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39400000028

第28章 发展性心理问题(12)

3.3.2.1自卑超越自卑,阿德勒把与自卑感的抗争称为寻求优越,弗洛伊德将人的动机结构基础看成是性和攻击,而阿德勒则认为追求优越是人一生的推动力。自卑的人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他们还不让自己被别人发现内心的真实想法。自卑的人还喜欢与他人保持一致,他们害怕表明自己的观点,需要努力寻找他人的认可,求同的需要很强烈。他们经常会想别人是不是这样的看法?我这样做会让人笑吗?会不会被认为是出风头?

3.3.2.2孤独孤独即孤单寂寞,渴望亲密关系却无法获得满足的消极心态。不想要朋友的人不会觉得孤独,但想要朋友却没有朋友的人就会有孤独的感觉。孤独产生的原因涉及到多个方面,遗传、个人经历、文化等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心理学的研究显示孤独与缺乏人际信任感有很大关系,而回避型依恋的人在人际信任感上较低。

3.3.2.3敌对敌对常常表现为对他人冷眼相看,冷漠仇视,是一种潜在的攻击状态。个体主观上觉得对方的行为对自己不利,或觉得对方看不顺眼,令人厌恶,便会在表情和行为上表现出敌对的一种状态。这种敌对可能并不转化为具体的攻击行为,而只是有攻击的欲望,或是给对方行动上设置障碍等。

3.3.2.4多疑多疑的人类似俗语中说的老是疑神疑鬼的。多疑的人喜欢把生活中很多无关的事情联系在一起。这种多疑的心态对人际交往极为不利。比如,有多疑的心态就容易把别人无意的行为想象成是对自己有敌意,总是怀疑别人欺骗、暗算自己,从而与别人产生距离和矛盾,影响到人际间的交往。与一般的猜疑和怀疑不同,多疑的人绝大多数都是无端的生疑,经常是为了找到证明自己偏见的证据的猜疑。

3.3.3可能出现的障碍

3.3.3.1社交焦虑障碍社交焦虑障碍,又被称为社交恐怖症。在社交场合中会感到过度的焦虑和紧张。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几乎都有焦虑的体验,这是正常并普遍存在的一种经历。适当的焦虑是必要的,有时适当的焦虑水平甚至会提高我们的表现。例如,与低焦虑水平的学生相比,中等焦虑水平的学生其考试成绩更好。那你肯定要问,什么程度的焦虑是出了问题的焦虑呢,在社会交往的背景下又是什么样的情况?社交焦虑和性格内向不是一回事,性格内向的人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这是他们的选择,而大多数社交焦虑者都不喜欢羞怯,大部分的社交焦虑者认为自己的羞怯是麻烦的,她们愿意接受专业人员的帮助,以克服社交焦虑。

社交焦虑的核心症状包括:一旦处于所害怕的社交场合,就会产生焦虑,可能会有惊恐发作;个体意识到这种害怕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对所害怕的社交场合会设法回避;预期的焦虑或烦恼显著影响了个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社交焦虑还可能出现的躯体症状有:心跳加快、出汗、发抖、脸红、口吃、肌肉紧张等等。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测量社交焦虑和羞怯的量表彼此之间有很高的相关。社交焦虑与正常害羞的区别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焦虑和痛苦体验的强度,二是是否意识到这种焦虑和害怕是过分或不合理的。社交焦虑的人自述说他们有时过于自我关注和紧张,以至于不知道想要说些什么,他们只好让谈话陷入沉默,而这沉默会让他们觉得更不舒服。在交往中,社交焦虑者往往倾向于给各种反馈加上消极的解释。他们总是认为自己与别人的交往很糟糕,并总是寻求别人拒绝自己的证据。

社交焦虑的成因可能是复杂而多样的,心理学家认为评价恐惧是社交焦虑背后的原因。有他人进行评价的情境就是潜在的焦虑源。对评价的恐惧使得他们采取各种策略来回避有评价可能的情境。避免与其他人见面、不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和聚会。即使见面了,他们也通过避免目光接触来降低这种评价的可能性。他们在社交活动中采取自我保护的策略,尽自己所能来控制自己留给别人的印象。其实,社交焦虑者真正缺少的是自信,他们不相信自己能够给别人留下好印象。怕自己说错话的担忧使得羞怯的人干脆不说话。社交焦虑还有一些具体的亚型,比如公众—焦虑,即在观众面前表现出恐惧、紧张、思维及言行的混乱等。也会出现目光惊恐、冒汗、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等生理反应。这些焦虑既包括讲话之前的恐惧也包括讲话过程中的害怕,既包括讲话的行为表现也包括着声音和身体方面的表现。而公众—焦虑的主要原因除了缺乏自信以外,还可能是具有外向型的自我意识。具有外向型自我意识的人对社会环境中发生的事情,特别是对可能被评价的场合的事情特别敏感,他们特别关心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因此在社交中会表现出不安定。比如有时我们看到明星们上台领奖发表获奖感言时,都拿着预先准备好的一张小纸条在读,这说明他们也害怕由于面对现场那么多观众紧张,而一下子忘记说词。

测量外向型自我意识的量表内容会包括:我对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很关心;我通常留意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我关心展现自己的方式;我知道自己看上去是什么样子;我习惯于觉察自己的外貌;我离家之前所做的最后几件事之一是照镜子;我关心自己做事的方式(测量条目引自《社交心理》,阿诺德·H.巴斯著)。

社交焦虑障碍的典型恐怖情境包括:被介绍给别人,与上级见面,与异性会面中开始交谈时,约会,接电话,接待来访者,在被人注视的情况下写字或吃东西,公开场合讲话,上公厕,在商店与人谈价或试穿衣服。

测测你的社交焦虑

请标出下面每一种表述与你相符合的程度,用5点量表表示你的答案,从1=根本不是那样,到5=非常符合。

①哪怕是在一般的聚会中,我也经常会感到紧张。

②当处于一堆我不认识的人中间时我通常会感到不舒适。

③当面对一些异性说话时我通常会很从容。

④当我必须跟老师或老板谈话时,我感到紧张。

⑤聚会经常让我觉得焦虑不安。

⑥在社交场合我比大多数人更少羞怯。

⑦如果和不是很了解的同性交谈,我有时会感到紧张。

⑧参加工作面试时我很紧张。

⑨我希望自己在社交场合有更多的自信。

⑩在社交场合我很少感到焦虑。

{11}总的来说,我是一个羞怯的人。

{12}当与一位有吸引力的异性交谈时,我会感到紧张。

{13}当给某位我不是很熟悉的人打电话时我经常感到紧张。

{14}与有权势的人说话时,我会紧张。

{15}在人群中我感到放松,哪怕那些人和我完全不同。这份交往焦虑量表是由利里编制的,是为测量因偶然的交际而产生的社交焦虑而设计的。计算总分时,先把第③、⑥、{10}、{15}题的分值逆转(即1=5,2=4,以此类推)。把十五题的分数相加,测验总分高的人比总分低的人可能更常体验到社交焦虑和紧张。利里的研究结果发现大学毕业生在这个量表上的平均得分是39,标准差是10(该量表内容转引自《人格心理学》,伯格著,陈会昌等译)。

【案例】在没有开场前,我就害怕起来,手心里直冒汗,我担心会忘记自己想要说的。到了前面面对那么多双眼睛之后,我真的就忘记了本来已经想好要说的内容。那么多人呢,我一个人站在前面的讲台上,从上面看下去,下面黑压压的一片,真的,而且下面坐着的全都是老师,我很害怕在他们面前丢脸,虽然以前我在班级里也做过报告,不过那是二十多人的小房间,现在可恐怖了,哗哗的几百人。我站上去之后,发现我的手好像是多余的,真不知道平时它们是怎么放的。主席宣布开始之后,我报告了,我吞吞吐吐的,总觉得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我想说的意思,我想要说的还没表达出来,我又把下一句想说的提了上来。现在我一想起那个情境还觉得害怕,我决定以后要避免在这些场合内讲话,特别是上台讲话。

【案例分析】案例中的学生讲述了在观众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恐惧、紧张以及混乱。明显的生理症状是:

手心冒汗,动作紧张;语言表达时结结巴巴,讲得很快。这些症状背后可能存在的焦虑是被评价焦虑,害怕自己行为失败,害怕自己在一群人面前丢丑;另外担心被别人拒绝。将要面对观众的人主要担心的,是他自己以及所讲的内容会不会受到观众的喜爱和称赞。通过案例中的描述,我们会发现引起公众—焦虑的直接原因,是这个学生注意到听众的规模,人数比他面对过的二十几人多了很多倍;另外,是听众的身份,有很多老师都在。就我们一般的经验感觉来说,在听众都是孩子的时候,成年人讲话可能会觉得轻松自然。如果听众是我们的同辈或同伴,讲话的人可能会感到一定程度的紧张。如果听众里有比讲话者身份高的人,比如学生面对着老师讲话,职员面对着经理讲话,博士生面对院士讲话,这些时候,讲话的人都会感到焦虑和不安。

有很多研究理论来解释个体因为观众而产生的焦虑,有学者倾向于把导致观众焦虑的直接情境原因和个性特质方面的原因区分开来,并据此来提出消除公众—焦虑的方法。

情境因素:首先将导致公众—焦虑的产生作为一个过程来看待,这其中包含了连续的三个时间阶段。第一个时间段,在演讲之前想象到大家将会注视你就感到害怕和紧张;第二个时间段,演出或演讲即将开始的时候,你被介绍给大家,感到自己被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手心开始冒汗;第三个时间段,是讲话开始之后。有可能你会关注自己所讲的内容和行为表现而较少注意外部的自我觉察,焦虑程度会有所降低,但是自己如果所讲不够吸引人或行为表现不好时会让自己的评价焦虑上升,从而影响后续的行为表现。当讲话者已经登台亮相并对环境还处于陌生状态时可能是最焦虑的时候,因为在这个阶段中导致公众—焦虑的两个原因——评价焦虑和担心被拒绝同时存在。根据这三个阶段,我们来考虑公众—焦虑的治疗方法。对于开始之前的评价焦虑,通过体验成功来获得对成功的认识,增强自信;而对于最焦虑的第二阶段,每次登台时都会感到自己在众目睽睽之下,外向型的自我意识使得自己总是感到被评价而引起焦虑,这时通过调整注意使之从自身转移,转而注意讲演的内容,而不将自己看做是焦虑对象,这需要花费一定时间来训练;对于开始之后由于刺激和场合的新奇感而带来的焦虑,可以通过熟悉和训练使合适行为和表现获得积极强化,从而对情境和角色适应,变得轻松自然。

个性因素:另外,个性因素也在背后悄悄地起着作用,在启用上述治疗方法的时候也需要考虑是否有以下一些个性因素的存在。低自尊的人,对自己的评价总是很低,总是认为自己很蹩脚,使得自己不想在公众前露面。羞怯的人,他们害怕公众,总是希望与他人隔离,希望远离社交场合。他们感到拘谨和紧张,他们也缺少期望的社交行为。外向型自我意识,觉得别人会关心的问题包括自己的表现、外观以及行为的表现风格。如果一站在台上,这些意识就会突然冒出来,占据整个思维空间。

3.3.3.2儿童自闭症

自闭症“autism”一词首先由瑞士精神病学家布鲁勒于1912年提出。在这之前,自闭症都被当成是精神分裂症来治疗,布鲁勒用自闭“autism”一词来描述那些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与他人接触方面的困难。而将自闭症单独作为一个心理障碍还是肯纳医生在1943年提出来的。他报告了十一位儿童都患有相似的行为障碍,并用自闭“autism”来描述他们对其他人缺乏兴趣的现象。表面上,从外部特征来看,自闭症的儿童与正常儿童并没有区别。

自闭症又被人们称为儿童孤独症,是指在社会交往、言语交流、动作行为等方面存在严重心理发育障碍的综合征,被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心理学会定为一种发育障碍,它是由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引发的疾病。将其定为发育障碍是因为它发病于三岁之前,在社交和语言方面的问题将会持续终生。目前对自闭症的致病原因并没有一致的结论。很多研究报告了基因遗传的影响,发现可能并不是某一类基因,而是十条或更多的染色体引起的。男孩子比女孩子患自闭症的概率高三到四倍;曾经有自闭症患者的家庭中患病的概率也较高;而那些有其他发展性障碍的人如智力发育迟缓者患自闭症的概率较正常儿童高。

通常对自闭症的诊断包括三个方面:社会活动的障碍;沟通障碍;刻板和重复行为。比如他们不知道如何与人保持一段对话,与人也没有眼神接触,他们可能会不断地重复同一句话。对自闭症的诊断通常需要详细了解病人过去的历史,以及对其生理和神经上的评估。自闭症具体的行为症状包括:没有眼神接触、对自己的名字没有反应、注意障碍、模仿能力没有发展、没有非言语沟通。有些研究也发现一部分自闭症儿童有“退行”的现象,比如他们本已经掌握的语言、社会技能都不再出现了。

有关儿童自闭症,我们在后面还会有介绍。

3.4同伴关系同伴关系是指同龄人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同伴关系中的两个重要方面是同伴接纳关系和友谊关系。同伴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与成人一样多,或者甚至更多。

心理学的研究显示,同伴关系对个体的很多方面都产生影响。如自我意识、孤独感、幸福感以及社会适应。社会心理学家提出的“镜像自我”理论指出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是通过把他人当成一面镜子来看到自己的。通过他人的什么呢,包括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情绪、表情等各种行为反应。这与依恋理论中婴儿通过与母亲的互动形成对自我的评价也是类似的概念,只不过后者是强调哺育者的重要影响。而前者将对儿童的自我概念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人称为重要他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重要他人是不同的。例如在婴幼儿时期,父母扮演重要他人的角色,到了学习阶段之后,同伴和教师的重要性就会显著地提高了。

同类推荐
  • 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有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有病,心理疾病尤其如此。你是否经常无意识重复同一行为?你是否每天郁郁寡欢、无所适从?你是否总是认为自己身体有问题?难道得了绝症?你是否怎么吃都觉得不饱,还是恨不得全世界的人都比自己胖?你有没有发现身边的他总是真诚地说着一个又一个谎言?你有没有发现原本熟悉的世界突然间变得无比陌生?你已经身处危机边缘,请对号入座。
  • 心桥

    心桥

    现在,有一种十分时尚的说法:“空间已不再是阻亘心灵的屏障,只有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只有时间的延滞!”的确,随着空间技术的突飞猛进、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地球村”已越来越小,全世界的融合与交流已成大势所趋。面对这种趋势,我们这些“村民”们当然更应敞开心扉,拥抱世界。
  • 探梦手记1:揭开我们梦里那些人生的真相

    探梦手记1:揭开我们梦里那些人生的真相

    梦境是一种真实。梦境的真实是基于我们潜意识层面的,是一种体验的真实,是一种内心世界的真实,存在于心灵世界,并且真正主宰着我们的生活。无法感知心灵世界的真实,我们就无法完整地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人性,认识世界。
  • 销售要懂心理学Ⅲ

    销售要懂心理学Ⅲ

    销售中的“望”,通过对客户的外表、衣着、举止、面部表情的细致观察,了解客户的性格、爱好、品味,发现客户心理需求和购买特点。销售中的“闻”,通过聆听客户说话的语气、特点、细节等,发现客户的心理变化以及情感的起伏,去伪存真,找出症结之所在。销售中的“问”,通过有针对性的问,从客户的回答中,发现客户的真实心理,并对其进行因势利导和有效的说服。销售中的“切”,结合之前的观察和了解,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判断摸清客户的脉搏,读懂客户的心,给客户开出最切合其心理的“药方”。
  • 中国最新校园心理建设指导丛书-校园心理教育案例集锦

    中国最新校园心理建设指导丛书-校园心理教育案例集锦

    世界卫生组织近年一再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因此,学生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躯体方面的,还包括心理方面的。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特别是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教育各方面的关注重视、研究与探讨。
热门推荐
  • 狐尊独宠

    狐尊独宠

    一个新新人类,前世,没有体会过亲情,只被当成工具。再一世,好不容易体会到母爱,却硬生生被人分离十六年上天为何这样待她。他,一代狐王,却被封印,得她相救,发现……竟然是她……!!!!
  • 神器供应商

    神器供应商

    这是一个不良少年,凭借着科技种子发展成为都市霸主的故事。群【610714468】ps:绝对爽文。
  • 原来是你啊陈医生

    原来是你啊陈医生

    你不是说要报恩吗?嗯!陈医生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我能做到一定会帮忙的!我缺一个老婆,以身相许怎么样?他不拐弯抹角但眼神却是炽热滚烫!
  • 僵尸城堡

    僵尸城堡

    一个郊外的城堡发生一系列奇异古怪的事,人们为了探究事实真相决定冒险前往城堡。
  • 叶寻春

    叶寻春

    结合了古代玄幻搞笑探案爱情平行宇宙穿越架空历史等于一体的乱写
  • 年少的字

    年少的字

    年少的我青涩的字随便写写抒发情感看看就好
  • 天书奇梦

    天书奇梦

    无赖小子流落异界,没有得到任何超凡的能力,手中只有几把破菜刀与一些调味料的他,以不入流的厨艺立足,一盘鱼香肉丝赢得帝国皇帝的好感,后来竟然在无意中看懂了上古至高无上的绝学《天道九卷》。本书是一篇YY文,但却不是那种一岀场就天下无敌的类型,作者会让主角打败敌人的同时,又不会太过强大,所以是篇理智的YY文。
  • 我的萝莉超级凶

    我的萝莉超级凶

    当某炼金术士得到了一枚战斗力爆表的铜时……
  •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全集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全集

    一个好的推销员需要具备什么?答案可能有很多种,但其中最重要的有三个,即经验、方法和知识。每个梦想成功的推销员都可以借鉴大师的经验教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销售观念、策略和技巧,获知最新的销售理论,显著提高自己的销售水准,踏上成功之路,赢得财富。
  • 《生物仿生知识篇》(上)

    《生物仿生知识篇》(上)

    科普知识百科全书结合当前最新的知识理论,根据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特点,向青少年即全面又具有重点的介绍了多方面、多领域、多学科、大角度,大范围的基础知识。内容较为丰富,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需求。该书是丰富青少年阅历,培养青少年的想象力、创造力,加强他们的探索兴趣和对未来的向往憧憬,热爱科学的难得教材,是青少年生活、工作必备的大型工具书。本篇介绍生物仿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