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81200000003

第3章

頌前五識相應心所。唯識論云。恒依心起。與心相應。繫屬於心。故名心所。如屬我物。立我所名。心於所緣。唯取總相。心所於彼。亦取別相。助成心事。得心所名。雖諸心所。名義無異。而有六位種類差別。謂徧行有五。別境亦五。善有十一。煩惱有六。隨煩惱有二十。不定有四。合五十一。何名徧行。曰。徧謂普周。行即心所。故說徧行。一切心中。俱可得故。何名別境。曰。緣別別境。而得生故。何名善位。曰。唯善心中。可得生故。何名煩惱。曰。性是根本煩惱攝故。何隨煩惱。曰。煩惱等流。分位攝故。何名不定。曰。於善染等。皆不定故。此前五識。於六位中。唯闕不定。五十一中。唯三十四。餘十七所。互相違故。徧行五中。一作意。謂能警心為性。於所緣境。引心為業。此之一法。有二功能。心未起時。警心令起。心既起已。引令趣境。故名作意。何唯引心。曰。雖則亦能引起心所。心是主故。但說引心。二觸。令心心所。觸境為性。受想思等。所依為業。言思等者。五蘊論云。行蘊有七十三法。皆以觸為所依。故言思等。思於行蘊。為主勝故。舉此攝餘。三受。謂能領納順違俱非境相為性。起愛為業。能起合離非二欲故。四想。謂能於境。取像為性。施設種種名言為業。要安立境分齊相故。方能隨起種種名言。五思。謂能令心造作為性。於善品等。役心為業。以能取境。正因等相。駈役自心。令造善等。已上五所。名徧行者。徧四一切。心得行故。謂一切性(即善等三性)。一切地(即凡聖諸地)。一切時(即長短時)。一切俱(即八種識)。此皆徧故。立徧行名。別境五中。一欲者。於所樂境。希望為性。勤依為業。又所樂境。復有三義。有義所樂。謂可欣境。於可厭事。不起欲故。有義所樂。謂所求境。於可欣厭。求合離故。於中庸境。一向無欲。有義所樂。謂所欲觀。若不欲觀。即全無欲。據此三義。欲非徧行。二勝解。於決定境。印持為性。不可引轉為業。故猶豫境。勝解全無。亦非偏行。三念者。於曾習境。令心明記不忘為性。定依為業。謂數憶持。曾所受境。令不忘失。能引定故。於曾未受體類境中。全不起念。設曾所受。不能明記。念亦不生。故非徧行。四定者。於所觀境。令心專注不散為性。智依為業。謂觀得失俱非境中。令心專注不散。依斯便有決擇智生。若不專注。便無定起。故非徧行。五慧者。於所觀境。簡擇為性。斷疑為業。於非觀境。愚昧心中。無簡擇故。非徧行攝。善十一者。三十頌云。善謂信慚愧。無貪等三根。勤安不放逸。行捨及不害。一信者。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淨為性。對治不信。樂善為業。然信差別。略有三種。一信實有。謂於諸法實事理中。深信忍故。二信有德。謂於三寶真淨德中。深信樂故。三信有能。謂於一切世出世善。深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由斯對法不信之心。愛樂證修世出世善。問。忍謂勝解。此即信因。樂欲謂欲。即是信果。確成此信。自性是何。答。豈不適言。心淨為性。此性澄清。能淨心等。以心勝故。立心淨名。如水清珠。能清濁水。二慚者。依自法力。崇重賢善為性。對治無慚。止息惡行為業。自即自身。法謂教法。言我如是身。解如是法。敢作諸惡也。三愧者。依世間力。輕拒暴惡為性。對治無愧。止息惡行為業。世人譏訶。名世間力。言輕拒者。輕有惡者而不親。拒惡法業而不作。無貪等者。等於瞋癡。此三名根。生善勝故。三不善根。近對治故。四無貪者。於有有具。無著為性。對治貪著。作善為業。有謂三有是果。有具是因。三界因果。俱不著故。五無瞋者。於苦苦具。無恚為性。對治瞋恚。作善為業。苦即苦果。苦具是因。於苦因果。俱不瞋故。六無癡者。於諸事理。明解為性。對治愚癡。作善為業。七勤精進。於善惡品。修斷事中。勇捍為性。對治懈怠。滿善為業。勇表勝進。簡諸染法。捍表精純。簡淨無記。即顯精進。唯善性攝。八輕安者。遠離麤重。調暢身心。堪任為性。對治惛沈。轉依為業。謂此伏除能障定法。令所依止轉安適故。又曰離重名輕。調暢名安。有所堪可。有所任受。令所依身心去麤重。得安隱故。九不放逸。精進三根。於所修斷。防修為性。對治放逸。成滿一切世出世間善事為業。謂即四法。於斷修事。皆能防修。名不放逸。非別有體。無異相故。十行捨者。精進三根。令心平等。正直。無功用住為性。對治掉舉。靜住為業。此名行捨。於五蘊中。捨行蘊故。故名靜住。令心等義。由捨。令心離沈掉時。初心平等。次心正直。後無功用。此之一法。亦即四法。蓋能令靜。即是四法。所令靜。即心平等等義。十一不害。於諸有情。不為損惱無瞋為性。能對治害。悲愍有情為業。謂即無瞋。於有情所。不為損惱。假名不害。無瞋。翻對斷物命瞋。不害。正違損惱物害。無瞋與樂。不害拔苦。是謂此二。麤相差別。理實無瞋。實有自體。不害。依彼一分假立。為顯慈悲二相別故。利樂有情。彼二勝故。根隨染惑二十六種。於前五識。止具十三。謂根本惑六中前三。以慢疑見。唯分別起。非現量故。隨惑二十中之後十。前十小隨。強思分別。非任運故。隨惑二十。分小中大。由自類俱起。徧染二性。徧諸染心。於此三義。皆具名大。具一名中。俱無名小。言二性者。謂不善性。及有覆性。掉舉等八。於上三義皆具名大。無慚無愧。自類俱起。具一名中。忿等十法。各別起故。闕自類俱起。唯是不善。闕徧染二性。既闕有覆。不徧一切染心。三義俱無。故名小隨。唯與第六意識相應。此不釋義。中隨二中。一無慚者。不顧自法。輕拒賢善為性。能障礙慚。生長惡行為業。二無愧者。不顧世間。崇重暴惡為性。能障礙愧。生長惡行為業。大隨八中。一掉舉者。令心於境。不寂靜為性。能障行捨奢摩他為業。二惛沉者。令心於境。無堪任為性。能障輕安毗鉢舍那為業。三不信者。於實德能。不忍樂欲。心穢為性。能障淨信。惰依為業。謂不信者。多懈怠故。四懈怠者。於善惡品。修斷事中。懶惰為性。能障精進。增染為業。謂懈怠者。滋長染故。五放逸者。於染淨品。不能防修。縱蕩為性。障不放逸。增惡損善所依為業。謂由懈怠。及貪瞋癡。不能防修染淨品法。總名放逸。非別有體。六失念者。於諸所緣。不能明記為性。能障正念。散亂所依為業。蓋失念者。心散亂故。有義失念。念一分攝。說是煩惱相應念故。有義失念。癡一分攝。瑜伽說此。是癡分故。癡令念失。故名失念。有義失念。俱一分攝。由前二文影略說故。論復說此徧染心故。而無別體。七散亂者。於諸所緣。令心流蕩為性。能障正定。惡慧所依為業。謂散亂者。發惡慧故。八不正知。於所觀境。謬解為性。能障正知。悔犯為業。謂不正知。多悔犯故。有義說為慧一分攝。有義說為癡一分攝。有義說為俱一分攝。故不正知。非別有體。放逸。失念。及不正知。三是假有。餘五是實貪瞋癡者。即根本煩惱六中之三也。一貪者。於有有具。染著為性。能障無貪。生苦為業。謂由愛力。取蘊生故二瞋者。於苦苦具。增恚為性。能障無瞋。不安隱性。惡行所依為業。謂瞋。必令身心熱惱。起諸惡業。不善性故三癡者。於諸理事。迷闇為性。能障無礙。一切雜染所依為業。謂由無明。起疑邪見。貪等煩惱。隨煩惱業。能招後生。雜染法故問。五識何無慢等。答。唯識論云。由稱量等。起慢等故。俗詮曰。稱量等於猶豫推求。慢等疑見。謂慢由稱量起。疑由猶豫起。見由推求起。故慢等三。俱分別起。非五識俱。何無忿等。曰。唯識論云。小十麤猛。五識中無。何無不定。曰。唯識論云。悔眠唯與第六識俱。非五法故。又說尋伺。以名身等義為所緣。非五識身。以名身等義為境故。

五識同依淨色根

頌前五識。依根發起。及得名之義。言淨色者。簡非浮塵。又言依根。簡非依境。境但所緣。無發識用。如根壞時。設若有境。識亦不起。唯根能發。故曰依根。非浮塵者。以彼虗假。有損壞故。故名為浮。又無見聞覺知用故。名之為塵。故楞嚴云。眼如蒲桃朵。耳如新卷葉。鼻如雙垂爪。舌如初偃月。身如腰皷顙。是也。依淨色者。亦名勝義。謂於眼等一分淨色。如淨醍醐。有此性故。眼等識生。無即不生。照境發識。以成根用。故名勝義。不同浮塵。虗假損壞。此無損壞。故亦名勝。不同浮塵。無見聞等。此能覺知。故亦名勝。如眼能見色。耳能聞聲。鼻能嗅香。舌能嘗味。身能覺觸是也。觀所緣緣論云。識上色功能。名五根應理。功能與境色。無始互為因。論自釋云。以能發識。比知有根。此但功能。非外所造。又云。此根功能。與前境色。從無始際。展轉為因。謂此功能。至成熟位。生現識上。五內境色。此內境色。復能引起。異熟識上。五根功能。根境二色與識。一異。或非一異。隨樂應說。故知根塵。雖俱名色。而有有知無知二義別故。以本無明。原有二種。一者有知。二者無知。若以有知無明為緣。則能發生八識心王。六位心所。若以無知無明為緣。則能發生山河大地。器界等法。若以有知無知二種無明共為緣故。則能發生內之根身。雖則名色。而亦有知。故淨色根。能知能見。此前五識。隨根立名。具五義故。一依根之識。依根處所。得有識故。二根所發識。由根能發。識方生故。三屬根之識。由識種子。隨逐根故。四助根之識。由識有無。根損益故。五如根之識。俱有情數之所攝故。一三四五。皆依主釋。唯第二義。又為一例。名依土釋。士即子義。根能發識。雖得父名。以唯照境故劣。識雖名子。識能了境故勝。依勝立名。名依士釋。

九緣七八好相隣

頌前五識。從緣生義。九緣者。一空緣。謂根境間。空隙之空。二明緣。謂日月燈。三種光明。三根緣。即是諸識所依之根。四境緣。即是諸識所緣之境。五作意緣。即徧行五中之一。六分別依。即第六識。七染淨依。即第七識。八根本依。即第八識。九種子緣。即是諸識各親種子。此中九緣。於四緣中。三緣所攝。九中種子。即四緣中第一因緣。九中境緣。即四緣中第三所緣。九中餘七。即四緣中第四增上。此頌前五。若兼後三。亦有頌云。眼識九緣生。耳識唯從八。鼻舌身三七。後三五三四。若加等無間。從頭各增一。諸識從緣。唯眼全具。耳闇亦聞。除明唯八。鼻舌身三。合中取境。暗亦能知。故除空明。頌言後三。即六七八識。五三四者。如次為緣。生後三識。故第六識。唯五緣生。一根。二境。三作意。四根本。五種子。空明之外。又除分別。即自體故。不言染淨。即根緣故。又第七識。唯三緣者。一根本依。二作意緣。三種子緣。不言根境者。頌言依彼轉緣彼。即根本故。又第八識。四緣生者。一根。二境。三作意。四種子。不言根本。即自體故。不言染淨。即根緣故。無分別者。不緣見故。頌言等無間者。即四緣中第二緣也。各識自體。前滅為緣。引生後識。氣勢相等。故名為等。中無障隔。故名無間。若加此緣。眼即十緣。乃至第八。皆具五緣。故云從頭各增其一。

合三離二觀塵世

頌前五識。帶相緣境。有離合義。何知離合。曰。識從緣生。因緣顯識。以從緣義。知有離合。謂九緣中。空明二緣。是顯根境二相離義。眼耳二識。既具空緣。是離中知。若無空緣。境逼附根。不唯無知。而且損根。如麤色入眼。即壞其目。大聲附耳。即使人聾。是以壞根不壞根別。鼻舌身三。不具空緣。是合中知。若具空緣。根境遠離。香味觸塵。俱不知故。若無空緣。香臭入鼻。酸鹹上舌寒熱著身。根境交合。識得知故。是以知處不知處異。頌言觀者。即是見分。言塵世者。即是相分。名五塵境。

愚者難分識與根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前夫,后会无妻

    前夫,后会无妻

    守着三年婚坟,童暖与霍云霆离婚后才有交集。第一次他找她是得知她怀孕,逼她流产。第二次他要她在她醉酒之后,童暖打他,骂他,把他告上法庭。却换来他一句,“前妻也是妻,老婆跟我回家,我疼你。”
  • 成为万人迷后被大佬诱婚了

    成为万人迷后被大佬诱婚了

    苏欣重活一世,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被手中突然出现的小本本吓到,上面写了两件事。第一:你即将一个月后再次死于一场车祸。第二:想破死劫,需找到一个叫宋时铭的少年,找到后请爱他,宠他,护他,助他事业有成。为了活命,苏欣到处寻找这个人。后来,在一个夜黑风高,大雨倾盆的晚上。她在垃圾堆里找到了苦寻已久的少年。—万人迷美强富女主X万人欺美强惨男主.排:姐弟恋,男主比女主小三岁。【双洁,互宠,不虐】
  • 异能高手

    异能高手

    “砰!”车子撞在周宇的后背上,巨大的力量一下子就将他和那个美女撞飞了出去。“轰!!”一道四五米粗的闪电击中了尚在空中的两人。白光一闪,两人竟是消失在了那处空间!
  • 黑道盛世:我是美食家

    黑道盛世:我是美食家

    一个暴力厨师,立足在这个社会鲜为人知的一面,这一切仿佛从他出生起就已经在冥冥之中注定。突破一次次危险,化解一道道难题,同时也结识了众多同伴,闯荡在这个世界,他们手上沾满了自己与别人的鲜血,但他们没错,错的是这个世道。作为强大的存在,他们每个人都有着一条心中恪守的底线,正是因为这些信念,他们才能爆发出令人惊叹的力量,拥有能够颠覆世界的勇气,为了心中的信念,为了兄弟而不惜与整个世界为敌的气魄……“他是我的兄弟,我要去救他,谁拦我我就灭了谁。”“我并不在乎和全世界为敌。”“这个世界,现在开始由我们来保护!”注:此作品目前仅面向地球人类发布,请勿在外星传播和销售。
  • 斗罗之狼行天下

    斗罗之狼行天下

    魔改斗罗1,穿越成狼。阿银,星斗大森林唐月华,昊天宗比比东,武魂殿千仞雪,天斗帝国朱竹清,星罗帝国……这是一个男人征服女人,女人征服世界的故事(p.s.不是吃软饭。)书友群:九二二一叭九二九四
  • 重生之目标包养大BOSS

    重生之目标包养大BOSS

    上一世,舒央作为一个被接回家的错位千金,没享受到应有的父母亲戚疼爱不说,最后还被那个假货欺骗,落了个爆体而亡的下场;重活一世,她选择早早爆出错位事实,早日归家谋划,只不过回家以后遇到的这个被欺负的大个子是怎么回事?行吧,看被家里那些看碟下菜的亲戚欺负的这么惨的份上,她就大发慈悲的帮帮忙好了,谁叫他长得好看呢!舒央:小伙子长得不错,呸,不是,挺不错的,以后就我包养你了某人:……十年后,某要被包养的大个子归来:某人:听说你想包养我?舒央:不,那是年少不懂事的戏言?某人:那不行,说话算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舒央:????
  • 斗少神

    斗少神

    他的修炼会失败会成功、会陨落亦或崛起、一个少年的传奇就在这里走出!
  • 母星纪元

    母星纪元

    李罗苏一个人在沉睡仓中苏醒,没有工作人员的唤醒,也没有地上工作人员的指引。和他一起苏醒的,是十三名同届校友。人类联邦法律规定,未满24周岁不得进行太空航行。而李罗苏这一届,最年长的,大概再过半年就可以进行太空航行了吧。
  • 超级养成系统

    超级养成系统

    看拥有超级系统的肖华,怎样桃花一世、活色生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