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087500000002

第2章 早慧少年

顾准,字哲云,又名绛枫、吴绛枫、吴达人、立达、小方、怀璧等。1915年7月1日(农历五月十九日)出生于上海南市顾家湾的一所宅院里,因外家无子嗣,自幼从母姓。

顾准堪称“五四”之子,他出生的那年,恰逢《青年杂志》(后更名为《新青年》)创刊,四年后又爆发了举世闻名的五四运动,中国历史处在一个重大的转折关头。民主、自由、科学的思想开始漫卷全国,东西文化互相碰撞、交融。

从顾准的身上,可以找到一部中国现代史的投影,这位杰出的思想家与众多的仁人志士一样,很早便投身救亡与启蒙、革命与建设的双重变奏之中,激情、亢奋、呐喊、困惑、质疑、彷徨、纷争、搏斗、批驳、解说……扑朔迷离,难以尽述。总之,顾准的一生,与中国现代的历史变革紧密结合,荣衰浮沉。

当时,五四新文化运动竖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化,提倡新文化”的大旗,而后来顾准的批判“东方专制主义”和“中国史官文化”,不啻“五四”精神的余绪。

顾准父亲原是江苏苏州人,祖父是个染坊工人,早年亡故,生有儿女四人,长子陈蓉生,次子陈文纬,即顾准的生父。陈文纬生于1873年,因家贫早年失学,后经自学,学会了做买卖和账房先生,并且钻研中医。辛亥革命前,他因谙熟岐黄之术,被延聘到湖北的一个衙门里当幕僚。30年代,陈文纬在晚年还开业当中医。

顾准的伯父陈蓉生,年轻时来到上海江湾一带,向当地棉农收购棉花,然后再转手出售给棉纱厂作原料,赚取了不少差价,时在1890年前后。

由于陈蓉生多才善贾,经营得法,大约在民国初年,他写信给还在苏州故地的弟弟陈文纬,让他携母亲、弟妹迁居上海,与其生活在一起,并合做棉花生意。

顾准的外祖父顾老先生在苏州经营一家扇庄。扇庄规模不大,雇用伙计最多时,也不过二三人。陈家生计困难,祖母就到顾氏扇庄领做一些扇子活。陈、顾两家就是这样熟识起来,以后还成为儿女亲家。

顾准外祖母生过许多孩子,长大成人的只有姐妹两人,没有子嗣,其中的妹妹顾庆莲即为顾准生母。他父亲和母亲的结合,是姐夫跟小姨的恋爱,结婚的年份大约在1910年。

顾准兄弟姐妹总共十人,他排行老五,小名双伍。顾准的大母(即母亲的姐姐)生有四个哥哥和一个姐姐,生母有五个孩子,顾准是他母亲的长子。

在顾准出生之前,由于外祖父年老体衰,其经营的扇庄日趋式微,难以为继,最后只好把多年积蓄的八百元钱交给顾准的父亲做棉花买卖。顾准的父亲就拿这笔钱去开了一家棉花行。起初,在顾准幼年时期家境尚可,能够维持温饱,他的父亲还有“包车”(即自备人力车)。

到1924年,顾准父亲陈文纬的棉花行因经营亏损,只得歇业,那时大概还残留一些钱款,陈文纬就另开一个“小花号”继续营业。一两年以后,因经营不善,经济状况急剧恶化,花号也维持不下去了,最终倒闭歇业。这时,父亲的“包车”没有了,住处另迁了,住得也差多了。1926年,顾准的父亲经常整天不出门,要他们兄弟几人拿家里值钱的东西上当铺典当,然后取钱买酒喝。

随着家庭的破产、没落,顾准渐渐开始懂事了。

顾准是在五岁的时候开蒙的。1920年起,他在其小姑母的私塾读了两年,他的小姑母曾在清心女中上过学。清心女中是沪上一所著名的教会学校,创办人为美国基督教学会派来的玛丽·范约翰,开设在南市陆家浜一带。清心女中由于发展较快,规模可观,各种教学设备齐全,成为当时沪上有名的女子中学,培养了不少人才,知名的有:著名的小儿科专家、上海儿童医院名誉院长苏祖斐;在美国读书时和宋美龄同学、后长期担任其秘书的张蔼真;著名艺术家霍希贤、高芝兰等。

顾准在他姑母的精心指导下,其过人的才华、聪颖得到了发挥,识字断文由此开始。

1922年,顾准七岁。他插班转入他家附近的留云小学上三年级,他的两位异母哥哥也在那里念书。这是佛教寺庙“海潮寺”所举办的私立正规完小。当时的校长是王志莘。王志莘是现代金融家和经济学家,早年当过钱庄学徒,后入南洋公学和上海商科大学求学。担任留云小学校长不久,于1923年得到南洋烟草公司简氏兄弟资助,与潘序伦一起赴美留学,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银行系,获得硕士学位。1925年回国,任中华职业学校校长,并出任《生活》周刊第一任主编。1926年,转入金融界。

王志莘和留云小学的国文教员殷亚华(浙江嘉善人,1941年病逝)对顾准弟兄三人很注意,特别是聪明好学的顾准,颇得他们的青睐,他的作文常被评为优等。这时,他们不光接受传统的四书五经,国文教材也收录了黄宗羲的《原君》、《原臣》,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故事以及同盟会会员林觉民的遗书等等,顾准幼小的心灵多次得到民主、自由气息的浸润。

相隔半个世纪,在1973年的时候,顾准对他早年的母校仍然记忆犹新。他说:

我还清楚记得,我的母校——留云小学的校歌,开头的几句是:“滔滔黄歇浦,汲汲竞争场,商战学战较短长。”我学会唱这歌,是在1922年,五四运动后的第三年。

顾准1925年离开留云小学的时候,他的家庭已显贫寒式微,流年不利。1926年秋,中华职校新学年开始之际,因为家里再也拿不出学费,他们弟兄三人只好同时辍学。小学老师殷亚华知道这一情形后,便主动向正在中华职校任职的王志莘提议,请学校对顾准的学杂费予以减半。对此,王志莘当即允诺。这样减半以后,连学费,一个学期约需二十元,在他外祖母和母亲的“私蓄”拼凑下,顾准再度复学,时在该年10月上旬,距开学已六个星期了。

这时,顾准也许是幸运的,家庭的破落毕竟没有使他辍学。更重要的是,顾准就读的初中,是赫赫有名的拔中国职业教育之头筹的中华职业学校。

当时,一般学校教学与实际脱节,收费又高,多为富家子弟而开。中华职校则蹊径另辟,独树一帜,以“劳工神圣、双手万能”为口号,学以致用,注重质量,收费低廉,因而在沪上声誉鹊起。

这所学校的校址设在南市小西门,距顾准家不远。学校学制为五年,初级班(相当于现今的初中)两年,高级班(相当高中)三年,分设工商两科。学生可以根据家庭经济状况和个人的爱好、学习情况,自由选择学制和科目,毕业后即可就业。顾准因家境贫寒,进入商科就读。

中华职校的教学是有特色的。其一,课程设置除基础课,还设有专业课,商科特别侧重英语教学。学校考虑到上海是外国人较为集中的城市,商科学生就业后与外国人接触较多,因此将英语列为学生学习的重点,其英语水平高于普通中学。顾准的英语基础就是在这里打下的,后来,再经过刻苦自学,长进迅速,能流利地会话和阅读英文报刊、原版图书。60年代,他还翻译了美国学者熊彼特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罗宾逊夫人的《经济论文集》(两书均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后话。其二,扩大上海工商界的广泛联系,注意产学结合、学用结合。其三,学风扎实、稳健,经常开展文体活动。其四,职校教师经常在课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介绍帝国主义依靠租界特权,胡作非为,如不平等条约带给我同胞的种种灾难等。青年学生经过这些教育,无不引为奇耻大辱,发愤图强,爱国之情油然而生。”这些教学特色,对少年顾准的成长,无疑是有裨益的,不少内容,终身受用。

顾准在中华职校的时候,已感精神上的困惑,一则是家庭的纠纷和经济的窘迫;另一则是社会的变革和时事的演化,真应了古语所说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前者的麻烦,大概还容易对付,后者对少年顾准的冲击很大。两者交织,是促使他后来走上革命道路的因素之一。

同类推荐
  • 萨达姆传

    萨达姆传

    萨达姆的生活以及伊拉克现代史已引起人们太多的争议。作者没有回避那些最有争议的问题,而是把萨达姆一生中一些最重要的时刻放在伊拉克及中东地区现代史的大背景下叙述,通过对各种事件和运动等众多历史片段的详尽描述,以及对萨达姆此前不为人知的诸多日常生活和政治生活细节的披露,用独特而公正的视角再现与剖析了萨达姆不同寻常的一生。
  • 金庸传

    金庸传

    这是第一部以平视的眼光写下的《金庸传》,作者以客观、理性的尺度,依据大量翔实可信的史料,写出了一个真实的人,一个出类拔萃的武侠小说家,一个报业巨子,一个备受争议的社会活动家。本书首次利用第一手档案,挖掘出不少鲜为人知的珍贵资料,矫正了有关金庸生平的许多讹误。
  •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本书作者以温暖的笔触叙写了文学大师杨绛先生的百年人生——风风雨雨,有起有伏、有悲有喜。内容主要涉及:杨绛先生童年的成长、家庭的变迁、求学历程,以及她同钱钟书半个多世纪相濡以沫的爱情,从而描摹出一位博学、睿智、宽容、淡定、从容、坚强和韧性的奇女子。此外,杨绛先生对抗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的态度,堪称生命的正能量。翻开《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你将看到一串串精彩的故事,经受一次次精神的洗礼。
  • 三千年来跌宕人心的英雄史与悲剧史

    三千年来跌宕人心的英雄史与悲剧史

    作者博文以丰富学识、扎实的专业功底解读历史人物,以生动的笔触描绘权谋与人性,详尽而真实地讲述了三千年来那些悲剧英雄传奇的一生。本书没有受困于历史的羁绊,去刻意拔高或者贬损其中的某一个历史人物,而是以崭新的视角,深刻揭示了那些英雄从崛起到覆灭的过程。尽管因篇幅所限,选择的都是吉光片羽,但却折射出了他们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悲壮人生。希望带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既有气吞山河的荡气豪迈,也有扼腕长叹的幽怨凄美,还有对英雄人物再度品味的盘点斟酌。当然,《三千年来跌宕人心的英雄史与悲剧史》不会误导读者的评判和思维,因为涉及本书的所有历史人物,都是在参阅了大量史料的基础上而被客观还原的。
  • 石勒传

    石勒传

    本书以传记文学的手法,系统演绎了后赵皇帝石勒跌宕起伏,风起云涌的一生奋斗历程。作品以故事形式再现了西晋八王之乱所引发的“五胡乱华”,促成了石勒、刘渊等枭雄的先后崛起,讲述了石勒创建后赵帝国的全过程。石勒以耕奴身份起于微末,其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远见卓识的为政理念以及光明磊落的人格风范,至今仍有可贵的现实借鉴意义。
热门推荐
  • 空间提升

    空间提升

    看书五分钟,消化两小时这就是第一本空间解释小说,空间提升是有可能的,请大家一定相信空间是可以提升的否则这小说就成为奇幻小说了,没准,明天空间提升的就是你!
  • 我是局内npc

    我是局内npc

    一个对网游世界一脸懵的妹子,突然有一天穿进了游戏世界,成为了路人甲npc,她将如何应对游戏里的世界呢?
  • 迷路的小鸭子

    迷路的小鸭子

    一个男生,满怀激情和梦想来到大都市,每天反省自己要清醒地活着。等他醒来时,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已经睡着了,深陷泥沼。怎样的社会背景,怎样的成长经历,怎样一种微妙的心理变化,使得他不断背离自己的初衷。他会怎样抉择?怎样重生?请翻开这本书寻找答案吧!
  • 让性格成就你

    让性格成就你

    性格是每个人都拥有,很难克服或改变的东西。本书娓娓向你讲述关于性格的种种,教你如何欣赏自己性格中的优点,改变弱点,从而成就幸福的人生。
  • 彦辰说封神之神仙道

    彦辰说封神之神仙道

    近两年,新版《封神榜》一部接一部再次走进人们视野,勾起了许多60后、70后、80后对老版《封神榜》的记忆,网络上对封神也第一次开始了大规模的探讨,在这样一个民间对封神关注度渐热的情况下,一个80后的青年晚辈,用他的神来之笔,开始了他对古典名著《封神演义》这本中国正统神话典籍的剖析和解读,让读者耳目一新。该书作者经过缜密推断,认真梳理,作者彦辰重新修改撰写的《彦辰说封神之神仙道》对世人了解“封神榜”这个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疑问做了合理的解答,更加充实、更有深度地解读《封神演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影后你逃不掉了

    影后你逃不掉了

    娱乐记者:边影帝请问你为何点赞邬佳琪的微博,你们是在一起了吗?零绯闻的边影帝有一天居然为了一个没出道的明星发文,点赞微博,关注,还一起回家?粉丝们大闹,结果却是不够!多发点糖吧边影帝低笑:我喜欢她这个小朋友啊...某女:我是无辜的......拒抄袭,转载
  • 九品状元郎

    九品状元郎

    公元前……公元前……哎呀,反正是公元前不知道多少多少年,神秘的华月古国,一夜颠覆!硕果仅存的二人,一人逃出生天,一人生死不明!三个月后,一男两女,踏上了大秦王朝的土地……现代的知识,华月的古武。且看史上第一个九品状元郎,会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留下怎样的足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终究是该醒了

    终究是该醒了

    未下山之前,师父跟我说过,人心险恶,像我这般傻傻愣愣,一定会被骗。我不信,师傅死后,我违背师命,私自下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