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76000000008

第8章 中小学生艺术心理探索(3)

中小学生对呈现于其前的美术作品的感知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审美态度,仅是一种“求实”态度,他们很少有意识地注意到作品的形式审美特征,而以感知美术作品的内容为首。确切地说,画面上画了什么是中小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感知欣赏。比纳认为,此阶段中小学生还处于举例阶段,丁祖荫、潘洁认为,学前中小学生大部分处于认识个别对象阶段和认识空间联系阶段。比如,中小学生基本上能在欣赏图画大师李可染的《迎春图》中识别画中所描绘的对象,但存在年龄而异的现象。较小年龄的孩子,只能列举画中物体的简单回忆表述,而较大年龄的孩子在描述画面内容时会较具体、细致。例如,“一个小孩背着一个帽子坐在牛背上,在看梅花。”因此我们认为,此时的中小学生并不能深入感知理解美术作品内容的深刻主题及反映的精神内涵而停留在浅表层上感知、理解美术作品的内容。究其原因是中小生知识的积累与本身的认识能力有限。一些国外的研究表明,幼儿不需经特别的训练就能够识别画中描绘的物体。

通过比较两幅表现相似情感的美术作品《巴黎市街风景》和《百老汇的爵士乐》后发现,幼儿对再现性作品的审美理解体现在能观察到画面上很多人的热闹而对非再现的画面却不能理解。这说明中小学生能感知作品内容而不能就不同的发现理解作品,形成审美因素的特性。

2.中小学生能在教育的干预下感知美术作品的某些形式审美特征。

虽然幼儿不能自发地感知上述两幅作品的形式审美特征,但当成人有意引导他们去理解的干预下,一些幼儿能发现不停地换颜色的感觉是不同的。所以可以认为,此阶段中小学生已表现出对作品的造型、设色、构图及情感表现与风格的感知与理解。

中小学生偏好将线条与形状的感知与具体的形象联系起来谈论。幼儿大多数能完成试验中要求匹配枝繁叶茂、茎叶成放射状的树和“弯腰驼背、浑身无力”的树与高兴和伤心之间关系的任务。这表明,幼儿能感受到线条融合在形象中表达的情感。中小学生感知图形的敏感期是4岁,实验曾有过证明。

中小学生在认识色彩方面首先发展的是辨认颜色、正确配对,逐渐向指认和命名发展。幼儿被大多数研究者一致认为遵循颜色认识的顺序:从常见的几种标准色到色波较长的暖色及明度较高的颜色至间色、复色或色相差别较小的颜色。

丁秀玲通过研究色彩的视觉效果、情感效果、象征效果,发现幼儿对色彩的感受为:

(1)幼儿对审美感受存在差异表现在色彩的三个层面。具体表现是:

具体来说,在色彩视觉效果感受方面:①幼儿能识别色彩的冷暖色性。65%的4岁幼儿能感受到色彩的冷暖性,随着年龄的增长,5岁、6岁儿童的这种感受性达到了74%和77%。但即使到学前晚期,中小学生的这一能力也还未达到成人的水平。并且,整个学前阶段的中小学生普遍对暖色表示喜爱。②多数幼儿能通过说出色彩的轻重感觉识别色彩的轻重。这一比例在4岁、5岁、6岁组中小学生中分别达到66%、70%、95%,亦即幼儿对色彩的轻重感觉越来越强烈、准确。③幼儿较好的色彩搭配的感觉有60%以上,表明幼儿选择色彩均衡和谐的感觉很强。其百分比在4岁、5岁、6岁小学生中,分别为78%、61%和70%。令人有些诧异的是,4岁小学生在这方面倒似乎比5岁、6岁小学生具有更强的审美感受,但他们不能作出清楚、明确的解释。研究者判断,他们可能是受先天直觉的支配。④幼儿对色彩的审美趣味表现为由鲜艳、对比强烈的色彩构成向协调、柔和的色彩构成偏爱转变。

幼儿并不十分强烈、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萌芽状态逐渐向情感联想发展,直至显出较明显特征的学前晚期。比如,4岁小学生并不能区别对待不同色彩,对色彩的情感效果体验仅是一种泛化的情绪体验。5岁小学生对色彩除有“高兴”、“快乐”、“开心”等描述情感体验外,还投射反向的消极情绪。6岁小学生则具有易发出情感联想的较强烈的色彩情感体验。

色彩象征效果感受自幼儿至小学生逐渐增长的态势。

(2)幼儿对色彩情感意味和象征意义的感受表明幼儿的色彩审美感受具有明显的年龄发展特点,4岁小学生对非再现性色彩的构成先天直觉美感胜于5岁及6岁的孩子。

(3)幼儿在较高层次的色彩审美把握上存在较明显的个别差异。有的低年龄中小学生高于本年龄层次,即使同龄幼儿也因个人不同而有差异。

相当部分学前小学生已具备了感知美术作品的空间深度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发展。对美术作品的构图的感知能力,在学前阶段已经开始表现了出来,并且有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增长的趋势,只是在很大程度上仍受内容的影响。然而,在排除内容干扰的前提下,面对非再现性作品的幼儿更容易注意到作品构图方面的特征,但这种不从画面整体构图来考虑的感知仅局限于画面局部。

大多数中小学生在被有意识地引导感知时,能感知到作品的情感表现性。4岁、5岁、6岁小学生的平均分数达到7.3、8.1、8.1(总分为9分)。解释作品情感表现性的四个方面分别是作品的内容、自己的情感偏好、想像因素和作品形式。

王芸美在作品风格感知方面研究表明,幼儿因受作品的内容控制而表现得较为困难。在无主题或控制主题情况下,加登纳发现中小学生能像成人一样感知作品风格。采取系统训练,使幼儿通过运用适当的词汇组合描述自己的绘画并对艺术作品的结构加以粗糙或精细区分,这是西菲尔德的研究观点。对比上述几项研究,我们认为,学前中小学生完全有可能在通过适当训练后感知美术作品的风格,以此为基础,通过教育引导,提高学前中小学生的整个审美能力是可行的。

3.幼儿更喜欢感知描绘熟悉的物体和令人愉快的现实主义美术作品,以及色彩明快的美术作品

判断作品好坏的两个主要的标准是看是否客观、真实地再观现实世界,是否具备丰富、鲜艳的色彩。

幼儿偏爱再现性作品及非再现性作品中存在能够识别作品中所描绘对象的美术作品,幼儿会由于画面的具体形象而偏爱画品却不论是否中国画,西洋画或中小学生画。中小学生完全按个人喜好决定对美术作品的喜爱已为布雷顿所证实,即如果被描述的事物是熟悉的和具有美好的含义的,中小学生就喜欢它。比如,一幅烘烤场面的画之所以被中小学生所喜爱,是因为“我喜欢烘制的小甜饼”。同样,另一幅有花的画之所以受到喜爱,是因为“花是美丽的”。于是布雷顿认为,“幼儿对‘喜欢’一词不仅是作为一个艺术的判断,更是作为‘好’、‘美丽’、‘愉快’的同义词,并以此延伸到对食物、朋友、家庭等等东西的喜爱。”给出同样结论的利德斯(Liedes,1975)也做出研究:50%以上的中小学生不能确定126幅被分为美、丑与不确定之类画的美丑性质。这说明6岁小学生对美的标准还没有达到一致。然而,画有花、动物、家庭摆设、珠宝、鸟儿等中小学生经验中熟悉的、美好的、能使人愉快的事物的作品是美的作品,那些如残骸、人的脑壳、人形的怪物、手枪及暴力工具等是丑的作品。

具有明快色彩的作品,在中小学生被要求注意色彩等形式要素时被其偏爱,且此偏好心理随年龄增长而越来越注意形式特征与技巧。由最初的笼统、不分化、强烈关注发展到对技巧和主题性质发生兴趣是墨菲等人的研究观点。这种逐渐提交的从笼统的主观爱好到艺术性质的客观分析,到认识一个艺术家的标志及其对绘画的感觉成分,明显表现了由自我中心走向视野开阔的变化。

综上,在既受先天无意识的影响,又受后天认识能力制约的中小学生美术欣赏的发展,经历了渐进地从笼统到分化,从无标准到具有一定的标准,从以自己主观的情感偏好为主到比较客观地分析为主逐步发展的过程。其美术欣赏能力在到达学前末期已相应地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美术欣赏教育活动中,我们应按其特征来要求,为给他们提供适合其年龄特征的美术作品而创设一个富有美感的环境。这种作品可以使中小学生在欣赏经验系统化的目标下做有组织的、有系统的选择,同时对他们感知、理解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有计划地引导。

同类推荐
  • “江门心学”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第三辑·第一卷)

    “江门心学”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第三辑·第一卷)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每种含教育家的生平、教育事迹、教育成就、教育思想评析和经典教育论著选读及注解解读导读两部分。这对于全面深刻和原原本本地了解学习、运用教育家的思想和著作是十分有益的。
  • 史苑传薪录:南开历史教学论文集(第二辑)

    史苑传薪录:南开历史教学论文集(第二辑)

    本书收录了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的师生在高校历史教学改革中的一些探索和感想,其中既有教师撰写的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的论文,也有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撰写的对教学改革的建议和想法,此外本书还收录了学生对本院教师的访谈,在教学和治学方面均可受益。
  • 另类少年是从哪里来的

    另类少年是从哪里来的

    关于另类孩子的情况,其实并不是我们国家才有,几乎全世界每个国家都有,落后的非洲国家情况会更严重些,而发达的西方国家特别像美国的情况同样严重。读完本书的人,得出结论会同我一样,即:那些为追求个人享乐而无情地抛弃自己的孩子的人,他们是否多多少少受了西方腐朽思想的影响?
  •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作业集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作业集

    为加深广大学员对《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课程的理解及复习,我们针对教材中的重点内容,采取单项选择题、简答题及计算题等多种题型,共计116道题,基本覆盖本门课程中混凝土单层厂房、混凝土框架结构及砌体结构的相关内容。此外,按课程考题结构编写了两套模拟考试题。书后附有参考答案。
  •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
热门推荐
  • 杀手千金

    杀手千金

    前世,她被亲人所害。重生,她穿越到古艾兒这是个刁蛮任性又愚蠢的千金身上。一切都将改变,霸道的他,强占她说是他的女人!不准和别的男人在一起。温柔的他,不管她到那里,都会把她找到!他邪恶,要她做他的娘子!逃也没法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堕仙之轮回

    堕仙之轮回

    仙道陨灭,只得封印修为陷入沉睡。待千年之后,却早已物是人非。带着残破的神魂,如何继续走上仙道?
  • 聆听雨墨,不可休思

    聆听雨墨,不可休思

    “求你,不要假装对我好,我很傻,会当真……”女孩脸上晶莹的液体让男孩心一紧,只是他不可以去为她擦拭,到底怎样才能彻底狠下心,怕他是做不到了啊。假如世界一片漆黑,你信不信我能第一个找到你。韩子墨,一个表面冰冷却怎么也放不下的霸道总裁。顾雨汐,一个不论怎样被奚落却还傻傻等待的笨女孩。两人之间的故事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那般美丽,却不永恒……“对不起,我爱你……”
  • 星空星璇

    星空星璇

    在星域大陆上,每个人在6岁前都有几率拥有灵力。而每个拥有灵力的人都能成为“灵能师”,这个在星域大陆上尊贵而又人数稀少的职业,拥有着远远超过普通人的力量。但……还有一些极少数得到上天眷顾的人,他们在12岁前都会拥有一种奇特的能力,这种能力千奇百怪,拥有着特殊而神奇的功能,被称为“异能”。拥有异能的人必然拥有灵力,这一类人又被称为“异能者”。星璇,一个在历史上唯一拥有两种异能,但天赋却很低的孩子。当“星尘”与“空间”交融,他将如何在大陆上闯出自己的名声。来自灵域神界的龙青云又抱着怎样的目的来帮助他?他的第一个异魂究竟是什么?星空璀璨之时,就是星光降临之日!
  • 诡异女孩的生活

    诡异女孩的生活

    灵异女孩孟北,从小到大经历的就和常人不同。ps:本文不定期更新
  • 亡灵玩家在线

    亡灵玩家在线

    当太阳从封印中释放;当神明自天穹上坠落;当蒸汽于魔法文明中飘起;当火药绽放在战场;当世界和世界联通;当现实也能够超凡;我深刻的意识到,我不仅仅是一名玩家,我,更是两个世界变革的推动者!——by.某不知名玩家啊?苦逼玩家们为我打工啊?那没事了。——by.莱恩·割菜人·里斯罗格
  • 赛尔号之命运的锁链

    赛尔号之命运的锁链

    她走了,线断了,我们的红尘便散了。(修改ing)
  • 烊光之柠檬味的夏天

    烊光之柠檬味的夏天

    你习惯走在我的前面,站在色调浓重的背景图里,光线不情愿地斜切过你的上方,形成泾渭分明的两种色彩。我们逆风而行,你凌乱的发丝挟着我歪斜的影子,每个夜晚,都一起栽倒黑色的海里。你就是一直引着我前进的路标。默默走在你的身后,安心而自然。我应该看出藏在她那些小把戏后面的柔情。
  • 最强土神

    最强土神

    末法时代,天庭崩塌,地府覆灭,世间再无神灵。一个被医道圣手附体的纨绔弃少机缘巧合,获得土地神传承,成为世间最后一位土地神。穿越于上古遗迹,出现在天庭废墟,绝世功法,逆天仙丹,强大法宝触手可及。医术、风水、算命、厨艺、琴棋书画、赛车、赌术样样精通,只有你们没想到的,没有他不会的。小到祈求福缘、保平安、保丰收,大到保护地球,册封诸神,这个土地神职责有点大。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一个小小土地神披荆斩棘,混迹花都,成为最强土地神。本书已经重建,书名为最强土地神,喜欢本书的大大还请移步,下面有直通车。
  • 开挂的修仙

    开挂的修仙

    慢慢人生路,装逼就是六!“楚昊,我要给你生猴子!”路人甲“妈,我不想努力了。”路人乙“楚昊那个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