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37800000018

第18章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梁漱溟曾标揭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依序为:人与物之间的问题,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人与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这三个问题看似简单,终竟解决了它们的人却极为罕见。梁漱溟是否解决了这三个问题?我看未必,但他一直在寻求解决之道,这就很不容易了。

“文革”期间,梁漱溟写过一首《咏“臭老九”》,将知识分子的屈辱感表露无遗,一度口口相传:“九儒十丐古已有,而今又名臭老九。古之老九犹如人,今之老九不如狗。专政全凭知识无,反动皆因文化有。假若马列生今世,也要揪出满街走。”他受到了狂涛恶浪的冲击,家被抄,房屋被占,夫人挨打,书籍、信件、字画被焚,手稿被没收,如此惨境,他仍然顽强地活下来。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资料全无的情况下,梁漱溟写成了学术著作《儒佛异同论》和《东方学术概观》。谁说“文革”期间只有两部学术著作(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和章士钊的《柳文指要》)?梁漱溟的著作不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但它们的学术价值比那两部官方认可的“杰作”要高明得太多。

喜欢出风头的人,永远都有风头可出;喜欢冒风险的人,也永远有风险可冒。“批林批孔”运动一起,梁漱溟就认为林彪与孔子既不当门又不对户,风马牛不相及,将他们捆绑在一起加以批判实在太荒唐。北大教授冯友兰曲学阿世,奉旨撰文,铁掌批孔,大出风头,尤其令梁漱溟气愤难平,他写信给这位昔日的弟子,声明与之绝交。当时全中国只有两个人不肯批孔,一个是梁漱溟,另一个是吴宓。梁漱溟认为孔子的思想有糟粕,也有精华,不能一概抹杀。至于林彪,是鬼不是人,完全没有人格。这家伙假扮马克思主义者,编语录,唱赞歌,说假话,既无思想,也无路线,只是一门心思想夺权。将他与孔子强行牵扯,甚至相提并论,是愚蠢可笑的。“林彪欺骗了毛主席,毛主席错认了林彪,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当年,谁会像梁漱溟这样直来直去地说话?他居然认为毛泽东养虎贻患,难辞其咎。这还得了!批判会不断升级,从1974年3月到9月,历时半年,大会小会一百余次,火力够猛够烈,竟然轰不垮这位八十一岁的老人,真是不可思议。梁漱溟有幽默感,而且是非同一般的幽默感,他在批斗会上调侃道:“给我贴大字报,自是应有之举;会上同人责斥我驳斥我,全是理所当然。这种驳斥、责斥,与其少不如多,与其轻不如重。如果平淡轻松,则不带劲,那倒不好。”待到批林批孔运动快要结束时,有人问他对批斗的感想如何,梁漱溟亢声回答道:“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匹夫’就是独自一个,无权无势。他的最后一着只是坚信自己的‘志’。什么都可以夺掉他,但这个‘志’没法夺掉,就是把他这个人消灭掉,也没办法夺掉!”这话差点没把那人当场噎死。

梁漱溟最后一次挨批判,则是在打倒“四人帮”之后。1978年2月,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同时在北京开会,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制定新宪法。在政协会上,梁漱溟再次放炮:“我的经验是,宪法在中国,常常是一纸空文,治理国家主要靠人治,而不是法治……我的话是有根据的。就说最近十年吧,毛主席为了解决刘少奇的问题,写了《炮打司令部》的大字报。如果按党章,刘少奇是中共第二把手,必须召开党的代表大会才能解决问题;如果按宪法,刘少奇是国家主席,必须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来解决。毛主席没有那么做,内在的原因据说是刘少奇并非孤家寡人,他在中共党内的上层有不少有力的支持者,他在普通党员和人民群众中也很有威信。毛主席考虑到首先在党内高层开会就会遇到麻烦,弄不好就会搞成僵局。因此,他采取了非常手段,绕了个大弯子,直接从下边开始,把热情有余的娃娃们鼓动起来,发动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搞得天翻地覆,国无宁日。结果被冲击的就不单是刘少奇,还有许多其他人,中共的,非中共的都有,倒的倒了,死的死了,好大一摊子!而不是常说的‘一小撮’。毛主席的这种搞法,自然是人治,而不是法治,宪法也限制不了他的所作所为。我还想过,为什么毛主席能这么做,而且畅通无阻,一呼百应,反对者甚少呢?我觉得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毛主席本人是一位功高如山的人物,可以说他缔造了党,缔造了国家,他的权威太大了。毛主席不加限制地发挥了自己的这种权威,于是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毛主席也就从人变成了神,成了偶像。第二,是由于中国的历史,20世纪以前不用说,本世纪以来虽曾有过各种纸上的宪法,但从总体看都没有真正施行过。法统、法制、法治,种种法的观念从上到下,大家都非常淡薄。而对于人治,却是多年来所习惯的……中国由人治渐渐入于法治,现在是个转折点,今后要逐渐依靠宪法和法制的权威,以法治国,这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中国前途之所在,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

此炮一放,一大堆罪名噼噼啪啪落在了梁漱溟头上,“攻击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攻击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恶毒攻击伟大领袖毛主席”,“诬蔑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毕竟今时不同往日,批判只是装个样子,谁也不再认真,火力之弱形同挠痒。后来,事实证明,梁漱溟的话讲得对,他的预见也在逐渐成为现实。

汉代民谣曰:“直如弦,死道边;弯如钩,反封侯。”直言者从来就很难有好果子吃。一个人豁出性命,“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单有道德勇气是远远不够的,他必定还得有一种信念作为后盾:天地间有一个我,天地间就多一份正气,浩然正气是不可磨灭的,它与日月星辰相辉耀,与宇宙天地相始终。中国知识分子集体软弱,缺乏独立之人格和自由之精神,就是因为胸中没有养成这股滂沛的浩然之气。梁漱溟写过一副赠友兼自箴的对联,“无我为大,有本不穷”,他的勇气和信心皆源于佛家精神和儒家精神。他具有菩萨心肠,是现世中“观之俨然,即之也温”的君子儒。美国高官马歇尔和司徒雷登尊称他为“中国的甘地”,也不算太夸张。

1985年11月21日,冯友兰的女儿宗璞打电话邀请梁漱溟出席父亲九十岁寿宴,梁漱溟明确表示拒绝,当天他写了一封无上款的信给冯友兰:“尊处电话邀晤……我却断然拒绝者,实以足下曾谄媚江青……如承枉驾来我家,自当以礼接待交谈,倾吐衷怀”。12月6日,冯友兰回复梁漱溟:

十一月二十一日来信,敬悉一切。前寄奉近出《三松堂自序》,回忆录之类也。如蒙阅览,观过知仁,有所谅解,则当趋谒,面聆教益,欢若平生,乃可贵耳。若心无谅解,胸有芥蒂,虽能以礼相待,亦觉意味索然,复何贵乎?来书竟无上款,窥其意,盖不欲有所称谓也。相待以礼,复如是乎?疾恶如仇之心有余,与人为善之心不足。忠恕之道,岂其然乎?譬犹嗟来之食,虽曰招致,意实拒之千里之外矣。“如何金石交,一旦更离伤”,诗人诚概乎其言之也。非敢有憾于左右,来书直率坦白,甚为感动,以为虽古之遗直不能过也。故亦不自隐其胸臆耳。实欲有一欢若平生之会,以为彼此暮年之一乐。区区之意,如此而已,言不尽意。

12月24日,冯友兰在女儿宗璞陪同下前往木樨地拜访梁漱溟,两位耄耋老人畅谈“菩提”“涅槃”。宗璞童言无忌,她强调说明,梁漱溟信中指责父亲“谄媚江青”是不问事实的主观妄断,这种态度很要不得,事实上,“父亲和江青的一切联系,都是当时组织上安排的。‘组织上’三字的分量,量您是清楚的。江青处处代表毛主席,是谁给她这种身份、权利的?江青半夜跑到我家地震棚,来时院中一片欢呼‘毛主席万岁’,是谁让青年们这样喊的?居心叵测的女人和小人君临十亿人民的原因,现在都逐渐清楚了。父亲那时的诗文只与毛主席有关,而无别人!可以责备他太相信毛主席和共产党,却不能责备他谄媚江青。我们习惯于责备某个人,为什么不研究一下中国知识分子所处的地位,尤其是解放以后的地位……最根本的是,知识分子是改造对象!中国知识分子既无独立的地位,更无独立的人格,真是最深刻的悲哀!”话不投机半句多,冯友兰父女起身告辞,梁漱溟以亲切的语气问宗璞:“你母亲可好?代我问候。”这再次触到了宗璞的内心痛点,她回禀道:“母亲已于1977年10月去世,当时大家都在‘四人帮’倒台的欢乐声中,而我母亲因父亲又被批判,医疗草率,心绪恶劣,是在万般牵挂中去世的。”对此,梁漱溟为之喟然,他将自己的新著《人心与人生》赠给冯友兰。梁、冯二老的这次(也是末次)相会显然算不上“一欢若平生之会”。蔡仲德著的《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只纪实,不作评,其中气息则不难闻见。

冯友兰一度被梁漱溟踢出门墙,后虽获谅,心头的嫌隙总未百分之百地消除(汪东林的《梁漱溟问答录》是明证),但他对老师由衷敬佩。1988年,梁漱溟逝世后,冯友兰以九十三岁高龄撰写纪念文章,称赞梁漱溟:“钩玄决疑,百年尽瘁,以发扬儒学为己任;廷争面折,一代直声,为同情农夫而执言。”这一评价堪称准确恰当,理应万世不磨。

同类推荐
  • 一个农民的手记

    一个农民的手记

    以往的个人自传多以幼年、童年、青年、壮年、老年为时间线索叙事,难免有叙事拖沓之嫌,经过苦心思索,接受朋友指点,别开生面,以无论是贵族富豪,还是寻常百姓皆不可或缺的衣食住行病......来架构和记述故事,经纬分明,脉络清晰。窃以为,是本传记的一大特色。
  • 马云全传

    马云全传

    任何荣誉的背后必然是超群的智慧和品质。越来越理性的人们在惊讶于马云的成绩之后,纷纷把目光投向了这个创业精英的过去和未来。任何一个了解马云过去的人总会陷入思考,马云的成功是上天所助,还是纯属偶然?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解读了马云的创业历程和管理精髓,其中,大量的事例让你更真实、更全面地了解马云,本书内容范围涉及创业、管理、经营、营销、融资、团队等诸多方面,是解读马云最全面的精品读物。在一个全民解读马云的时代,让我们一起走进马云,走进阿里巴巴!
  • 陈兰彬与晚清外交

    陈兰彬与晚清外交

    本书通过时代赋予的使命、从村庄走出来的翰林、入幕府办洋务、率领幼童走向美国、留美学生撤回等章节介绍了陈兰彬与晚清外交的故事。
  • 现代科学先驱牛顿

    现代科学先驱牛顿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名人。这样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有益于人格的健康发展。名人活在我们的心里,尽管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却伴随着我们的精神世界,遥远而又亲近。名人是充满力量的榜样,特别是当我们平庸或颓废时,他们的言行就像一触即发的火药,每一次炸响都会让我们卑微的灵魂在粉碎中重生。
  • 历史上最棒的“坏”女人

    历史上最棒的“坏”女人

    本书考证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在此基础上加入了作者独到的见解与精辟的描写。精选了23位在中外历史上最棒的“坏”女人,介绍了她们的生平事迹和人生经历。
热门推荐
  • 血皇战神

    血皇战神

    浩大宇宙无奇不有,这里是一个战乱的时代,这里,更是一个先进文明和落后部族的相交界。宇宙航行的宇舰,只求修炼的神土大陆,科技与力量的结合,将是战无不胜的开始......
  • 后山的花开了

    后山的花开了

    乡村的夏夜虫鸣,秋天风里面的金黄麦香,冬天山窝窝里捉迷藏的孩童还有春天和风细雨拂面的温柔,这一切童年里的回忆在主人公袁均均的身上一点点的被蚕食,从镇子里被迫离开到中年回家,初恋不在,老一辈的人也不在了。。。。
  • 天海剑神

    天海剑神

    川挥一挥手轻声吟道“天倾”,只见藏蓝色的天空如同沸水般翻滚云涌,天地间被一道蓝色幕布连接起来,天倾之力山崩海啸般不可阻挡,一路之上无数重镇巨城被碾压粉碎,千军万马在这毁天灭地的力量面前成了一个笑话。“冰狱”西亚·冰右手甩出一道冰蓝色魔法灵光,一座由冰做成的金字塔破土而出瞬间将深渊恶魔封禁在里面。“审判”西亚·冰再次说出审判律令,毫无征兆的冰雕成的金字塔连同里面封印的恶魔都被切割成了无数碎片,这是无声无息间切割万物的空间之力。
  • 微风不可斗量

    微风不可斗量

    于池忱来说,林愿是他的全部,但于黎迹舟来说,她不是,就像春日的微风一样,她存在的意义,实在是不可斗量。
  • 中国文化博览2

    中国文化博览2

    人类从诞生之日起,便在延绵不绝的历史长河中找寻着未来的方向。作为大自然中的一个个体,为了求得生存,人类更是与自然界进行着永无休止的斗争。而工具的产生为人类开启了一扇通往科技文明的大门。栖息于神州大地的炎黄子孙是人类最早的远古居民之一,其中已知最古老的属现在云南省境内的元谋人,他们生活的时代,距今约170万年。在那个时候,他们已学会制造石器和使用火,我国发现最早的工具就是他们使用的刮削石器。这一时期也就是史学界所称之的“旧石器时代”。
  • 因为影后,韶华倾负

    因为影后,韶华倾负

    她原是最被看好的演艺新人,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就让她获得了最佳新人奖。可却在几个小时后被打下地狱。消失五年,再次归来,她是凤凰展翅?还是自甘堕落?他是代表了这个时代的影帝大人,国内把他捧上神坛,国外无数人为他尖叫着迷。他却偏偏对这个每次都恭敬喊他前辈的小东西一往情深“影帝大人,你这样让我很为难的,我跑到哪里都有人想对我泼硫酸。”某只小东西怨怠十分“哦?看来是我们把你保护得太好了”某影帝笑而不语“什么意思?”小东西警觉地看着面前的人“意思就是”某影帝凑近小东西的耳朵,“呵呵。”事后,小东西揉着腰,呲牙咧嘴地看着正给她倒水且精力充沛的某影帝,嘟囔:“不要脸”某影帝转回身,“放心,我只对你一个人不要脸”
  • 江湖风云录

    江湖风云录

    江湖争霸,胜者王败者寇。风云再起时,谁能一手遮天。
  • 神化荒界

    神化荒界

    一个高中生拼死夺回一块古玉,从此开启了不一样的世界。。。为寻一人,轮回七世,重塑荒界,只为再见她一面……ps:这不是言情小说,重申,这不是言情小说,这真的不是言情小说!!!
  • 穿越之我不要女装

    穿越之我不要女装

    不一样的穿越文,让你体验前所未有的感受;熙子墨缓缓睁开眼睛,顿时脑袋传来一阵剧痛,不待他缓过劲来便发现自己处在一处陌生环境之中,而这时旁边传来陌生女子的声音
  • 浮生若梦

    浮生若梦

    一场车祸,叶筱穿越到一个陌生的国家——玄渊国。第一次见面,就把某人砸晕了,还搜刮了某人身上的财物。第二次见面,让某人当街出丑,成了抛妻弃子的坏人。第三次见面,成了某人的挂名夫人。就是这么奇妙的缘分,将二人紧紧的绑在了一起。以至于后来,叶筱想方设法的逃离都逃不开某人的手掌心。“君夜尘,你可不可以放过我……我不想爱你了,真的!”叶筱无力的看着眼前冷峻高贵的男人,眼含泪水。“筱筱,你就不该招惹我,如今我是不会让你离开我的!”君夜尘轻抚着叶筱无暇的脸颊,轻声在叶筱耳边喃喃道,眸中闪过一抹心疼。一世纠缠,叶筱从病床上醒来,发现那一世的浮沉不过是一场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