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76000000018

第18章 对庙底沟类型彩陶纹饰为柿花的解析(3)

由此可见经文中所记的“丹木”、“朱木”、“甘木”都带有浓郁的神秘色彩,然剔除其神秘的一面看其实质,它确实是当时真实的果树。据我掌握的资料和迄今所见治《山海经》的学者的言论,还没有人对“丹木”等果树的性质作过详尽的解释。对此,经我缜密的研究并细审经文的文义,给我的启迪是:首先从名称上所谓的“丹木”是指红色的果树,其次经文所言的“丹木五岁”是指这种果的习性或生长周期。前者所言红色的果树,在黄河流域,这种红色的果树只能是柿树,因为在秋季当柿子成熟,果实红透,树叶也随之红遍而层林尽染,从而便不难想象古人将柿树称为“丹木”的原因。又《山海经》中称“丹木五岁”者,这当是指这种果树的生长习性。就是说它的生长周期较长,开花结果的时间在五年左右。而柿子的生长周期,据我们在晋南对果农的调查所得,说柿树生长到结果大体是这个周期,可见《山海经》中说“丹木”为柿树的记述是可信的。

“丹木”所结出的果子,不但甜美而且其味如饴,自然为古人所看重,并把它置于很高的地位,为“黄帝是食是飨”的神物。那么庙底沟人将它奉为族群标志象征而被尊崇,是很自然的事。从而证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的母题纹饰为柿花,即《山海经·西次三经》中所记的“丹木”,这已在文献上寻觅到十分重要的书证。这里再从庙底沟类型所处的地理环境去阐明“丹木”是柿树,其花确是庙底沟类型彩陶的纹饰母题的证据。

二、“丹木”产地的地理环境

《山海经》记述的“丹木”的产地及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地物标志及自然景观等,现在我们用这些记载去和现今庙底沟类型遗址中心所在地陕、晋、豫地区的相关情况作对照比较,去证实该类型彩陶母题纹饰属性是为柿花的可信性。所论拟有四个方面:

首先说“丹木”的产地,据《西山经》云:“西山华山之首……西次三山之首,曰崇吾之山,在河之南,北望冢遂,南望之泽,西望帝之搏兽之丘,东望渊……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诸之山,临彼崇岳之山,东望泑泽,河水所潜也,其原浑浑泡泡。”文中所记的诸山、诸丘和诸泽,其名历经久远,且多有变革,都很难确指其地在现今的地理位置,但首山华山的地望则是明确的。又经文中所言的“河”或“河水”,为今日之黄河,已无疑问。而水名,据《西次二经》所记的“浴水出焉,东流注于河”。此“浴水”,按唐代徐坚等人的《初学记》和《太平御览》并作洛,而洛水即今陕西东部的一条河流,东流注入黄河。《西山经》又谓“泾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渭”。而泾水流经今之陕西关中地区,东流而注入于渭河。可见《西山经》所记之水大部分确为当时确实存在的河流,其名沿袭较多。而山名则很多有变革,较为确指者,如《西次三经》首山的崇吾之山,是“在河之南”,由此推之其地望则应在今豫北一带。《山海经》所载的山山水水,与今之陕、晋、豫交汇的金三角的地望相合,说明《西山经》的地理位置正是这一带地区,而庙底沟类型的遗址都以此为中心而发展开来,故“丹木”为柿花在产地上得到确指。

在地形地貌上,《西次三经》所载的“不周之山”,有着十分突显的地形地貌。但是有关“不周山”的地望,徐旭生先生在其《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一书中的附录三《读〈山海经〉札记》里说:“不周山未知何处。”屈原《离骚》中有一句云:“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说明古人认定的不周山大概是我国西北地区。因此有的研究者说此山地理位置是“泛指今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西部诸山的总称”。其实《山海经》中所言的“不周山”,我曾在《昆仑·不周山地望考》(待刊稿)一文中考定,不周应该是先秦时期人们对晋南和其接壤的陕西东部山势走向和特殊地形地貌之称谓,就是说此山之所以称其不周者,当与晋西南的地理形势有极大的关系。即与运城盆地的地理形势有关。其地就山势而言,西临吕梁,东接中条(古之历山或雷首山),北为太岳山所隔,汾水在山西境内纵向由北向南注入黄河,很明显从这三山环抱,汾水南注入河,其地形地貌形成一个马蹄形的大缺口,基于南北雷首、吕梁两山不合,岂不正是“不周”吗?因此从地理形势考之,先秦时期古人称不周山者,正是由晋南运城地区特有的地形地貌而得名。

在地物标帜上,《西次三经》又载:“河水所潜也,其原浑浑泡泡”,郭璞注云:“浑浑泡泡,水喷涌之声也。”与瀑布形声近。而“浑”与“泡”的古义,《说文解字》“浑,混流声”,貌又浊也,大也。“浑”古本作滚,大水流动之貌。而“泡”,《集韵》:“盛也”。

这一独特的地貌地物,哪里才有呢?历来《山海经》的注家无说。纵观黄河流域,唯独中游山西吉县的壶口瀑布的状形与此相吻合。之所以形成这一地貌,用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手段勘察得知,是由于黄河水流至内蒙古托克托县的河口镇后,受吕梁山阻挡,折向南流,将黄土高原切割开来,奔腾在晋陕峡谷之中。从托克托至禹门口的龙门,河段长735公里,落差达608米,地质情况大部分是二迭、三迭系的砂页岩石。该河段坡陡流急,着名的吉县壶口瀑布就在其中,此处河槽宽仅30米~50米,水面落差仅15米左右,洪流倾泻而下,泥浪喧腾,涛声震耳,水雾飞溅,真可谓“玉关九转一壶收”。这一独特的地貌,正是《西次三经》所载,河水“浑浑泡泡”的生动表述。

至于经文所言“河水所潜也”,同样也多困惑着不少《山海经》的注家,凡言“潜流”者,也无不说黄河之水从昆仑流出至积石山后一段潜注沙漠,然无迹可寻,以圆其说。对此,徐旭生先生说:“河水所潜。‘潜’字之谊,潜伏也,藏掖,然藏非必藏于地下。始着而中微,几如隐匿,亦可曰潜矣。”其实,所谓潜者,鄙见正是我们前面解释的壶口瀑布所形成的这一独特水域现象所致。因为黄河之水进入壶口时河床呈槽状,狭窄深邃,极似水流藏(潜)入地下,待河水出了晋陕峡谷后,水面豁然开阔,水流平缓,滩面宽阔,与上游相比,其水势截然不同,目睹其水在深邃的峡谷中流淌,其状自然可说水势如“潜”也。只有这样解释,方能符合实际。

在特产方面,古代山西晋南的地方特产除柿子果品外,就是河东盐池的盐了,关于这一矿物在《西次三经》中有一段耐人寻味的记载,其文曰:“丹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其中多白玉,是为玉膏,其原沸沸汤汤,黄帝是食是飨。是生玄玉,玉膏所出……”文中所谓的“玉膏”,我曾在《关于史前食盐问题的探讨》(待刊稿)一文中说它可能就是“河东”盐池天然结晶的盐粒。因为“沸沸汤汤”,正是“天生卤,卤生盐”,卤水的蒸发貌。同时经文又说:“是生玄玉,玉膏所出”,所谓“玄玉”,当即指卤水而言,黑褐色的卤水待蒸发后就成为色如白玉般玉膏状的白色盐块。此外再从这段经文的文义看,“玉膏”盐粒,在古人看来是珍贵神圣的食物,是黄帝才能享受并供奉神灵的东西。“黄帝是食是飨”,即此。所以,这一特产也有助于说明《西次三经》的地理位置。

凡上四例,均为我们明示了《西次三经》的地理位置。其地域范围大致为今陕、晋、豫交汇的金三角地带,而这一地域亦正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中心所在。其地的自然生态和景观、地形地貌、地物标志、地方特产和考古文化等资料表明,古今大致也是相近的。这里只说现今经济树种的柿树。晋南古“河东”各地,陕西的关中,尤其是临潼、华县以及豫西的陕县、灵宝等地,均以盛产柿子而闻名于世。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母题纹饰是柿花,这从《山海经》里得到了有力的证明。这是在历史文献中探索庙底沟类型彩陶母题纹饰属性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从近现代柿树的分布和习性特征及其在古今社会中所具有经济价值、药用价值及由它所表现出来的人文涵义,进一步说明庙底沟类型彩陶母题纹属性是柿花的可信性。

(第四节)柿树的价值与人文意义

现代的社会,是古代社会历史的继续与发展。所以从认识论出发,只有认清了当代才能更好地去理解古代。考古资料表明,就今之地理环境、生态和气候等方面,与距今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时代相比,尚无多大差别。植被中的树木像柿树,在当时自然也是一种常见的树种。

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黄河流域中游的陕、晋、豫地区,古往今来,栽种柿树的历史悠久。单就晋南而言,据《蒲州府志》和《永济市志》的记载:“柿为蒲人利,如古所谓木奴者矣。其植多者千树,少犹数百株。”而种植分布情形,在晋南是柿树连里,柿叶绿阴蔽日。沿中条山东西穿行,50多公里的地面上,处处遍布柿树。在豫西和陕西的关中地区,如华县、华阴、临潼等地,也是遍植柿树,其地的居民无不称柿树为“铁杆庄稼”、“木本粮食”。

关于柿树的习性和生长情形,在晋南柿树一般有五年才能开花结果之说。这一事实恰与《西次三经》中的“丹木五岁”的记载相吻合。

柿树的外形,即其树干、枝叶和果实的形状特征,据我的观察,成年的柿树树干粗壮,树皮呈灰褐近红,外表多呈冰裂或鱼鳞状,极富特征。柿叶两端圆钝而尖,叶脉清晰。柿花呈四瓣,外形据《辞海》柿字条云:“呈钟形”。李时珍《本草纲目》云:柿叶大,圆而尖泽,四月开小花,色黄白,初结果为绿色,八九月成熟。柿蒂四瓣成十字形。果实呈馒头形,红透鲜艳。深秋柿都呈红色,所以古人称其为“丹木”,不是没有原因的。

柿树的品种,在晋南有两大类,俗称旱柿子和水柿子。品种很多,有猴头柿、珠柿、木柿、板柿、青柿等几十种。旱柿子果实较小,一般直径5厘米,高3厘米,朱红色,质软而甜。水柿子果实较大,体扁圆,直径一般约为8厘米,高5厘米,呈黄色,大者两个足有500克。果味甜如蜜,且味重绵长,加工成柿饼后,有细长晶亮的油丝,味道尤为鲜美。青柿子多年来是晋南人主要的种植品种。

此外,柿子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根据中医的介绍,柿子全身都是宝。现代科学分析表明,柿子所含的维生素和糖分较一般水果高两倍。古医书认为柿子能补虚劳。据《本草纲目》载:柿子味甘性寒,能清热去烦,止渴生津,润肺化痰,治疗热咳。《神农本草经》亦载:柿蒂也能入药,主治呃逆和夜尿。久服去臭气。据中医和民间的偏方,煮煎柿叶汤可治高血压、头昏晕,是民间治疗心脑血管病的良药。同时用青柿子配制药物,能治口疮和多种疾病。柿子有如此高的药用价值,自然为古今人们所青睐。

柿树的人文意义。柿树不单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药用价值,而且树阴蔽日,果实红艳美丽,深秋红叶尽染,是一道靓丽的自然景观。因此,晋地民俗认为柿树有七德:一寿长、二多荫、三无鸟巢、四不生虫、五霜叶红、六嘉果、七落叶肥大,给人民带来很大的福祉。故而柿树千百年来成为文学描写的对象、诗人颂歌的题材,如《西厢记》的“晓来谁染霜林醉”,“难传红叶诗”,就是以柿为景的诗。其佳作自元、明以来,在《永济市志·艺文诗卷》中辑录的尚有十首。像清人周景柱在其《蒲州柿林红叶》中云:“尽把珊瑚映红曛,瑶仙齐看石榴裙;无边红叶多情思,遮断青山锁白云”。可见柿树为古今人们所喜爱,并在心目中占有很高的地位。

不难想象在远古生活资料比今尤为短缺的情况下,毫无疑问,古人把柿子看做吃之长寿的果品神物,所以才有《西次三经》的“黄帝是食是飨”、“天地鬼神是食是飨”的记载。可见《西次三经》所载的“丹木”,自今以往,在这一带地区,人们尚未发现能与它相比拟的果树的情况下,只能是我们所说的柿树。远古先民将柿树当做神树,其花视为神花,并用艺术的形式作为族群的偶像或象征符号不也是意料中的事吗?我在本节以动态的由今迄古的研究方法,说明庙底沟类型彩陶母题纹饰的属性是柿树柿花。并非如有的学者纹饰“谓花非花”,它确是花,但不是什么别的什么花,而是柿花这一动态的比较研究所提供的线索或证据,应该说是可信可取的。

(第五节)“柿花”的整合研究

有关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彩陶母题纹饰的属性问题,我在本章第一节已将花瓣的图形作了标型学的排比;在第三节中又以《山海经》历史文献为线索依据,做了一番分析和研究;又在第四节中对近现代陕、晋、豫地区柿树的形式或形态特征、经济价值和人文背景等进行了考察,认为庙底沟类型的彩陶母题纹饰的属性是柿花,并具体地描述了柿树花卉图像。兹将上述论点简要归纳如下:

其一,中国古代柿树的主要产地,是半干旱的黄河流域中游的陕、晋、豫地区,而这一地区的地理坐标,明确的标志地物是“华山”。《山海经·西山经》所称“西山华山之首”,就是说《西山经》所记的山列顺序是以华山开始的。而华山的地望,是在陕、晋、豫金三角的中心。其地也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中心所在。这是在庙底沟类型彩陶母题纹饰为柿树花卉与文献《山海经》记载吻合的前提。

其二,柿树的特征,《西次三经》所称为“丹木”,《西次四经》为“朱木”,其特征均与今陕、晋、豫的柿树的形状相吻合。

其三,柿树的生长时期,《西次三经》载:“丹木五岁,五色乃清,五味乃馨”,是说柿树的生长期,一般五年才能开花结果。而今晋南柿树的生长情况,据果农讲,从栽种到结果一般为五年,而嫁接技术好的品种在较短时期内便可开花结果。

其四,柿树的花卉和果实,《西次三经》中对柿树的描述云:“员叶而赤茎,黄华而赤实,其味如饴”,就是说柿树的花为黄白色,红红的果实,味道极其甜美。而庙底沟类型彩陶花瓣纹的形式其初形是四瓣,也与文献记载一致。而五六瓣形式者,则是艺术抽象的图案化的结果。

其五,柿树(果实)的价值。《西次三经》云:“食之不饥”。柿子是当时古人心目中的“铁杆庄稼”,它不仅可以食用,还可以防止瘅病,同时又是供奉神灵的佳品。

柿树的经济价值,在近现代以及中古时期尚且如此,而对生活在上古甚至在史前时期的人们来说,也就可想而知了。当时的人们把它看做重要的食品,进而把它作为神灵、神圣的供品,也就不难理解了。

因此,将庙底沟类型彩陶的母题纹饰视为柿树(含花果)、以花作为图像的标志,当是可取可信的。一些研究者将庙底沟类型彩陶的母题纹饰视为由鱼纹或鸟纹变化而来,是半坡文化类型的一个发展。这种观点在认识论上,首先是缺乏历史文献的依据;其次是对纹饰产生的历史和地理环境缺乏认识。

庙底沟类型时期的人们,为什么要以柿花作为他们钟情描绘的对象,又为何把柿花作为当时彩陶的母题纹饰?其含义是什么?作为一个完整的研究课题,应当对上述问题给予一个圆满的解释和回答。这才能对仰韶文化在中国史前史中所承载的历史的内涵地位的评估而表现出它的重要的学术意义。

(第六节)柿花与“帝”的探讨

同类推荐
  •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

    梭罗七易其稿,1854年才终出版。《瓦尔登湖》记录了梭罗在瓦尔登湖畔两年多的隐居生活和期间的思考,展示了有人类出席的自然。以树木、植物、土壤和野生动物为参照,思考了人类的命运。本书以季节为结构,混合了箴言、史实和轶事,将科学性的观察融入到高度的诗意中。
  • 读者精品——世事咏叹

    读者精品——世事咏叹

    我们只有知道一个国家人民生活的乐趣,才会真正了解这个国家,正如我们只有知道一个人怎样利用闲暇时光,才会真正了解这个人一样。只有当一个人歇下他手头不得不干的事情,开始做他所喜欢做的事情时,他的个性才会显露出来。只有当社会与公务的压力消失,金钱、名誉和野心的刺激离去,精神可以随心所欲地游荡之时,我们才会看到一个内在的人,看到他真正的自我。
  • 一脉风骨

    一脉风骨

    这是由徐怀谦编写,全书共分6个章节,旨在警示国人,大力提倡读书。具体内容包括《艺术家的童心——读丰子恺〈缘缘堂随笔〉》《猛虎与蔷薇——读余光中散文》《蓝田日暖玉生烟——臧克家散文的艺术特色》《寂寞学术悲凉人生——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不是我,是风?——读〈反思郭沫若〉》《同样是书生——读周一良〈毕竟是书生〉《文化的良心——关于〈不合时宜的思想〉与〈思痛录〉》等。
  • 花知道,风来过

    花知道,风来过

    “微语校园系列”六册全套彩印,每册包含唯美手绘漫画、微博体哲思小语和精美原创散文,围绕青少年成长中对亲情、友情、师生情的感悟,展现出青少年在困境中励志跋涉、怀揣感恩之心成长、尊重并善待万事万物等青春正能量。《花知道,风来过》通过精美图文展示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对周遭人、事、物的观察、经历和感受,通过一则则真实而短小的故事,揭示一个个人生感悟与哲思,图文并茂,文字精练,适合青少年阅读。
  • 雨是乌云的花:他们曾和你一样平凡

    雨是乌云的花:他们曾和你一样平凡

    《雨是乌云的花:他们曾和你一样平凡》所收录的文章,皆为古保祥创作的名人励志故事,读了此书,会让你醍醐灌顶,原来那些成功者曾经和你一样的平凡。
热门推荐
  • 万法深渊

    万法深渊

    诸天疆场,万族争战,万法争锋。人族子弟程凡,中等学堂毕业,攻读雷法学院。驱万族,还我人族安宁。屈万法,深渊之上独行。——万族万法,在我身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仙朝武帝

    仙朝武帝

    一代武学宗师,降临到仙神林立的世界,以无双之资,誓要横扫天下法门!修仙者,证道元神,自在逍遥。修魔者,化身神魔,天难葬,地难灭,万载不朽。修佛者,金身不坏,超脱俗尘,直达彼岸。三教之争,寰宇之内,谁掌乾坤?
  • 念神北归

    念神北归

    末世废土,一个乡野少年被卷入一场争夺上古神器“众神的遗产”的阴谋和大战中。念力的三型六式,一百一十八定式,千变万化。在念能力所构建的神秘而诡异世界里,战斗的形式诡异莫测,故事发展波诡云谲。丰饶之神留下的曼陀罗华,生命女神留下的都铎福音,自由之神留下的渡山神典,死神留下的万念俱灰……都不及雪痕的念神北归。没有狗血的剧情,没有循环套路,只有电影流崭新流畅的阅读体验,和作者的一片苦心。念神北归,众神来朝!
  • 超寻学院

    超寻学院

    天天学习,好好向上的生活就这样突然来到了异世界。可是身为魔武双废的家伙该怎么办呢?(本书没有日更,不会太监。每周更新一次,章节需手动列表点击阅读。)
  • 报告学长,我才不是傻甜白!

    报告学长,我才不是傻甜白!

    第一天入学,她一个不小心摔倒在帝都大学第一校草身上,全校女生嫉妒地眼圈发红……尚初怡一脸懵B地大喊:“啊!校草怎么会看上我。”白子轩:“哼,我看上的女人,就一定是我的。”
  • 雪泥鸿爪

    雪泥鸿爪

    本书是散文作品集,编为文学乱弹、浮生札记、书人书话等三篇,收:好梦中的隐忧、驳杂而无主调的变奏、怀念过去的“东方时空”、秋天的莫斯科、莫斯科墓园、学车、怀念丁一岚先生等作品。
  • 傲世邪神

    傲世邪神

    古语有云:“千金学得屠龙术,未见人间有苍龙”。屠龙必修仙,修仙先破魂。修行者为了力量必须打破自己的灵魂,灵魂成为“残魂”,而拥有“真魂”的凡人,却在最底层挣扎。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公平,要想得到,必先失去!召唤剑灵,斩妖除魔!书友群976658848
  • 妖刀帝王

    妖刀帝王

    当体内的战魂变异为妖,再无弱者的悲欢怜悯,体内沸腾的血液只剩下杀伐冷冽!人若犯我,斩草除根!为了兄弟,孤身独入百万大军取上将首级!为了红颜,放弃万里江山忍受千夫所指!孤儿徐雷,从小饱受白眼和欺凌,一次偶然机遇,体内战魂发生变异,祭出一柄绝世妖刀,从此,他变的凶残暴戾狡诈阴毒!红颜唤醒了他的情,兄弟唤醒了他的义。从此以后,妖刀还是妖刀,徐雷却将它用来做佛祖之事,在爱人和兄弟的协同下,一起开创了一条妖刀帝王之路!
  • 逆代之王

    逆代之王

    阴云密布的城市,蠕动在黑暗中的生命,锁于荒原的心火,压抑沉默的雷霆。罪恶在欲望中萌生,执念在疑谜间徘徊。真相,疯狂,燃血,厮杀,抉择。过去的一切都没有走远,伴随着孤独行走的逆代者少年,在黑夜下发动着一次次与王的征战,为自己,也为人类,赎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