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03000000006

第6章 后天教育方法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又说:“幼儿不能强学,老而无以教,吾耻之。”俗语说:“教妇初来,教子婴孩。”“三岁看小,七岁知老”。当婴儿从出生到青少年期,这个阶段是人生中最受教育的一个关键时期。什么习惯、语言、技能、思想,态度、性情等要在这个时期打下基础。若是基础打的不坚固,那健全的人格可也就不容易建造了。古今中外名人成才其原因不外早期教育,环境影响,个人勤奋,天生素质等方面。大凡教子,必自幼从严,施教其明理立德,品行端正,忠心报国,刻苦学习,专其所长,兼学别样,勤劳本业,遵规和邻,友爱兄弟,尊敬老人,勤俭持家,当以戒其骄惰入手。不许闲游放荡,排除依赖思想,旨在导其性,广其志,养成其才,壮其体,科学教之。

多子女者,须一视同仁,不可偏爱某子。对子女过于溺爱,或虽教不严,甚则纵容袒护,此必害其终身。古人颜之推说:“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我耳闻目睹某高干之子,聪明过人,但为父所溺爱,甚则纵容,到成人后,更为凶暴,终被国法制裁而判死刑。目前家庭教育误区,多存在溺爱骄纵,重智轻德,重物质刺激,轻精神鼓励,百依百顺,生活照护过多。造成孩子意志懦弱,任性,独立性差……也有一些家长教育不得其法,行粗暴压制,打骂孩子……这样经常下去会造成孩子性格冷酷、顽固,缺乏自信,甚则造成逆反心理。还有父母教育方法不一致,则使孩子养成两面讨好,投机取巧,说谎行骗的性格。因此在孩子的发展过程中,父母的教育方法态度和家庭、社会环境对孩子的性格形成有着很大影响。

作为一个教育者,应当懂得处于启蒙时期的儿童,往往是瑜瑕互见,既可雕“龙”又可雕“虫”。民主的家长可以培养出独立性强,大胆机灵,社交能力强的孩子,故应抓住不同孩子的不同年龄阶段分期进行科学教育。如何进行科学教育呢?首先要了解小儿的年龄分期和不同时期的神经、精神心理发育特点,然后才能根据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方法去进行教育。

概而言之,吾作百字铭云:人之伦,志当豪,学为先,宜趁早,动脑筋,勤思考,满招损,谦得益,遇难事,多请教,讲道德,懂礼貌,识时务,体谅晓,尝贸易,善外交,有发现,敢创造,文化课,须记牢,常温习,勿忘掉,能言辩,书里找,订计划,周旋巧,莫偷闲,最重要,知锻炼,耐苦劳,安全保,功夫到,家国荣耀。

现将小儿年龄分期与神经、精神心理发育特点分述于后。

一、小儿的年龄分期

小儿经常处在生长发育的动态变化中,各系统组织器官逐渐长大发育完善,功能随之愈趋势之熟,生理心理等都各有不同特点,一般将小儿各不同年龄时期划分如下,但生长发育为一连续过程,各期之间又有密切联系。故在不同的年龄时期进行身心健康教育可相互参考。

1、胎儿期:从卵子和精子结合到小儿出生称为胎儿期。在母体子宫内经过280天,胎儿完全依靠母体生存。孕母的健康,营养,工作环境,疾病等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影响极大。当孕母受到不利因素侵扰时可使胎儿正常发育发生障碍,而引起死胎或流产、早产、先天性畸形等不良后果,因此孕期保健和胎儿保健十分重要。

2、新生儿期:自出生后脐带结扎时起至生后足28天称新生儿期。这一时期,小儿脱离母体开始独立生活,内外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此时期需父母精心养育。

3、婴儿期:出生后至一周岁前为婴儿期。又称乳儿期。为小儿出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时期,各系统和器官继续发育和完善。因此需要摄入较多的热量和营养,尤其是蛋白质,如不满足易引起营养缺乏。

4、幼儿期:1周岁后到满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生长发较前减慢些,但是体格方面,活动范围广泛,接触周围事物机会增多,智力发育较前突出,语言思维和应人应物方面增强,但识别危险能力不足,应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5、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入小学前(6~7岁)为学龄前期。体格发育又稍慢,达到稳步发展,而智能发育更趋完善。

求知欲强,如好奇、爱问、喜模仿,知识面迅速扩大,能做较复杂的动作,学会照顾自己穿衣、吃饭、洗漱等。语言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学会讲故事,背儿歌,跳舞等。根据这个时期具有高度的可塑性特点,从小培养,爱学习、爱劳动习惯,为入小学做好准备。因喜模仿而无经验,故须注意外事故发生,并做好预防保健等方面工作。

6、学龄期。从入小学起(6~7岁)到青春期(女12岁男13岁)开始之前称为学龄前(相当于小学学龄期)。此期小儿体格生长仍稳步增长,除生殖系统外,其它器官的发育到本期末已接近成人水平。脑的形态发育基本与成人相同。智力发育更加成熟,控制、理解、分析、综合能力增加,是长知识接受文化教育的主要时期,同时是他们在“德智体美劳”五个全面发展的时期,应加强教育。这个时期发病率低,但要注意预防龋齿,矫治慢性病。端正、立行姿势,安排有规律的生活,学习与锻炼,保证营养休息,注意情绪变化。

7、青春期(少年期)女孩11~12岁开始到17~18岁,男孩从13~14岁开始到18~20岁,称为青春期(相当于中学学龄期)。但个体差异大,有时可相差2~4岁。此期最大特点为生殖系统迅速发育,体格生长也随之明显加快。体重、身高幅度加大,生殖器官发育趋向成熟,女子出现月经,男孩有精液排出,第二性征逐渐明显。此时由于神经内分泌调节不稳定,常引起心理行为精神方面不稳定;另一方面社会接触增多,遇到不少新问题,外界环境影响越来越大,在保健工作上除了保证体格健壮外,尚须根据心理精神上特点,加强教育引导,使之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知识十分重要。

二、神经精神心理特征

(一)脑和脑髓的发育

神经系统发育是小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基础,胎儿时期神经系统发育最早,尤其脑的发育最为迅速,出生时脑重约370克,占体重的1/9至1/8左右,而成人的脑重约1500克,占体重的1/40.6个月时脑重约600~700克;2岁时达900~1000克;7岁时已接近成人脑重,出生时大脑的外观已与成人相似。有主要的沟回、但较浅,发育不完善,大脑皮质较薄,细胞分化较差,而中脑、桥脑、延脑、脊髓发育已较好,以保证生命中枢的功能。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于胎儿第五个月开始增殖分化,到出生时神经细胞数目以与成人相同,以后增加不多,但其树突与轴突少而短。出生后脑重增加,主要由于神经细胞体积增大和树突的增多、加长,以及神经髓鞘的形成不完善,刺激引起冲动神经传入大脑,不仅传导慢,而且易于泛化,易形成明显的兴奋,出生时大脑皮质中枢如丘脑、下丘脑、苍白球系统已发育成熟,但大脑皮层及新纹状体发育尚未成熟,故初生时活动主要由皮质下系统调节。以后脑实质逐渐增长、成熟,运动转为由大脑皮质中枢调节,对皮质下中枢的抑制作用也趋明显。小儿大脑富有蛋白质,占婴儿脑组织的46%(成人占27%),而类脂质、磷脂和脑苷脂较少。婴儿类脂质占大脑组织的33%,而成人为66.5%。生长期间的脑组织耗氧量较大,同时在代谢状态下,小儿脑耗氧占总耗氧量的50%,而成人为20%。长期营养缺乏可引起脑的生长发育落后。

脊髓的发育在出生时已较成熟,重2~6克,成人时增至4~5倍,其发育与运动进度平行,随年龄而增生加长。胎儿时脊髓下端第二腰椎下缘。4岁时下端上移至第一腰椎。故医生腰穿时就应注意。

(二)感觉(感知)的发育

出生后各种感觉能的发育都很迅速,对小儿神经精神发育有重大意义。

1、视觉(视感知),新生儿因眼球小,视网膜黄斑区发育不健全和眼肌协调较差。虽光觉敏感遇强光可闭眼,但视觉不敏锐,能看到的距离为60厘米,在15~20厘米范围内视觉最清晰。在清醒和安静状态下可短暂注视和追随近处缓慢移动的物体,可出现一时性斜视和眼球震颤,3~4周内自动消失。第二个月起就可协调地注视物体,并在眼水平方向90度范围内随物移动,初步有头眼协调。3个月头眼协调动作较好,可看到8毫米直径的物体。3~4个月开始看自己的手,4~5个月出现手眼协调动作,追随跌落的物体,开始认识母亲和常见物品,如见奶瓶表示喜悦,喜看红色。1~1.5岁注视3米远处小玩具,能区别形状,喜看图画。1.5~2岁眼调节较好,视力为0.5.2~3岁可注视小物体及画面达50秒,区别垂直和横线。5岁能区别颜色,视力0.6~0.7.6岁及以后视力才达1.0,用视力表检与正常标准差2行,应进一步作眼科检查。

2、听觉(听感知),目前有人认为胎儿后期已有听觉,并可记忆,因出生后,即可辨识母亲心音和节奏。出生时因中耳鼓室未充气及羊水潴留,听力较差,但强声仍有瞬目、震颤等反应。3~7天后听力就相当好,对声音可有呼吸节律减慢等反应。一个月时能发“吧”和“啪”的声音。3个月出现转向声源(定向反应)。6个月后辨别父母声音,唤其名有应答表示。8个月开始区别言语的意义。10个月两眼迅速看向声源。1岁时能听懂自己名字。2岁时能区别不同高低的声音,听懂简单吩咐。3岁后更能为精细的区别不同声音。4岁听觉发育完善。若出现异常应及早诊治。

3、味觉,在胎儿7~8个月时味觉的神经束已髓鞘化,故出生时味觉已发育。新生儿对不同味道如甜、酸、苦、咸已有不同反应。4~5个月的婴儿对食物的微小改变已很敏感,故应适时的添加各类辅食,使之习惯不同的味道。

4、嗅觉,出生时嗅觉神经中枢和传导神经已基本发育成熟,故新生儿对母乳香味已能有反应。1月时对强烈气味有不愉快表示。3~4月时能区别好闻和难闻的气味。7~8月更灵敏。对芳香气味有反应。

5、皮肤感觉:皮肤感觉可分为触觉、痛觉、温觉和深感觉。新生儿触觉很灵敏,尤其在眼、口、手掌、足底等部位,触之即有反应。如瞬眼张口、缩回手足等。而前臂、大腿、驱干则较迟钝。第二个月起才逐渐改善。温度觉出生时就很灵敏,尤其是对冷的反应。如出生时离开母体环境,温度骤降就啼哭;对牛奶太冷太热也能感觉到。3个月时已能区分31.5度与33度的水温差别,二至三岁时能通过接触区分物体软、硬、冷、热。5岁时能分辨体积相同重不同的物体。

6、知觉:知觉为人对事物的综合反映,与上述各感觉能力的发育密切相关。知觉包括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5~6个月时已有手眼协调动作;1岁末开始有空阔和时间的知觉;3岁能辨上下;4岁能辨前后;5岁能辨自身左右,4~5岁已有早上、晚上、今天、明天、昨天的时间概念;5~6岁能区别前天、后天、大后天。

(三)、神经反射,出生时即具有一些先天性反射。如吸吮、吞咽、拥抱、握持等反射,及对强光、寒冷、疼痛的反应。其中有些非条件反射,如吸吮、吞咽、拥抱、握持等反射应随年龄增长而消失,否则将影响动作发育。如握持反射就于3~4个月时消失。如继续存在则将妨碍手指的精细动作发育。出生后两周左右即形成第一条件反射。如抱起喂奶时出现吸吮动作,表示大脑皮质在进一步发育,2个月开始逐渐形成与视听味等相关的条件反射。至4个月时开始出现兴奋性和抑制性条件反射。到2~3岁时皮质抑制功能才发育完善。而7~14岁时皮质抑制功能才发育到一定强度。3~5岁时大脑分析综合能力趋于稳定。智力发育逐步完善。

(四)、运动发育(动作能)妊娠后期出现的胎动为小儿运动的最初形式。新生儿期的动作多无意识不协调,因大脑皮质发育尚不成熟,传导神经纤维尚未完成髓鞘化。此后,尤其第一年内,随着大脑的迅速发育,小儿运动功能日趋完善,小儿动作发育遵循一定规律;1、头尾规律:动作发育由上而下,先会抬头后抬胸,两手取物,坐、站、走等。2、由近到远;如先抬肩、伸臂再双手握物而至用指取物。3、由不协调到协调,由泛化到集中;3~4个月婴儿看玩具手足乱动拿不到,5个月后就能一把抓住。4、由粗动作到精细动作;先发展抬头、坐、站、走等大动作后才有手指摘物,脚尖走等细动作,此与协调平衡的发展有关。5、先有正面动作,后才会向后退等。在不同的年龄期间,采用适当的措施进行教育和养护。为了便于读者进一步掌握,现将小儿精神发育过程详述于后。

新生儿期,粗细动作无规律,不协调,紧握拳。语言方面,只能哭叫。对周围人物的能力与行为适应尚差,如摇钟声只能使全身活动减少。

两个月的婴儿,直立位及俯卧位时能抬头,能发出和谐的喉音,能微笑,有面部表情,眼睛可随物转动。

3个月时,仰卧能变为侧卧位。能用手摸东西。会呀呀发音。头可随看到物品或听到的声音转动,会注意自己的手。

4个月时,扶着骨宽部能坐,可以在俯卧时用两手支持抬起胸部,手能持玩具,语言上能笑出声,会用手抓面前物件,会弄手玩,见食物表示喜悦,较有意识的哭笑。

5个月时,扶腋下能站的直,两手能各握一玩具,语言上能喃喃的发出单调音节。行为能力,能伸手取物,能辨别人声音,望镜中人笑。

6个月时,能站立坐一会,用摇玩具,能认识熟人和陌生人,自拉衣服,自握足玩。

7个月时,会翻身,自己独立坐很久,将玩具从一手换到另一手,能发出“爸爸、妈妈”等复音,但无意识。能听懂自己的名字,自抓饼干吃。

8个月时,会爬,会自己坐起来,躺下去,会扶着栏杆站起来,能重复大人所发简单音节。注意观察大人的行动,开始认识物体,两手会传递玩具。

9个月时,试独站,会从抽屉中取出玩具。能懂几个较复杂的词名,如“再见”等。看见熟人会伸手要抱,或与人合作游戏。

10~11个月时,能独站片刻,扶椅或推车走几步。开始会用单词,一个单词表示很多意义。能模仿成人动作,招手“再见”,抱奶瓶自食。

12个月时,能独走,要拾东西,会将圆圈套在木棒上,语言上能叫出物品的名字,如碗,筷等,指出自己的手,眼等。对人和事物有喜憎之分,穿衣能合作,会用杯喝水。

15个月,走的好,能蹲着玩,能叠一块方本。会说出几个词和自己的名字。能表示同意或不同意。

18个月,能爬台阶,有目标地扔皮球,能认识出或指出身体各部分。会表示大小便,懂命令,会自己进食。

2岁,能双脚跳,手的动作更准确,会用勺子吃饭,会说2~3个字构成的句子,能完成简单的动作,如拾地上的物品,能表达喜、怒、怕等。

3岁,能跑,会骑三轮车,会洗手,洗脸,脱穿简单衣服。能说短歌谣,数几个数。能认识画上的东西,识别男女,自称我,表现自尊心,同情心,怕羞。

4岁,能爬梯子,会穿鞋。能唱歌,能画人像,初步思考,记忆力强,好发问。

5岁时,能单腿跳,会系鞋带,开始识字能分辨颜色,数十个数,知物品用途及性能。

6~7岁,参加简单的劳动,如扫地,擦桌子,剪纸等,能讲故事,开始写字。能数几十个数,可简单加减,能独立自主,形成性格。

综上所述,为了便于记忆掌握对小儿的粗细动作发育过程,大致可归纳为:“一月俯卧试抬头,两月垂直抱住可抬头,三月俯卧能抬胸,四月翻身两手玩,五月扶前臂能站立,六月又能独自玩,七月两手能换物,八月能爬九能站,十可推车走几步,十一牵着一手走,周岁独自可行步,十五六月蹲着玩,岁半能爬梯和凳,两岁会用双脚舞,三岁能跑会洗手,四岁五岁会多样,六岁往后不用讲,父母育儿细观详,大致不差是优良,悬殊过大是异常。”

(五)、语言发育(言语能力)语言为人类特有的高级神经活动,用以表达思维、观念等心理过程与智能有密切关系。语言发育必须具备正常的发音器官,听觉和大脑语言中枢,与周围人群的语言交往也是促进语言发育必不可少条件。语言发育要经过发音,理解和表达三个阶段。新生儿已会哭叫,以后咿啊发音,逐渐听懂理解别人的话,然后再学会说话。先说单词,后可组成句子,先会用名词,而后才会用代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从讲简单句到复杂句。各年龄语言发展情况可见前述。为了便于记忆,编了一个顺口溜,能简单明确表达小儿语言智力发育顺序:一月好睡觉,二月能微笑,三月四月似识妈妈貌,五月六月见人欲拥抱,七月八月常将妈妈叫。

(六)、适应周围人物的能力(指应人应物能力)人不能脱离周围人物而生存,因此从小必须发展对周围人物反应和交往的能力,也就是从一个生物的人逐渐发育成为一个社会的人,不仅会感知和观察外界环境,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并作出相应的调节反应,而且能应用已发育的动作操作和语言思维等能力解决问题。

对周围物品的反应能力(应物能)如对玩具的反应,新生儿时不易引起注意;2个月时眼前能看到,放入手中握持;4个月时会伸手抓取;6个月时立即注意,抓住后喜送入口;8个月时会两手传递玩具,寻找失落的玩具;10个月时能注意周围细小物品,发现小物品,试用拇、食指摘取;1岁时能找到藏起来的玩具;2岁时能把方木排成长列,当火车玩,并能认识物品的简单形状大小,以后对物体的观察能力越来越成熟。并逐渐了解其相互关系,不仅认识物品的外部形状,还能深入了解其内部性能,如软硬、轻重、质量等。

对周围人与社会环境的反应能力(应人能)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大,也与家庭、学校、社会对小儿的教育有密切关系。但其发展规律的限度仍受神经系统发育程度的制约,对各种习惯的形成,固然受教育的影响,但也脱离不了小儿神经发育规律,新生儿时期醒觉时间短,对周围环境反应少,但不舒服时会哭叫,抱起来即安静;两个月注视母亲脸,逗引会微笑;4个月时能认出母亲与熟悉的东西;并开始与别人玩,高兴时笑出声;6个月能辨出陌生人,开始怕羞,玩具被拿走时会表示反对;8个月时注意周围人的行动表情,对熟悉和不熟的人和物有喜和恶表现;10个月对与人交往感兴趣,会摹仿别人动作,呼其全名会转头;1岁时独立性强,能较正确的表示喜怒、爱憎、害怕、同情、妒忌等感情;2岁左右能叫大小便,爱表现自己,吸引别人注意,喜欢故事,看画片,能执行简单的命令;3岁时人际交往更熟练,与人同玩游戏,肯把玩具分给别的孩子,随着接触面的不断扩大,适应能力越来越广,更趋复杂。

(七)、心理发展,小儿的健康包括心身两方面,即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者均依赖有健全的社会环境。心理健康是指有良好的性格品德,在社会中与人相处配合融洽,学习、工作,有毅力,效力高等等。人的心理活动也随年龄增长而发展,由形态到本质,由简单能力到复杂能力,深度,广度均有加强。

1、注意力和记忆力的发展,注意可分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前者为自然发生,后者为自学的有目的注意。婴儿时期以无意议注意力为主;3个月开始短暂地集中注意人脸和声音,随年龄增长,活动范围扩大,内容增多,动作语言功能渐成熟,越来越多的出现有意注意,但幼儿时期预定性较差,易分散,转移;5~6岁后才能较好地控制自己注意力,但连续集中时间约15分钟,7~10岁20分钟,10~12岁25分钟,12岁后30分钟,这是为顺利进行学习和掌握知识提供了更好的条件。故从婴幼儿起就应及时培养注意力,加强注意的目的性培养,引起小儿兴趣,去除外来干扰。

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包括识记(大脑中形成暂时联系)、保持(大脑中留下痕迹)和回忆(大脑中痕迹恢复)。回忆又可分为再认、再现,再现是以前感知的事物在眼前重现时能认识,再现则是以前感知的事物 虽不在眼前出现,但在脑中重现,即想起来了。5~6个月婴儿 能再认母亲,但尚未能有再现,1岁以后才有再现,以后随着生活内容增多,范围扩大,记忆也越来越广泛,复杂,记忆时间也越来越长。婴幼儿的记忆特点是时间短内容少,易记带有欢乐,愤怒,恐惧等情绪的事情。小儿的记忆以机械记忆为主,且精确性差,暗示性大,常被成人误认为说谎。随着思维、理解、分析能力的发展,才有了有意义记忆和逻辑记忆,使记忆能力进一步拓宽加深,能记忆大量较复杂的事情。

2、思维的发展 思维是智力活动的核心,是人脑的高级活动,一般通过语言来实现。婴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客观物体及行动分不开,不能脱离人物和行动来主动思考。2~4岁小儿思维常以自我为中心,学龄前期儿童则以具体形象思维(直觉思维)为主,凭具体形象引起联想来进行思维。如学妈妈喂自己吃饭形象给布娃娃喂饭,尚不能考虑事物间的逻辑关系和进行演译推理。随着年龄增大,小儿逐渐学会综合、分析、分类、比较、抽象等思维方法,使思维具有目的性,灵活性和判断性,再进一步发展独立主动思考的能力。想象也是一种思维活动,尚需通过讲述、图画、写和、唱歌等技能将其表达出来。1~2岁时想象处于萌芽状态。3岁后想象内容稍多,但仍为片断、零星的。学龄前期想象力有所发展,他以无意想象和再造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和创造性想象很少,后者在学龄期才发展迅速。

3、情绪情感的发展,情绪是活动时的兴奋心理状态。是较原始简单的感情,较短暂的外显。情感则为需要是否满足所产生内心体验,比较高级的情绪,持续时间长而不甚外显。外界环境对情绪的影响甚大。新生儿因出生后,宫外环境突变,不易适应,常处于消极情绪。2个月时积极情绪增多,尤其是在亲人怀抱中,喂饭后,房间光线柔和,温度适宜,再伴有悦耳音乐时,婴儿则处于愉快情绪中。当6个月后能辨认陌生人时逐渐产生对母亲的依恋。9~12个月时达高峰,随着与别人交往增多而渐淡漠。婴幼儿情绪表现常为时间短暂,反应强烈,容易变化,外显而真实易冲动,但反应不一致。随年龄增长,内抑制加强和言语情绪反应渐真切稳定,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良好的情绪常表现为高兴、愉快、喜悦,而不良情绪则表现为恐惧、愤怒、妒忌、担忧、焦虑等。保证有规律的生活和洽家庭气氛,适度的社交活动和避免情绪精神紧张与创伤,能使小儿维持良好的情绪和情感,有益于智能发展和优良品德的养成。

4、意志的发展 意志是人在行动中自觉地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心理过程。出生时无意志,随着语言,思维的发展,婴幼儿期开始有意识行动即为意志的萌芽。年龄渐长,语言思维发展越深入,社会交往越多,在成人教育影响下,意志发展逐步形成。积极参与的意志主要表现为自觉、坚持、果断、和自制能力方面,消极的意志则表现为依赖、顽固和冲动的品性。可通过日常生活,游戏和学习等来培养孩子的积极意志。重视培养自制能力、责任感和独立性。

5、性格的发展,性格为重要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在生后长期生活环境中形成的,而非先天带来的。性格一旦形成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在教育影响下可有一定的可逆性。婴儿期由于一切生理需要依赖成人给予满足,逐渐建立对亲人的依赖性和信赖感。幼儿时期已能独立行走,说出自己的需要,自己吃饭,大小便,故有一定自主感,但主动行为失败时易出现失望和内疚。学龄期开始正规学习生活,重视自己勤奋学习的成就,如不能发现自己学习潜力将会产生自卑。青春期体格生长猛增,性发育开始成熟,社交增多,心理适应能力加强但容易波动。在感情问题上,伙伴关系,职业选择,道德评价和人生观等问题上处理不当,易产生性格变化。故家长、老师和社会的关切爱护、正确引导对青春期少年建立优秀品德十分主要。

三、新生儿期教育方法

为了使孩子健康、聪明,父母应抓住一个“早”字。首先要对新生儿的运动、情绪、语言等方面有所了解。

(1)运动 新生儿仰卧时能把头转向左右;而手的运动,则表示能把碰到的东西抓住。

(2)情绪 基本习惯是空腹抱起时,他会把脸转向抱着的乳房表示吃奶;对人亦有反应,如当婴儿哭时,被大人抱起会停止哭声。

(3)语言 在发音方面,主要哭声有很大力气,而语言理解则表示为巨大的声音有所反应。

(4)视觉 婴儿在出生后已有光觉反应。一个月以内的新生儿眼的运动不协调,多数有一时性斜视成两侧眼球运动不对称现象,一般2至3周后消失。在此期间,可经常变换小儿卧位,并用彩色玩具进行逗引,使其视线集中。

(5)听觉 新生儿听觉不敏感,但对巨大的声音有反应。这个时期,每当新生儿醒时,可放些轻音乐或讲话,以促进听觉发展。

(6)味觉、嗅觉和皮肤感觉。刚出生的小儿味觉相当发达,能辨别酸、甜、辣、咸味,喜欢吮吸和吞咽甜食。嗅觉发育不及味觉,只是对有强烈刺激性气味表现出不愉快的感觉。新生儿某些部位的皮肤感觉已发育很好,当触及口、眼、手掌及足心等部位时都很敏感。新生儿的皮肤痛觉较差,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痛觉会逐渐敏感起来。

其次对婴儿的智能发育,父母当注意以下几点:

①、不要让婴儿生大病。②、夫妇要同心协力养育孩子。③、要充分接触婴儿,经常对婴儿讲各种各样的话。④、不要因急于增长婴儿的智能而过早实行填鸭式教育。只要身体健康,用一般养育法,即使没有什么特别做法,婴儿都会发挥出他的本来潜在性智能。

四、婴幼儿期教育方法

目前,早期教育已经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和重视。因为盼望孩子尽快成才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笔者认为学龄前儿童有惊人的学习潜力,在这个关键时期,如果教育得好,可使他们变得聪明出众。再者当今世界处于知识爆炸时代,要求人类在有限的时间内,去掌握更多的现代化知识。实践证明接受早期教育的孩子比不接受早期教育的孩子要聪明,且健康得多,日后成长也快。

早期教育内容很多,就婴儿期言之,主要是智力训练和道德情操的培养。但要根据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把重点放在开发智力和个性品质上的培养。这也是富有创造性而又艰苦细致的工作。平时父母就要为此付出自己的心血。在早期教育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问题:1、态度要和蔼,使孩子感到温暖,愿意接受大人教育。切忌大声斥责或表示不耐烦。3、不要强迫。因三岁前的幼儿中枢神系统的功能还未完善,皮质抑制机能较弱,容易激动和疲倦,强迫学习是收不到效果的。要量力而行,善于启发,不要搞填鸭式。4、要保证孩子的活动与休息时间。5、切忌采取恐吓、欺骗或体罚手段,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极大损害。

科学的早期教育应是:1、父母给孩子布置一个小天地。为孩子布置一个舒适的,色彩鲜艳的环境。如婴儿睡床周围,可挂一些红、绿、黄等色彩鲜艳的玩具和实物,放些鲜花或塑料花等;婴儿衣被最好用不同颜色制成。当孩子醒时通过观察可刺激他的视觉,促使其功能成熟。2、可让孩子多听悦耳音乐。经研究表明有促进婴儿眼神、言语、动作的发展。但要注意音量不要太大,声源不宜离孩子耳边太近,以免损伤听力。3、让孩子手脚多动,可促进大脑神经系统发育。4、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一方面可开拓孩子的视野,丰富孩子的感性知识,发展好奇心,另一方面呼吸新鲜空气,接受阳光沐浴有利婴幼儿的皮肤感觉发展(也称感知觉)。如6个月后,可以接触各种质地的玩具,触摸保温的奶瓶,尝尝甜、酸、咸的饮料,嗅一嗅食物的气味,同时伴随相应的语言以发展感知觉。

在婴儿期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着手。

1、语言教学。小儿语言是在父母对婴儿讲话影响下,逐渐形成和发展的,经过了先听发音,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几个阶段。为了使婴儿的语言发展的好,父母必须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对两个月的婴儿,父母应该常和他说话,给他唱歌,让他听音乐,以发展听力。逗孩子微笑,这样不仅会引起他的快乐情绪,而且为以后的发音和模仿发音打了基础。3至4个月婴儿能呀呀学语言,5个月会拉长喉声发音。故对3至5个月小儿,父母应引导他呀呀学语,培养他对声音反应和能及时把头转向发音方向的能力,并逗引他用发音作回答。6个月婴儿已能初步辨别声音,因此父母应用温柔的声音表示鼓励,用严肃的声音表示禁止,以培养他分辨音调的能力。7至8个月的婴儿,父母应培养他理解简单语言的能力。教育了怎样用眼寻找大人所问的东西,并做简单的回答动作。9至11个月婴儿,已很能够理解一些简单的话语。父母应通过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物品和动作,教育他理解些单词的意义,培养他模仿大人的语言,从发单音到随成人重复一些音节。11至12个月的婴儿,父母应启用单词表达自己的愿望,看见什么就讲什么,反复地讲,训练其说话。婴儿语言教育离不开大人影响,主要是模仿大人。因此要提倡大人讲普通话,发音准确清晰,通顺生动,音调温柔而富有感情。而且,婴儿的语言能力,还需要通过别人交往交谈发展起来的。所以,为了促进婴儿的语言发展,父母应尽早和孩子谈话。虽然听不懂,但能引出他的发音反应,这也是对婴儿发音器官的很好训练。

2、动作训练。根据前面所讲婴儿动作发育有一定规律性,可按自上而下,先大后细动作,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发展。婴儿动作训练可增强肌肉的紧张度,加深呼吸运动,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从而保证婴儿正常发育。同时动作训练更促进大脑发育,反之大脑的发育又引起动作的发展,因之婴儿的适时动作训练有助其智力的发展。对2至3个月的婴儿就逐渐进行俯卧抬头训练,可开始做婴儿体操;3至4个月婴儿可训练用肘支撑;4至5个月要及时发展婴儿的握物翻身动作,且能从仰卧翻转到俯卧位。因为婴儿学会了这些动作后,就扩大眼界,增加了见识;6个月婴儿要训练爬行,但不宜过早学坐;7至10个月婴儿,可训练其扶站动作;11至12个月,可训练婴儿站稳行走和用汤匙吃东西等。

3、听力训练。孩子的听力灵敏或迟钝差异与家庭早期教育有极大关系。只要不是先天性耳聋,生下来不久就会有听力。但由于孩子出生后所受听力教育不同,孩子的听力也有很大不同。因此,父母要尽早地开始训练小儿的听力。

父母哄婴儿入睡的轻柔曲调,以及爱抚婴儿的伊伊笑语,不单是父母亲爱的表达,也是孩子听力训练的启蒙。如果经常训练,孩子就能很快识别出爸爸、妈妈的声音。即使听不懂话,但也可以认出父母而手舞足蹈,有时还会发出几个单音节的声音来回答。当孩子再长大一些时,就可以给孩子玩一些发出响声的玩具,逗他根据响声去找玩具,以训练听觉。

当孩子会说简单的话语后,可让孩子识别周围环境中响声。如刮风、下雨、汽车声……为了提高孩子听声音兴趣,还可以用游戏方法区别各种各样的声音,分辨声音高低、轻重、长短等。

发展孩子听力,也要注意保护耳朵听力。如不要乱给孩子挖耳塞,预防中耳炎等等。

4、习惯培养。婴儿在出生三个月后,就要开始训练定时排便习惯。父母平时要注意观察孩子大便时间神态。一般来说,婴儿在吃奶以后或睡觉醒后都要大便。便前常有面部发红、眼神发呆,弊气用力等表情。父母应抱起来大便,嘴里发出“嘘嘘”的声音。久而久之婴儿就会养成习惯。7至8个月可练习做便盆,大人在旁边扶持。8个月左右孩子可独立做便盆。2至3岁以上小儿,一般就能自己控制大便了。小便每天次数比较多,训练时较困难,一般6个月左右婴儿,其大脑皮层的排尿中枢才开始建立,这时才能开始训练定时排尿习惯。可在睡前、醒后、哺乳前后,外出前或回家后,作为排尿的固定时间训练。在训练时嘴里也应发出“嘘嘘”的声音,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白天就可不用尿布了,如尿湿裤子也不要训斥孩子,要耐心教育孩子,并找原因纠正。到一岁半训练孩子夜间不要尿床。晚饭时少吃流质食物,饭后少吃或不吃酸性水果;睡前不宜做太剧烈运动或听太兴奋的故事;睡觉后2至3小时叫醒一次小便,要注意不让婴儿在半醒半睡的状态下小便,这样的话就可以达到目的了。

1至3岁的幼儿,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要十分重视这一时期的教育。

1至1岁半幼儿,成人教他们指出自己五宫部位,乃至身体其它部位;引导幼儿看画片,认识图片内容;训练他们用语言表达简单意思。给他们讲解童话故事。一岁半至两岁幼儿,教他们拼搭简单积木,串纸片等。加强手指,手掌的肌肉训练。教孩子做游戏,如捉鸟,捉迷藏,将水装进瓶子里……扩大幼儿活动范围,发展能力;教孩子戴帽,穿衣等;引导他们注意模仿成人的行动,在日常生活中培养他们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诱导幼儿提问题,复述故事,提高其表达能力和训练记忆能力;教孩子看图识字或认简单的方块字,时间不要过长,每次十分钟左右即可。不断增加词汇,引导他们做一些有想象力的游戏,如装扮“小学生”、“小教师”等。学习数数、绘画,以及引导幼儿学会对物体大小,上下,多少进行比较等。

2到3岁的幼儿,可让孩子多认识自然事物。如花、草、树、木、动物等。并结合方块字教学,使幼儿开阔眼界,进一步认识世界,培养勇敢精神及发展智力;经常给小孩讲故事,唱儿歌,并教孩子用自己语言复述故事,背儿歌,学跳舞;教孩子玩各种玩具,做各种游戏;让孩子用腊笔涂涂画画,同时可进一步有计划地教幼儿识字,数数。区别红、绿、黄等颜色,认识三角形、正方形等,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语言是接受知识的工具,此时应努力提高孩子的语言水平。1到1岁半时应启发幼儿用单词表达自己的愿望,教导他称呼亲近的人,看见什么说什么,1岁半到2岁时,是学口语的最佳时期,对学语言的积极性高,喜欢与大人搭话,所以此时应热情鼓励小儿说话,给他讲故事,提高学习语言兴趣;同时为让孩子说话清楚,要教孩子准确发音,说普通话,并在教发音时让他观看大人的口形及舌、唇动作。2到3岁时,随着年龄增长,不断接触外界环境。父母可以从玩具日用品等起,一点一点的告诉小儿周围事物。可让他们看图说话,讲故事,看有关的电视节目,练习说话及说些简单的绕口令,并有意识的教他们学会使用形容词和连接词等。使孩子学会用一个完整语句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丰富孩子的词汇量。4至5岁时,是学习书面语言的最佳时期,应教会小孩子看图说话,让孩子用几个句子或十几个句子完整、有序、生动地讲述图片。大人可先作示范,然后叫孩子照样子讲,重复几次即可。学唱歌背儿歌,复习故事等。5至6岁可以引导读简单的书和写简单的字。

一个人的学习和成就,不仅取决于他的智力发展程度,而且取决于他是否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如爱好、兴趣、情感、恒心、进取心、自信心、自制力、事业心等等,因此,要抓好幼儿个性品质的培养,是发展孩子的智力重要保证。从1岁开始,父母就应注意培养小儿的自尊心和完成任务的责任心,使他不怕失败。凡是自己能完成的事,大人就应该放手让他去做,只需给予必要的帮助。三岁左右的幼儿,已开始掌握了“我”字这个代名词。这就说明了他们已经开始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并能领会对他的行动要求,对孩子这种独立要求应珍惜和爱护,应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给他一些锻炼机会,大人只在旁边帮助和鼓励,并逐步对他提高要求。不定期可以适当设置一些困难叫他自己克服,坚持进行某项活动或完成一定的任务。这样能锻练他的顽强精神,发展他的坚持性和自制力,培养他意志和性格。意志是属于非理性的,所以在培养他独立性和坚持性的同时,应注意有必要的约束,进行正确的引导,不然有可能使孩子形成任性和固执的性格。在培养孩子的意志和毅力等个性品质过程中,父母不仅应对他们进行精心的塑造,还必须以身作则,尽可能发挥潜移默化作用。

4至6、7岁的小儿已进入学龄前期阶段,从这个时期开始,儿童行为多具有被动性,依赖性。往往不是由于道德品质不好而是喜欢模仿,或者由于一时冲动,缺乏社会生活经验,不懂行为方式,不善于组织自己的行动,甚至可能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结果。征对这些特点,在教育培养上当注意如下方法:

(1)行为习惯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要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关键在“坚持”二字上下功夫。心理学家认为,习惯常指人们根据具体要求或规范,经过长期反复练习养成比较固定的行为方式。良好行为习惯,在常期训练中又能转化和积累新的道德观点。久之会使孩子从外部行为习惯转变为内部心里要求,升华到良好道德境界。要使孩子有良好的道德习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对孩子的道德行为方式给以适当指导,在某方面要进行必要的训练。一般来说,家长要先扶后放。开始可以辅助和配合孩子完成某种道德行为,以后再让他独立去做。如孩子出现错误和不良行为,应耐心告诉孩子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应该怎样做才对。否则会欲速而不达,甚至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②努力培养孩子言行一致的作风,规范孩子道德行为。家长不但给予指导,还要进行督促和检查,使他们从小养成说到做到的好品质。如果缺乏这些经常工作,等孩子行为出现了问题以后再来管教,很容易造成他们言而无信,言行不一的毛病。家长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家长举止行为对孩子影响很大,古有曾子杀猪教子,即为此意。要注意道德意志的培养。因孩子(包括入中小学的学生)易受外力影响,有缺乏坚持性和自制力的特点。因此对孩子的道德行为要抓到底,不能满足他们一两件“好事”。在实践中提高他们毅力,使之逐渐形成道德行为习惯。③培养成良好的爱学习行为习惯。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一种手段,它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自己学习,因之学习习惯养成特别重要。过去不少家长比较重视督促孩子复习,但忽视了督促孩子课前预习。不少孩子预习的习惯没有养成,上课时,只能被动的听老师讲解,学习未能发挥主动性,积极性。要让孩子试着读新课文,把新课文中生字词及疑难问题记下来,以便在听课时加深印象。另外要督促学生认真复习,养成复习习惯,目的是便于加强记忆。如何加强记忆能力的培养,详细将在后节论述。其次还要督促孩子逐步养成认真做作业的习惯。作业是对孩子所学内容的检测,要引导孩子先将当天所学的内容系统的复习一遍。再对照作业要求有针对性的复习,弄懂题目以后再动笔做作业。这样避免盲目性,保证正确率。在作业过程中要提醒学生注意坐正姿势,集中注意力,对刚入学低年级的孩子要加强指导和督促,并且做到有布置有检查。作业完成后要验证正误。这样训练一段时间,便能形成认真的习惯;④要培养良好的劳动行为习惯。不管社会怎样进步,科学如何发展,劳动仍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源泉。因此劳动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一环。在家庭中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爱劳动习惯呢?第一要让孩子学会自己料理自己生活,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如整理书包,自己的床铺、穿衣、刷牙、洗脸、洗脚等等。第二要教育孩子体贴父母,学会做家务,当父母的小帮手,严禁过于溺爱。根据不同年龄,家务劳动可与不同的内容。如扫地、擦桌子等。培养爱劳动习惯,还须注意,不要怕麻烦。安排劳动重要适度,具体劳动时,要启发孩子认识劳动意义。

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方面不仅是以上几个方面,方法也是多的,以后各部份内容还将具体涉及。

(2)教育孩子讲文明礼貌

讲究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孟子主张:“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言,泛爱众,而亲仁。”这就反应了儒家学说把讲道德、明仁义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社会发展到今天,讲文明礼貌已成为每个公民的重要职责。作为祖国未来的一代——现代的少年儿童,更应该懂得讲文明礼貌。幼儿期,是人的道德面貌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他们不懂得什么叫道德标准,只是有意无意地注意家长一言一行,简单地模仿家长的一举一动。故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文明礼貌教育是及时雨。而那些已入校门的孩子,虽初步具有一些文明礼貌常识,但是他们行为极易冲动,自控能力差。有很大一部份,不分谨慎与胆小,勇敢与冒险,甚至有些不懂得怎样接人待物是对的。做父母的却不可只关心子女的读书,写算的训练,而忽视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研究生违法犯罪的事实是以唤起人们对孩子的品德教育。故教养孩子讲文明礼貌,也是社会的需要。对社会、人类负责。笔者认为当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教育孩子尊敬长辈。孩子在家能尊敬长辈,走出去也能尊敬他人,关心他人。要想孩子做到这点,家长首先要向爹爹、奶奶问好等。对老人衣、食、住、行,疾病都要时刻关心。在处理家庭矛盾时,家长要以礼待人,严于律已,在孩子的心目中树立正面形象,孩子会由依赖、信任家长上升到学习、尊敬家长,这是良性循环;反之如果长辈肚量小,常为小事争论,又怎么能去教育孩子尊敬长辈呢?

②教育孩子语言美。孩子到五六岁时,嘴里会冒出一些不好听的脏话来,对此要采取比较科学的做法是:第一,听到孩子说脏话时,首先要分析脏话内容,进行坚决制止,说服孩子。第二要循循诱导,启蒙孩子使用文明语言。可采用一些生动形象的方法教育孩子学会使用文明语言。家庭本身就是一个“小社会”、成员之间也要使用文明语言,使孩子明白:“求人做事或帮助说‘请’”,对人尊称要用您,早上见面要招呼“您早”,当接受别人帮助要说声“谢谢”,当冒犯别人,或给人添了麻烦要说声“对不起”等等。有些语言是成人说的,要注意不给孩子生搬硬套,以防少年老成,要半扶半放,鼓励他们使用适合自己的语言。

③要多渠道开辟讲文明途径。这里所指的是在家庭这个范围内,开辟良好的育人环境。一是重视家庭环境布置,如在孩子活动的小天地里挂些讲文明的警句,提供一些有益的书刊等。二是制定家庭文明公约,并要执行。对从小培养孩子的民主意识,法制观念,客观上制约孩子的行为确有启蒙作用。家长要带头执行,做遵纪守法的模范。不参与赌博,不搞封建迷信活动,不抽烟,不酗酒……家庭成员互相督促,争做文明父母和文明宝宝。三是要适时的表扬与批评。但要注意的是表扬不能滥用,滥用会使孩子滋长不良品格,批评要采取巧妙的方法使他们明白不应该那么做。

④在人际交往中开展文明礼貌教育,接待客人时孩子要称呼来客,也可帮助家长敬茶,客人告辞应说“再见”。客人带来的小孩子,要教育孩子以礼貌待之,陪好小客人。邻里之间,早晚相见要打招呼。与邻居小朋友一起玩耍时,不要为一点小事争吵,玩的时候,不要大喊大叫,闹的大人不能做事休息。别人吃东西要主动离开……去别人家作客,要先敲门,打招呼,得到主人的允许方可进屋。进屋前要先向主人问好。在大人交谈时,不要随便插话打岔。不能乱翻主人家东西。主人招待吃喝,应让大人先坐,吃饭时,不要把自己爱吃的菜拉到自己面前,也不要乱翻乱弄等等。

⑤在公共场所活动中进行文明教育。家长带孩子去公共场所时,应首先教育孩子懂得并遵守规则,家长做好榜样。比如在公园里就要对孩子进行爱护花草树木的教育,爱护文物古迹和环境卫生教育。教育孩子做文明游客等等。

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如果我们家庭,学校,社会都重视文明教育,在孩子的心目中播下文明的种子,那将一定会有收获。

(3)如何对孩子进行说理教育

对孩子的教育,应以正面教育为主。即使孩子做错了事,也应当注意耐心诱导,而不在于是过多的指责。经常打骂孩子会使孩子在性格上变得胆小,怯弱,有的会说谎。最大危害是孩子丧失自尊心,所谓诱导,就是讲道理。对孩子的错误,进行分析,解释和评定,使孩子明辨是非。

讲道理具体方法有如下几种:

①、讲道理时,要注意孩子的情绪。孩子也和大人一样,情绪会有时好有时坏。当孩子欢欢喜喜时,情绪就好,说几句,他很愿意听,听了也能改。如果在情绪不好时,反而会增加他的反抗情绪。故要在情绪好时后再说教。

②、讲理时,态度要亲切,和蔼,指出他行为为什么不对,怎样做对。讲理不一定完全要求孩子绝对听从,只要孩子基本接受就行了。事后再循序诱导。

③、说理时,要选孩子比较信服的人。因为孩子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他非常反对企图在压制他的人。如果他不喜欢这个人,越说越不会改。反之,让他喜欢的人去说,他会接受,而且改的也快。

④、家长要以身作则,孩子才能信服。假如说父亲很嗜好吸烟,你再讲吸烟害处大。孩子也不会听的。

⑤、要以鼓励为主。特别是3岁左右的孩子正处于个性初步形成时期,父母要多鼓励、少批评、忌责打。即对孩子调皮,做错事,也要从正面着手,要看到孩子在发展成长。要先肯定优点,再指出他的缺点,鼓励他改正错误。这样,才能使孩子易于接受改正。

(4)如何教孩子识字

教育幼童识字,会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引起他们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并使他们逐渐知道文字与他们周围的生活有密切关系。而识字是掌握文学语言的开始,以口头语言作基础。幼儿早说话,口头语言发展的好,识字不宜过早。若过早教孩子识字,不但效果不好,而且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一般三岁的孩子,已能初步掌握本民族的语言,能理解一般名词和动词含义,能听懂别人对他的要求,这时能开始教他识一些简单的与他生活密切的文字。

教幼童识字,不能像教学生那样,按部就班,有一定时间和任务,而应该随机进行。贯穿在游戏中,玩中学,学中玩,轻松愉快,容易集中他的精力,收到好的效果。

在识字教学中,最基本的是发音准确。先教他身边常见的各种名词,其次是动词。不要认为笔画少先教,笔画多的字就后教。如“工”、“卜”等虽然简单,但儿童很难理解其意,不如奶、妈等字记得。让儿童纯粹机械记忆,不但效果不好,且反起不到促进智力发展的作用。

幼儿识字的特点是,记的快,忘的也快。因为幼童的大脑皮层形成的暂时性联系不稳定,所以教学中要经常复习。一个字巩固了,再教另一个。另外在教幼儿认字过程中,要尽量鼓励他动脑筋想,不能早早告诉他,这样可提高记忆效果。据研究资料表明,3至4岁的孩子对语言的记忆,一般是平均一次记忆量,不超过两个,进行识字,就应当比口语还少,一次认记一个字就可以了。教幼童识字,要适量适时,应安排孩子情绪愉快的时候进行。

幼童的记忆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对于醒目、生动的事物容易记,所以在给孩子写字时,字体大,笔画要粗,以增强其感观刺激,吸引他的注意力。心理学研究表明,3至4岁的孩子进行写字练习是比较困难的,做到认识就可以了。在正常状态下,4岁以上的幼童,已能分辨上、下、左、右这些概念,这时就可以开始教学练习。5岁以后教练字时就不应该空洞地给他左、右的概念,最好定一个标记。告诉孩子应从哪边向哪边写,从哪边向哪收笔,同时应教孩子知道这个字是由几笔写成的。这样既可有利孩子了解笔画顺序,又有利于他形式成数的概念。

(5)、如何使孩子提前掌握阅读能力

使幼童提前掌握阅读能力是早出人才、快出人才的主要径途,也是早期教育的关健任务。一般来说,幼童是打基础的重要时期,应该在他们说话不久后,就可以给他们看图片,使他们认识图画,并且用孩子能够理解的生动语言,把书上的故事讲给孩子听。同时还应向他们做一些提问,以启发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如果发现他们对某些事物的兴趣,就可带孩子去观看这些实物。

学龄前是培养孩子对书本发生兴趣的好时期,应使他们享受到读书的乐趣。许多事实证明,幼童比年长的学生往往更容易迅速熟记诗歌、课文和外文单词等。儿童听故事多了。看书的兴趣就大了,他们过剩的精力也就有了用武之地。通过阅读,可使他们领会到书中的故事和动物的感情。培养幼童阅读兴趣时,不要急于要他们硬记字词或死背成语。只要他们领会故事中的内容就可以了。为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还应给他们创造一个适合的读书环境。如室内摆设书架和书,或带孩子去书店看书等,孩子有了兴趣后,还应注意观察孩子水平,如他在浏览书籍时能有多长的注意力,有否被书迷住;在阅读时,是否有正确地拿书,眼睛能否沿着正确的方向移动等。这样就能及时进行针对性、及时性指导和帮助。如何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将在以后章节中详细论述,此处不赘。

(6)、怎样提高小儿认数能力

一般来说,3岁左右的幼儿能从1数到10.由于小孩对数字所包含的意义并不理解,故必须用实物和发挥语言的作用。借助棋子、积木、算盘、掰手指等,让孩子跟大人用手指着实物,挨个地数。数到最后一个数时,声音要大,并以量词说出实物总数。数数时要使小儿眼、耳、口、手互相配合,增强记忆。教小儿认识“许多”概念,或比较两个数的多少,和一样多时,可以用棋子、纽扣、玻璃球、积木等东西;或让孩子到室外数数树木、楼房、汽车和人,引导孩子注意这些量的概念和关系。通过大量练习和多次感受,会加深理解。幼儿教育仍需要采取学中玩,玩中学的方法,把玩具作为主要教具,把游戏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作为孩子形成 数的概念,打下认识的基础。在小儿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圆形等,或比较几个物体的大小,长短或宽窄时,要结合实物,经过多次直观体验,就会逐步形成这些概念。

小儿认数,从大小,多少,高低,长短的概念看,是不困难的,但进行运算就难了。农村有不少父母曾试图教孩子学算术,可是学来学去收效不大,结果大人小孩都泄气。因此,对早期教育小孩,可采用游戏方式,如分玻璃球,凑数目等。并可利用实际生活中的算术问题,如分筷子、切水果和排队等,加强学习算术的兴趣和巩固学过的算术知识。据报导有人试验一个2岁半的孩子,每天学习20分钟,一年可以学好小学二年级的算术基本内容。

(7)、培养小儿活泼性格

天真活泼是孩子比较理想的性格,其主要表现特征为:有朝气,活泼好动,愉快开朗,敏捷细致,适应性强,处事机灵,兴趣广泛,合群,办事有始有终,好表现自己。孩子性格的形成,除先天因素外,最重要的是后天环境影响。所以父母在培养孩子的活泼性格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①、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孩子在家庭中感到精神愉快,轻松,温暖。父母与子女关系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既不过分苛求,也不过分迁就。对孩子提出的正当要求应该满足。

②、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做孩子的表率。孩子的模仿性强,好奇心大,做父母的要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殴打,酗酒等,言语举止要文明。父母本身品德修养如何,给孩子的影响是直接的,深刻的,这些影响往往到成年后才表现出来。

③、要掌握家庭正确的教育方法。有些父母要求子女要服从,听话,要求他们整天读书或做家务。要求子女的行为要符合自己的标准,一旦孩子达不到,就打骂,训斥,这样往往会引起孩子性格和行为的不良变化。正确的教育方法是耐心帮助,启发诱导,并灵活采用奖惩结合的方法。但要以精神鼓励为主。

④、引导孩子参加健康的文体活动。孩子都喜欢活动,而且兴趣是各方面的。如男孩喜欢体育,下棋,打弹弓等,女孩喜欢皮筋,看连环画,跳舞,踢毽子等。父母应根据条件提供便利,使孩子活动丰富多彩,对孩子健康,活泼的性格有潜移默化作用。父母不要轻率离婚,以免使孩子幼小的心灵蒙受创伤,以致孩子的性格趋向抑制。

(8)、绘画能使幼童智力发达

幼童学画,需要进行仔细观察,准确记忆,丰富的想象,创造性思维。绘画是幼童认识能力再现的表现,也是对幼童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一般情况下,1.5至3岁幼儿,处于无目的,无方向的乱涂乱画阶段,3至4岁的幼儿已能控制自己所涂的线条方向和长短,且积极性也高。4至5岁时,可以有意识的绘制图象,表现为他们熟悉喜爱的东西等。6岁时,幼儿就可以根据他们的环境和体验,以及和他们最有感情的事物构思绘画了。

为了启发和增加幼儿绘画兴趣,在教育中父母应注意下面几点:

①、对孩子绘画可多作表扬,支持他们大胆地设想和构思。

②、给孩子准备需要的工具,如笔纸等。

③、选择儿童熟悉的实物,图纸,幼儿画册等美术品,让孩子欣赏;或带他参观美术展览;或者以儿歌、迷语、故事等有感染力的活动形式,引起他们作画兴趣。

④、引导幼儿观察物体,熟悉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位置以及互相之间关系,使孩子得到深刻印象,或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扩大视野,增加美好的感受,而唤起他们绘画的兴趣。在孩子观察后,想象而又感到困难的时候,大人应做示范,以最简单的方式 方法或线条,表现物体的特征,来调动小儿学画的积极性。

(9)、注意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而观察能力是全面、正确、深刻认识事物的能力。发展小儿观察力,主要是促进其智力的增长。儿童的观察力主要是靠后天的培养和训练逐渐萌芽发展的。根据儿童条件,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他们进行生动的有趣观察活动,是发展观察力的有效途径。为了促进小儿不断扩大观察事物的范围和深度,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培养兴趣。父母应为孩子寻找能使之好奇的事物进行观察。当孩子对某一件事物迷惑不解时,要给予耐心解释,深入引导,细心观察,从发奇开始,引导幼儿观察他们最喜欢的东西,这样孩子自然会产生兴趣。

②、要注意掌握观察事物的方法。观察事物应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局部到整体,由表及里,采用多种方法。对某种物体先观察其外形,再观察他的主要特征和简单的发展过程,并对它进行仔细的分解观察。然后比较几个相似的事物联系、转化,原因和结果。父母还可以向孩子提出一些问题,使孩子的观察不断深入。

③、引导孩子思考。观察的目的是正确的认识事物。只有将观察的现象有机地联系起来,经过思考加工,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这样才能使孩子观察能力逐渐敏锐起来,知识不断丰富。

④、父母应尽可能为孩子创造美好的环境,为他们提供生动有趣的观察条件。如常带他们去游览和观察动物等,随时指导他们有意地观察事物。久而久之,能使他们养成观察的习惯。另外,小儿的观察兴趣与年龄有关,故要精心设计选择观察对象。一定要注意观察年龄适应性,才能排除其它刺激物的干扰,进行有目的计划的观察。

五、学龄期教育方法

根据学龄期的体格等方面发育特点,要使孩子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家长必须紧密配合学校老师,认真做好耐心细致的教育工作,重点抓好如下几个方面:

(一)、明理立德

俗语说:“书好念,品难学”。一个人道德品质的自律,是使自己的行为自觉服从社会道德准则,培养孩子道德自律是使子女明白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不能那样做,具有明辨事非的观念和自制能力。子女的道德自律能力,是促使其良好道德形成 的先决条件。因此,培养子女的道德能力是教子成才的基础工程。

少年儿童,开始对事物有某种向往,对需要有一种强烈欲望,但往往又不能理解自己思想、情感、行动的目的意义,不懂得行为道德规范。幼稚不成熟,意志薄弱,感情冲动,情绪不稳定。易接受坏事物等心理特点,正是导致他们易犯错误的内在因素。这个时期,家长如果对子女的缺点,错误迁就放任,庇护纵容,不引导,不教育或处理不当,粗暴惩罚过度,则会变本加厉,滑向违法犯罪之路。如是抓住可塑性强的特点,给予正确教育,良好影响,科学训练,可使他们形成较强的道德自律,在健康的轨道上成长。

1、要教育孩子明规懂法。给以“标尺”,对幼儿来说,教育道德形成的具体规范宜简单,正确,易行;对已入中小学的孩子,应配合学校强制孩子掌握《中小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家长必须熟悉小学思想品德,中学法律常识等教材,掌握社会公德知识,以求得教育的一致性,正确性。

2、要严宽并济。所谓“严”,就是道德要求和行为训练要严格。所谓“宽”,就是当孩子道德行为出现过失或偏差时,家长不可偏激,应冷静思考,具体分析,采用疏导的方法,启发孩子自己找出错误根源,悟出错误危害。

3、启动内因,创造环境,萌生道德自律。其实,孩子小时,本来就有许多未经“蜕变”的优良品质。如:诚实,正直等。这虽然有些朦胧雅嫩,但只要家长注意引导培养,是完全可以在孩子身上固定下来。

培养孩子道德自律能力固然要重视保持孩子内在的优良品德,但外部环境影响也不容忽视。实践证明,家长影响最重要,家长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孩子道德自律与家庭影响,外部环境熏陶是密不可分的。

4、对孩子要坚持实事求是,注重目标性,适时性,稳定性三个方面。家长要根据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其发展规律,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及达到目标采取的措施。让孩子在不断努力中逐步成熟。

总之培养孩子道德自律能力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家长应充分认识到,做好这项工作不担能提高孩子辨善恶、拒腐蚀的能力,而且对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有着难以估量的作用。

有志者事竞成,古之明训,反之那些油头粉面,游手好闲,碌碌无为之辈,皆为胸无大志之所致。人生要想获得光明,取得成就,就必须从小指明道路,确立航线。否则,很可能误走旁道,步入斜径。

观其古中外,有多少令人仰慕的人物从小就给自己的人生道路确立了航程。“为中华倔起而读书”,奠定了周恩来一生的革命思想基础。针刺脊背,“精忠报国”,激励着岳飞“直捣黄龙府”。诸如此类成功之举,无不来源于从小立志。因此家长们要注意引导孩子确立正确崇高的理想。

理想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有崇高与卑劣之别,有个人与群体理想的反应,故望同辈及后辈要在孩子幼小纯洁的心灵里播下崇高科学理想的种子。理想的培养要注意孩子气质与性格上的差异,理想的实现需要时间的考验,更需要付出辛勤的汗水。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锇其体肤,空泛其身。”显然是很有道理的。没有不懈的追求,永恒的精神是无法承受“大任”的。

根据性格差异孩子理想非常主要,比如对于性格坚韧、倔强的孩子来说就不能以简单粗暴的方法,而应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结合孩子喜好加以指导;而对娇气,柔弱的孩子就不能过于迁就;对果断,豪放者则不能拖泥带水。性格虽然比较稳定,但也不是永恒不变的,我们应该培养孩子的坚强性格。

培养孩子的理想还要注意心理变化过程。首先要注意孩子对某一种观念的态度或过去形成的态度定势。其次是要创造各种各样的环境。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表帅。另外还要让孩子多接触社会,在社会活动中激发其实现理想的激情,因为环境影响往往会高于说教之百倍。通过看、听等感觉活动接受教育比较容易,还有环境的影响在孩子的眼里比通过教育者口述更形象更真实。俗语说:“百闻不如一见。”

(二)、意志坚定

能否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人们的智力或客观的环境,而是取决于他们是否具有坚强的意志。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心愿,每位家长 都望自己的孩子是生活中的强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而大多数父母对独生子女过于溺爱,造成意志薄弱,创造性、独立性差,最终是大器难成,恨铁不成钢。

意志是“人在行动中自觉地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坚强的意志又是克服困难去完成各种活动的重要条件。因此,对小儿的意志培养注意如下几种方法:

①、加强目的性教育,注意培养良好的情操。意志行动是有目的行动,一个人有明确的目的,才能坚持一定的的行动。而一个人追求什么样的目的,取决于他的信念,理想和世界观。因此,使孩子明确各种活动的目的,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信念是培养孩子意志品质的首要条件。理想教育必须从小开始,根据儿童年龄特点,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参观访问,听英雄故事,将孩子学习、工作的目的和国家的长远目标结合起来进行教育,明确为什么要读书学习等。

②、给孩子创造条件,加强意志行为的训练。任何劳动、学习及科技都需个人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表现出坚强果断的精神,在必要时还需要表现出勇气。

意志是在克服困难中实现,并在克服困难中增强。因此,家长在培养孩子的坚强意志品质时,必须让他们到活动中去锻练。对孩子参加学校或社会上各种有意义的集体活动不要加以干涉,而应鼓励和支持。意志薄弱行为训练应有一定的纪律规范的约束强制为保证。只要提出的行为目标方案是合理的,就要孩子不折不扣的执行和实现。不许有任何迟疑、逃避等。同样,如果孩子采取不正确的决定,就决不允许随心所欲,一意孤行。因此,家长应将尊重、鼓励、严格要求和督促检查结合起来。必要时还可采取适当的强制手段来训练强化他们的意志。

③、重视孩子意志薄弱的自我锻炼。家长不能忽视自身的影响作用。意志的优良品质是和一个人自我意识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批评,自我规化,自我控制和自我检查。家长要教育孩子养成上述习惯,通过检查,找出差距,不断前进。检查方法有日记、周记、独立练习、测验等。家长应注意到身体力行对孩子意志锻炼有着强烈的暗示作用,若优柔寡断,痿靡不振,孩子也很难形成蓬勃向上,自信果断的良好品质。若家长在工作中坚毅、顽强、沉着,孩子也一定会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教育。

④、针对孩子的意志表现,采取不同的训练措施。如对十分执拗、顽固的孩子应从自觉性、目的性和原则性方面去培养,使他们理解、固执与顽强的区别;胆小而易受暗示,犹豫不决的孩子要培养他们大胆、勇敢、果断的品质;对于十分冒失轻率决定的孩子要培养他沉着、耐心品质;让他们理解勇敢与蛮干、轻率的区别。对于过分活跃和缺乏自制的孩子要提高他们的控制行为的能力;对于缺乏毅力的学生则应激发他们坚忍不拔的精神。

(三)、遵纪守法

是对每一个公民的基本要求。我这里所讲的“纪”是指纪律,它要求人们遵守业已确立的秩序,执行命令,履行自己的职责。“法”通常指由国家法定或认可,受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总称。遵纪守法,在家庭教育中,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将来成为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才。

教育孩子遵纪守法,是长期细致的工作,但有些家长 认为:“树大自直”。殊不知孩子年龄小时,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容易接受良好的影响和事物,也容易萌发不好的念头和行为。待走上邪路,触犯了法律,树大就不易直了,甚则直不了。大量有关犯罪的材料表明,青少年犯罪占犯罪总人数比例在直线上升。研究其主要原因,是家长未能从小给孩子以良好的品德培养和遵纪守法的教育。“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应验了这个事实。故从小对小孩教育要遵纪守法不容大意。采取哪些方法教育呢?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1、正面教育,树立榜样。孩子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趋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尤其是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要注意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因为孩子是通过模仿成人(特别是父母)来学习的,父母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那么首先就要努力使自己成为这样的人。我看见有这样的父母,他们不许孩子骂人、打人,但是自己却常说脏话,常动手打人,这样能教育好子女吗?相反,如果父母做到言行一致,孩子自然会受到熏陶,古人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此是真理也。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意思是说发号施令的人,本身要正。也可以说教育者自己的品行端正,不用下令,被教育者也会自觉执行或仿效。孔子之言说明了身教的重要作用。

2、结合实际,讲明道理。讲道理是提高道德认识的方法。孩子小,不懂事,是非不清,必须结合实际讲道理。但有些家长却抱怨说:“道理讲破嘴,孩子就是听不进去,”应该怎样讲才能使孩子接受呢?

(1)、要让孩子听的懂。要结合孩子的理解水平,就是论事。如:当孩子拿了班级的集体玩具不肯归还给班级时,家长可以这样说:某孩子,班上的玩具是给小朋友在幼儿园玩的,如果你拿来家,他也拿来家,都拿走了,那孩子们到幼儿园时就没有玩具,是不是……切莫说“公家的东西不准侵占”等大道理话。

(2)、要耐心,孩子在太兴奋或激动时是听不进道理的,家长在气头上也不能讲清道理;生硬训斥会使孩子与家长关系闹僵。最好要耐心,以亲切的口吻说明道理。

(3)、要有理。道理要讲到点子上,并且要简单、明确、透彻,易使孩子接受。

(4)、多从正面指导。

3、立下家规。俗语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不依规矩不能成方圆。”家规是指家庭各成员生活准则。建立良好的家规,使孩子遵守,那么孩子长大就会自觉地做一个遵守社会公德、守法合格的公民。良好家规一般包括如下方面的内容:

(1)、礼节之规。如尊老爱幼,来客让坐……

(2)、生活之规,主要是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劳动观念。

(3)、交通之规。此规较多,须经常系统培养。可参阅有关资料。

(4)、品行之规。如诚实坦白,不撒谎,亲友和睦,家中钱物未经父母同意,不得随意挪用等等。

4、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法规教育环境,消除精神污源。首先,管好孩子8小时之外。因孩子大量时间在校外度过,特别是中小学生。这就是形成管理教育上的盲区,许多孩子身上出现违法乱纪行为多在这8小时之外。因此,家长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孩子特点,进行教育。其次要消除孩子违法乱纪的精神污染源。随着改革开放在我国的深入,一些低级、下流的文艺作品不良风气也涌入社会并迅速漫延开来。由于孩子的生理、心理、年龄特点。抵抗“精神污染源”的能力是很差的,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不良后果。家长就时时注意避免孩子与精神污染源接触,多对孩子进行遵纪守法方面教育。使孩子思想、灵魂得以净化。增强抵抗精神污染的能力。

5、要与学校共同教育好孩子遵纪守法。家长要主动与学校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品德表现,配合老师一起抓好,做好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四)、珍惜时间

教子读书学习,贵在珍惜时间、勤奋和一个“恒”字。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凡事皆然,而读书更要勤奋持之以恒,珍惜时间。勤,同样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条件。要实现志愿,就要勤奋,勤奋就要珍惜时间,鲁迅先生说:“时间就是生命,谁要侵占别人的时间就是谋财害命。”又说:“浪费时间,就等于慢性自杀”。培养孩子守时、惜时、用时的良好习惯,就要让孩子不但知道应该珍惜时间,而且还要努力去做时间的主人。合理的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唐代诗人李白得益于一位老太婆:“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绣花针”的教诲后,从童年的淘气贪玩变为刻苦学习的好孩子,长期坚持,形成了习惯。鲁迅先生从他迟到中悔悟出一个“早”字为座右铭,一生从早字中赢得了大量的时间,成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明朝,李时珍为写《本草纲目》走遍长江和黄河流域的许多的地方,历尽千辛万苦,在走访过程中,李时珍勤读、勤看、勤问。参考了800多种书籍,终于写成了《本草纲目》巨著。试问,如果不勤奋刻苦的去珍惜时间,他们对人类能作出这样的贡献吗?

无数事实证明,应该教育子孙,用“志”和“勤”来作为双桨,奋力划动,驶向胜利的彼岸。

怎样珍惜时间,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集中精力,专心致志。青少年正在处于学习知识的主要时期,上课、作业这两环节对孩子来说特别重要。家长应特别教育孩子在上课时专心致志。若浪费了课堂时间,就失去了主要学习机会,其结果是导致课外花几倍于上课时间。若家长常教孩子把时间花在作业上,这是极为偏面的,应把课堂学习和作业放在同等重要地位进行教育。

2、教育孩子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良好习惯。青少年如果养成了拖拉习惯,就会使意志消沉,作风傲慢,缺乏志向和抱负,得过且过,最终成为没出息,无所作为的人。因此,家长一定要教育孩子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杜绝明日复明日的现象。

3、早起早睡,劳逸适时,这样可保持精力充沛,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孩子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效率,利用时间,劳逸有时,每年每月每天每时都有它特殊任务。如何合理安排有效利用时间?应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学业情况决定,帮助他们进行合理安排。如孩子是上小学的,可早上6点起床,做10分钟体育活动,然后做老师布置的作业。晚上用一小时左右时间预习下一节课内容,9点钟准时休息,星期天和寒暑假,适当增加自学时间。这样为孩子订一个切实可行计划,密切配合学校老师。计划一旦订好,需要督促孩子坚韧不拔的去做,要逐步培养孩子形成很好的自控能力。在合理安排时间的前提下,又如何去帮助孩子提高利用时间的能力呢?读书,学习等都需要时间,而时间过得很快。逝去不能再回,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就要拥有更多时间。因此,家长尽力帮助孩子提高利用时间是非常重要的。一是要教孩子学会相对集中地利用时间。要根据孩子的年龄,针对不同学科相对集中一段时间,学习同一内容,对学过的知识重复多次,加深记忆痕迹,牢固掌握。二是要提高孩子学会计划时间的能力,家长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帮助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生活计划,使时间有计划地利用。三是要教育孩子利用零碎时间。如节假日、星期天、早晚、饭前、饭后、课余等零碎时间。较长的时间可用来学较多的内容。较短的时间可用来记生字,公式等。四是让孩子懂得如何学会选择高效时间。一天24小时,从早到晚在这不同时间里,工作效率也不同,效果也不一样,人的机能状态有周期的。一般是上午九点至十一点为最佳时期,下午3点至4点也较好,家长要教育孩子在高效时间里要分秒必争,分秒有效。放学后抓紧复习功课和完成作业,千万不要等到晚上9点钟后困倦时再做作业,那效率不但不高,反而影响休息。

陶恒公说:“大禹惜寸阴,吾辈当惜分阴,”古人用心如此之勤,前人为我们作出了榜样,我们做家长的也应该为孩子作出榜样,言传身教,不要天天叫孩子学习,自己却去打麻将,玩扑克……无所事事。在家庭里,父母无论工作、学习、生活乃至家务事处理上都要珍惜时间,给孩子作出表率,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五)、强化记忆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反应。人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记忆。记忆是智力的仓库。如果一个孩子的头脑象个“漏斗”,那学习对他将毫无意义,积累知识,增长才干也无从谈起。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来了一场真正的信息雪崩,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就更要求孩子有很强的记忆力。只有依靠记忆力,大脑才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帮助孩子理解掌握新知识,孩子的观察、思维、想象过程与结果,才可作为新经验保存在大脑里,作为继续学习的必要条件。故必须重视培养孩子的记忆力。

到底采取什么方法才能既快又好地提高孩子记忆力呢?许多家长苦于无从下手,往往重走学校之覆辙,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目前,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轻视记忆力的培养,将记忆力与智力对立起来,孩子所受的是三点式教育,即读一写一算,大量时间耗费在记忆—遗忘—再记忆的反复过程中,而达不到预期效果。

要提高孩子的大脑记忆力。首先要对记忆过程作大概了解。人的大脑记忆过程,可分为记忆,保持,再认或重现三个阶段,用现代观点去解释,记忆就是信息的储存和提取,有人将记忆过程比为照相机摄像程序。识记相当于取景拍照过程,保持相当于外界景的感光在胶卷上的阶段;再认或重现相当冲洗显像过程。学习记忆的神经机理是:外界信息刺激人的感官时,会产生一种电兴奋,并在一切神经路中传导,同时作为一个印迹贮存下来,然而,倘若不经反复刺激,这种兴奋就会消失。如果经常反复刺激的,脑细胞之间会形成新的突触或改建旧突触,成为印迹。当有关信息影响到这些突触,就可“唤醒”这条通路。这就提示人们勤奋学习,反复温习是形成记忆的条件基础。到目前为止,专家们共识:1、人群中95%的正常人记忆力都大致相仿,记忆力特好和特差的只是极少数。2、人的记忆力一般都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在学习中反复强化,勤于记忆,巧于记忆是能够提高学习记忆能力的。

现代科学较普遍地认为,人的大脑有巨大的潜力,人一生只用大脑细胞的20%,其余80%尚待开发,即时20%的脑细胞中也损失许多,在整个大脑中只占一小部分。故还要注意开发,尤其是右脑功能。1981年,美国神经生理学家罗杰·斯佩里发现了人的左脑、右脑具有不同的功能。右脑主要负责直感和创造力,或称为司管形象思维,判定方位等。左脑主要是负责语言和计算能力,或称为司管逻辑思维。一般认为,左脑是优势半球,而右脑功能,是普遍得不到发挥。近年来,不少人提出开发右脑功能,是求得左右平衡,沟通和互补。这样左右开弓,可使孩子的记忆力提高几倍,十几倍,而弥补过去的学校教育漏洞。开拓右脑方法有二:其一,非语言活动。运动、跳舞、美术、欣赏、音乐、种植花草、手工技艺、烹调、缝纫等,既利用左脑,又运用了右脑。如每天练半小时健身操,打乒乓球等,特别需要左手,左腿多活动,因左脑控制右侧,右脑控制左侧,这类方法值得提倡。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聪明。”又说:“儿童智力就在手指尖上。”可让儿童从小练弹琴,打字,珠算等,也可有意训练孩子用左手做右手习惯的事。如写字、拿筷、剪刀、梳头等,确有健脑益智力之效。其二,智力练习活动。通过某练习和活动,可直接影响右脑。这类缗习不同于一般智力测验,是要打破心理定位,开发知觉和想象力的潜力。如你问你孩子木头有什么用处?他举一般用途,除通常用途外,还可以做柴禾,木锤,木拖鞋等等。这类测题不去胜举。多接受测试能有助于右脑功能的拓展。

根据上述机理,可采取下面一些方法,加强小儿的记忆力。

1、重复记忆法,例如认识一个字,首先要读几遍,然后及时复习,复习最好在当天晚上,过1至2天再重复一次,以后每隔一段时间加强一次,防止遗忘。这种方法是让小儿一而再,再而三地感知须要记住的东西,这是最简单却是重要的记忆方法。小儿喜欢重复。反复感知事物结果,就会使小儿的大脑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凡与幼儿生活有关且反复出现的事物,能使孩子长久地保持记忆就是这个证明。吾云:“诗书万卷怎收藏,我有奇方劝你尝,博览求真刻苦学,将它装进脑髓房”。

2、形象记忆。即充分应用直观条件和重视语词的解释说明,使形象与语词交互发生作用。也就是说把所学的内容与某一种物形联系起来记忆,可加强记忆。如教小孩子阿拉伯数字时,可以用形象的事物向小儿讲解,1字象竹杠,2字象小鹅,3字像耳朵,4字象小旗,5字向称钩等等。这样,孩子认字的印象比较深刻容易记住。

3、推导记忆法。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用推导的方法,记住一系列关连的事物。如教孩子认“人”字,“人”字上面加一横是“大”字,“大”字下面加一点是“太”字,“大”字上面加一横是“天”字,“天”字出头是“夫”字……这样推导认字,可以记准许多字。

4、理解记忆法。这个方法不是死记硬背的,而是依靠和利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把需要记忆的事物融汇到自己知识和经验中,从而加强记忆。

5、综合记忆法。这是动用小孩的视、听、触、味、嗅等多种功能。通过手、眼、口、耳等各种器官,协调配合从各个方面观察事物,使从认识对象形成强烈的现象,这样就能增强记忆效果。

6、归纳法记忆。即记住句首,句中、句尾主要字词,以便记住全句。

7、填空法,即把一句或一段话的每部份反复变成填空题进行填充或记忆。

为加强孩子的记忆,从孩子的年龄、生理特点出发借鉴他人经验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要引导孩子对所记的事物发生兴趣,注意力集中,激起他们愉快的情感。明确目标形象,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使事物在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同时要注意重视语言作用,多用启发性语言,有效地唤起他们记忆。另外还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记忆环境,使他能很快的进入记忆状态。如安静环境等等。其次,要注意营养,如蛋白质使脑神经组织发育完善,蛋黄中的卵磷脂进入肠道后能产生有助于改善记忆力的乙酰胆素。另外还要注意的是加强孩子的体格锻炼,劳逸结合。如果让孩子整天以作业为伴,与课本为伍,有读不完的书,写不完的作业,那有时会使孩子产生厌学,惧学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记忆力的发展。故须注意劳逸结合等方面。

遗忘是记忆的对立面,故须排除,根据心理专家研究归纳有以下九种因素干扰,应于排除。

1、意义性干扰。常可用谐音法,提高意义兴趣加强记忆。如将1818、1883这些数字赋予一爬一爬,一爬山的意义后,显然就容易记得。

2、方法干扰。不求甚解,忽视材料内部有机联系,忽视耳、口、手各种器官的协调作用,就记不好,易忘记。

3、信息干扰。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先前学习过材料干扰,现在学的材料对过去 学习材料干扰。为了避免这“遮盖式”的干扰,可在刚刚记熟了一个内容后稍休息一下,再记另一个内容。使所记信息有了一定时间在大脑皮质内得以巩固。

4、深度干扰,记忆深度不够,遗忘可能性必然大。如果在熟记材料后再花些精力去强化,效果将会更好。

5、情绪干扰,在部分情况下,极端的情绪波动能使大脑功能受严重干扰。由于理智的低下,又导致知觉和记忆上错误。故须使孩子情绪稳定。

6、病理性干扰,比较常见。如营养不良,神经衰弱,菸酸缺乏症,脑组织损伤等,都又能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记忆力减退。故须注意身体健康。

7、化学性干扰。除烟酒外,摄入过多的精制白糖,防腐剂,化学色素,人工燃料等化学添加剂或误摄入较多的铅、汞、铝、砷、氯化物、酸、石油、农药等,对人体有害物,也会影响记忆力。

8、生理性干扰。一般说,记忆力的特征随人的年龄变化而不同,老年人记忆力逐渐减退,年龄越大越衰退。故应抓住幼小,青少年的黄金时期教育。

9、职业性干扰。这是一种特殊干扰,会与人的注意力分配有关。如有些科学家智力超常的熟读专业内容,却常常在非专业内容方面发生遗忘,可以经常反复作自我提示。

(六)、博览与精读

读书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现在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人类知识有75%来自视觉,主要通过阅读获得信息,时代已把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提到重要地位。九层之台,起于垒工。从人成长的角度上看,青少年时期是打基础的时期,是继承前人知识的重要时期。一位科学家指出:“在科学上,成年人思维的发展,只能达到青年时期打的基础所了解掌握的高度。”《颜氏家训,劝学篇》说:“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时过然后学,则勤劳难成(《礼记、学记》)。误了农时影响一季,误了学时影响一生。及时对孩子加以指导,尤为重要。

读书也是一种艺术,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调动自己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将感知信息传给大脑,大脑进行创造性加工,智力与书本知识结合,升华,产生一种奇妙的综合性效应。目前,有些家长对孩子阅读,放任自流,责之指导无方。今天学习方法已成为一门独立学问,故应当教给孩子方法:

1、当循序渐进。家长应依据孩子的年龄和认识特点,有计划的从低幼读物到小学生读物,到初中读物,由浅入深,由易入难,循序渐进。

2、选精择优。为了使孩子在学习上有所成就,故要有选择的读,要选择适合孩子读的书,有价值的书。否则读之不如不读。古人说:“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呼中,仅得其下”。此可作借鉴。目前图书市场尚难净化,一些黄色、色情、武侠、迷信等书刊最好不要给孩子读。如果自己缺乏选书知识,可向老师或有经验的人请教。挑选适合孩子需要的,有价值的,第一流好书来读。

3、博览与专精。历史上有名的学者,都有一个博与精知识结构,博是基础,精是治学方向,故要博与精结合。唐代诗人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科学家祖冲之:“专攻数术,搜练古今。”读书“浏览”是重要的,但光浏览不行,那样会成“杂耍”。是不会有成就的,必须在浏览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所爱的擅长的一门或几门,对准目标专业偏重即可。

精者不仅要按顺序,仔细地看清每一个字,每一句,还要要求对文章的词句、段、篇进行深入思考。对词语不仅要弄懂它表面意思,还要领会它的表达意义和感情色彩;对句子,不仅要了解它的一般含意,还要弄懂它内部层次和它在全篇中的地位作用;对于全篇,不仅要归纳出它的中心思想,还要明白它的结构特点和思路……

略读,是象雷达扫描捕捉目标一样,对其中有些材料,常常略去不看,而专门搜索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把握文章结构。观其大略,把住要点而已。这两种阅读方式是交叉运用互为补充的。家长可指导孩子适当应用,可更有效地获取知识。

4、质疑问难,加深理解。中小学阅读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看文章中有没有不懂的词语。第二,看文章中有没有不懂的句子,弦外之意是什么。第三,看文章各段落,各部分阐述什么主要意思,理由根据是什么,观点是否正确,材料是否真实等。第四,文章中心思想是什么?第五、看文章内容为什么有详有略,为什么采用这样的句式而不用那样的句式等。读书,思考,质疑,释疑书本从厚到薄,越是懂得透彻,书本就越有薄的感觉。宋朱熹说:“读书如凌,未知有疑,其次则渐之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5、笔记心得。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眼过千遍,不如手抄一遍。”善读者总是手不离笔,作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古人叫做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一笔一画不能看错。心到,一字不能放过,读生书要细心听讲,悉心领会,温书要多遍数理解。手到,就是要记笔记,制卡片,查阅工具书。

卡片记资料,查阅很方便。抄写卡片一般可分三种:一种是内容摘要卡,二是书名或论文索列卡。这两种卡均须注明:书名及作者、页码、出版社名称或发行年月。三是随感卡。如读书中随时想到的体会,问题抄在卡片上分类存放。

工具书读书时可作为工具使用的资料性图书。如字典、书目、索引、手册等。查阅工具书先要熟悉并掌握工具书的各种查法,如部首检字法,拼音检字法。四角号码检字法……其次要学会带着问题准确的选择工具书,走向成才之路中学生,家长一定要培养他作读书笔记,制作卡片,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6、重复学习法。许多书尤其是古典,内容丰富,意义深奥,不是一遍能理解,经重复学习才能理解。古人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已自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而时习之,乃是正道。我国著名的科学家茅以升说:“重复,重复,再重复”。中小学生记忆力好,趁年轻时熟读多背诵一些名篇佳作,终身受用。加强记忆,重复学习,掌握时期。一般来说,最好安排在第一次阅读后,半天,一天,三天,七天,半月后,分次进行。可用尝试回忆方式,检查哪里模糊了,哪些忘记了,然后有选择的,有重点的复习,重复多次记忆,尤如滴水穿石。何愁大脑不留下清晰牢固的痕迹呢。

7、诵读困难的原因对策:一是情绪交流方面,诵读困难者在社会或家庭环境中缺乏有利于语言发展的刺激。如亲人不经常跟儿童说话,或者只是粗暴的说话,或得不到积极的应答,丧失获得言语训练的机会,从而降低学习语言的兴趣。这些都可以导致以后出现诵读困难。要培养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需和他建立融洽的友好的关系。要选择内容健康,通俗易懂,有趣的书。孩子朗读时,要避免一读到底的方法,可以故意停顿一下,提出一些问题,促使孩子思考、想象,让他参与其中。有人为诱发孩子的兴趣在打开书前,先让其瞧一瞧封面,让他想想书里的内容,然后给他翻看插图,问一问这图表示什么。这些方法可以加深家庭成员间的感情,使孩子思维活跃,锻炼其表达能力。

二是文化教育方面。一些儿童从未见过有人阅读。家庭中没有一个可以让他模仿的阅读典范。因此,他全然缺少这方面兴趣。有的是因为习惯于说方言而不愿意用学校里规定的语言。这样的儿童在语言学习的早期就先天“不良”,当然容易产生阅读困难症。有经验者,往往在孩子的幼儿期就坚持为他朗读适量的文学,读书时一要大声读。二要正确而富有情感。三要由孩子复述所读的基本内容。这对提高理解力,记忆力是很有益的。

三是轻微的脑功能障碍。这一病症会干扰儿童顺利阅读,但因这种因素造成诵读困难只占很少比例。

四是遗传因素。有人调查指出,许多诵读困难儿童的同胞兄弟姐妹在阅读方面有类似障碍。这说明遗传因素在起作用,但是通过教育和实践可以弥补其不足。

(七)、能言善辨

人与人之间总是要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在人际交往中,总要不断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工人做工,农民种田、企业家要管理经营,教师要传授知识,医生要采集病史等都脱离不开语言表达。故对孩子要重视表达能力培养。我国素有表达能力的培养传统。“能言善辨”、“出口成章”及“笔底生花”、“锦绣文章”……这些都是含有褒义的词语。当然此中所褒的,既有巧妙动人的表达技巧,又有其合理丰富的内容,若与此反之,人们对“笨嘴拙舌”,“语无伦次”。“茶壶煮饺子——肚里的有嘴中倒不出来。”则表示极大的惋惜或蔑视。

表达能力分两个方面:一是口头表达能力,二是书面表达能力。这两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写作能力的基础,写作能力又是语言口头表达和其它知识相结合的一种综合能力。如何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笔者认为:

1、常和孩子谈话聊天,边讲边解,常训练,可提高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孩子出生不久,哇哇啼哭,是最初的语言。那天真的短暂一笑,是最初的表情。随着年龄增长,学说话、劳动、上学读书。身为父母,要鼓励孩子的种种发问……如利用茶余饭后星期假日和孩子聊天,或让孩子谈谈自己一天或一周所见所闻,心得感受,家长适当插话有意引导,使孩子口头表达能力不断提高。

2、鼓励孩子苦练口才。人的口头表达能力虽有差异,但也不是一生下来就一成不变的。只要刻苦练习,即使是差的孩子也会大大长进,这主要靠自信、勇气、训练造就的。美国前任总统林肯少年时学演说,他曾对着树、树桩和成行的玉米演说多次,独自练习。如果孩子口才能力差,就该鼓励他练习,练习再练习。

3、和学校老师取得联系。作为家长,如果发现孩子的表达能力差,你就得经常和任课老师联系,要求老师多提问。课外开展多谈心活动,鼓励孩子勇于参加演讲比赛、座谈会、讨论会、故事会和文艺演出等。总之要设法为孩子创造更多的口头训练机会。对于写作能力差的。家长要更多的争取语言老师帮助,请他们指导学生努力掌握词汇和语法修辞,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认识能力,鼓励孩子多写多练,勇于参加作文比赛。

4、引导孩子多写,书面语言表达和口头语言表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书面方式的表达要求更严密、更周到、更丰富,所以人们常说书面表达能力是阅读能力、掌握词汇能力、语言修辞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综合。培养孩子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主要是引导孩子多读多写。

多读,主要吃透和领会已会的语文课本。同时,要教孩子利用业余时间尽可能地多读一些中外名著,拓宽知识面,扩大自己的词汇量,掌握好语法和修辞,提高思维、想象和创造才能,提高思想认识水平,这是提高书面语言的基础和内在因素。

多写。除了完成老师规定的作文篇目外,还可要求孩子坚持写日记,替父母代笔给亲朋写信,引导孩子为班集体出黑板报、墙报、采写通讯报导,待其写作水平明显提高后,可鼓励他们参加作文竞赛,向报刊杂志投稿。一见成效,要及时表扬。

家长自身写作能力好者,要尽可能地为孩子文章提出修改意见。巧妙地加以诱导。

5、为孩子提供练习表达机会。语言是交际工具,是疏通人际关系的纽带。不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都是现实生活反映,都是在工作、学习与生活中有感而发的。语言离不开生活,离不开社会。因此,培养和训练孩子的表达能力,必须使他们投身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如让孩子接待亲朋、看文艺演出、郊游、参观等等,陶治孩子的性格,培养孩子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结束后,要求他们写篇文章,可训练孩子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八)、训练书写

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经常需要提笔写字。如日记、书信、便条、笔记,青少年及孩子要做功课、答卷、作文等等。字写的好,让人看清楚,明白,赏心悦目,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反之如果字写的歪歪斜斜,潦草,令人看上去认不得,不舒畅,甚至还会耽误了事情,学生更要注意练习写好。如果一个学生升学考试时答卷上写的潦草糊涂,使阅卷老师看不清,认不得,即使你的文章内容再好也许会使你名落孙山!因此对孩子的书写训练必须重视,孩子从小学时就应开始注意培养。把字迹写的正正规规,清清楚楚的良好习惯,这也是人们一生中应具备的文化修养。目前,由于硬笔应用广泛,故提醒家长应注意对孩子的书写训练。现将其基本训练。要点略述于后:

1、正确的握笔姿势是:母指、食指的指肚和中指的内侧面提笔杆的倾斜的靠在虎口内。

2、正确的写字姿势是:身要坐直,腰直肩平,头要端正,两腿自然与肩宽,做到三个一,即眼睛离桌面一尺,笔尖离捏笔的手指一寸,胸部离书桌边缘一横拳。

3、基本笔画练习。学习写字,同其它知识一样,首先要注意基本功练习,目下有不少孩子由于不懂方法,忽视基本功练习,写字随手乱画,让人无法辨认,长久下去后患无穷。曾记得在一次游击战争中某官长要某部下送檾(苘)20斤,由于写字潦草,下级错认为要蒜,随送了20斤蒜去,结果误了攻打敌人的良机,打了败仗,险些全连灭亡。所以对孩子从小就要注意书写训练,硬笔字比毛笔字好学,只要认真易学易会。正楷书写注意点、撇、挑、捺、横、竖等笔画的正确位置与写法,和易出现的几笔错误即可以了,详细内容可参阅现代硬笔写有关资料即知,此不多述。关于毛笔书写古今皆有名帖,孩子们可任选一种练习。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故要教育孩子把学会的字立刻运用到作业功课上、答卷上、书信、笔记等一切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去。学习与应用要紧密结合,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本着多学多用,少学少用,持之以恒,功到自然成。还要强调的是,孩子开始学写字时,宜教正楷体字为好。

(九)、思维训练

家长都有“望子成龙之心”,拼命教孩子识字,计算,背诗,以为孩子掌握知识越多就越聪明,拼命把孩子的头脑塞得满满的,殊不知,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是不科学的。

心理学告诉我们: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间接的反映。它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一个人如果没有或丧失了思维的话,他必定一事无成。因为感知使获得知识,记忆也仅仅帮助人储存知识,而边用边去分析解决问题才是思维的任务。

人的思维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孩子不是生下来就有思维的。研究发现,一岁前的孩子感知没有思维,随着语言的产生和动作发展,一岁后的孩子才开始有最早的简单思维活动。这些孩子的思维只有在直接感知具体事物或行动中思维,语言发展迅速,所以自己能借助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进行思维。如有些孩子见到穿白大褂的人就害怕,因为是他在生病时,医生曾给他打过针……。

在成人教育下,7~9岁的孩子,在他经验所及的范围内,能够根据事物内部的共同特点概括事物,发现了高级思维形式一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如一个7岁的女孩子说“爸爸骂人不是好孩子,因为老师讲过不骂人的小朋友是个好孩子”。可见孩子的思维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复杂过程。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部分,每个人都具有思维能力的潜质,只是因为以后所教育不同,各人这种潜质发展力大为不同罢了。要使人的智力得到完善发展从小对孩子进行有意识的思维能力培养的锻炼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提高孩子的思维水平发展,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丰富孩子的感性知识,是提高孩子思维能力的前提条件。思维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人对客观世界的正确概括反映,是通过感知获得大量具体生动的材料,经过人的头脑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感性知识越丰富,思维就越深刻,家长应注意丰富其感性知识,以促进其思维能力的提高。因此,应注意将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随时随地告诉他各种机会,多带他们去不同的地方玩,多接触外面世界的内容,让孩子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周围事物,为思维打下良好基础指导孩子细心观察植物等形态特征,了解它们发生,发展的过程,借此丰富孩子的感性知识,促进发展。

2、启发小孩思维。父母应将小儿容易看到、摸到、听到,且易回答的问题和现象,多向幼儿提问。提问时可采用游戏或激将或实践方法,去引导他动脑筋找答案。在小孩求知欲旺盛而受到挫折时,父母应该以温和的态度,让孩子想一想,问几个为什么,并加以引导,这样既不损害 小儿愉快情绪,又不干扰思路进行,更能真正达到促使小儿积级思考的目的。

3、鼓励小儿独力思考。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儿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这时要让幼儿学会用自己的眼、耳、手去辨别事物,探讨和了解周围的事物因果关系,提高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促进思维能力发展。同时,应为他们尽心的玩耍,独立的完成任务,从而促进他们去思考。

4、加强训练。小儿思维能力的训练,就是要使小儿对事物作出正确分析、综合、判断和推理,它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密切相关。因为幼儿掌握了语言,可以与大人交流思想,学习各种知识,记取各处经验,从而使小儿思维发展有了得力的支柱。因此可采用下列方法对小儿进行思维训练。

A、用猜迷语的方式锻炼孩子思维。由于迷语一般是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以诗歌的形式,集中描绘某种事物的特征。有迷可猜,又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在猜学过程中孩子必须动脑筋思考。大脑要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判断、联想和综合,才能猜出迷底。故是锻炼孩子思维的好方式。因此家长可用茶余饭后时间给孩子猜迷语。

B、采用讲故事的方法训练孩子的思维。家长给孩子讲故事,要先告诉孩子故事题目,叫他认真地听,听完后,可提问孩子,如你对故事的题目有什么想法?故事中有那些主要情节?为什么等等。如孩子答不完整,还可以提示,启发,使之正确回答。这样可使孩子大脑积极想象、回忆、判断,能力得到训练。也可提其它问题,但家长注意引导观察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难易适当,同时要注意给孩子考虑时间,不能急于正确答复,更不要骂孩子笨,或立即告诉答案,此外还可用续故事方法,即可故事一次不讲完留下次讲,让他动脑筋思考下次再讲时要求他回述上次所讲的内容情节。

C、在操作活动中发展孩子的思维。学龄前儿童正处于直觉行动性思维阶段,逻辑思维能力很低,尚难进行熟练的逻辑推理,只能在活动中摆弄物体,才能很好的进行思维训练,操作可以帮助孩子思考物体之间的关系,促进思维能力发展。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如套圈比赛,吃饭时让孩子分发筷子,摆弄易拆装的玩具等等。

D、开展智力竞赛,训练孩子的思维。人的思维具有惰性,即遇事爱按老习惯去办。受其它有知识经验的束缚,妨碍人们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家长可以用智力竞赛的形式训练孩子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如让孩子思考:一张正方形的纸有四个角,剪去一角,还有几个角呢?(是训练思维灵活性)如计算5+4=?要求能迅速回答(是训练思维敏捷性)。

(十)、学好数学

孩子的聪明,就是能力。这种学习中所表现的能力,通常是指孩子的观察,记忆、思维、想像等活动中的能力如何。其中思维能力又是各种能力的核心。知识在于积累,能力在于培养,任何能力都不得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数学解题,计算速度的能力考核成绩培养而言,并非一日之功。数学解题能力并不是从孩子入学后才开始的,只不过是有意无意的罢了。孩子从能说话以后,就能回答各种提问,接受系统的各种指令,这就已经开始解题了,入学接受系统的各门知识教育后,便进入了专门的解题、计算等能力培养阶梯。各个学科各自基础知识就是解答各种学科问题基础,各学科都有各科学的特殊规律。这些特点和规律便体现了各个学科的解题特点。实践证明,孩子的解题能力发展,不是依赖孩子练习习题数量多少,而是决定孩子在进行练习时思维的积极性和紧张度,大多数孩子在解答数学题时,往往以会做为满足,完成为目的,很少考虑如何集中精力思考,更不意识到是培养自己的解题能力,而且还会偏面认为数学好学,一听就会。但在解题时经常出现错误,当计算上出现错误时,一般会归罪于粗心。家长也常会提醒孩子细心些,但收效甚微。实际上要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研究学习心理特点。有目的引导孩子,通过解答适量的题目,而把孩子的解题能力和计算速度、准确度方面培养出来。下面简要谈谈小学数学解题能力培养问题,供家长在教好孩子学习时参考。

1、抓好基础。小学数学中重要的是四则运算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这一能力,在入小学一至二年级时,就已经进入培养阶段,作为孩子的教师——家长,务必弄通教材上的目的和科学性,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如二十以内的“加减法口诀表”,“九九乘法表”,“口算技能”,简称为“两表一算”。这些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今后所涉及的其它解题能力,假如一个孩子不能正确的计算出7+8=15,那么今后在学习多位数加法时就有难度了。反之,当一个孩子经常在加减乘除法中出错时,我们也要认真地去摸一摸这个孩子的“两表一算”中的功底子如何。作为一个辅导者,在这个阶段中,应该弄懂孩子的数学课本。结合实际,由慢到快,让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两表一算,正确记忆背熟,熟炼掌握。可从一年级开始,逐步提高到复杂的运算。

2、重现过渡,当孩子获得了一定数量的基础知识后,教育难度也随之有了一定的提高。如由原来单一的计算加减乘除式题过渡到四则混合运算等,由一步解答应用题过渡到三步解答应用。这个时期是孩子理解能力的起步期,由此孩子的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家长应抓住以下两方面引导和培养。

第一、培养孩子四则运算能力。计算题在理解上往往比应用题简单明了,但容易让孩子感到枯燥无味。这时就要从不同角度上训练和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如计算速度,简便运算灵活性培养,把试题用不同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以培养理解能力,改变其中某一步运算符号或运算顺序,成为另外的运算式,并计算出结果,进行对比以培养孩子计算题的兴趣。对一些常用或有规律性计算以归纳整理来培养孩子的分析、综合能力等。

第二、培养孩子解答应用的能力。如何在简单的一步题,到两三步解答应用题的过渡时期,及时培养孩子的的解题能力,可从以下几方面引导训练。

A、教孩子扩题、缩题、编题。

B、教孩子补充条件或问题。设计缺少部分条件或最后问题的“空白应用题”让孩子进行填补,正确理解和认识每道应用题的结构特点。

C、培养孩子读题能力和把应用题中条件和问题正确画线、用图表示的能力等。

3、输送方法,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题千变万化,再加上各年级数学竞赛的出现,孩子会经常遇到一些难题,不知如何去想,如何去解决,或会了这道题,又不会那道题。这时我们就要根据不同的思考规律,有计划,有针对性给孩子输送一些分析应用题的方法,现将常见的几种思考方法举例如下:

(1)、代换法,其实质是“为一法”。一般用于给了两个未知数量间的关系,而求这个未知量时,这种方法可用于解决“和倍”、“差倍”问题。

(2)、假设法,这种方法用途较广,许多难题,运用假设的方法思考会容易解答。

(3)、逆推法,即反向思考,在计算中常采用相反的运算,也叫做“还原法”。

(4)、找不变量法,如果在题目条件的叙述过程中,能发现其中有不改变大小的数量,这种数量往往对解答题目有着重要的作用。

(5)、养成习惯,孩子解题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内因是孩子的本身,外因是家长要注意培养好学习的习惯养成。教孩子认真正确的读题,不要一目千行字,要学会一字一句的默读,边读边想边区分,如“增加”、“增加到”、“减少到”……这些常见的数学术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这样才能把应用题中的条件问题,画线画图表方法列出依据。再者鼓励孩子书写工整,决不潦草,计算仔细准确,再加检验等。这样,孩子在解答一道数学题时,更会精力集中,及时抓住要害,正确解答,反过来又可促进智力的进一步提高,更是对今后进入初高中,学习数理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提高孩子的计算速度,不仅有助于孩子进一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且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思维水平。

孩子的计算方法主要有口算、笔算、珠算、电子计算等方式。

而不同的计算方式,其计算能力又各有特点。现将目前常用的口算、笔算、珠算三种特点略述于后便于指导孩子在进行计算时掌握快准。口算的心理特点,是进行口算时中间环节的计算要短暂的保留在记忆中,形成瞬时记忆,否则口算是不能进行的,所以短暂的记忆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口算能力的发展。一般需要从高位到低位。有时计算出下一位或若干位。这需要复杂的分析、综合、思维活动和高度的注意力与记忆力。

笔算的每一个结果都得保留在书面上,故不要靠短暂记忆,而是手部肌肉的动作与视觉活动相结合,但有些孩子出现错误的是注意力难于分配和肌肉动作不熟练造成的。

珠算则有又具体又抽象的特点。从心理学角度上看,在培养计算心智活动上可起到积极作用。珠算要用口诀,但口诀不用于指导计算,而是用于指导拨珠。口诀中包括计算的数和拨珠的方法。所以说珠算技能的形成是心智技能的统一。也是两种活动的协调。

由于计算的重要,所以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正确引导,科学训练,逐步提高孩子的计算速度和准确度,可采取如下方法进行训练。

1、提供计算机会,除了在学校里老师对计算技能进行训练,家长在家里也要充分对孩子的生活实际,长期坚持训练。如早上起床在孩子穿衣服时,可有意识让孩子数数钮子。或者看看掉了没有,给孩子认识钟表,计算上学要走多少时间。星期天带孩子给他买东西,可让他自己买,自己算帐。平时家里买什么油、盐、火柴等零碎东西,也可有意叫孩子去买,这样不仅能提高孩子的计算机会,而且也可以培养孩子的会计能力和计划用钱的好品格。

2、展现思维过程,在计算准确的基础上提高速度,准中求快。故家长在检查孩子数学作业时,不能只看计算结果,对计算过程也要仔细检查,这样可发现问题。要善于引导孩子找错、认错,通过找错、认错、辨错来促进启发孩子的细心思维。

3、指导孩子速算方法,速算方法很多,可按小学数学课本里介绍的一些基本简单的速算方法指导孩子。除此以外,还可以补充指导一些常见的特殊速算方法。

4、参与孩子的计算活动,家长与孩子一起进行计算,既可把大人的计算品质传给孩子,激发兴趣,又可以从中发现掌握孩子的计算情况,以便指导促进计算速度的提高,这种方法很多,可灵活应用。如与孩子做智力游戏,用扑克牌的1至9的九张牌,问孩子哪两张牌数字加起等于10、9、8……待加法拼数熟练后,就可做减法拼数游戏,以培养加减计算能力。培养孩子计算速度非一日之功,应和学校老师一同长期坚持正确引导,科学训练方能奏效。

关于电子计算机的算法目前小学未普及,故这里暂不论述。

(十一)、沉着应试

考试中怯场、昏场,使一些孩子频生苦恼。显然各种各样的紧张,担忧思想,会妨碍正常记忆与思维。这叫“测验焦虑”。如何在考试中急中生智发挥正常脑的作用,使之取得优异成绩,排除怯场呢?

1、首先要认真复习准备,虽有每人学习基础不一,但需要在平时和临考前抓紧复习,使大脑皮质储存信息的“印迹”更深,这是一个重要基础,可想象出来,如果是一个胸无点墨的智力低下者,无论如何急,也不会生出智来。

2、在考前注意温课与休息、体育活动的调节,使大脑保持清醒状态。

3、考试时先要逐字逐句理解考题的要求,做题以先易后难。

4、抓紧时间聚精会神地做题,根据自己的判断、分析,毫不迟疑地写下答案。

5、学会一些有效果控制考试中出现的紧张心理的方法,如用调训大脑的“鼻循环”控制紧张心理,在考试或考试中,如果一时出现紧张可用棉花小球塞住右鼻孔,数分钟后将棉球放开,如此反复多次,让左鼻通畅,这样能够较好的调节情绪和思维,促进精神处于清醒状态。

6、当开始“怯场”时,可尽力转移注意力,暂停回忆,过几分钟等抑制解除后再回忆,这样也易收效;也可默默唱唱几句歌,稍休片刻,以缓解发火、烦燥等到紧张的情绪。或平时被证明有效的,到考试时应用,也可速获良效。

(十二)、开拓创新

从原始社会到今天,历史在一刻不停的前进着。事物在千变万化,人类事业要发展,就要有创新。科学技术是人类的第一生产力,有创新才有发展,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尤其是今天的人类事业,更是一日千里,日新月异。

目前,有人会说,看今天比过去,应是知足常乐。我说不然,应是“不知足者才常乐”。不能坐井观天,应该从工作中,学习上不知足,现代化建设的洪流滚滚向前,人们如果没有奋发向上的精神仅满足现状,就会丧失革命干劲,裹足不前。一个满足现状,没有开拓创新精神,是十分可悲的,失掉了目标的人,就会变得渺小、庸俗。

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取得一些成绩,也要有不知足的精神去开拓进取。马克思就是一个不知满足的人,在他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以至在许多方面取得成就以后,还仍坚持学习,五十多岁了,还坚持学俄文。就是在他逝世之前,也仍然在读书学习。正因如此,他才会博学强记,才能写出《资本论》这样的巨著。大发明家爱迪生也是一个不知足的人。他的发明有两千多件,实验做了不知有多少次,试想,他有了几十项,几百项发明时,为什么仍未停步,他为什么没有满足呢?就是因为他有不知足精神。

开拓进取,广闻博录,贮备知识是人们发明创造的前提。创新能力,是在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的基础上形成最高才能,才是人才具有本质特征。青少年的正确思想不应束缚,让他们敢于想象,敢于实践。专家们认为要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对新颖、反常的现象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求知欲望强,兴趣广泛。

2、不满足于现状,不迷信权威,不受环境习惯束缚,有独特的个性。

3、敢于承担风险,失败后不气馁,相信能胜利。

4、态度直率,勇于认错,并向经验学习。

5、愿听取他人意见,但由自己作出判断。有问题不推卸责任,不抱怨他人。

6、善于直觉,对事物有敏锐的感受力。可以觉察到别人未注意的情况细节。

7、能深思熟虑,执著专一,力求事物内部奥秘。

8、具有幽默感或乐观意识,处事沉着,坚定,不会因别人讥讽和轻视在情绪上受影响。

9、目的性强,对未来持有较高的抱负,时刻准备去解决和完成各种问题。

10、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不因循守旧,善于举一反三,提出新见解。

在平时应当积极鼓励自己的孩子,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培养兴趣,增长才干,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

如何发挥孩子的创造力,父母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抓好基础教育。基础知识是前人直接经验的总结。如果说掌握不好基础知识,就谈不上创新,所以教育子女要从小抓起,学好基础知识,掌握更多本领,为将来准备。

2、锻炼敏捷的思路。一个人具有敏捷的思路,头脑才会开阔,创新能力强。锻炼小孩子敏捷思路,父母应注意克服孩子“因循守旧”,习惯走别人的老路思想,鼓励小儿多思考和勤回答问题,这样就锻炼了思维,增长了才智。

3、排除一切干扰因素。培养小儿的创新力,有时会遇到一些干扰因素。如,由于家长制约的影响,父母有言必听,使孩子办事,想问题不敢超越雷池一步,失去 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因而遇事过分谨慎,胆小,肓目服从,墨守成规,这样的孩子很难具有创造能力。另外,小孩子生来就爱提问,这是孩子肯动脑筋,积极思维,勇于求知的好品德。可是一些父母认为是多嘴多舌,讨人嫌,殊不知孩子寻根求源追究问题正是创新的基础。还有孩子的纯真幻想有时被压制,大胆提出看法有时受到讥笑,持有异议的见解有时不敢提出。这些因素都会阻碍小儿创新力的发展,父母应帮助孩子克服。

4、讲一些科学的创新故事。人们掌握科学的创新方法,就会按着客观规律去思考问题提高创新能力。一些科学的创新方法,适用于较大的孩子,对年龄小的孩子,可以讲一些有智慧的故事和科学家传记,从中启迪孩子的创新思维。同时,还要给孩子渗透一些自然辨证法简单常识,使他认识到宇宙是无限的,人类对真理认识是无穷无尽的,创新的天地也是广阔无限的。

(十三)、勤劳俭朴

艰苦奋斗,勤劳俭朴,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基础。从古到今,一切经济文化成果,都同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的精神结下了不解之源。目前的现状仍令人担扰,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人认为再提勤俭节约与时代精神不合拍子,或者说过时了,我看不然。中国是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国家,与国外发达的国家相比经济等诸多方面尚有差距。目前还须从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出发,教育孩子养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家风。减少不必要的花费,奢侈当戒之。与其无故浪费,不如拿去扶贫济厄,反而有光。

根据一份统计资料表明,在中、大学乃至研究生中,一些农民的孩子追求豪华,挥霍浪费现象大有发展趋势。据某学校统计,13名高消费学生中竞有5名是农民子弟。他们平时衣着华丽,进舞场,下餐馆,出手大方,最高的每月花销人民币达壹仟多元!有一位校长看到一个来自农村的学生,把一碗没吃几口的菜倒入垃级箱中时,生气的问道:“你难道忘记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吗?”熟料对方答道:“时代不同了!”

这种现象令人担忧,农家子弟素以节俭为人赞誉,但到校如此变得奢华,分析起来我认为有下几种原因:一是“宠”的结果。随着农民对科学文化知识作用的认识逐步提高,不少农民深知不能让孩子重演没有文化的悲剧,于是不吝钱财,仿效“城里人”的某些做法。一则减少孩子家务劳动。二则从吃穿等方面都实行特殊优待……久而久之就使孩子变得懒惰。三是自卑的结果。由于传统陋习,城里学生常常看不起农村学生,斥之“土气”。而父母为了让孩子跳出“农门”不受城里人欺负,所以累死也不能使孩子“饿着”,千方百计满足孩子要求,这就给孩子改变形象提供了可能。四为“染”的结果,学生中存在着豪华,大手大脚,挥金如土,比阔显富风气。有的农家子弟沾染了这种不良习气……可想而知长此以往,将会变成败家子的可能,我看值得农民兄弟、学校和社会深思!如何把节俭节约,吃苦耐劳,珍惜财富的美德代代相传,这是很值得现代农村家庭教育的重视,即使城市也不以忽视。

珍惜劳动成果,教育孩子使之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养成爱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德。俗语说:“惜衣有衣穿,惜饭有饭吃”。

劳动不论是体力,还是脑力,都要费精力,作出努力,要有顽强精神。孩子通过劳动实践,理解价值,就会勤俭双丰收。可利用节假日及闲余之时,适当安排一些家务农活等,让孩子直接参加劳动,才能体会到劳动者的价值与意义。只有汗滴禾下土,才能懂得粒粒皆辛苦。父母应言传身教。

现在有少数家长不让孩子参加体力劳动,有的甚至到学校替孩子扫地……并对学校给学生安排劳动,还抱以诽议。这样宠爱子女,望子“成龙”,将会“成蛇”,成为挥金如土的“阔少爷”,“败家子”。戒之!戒之!

综前所述,概而言之有五语:读书者不溅,勤劳者致富,积德者不倾,择友者不败,俭朴者长久。古今大多此意,可留于子孙作铭鉴耳。

同类推荐
  • 中年男人健康读这本就够了

    中年男人健康读这本就够了

    中年男性的健康问题关系到社会和谐、家庭稳定和个人的幸福。《中年男人健康读这本就够了》对中年男性关注的健康理念、常见病预防保健、纠正不良生活习惯、运动养生、科学饮食、心理及性保健等方面的常识进行重点介绍。根据中年男性生理、心理特点以及生活方式的特殊性,本书针对其常见的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尽地介绍了相关保健养生方法和知识,为中年男性提供指导。
  • 农村常见病治疗和预防常识——妇科产科常见病

    农村常见病治疗和预防常识——妇科产科常见病

    常见疾病预防和治疗是一门学科,临床疾病复杂多变。系列书籍中所选病种均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疾病,每一病种除详细介绍病因、病机、证候、治法以及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外,同时还简要介绍了其预防调护,做到防治并重。
  • 千古食趣:关于吃的那些事儿(超值金版)

    千古食趣:关于吃的那些事儿(超值金版)

    苏曼殊贪于饮食,爱吃摩尔登糖,几乎不离嘴。一次身边没有钱买糖,便把嘴里所镶的金牙取下变卖,还风趣地称自己是“糖僧”。在日本留学时,有一次他给友人柳亚子写信,落款时津津有味地落款“写于红烧牛肉鸡片黄鱼之畔”,令收信的柳亚子捧腹大笑。孔子有哪“八不食”?你了解筷子使用的禁忌吗?为什么祭灶要用糖瓜或粘糕?我国壮族有哪些美味?董小宛有哪些拿手好菜?李渔的“买命钱”作何用?蝉的营养价值高吗?醋的历史悠久吗?“佛跳墙”何以得名?饺子最初是汤药?元宵和汤圆有区别吗?你喝过绍兴特色花雕酒吗?虫茶究竟是什么?谁把酱菜卖进了皇宫?香港的特色小吃有哪些?烧尾宴有何寓意?……以上问题,《千古食趣》中都有精彩的回答。
  • 生活必备丛书——心脑血管病饮食与防治

    生活必备丛书——心脑血管病饮食与防治

    在全球有近1/4人口为心血管及相关疾病所威胁,而且终其一生,可能有1/3的人为心血管疾病阴影所笼罩,最后有1/5的人死于心血管相关疾病。因此,与心血管疾病的抗争不分区域、人种,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挑战之一。
  • 吃的一千零一问

    吃的一千零一问

    本书作者参考大量医学、营养学、养生学文献,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问答形式阐述了吃的科学知识和具体方法。全书分13章1001个问答,包括吃的基础理论和新知识,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等六大营养素,健康食品、垃圾食品和食品安全知识,不同个体、不同季节、不同食物的科学吃法和饮食宜忌,以及与吃有关的疾病防治等。本书内容丰富,阐述简明,指导性、实用性强,对纠正人们在饮食上的某些盲点和误区,提高科学饮食水平,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适于广大群众、家庭主妇、基层卫生人员和饮食行业人员阅读参考。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顽劣小丫头:一号狂女捕

    顽劣小丫头:一号狂女捕

    黑社会老大的情人穿越成为衙门的烧火丫头,却遇到一位美如谪仙的正义县老爷。从此,上官巧儿一失足成千古恨,为了对个处男负责,做起了古代的第一号女捕快!
  • 吸血鬼骑士同人之紫色薰衣草

    吸血鬼骑士同人之紫色薰衣草

    朋友?我还会拥有吗爱情?我还有资格得到吗他们说一定会的可他们却一次又一次的背叛了我不想见,残忍吗不分离,可能吗这一切的一切就像是泡沫,一触就破唯一疼我的人关心我的人已经不在了天使就一定善良吗吸血鬼就一定邪恶吗天使如果善良,那就不会坠落吸血鬼如果邪恶,那绯樱闲的脸上就不会有悲伤我就如同一朵彼岸花唯有叶知道我的痛苦可那叶早已消失我只好把那痛藏在心里带上微笑的面具来面对众人
  • 假面世代

    假面世代

    林枫重生到混乱的假面骑士的世界,这个世界与林枫印象中的假面世界不一样,这个世界迎来了新的时代,更多人可以变身为骑士。如何回去,如何生存,是林枫现在要面对的事情。
  • 凤家嫡女之轮回归来

    凤家嫡女之轮回归来

    凤灵玉国际特工,杀手女王,外号鬼见愁冥君邪,冥帝六界主宰,六界之外天地供养,靠日月精华吸收。掌握六界生命,他以为他不懂情,他没有情,当失去才知道她在他心中此此一人,倾尽全力换的一人重生!她魔域公主,姚千姬!练的邪术蛊惑人心,创立人间魔域森林!吸食天地,贪婪,自私,邪恶人性!她们又有怎样的故事!请入坑!绝对更新完本1v1.
  • 娱乐圈引领者

    娱乐圈引领者

    人生正得意时,还没等享受,就被迫穿越成了一位大叔,不过大叔也挺有钱,秦方志决定剩下的时间,享受享受人生得了。可看着身边人,为了国家的娱乐事业,为了人民的娱乐生活,绞尽脑汁,呕心沥血。秦方志决定了,还是让我来帮帮你们吧!如此简单的事情,用得着这样吗?书友群:483195491
  • 倾霄月

    倾霄月

    她有着如何不为人知道的秘密,一出生就被称为怪物,双亲纷纷因她而死,阴差阳错进了青楼,却为了保卫清白,不惜自毁身体,本以为可以卑微一生,谁知却遇见了他······且看安涟如何面对困境,拯救苍生······
  • 气色何来

    气色何来

    化妆品拯救不了你!只有会吃的女人,才能娇美如花!独家揭露众明星食疗保养秘笈,下一个拥有完美容颜的明星就是你。本书精选了近300例具有润肤养颜、祛皱抗衰、乌发美发等功效的营养食谱。保证营养合理、膳食平衡,同时,力求变换花样,调剂口味,既能享受到佳肴的美味,又能获得如花容颜的妙方。
  • 古墓诡事

    古墓诡事

    他误打误撞闯入皇家墓穴,在凶险之路上历练成机关术大师。墓穴中他们一行人遭遇食人虫,躲避过程中却遭遇了更加凶险的多名机关和食人鬼婆,在搏斗中他们困在地下暗河,却机缘巧合的破解了千古之谜……
  • 我有个签到系统

    我有个签到系统

    林逍得到了一个天地签到系统,但此系统签到必须有特定的动作和语言否则不能签到成功。什么?你让竟然我对仙界公认拥有第一容颜的仙子说:你的容颜也只算一般。这不是讨打么?什么?你还让我对最强仙王说:你的力量没有我强。这不是嫌自己活的太长了吗?什么?你居然又让我去拔了九天圣尊的胡须,这不是太岁头上动土找罪吗?林逍看着这些签到任务,简直不是去送命就是在去送命的路上。摇头直言:系统太坑,全都是送命讨打的签到任务,我真是太难了。且看一个只通文墨不通武道的凡人用签到成为九天十地最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