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27400000001

第1章 经营管理中的佛法(1)

前言

编者按

佛陀的教育在历史上曾对世界文化传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佛法对人心的渗透和拯救依然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尤其是佛法对现实意义的价值更加值得现代人去探索。事实证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都离不开佛法对人类的智慧的开启,但是,于红尘的滚滚迷雾中举步维艰的人们依然没有深刻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仍会把种种的遭际归结到外在的事物和环境当中去,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2010年9月25日,在广州的湖滨宾馆,面向500位欧博成员和欧博客户(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举行的题为《经营管理中的佛法》的演讲在热烈而隆重的气氛中拉开帷幕。讲演者四会六祖寺方丈上大下愿大和尚在坚定沉稳地登上讲演台的一刹那,聚焦了全场所有人员的目光,娓娓道来的以佛法的智慧来铺就的经营管理之道深深吸引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不仅如此,还针对生活中方方面面困扰人们的棘手敏感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和解决,并一针见血地指出,由大脑思维模式提升到灵性生命思维模式才是最彻底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修心上要善用其心,在行为模式上要善待一切,在实践上要做一个大写的人,顶天立地的人,这才是此次演讲的初衷,也是法师对在座每一位经营管理人才的殷殷咐嘱,更是佛陀教导我们做人的本怀,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文化,都是讲要有道的体悟和心的自觉,由道至心就是一个不断消除种种执著的觉悟的过程,这个不变常新的理念适用于所有需要它的人们,本次演讲的编辑成册将会影响更多的人群,让他们在智慧和慈悲的光辉照耀下从自己无法觉知的误区中勇敢地走出来,而最终走向无尽的快乐和光明。

尊敬的各位善知识:

非常欢喜应欧博企业管理研究所曾伟所长的邀请,能够在这样一个吉祥、美好的晚上与诸位见面。相逢是缘,相知是福。我们能够有这样的善缘、法缘和佛缘,来共同探讨《经营管理中的佛法》,这是曾教授给我出的题目。我想我先用大概四十分钟左右的时间略略讲一点点体会,再留一点我们可以有一个互动的时间。

非常有幸,在去年之前就拜读过曾教授的大作——《领导管人,流程管事》,非常地赞叹!觉得确实是中国管理科学的一个创新,一个标志。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情管理和西方的制度化管理,把管人和管事分开来剖析。

管人方面提出了四个要点:认同、习性、信仰和关系,非常透彻。管事方面是主张流程管事,也有六大方法。并且更值得赞叹的是,欧博企业管理研究所这个团队在曾伟教授带领之下,实践、帮助了数百家的企业提升,并且都有非常显著的效果,我想这是更难得更珍贵的。

事实上经营管理能够促进我们社会的进步、物质文明的繁荣,佛法能够让我们安身立命、安顿心灵,这两者都是需要开发我们内心本具的智慧。那么,我对于经营管理应该是需要向各位学习的,大家都有很多实战的经验,尤其是需要向曾伟教授学习。我尝试着从佛教文化的角度,我们一起共同来探讨。

我们知道,中国禅宗是由印度禅宗的第二十八代祖师达摩祖师航海来到广州,然后禅法肇兴。

那么达摩祖师为什么会来中国呢?经典上记载的是达摩祖师观察东土震旦有大乘气象。气象的意思就是说中国人有这种大乘的根器,菩萨的根器。因为印度和中国都是两大文明古国,并且是有一个非常奇特的文化早熟现象,在两千多年以前,世界各个民族很多都还处在一个蒙昧状态的时候,这两大民族文化的发展、心灵的提升就已经到达了相当的高度。中国有圣人出现,那就是孔子和老子;印度有圣人出现,那就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所思考的不是简单的我们如何去创造物质文明和生活享受,而是已经开始思考生死问题,思考人生存在的根本的价值,或者生命发展的最究竟最圆满的方向。

实际上在达摩祖师来之前,中国人已经接受了孔子和老子的教化相当的时间,根器已经非常好了,心灵的提升已经到达相当的高度了,所以东土有大乘气象。

气象是指内心的开发到达相当的高度,人力资源的开发到达了圆满的境界。就好像我们经营企业一样,也是指我们的企业如果有非常好的企业文化,有共通的大家都认同的一个价值观,这样的话,会形成一种气象,企业才会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那么我想曾伟教授和他的团队帮助很多的企业能够改善经营,不单单是创造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完善了管理制度,并且有了好的企业文化,有了一个屹立、基业常青的这样一种推动力,所以能够帮助很多的企业形成一种好的企业文化,有一种好的企业的气象,或者说核心价值,我想这是非常珍贵也非常值得赞叹的。

佛教就说:"见行更互为助伴,智者不狂戒不痴。"事实上一切都无非是见解和行为。我们要提升的话无非是提升见解和行为,也就是指思维模式的提升和行为模式的提升。

如何由大脑思维模式提升到灵性生命思维模式

思维模式的提升应该是我们如何由凡夫的大脑思维模式提升到修行人的灵性生命思维模式。我们的大脑思维模式是知识和教育累积起来的,我们学很多很多的理论,学很多很多的知识,当然它能够帮助我们开发智慧,帮助我们少走弯路,让我们在一个成熟的一种知识体系之中来更好地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

但实质上它也有障碍,有什么障碍呢?开始我们会认为知识很重要,但是我们见过很多高分低能或者眼高手低的书呆子,也有人说:"哦,那么能力很重要。"是的,能力很重要,但是能力它可以做好事也可以做坏事。

又有人说:"那么素质很重要。"

那么素质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悟性。悟性是悟什么?是觉悟我们的心。我们看"觉悟"两个字,觉悟这个词汇是从佛教来的,觉悟就是学习看见我的心,这两个字就是觉悟。

我们能够看见自己内心深处,看清楚后,破掉执著、突破局限性,之后我们的心全然地盛开,全然地开放,我们能知的内涵和所知的外延完全重叠,那我们是无所不知的,这个时候我们称之为佛陀耶——觉悟者。

然而我们有很多局限性,我们如何去突破局限性,这就是一个不断地走向觉悟的过程。灵性生命思维是要依靠悟的,它不是知识和教育的积累,而是悟,悟我们自身本有的智慧。

1、大脑思维和灵性生命思维之间的差异

那么,大脑思维和灵性生命思维之间有什么差异呢?为什么我们做经营管理或者我们做一切要做得圆满的话,都需要由凡夫的大脑思维提升到灵性生命思维呢?因为正是这个大脑思维给我们带来了种种的烦恼,种种的痛苦。擒贼先擒王,我们要真正地断烦恼,要解决问题,要发现问题背后的问题,要从根源上来解决问题。好像一棵树一样,你砍掉它的枝和叶是没有用的,唯有斩断它的根才能够彻底斩除。

其实一切问题的根源都在于我们大脑思维的局限性,我们大脑思维的特性就是四个字,就是记忆和解读。

我们怎么去认识万事万物,怎么去判断这个世界?我们就依靠记忆和解读。我们学了很多知识,把它记忆下来,在面对新的事和物的时候,我运用我的记忆来解读它,这就是我们认识世界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但事实上你解决现在当下这个问题,它会成为下一个问题的起源,你这一辈子永远都解决不了的,所以你永远无法从烦恼和痛苦之中超脱出来,那么人的心永远是不会满足的,这才是佛教所说的苦。

有些人认为说佛教很消极,老是说苦,但是我觉得挺好的,我大部分时间是不苦的,觉得很快乐。但其实佛教所说的苦是指人心的不满足,一直不断不断地向外追求,乃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了,他还要派宫中之人徐福去寻找长生不老的方药。人心永远是不会满足的,这种迷昧的状态我们称之为苦,这是真正的苦。

还有问题是怎么产生?比方说人跟人相处,先生看太太或者太太看先生,这个矛盾怎么会产生呢?怎么会吵架、怎么会离婚呢?我们人际关系为什么不和谐呢?也是这个大脑思维所惹的祸。

就说先生看太太,他对她以前有一个印象,她原来的言行举止会在先生的脑海里面记忆下来,现在面对她的行为的时候,他会用过去的记忆来解读她现在的行为,那么矛盾产生了。太太现在的行为是由现在的心决定的,而先生是用过去的心来解读她现在的行为,当然这个隔阂就产生了,矛盾也就产生了,因此,你永远无法进入她的心,也永远无法真正地理解她。

所以佛陀说,真正地进入自己的心,这是智慧。《大日经》说:"如实知自心。"真正地进入别人的心,这是慈悲。但是如果我们运用记忆和解读,我们将永远无法进入别人的心。

这个隔阂和距离就是因为我用过去的心来解读他现在的行为,我无法活在当下,我无法真正地去知道他现在的心,所以这其实是一切烦恼的根源。

我们要学习佛陀的智慧应该是要学习佛陀的思维模式,你只是表面地学佛,我念经、我烧香,很多人学佛法只是学到佛法的相,他没有学到真正的活的佛法,活的佛法是我们真正能够学习佛陀的思维方式,来觉照这个世间。

2、灵性生命思维的特色

那么,灵性生命思维的特色又是什么呢?就是觉照和欣赏。

觉照——照即觉;觉即照。我们一直要用一个完整的心活在当下。我们看"恶"字怎么写?上面是个亚,下面是个心,亚心为恶。不完整的心、分别心、分散的心就是恶,我们常会处在这样一种不饱满、不完整的状态之下。比如说我一边在走路(我的身体只能活在当下),我的心可能在想昨天,在想去年,或者在想明年,在想后年。总而言之,我的身和心总是处在一种分离的状态之下,有分离就有对立,学习佛法首先就应该是身心统一的这样一种和谐的状态,所以我们要觉照,要练习活在当下,运用完整的心活在当下。

这是灵性生命思维的第一个特色。这样就能够照空妄念成真念,转得凡心即佛心。我们一直保持照的时候,我们的妄念就消除了。事实上,不是这个世界让我们痛苦,而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让我们痛苦,我们并不了解所发生的真相,而是我们自己想出来的真相,我以为这个事情就是这样的,我怎么以为呢?我运用记忆来解读,而事实上你所解读的并不是这个事物的真实相,所以就会觉得有烦恼、有压力。

大乘佛法里面有一部《圆觉经》是非常究竟的经典,上面说:"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知幻即离。我们如果是能够运用觉照的话,我就能够知道,世界是有的,我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或者执著是错的,佛教里所说的空不是空掉这个世界,而是空掉对这个世界的错误认识。

所以,知幻即离,不假方便。不需要学习什么什么……,好像规定动作或者很多的方法,而是你只要觉悟,觉悟就能够保持照,保持用智慧来观照,而观照当下就觉悟,所以"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这是禅宗顿悟的法,这是《圆觉经》上佛陀教化普贤菩萨修行的法门,并且佛说: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更进一步从究竟意义上乃至于说生死轮回也是不存在的,不是我要修才去超越生死轮回,是本来就没有生死轮回。同样的,好像我们做经营和管理之中,不是说我要想很多很多的办法,才来解决我面对的烦恼和问题,事实上只要你保持觉照,这个内在生命的智慧一显发出来,你对它的执著一破除,当下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这是我讲第一点,我们在经营管理之中要能够提升、要能够运用佛法的话,首先是思维模式的提升,由凡夫的大脑思维,由凡夫的这种片断式的有局限性的运用记忆和解读的大脑思维提升到修行人的运用觉照和欣赏的灵性生命思维,保持觉照。

3、怎样欣赏灵性生命思维

怎样欣赏呢?事实上欣赏就是指一种非常好的态度。这个世界当然是相对的,有善有恶有好有坏,有美好有丑陋等等,但是我们怎样去不分别、不执著呢?不管它是什么样的状态,不管现象界是什么样的状态,我只要用一种非常好的态度来面对它,这样就是不分别不执著,所以佛说不分别、不执著就是大智慧,不起心、不动念就是禅定。

但是有很多人会误解,他认为不分别、不执著,那不分别是不是没有判断力了呢?不是这样的;那不执著是不是没有进取精神了呢?也不是这样的,而是指解读就是分别。

事实上我们凡夫,不管你是哪一种知识体系,它都是建立在解读和分别的基础之上的,当然能够解决眼前的问题,但是一解决这个问题以后,它会成为下一个问题的根源,或者引发更多的问题,所以要运用知识体系来开悟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你也不可以离开这个知识体系,正如佛陀说我们要因指而见月,那其实是指什么,是指我们好的文化、好的知识,或者好的制度就好像黄金一样,但是更重要的是这个背后的思维方式,这是点金术。所以我们要学习佛陀的思维方式,要学习活的佛法不是学死的佛法。

不是说你抄很多经论,觉得我读了佛经,我这颗心就宁静下来,我以前很烦恼很烦躁,现在读了佛经,我念佛就觉得很安静,这是浅层的。更重要的是什么?我们要学习这个背后的佛陀的那种灵性生命思维的方式。

如果我们运用解读就会有分别,就会有价值判断,就会有功利,就还会有执著,有执著就有局限性。你执著于某一个人,那其他人你就看不见了;你执著于某一件事,那其他事你就不能关注了。而佛陀是全然地开放,他没有执著,所以一切都能够觉照到,这是差别之所在。

因此,如果我们能够运用欣赏的态度,这个世间没有人不可以用,没有物不可以为你所用,全世界都能够为你所用,所以佛教说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喜无量心是指什么?是指我们面对这个相对的世界保持绝对的喜悦的心,任何时候我都很欢喜,"遭遇任何事,莫扰欢喜心。"遇到任何事情都能够保持欢喜心。

也正如曾伟教授著作里面所讲的,管人的方法,做好的领导,其实是要能够让人人都觉得他被你重视,被你关注,他就能够为你所用,不单单他的力气能够为你所用,而且他的能力也能够为你所用,更重要的他的智慧都能够为你所用。所以说"下士用力,中士用能,上士用智。"能够把他的智慧和潜能都调动出来,其实只是因为什么?因为你让他成为主角,让他觉得被重视、被关注,那么我觉得曾伟教授这种观点非常好,是能够懂得调动人的积极性,能够激发人的潜能的三昧。

同类推荐
  • 生意场社交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生意场社交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在生意场发达成功者有九条白金法则,在此特别提醒本书读者:应答客户的询盘:立即报价。传递坏消息时:我们似乎碰到了一些情况…如果你不知道某件事:让我再认真地想一想,10点前答复您好吗?请同行帮忙:没有你真不行啊!拒绝黄段子:这种话好像不适合在这里讲哦!减轻工作量:我知道这件事很重要,我们不妨先排一排手头的工作,按重要性排出先后顺序。承认过失:是我一时疏忽,不过幸好……打破冷场的话题:我很想知道您对这件事的看法。面对批评:谢谢你告诉我,我会仔细考虑你的建议的。
  • 心灵鸡汤大全集(超值金版)

    心灵鸡汤大全集(超值金版)

    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许多风景我们无法亲自体验,有许多路途我们无法一一走过,有许多人我们无法相识相知,有许多情感我们无法细细体会。然而,当你手捧这本书的时候,会马上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拥有一份意外的收获,它将帮助你在古今中外的时空隧道里任意驰骋,在人生情感的喜怒哀乐里信步徜徉。关于幸福、关于快乐、关于成功、关于爱情、关于婚姻等等话题,本书里每一篇美文向你娓娓道来。点点滴滴的哲理感悟与情感体验,清新、温暖、隽永。它们就像一道道穿透忧伤的阳光,悄无声息地温暖着你我的心房。你的心灵因此而更加朗润,你的生活因此而更加幸福,你的人生因此而更加成功!
  • 成就你一生的细节

    成就你一生的细节

    做事注重细节才能成功,导致人生的失败大都在细微处。该书讲述了细节决定成败。成功的人总是不放过每一个细微之处,越是细节他们越是做得更完美,因为他们懂得,越是不为大多数人重视的细节越是超越别人的关键所在。
  • 活该笨死的牛:方法比勤奋更重要

    活该笨死的牛:方法比勤奋更重要

    牛从来没有自己的目标,他只知道做别人现在让他做的事,他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些事,做这些事的结果是什么,他更不知道自己以后要做什么。如果你问他:“你为什么而活?”,他就会迷惘地看着你。这本书正是要告诉你,设定明确的目标,是所有成就的出发点。那些98%的人之所以失败,就在于他们都没有设定明确的目标,并且也从来没有踏出他们的第一步。
  • 这样相处进退自如

    这样相处进退自如

    与人相处,是跨越人生和事业成功的第一道门槛,掌握了与人相处的技巧和艺术,就等于拥有了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掌握一种技巧,你就可以形成一种心态;形成一种心态,你就可以练就一种处世之道;练就一种处世之道,你就可以享受一种人生。本书从语言、行动、交流方式等方面,向读者介绍了最有效、最直接、最简洁的与人相处的技巧。本书将告诉你如何与所有人和谐相处的伟大艺术。比如,如何化解与同事之间的争执;如何调节邻里之间的不和谐;如何与陌生人一见如故;如何在复杂的交往中进退自如。书中详细介绍了人与人相处中的一些技巧和心理策略,绝对易懂、易学、易用。力图帮助读者,在无论看起来多么绝望的形势下,都能够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热门推荐
  • 三生轮回之凤倾天下

    三生轮回之凤倾天下

    她南宫月轩是南宫世家的三小姐,是个超级天才,只因为在修炼的时候走火入魔,一命呜呼……她南宫月轩是一个自由的顶级杀手,却因为一个奇怪的女子给她的玉佩意外的穿越了,当她成为她,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当她的身世暴露之后,一切秘密将浮出水面。他韩夜晨是五族之中擅长炼药之术的药族族长之子却在七岁之际陷入昏迷……他韩夜晨是一国太子,人称绝世天才,与她南宫月轩是死对头,当穿越过来的南宫月轩会和他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而他韩夜晨与药族之子会有什么联系呢?三生三世,缘起缘灭,谁是谁的劫……
  • 花千骨之重生再续前世情缘

    花千骨之重生再续前世情缘

    黄泉路上,一碗孟婆汤,忘尽前世,却不知人世有太多的忘不尽,一夕彼岸,愿与君相随。泪,悄然无声,白雪皑皑,仿佛隔了千万年,————人面不知何去处,桃花依旧笑春风。。。————一生的师徒情份,只为换你回眸一笑。。。欢迎入群:567932015活跃点哦。
  • 爱藏在黑名单

    爱藏在黑名单

    尹玄曾无望地说,就算我们不能在一起,我也要占有你的身体。于是,当初温柔的少年,签订上床之约,从此万劫不复。叶枫柔因尹玄的所作所为而恨尽了他,但藏在黑名单里的,是至爱。这世上有永远吗?一生就是永远。
  • 魔法新年史

    魔法新年史

    科学社会,人们对魔法嚏之以鼻,但是几起犯罪案件的发生却异象重生,小协警林宇辰带着疑惑一步步探索,是普通案件?亦或是真有魔法作祟?
  • 妃比寻常:庶女要逆袭

    妃比寻常:庶女要逆袭

    她是尚书府地位最低下的小姐,因为被人陷害,成为京城第一贱人。又因为无意间救了中毒的老和尚,被人冠上“第一荡妇”的美称。无所谓,真的无所谓,名声对她来说不过是过眼云烟而已。她要的是了解她和他比翼双飞的男子,可是,天不从人愿,她居然嫁给,整个莫水国最讨厌她的男子。那个见到她就满脸厌恶表情的男子。看她如何征服他!
  • 重生霸道影后

    重生霸道影后

    ”呵呵,萧默,你以为你能管住我?””嗯”我是影后,怎么可能被你压””啊~~~~~~~!!!你个混蛋!"他邪肆一笑”嗯,宝贝,这不就被”压”了么?”
  • 这个病娇不太冷

    这个病娇不太冷

    黑夜中总有光明,白天也总有黑暗。——蒋初瑾
  • 生而为赢,人生不言败:强者的黄金法则(套装6册)

    生而为赢,人生不言败:强者的黄金法则(套装6册)

    本套装一共有6册书组成:《面对抉择》、《个人·精神·生活》、《试炼你的信心》、《关于良心的问题》、《有目标的人生》、《有归宿的人生》。
  • 风戮尘潇

    风戮尘潇

    写的很有代入感`谢谢支持~么么哒~(づ ̄3 ̄)づ~~戳进来看我看我看我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