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34400000006

第6章 不抑郁的活法:六祖坛经修心课(3)

天空就在我们的头顶,月光常常照在我们的窗沿。就像苏东坡说的:“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谁能够阻拦你享受此时此刻的风景呢?但是,正如一篇小说中的人物所言:能够享受它们的人并不多呢。因为我们忙碌,因为我们囚缚于所谓的工作与目标之中,吝于抬一抬头,停一下脚步,让心情在凝神的片刻,享受大自然本色的、无处不在的形姿声色。

一位在集中营等待死亡的女孩子在日记中写道:天空还不曾定量分配,我很快乐。这句话让人久久沉思。感谢上苍,我们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而且没有即将死亡的阴影,然而,为什么我们仍在焦虑、抑郁中打发那永不重复的岁月?

生命中有多少风景在我们热切的寻求之中与我们失之交臂,远远离去?直到临终,回头翻翻生命的流水簿,才幡然醒悟到我们曾经错过了什么。

快乐就在一呼一吸之间

所以,惠能才会说,最终解脱的智慧,每个人的内心都具备,但由于我们的心迷失了,这种智慧也就无法发生作用。为什么迷失呢?因为我们总是把自己交付给外在的环境。我们以为,只要换了一个单位,就可以快乐,或者只要赚到了一百万,就可以快乐,诸如此类。

我们的一生,几乎都寄望于改变环境来达到自己的愿望。

在日常生活中你会发现,一些人总是在抱怨环境,一会儿是上司无才,一会儿是同事难处,于是,从这个单位换到那个单位,从这个城市移到那个城市……一些男人或女人总是抱怨这世界上好女人或好男人太少,所以,他或她只能形单影孤……一些人不断地找寻健康的秘诀,今年吃红茶菌,明年吃胡萝卜,今年练瑜伽,明年练太极……还有一些人不断寻求美貌的良方,一会儿去拉皮,一会儿去修眉,甚或去整容……

忙碌着,奔波着,最终能够得到什么呢?

其实,如果你的心是安定的,那么,外界也就安静了。就像陶渊明说的:心远地自偏。如果你自己是好的男人或女人,那么,你就会遇见好的女人或男人。如果你的心是喜乐的,那么,无论做什么,即使只是随便走一走,你也会变得很健康。如果你的心是美丽的,那么你只要做回你自己,做回上苍赋予你的那个样子,你就是美丽的。

释迦牟尼说过:不论在何时何地何种情状下,一个觉者恒常地处于安详与和乐之中。

有钱时快乐,没有钱时也快乐;有恋人时快乐,没有恋人时也快乐;有名气时快乐,没有名气时也快乐。不为自己的快乐设置任何条件,只要在呼吸,在感觉,就能够快乐。

多事不如少事,好事不如无事

被誉为达摩东来开立禅宗之后的“白衣居士第一人”庞蕴曾经问女儿灵照:“怎样领会古人说的‘明明百草头,明明祖师意’?”灵照说:“你都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还问这种话?”庞蕴反问:“那你到底怎么说呢?”灵照回答:“明明百草头,明明祖师意。”一切都是明明白白的。因为一切都是明明白白的,倒不如做个希运禅师说的“无事之人”。

希运禅师上堂讲法的时候,只对大家说:“没事了,大家散去吧。”

如果心是澄净的,又会有什么事呢?你自己本来已经具足一切,还需要什么事呢?

南宗禅的从谂(shěn)禅师看到文远在佛堂里礼拜,就用拐杖打了他一下,问:“你在干什么?”

文远回答:“向佛礼拜。”

从谂又问:“礼拜干什么?”

文远回答:“礼拜佛是好事情。”

从谂说:“好事不如无。”

如果自己的内心没有发生彻底的觉悟,好事可能比坏事更妨碍内心的平静和安详,让你看不清人生的真相,这时,佛又能帮助你什么呢?所以,当后来的禅宗四祖道信请求当时的三祖僧璨教给他解脱法门时,僧璨只是问他:“谁束缚着你?”道信略略沉思,就明白了。

确实,有谁束缚着自己呢?我们本来就是解脱的,本来就是活泼无碍、自由自在的。

许多时候,我们好像置身于绝境,种种的尘世羁绊,毫无摆脱的可能,无法逃避工作,无法逃避家庭,无法逃避你不喜欢的人与事,也无法逃避你不愿意的厄运……然而,当你淡定下来,当你返归到你内在的自性,你就会发现那一张罗网并非坚不可摧,随着你的领悟,一种轻盈,一种灵动的轻盈,把你从压力中提升。

由于领悟带来的发现,生命才可能变得美丽。

而美丽从来就在那里,那些街边的房屋,那些树木、河流,那些茶杯……它们一直在那里,只是我们常常对它们视而不见,没有感触到蕴涵在它们之中的那一种美。我们能够发现美、能够欣赏美的心,也一直在我们自己的深处,本来就在那里,一直都在那里,但不知为什么,我们常常丢失了它。

顺其自然就好,幸福地活在当下

快乐的人之所以永远快乐,并不是因为他的生活特别平顺,而是因为他以坦然、愉快的心境去看待人生的一切,以及他自己遭遇的一切;悲哀的人之所以总是悲哀,并不因为他的生活特别坎坷,而是因为他习惯于以阴暗、抱怨的眼光去对待人世的一切,以及他自己遭遇的一切。

快乐的人对于人生取了一种看风景的姿态,自在从容;悲哀的人对于人生取了一种长跑比赛的姿势,执著劳碌。将人世的一切视作风景,便有忘我的神韵,一切只是花开花落、早晨黄昏、风吹柳絮、雁过天际,顺其自然就好;将生活看成是一场竞赛,便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一切的斤两都要去计较,一切的不如意都要转化成对他人的怨恨、猜疑。

不妨自问:为什么要把生活弄得那么疲累不堪?

很喜欢俞平伯先生一篇文章的题目:人生不过如此。确实,人生就是这个样子,你活着,平平淡淡,但要活得津津有味。没有人能够剥夺你享受生活的权利,因为生命是你自己拥有的。明达的人,哪怕是在牢狱之中,仍能活出一番情趣。

生活本来就是由一连串的琐事构成,我们的生命必须时时加以忍耐,才能得以延续。

但是,如果我们以欣赏湖泊山川的情怀去注视尘世中的是是非非,以仰望星空时的胸襟去处理生活中的形形色色,那么,琐碎的生活不就有了诗意般的安适?让我们像蜜蜂酿造蜂蜜一样,将日常生活酿成一片又一片的风景。

第3课 饿了专心吃饭,困了安心睡觉,就是在修心

困了就睡,饿了就吃。这是《六祖坛经》开创的禅宗的修行态度。在另外的宗派里,会教导一个很确定的方法,比如你每天什么时候吃饭,吃多少,每天什么时候睡觉,睡多少时间。你每天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去吃,去睡,这是一种修行,一种自律。慢慢地,也可以达到一定的境界。

觉悟不是循序渐进,而是豁然开朗

神秀的那首偈把心比作镜子,必须经常拂拭,以免沾上尘埃,所表达的觉悟方法大概是这样的:你必须通过一些戒律、一些修炼的功夫,如坐禅等,使你散乱的心澄定下来,才能获得智慧,从而得到解脱。也就是说,你首先要借助定的修炼,得到智慧,再借助智慧,最终达到觉悟的境界。走向觉悟的途径,是一个渐渐修行的过程。

惠能认为,渐修方法,也就是把定、慧区分开来,会造成“口说善,心不善”,形式与内容相互分离。如果没有心灵上的真正觉悟,那么,禅坐就只是一种形式。

惠能创造性的思想正是在此:通过打坐、诵经并不能通向觉悟的境地,而是倒过来,你首先必须从你自己的心灵深处体悟到空的道理,只有这样,打坐、诵经才是有意义的。

他告诫大家,千万不要把定、慧看作是不同的东西。定发生的时候智慧也同时发生,定与慧并没有先后之分,而是等一的。定与慧的分离是不可思议的。没有智慧的禅定,只是一种坐姿而已;没有禅定的智慧,只是一种空说而已。

这种佛法后来被称为顿悟,惠能的南宗也被称为顿教。许多人把顿悟理解成无需经过修炼立即就觉悟,其实是似是而非的说法。后来亲侍惠能十五年的怀让,对惠能的顿悟有着非常精辟的解释。

据说,唐代著名禅师马祖道一在没有开悟前,有一段时间整天坐禅。怀让禅师看到他,觉得他具有佛法才器,便问他:“你这样每天坐禅图的是什么?”

马祖回答:“我想成佛。”

怀让不吭声,弯腰拿起一块砖头,到庵前的石板上磨了起来。

马祖很奇怪:“您这是在干什么呢?”

怀让说:“磨作镜子。”

马祖说:“砖块怎能磨成镜子?”

怀让立即引导他:“既然砖块不能磨作镜子,那么,坐禅又怎能成佛呢?”

马祖开始疑惑了:“那我应当怎么做呢?”怀让说:“好比人们驾车,车不前进,应该打车还是打牛呢?”

马祖一下子无以应对。

怀让接着说:“你是学习坐禅还是学习坐佛?如果学习坐禅,禅并不是坐或卧;如果学习坐佛,佛也没有固定的形相。在变幻不定的存在中,不要有所取舍;如果你坐佛,其实是在杀佛,因为执著于坐这种外在的形式并不能达到真理。”

马祖听了这番话,如醍醐灌顶,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清澈。

如果我们的内心没有发生真正的觉悟,只是在那里坐禅、念经,那么就如同要把砖块磨成镜子,完全不可能。

所以,想通过坐禅、念经等形式达到觉悟,在惠能看来,是本末倒置。如果你没有领会到空的境界,只是像无生命的物体,傻傻地坐着,有什么用呢?

惠能的偈说得非常透彻,本来就无一物,本来就没有尘埃,还需要什么定力去抹拭干净呢?

当你领悟到那本来的究竟时,你既在禅定之中也在智慧之中,当你领悟到那本来的究竟,即领悟到空境的那一刹那,你就已经觉悟了,还何须什么坐禅啊、诵经啊这些外在的形式呢?

觉悟不是一个渐渐的过程,而是一种豁然开朗。

禅修是一种生活态度

把定和慧看成不同的东西,很容易造成禅修与日常生活的脱离。人们在禅修的时候,按照佛法去想、去做,但是,一到具体的生活中,就很难控制自己的欲望,嘴上说着佛的道理,心里其实还积淀着贪婪、执著的种子。

惠能之所以强调定慧等一,是希望禅修与日常生活合而为一,或者说,禅修不是一种形式,也不是一种仪式,而是一种生活态度,融汇于日常的任何时刻。

因此,出家与在家,说明不了问题。一个觉悟的人,在家与在寺,都是一个觉悟的人;一个愚昧的人,在家与在寺,都是一个愚昧的人。也就是说,觉悟与否,与你出家还是在家,没有必然的关系。用惠能的话说,如果你在寺庙里却不修行,那么,就好像身处西方佛土却内心邪恶的人一样,实际并不在西方;而在世俗的家里用心修行,就好像身处东方尘世却能自己修行的人一样,实际已经在西方了。

惠能所说的,其实很简单,禅修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回到最根本的点上,首先必须有一种观照,同时,把这种观照化成一种实际的生活。什么叫关照呢?就是你在做什么的时候,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比如,你愤怒了,没有关系,就让自己愤怒好了,没有必要刻意地去压制那种愤怒;但是,你不能完全让愤怒淹没了,你必须看着自己在愤怒,你知道你自己在愤怒,你只是看着那个愤怒,看着那个愤怒突然升起然后慢慢消退。任何情绪都不可怕,任何情绪出现的时候都不必刻意去抗拒。只要有所观照就好,只要你能够看着它就好。任何时候,不论在哪不论做什么,你都在看着自己,你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样的你,不会困在某种情绪或某个状况里。

因此,他并不号召人们都去坐禅,都去念经,都去寺庙出家,这些在他眼里,只不过是外在的形式,不是根本的东西。你必须要回到那个根本的点上,捕捉到最终究的方法,你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

真正的解脱,不是在你修行的时候才发生,而是在任何时候,无论睡着还是吃饭,无论遇到逆境还是顺境,你的心都是自在的、解脱的。

一位禅师在山上修炼忍辱功,过来一个人,突然对他说:“你去吃屎。”结果,禅师大怒,追着要去打那个人。这个故事来自西藏,说的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你不能应对日常中的一切境遇,那么,所谓练功,只是一种短暂的逃避,你的人生并没有彻底改变。

而惠能所要达到的,是我们生命的彻底改变。我们活着,很平凡、很琐碎,但是,我们的心不受任何对象的影响或束缚,没有任何波澜,像水一样平静。

看到地上不干净,佛陀拿起了扫帚

在还没有空调,甚至连电风扇也不太普遍的年代,夏天每到黄昏,总会有人在街边或院子里扫地、洒水,然后,一天的暑热与灰尘都好像随着太阳消失了。再然后,就有许多人端着桌子、凳子走出自己的家门,在清扫过了的空地上吃饭、纳凉。因而,在那时候的夏天,当有人开始扫地洒水时,人们就会有欣喜之感,因为炎热之后的清凉就要来临了。

后来,有了空调、电风扇、吸尘器,在许许多多的庙宇里,仍然常常可以见到僧侣们,在清晨、中午、黄昏,甚至随时随地,从从容容地扫地、洒水,所以,无论何时,在庙宇里,人们总是感到置身于一种洁净的氛围里。

从前的小城里,每天凌晨,总是从朦胧的街上,依稀传来扫地洒水的声音。现在的城市里,清洁工人好像喜欢在日间打扫街道,他们大大咧咧的动作常常弄得满街尘土飞扬,行人一个个掩鼻而过。而洒水车有点横冲直撞的架势,它一经过,行人就要往两边逃窜。这让人怀念起从前,那时候,每天一出门,就发现昨天回家时还肮脏的街道已经变得清洁了,当人们还在梦中的时候,清洁工人就把它清扫干净了。然后,因为这每天清晨的洁净,人们会觉得每天都是新的。

记忆里有没有一个或几个扫地洒水的身影?黄昏、清晨,无论在乡间,还是城市,无论在庙宇,还是在俗世,扫地洒水的姿势总是让人心生欢喜。

例如在山间小道上清扫落叶的人、扫雪的人等等,遇见了,总给人一种清洁与安宁的欢喜。

你有没有每天回家后扫扫自家的庭院?

如果没有庭院,有没有掸一掸桌子上、书架上、阳台上的灰尘?有没有在公园或大街,随手拾起地上的垃圾,把它们放到垃圾箱里?

这些举手之劳常常被我们忽略了。其实就像张爱玲所说的,杂事里有着很深的愉悦。我们每天为着所谓的人生目标努力,埋头工作,不愿意为日常杂事付出一点点的时间,然而,有一天,当我们静下心来,扫扫地,洒洒水,也许会发现,隐藏于日常杂事间的,是深微的恒常。一位一直埋首书斋的学者,偶尔去厨房洗菜、做饭,事后他说:

那过程中有一种很美的韵味。

释迦牟尼佛在狮多林的时候,看到地上不干净,就执起扫帚打扫。扫完后,他对弟子们说:“凡扫地者,有五胜利,一者自心清净,二者令他心净,三者诸天欢喜,四者植端正业,五者命终之后当生天上。”我们不一定企求往生天上,但我们都希望有一个清洁的世界,到处是清洁的人心与清洁的事物,因而,在你生命的每一个时刻,都不要忘了扫扫地、洒洒水。

生命的大欢喜,涵蕴在扫扫地、洒洒水这样看似琐碎却包藏着善与美的因子的日常杂事中。

告别怀才不遇的烦闷

同类推荐
  • 净空法师讲《金刚经》

    净空法师讲《金刚经》

    净空法师是现代净宗大德,七年来,亦恒以《金刚经》为功课,持诵不辍,得大受用,并现身说法,愿意对同修“以七年持《金刚经》的经验保证!”。这里,特别摘录净空法师《金刚经》讲记中的部分精髓内容,供同修持诵《金刚经》参考。诵《金刚经》,既得智慧,又修功德,实是两全其美的方法!日诵《金刚经》三部,现世眷属平安,自己衣食无忧……好处多多!
  • 觉悟——济群法师谈人生佛教与智慧人生

    觉悟——济群法师谈人生佛教与智慧人生

    每个众生都具有觉悟的潜质,具有成佛的力量;佛是觉悟者,法是认识宇宙人生,走向觉醒的方法;认识人生,改善人生,觉悟人生!《觉悟》是济群法师历年弘法的理念和核心思想,特别是他在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思想基础上提出了人生佛教,用佛法的智慧来指导人生。本书分三篇:“有所思”,讲述人生佛教的提出和思考过程;“有所行”,讲述佛教教育、弘法的具体实践;“修学之旅”则是济群法师本人的修学经历和体会。
  • 定慧初修

    定慧初修

    本书收录南怀瑾先生的一组佛学讲演录。其中,前三篇是有关修习“戒、定、慧”三学论述的摘要,后六篇是作者对《观无量寿佛经》(净土宗的根本经典之一)以及禅观、般若正观、观音法门、净土法门等所做的通俗讲解。
  • 如何安住身心

    如何安住身心

    本书是“星云大师谈人间万事”中的第一册,为台湾星云大师目前仍在《人间福报》“人间万事”专栏连载的部分短文集结。该书有别于过去传统佛教读物的写作手法,是一种完全应世的、软性的文章。风格清新,朴实有味;取身近物,道不远人,体现出很强的人间性和普遍性。作者此类短文集结出版后很受欢迎,在台湾地区成为众多读者的口袋书、床头书,在大陆也十分热销。该书从最普世的角度谈人生和社会,文字简洁清新,无狭隘的宗教习气,实有益于世道人心,有益于和谐社会建设。
  •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

    本书主要指道教历史与道教文化。包括道教、道教绘画、道教雕塑,其中图文并茂,图解图注,形象直观,赏心悦目,彩色制作,丰富多彩,设计精美,格调高雅,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珍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和陈列。
热门推荐
  • 仗剑诸天寻美记

    仗剑诸天寻美记

    李枫高考后获得万界穿越系统,一人一剑,傲游诸天万界。在斗破世界里邂逅云韵,情痴熏儿,夭夜,韩雪,火稚;武动乾坤中,与绫清竹双宿双飞,和应欢欢谈谈恋爱,鲲清儿为小媳妇;元尊里征服夭夭,情深似海,苏幼微生死相随,武瑶成为乖乖小妻子……
  • 人间何处是长生

    人间何处是长生

    国繁景盛,幻术当道。一个国中名噪一时的侠盗“夜枭”,在一个月黑风高猫不叫的夜晚,于礼部侍郎府不慎落网,享年……那是不可能的。天空霹雳一声雷,进牢房第一眼看到的人竟然是被偷的礼部侍郎?!等等……好像有哪里不对……嗯……一兵一贼和一群人的忙(打)碌(闹)冒(嘴)险(炮)生活装逼小调:一觉梦醒三刻,该舒筋活络。夜行衣遮影踪,梁上做侠客。古有盗宝香帅,纵四海行善德。今有武者似我,丹心依然热。PS:①全员1V1欢乐HE②全程无核弹,正常向绝不猎奇③本人只是一个安安静静摸个文字的菜鸡,不喜勿喷,如果俗那就俗叭本来就是个俗人
  • 时光不语静待花开

    时光不语静待花开

    结婚前,桑榆认为瑾靖不爱自己,他娶自己只是为了完成他外婆的心愿,婚后,桑榆愈发的认为自己当时的想法是正确的,但每次和瑾靖对视时,瑾靖看自己的眼神愈发的火辣而又热烈。在一次电视台采访中,瑾靖被支持人问到,“瑾先生,我代观众朋友问你一个问题,你结婚了吗?”瑾靖,摩挲着自己手上的戒指,淡淡的说了一句“已婚”,“那你一定很爱你的妻子吧。”随着这句话,瑾靖盯着屏幕前的眼神愈发的温柔,说:“很爱。”心里想着,但那个傻姑娘还不知道,坐在电视机前的桑榆已经木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陌上花开香染衣

    陌上花开香染衣

    喜欢李现的姑娘们看过来,虽然前面剧情节奏有点慢,但是好事多磨不是,哈哈。越往后看越好看,让我们一起重生回古代,与属于我们自己的现男友谈一段甜蜜到爆炸的恋爱吧。
  • 超级神棍

    超级神棍

    神棍也就是骗子。太行山上住了个老神棍,守着惊天龙脉不下山,老神棍给儿子从小订了个娃娃亲,于是小神棍就得下山去媳妇。神棍下山哟,为人解惑哟,做个半仙哟,人人羡慕哟。钱是毒,权是刀,刘午阳致力于不碰这两样东西,全凭一身风水秘术,救世医术,旷世武功来拯救自己的亲家们。刘午阳常说:这世间哪有那么多的打打杀杀,和气生财多好。我是一个好人,但不是一个好兔子,因为我爱吃肉。如果你欺负我是一个乡下来的读书少的人,那么请允许我做一个坏人。如果你觉得我不够坏,那么恭喜你,回家看看你家的祖坟,已经冒黑烟了。
  • 末世游戏女王

    末世游戏女王

    末世时代,没有吃的?不怕,咱有农场。末世时代,病痛横生?不怕,咱有医院。末世时代,丧尸横行?!别怕,咱有射日神功和98K护体!
  • 一见钟情之宿命的缘

    一见钟情之宿命的缘

    她:“凌总,你相信一见钟情吗?"他:“嗯,我信,那顾小姐呢?”她:“我比较相信日久生情。”他对她一见钟情,她对他日久生情。沉稳内敛双标男VS清冷淡漠脑洞清奇女,共赴一场宿命的缘。
  • 决定学习成绩的三大习惯

    决定学习成绩的三大习惯

    《决定学习成绩的三大习惯》作者与全国养成教育总课题组众多专家对北京大学本科生200个样本、清华大学本科生280个样本,进行了连续6年的调查与研究发现: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学习能力的强弱、学习品格的优劣、学习生活质量的高低以及学习自觉不自觉、是不是让家长和教师费力操心等,都可以追溯到学生是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上来。《决定学习成绩的三大习惯》精心选择了其中三个决定他们学习成绩最为关键、也最容易被忽视的习惯——将课本读活,悟透每堂课内容,用心做题,进行详细分解与阐述,旨在从根本上为青少年打开一条自我发现之路。
  • 仙尊你徒弟又闯祸了

    仙尊你徒弟又闯祸了

    〔片段〕“为什么,凝语,你为何要这么对我”阴暗潮湿的地牢里一个衣衫褴褛的女子蜷缩在角落。“呵,上官卿染,为何?你还好意思问,从小到大,只要有你在的地方就从没人关注过我!爹爹是,娘亲是,就连流渊哥哥你也要与我抢”女子冷笑一声,艳丽的穿着与这脏兮兮的牢房显得格格不入。“我没有,凝语,你为何不信我,我从未喜欢过流渊,流渊于我来说就像是哥哥一般”女子脸上的伤口和着泪水顺着脸庞滴落在草席上。“你还不知道吧,我的修为已经到了大圆满,马上就要和流渊哥哥一起飞升了呢”穿着艳丽的女子掩着嘴娇笑起来。……下界历劫,遇到虚伪小人,迫害致死。一次涅槃到上界大陆,竟成了一个乳臭未干的奶娃娃,封印破除,神力回归,却唯独没有了记忆。一次遇难,遇到了宠我疼我的师尊,却不曾想这位与世无双,风光霁月的师尊,竟是九重天同样历劫的溟玄神尊。一场相遇,究竟是巧合还是注定?劫,从现在开始。墨玄宸:“你是我永世的救赎,没有你,要这无上的神力,又有何用。”卿辞:“染染,往前走别回头,用鲜血为你铺路,这恶人,便由哥哥来当”余笙:“小染,此生有你一友,致死,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