六腑之气和,夫然后可以媾精而宜子矣!

“来源”《医方考》。

乌鸡丸(1)

“组成”白毛乌骨雄鸡(去毛并杂细,以500克为准)1只,生地黄、熟地黄、天门冬、麦门冬各60克(放鸡肚中,甜美醇酒十碗,入沙罐煮烂,取出,再用桑柴火上焙,去药,更以余酒淹尽,焙至焦枯,研罗为末,再加后药),杜仲(盐水炒)60克,人参、炙甘草、肉苁蓉(酒洗)、补骨脂(炒)、小茴香(炒)各30克,当归身、川芎、白术、丹参、白茯苓各60克,香附(醋浸3日,焙)120克,砂仁30克。

“用法”上药研为末,和米酒调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2克,空腹温酒或米饮送下。

“功效”补气养血,调经种子。

“主治”妇人脾胃虚弱,冲任损伤,血气不足,经候不调,以致无子者。

“来源”《万氏女科》。

乌鸡丸(2)

“组成”香附(酒、醋、童便、米泔浸,四制各120克)500克,白茯苓(去皮)120克,当归60克,吴茱萸(水浸,去闭口者)15克,川芎30克,白芍30克,黄芪(蜜炙)15克,黄柏30克,大附子15克,怀生地黄(酒拌炒,蒸黑)120克,陈皮(去白)15克,山药30克,白术(去芦,陈土炒)30克,莲肉(去心皮)60克,酸枣仁30克,知母30克,小茴香60克,阿胶(蛤粉炒)15克。

“用法”雄乌骨鸡(去毛、内脏)1只,治净蒸熟,连骨捣烂,同前药为末,炼蜜为丸。每服6克,临经之日,每日3服。半月见效。

“功效”健脾补肾。

“主治”妇人无子。

“来源”《寿世保元》。

乌鸡汤

“组成”白毛乌骨鸡(去毛与肠杂,以500克为准)1只,益母草30克,小黑豆1茶杯。

“用法”上药共放鸡腹内,加水、酒各半,蒸熟,空腹食鸡与汤。食1~2次以后,月经时刻不差矣。

“功效”健脾胃,补气血。

“主治”妇人脾胃虚弱,冲任损伤,血气不足,经候不调,以致无子者。

“来源”《易简方便》。

凤雏丸

“组成”鸡蛋适量,朱砂9克,当归、芍药、川芎、熟地黄各6克。

“用法”用朱砂、当归、芍药、川芎、熟地黄为末,打入鸡蛋拌和,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6~9克,空腹好酒送下。

“功效”健脾胃,补气血。

“主治”妇人不孕。

“来源”《古今医统大全》。

玉钥启荣丸

“组成”人参、白术、甘草、当归、赤石脂、川芎、茯苓、芍药(俱要白者)、熟地黄、牡丹皮、没药、白芷、藁本、白薇、延胡索各30克(除石脂、没药另研外,其余用醇酒浸3日,焙,晒干,为细末,足450克),香附(去皮毛,水醋浸3日,炒干,为细末)450克。

“用法”上药研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瓷器中封固。每次服12克,空腹温酒或白汤下。

“功效”平调气血,鼓作微阳。

“主治”女子无他疾,经事调匀,容颜不损,但久无胎孕。

“来源”《广嗣要语》。

加味四物汤(1)

“组成”当归、川芎各6克,白术(微炒)、熟地黄(酒洗)各4.5克,白茯苓、芍药(微炒)、续断、阿胶各3克,香附(醋煮)2.4克,橘红2.1克,甘草(炙)0.9克。

“用法”上药锉。水2盅,煎2.4克,空腹服。

“功效”久服有子。

“主治”血虚不孕。

“来源”《济阴纲目》。

加味四物汤(2)

“组成”当归(酒洗)、白芍药(炒)、肉苁蓉各6克,熟地黄(酒洗)、白术、白茯苓各3克,人参1.5克,川芎3克。

“用法”上药锉。水煎服。每月经前3服,经正行3服,经行后3服。

“功效”健脾胃,补气血。

“主治”气血两虚不孕。

“来源”《济阴纲目》。

加味养荣丸

“组成”当归(酒浸)60克,芍药(煨)45克,熟地黄(酒浸)60克,白术60克,川芎45克,茯苓30克,人参30克,甘草(炙)15克,黄芩(炒)45克,香附(炒)45克,麦门冬(去心)30克,阿胶(炒)21克,贝母30克,陈皮(去白)30克,黑豆(大者,炒,去皮)49粒。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12~18克,食前空腹盐汤或温酒送下。

“功效”健脾胃,补气血。

“主治”女人不孕;经脉参前,外潮内烦,咳嗽,饮食减少,头晕目眩,带下,血风血气,久无嗣息,一切痰火不受峻补,又治胎前胎动胎漏。

“宜忌”忌食诸血。

“来源”《摄生众妙方》。

加味种子四物汤

“组成”熟地黄15克,当归9克,白术4.5克,川芎3克,白芍(炒)4.5克,茯苓4.5克,阿胶(面炒)9克,香附(酒炒)6克,续断(酒炒)9克,炙甘草1.5克。

“用法”水煎去渣,冲炒黄砂仁末1.5克,温服。

“功效”补血调经。

“主治”冲任两虚,不孕,脉虚涩者。

“方论”冲任两虚,不能交互水火,是胞中血少气涩,故无以孕精而娠焉。熟地黄补阴滋血,当归养血荣经,川芎活冲脉之血,白芍敛任脉之阴,白术健脾生血,阿胶补血益阴,香附调气解郁,炙甘草缓中益胃,茯苓渗湿以清子室,续断续筋以雄经脉也。水煎温服,稍佐砂仁调胃醒脾,使脾胃调和,则血室充足,而气无滞涩之患,何有冲任不调,精不孕哉。

“来源”《医略六书》。

加味济坤大造丸

“组成”紫河车1具,人参45克,当归、生地黄(酒洗蒸熟)各60克,山药、天门冬(去心)、牛膝(酒浸)各30克,黄柏(炒)、杜仲(姜汁、酒炒断丝)各24克,麦门冬(去心)45克,五味子15克。

“用法”上药研为末,捣河车于内,使极匀。空腹每服60~70丸。

“功效”温肾种子。

“主治”妇人气虚血弱,宫寒不孕。

“加减”如虚弱多汗,潮热,加黄芪、地骨皮、知母各30克;脾胃虚弱久泻,加白术、莲肉各30克;血虚惊悸少睡,加酸枣仁(炒)30克,龙眼肉60克。

“来源”《女科秘要》。

归艾丸

“组成”鲜地黄(净洗)500克,生姜500克,白芍、白茯苓、延胡索、当归(去芦,浸)各60克,熟艾(醋制)60克。

“用法”地黄、生姜绞汁,余药各焙干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2克,空腹酒送下,1日3次。

“功效”补血调血。

“主治”妇人平生无子。

“来源”《类编朱氏集验方》。

过期饮

“组成”熟地黄15克,当归9克,白芍(酒炒)4.5克,川芎3克,肉桂(去皮)3克,炮姜3克,附子3克,香附(酒炒)6克,艾叶(酒炒)3克。

“用法”水煎,去渣温服。

“功效”补血调血。

“主治”经候过期,不孕,脉迟涩者。

“方论”熟地黄补血,以滋血室;当归养血,以荣经脉;川芎行冲脉之血;白芍敛任脉之阴;附子补火御寒;肉桂温经通闭;香附解郁调经;炮姜温中逐冷;艾叶理血气以暖子宫也;水煎温服,使伏寒解散,则血室滋荣而子宫温暖,何有经行涩少来迟不孕之患哉。

“来源”《医略六书》。

当归补血汤

“组成”当归(去尾)36克,炙黄芪30克,生姜3片,大枣5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补气养血。

“主治”妇人气虚血少,经水3月1来,名曰居经,艰于子息,其脉微而涩。

“方论”脉微而涩,微者,阳气虚;涩者,阴血少。黄芪味甘温,以补气;当归味辛温,以补血。芪救其脉之微,归救其脉之涩。更有姜、枣之一辛一甘以和营卫,立方之最当者。每日1剂,气血自然充满。

“来源”《陈素庵妇科补解》。

当归养血丸

“组成”当归、白芍、茯苓、黄芪、香附、阿胶各90克,生地黄240克,白术、杜仲各120克,牡丹皮60克。

“用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每丸9克,每次服1丸,日服1~2次。

“功效”补气养血。

“主治”妇人经血不调,赤白带下,子宫寒冷,久不受孕。

“来源”《饲鹤亭集方》。

先天归一汤

“组成”人参24克,白术(麸炒)30克,白茯苓(去皮)30克,甘草12克,川芎30克,当归36克,生地黄(酒洗)30克,白芍24克,砂仁(炒)21克,香附21克,陈皮18克,牛膝(酒炒)24克,半夏(汤泡)21克,牡丹皮(去骨)21克。

“用法”上药均作10剂。每日1剂,加生姜3片,水煎,取药水2盅,空腹服;渣再煎,临卧时服。经未行,先服5剂,后服5剂,此药尽即效。如无他病,只照本方服之;如有他病,宜愈后加减服之。经脉调和,即当妊孕。

“功效”滋阴养血,调经种子。

“主治”气血不足,不孕求嗣。

“加减”妇人子宫久冷不孕,加干姜、肉桂各15克,如冷甚,灸丹田穴七壮;子宫太热,加黄柏、知母、柴胡各18克;白带、白淫、白浊时下,加白芷30克,升麻15克,或倍半夏;气不流通者,加木香9克;平素虚劳盗汗,或恶寒发热者,加黄芪、肉桂;咳嗽者,加阿胶、贝母各12克;劳热、血枯者,加柴胡、鳖甲;劳甚,腰背疼痛者,灸膏肓穴七壮;饮食减少,倍白术、陈皮,加厚朴、神曲(炒)各15克;肥人痰盛,迷塞子宫者,加天南星、三棱各18克;经水将行,小腹作痛者,加桃仁、红花各12克,未效去人参,加五灵脂(半炒、半生用)18克,乳香9克;腰腿痛者,加杜仲36克,羌活9克,桃仁12克;经行后作痛者,加熟地黄18克,当归24克,五味子9克;腹下有痞者,去牛膝,加三棱、莪术各18克,桃仁、枳实各15克,前五剂加槟榔15克;腹有鬼胎者,状如怀胎,非真胎,宜用桃仁、干漆、肉桂、麝香、水银之类丸药以去之,再服本汤,以候经调;经水前期而至者,加黄芩、炒蒲黄各15克;经水过期而至,加干姜、牡丹皮各15克;经水崩漏不止,加莲蓬壳灰15克,白芷24克,猪骨头灰18克,熟艾9克,黄芩15克;平日有风寒湿气疼痛,加秦艽9克,羌活21克,乳香、没药各15克,或加苍术;有热疼痛者,加黄柏;心腹疼痛者,加大腹皮、木香各9克,槟榔15克;小便涩少不通者,加猪苓、泽泻,亦不宜多服,恐泄肾气;室女经脉涩滞不通者,加刘寄奴18克,不应,加卫矛(即鬼箭羽)9克。

“来源”《古今医鉴》。

任督两滋汤

“组成”白术30克,人参15克,肉桂3克,茯苓9克,白果10枚,黑豆15克,杜仲15克,巴戟天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合并药液,分2~3次服。

“功效”摄精受孕。

“主治”妇人无子。腰背酸楚,胸中胀闷,腹内生瘕,日日思寝,朝朝欲卧,百计求子,不能如愿。

“来源”《辨证录》。

并提汤

“异名”兼提汤(《辨证录》)。

“组成”大熟地黄(九蒸)30克,巴戟天(盐水浸)30克,白术(土炒)30克,人参15克,黄芪(生用)15克,山茱萸(蒸)9克,枸杞子6克,柴胡1.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补肾气,兼补脾胃。

“主治”妇人肾气不足,不孕,饮食少思,胸膈满闷,终日倦怠思睡,一经房事,呻吟不已。

“来源”《傅青主女科》。

妇宝宁坤丸

“组成”吉林人参6克,大熟地黄15克,制香附15克,紫苏叶7.5克,大生地黄15克,驴皮胶7.5克,全当归15克,广橘红15克,川牛膝6克,于白术15克,沉香3克,川芎15克,台乌药15克,西砂仁4.5克,炒黄芩15克,西琥珀7.5克,白茯苓15克,广木香7.5克,炙甘草4.5克,东白芍15克,益母草90克。

“用法”各取净粉,用柏子仁30克,煎汤去渣,和炼白蜜为丸,每丸重9克,蜡壳封固。每服1丸,开水化服。

“功效”调经种子,养血安胎。

“主治”妇人气血两亏,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诸虚百损,久不受孕,一切胎前产后诸病。

“来源”《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补中丸

“组成”川芎、当归、黄芪(蜜炙)、白术(蜜炙)、人参、白芍、杜仲(盐水炒)、川续断、阿胶(炒珠)、五味子(炒)各30克,甘草(蜜炙)15克。

“用法”上药研为末,炼蜜为丸,每丸9克。每次1丸,每日2次,白汤送下。

“功效”补肾种子。

“主治”妇人脾胃虚寒,带脉无力,不孕。

“来源”《竹林女科》。

补宫丸

“组成”鹿角霜、白术、白茯苓(去皮)、香白芷、白薇、山药、白芍、牡蛎(火煅)、海螵蛸各等份。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面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7.5克,空腹、食前温米饮送下,每日1次。

“功效”补肾种子。

“主治”妇人诸虚不足,久不妊娠,骨热形羸,腹痛下利,崩漏带下。

“方论”此方以鹿角霜、白芍补血,以山药、白术、白茯苓补气,以香白芷、白薇而治崩中淋露,以牡蛎、乌贼鱼骨而燥湿治带,此又别是一种意见。然不用川芎、当归、地黄者,虑血药湿润也。变局如此,可不因事制宜?

“来源”《杨氏家藏方》。

旺肾汤

“组成”熟地黄30克,山茱萸、巴戟天各12克,白术、人参各15克,茯苓9克,砂仁2粒。

“用法”水煎服。服1个月,自可受孕。

“功效”补肾中水火之气。

“主治”妇人肾气不足,不能受孕,饮食少思,饱闷倦怠,惟思睡眠,一行房事,呻吟不已。

“来源”《辨证录》。

侧柏地榆汤

“组成”黄芪、侧柏叶、地榆、海螵蛸、白僵蚕、牡蛎(用盐泥固济,火煨透,去泥研)各3克,白芷、肉苁蓉(酒浸)、蛇床子各3.6克。

“用法”上药锉。加生姜3片,水煎,半饥时服。

“功效”健脾温肾。

“主治”赤白带下,以致不能成孕。

“方论”主闭藏者肾,若滑脱者,肾气不固也。牡蛎咸寒而益肾;蛇床子辛温而壮气;其清而燥涩者,以侧柏叶、地榆、海螵蛸;其温而补气者,则黄芪、肉苁蓉;若白芷行阳明于血海,僵蚕散结以消痰。

“来源”《济阴纲目》。

金陵种子丹

“组成”白茯苓(去皮)30克,白附子3克,人参9克,乳香9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克,早、午、晚服3次。

“功效”男子服之,补血生精;女子服之,调经受孕。药完一度即成胎矣。

“主治”气血不足,不能孕育。

“来源”《同寿录》。

金莲种子丹

“组成”人参9克,五味子9克,白及30克,吴茱萸30克,细辛15克,白茯苓30克,牛膝60克,乳香9克,石菖蒲3克,当归(酒浸)9克,厚朴30克,羌活9克。

“用法”上药研为末,以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4克,酒送下,1日3次。

“功效”种子。

“主治”气血虚冷,不孕。

“来源”《古今医鉴》。

金锁十益大安丸

“组成”熟地黄(人乳拌蒸9次)500克,生地黄(酒洗)180克,菟丝子(酒煮吐丝)150克,黄芪(蜜炙)、麦门冬(去心)、天门冬(去心)、女贞子(人乳拌蒸9次)、白术(米泔浸,炒)、白芍(酒炒)、芡实、归身(酒洗)、杏仁(炒)、杜仲(盐水炒断丝)、茯苓(乳拌蒸,晒)各90克,山茱萸60克,山药(炒)、牡蛎(童便和,黄泥裹煨)各120克,鱼胶(蛤粉炒)240克(以上俱如法制过,照分量称准,为末听用),龙眼肉、青核桃肉各500克(二味捣如泥),莲子(去心,焙研)240克,真木枣肉150克(以上四味共捣匀)。

“用法”将药末和,炼蜜为丸,每丸15克。早晚各服15克。男女俱可用,至半料必孕。

“功效”种子。

“主治”肾虚不孕。

“加减”若加人参30克更妙。

“来源”《惠直堂方》。

鱼鳔丸(1)

“组成”明净鱼鳔500克(分4份,用牡蛎粉、蛤粉、陈壁土、麦麸各拌炒成珠),鹿角胶、鹿角霜各120克,人参(去芦)、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当归(酒洗)、泽泻(去毛)、山茱萸(去核)、石菖蒲(去毛)、莲须、赤石脂、五味子(去梗)、覆盆子(去萼)、白茯苓、车前子、白术(土炒)、广木香(不见火)、柏子仁(白净者)、酸枣仁各30克,山药(姜汁炒)、金钗石斛、川巴戟天(去心)、川牛膝(去芦、酒洗)、川椒(去目与梗及闭口者,微炒,去汁)、生地黄、熟地黄、地骨皮(去木与土)、杜仲(炒断丝)、远志(去土与芦,甘草汤泡去心)、肉苁蓉(酒洗,去心膜,晒干)、枸杞子(酒蒸)、菟丝子(洗去土,用酒拌蒸,捣饼,晒干)各60克,沙苑子(水洗净,酒煮烂,焙干)120克。

“用法”上药研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克,空腹白汤送下,每日1~2次;或好酒下亦佳。

“功效”固精、明目、种子。

“主治”肝肾不足,腰膝酸软,不孕。

“方论”人参、天门冬、麦门冬、五味子用之补脾;石菖蒲、柏仁、当归、远志用之养心;白术、茯苓、山药、石斛用之养脾;山茱萸、熟地黄、覆盆子、杜仲、牛膝、巴戟天、肉苁蓉、枸杞子、菟丝子、沙苑子用之补肝肾,所以然者,肝肾同一治也;乃车前子、泽泻利其灼阴之邪;生地黄、地骨皮平其五脏之火;石脂温涩,补髓固精;木香之窜,所以利六腑;川椒之辛,所以散湿痹;鹿角胶、鱼鳔血气之属,用之所以生精;鹿角霜、莲须收涩之品,用之所以固脱。此则兼五脏六腑而调之,五脏之精实,六腑之气和,夫然后目可明,子可种,而阳可健矣。

“来源”《摄生秘剖》。

鱼鳔丸(2)

“组成”通州鱼鳔(圆桶者,蛤粉炒至无声,去蛤粉,分3~4份下锅,用酥油炒,不可伤火)500克,沙苑子(炒)90克,莲蕊150克,当归90克,菟丝子(自制)90克。

“用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每服10~15克,淡盐汤送下。

“功效”补下元,促胎孕。

“主治”精薄气衰,不能结孕。

“来源”《何氏济生论》。

参术加桂汤

“组成”茯苓30克,白术30克,肉桂3克,人参15克。

“用法”水煎服。10剂而膀胱通利,腹亦不胀,可以受娠。

“功效”温阳祛湿。

“主治”妇人肾气不旺,胞胎之水气不化;小水艰涩,腹中作胀,两腿虚浮,不能怀孕。

“来源”《辨证录》。

柏子仁丸

“组成”柏子仁、黄芪、干姜、紫石英各60克,蜀椒45克,杜仲、当归、甘草、川芎各52.5克,厚朴、桂心、桔梗、赤石脂、肉苁蓉、五味子、白术、细辛、独活、人参、石斛、白芷、芍药各30克,泽兰67.5克,藁本、芜荑各22.5克,干地黄、乌头(一方作牛膝)、防风各37.5克,钟乳石、白石英各60克。

“用法”上药研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4.5克,酒送下,日1~2次。不效,加至7克。

“功效”补益,令人肥白。

“主治”妇人五劳七伤,羸冷瘦削,面无颜色,饮食减少,貌失光泽,及产后断续无子。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

益母种子丸

“组成”益母草300克,人参60克,白术(土炒,去芦)120克,归身(酒洗)120克,白茯苓90克,川芎60克,熟地黄(砂仁酒炒)120克,白芍(酒炒)60克,生甘草60克,木香60克,砂仁(炒)60克。

“用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空腹服9克,每日1~2次。

“功效”益气血,促孕育。

“主治”妇人一切月水不调,气血两虚,不孕。

“来源”年氏《集验良方》。

宽带汤

“组成”白术30克,巴戟天15克,补骨脂3克,肉苁蓉9克,人参6克,麦门冬9克,五味子9克,杜仲9克,莲肉(不去心)20枚,熟地黄15克,当归6克,白芍9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温补脾肾。

“主治”妇人脾胃不足,带脉拘急,小腹之间自觉紧迫,急而不舒,断难生子者。

“来源”《辨证录》。

调营定痛丸

“组成”熟地黄150克,人参45克,炒白术45克,川芎(醋炒)30克,当归90克,木香30克,白芍(酒炒)45克,香附(酒炒)60克,茯苓45克,紫石英(醋煅)90克。

“用法”上药研为末,炼蜜为丸。每服15克,温酒送下,每日1~2次。

“功效”益气血,益肝肾。

“主治”经后脐腹疼痛,不孕,脉虚涩者。

“方论”血脉空虚,气滞而血去,脉络愈虚,故经后脐腹疼痛,不能怀孕焉。熟地黄补血滋血,人参补气通脉,白术健脾气以生血,当归养营血以荣经,川芎行血中之气,白芍敛血室之阴,木香化滞气以调中,香附调营气以定痛,茯苓渗湿以清血室,紫石英涩血以暖子宫也。蜜丸酒下,使经血内充,则滞气自化而冲任调和,何有经后疼痛之患,尚可冀其怀孕矣。

“来源”《医略六书》。

同类推荐
  • 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本丛书共8册,包括《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绝招》、《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绝招》、《循环系统疾病诊治绝招》、《泌尿系统疾病诊治绝招》、《内分泌系统疾病诊治绝招》、《血液系统疾病诊治绝招》、《神经系统疾病诊治绝招》、《风湿性疾病诊治绝招》。每书均以现代医学病名为纲,以病统方,意在切合临床实际。每病先介绍该病的基本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内容,而后顺序介绍全国各地的老中医经效验方,以供辨证选用,每首方剂均注明【处方】、【主治】、【用法】等内容。本书旨在总结临证有效方剂,而不以学术探讨为目的,因此,药物组成、用量或比例均严格忠实于原方创制者,不做任何调整或补充。
  • 脾胃病证妙谛

    脾胃病证妙谛

    本书内容丰富新颖,科学性强,具有较高临床实用价值,主要供中医临床医师使用,也可供中医院校师生、古文献研究人员参考阅读。
  • 中医针炙与按摩

    中医针炙与按摩

    针灸学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和生活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几千年来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几十年来,针灸医学的发展突飞猛进,已经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保健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烈,特别是非药物的保健方法,诸如针灸、按摩、饮食疗法等,因安全可靠,疗效持久,适应面广,无任何副作用,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 贵细中药材100味选用

    贵细中药材100味选用

    人参又名人侵、黄参、力参、棒槌,分为红参、生晒参、边条参、高丽参、别直参、白糖参、参须、人参水子(鲜品)等品规。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主产于我国东北、朝鲜半岛、前苏联东西伯利亚等地。在深山老林中自然生长的称野山参;
  • 新编应急自救手册

    新编应急自救手册

    《新编应急自救手册》是为了广大读者进一步了解应急自救常识和技能,以便成功破除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威胁和伤害,我们精心编写的,《新编应急自救手册》以科学实用、简单易懂为原则,从地震自救、水灾自救、火灾自救及其他自然灾害自救、意外伤害自救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一些自救常识,来提高我们应对灾害和伤害的自救能力。
热门推荐
  • 幻想中的音符世界

    幻想中的音符世界

    经历过的绝望中,有你始终点着烛油灯。你带来了音符,带来了我的未来。未来,音符重新来到,是你的回归,还是我的幻想……
  • 乖求你别哭

    乖求你别哭

    如果没有电脑,如果她从不上网,小倩想她可能会很幸福、很幸福的、平平安安的过一辈子。然而,事实却与此相反。小倩却在网络里认识了丁意。为了这份不该的爱情,小倩已是伤痕累累······如果不是网络,丁意应该会是一个尽心尽力的丈夫、一个非常疼爱孩子的好爸爸······然而网络却让这份孽缘就那样发展下去······直到她失去爱的力气······静静地如花般消失在空气里······特别感谢:中国作者素材库免费封面支持。
  • 一根竹竿闯仙界

    一根竹竿闯仙界

    请大家多多支持,谢谢大家.................
  • 快穿之拆散那对CP

    快穿之拆散那对CP

    “叮咚——宿主你好,我是你的系统FCPLM242,欢迎你的到来!”“滴——任务接受!任务内容:拆散那对cp。”究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泯灭——为何他将亲弟踹入湖中?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为何她要拆散老母的姻缘?让人脸红——娱乐圈多人运动男星为何爆火?捂眼看——当代名媛为何流落街头?一切尽在本书中!
  • 忘火生

    忘火生

    烹万物,济众生;食天地,饪乾坤。这是一个不甘凐灭的灵魂与一个落魄书生的意外邂逅,也是一个天才厨神和他的影子的复仇之旅。当罪恶被冠冕堂皇,所有人都是忘火生。
  • 情深不寿:我欲成魔

    情深不寿:我欲成魔

    佣兵界终和实力排名第一的无情遭到叛变,意外穿越到以武为尊的异世大陆——覆川大陆。不料却是个天生废物!那好吧,姐姐我自己想办法行了吧?可是为毛智商也会变低啊?连收的灵宠都是如此,这是要闹哪样啊??还有谁能告诉我这个突然跑出来要自己负责的大帅哥是谁?“娘子,人家的初吻都给你了~”一张魅惑众生的脸紧靠过来,某女无处可逃!只能爆吼:“这也是我的初吻啊!”
  • 山海沉浮录

    山海沉浮录

    五千年历史,伏羲八卦、天干地支依然渊源流传,在最初的神秘山海大陆,究竟发生了怎样的传奇???山海世界,妖魔鬼怪,谁能争雄!!!伏羲八卦,天干地支,谁人传承!!!世界万物,阴阳转化,谁可主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堂堂二当家

    我堂堂二当家

    【一句话简介】这是一个妖界二当家和降妖师界扛把子打怪解谜“双向暗恋”的故事【假正经版简介】妖界万重山二当家陆溪亭,上山掏鸟窝,下水摸鱼恣意快活的日子随着不速之客的到来打乱。行吧,老天指引我下山下山就下山,找个人还不简单?两月后时运不济,谁来救命……沈唯昭:“我来!”【无病呻吟版简介】陆溪亭: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且看我,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沈唯昭:我曾一日看尽长安花,也曾跌入泞淖为人踏,唯卿,心心所念。云旗:爱,是毁灭,也是救赎。我从地狱中来,万家灯火,盛世繁花,执子之手,心向往之。
  • 琴鸣

    琴鸣

    战火纷扰,妖魔横行,乱世情缘又奈何世事阻挠!魔尊赤魅欲取走白阙的朱雀琴,白阙以身护琴,极冰封住白阙和朱雀琴。白阙的弟子溪琳,为师傅付出一切能换回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