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245300000030

第30章 雾重庆的阳光(1)

一婚礼进行曲

三十年代的重庆是国民政府战时的陪都,也是大后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郭沫若和于立群来到重庆以后,住在观音岩下张家花园内。郭沫若第一次公开露面,是在一九三九年元旦。这一天他参加了在中山公园网球场上举行的群众音乐大会,并即席发表演说:“向四万万同胞贡献两件礼物:第一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第二是建设和平幸福的新中华民国……”这两件“礼物”正是郭沫若为之奋斗的目标。

重庆素有“雾重庆”之称,冬日浓雾密布,难得见到太阳。但郭沫若在演说时,那温暖的、红红的太阳却驱开云雾露了出来,给山城投下了一片可爱的灿烂的阳光。郭沫若即景生情,用诗一般的语言向聚集着的人群高声说道:

“今天的阳光,正是象征着中国前途的光明!”

人们顿时爆发出一阵热烈的鼓掌声和欢呼声。人民的诗人道出了人民的心声,如像阳光驱散了笼罩在他们头上的迷雾。

由于抗战军兴,公务繁忙,郭沫若和于立群虽然已经同居,但并没有正式举行过结婚仪式。来到重庆以后,生活上稍为安顿,三厅工作也初步走上了正轨,才于这一年的春末夏初举行婚礼。考虑到郭沫若现在的地位和身份,这样做也是有必要的——郭沫若和于立群的婚礼,实际上是重庆进步文化界人士抗战之后第一次隆重的集会。

婚礼是在一个食堂里举行的,中间放了一张大桌子,上面铺了一张素雅的印花台布。两只大花瓶一左一右,里面插满了刚刚采摘来的鲜花。环境的布置是简朴的,而气氛却是热烈而又喜气洋洋的。郭沫若本是中将军衔,因为今天做新郎,所以未着戎装,而是穿了一套浅灰色的西服,内穿纺绸衬衫,颈项间打了领带,年纪虽已四十有六,但仍然显得和青年人一样充满青春活力。于立群则穿着一袭浅花旗袍,精心梳理的头发乌黑发亮,微黑的脸庞稍加粉饰,唇上还抹了浅浅的口红,面如芙蓉柳如眉,比平日又娇艳了许多。

参加婚礼的来宾有八十多人,大多是三厅在渝的同事。阳翰笙、田汉、洪深、冯乃超、尹伯修、张肩重、胡仁宇等知名人士均在座。中共代表团团长、政治部副主任周恩来也以老朋友的身份出席,并担任了婚礼的主持人。这一天周恩来穿着一套半新的草绿色军装,佩戴中将军衔,于英武俊爽中又透着他那特有的温文尔雅。

重庆素有“火炉”之称,春末夏初已经颇有些炎热了。婚礼比天气的热度似乎还要高。

按照婚礼的一般程序,在主持人宣布开始举行之后,阳翰笙的夫人唐棣华首先代表介绍人讲话。接着由新郎新娘致词,郭沫若和于立群在讲话中衷心感谢介绍人的玉成之美,并感谢大家光临祝贺。抗战时期一切从简,婚礼至此也就差不多可以结束了……

这时,周恩来忽然从席位上站起来,清瘦英俊的脸庞严肃又带几分笑意。他说:

“朋友们,来宾们,今天是郭沫若先生的喜庆之日,刚才举行了新式婚礼,我们现在按照传统进行旧式婚礼!”

周恩来的话使大家骤然兴奋、活跃了起来,热烈的鼓掌声和欢笑声在食堂里回响,表示着主持人的提议得到与会者一致的同意。郭沫若和于立群没想到会有这一手,倒有些手足无措了,新娘子尤其不大好意思。郭沫若毕竟是过来人,他端坐着“静观下文”。只见周恩来不慌不忙地拿过两只酒杯来,用一根红头绳把两头套住,又往两只酒杯里各斟了大半杯酒,然后笑着对郭沫若说:

“郭先生,你先喝这头——”

郭沫若站起来大大方方地先喝了一口。

“立群女士,你喝另一头——”

于立群红着脸也喝了一口。

周恩来随即又把两只杯子里的酒倒在一起,调和起来仍然各有半杯。然后请郭沫若和于立群再喝一口。

“这就是交杯酒嘛!”

大家哄堂大笑了。郭沫若和于立群两杯酒落肚,心中甜蜜蜜,脸上红喷喷,不住地向朋友们拱手致谢。

意犹未尽,周恩来继续说道:“现在要进行家族酒,请郭家的人站出来!”

郭沫若的侄子郭培谦和郭峙东应声站了起来,遵照主持人的手势立在一边。

周恩来又喊道:“请于家的人站出来!”

于立群的亲属中也随即站出来两人,立在另一边。

周恩来吩咐:“郭家敬于家一杯酒。”

郭培廉和郭峙东恭恭敬敬地向于家的人敬了一杯酒。

周恩来又吩咐说:“于家回敬郭家一杯酒。”

于家两人也恭恭敬敬地向郭家的人敬了一杯酒。

周恩来笑着大声说道:“朋友们,这就是家族酒,懂吗?”

全场又轰然大笑起来。郭沫若尤其高兴,虽然周恩来把以上种种仪式(交杯酒、家族酒)称之为“旧式婚礼”,但他的感受却与早年同张琼华结婚时那一套旧式繁琐的仪式完全不同。那时他只感到苦闷,苦闷,苦闷;现在他只感到幸福,幸福,幸福。满面春风的于立群同样有这种幸福之感。

新旧婚礼完毕之后,酒席开始了。周恩来笑容满面地对大家说:

“今天是郭先生的喜酒,我们应当尽欢而散。我来行个酒令。大家同意吗?”

“同意!”全场一致喊道。

周恩来用手比划着,说:“从第一桌起,每个人都要表演一项,或唱歌,或吟诗,或唱戏,或讲故事,如不能的话,做个怪相都行,都不能就要受罚。”

酒令一出,应对开始。在座者多为文人雅士,杯觥交错中,有的朗诵诗歌,有的演唱戏文,共祝郭沫若和于立群白头偕老。因为正值抗战时期,郭沫若即席朗诵了鼓舞斗志的诗作《前进曲》:

“全民抗战的炮声响了,

我们要放声高歌,

我们的歌声要高过,

敌人射出的高射炮。”

轮到于立群了,她征求郭沫若的意见道:“我唱首什么歌好呢?”

郭沫若用手指了一下田汉:“唱寿昌兄做词的《梅娘曲》吧,这首歌写得好,正在广为传唱。”

田汉却笑着摇了摇头说:“今天是你们的婚礼,还是夫唱妇随的好。立群,你唱沫若兄的《湘累》给大家听,好不好啊?”

大家一致鼓掌欢迎,周恩来还轻轻用手打起了拍子。于立群站起身来。先深情地看了郭沫若一眼,然后就充满感情地唱了起来:

“泪珠儿要流尽了,

爱人呀,

还不回来呀?

我们从春望到秋,

从秋望到夏,

望到水枯烂了!

爱人呀,

回不回来呀?”

她的歌声柔情似水,恰如她对郭沫若的似水柔情。

这次婚礼之后,郭沫若和于立群就正式结为了夫妻。在郭沫若的婚姻史上于立群虽序列为三,但此后她一直陪伴着郭沫若直到终生。

日本军队虽然没有攻入四川,但日本飞机经常对重庆狂轰滥炸,市民死伤惨重。当时的报纸曾以托尔斯泰的一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作为通栏大标题,报道了许许多多在轰炸中家毁人亡的惨剧。五月三日晚敌机大轰炸中烧死的人最多,第二天清早郭沫若到观音岩上坡时,看见两位防护团员扛着一架烧成了焦炭的女人尸首。他的心即刻揪紧了,走近细看,才知道尸具不只一个人,而是母子三人焦结在一起的:母亲胸前抱着的是一个还在吃奶的婴儿,腹前拳伏着的又是一个,怕只有三岁光景,母子三人都成了骸炭,完全焦结在一起了!这样一幅悲惨的画面,使郭沫若大为震骇:

“五三与五四,寇机连日来。

渝城遭轰炸,死者如山堆。

中见一尸骸,一母与二孩。

一儿横腹下,一儿抱在怀。

骨肉成焦炭,凝结难分开。

呜呼慈母心,万古不能灰!”

于立群生了第一个孩子——汉英,刚刚满月。郭沫若悄悄走到床边,看见妻子正在给儿子喂奶。他不禁又想起了亲眼见到的那样一种惨状,他不能想像自己的妻儿遭到同样的厄运——不,这种情况绝对不能让它发生!郭沫若把刚写好的诗《惨目吟》朗读给于立群听,于立群听后也和他一样悲愤,因为普天下的不幸就是他们自己的不幸。

“这些日本强盗!法西斯!”

“敌人的暴行,只能激起中国人民更加坚决地抵抗侵略。我们今后要更加勤勉地工作,更加努力地奋斗!”

郭沫若把头埋下去,在婴儿的稚嫩的脸蛋上轻轻地吻了一吻,然后自言自语地说道:

“为了我们的孩子,也为了千千万万个中国的孩子……”

郭沫若领导三厅的同事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艰苦地工作着,揭露日寇的阴谋,鞭挞敌人的暴行,对民众进行持久抗战的宣传教育。郭沫若本人写文章,做讲演,出席各种会议,对日本帝国主义者口诛笔伐。由郭沫若亲自撰写的日文传单,曾由美国空军载送到东京上空散发过……

二“我向她作了三个揖”

重庆离得故乡乐山近了。十多年以前,郭沫若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科毕业以后,曾经有一次回四川的机会,那时重庆红十字会医院有意聘任他为院长,并专门派人到上海给他带去了一千两银子的汇票做路费。但郭沫若顾虑到他回四川后难免不会发生一场家庭的纠葛,累及父母双亲,累及安娜和张琼华,所以终于放弃了那次难得的机会。岁月悠悠,许多许多年过去了。他日夜思念的母亲,已经于一九三二年先逝,郭沫若终未能和母亲再见上一面。每当想起这件事,郭沫若总觉得自己是个“不肖之子”,有负于母亲的养育之恩。

郭沫若东渡日本求学以后,张琼华作为郭家的儿媳孝敬公婆,二十多年如一日。郭母生前已经知道郭沫若在日本娶了一个妻子(那时还没有于立群的出现),她老人家担心琼华儿媳将来无依无靠,所以临终时特地指着张琼华,用微弱的声音对丈夫郭朝沛说道:

“他日八儿归来,必善视吾张氏媳,毋令失所。”

“晓得了,晓得了!”郭朝沛含泪点点头,表示谨记在心。

“八儿,八儿…”

郭母最后呼着“八儿”咽了气,举家痛哭,张琼华更是哭得死去活来。

现在,战争把郭沫若又逼回了重庆,逼到了故乡的家门口。每当听到长江和嘉陵江的流水声,他便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大渡河;每当看到四周的群峰,他便情不自禁地想到了峨眉山。他想像着峨眉山的白云怕已蒙上了那最高的山巅?那横在山腰的宿雾,怕还是和从前一样的蜿蜒?大渡河的流水浩浩荡荡,皓皓的月轮从那东岸升上。那一望迷离的银霭,笼罩着寂静的家园。三姐、四姐、六妹、七妹,此外还有不少女眷,他们的面貌都仍和从前一般?

郭沫若动了返乡的念头了。恰巧在这时,他的两位侄子郭培谦和郭宗瑨来重庆张家花园,说家中的父老兄弟姐妹们都殷切希望郭沫若“近期内回家省视一下”。郭沫若考虑以后,便请了一个月的假,在一九三九年三月初旬的一天乘水上飞机飞抵乐山,随即赶回已经离别了二十六年的沙湾老家。

沙湾依旧是昔时的模样。大渡河水依然那么急湍,茶溪依然那么清澈,峨眉山月依然那么皎洁。然而,张琼华的容颜变多了,长年的只身苦守,使得她的满头乌发全都化成了根根银丝,以致她在侄辈们面前不得不戏称自己是“白毛老娘”。青春在这个不幸的女人身上早已不复存在了,也许从她和郭开贞结婚的那一天起,她就永远告别了青春。

可是在她的心里,仍然保持着对丈夫的一片忠贞。她觉得这是不能也不应该改变的,因为她和郭开贞是明媒正娶的结发夫妻。虽无其实,却有其名,她怎么能不尽为妻之道,恪守三从四德呢?

郭沫若到家的那一天,天上下着濛濛细雨,又时近黄昏,天色更显得有些阴晦了。张琼华和姑嫂侄辈们,早早地就打着黄油伞,聚集在沙湾场口的石牌坊前迎候郭沫若的到来。屈指算来,郭沫若离家已经整整二十六年了。整整二十六个春秋,张琼华没有和结发的夫君见过一面;将近一万个日日夜夜,张琼华独守空闺,在无限的思念中度过漫长而又寂寞的时光。如今的郭沫若已经做了“大官”了,他发福了吗?他长胖了吗?思来想去,张琼华心中的郭开贞依然是最初她见到的那位新郎官:身着长袍和对襟马褂,头上戴一顶便帽,脸上的表情有些呆滞,看不出是欢喜还是苦闷。

郭沫若衣锦还乡,使整个沙湾沸腾了!各行各界的头面人物,故乡的父老兄弟姐妹,都赶到场口来迎接。人头攒动,锣鼓喧天,比当初开贞结婚时还要热闹几分。一阵热烈的鼓掌声中,身着制服的郭沫若终于来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人和乡亲们面前,只见他容光焕发,神采奕奕,于亲切平易之中又添了许多英豪潇洒。啊啊,当年的学子郭开贞已经是抗战的栋梁,国内外知名的大文学家了!

家人们立即拥上前去:

“八弟!”

“八哥!”

“八爸!”

“你真把我们想死罗!”

“欢迎你,欢迎你!”

他们围住郭沫若,热烈地握手,问长问短,亲切地交谈。唯独张琼华一直默默地站在众多女眷的身后,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用她那一双熬夜熬红了的眼睛久久地注视着郭沫若。说真的,当郭沫若二十六年之后再次出现在她的眼前时,她简直不敢相信这竟是真实的情景,而不是又一场梦幻。当她确确实实看明白了这位身着制服、气宇轩昂的中年人就是她日思夜想的夫君的时候,她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狂跳,眼睛中同时涌出了激动的泪水。她多么想奔上前去和丈夫握一握手,说一两句贴心的话啊!但正在这时,有一种无形的、冷酷的力量,把她长期压抑这会儿刚刚萌发出来的女性意识又强行压制下去了!男女之大防的陈规,独守空帏的积年习惯,像铁链一样锁住了她的双脚和双手,竟使得张琼华无法向自己丈夫的身前挪动一步,更谈不到什么亲昵的表示了。似乎郭沫若也没有意识到她的存在,至少他并没有从众多的欢迎人群中去搜寻一下结发妻子的踪影。

此时郭父朝沛已八十六岁高龄,卧病在床,神志迷糊不清。郭沫若回到家中,立即走到老人的病塌前,跪在地上颤声叫道:

“爸爸,爸爸……”

老人仍然神志迷糊,没有什么反应。张琼华泪眼涟涟,说不出话来。郭沫若的四姐麟贞从小天资聪慧,和郭沫若的感情最好。她望望弟弟,又望望老人,然后用拇指和食指比着一个“八”字,伸到老人眼前,这意思是说:

“你的八儿回来了。”

本来是昏迷不醒的老人,面对这个“八”字,竟有所领悟似的慢慢地微微睁开双眼,上下看看,他像在寻找自己久已失去的儿子。顺着四姐用手比成的“八”字,老人又略略地侧着头看看跪着的郭沫若,很吃力地点了一下头:老人终于认出了离去多年的八儿了!

“爸爸!”郭沫若的眼泪夺眶而出。

全家大大小小,都已齐集到病房里来了,谁也不敢高声痛哭,只是暗暗地抽泣。

老人环视了一下四周,慈祥而又带着感激的目光停留在了张琼华的身上。他转过脸来,用微弱得几乎听不清的声音对女儿麟贞说道:

“八儿回来了,八女子就好过了。”

八女子指张琼华。麟贞四姐告诉郭沫若说:“这么多年,八弟媳承担了大部分家务。父亲病倒以后,好几年了,都是她和兄嫂弟媳轮流侍候,天天喂药喂饭,扶上搀下,没得半句怨言,真是难为她了!”

郭麟贞又把母亲的遗言重述了一遍:“他日八儿归来,必善视吾张氏媳,毋令失所。”

听了父亲和四姐的话,郭沫若心中对张琼华顿时肃然起敬起来。虽然她不是他所爱的女人,但她是他应该尊敬的、应该报答的女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焉得无义?郭沫若在一一拜过父兄长辈以后,也要对张琼华行大礼跪拜。张琼华脸孔通红,赶忙把他制止了:

“这咋个要得嘛!要不得!”

同类推荐
  • 千古第一情种柳永

    千古第一情种柳永

    本书讲述了柳永的一生,内容包括:初露锋芒的少年柳永、风流潇洒的青年柳永、艰难跋涉的壮年柳永等。
  • 破解电磁场奥秘的天才:麦克斯韦

    破解电磁场奥秘的天才:麦克斯韦

    记述了伟大的科学家麦克斯韦的科学人生,他是继法拉第之后,集电磁学大成的伟大科学家,他依据库仑、高斯、欧姆、安培、毕奥、萨伐尔、法拉第等前人的一系列发现和实验成果,建立了第一个完整的电磁理论体系,科学地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揭示了光、电、磁现象的本质的统一性,完成了物理学的又一次大综合。
  • 张爱玲传

    张爱玲传

    她的轨迹并非只有香港的“传奇”、上海的“流言”,这些只是她漫长人生一个辉煌的起点,她还有无尽的美国岁月。她的前三十年像过山车一样惊险刺激,五彩缤纷,她的后半生却悠长得像永生的历史。上海时期的她是戏剧化的、传奇性的,有点像小说;美国时期的她更像平平淡淡的散文。前半生她像个小说家,后半生她更像个学者。
  • 穿过爱情的漫长旅程:萧红传

    穿过爱情的漫长旅程:萧红传

    离乱的时代,演绎着一曲人世悲歌;火热的青春,谱写着一段爱情传奇。——它的主人公,名叫萧红。作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萧红有着惊采绝艳的才华,也有着坎坷流离的爱情,无论是她的文还是她的情,都是值得后人一再品味、一再忆及的传奇。
  • 中国历代战神

    中国历代战神

    本书就是在这种亮剑精神的鼓舞下,以人物为线索,在写法上融真实性、可读性于一体,既尊重历史事实又文笔流畅生动。使读者仿佛听到昨日沙场的战马嘶鸣,感到英雄历历在目,纵马跃然纸上。在内容上通过对精心挑选的十二位战神所处的时代背景、成长经历、人物性格、奋斗历程及所表现出的各具特色俱进、残月如钩的大漠的悲壮;体味那山河日下、国家将倾时战神们那种义无返顾和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更体味那民族危亡、硝烟战火中英雄们的一往无前和舍生忘死……从而再次唤起中华儿女对我们民族的热爱,让我们这个具有悠久历史文明的民族再创辉煌。
热门推荐
  • 魔尊大人的洛家小宝贝

    魔尊大人的洛家小宝贝

    她一袭红衣倾天下他一袭黑衣嘲天下男女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此间关乎你

    此间关乎你

    一段相识9年的时光,那时候浅浅的情悄无声息的萌发着,青春的时候都以为不点透才可以获得结果。以为你懂,以为我知,最后却只是以为着。可爱,明朗的他遇上冷静,反应迟缓,不为所动的她。其实两人之间早已暗生情愫,但是,就这样藏着掖着,直到有人终于挺身而出,点破,说明,遇上你何其有幸。
  • 我要和首富离婚

    我要和首富离婚

    重生后的姜雨柔想离婚,冷傲说:“不管几辈子,只要我不同意,你就只能是我的。”“妈妈,我们败光她的家产,看他还嚣张!”浩浩给他妈妈出主意,他也不想要这个坏爸爸。“儿子,妈妈就是生个足球队,都没用。”姜雨柔也很无奈的说。
  • 先森你好

    先森你好

    【校园青春豪门伪学渣与真学霸非穿非重文】听闻颜大小姐平素里最讨厌别人对她英雄救美后还不求回报的。易千森:我这是做错了?颜大小姐等了许久—颜大小姐:其实你要想谋财也没关系,因为我就可以…骗色!颜大小姐在十岁之前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可十岁过后像是老天看不下去收回了一切好运,变成了人们口中的不学无术。男主易千森:在别人眼里不过就是个长得好成绩好的穷小子,可后来……“易先森”“嗯?你认错人了。”“易先森”“嗯,怎么了宝贝儿”你执着的偏爱,是我独自在这尘世唯一的救赎。人间本不该令我如此欣喜,但是你来了。
  • 嵇鹏的逆袭

    嵇鹏的逆袭

    我叫嵇鹏,不用怀疑,我就是在写自己的yy故事。额,学习别人搞个粉丝群439443543。喜欢本书就加进来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恰好青春有你

    恰好青春有你

    叶依希是一名A市里的高中生,整天打架斗殴,成绩一团糟,但家境优越。因为父母,劝导无效,所以她不得不转入B市的一所重点高中读书,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环境中,以及周围人的排挤,她第一次感到无助。但偏偏在这个时候,一个人闯进了她的生活中,从黑暗中把她拉了出来,这个人就是楚清晖。在这个懵懂的年纪,他们遇见了对方。正因为恰好遇见,让这个青春不再孤单。
  • 我们永远的朋友

    我们永远的朋友

    这篇小说是去年我写的一部小说,小说灵感来源于我家的那条叫小石头的狗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