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55000000006

第6章 伦奇勒先生来到哈特福德(1)

追根溯源

普惠公司史话汇编了近90年来建造该公司的成千上万名优秀人才的故事,他们包括工程师、设计师、机械师、销售和业务人员、办公室人员、秘书和后勤保障人员。

然而,这个伟大公司的建立主要源于一个人的远见卓识,这个人就是一位性格内向的俄亥俄州人,名叫弗里德里克·B.伦奇勒。伦奇勒有点腼腆和矜持。他是首先认识到航空会成为对美国国防和经济至关重要的强大行业的人之一。他的远见卓识表现在他建立了航空业初期的两家最成功的发动机公司:莱特航空公司和普拉特·惠特尼公司。

伦奇勒的远见卓识建立在三个简单原则基础之上:即对航空充满激情;对工程与制造精益求精,满足客户需求;制订周全的业务计划。这些原则为他提供指导,如今仍然是普惠机构的组成。伦奇勒坚信一个公司必须有健康的效益,以便为行业所需技术继续投资,从而在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取得成功。作家兼发动机历史学家格拉厄姆·怀特对伦奇勒的描述可能最恰如其分:“他是富有天赋的、为数不多的人才之一,既有实际操作能力,又懂得发动机,还是理财能手。这些对成功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指出,伦奇勒的故事并不是美国作家霍雷肖·阿尔杰笔下从赤贫到巨富的励志故事。伦奇勒出身于俄亥俄州汉密尔顿的一个成功家庭,他们拥有自己的铸造厂和公司。伦奇勒家族拥有遍布全国的业务网,可供弗里德里克利用。例如,弗里德里克·伦奇勒的兄弟戈登后来晋升为国家城市银行(现花旗银行)的董事长,这对伦奇勒实现梦想也是有益的。

1909年,伦奇勒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随后到汉密尔顿的家族企业工作。随着美国1917年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伦奇勒第一次涉足航空业,领中尉军衔,被分配检验和监督纽约地区的航空发动机生产。

伦奇勒深信做事应当认真规划、全神贯注和井然有序。他对美国以军用飞机“遮蔽欧洲天空”的做法并不看好。他看到的不是一个行业,而是一些零散小企业“毫无希望地跟在任何一个大国后面”。[1] 这些零散小企业以巨大努力把汽车工业转变成飞机和发动机制造厂,再加上自己的设计,最终结果仅仅像涓涓细流,把半旧飞机和发动机运到欧洲。按照伦奇勒井然有序观察事物的方式,“从战争的观点来看,整个业界的工作毫无效力”。伦奇勒的工作是在新泽西州新布朗斯维克的莱特-马丁工厂检验法国最新“伊斯帕诺-苏伊扎”发动机的制造,这种发动机经过实战考验。他觉得这是国家从整体上应选择的发展之路。他以自己常用的分析方式总结道:“我们的航空知识如此贫乏,我们的时间是如此短暂,这种‘制造经过实战考验的欧洲发动机’的做法至少可以提供一种有效的帮助,但是骄傲却使我们另辟蹊径。”

人们也许认为这种经历会给这位汉密尔顿年轻人对航空的热情浇一盆冷水,甚至伦奇勒本人也说战后希望回到家族企业。这也是他父亲乔治所希望的。乔治称航空业“大都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愚蠢人所做的事”。但是他的儿子却像之前和后来很多人一样对航空如此着迷。一战后,经营一家新组建的发动机公司的机会来了,这个公司就是莱特航空公司,从伦奇勒所熟知的莱特-马丁公司发展而来。

1919—1924年,伦奇勒成功地经营着莱特航空公司,并为开发最著名的“旋风”发动机奠定了基础。“旋风”发动机为查尔斯·林德伯格1927年横跨大西洋的飞行提供了动力。这款发动机是由星形发动机先驱萨姆·赫伦的汽缸设计以及查尔斯·劳伦斯的劳伦斯J型发动机演变而来。劳伦斯没有经费实际生产自己所设计的发动机。在海军的压力下,伦奇勒为莱特航空公司收购了劳伦斯的公司。这一决定令伦奇勒不快,也是导致他离开莱特航空公司的部分原因。赫伦加盟莱特航空公司一段短暂时间,对“旋风”发动机做最后设计。赫伦的工作也大大影响了普惠公司星形发动机的设计。

正是莱特航空公司使伦奇勒聚集了第一批人员,他们后来成为普惠公司的核心力量。乔治·米德1915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曾在莱特-马丁公司任试验工程师,还曾任麦库克菲尔德陆军研究人员。他是杰出的规划人员,了解制造工作的实际要求和动力装置的设计理论。唐·布朗是优秀的工厂经理和商人。安迪·威尔古斯是设计师,“可以用手指思考”。人们说他简直凭“感觉”就能对部件进行正确的设计。查理·马克斯是工具采购专家。杰克·博鲁普是一个耿直的车间主管。米德、威尔古斯、马克斯和博鲁普早期都曾在克兰-新普莱克斯公司的传奇式人物亨利·克兰手下工作过。克兰曾在莱特航空公司任工程部临时副总裁,并与伦奇勒关系密切。

莱特航空公司在与寇蒂斯和新兴的帕卡德公司竞争中表现不错。“我认为从整体而言把莱特航空公司评为那个时期杰出的发动机公司是公正的。” 伦奇勒后来回忆道。

但是,伦奇勒作为公司高管并不快乐。他实现了创建成功发动机公司的目标,公司经营状况良好,但是整天思考为莱特航空公司赚取利润,这件事却困扰着他。伦奇勒说,董事会“几乎全是由投资银行家所组成,没有一个人真正了解我们所做的努力。”1924年9月,伦奇勒提出辞呈,当时他并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做什么。

他认真思考了几个月之后,决定不回汉密尔顿的家族公司。他说道:“我当时在那里就意识到,除非找到某种方式继续投入航空工作,否则我将永远不会快乐。”

对如何切实地从事航空业进行深思熟虑之后,伦奇勒的远见因围绕一个中心思想而变得清晰:“非常确定的是,最好的飞机只能围绕最好的发动机进行设计。”(后演变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这一说法。)[2]

从头开始

刚刚起步的航空业有很多机会。历史学家喜欢将事物联系在一起,人们可以画一条线,将一战期间英国和德国的海军竞赛联系到1921年华盛顿海军限制条约,再联系到伦奇勒眼中所看到的机会。华盛顿海军限制条约规定了世界海军大国船只的最大吨位。当时美国海军正在建造两艘大型巡洋战舰,“萨拉托加”号和“列克星敦”号。作为炮舰,这两艘战舰因超过吨位而不允许建造,但可以将其改装成新型战舰,即航空母舰。因此,1925年美国海军就有两艘在建的最大航母,大约需要200架新飞机上舰。

海军促使莱特航空公司参加气冷式星形发动机计划,但又担心只依赖一家公司不妥。1925年初,伦奇勒造访海军航空局局长威廉·莫菲特海军上将,这是一位在战斗中坚强的斗士。伦奇勒向他寻求帮助,请他为遭遇战后削减国防开支影响的航空事业提供经费。伦奇勒说,他可以组成一个团队,制造出一款超过400hp[3] 的轻型气冷式星形发动机。这种发动机可以使200架新飞机登上“萨拉托加”号和“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莫菲特和海军航空局发动机科长尤金·威尔逊将军[4] 大力支持伦奇勒,他们早就从莱特航空公司了解了伦奇勒。但是,莫菲特明确指出,无法提供研制资金。如果伦奇勒能做,海军感兴趣。如果第一架飞机研制成功,才有可能为一些试验发动机提供所需资金。

伦奇勒家族的关系此时发挥了作用。伦奇勒在国家城市银行工作的兄弟戈登了解到奈尔斯-比门特-庞德公司正在与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的普惠机床公司联系,希望用部分多余资金投资新企业。[5] 康涅狄格州是建立新公司的理想地点,因为新公司需要精密的制造技术。美国机床工业已在该地区初具规模,从伊莱·惠特尼和斯普林费尔德·阿尔莫里家族时代开始,世界上一些技能最好的钣金工居住在该地区,今天仍然如此。

也许并非巧合,奈尔斯-比门特-庞德公司的董事长詹姆士·卡伦是乔治·伦奇勒的老朋友。卡伦曾经营的奈尔斯制造公司就在伦奇勒的汉密尔顿工厂隔壁。弗里德里克·伦奇勒同卡伦见面非常方便。伦奇勒向他介绍新的飞机发动机公司计划,他需要25万美元的初始投资(之后可能还需要100万美元),还需要机床和场地等。于是,卡伦将老朋友的儿子带到哈特福德去见普惠机床公司的人们。他们喜欢伦奇勒的主意并带他看过一些场地,而且可以立即使用。那是位于州府大街上的波普-哈特福德汽车厂旧址,当时那里布满各种店铺,出售康涅狄格州河谷出产的雪茄烟草。[6]

随着商务谈判取得进展,伦奇勒联系了在莱特-马丁公司的旧日好友。1924年辞职时,伦奇勒曾许诺,如果他再次从事航空方面的工作,将告诉他们。显然,这些旧日好友也和伦奇勒一样,对莱特航空公司的投资银行家董事会不满意。由于伦奇勒沉稳的领导风度以及对航空的激情,乔治·米德、唐·布朗、杰克·博鲁普、查理·马克斯和安迪·威尔古斯都同意从莱特航空公司辞职来到哈特福德。[7]

1925年7月14日,创立普惠飞机公司的合同正式签署。[8] 伦奇勒和米德共有一半公司股份,普惠机床公司拥有另一半股份和为新发动机公司预付资金而得的优先股权。伦奇勒特别坚持的是,尽管奈尔斯-比门特-庞德公司在6人董事会中占有两个席位,新公司将完全独立于奈尔斯-比门特-庞德公司和普惠机床公司之外。伦奇勒不想在莱特航空公司的经历再次上演。尽管哈特福德的设备还没有腾空,到处堆满烟草,制造发动机的设备尚未安装。但米德和威尔古斯就在新泽西州蒙特克莱的威尔古斯修车店里开始为海军设计新发动机。参数很简单,发动机至少要达到400hp,重量[9] 不超过650lb[10] 。那时,没有人能制造出接近这些参数的发动机。

那时,航空界存在诸多激烈的争论,刚组建的公司就卷入其中之一:气冷式发动机与液冷式发动机之争。液冷式发动机的支持者认为液冷式发动机比气冷式发动机可以产生更大的马力,由于流线性更好,问题也少得多。包括新普惠公司的气冷式发动机倡导者辩解道,最新工程技术能够提供马力大、重量轻的气冷式星形发动机。

如果设计安装恰当,其较大的迎风面不比液冷式发动机“迎风阻力”大,而且其具有较大马力所需要的全部冷却性能。使用气冷式发动机比使用液冷式发动机的飞机体积更小、重量更轻、速度更快。在海军航空母舰上起飞和着舰,甚至弹射起飞,气冷式发动机比液冷式发动机更加牢固,因为液冷式发动机装有散热器和软硬管路,复杂而易损。

威尔逊在海军航空局发动机科的前任科长布鲁斯·莱顿少校曾称气冷式星形发动机是海军的伟大希望:

液体冷却飞机比气体冷却潜艇更不合常理。……那些管路的每磅重量都需要机翼和尾翼提供另外1lbf[11] 的推力来带动。但是使用气冷式发动机,我们可以扔掉这些管路,将其重量换成载量,使用的飞机就比较小。飞机上舰,体积要小,否则就不要。

普惠公司始终坚持使用气冷式星形发动机,认为这种发动机为更大马力和更高可靠性提供最佳途径。然而,后面我们将看到,有一个突出的例外,也是公司的一大遗憾。

起步

随着工厂在1925年7月逐步准备就绪,米德和威尔古斯正在蒙特克莱的修车店里不停地工作着,他们还需要一些额外帮助。这样普惠公司就有了所谓的首批员工。原班人马搬到哈特福德前没有人拿一分钱。米德和威尔古斯需要一名助理,威尔古斯就雇用了老朋友厄尔·赖德。伦奇勒自己出钱给赖德发工资,赖德则是从普惠飞机公司领取薪水的第一个人。

1925年8月,哈特福德的一切准备就绪。伦奇勒及其团队偕同家眷一起进驻,如他所说:“离开故土向东迁移。”后来的生活中,他回忆时略带淡淡的思乡之情:

那里没有商会或“扶轮社”的代表欢迎我们。我可以如实地说,我们静悄悄地搬进哈特福德的新家,社区甚至没有激起一丝涟漪。但以公正的态度看待我们的新社区,应完全诚恳地指出,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理由让他们对我们予以任何关注。8月3日一早,我们大家各就各位投入工作。

他们有3个办公室,伦奇勒、米德和唐·布朗作为工厂经理各一个。还有一个办公室是绘图室。安迪·威尔古斯自己和设计师们以及另外两个人在绘图室工作。杰克·博鲁普和查理·马克斯到机床厂探查,寻找设备和能够制造第一台发动机的人员。米德把图样给布朗。布朗还兼任采购代理,因为工厂还没有太多事情需要管理。布朗再把图样通过他办公室墙上的一个小洞传给博鲁普。博鲁普坐在一个小平台之上,而平台就在“工厂地板”上。[12]

同类推荐
  • 影响力提高手册

    影响力提高手册

    能力是成功中最关键的因素,只有培养杰出能力,才能成为时代强者、社会精英,成就亚马逊人生。本书揭示了影响力对人们工作、事业、生活、家庭、婚姻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同时,通过大量精当的实例和简明实用的理论,详细而具体地阐述了政治、经济、管理、行政、职场等不同领域和不同层次的人们提高其自身影响力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为人们充分发挥自我潜能,全面提高影响力,有效应对纷繁复杂和竞争激烈的时代,实现组织和个人目标,成就辉煌事业和美好人生提供了完备的实践指南。
  • 服务型领导的理论与实践

    服务型领导的理论与实践

    近年来,传播服务型领导的著作和论文在管理界有逐步升温的趋势,这些著作为广大管理者和管理学研究者提供了新的视角,成为管理发展新的动力。但是,已经出现的著作都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研究对象单一。目前西方学者关于服务型领导的著作大多以企业管理为研究对象,而对政府、非营利组织等其他类型组织中的管理研究不足;我国学者则停留在政治宣传层面,而对企业、非营利组织等其他类型组织中的管理研究不足,也缺乏对管理实践的总结。二是视野狭窄。当前的服务型领导著作几乎都建立在西方现代管理哲学基础上,对于东方管理哲学、马克思主义管理哲学等其他类型的管理哲学缺乏起码的了解与参考。三是深度欠缺。
  • 富过六代的洛克菲勒家族

    富过六代的洛克菲勒家族

    本书内容共分八章,分别对洛克菲勒家族不同时期的领军人物做了详细的描述,同时以详尽的笔墨再现了洛克菲勒家族的杰出人物在各自的时代所创造的辉煌。
  • 金科玉律

    金科玉律

    企业管理是一门大学问。对中国企业来说,管理方式落后是长期阻碍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完善企业管理,概而论之,有两个最主要的渠道:一是靠中国企业总结自身发展得来的经验、教训,二是借鉴国外优秀企业在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前者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过程,费时费力,而后者则是“拿来主义”,拿过来以后就可以洋为中用。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别人学得好,一样能够有较大的收获。
  • 出纳业务巧学活用

    出纳业务巧学活用

    本书每章内容都是从两个方面来讲述,一方面是从理论知识出发,并结合相关案例讲述出纳工作技巧,另一方面则是知识活用,联系前一部分所讲的理论知识,针对出纳工作中遇到的常见问题进行解答。
热门推荐
  • 破空凌日

    破空凌日

    “子墨,感谢上苍让我在最美的时光遇见了你!我知道我无法再继续拥有,你会有更广阔的天地,我再也不能为你做什么了,你走吧……”琼枚微笑着说道,同时不自觉地转过脸去,已经有两颗晶莹的泪珠,在她粉嫩的面颊上滑落。苏子墨的心像刀割一样的痛苦,但他仍旧跨上青翎鹰,头也没回的飞去了,只很低沉丢下一句:“等我回来!”
  • 我有一个快乐农场

    我有一个快乐农场

    如果灵气复苏发生在低武位面会怎么样?一个练剑的武者突然发现剑气能够划破长空,一个普通的凡人也同样气冲霄汉。长河旁,读书人口中吟诗作对,掀起滔天巨浪,古树下,老农挥舞着锄头,将天也通了个窟窿。方圆看着自己的金手指:“玩毛线啊!”
  • 偏爱与救赎

    偏爱与救赎

    你的偏爱正是我所需要的救赎,故事的开始是在明德八中……
  • 魔焰遮天

    魔焰遮天

    那一年,年幼的他带着一条大黄狗。为了报杀母之仇,独自踏上了魔宗,他天资愚钝,却异常顽强;他心思缜密,却目无一切。这天这地这人,都让他厌恶。那么他不介意,捅破这天,撕裂这地,屠杀这人。让鬼神都知道,他陆晨,要颠倒这个乾坤。
  • 丐世风流

    丐世风流

    被打到后脑勺,意外复苏前生记忆;孤儿求生存,离开家乡投亲不遇,几番挣扎不幸沦为乞丐。前生似真实幻,今生身世飘零。两世记忆交织的裘叔陵,是满足于碌碌乞讨千家食,还是成就一番盖世风流?异世大楚帝国风云起,裘家三儿别无选择,唯有直面相对,从零开始。而家族传承傍身,王者血脉永存,低贱废柴如咸鱼翻生,自可行遍天下掌握风云风流永传
  • 剑皇伐天录

    剑皇伐天录

    我有一剑:隔红尘险恶,断是非因果。我有一剑:杀妖魔鬼怪,斩魑魅魍魉。我有一剑:诛仙弑神佛,证道升云仙。我有一剑:乘风破浪去,直入青冥间。我有一剑:劈山断岳行,斗贯日月星。阴谋?命数?姻缘?人道渺渺,仙道茫茫。且看少年刘子枫,一人一剑,弑仙灭佛,行走在大道巅峰!
  • 天媛战记

    天媛战记

    赤血帝国和玉龙王国的争斗,雪狼王子释天宝流落民间,他经历各种苦难和磨练,寻找自己的身世过程中与玉龙王国的公主周媛相识相知,日后却是两大敌对集团的统治者,在这一切的背后,有着各种各样的势力,他们的命运将何去何从呢?
  • 小小与野兽

    小小与野兽

    夏末:又名小坏。祖籍河南,现居广东深圳。
  • 我穿越到异世到底搞错了什么

    我穿越到异世到底搞错了什么

    中二青年意外穿越异世,搞怪的口腔,奇怪的技能,这是不是搞错了什么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