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267300000065

第65章 藏书与读书

钱歌川

所有的藏书家都抱着一个期待,要在他辛苦多年,把生活问题解决之后,便摆脱一切俗务,把自己关到图书室中去,每日用充分的时间,来发掘那无穷的宝库。

我生平别的嗜好都没有,就只是爱买书。走到朋友家里,最使我注意的,不是他陈设的华丽,家具的优良,或招待的殷勤,烟茶的考究,而是他邺架上的藏书。如果一个相识,他家里有几架书,不问是蟹行文字,或线装古籍,我都觉得此人可与谈话,其家可以留恋。

每在繁华的市上走过,我看不见那些高大的百货商店,或是什么食品公司,吸引我的目光的,只是书店。我不看见书店而已,一见到一家书店,没有不走进去巡阅的。无论是大书局,或小书摊,无论他所发卖的书,是新是旧,是中是西,他对我都有一种吸引的力量。我可以在一家极破旧的书店里,消磨几个钟头,连肚子都忘记饿了。好书真比什么还可爱,我常要倾囊倒匣才能离开书店。

有时无意中买到一本得意的书,回家简直视同拱壁,爱不释手。我并不马上去读它,我只把玩它的外形,如装帧、纸张、印刷、字体、格式或是插图等等。我先把那整个的书反复地细看它的外表,然后看它的内封面,至多再读它的序文,决不愿一下就把它的内容完全读了的。

我要留着以后慢慢来读,仿佛一杯美酒,我不愿一口就将它吞掉,我要留在杯中,先赏玩它的颜色,然后嗅取它的香气,等到它的色香使我饱足了,才开始一口一口地来透尝体会它的味道。我觉得一本好书,作者著述的时候,除了他执笔以前的腹稿不算,临到动手写时,还要经过多少苦心,一字一字地去推敲,写出来有时还得一再的易稿,然后始能完成一部佳作。一饭一粥,来处不易。一本好书的产生,更不是容易的事,我们岂可草草读过!不说对不住作者,就对自己的本身说,也不应囫囵吞枣一般地来读书。走马观花,就读了也等于未读,因为歇不了多时,你不仅把书的内容完全忘记,甚至连书名都不复省忆。

说到读书,我们真应该从小孩子去学,试看一个认识字的小孩子,每当他读到一本故事书时,他多么喜欢,常要废寝忘餐,拿在手里把玩,先后复细看它的外表和书内的插图,然后根据每一幅插图的画意去推想那故事的内容,等到把全书翻过几遍,实在再不能忍耐了,才专心一志地开始去读文字。当他读时,会忘记了其他的游伴,忘记了糖果、玩具,忘记了身外的一切,他一颗小小的心,完全被那篇故事吸住了。等到他把那篇故事读完,他心中早已没有保留其他杂念的余地,故事中的人物,甚至小如一个蚂蚁,都如生地在他脑海中活跃,占据了他整个的心灵,日夜萦思,好几个月都不能忘怀。

读书要这样去读,才不负作者,不欺自己。如果只一目了事,单看了一点大意,真是罪过。

所以我每当一本好书到手,决舍不得在几个钟头内就把它读完的。尤其是谋了多少时候谋不到手,突然无意中在旧书摊头得到,更不愿草草读过,而辜负了自己寻觅它的一片苦心。但这种私心是很不容易得到人家的了解的。我的太太虽是很爱读书,然而她每次看到我不惜倾家荡产去买书,就不免有点抱怨似的说:

“老是看见你买书,又从来不看见你读,买了有什么用呢?徒然糟蹋了钱,家里到处都是你的书,连放的地方都没有了!”

我也知道我买书成癖,很想以后节省点钱存在银行里生息,要买新书也得把现有的翻阅一遍再说。然而计划尽管这样计划,每次临到好书当前,就忘记了太太的话,忘记了自己的经济状况,非买几本回来,总觉得如有所失一样。记得从前在英国的时候,我的一个买书同志,为要避免太太的烦言,每次买了书回来,就抽出自来水笔题献给太太的字样,他太太虽然说:“这样的书我又不要读”,可是对于他这种送书的好意,总不好意思骂他不该买。我觉得他这种夫妇共藏书的办法,实在不错。古人也有篆某某某某某夫妇印的图章,印在他们的藏书上的。

书果然要给人藏的呢,还是给人读的?这个连三尺童子也知道书是应该给人读的。然而中国人为什么老是叫作藏书呢?我记得从前倾心西洋文化的时候,免不了对中国的旧东西都存鄙弃之心,这种忘本的幼稚病,驱使我有一次竟妄动笔墨,谬评某文人不应把他的藏书目录刊行出来,献给西方一博士。我说西方有一文人,以其一部杰作献给他的一个烟斗,而我国这位学者竟以自己的藏书目录献给一位博士,适成一个尖锐的对照,末了我还说书是买来读的,不是买来藏的。其实现在想来,真觉多事而不应该。印一部专门书的目录,并不是完全无益于人的事,何况书固然可以读,又何尝不可以藏?我国五千年的文化,不是随便可以鄙薄的。古代相传至今的东西,虽一字之微,能不失其存在,自然有它的道理和价值。我以前也犯着一个欧化青年的毛病,觉得中国旧有的东西,都应该改良,应该急起直追模仿西洋的物质文明,现在觉得真是少年意气。后来年龄与时间告诉我,中国的旧东西,并不都是坏的,值得我们保存的遗产实在太多了。等到我欧航以后,这种信念,尤与日俱增,近来简直变成一个国粹论者了。

有人问我欧游的感想如何,我的回答是极简单的一句话:“我看不起西洋人,从此更知道珍重国故。”我觉得西洋的物质文明,毕竟是一种浅薄的东西,再以社会情形来说,中国所有的坏事,西洋不仅都有,而且更甚。中国现在许多陋习都是从西洋人学来的。中国的旧东西并不坏。我们要学西洋,不是学西洋的皮毛,是要学实在的东西。如果单是把自己的姓名西洋化了,不仅不能使中国富强,徒然显露了自己的浅薄和无常识。我说浅薄,为的是这样只能迎合几个英美的商人,正同请洋人吃饭给他预备西餐和刀叉一样。其实他更爱吃中国菜,而且既到了中国,也应该吃中菜,我们到西洋去,也不是去学怎样用刀叉吃番菜的。至于姓名是代表自己的国体,更不应去学人家的。空名的变更,果有何补于实际呢,我说无常识,是因为就在西洋如意大利匈牙利诸国,也是和中国一样,是先写姓后写名的。如意大利的诗人但丁,就是这样,他们同在欧洲尚且不与英法等国同化,我们远在亚洲,实在不必多此一举。我在去欧洲以前,英文姓名虽也曾把姓写在名字后面,但到英国与人交际,以及在伦敦出版的小书上,都是保存中国旧有的习惯写姓名的。

话说出了轨,现在再回到藏书的问题。我在上面说,中国的国粹,虽一字之微也莫不有它的道理。就说藏书的藏字罢。藏是收起来,里面含有一种重视和珍贵的意思,但决无永远不拿出来读之意。可见既有收藏,自然随时可以取出欣赏,高兴时就取而读之,读罢又复藏之箱,正所以表示爱书而重视书。

书也并不是只能读,而不能作别用的。有时我们因版本不同,虽是同一种书也常要买上好几本,以便相互考证校雠。有时因为是初版的古本,或是有题识的,或是有插图的,我们自然舍不得将它读破。还有某一类的书,根本就不是可读的。如辞典类书,只能供必要时查阅之用。至于其他社会百般,一个人无论如何渊博,也不能尽知,只能到临时去找来看。以孔子之渊博,问到国事和农艺,就只好说:“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我家里虽然也有好几本养鸡的书,但我相信我在归农以前是永远不会去看它的。我如果不对某一颗星发生兴趣,天文学的书我暂时也不要读。不过这些书我都爱收藏一点,以便心有疑问,得以随时解决。有时因为在书上读到断章的引用句,而想窥其全豹;有时因为看了马可孛罗的游记而想查考当时的中西交通。诸如此类,都得家中有各种全集专书,才能随时应用。

中国有句古语说,养兵千日,用在一时,藏书有时也和养兵一样,尽可有藏而不用,不可要用而无藏。家里书藏得多,要什么有什么,实在是学者一大帮助。

偶读寄园寄所寄,见上面转载着周阝古新语中的一个小小的故事,说有人盛夏凿一新池,客来赞美着说,等待来年好种荷花,主人说何必要待至来年,马上可以使它长出供客赏玩,客人视为戏言,等到酒后来看,池上果然绿云千朵,清香摇曳,已经是满地的荷花了。客人为之惊讶不置,问主人何来此魔术,主人却说:“为佳宾姑借催花檄也。”其实只是因为主人后园盆荷甚多,他叫搬来带盆沉水,以出奇娱客而已。

这故事即作为藏书多时可收奇效的一个旁证,亦无不可。那主人后园中平日培植各种花木,所以客人谈到什么他就可以拿什么出来,使人倾倒。主人尽可不爱荷花,但他后园仍不可不备。书尽可藏而不读,但不可不藏,也就是这个道理。好藏书的人,并不一定是浏览万卷的通儒学者,他的格言是:藏书千日,用在一时。

照以上这样说来,也许有人要疑心我是只赞成藏书,而不主张读书的。其实在我的意思只在解释我国祖传的一个藏字之未可厚非,和藏书与读书之并无二致。我国图书馆的设备既不发达,要读书的人非自己购买不可,因此读书与藏书结了不解之缘。在有藏书癖如我这样的人,有些爱好的书,即算图书馆有得借,甚至我已读过一遍,我还是要去买一本来收藏,如果不是个人所有,拿在手里总觉不过瘾似的。

我从前有一种习惯,凡是自己的书多半是没有读过的。我专借别人的书来读,凡一本书我读了满意的,或是觉得将来还想再读的,我便去买一册来收藏,其余只读一遍就够了的,当然也就读过就罢了。

买书与到商店采办货物不同,有许多书既不是有钱就可以买到的,而且也不是随时可以收集的。买书除了有充分的资本而外,还要有善相书的人。没有学识的人,单照着书名去买,而不知选择内容,买来每每无用。有了钱,有了人,还不够,还得有悠长的岁月,和大好的机会。买书犹如访贤,要四方八面去访求,世上好书既不多,寻访自然也不容易。坊间所常见的书,多是些迎合世俗的低级趣味的作品,真正的好书,常遭绝版之厄运。

藏书家的宝库,既是这样一本一本,穷年累月而注以心血的结果,他自然是特别爱惜,而愿加以珍藏的。在平时也只取出来,或日夜加以摩挲,或夸示佳宾贵客。他不放心随便借给别人,既担心久假不归,又怕被人损坏弄龌龊了。就是他自己取出来读,也小心翼翼,要用特制的封皮包着,在明窗净几之下展阅,那时他便能领会与古人对谈之乐,而神驰于想象的大世界中。

但这种聚精会神来读书的时候,在一般有职业的藏书家是不常有的。所有的藏书家都抱着一个期待,要在他辛苦多年,把生活问题解决之后,便摆脱一切俗务,把自己关到图书室中去,每日用充分的时间,来发掘那无穷的宝库。

同类推荐
  •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第9卷2)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第9卷2)

    本书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主编的现代文学论丛,就中国现当代文学所发生的一些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展开了不拘一格的探讨,从文学史、戏剧研究、博士论文选粹等主题选编了多篇比较有代表性的专业论文。
  • 足迹

    足迹

    本书收入了56篇西北老一辈金融工作者回忆录,文章以个人亲身经历,向读者展示了党领导金融工作走过的艰辛历程,展现了西北老一辈金融工作者在当年艰苦工作环境中,坚定信仰、忠于革命和建设事业,体现出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的高尚品格和道德修养。
  • 少男少女文摘修订——花季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修订——花季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初心

    初心

    本书由安徽省作协主编,收入了2016年新增的省作协会员的代表作品。主要篇目有《今日的故乡》《母亲的小院》《春天的韭香》等散文及诗歌。内容上均为讴歌伟大祖国和美好生活,表达对亲人、故里的热爱、思念之情的作品。其出版意义主要为促进我省文学事业的发展,增强作协会员文学创作的积极性。
  • 随梦飞翔

    随梦飞翔

    改革开放伊始,语文教育百废待兴,作文图书蹒跚起步,第一代作文应运而生,暂时性地填补了作文阅读的空白。其后,以山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学生作文大全”为肇始的第二代作文图书,开辟了作文教育、阅读、研究的新局面,让无数人为之欢欣鼓舞。
热门推荐
  • 女人心计:提升女性魅力的12种心理技巧

    女人心计:提升女性魅力的12种心理技巧

    《女人心计——提升女性魅力的12种心理技巧》一书,将会帮助女人拨开重重迷雾,破译专属于自己的魅力密码。
  • 超游戏大陆

    超游戏大陆

    意外来到游戏的世界,(作者)不给金手指就混成咸鱼的林克,带着游戏修改器,哪里不对改哪里。
  • 龙探

    龙探

    安阳起是朝廷第一神探——龙探。盗窃抢劫、谋财害命、杀人纵火...一个个棘手的悬案在安阳起手下逐个破解。然而天下有变,安阳起却无意间卷入一场朝堂、权臣、储子的阴谋当中。
  • 七岁傻相公

    七岁傻相公

    嫁个相公是傻子,她是又当娘又当娘子的伺候着,妖孽啊、极品啊、口水啊!让她只能看,不能吃,这让她情何以堪啊!不行,傻子相公是她的,先吃了再说吧,以后慢慢再调教,咩哈哈,姐来鸟!
  • 娱乐城

    娱乐城

    中国娱乐城的一般架构相当于美国的国会、法院和总统,业主、老板、经理三权鼎立。业主将物业租凭赁给老板,后者投资装修,建成娱乐城,然后请总经理管理经营。作为“总统”的肖鹏和他的副总欧、助理娟在南方某城演绎了一场呼风唤雨、翻江倒海的资本传奇。在这个藏龙卧虎也藏污纳垢的“休闲基地”,大学毕业生夏青不仅能聆听祁总的高谈阔论,还能与南方来的符老板讨论耐磨钢球的晶相结构,工为娱用,终于从众多的“小姐”中脱颖而出成为领班。但她的良知并未泯灭……本书是丁力商场小说系列之一,漂亮、天真的女大学生夏青,一个错误的决定,一次轻率的出走,却透支了她终身的幸福,回归的她还是原来那个美丽、清纯的女大学生吗?……让我们在书中寻找答案!
  • 神仙的那点子事

    神仙的那点子事

    我从凡间来,今朝入仙籍;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算了,不装了,我摊牌了。这就是个逗比在仙界种种地,钓钓鱼,坑坑仙的日常。嗯,对……吧?
  • 公主的骑士们

    公主的骑士们

    如果王子不爱公主、或者公主不爱王子怎么办?所以才有了这个故事的雏形,王家贵族间的爱情,公主与骑士,穿行于那古老的中世纪,梦幻的年代,很多父母之命的婚姻,也许在方式上和我国古代会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因为文化的差异,过程应该会有所不同。坚强与信任,比起原始的婚约,应该更加重要。他们那个年代会怎样去爱?到底什么是淑女风范、骑士精神?
  • 涉江

    涉江

    她本无意走进一座王城;他本有心逃离一扇宫门。她原以为此嫁非是爱;他原打算相守不问情。却不料,是往世的缘,还是今生的因?一座危城,竟成全了一方围城……
  • 恶魔小商人

    恶魔小商人

    恶魔经营的当铺。“想要力量?你用什么换?”想要金钱?可以,这很容易。“”想要权利?我看看你有什么!““想回家?我比你还想回家。”
  • 以叶扁舟渡淮林

    以叶扁舟渡淮林

    请问一下林先生是如何追到林太太的呢?“很简单,死缠烂打,臭不要脸,最关键的是,两情相悦。”噢,原来是这样啊“林太太,好了吗?”好了好了“奖励。”不给,略略略“小家伙学坏了啊”啊呸,老娘本来就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