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15500000072

第72章 文学人类学研究(1)

主持人叶舒宪教授

叶舒宪(1954-),男,北京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关于文学人类学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户晓辉

近年来,“文学人类学”对学术界来说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字眼。20世纪80年代以神话原型批评热为先导,相继出现了一大批文学人类学研究的著作,“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于1996年的成立以及“中国文化的人类学破译丛书”和“文学人类学论丛”的先后出版,使文学人类学成为中国当代比较文学研究最突出的实绩之一。经过近二十年的研究实践,我们似乎已经没有必要把过多精力放在论证这种研究方法或“学科”存在的理由以及合理性等问题上了,而是应该冷静下来,反思问题。无论把文学人类学看成一种研究方法还是一个学科性质的东西,对它自身的发展来说,都是当务之急。

其实,中国的文学人类学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所面临的课题和问题都很多。如近年来从事文学人类学研究的学者基本上都没有受过人类学的严格训练,只是凭个人兴趣自发地借鉴,由此造成知识结构的失衡,所以,人类学科班出身的人会认为这种研究是野狐禅,而坚守传统研究范式的人又会斥之为标新立异或生搬硬套,这就使文学人类学研究在学科定位、课题设置、经费申报、人才培养诸方面都缺少支持和保障。而且,由于这种研究本身的难度较大,现有的成果中确实存在不尽完善之处。最近,我对自己以前的研究就有所反省。

在文学人类学还处于“弱势话语”的初期阶段就对它吹毛求疵似乎有些残酷,但无论它作为一个学科还是作为一种方法,实践它的学者自身确实需要在学理和学术上提出高标准和严要求。应该说,如何化解人们对它的误解以及它本身如何深化理论认识和提高研究质量是目前文学人类学面临的最大问题。有些学者因为目前文学人类学研究实际存在的某些缺点、不足甚至错误就对这种方法本身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表示怀疑,也有人从文化相对主义出发,以文化特殊性、纯真性和自足性为理由排除了跨文化比较和阐释的可能性。我想,其中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有相当一部分原因在于很多人抱守传统的认识论,认为历史和典籍有一个先在的本质或意义,解释、理解历史或典籍的过程就是利用恰当的方法或者沿着正确的道路重新发现这个早已存在但又失落了的本质或意义。伽达默尔称之为“死去的意义”(dead meaning)。在这种根深蒂周的观念的支配下,文学人类学的研究当然会受到怀疑甚至鄙夷。当代哲学解释学业已证明,理解和解释并非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对外在于自身而且潜藏在对象之中的“意义”的发现,而是解释者与被解释对象的相互交流和理解。这是一个“视界融会”和相互建构的过程。理解和解释不是再造古代的、历史的、作者的或某个文化的“原意”,而是一个不断开放的创造“新意”的过程,这就为文学人类学的研究开启了空间。关于哲学解释学对传统认识论的颠覆,可参看伽达默尔、利科等人的论著。叶舒宪先生在《跨文化阐释的有效性》一文中也从文化相对主义和普遍主义的辩证立场上相当清晰而有力地阐明了文学人类学研究的哲学和认识论依据。

这里有必要指出的是,国内文学人类学研究除了有具体研究环节上的缺点以外,有不少研究者(包括我本人)还存在相当程度的盲目性,对一些重要的理论前提缺乏清晰的认识和论证。这大概是引起有些学者对文学人类学研究的“不信任感”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各种原因,即使是所谓人类学科班出身的有些学者,也存在对西方人类学的历史、理论和方法缺乏深入了解的问题,这种情况在从事文学人类学研究的学者中可能更严重。比如,“文学人类学”,大家都在谈,但它究竟指什么,却不十分清楚。加世纪初,茅盾借鉴比较神话学对中国神话的研究、闻一多从神话民俗角度对《诗经》和《楚辞》的解说、郑振铎用《金枝》的巫术理论分析汤祷传说,以及欧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与20世纪60年代之间兴起的神话批评,都属于文学人类学研究的范围。不过,严格地说,20世纪80年代初,当文学和人类学作为两个学科互相发现了对方的吸引力以及与自身的深刻关联之后,“文学人类学”的提法才正式出现。虽然近年来中国学者对“文学人类学”的理解与欧美的界说有些相似,但从迄今的研究实践来看,运用人类学方法和视野研究文学仍然是国内文学人类学的主流。

西方人类学始于传教士和旅行家的日记或记录所带来的对远方异域或异民族的意识,而这些日记或记录大多是用文学手法写的,因而可以说,从一开始,人类学与文学就有因缘关系。古典人类学的大家弗雷泽更是以文学笔法写作而著称,刘魁立在《金枝》“中译本序”的开篇即说:“这部书的题名似乎有些奇特。单纯根据题目推断,很像是一部情节曲折的小说或者意蕴清幽的长诗,然而它确确实实是一部严肃的科学著作”。当代人类学家甚至认为,《金枝》在当时和后来之所以产生了那么大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原因在于它的文学魅力。受当时社会思潮的影响,古典人类学尽管有强烈的文学色彩,但其实证主义态度十分明显,这集中表现在古典人类学研究全面贯彻和延伸了从自然科学引进的生物进化论世界观。20世纪20年代之后,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德克里夫-布朗的功能主义理论虽然继承了实证主义的态度,但他们竭力使人类学变成一门“文化科学”,以弗雷泽为代表的古典人类学遭到遗弃,日益追求科学化和客观性的人类学似乎离文学越来越远了。20世纪40年代以后,西方人类学开始向“历史学”和“人文学”方向发展,60年代发展出以吉尔兹为代表的解释人类学,至80年代以后受后现代思潮影响而形成的反思人类学,才使人类学和文学走向再度“亲和”。这样说当然是极简单的概括。

王铭铭提醒我们,不能把西方人类学在20世纪的演变化约为实证主义-历史-解释学-批判社会科学的进化,因为它从一开始就综合了这三种知识旨趣的基本特征。但从总体趋势上,西方人类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确有不同的侧重和风貌,与文学的关系好像也经历了一个“正-反-合”的过程。先是马林诺夫斯基的田野日记。在他去世25年后公之于世,使人类学家们大为震惊。后有美国人类学家德里克·弗里曼批评米德的著作《米德与萨摩亚人的青春期》于1983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推出,这被认为是人类学学科进入成熟期的一个标志。当代人类学家利用“人类学的人类学”(anthropology 0f anthropology)回顾这门学科的历史时不仅将它称为“启蒙运动的合法后裔”,也赐予它“殖民主义的私生子”的“雅号”。人类学的科学性,客观性以及表述“他者”的合法权力受到质疑和挑战,这集中体现在它的“表述危机”或“文本化”问题上,因为人类学家发现文本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生产和知识创造的过程,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将自我与他者的对话表达出来,成为问题的关键。当代人类学家不约而同地把视线转向了他们久违了的文学,并在其中获得巨大的启示,所谓“实验民族志”和“人类学诗学”就是为了借助文学表达的手法改变以往人类学田野报告的独自和霸权倾向。比如,英国人类学家丹·罗斯在评价人类学家兼诗人戴蒙的诗集《图腾集》时认为,他的诗歌把两个意群并置在一起,在一个意群中反映隐含的叙述者的观点,在下一个意群中又表述主人公的观点,这样从同步的双重视角来看,他者和自我就结合在一起了。当然,当代人类学家从文学中获取的灵感和启发远不止这些。

人类学家借助文学能否解决他们的认识论困境和表述危机,另当别论。其实,文学作为人学,人类学作为研究人的学问,本来应该具有不证自明的天然因缘。只是由于适应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合法性的需求而形成的学科界限或鸿沟,才使它们各自有了泾渭分明的知识谱系。也正因如此,出身于人类学和文学研究两个阵营的学者虽然都打出了“文学人类学”的招牌,但他们所说的内容却各有不同。例如,人类学家丹尼尔和文学研究者佩克在他们合编的一本书的导言中,分别从各自的学科角度表述了对对方学科的看法。丹尼尔指出,认识他者是人类学存在的理由。人类学的这种他者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涉及其他民族,另一种涉及其他形式。作为其他民族的他者有“原始人”、“土著”、“传统民族”、“部落”、“族群”等不同名称,而作为其他形式的他者就是文本或文学。正是在与作为其他民族的他者的相遇中,人类学才遭遇了作为文学或文本的他者。文学是“人类学家内部的陌生者”(the strangerwithin us),尽管作为一门“客观科学”的人类学不得不压抑文学的风格和修辞手法,因为在实证主义看来,承认了文学就等于承认了主观,但是,20世纪20年代从第二代人类学家开始通过田野作业的仪式化和该学科在大学科系的学院化而建立起来的人类学职业化,不但没有阻止文学等“陌生者”的闯入,反而因为有了它们的进入而丰富了人类学的内在生命。对于很多著名的人类学家来说,如本尼迪克特、埃文斯-普里查德、弗雷泽、马林诺夫斯基、米德、列维-斯特劳斯、吉尔兹等,修辞成了他们的品质证明(the hallmark)。佩克认为,文学批评家从人类学特别是反思人类学那里学会了将自己的学科人类学化,并由此追问学科条件下的意义构成方式,思考文学研究的“情境”。作为德语教授,他认为美国大学的外语系受英语系的支配,那些从事少数民族或族群文学、文化研究的学者常常会被人们不当回事,或者被认为是在二级文学上浪费他们的文学才能。因此,文学研究,特别是外国语言和文学的教学本来就具有人类学的因素。目前盛行的不断跨越国别的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研究比以往的国别文学研究更接近人类学,它认为,文学人类学作为一个跨学科领域是“第三种文化”或“不属于任何一方的一种东西”。伯纳德特·布赫通过比较斯汤达和马林诺夫斯基的私人笔记探讨民族志的认识论。人类学家费尔南多·波亚托斯认为叙事文学中以及作家与读者之间的非语言交流系统构成文学人类学的基础,这种探讨在比较研究而非孤立地研究一部作品时最有效。为了使文学人类学更加“科学化”,他还设计了研究的模式并且描述了文学人类学的身体系统。同样,文学研究者欧文·奥尔德里奇也描述了文学人类学研究的“语言学模式”(the linlguistic model)、“民族学模式”(the ethnological model)和“拆分模式:原始主义”(the disjoined model:primitivism)。他认为文学作为人类文化活动的一种遗留物而存在,而人类学是一种方法论或研究过程,所以文学本身是人类学的工具之一,所有国家和民族的思想与行为显示出的普遍模式构成了一些常数,对这些常数的寻求是文学与人类学之间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国外学者们对“文学人类学”的理解也各有不同。但是,当我们把中国学者的实践和国外进行对比的时候就会发现,其中有一些耐人寻味的“错位”现象。比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文学人类学研究方法的重要体现形式之一的原型批评在国内已经逐渐淡出,但是,这种批评方法的重要源头--弗雷泽的《金枝》仍然对中国的文学人类学研究产生着潜在而巨大的影口向。国外对这本书的批评很少有人介绍,也极少有人对这本影响极大的书展开学术讨论。这是否意味着弗雷泽的研究范式已经被我们当作不证自明的前提一直在使用着?

同类推荐
  • 沉重的肉身

    沉重的肉身

    孙红蕾分配到红旗机械厂当工人之前,本是市体委女子篮球队的一名队员。在球场上,趁人不备将篮球“忽”地一下灌进篮筐是她的拿手好戏,用现在的话讲,她就是一个灌篮高手。孙红蕾在体委的领导下打了若干年的篮球之后,她的退役年龄就到了,这时候,她的高中同学们纷纷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而她层次又上不去,她该怎么办呢?好在那个年代,咱们国家的企业除了搞生产经营以外,还要承担许多社会责任,甚至政治责任,诸如文教、宣传、卫生、体育,甚至计划生育等。因此一个企业经常需要吸纳很多与生产经营毫无关系的、五花八门的人才,孙红蕾就这样被吸收到红旗机械厂当了一名库管工。红旗机械厂之所以愿意吸纳孙红蕾进厂,原因在于该厂的王厂长是一名篮球运动爱好者。
  • 大陆与台湾当代文学语言比较论

    大陆与台湾当代文学语言比较论

    本书稿主要研究目标是通过两岸文学语言比较深入认识大陆、台湾文学语言发展各自的特点,同时通过对汉语文学语言的两个主要支脉的研究,深入认识中国文学语言发展的整体特点,从这个角度出发,本项目分出了三个板块:首先是大陆与台湾个体文学语言比较研究,这个部分从小说、诗歌、散文三个方面对两岸文学语言的发展做了较深入的比较。
  • 胡适:做最好的学问

    胡适:做最好的学问

    本书选取了胡适著作中关于读书、治学、教育等方面的篇章,既有轻松的读书趣味,也有科学的治学方法,同时也包括对经典名著的点评,考注等,对青年人读书做学问有很好的引导作用。胡适的名言“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在这里得到充分阐释;他的“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
  • 从世俗中来,到灵魂里去

    从世俗中来,到灵魂里去

    本书为“中国人文讲演丛书”之一,以学术的普及为旨归,以思想的撒播为内涵,以学术的讲演为形式,搭建人文、经济、管理、法律各平台,再现国内一流学者的学术讲演现场。
  • 凌阁芳菲

    凌阁芳菲

    这是作者出版的一部古体诗词作品集,收录了作者近几年创作的部分诗词作品,分绝句、律诗、词、对联共四卷。这些结集出版的诗词作品,绝大部分发表在红网,被人称为“月下古典诗派”代表。
热门推荐
  • 带个空间做王妃

    带个空间做王妃

    一代二十一世纪学生党沈鸢儿,穿越成了与她同名同姓且同性别正三品吏部尚书家的嫡系小姐。沈鸢儿上有父亲恶毒小妾,一心想着转正,下有想取而代之的庶姐,不过幸好,有一个疼爱她的父亲。沈鸢儿感叹“呼,幸好随身空间没有丢,看我不一把捏死你们。”带在空间,沈鸢儿人生开挂。某王爷言:“我家王妃真厉害,天天忙着做好事。”
  • 浪海无涯全靠学

    浪海无涯全靠学

    一掷一投一千金,一字一顿一牛逼,可以打王者,扫吃鸡,无学海之恼心,无书声之乱耳,我们不是学习的神,但我们可以怎样去学习bug,记住“划船不用浆,一生全靠浪。”
  • 大梦一场,再见君

    大梦一场,再见君

    一个是大将军之女,千金小姐;一个是暗影盟少主,手握大权。他,年少是狠心取其心头之血;她,却失忆了,忘了关于他的一切,忘了他给的伤,忘了她的漂亮哥哥……多年之后,也许是命运作弄,让他们再次相遇。
  • 掌控仙武

    掌控仙武

    让我们以不同的方式那些著名的仙侠武侠作品,有惊天打斗,温柔爱情,相同的人物,不同的仙武。
  • 我和大清有个约会

    我和大清有个约会

    安然一觉醒来来到了大清,成为了秀女,入宫成了唯一选择...四爷说:我一直在等你...八爷说:你原本属于我...九爷说:至死方休...十四说:为了你我也要做皇帝.群:38297616
  • 神厨之境

    神厨之境

    厨道生活在现代的高中生小肆无意中唤醒了被封印在厨刀的、曾有“厨神”之称的千年魂魄——上官玉。而此时,小肆寄住的“何家老店”也正面临着倒闭危机!小肆和上官玉将会展现怎样精湛酷炫、超乎想象的厨艺拯救“何家老店”呢?
  • 梅隐

    梅隐

    一盏清茶,一杯浊酒,梅花相思,未来可许?
  • 请我吃一颗奶糖

    请我吃一颗奶糖

    内地第一女爱豆傅微微经历十年海外打拼终于回国发展回国没多久便被经纪人骗着参加了一档关于游泳的综艺。傅微微以为随随便便走个过场就行,没想到不仅没走过场划水还遇到了十年前的邻居!“大家好,我是沈清泽,你们今后的教练。“傅微微,你确定不公开我们的关系?”“沈清泽,我作为顶级爱豆,按理说是要很多男粉丝做我男友的。”“不公开也罢,省事儿!”坐在床头的沈清泽皱着眉头,一言不发按着手中的键盘,“喏,微博爆了…”“我…我就是说说而已!”傅微微连忙打开微博,看到第一条爆掉的热搜,扶额。微博:“十年换百年,@宇宙最美傅微微”傅微微连忙发微博回应:“散了散了,我就是带着我家猫出来遛遛。”泳坛新晋男神X内娱顶级女爱豆欢喜冤家甜蜜爱情等你开启一眼万年,十年换百年
  • 流年是你看不见的一声远

    流年是你看不见的一声远

    过不去的过去、未必来的未来;到不了的永远、握不住的瞬间。
  • 龙吟北宋

    龙吟北宋

    我想你们都还记得那个很著名的疯子,他努力半生,却壮志难酬,试过不择手段,最终却众叛亲离……他为复国而生,因为无法复国而疯。其实如果他可以淡定一些,惫懒一些,知道退一步的话,也许真的会海阔天空——二十余年后,方腊、宋江先后造反,辽国覆灭,金国崛起,一百六十余年的太平世界就此终结,龙蛇并起的大争之世正式开启。这倒霉的疯子没赶上好时候,可是,他的儿子却恰逢其时……且看我慕容安这一世,剑试华山,龙吟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