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13900000008

第8章 父子共用宽容的心态来认识学习成绩 失误的结果(1)

儿子长大啦,在不知不觉中小学毕业啦,该上中学啦!当时家里有三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是在家门口上中学,这样生活方便,不用担心接送。学校就在家旁边,下楼就是学校,中午回家吃饭还不远,符合姥姥的意见。

第二种意见是上55中,去我的母校。55中是1975年根据******总理建议专门招收外交使团的社会主义窗口校,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年轻的市重点中学。照顾孩子的生活,指导他的学习也方便,这是他母亲的意见。由于我爱人是在外交人员服务局工作,属于外交部系统。外交部和北京二中、55中是共建校,可以提前参加内部考试,两所学校根据成绩和家庭住址选一所学校。

第三种是我的意见上北京二中。原因有四个,一个原因是北京二中是老牌重点中学,对儿子学习指导上肯定会好一些。第二个原因是儿子跟着我一起学习,对他成长不好。他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学习没有动力。第三个原因是我看到本校的许多老师的孩子在身边学习,学习的结果非常不理想。第四个原因是男孩子应当有独立性,有一种闯劲儿,北京二中离家远点,正好锻炼他。我儿子报名参加了考试,并考上了二中。

但是,我的意见没有获得多数,最后按照他母亲的意见来到55中学报到。作为55中外交部子弟的学生被学校录取,我心里非常不舒服,儿子来到我的母校来读书,会是个什么样子。心里忐忑不安,家里没有矛盾争吵了,我的心理压力大了,试试看吧。

因为我看到很多教师的孩子初中毕业后,包括学校一些干部的孩子,由于学习成绩达不到学校要求,而不能来本校读书。学校教代会为此而专门通过了一个决议:教师直系子女只照顾一个,在录取分数20分以内可以直升本校高中。

在这种情况下,不够分的学生只能考技校、考中专、考职高。学校有的干部为孩子能上高中也是哭哭啼啼地求人,甚至于错误地指导孩子学习,在考试前偷看试卷再辅导孩子。中考仍然考300多分(满分630分)一错再错,最终没有办法只能含泪上职高。

我的老师孙继民为教师子女上学问题还搞过调查,写过文章发表在有关刊物上。孩子在身边也未必是好事。以《触龙说太后》为参考建议孩子到远离父母的地方学习,这样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儿子中学没有报到前,李淑萍老师知道马立考上了55中以后,她找到我,希望把马立放在她的教学班。

李淑萍曾经是我校优秀的学生,1972年我校初中十个班选送两个班学生读高中,她是其中之一,并且在班里担任团干部,因为那时候我担任团委书记,所以接触比较多,相互比较了解。

她是在高中毕业以后在农村插队时考上大学。那是1978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考上大学的青年是凤毛麟角。大学毕业以后,分配到海淀工作。

为了上班近,她的父亲找到我哥哥,希望把女儿调到55中工作。她父亲是我哥公司的厂长,和我说了许多回。不久我校一个数学老师调走啦,有了一个工作岗位,我就向校长推荐了她。由于这一层原因,李淑萍老师找到我说:“主任,把马立放我们班吧,我好好培养培养他。你工作那么忙,帮你减轻点工作负担吧。”

我想,把儿子放哪个班都一样,不能搞特殊化,看学校安排吧。李淑萍找了学校有关老师,把儿子放在了初一年级五班。儿子上中学一路并不平坦,果不其然开始步入一些老师孩子的后尘,学习成绩始终不理想,甚至于有不及格科目。

虽然儿子在初一一入学就被李淑萍老师认定为班干部。后来因为在几次考试中都是班级倒数后两名,李淑萍老师心直口快,说:“学习这么差还能当班干部?”

出于对马立关心的考虑,建议他好好抓抓学习,不再当班干部,也许这样成绩会有提高。不在班里当班干部啦,是不是学习好一些呢?结果儿子在期末考试中考了个年级287名。在班里,在年级,仍然是学习成绩最差的。

当我去教师办公室处理工作问题时,一个同事把这个消息传递给我,主任看看你儿子的成绩太差了,拉年级后腿啊,你那么会教育学生,这回看你的啦。听到这个消息,看到这个成绩时如五雷轰顶,年级一共才不到300人,儿子考了287名,实在是太差啦。

这一年,情况还比较特殊,一个不到300人的年级,教师子女和教师子孙有21人之多。大家在看着我们干部的孩子究竟怎样。

一些老师也许因为面对的不是自己的孩子,认为这不是个什么事,一些老师还在开玩笑说:“马主任有办法,天天慷慨激昂地教育学生,看马主任这次说什么。”还有的老师说,回家以后打臭小子,不打不成才,回家以后棍棒伺候,棍棒教育出英雄。办公室里教师们的玩笑声、谈论声、议论声……声声刺骨,句句挖心。

大家正说着,李淑萍老师进来了。她接上了话茬说:“马瑞祥,不是说你,你天天忙什么呐,你还是大主任呐,你看马立这成绩……”对我直呼其名,这是李淑萍老师第一次叫我名字。

这些话如同冬天的西北风一样刮得我骨头疼,

如同一场暴风吹得我站不住脚跟,

如同一场雷雨让我来了个透心凉。

至今我都不知道当时是怎么离开年级办公室的,只记得走时手脚冰凉,脑袋一片空白。

在回办公室的路上,遇到孟校长。他说:“小马,听说马立学习特别差啊,你可得重视啊。将来中考不够分数可别找我啊,你找我也没用,教师子弟照顾20分,这是学校教代会通过的。你也不例外……”后来孟校长再说什么,我都记不得了。

但我知道,孟校长的孩子学习特别优秀,他有资格说这样的话。打铁先是自身硬,儿子今天这个学习成绩让我哑口无言。

不管老师们说了什么话,开了什么玩笑。不管校长当时怎么要求,怎么教导。我想:埋怨他们和他们争吵都是愚蠢的表现,斥责批评孩子都是没有理智的做法。重要的是怎么改变孩子,帮助孩子走出学习的误区。重要的是理清思路,想想应该怎么办才能引导他走出学习意识的误区。

后来个别老师认为马立是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于是拿儿子寻开心。那时候,物质不是很丰富,学校通过社会关系给老师搞福利,学校每年给老师发一百斤大米。

这个老师说,反正马立也不是学习的材料,这节课就别让他上啦,叫马立扛大米去,结果将近两千斤大米,儿子从食堂扛到二楼年级办公室。儿子才十三岁啊,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要是把儿子腰闪了那是一辈子的事啊。

有时下了课以后,儿子到办公室向老师问功课,有的老师就说,马立,臭小子,先去锅炉房打两暖壶水去。打完热水回来儿子再问老师功课。这个老师说,上课干吗去啦,也不听讲,不听讲怎么会啊,回去好好预习预习,明天再说。

由于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一些老师放弃了对马立的教育和要求。有时下课以后,有的老师就让马立擦黑板啊,这小子爱劳动,是个劳动的材料啊。

儿子因为学习成绩差,这样的事发生过好多次。为老师做点事,为集体做点事都是应当的。

但是老师把儿子看作是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把为老师、为集体做事当成了一种惩罚式劳动应该说是欠妥的。

习惯成自然,后来年级一有劳动的事,这几个老师就想起马立,这显然是拿儿子开心。这两三个老师这样做不见得是恶意,但是对儿子内心的伤害很大。

几个老师说的许多话、做的许多事虽然带有开玩笑的性质。但是对儿子成长的打击、对他心灵的影响是烙印式的。特别是对他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是很有影响的。

这些话我听到了,这些事我看到啦,能去和老师吵架吗?能去找老师理论吗?我想,去找老师吵架、去找老师理论是不解决任何问题的。

采取任何方式找老师吵架,任何找老师理论的做法,只能产生负面影响,只能使简单问题复杂化。

因为我看到有的老师,因为孩子学习成绩差,同样被叫到办公室遭到班主任训斥。班主任说话一点情面不留,弄得同事下不了台。

这位老师在学校受了窝囊气,回家就用粗鲁的方式教育孩子,弄得全家鸡犬不宁、吵个不停。孩子成绩没上去,还影响了同事之间的关系。追根寻源,学校要向班主任要成绩,要升学指标,班主任这也是没办法中的办法,我理解班主任的心情。

在儿子失败的成绩面前,任何解释都是徒劳无益的,任何辩解都是多余的。解释能唤起儿子学习的悟性吗?辩解能改变一些老师的思想认识吗?绝对不解决任何问题,只能对解决问题带来负面作用。

只有反思,只有做父亲自我的深刻反思才会有智慧的火花。

只有解决儿子内在的学习积极性,他才会千方百计想办法不断进步。

只有和老师们科学地分析和理智地理解,儿子才会产生有效的方法,

只有和儿子有效地沟通他才会聪明地面对学习的未来。

不反思是愚蠢的。只有反思过去的失误才能走出误区,乐观地面对明天。

可在看到儿子学习成绩的一瞬间,此时此刻的想法在当时是鼠目寸光的,是站在自我的立场来进行有情绪的思考的。是小“我”的思考,是顾及面子想问题,没有跳出自我的小圈子,那只能够自寻烦恼。

毕竟孩子的学习成绩让我无话可说,毕竟他是我唯一的儿子,毕竟现在是应试教育,毕竟升学要以成绩说话。同时,我是他学校的主任,我的自尊、我的脸面放在哪儿?

我如何面对学校的老师?如何面对学校的学生?如何面对我未来的职业生涯?如何面对儿子的妈妈和姥姥?

她们把儿子的前途交给了我,一年过去了,却只有这样糟糕的成绩。不敢想象如果把一个知识不完整、文化底蕴不高的孩子交给社会、交给国家,他将怎样承担工作的责任,怎样在21世纪“四个现代化”的征途上生存与发展。

我们必须站在未来的社会发展空间来塑造孩子,个人的面子没有价值,孩子有成长的空间才是有价值的。

我是一个极有自尊心、极为要强的人。我在这所学校生活、学习、工作了几十年。初中还没有毕业就走上了教师的工作岗位,留校做学生工作。我的求学精神、工作态度、为人品格,曾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他们中学毕业以后成了职业岗位的骨干、国家的栋梁。许多学生以马老师为荣,我以他们为亲密的朋友。我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是有目共睹的。

我爱学生胜过爱自己,许多人也许不信,上世纪70年代,我当班主任,面对几十个学生,其中有的学生家庭极为困难,交不起学费,买不起课本。我工资虽然不高只有33元钱,但我仍拿出钱来,替他们交学费,帮他们买课本。

班长******陪着我去学生家家访,我把课本放在他们身旁,和他们说:“老师替你们买了书,交了学费,你们就去上课吧。”

至今,刘玉芝同学还非常感谢地对我说:“是马老师让我上了高中啊,没有马老师送来课本,我初中毕业就插队去了,结果又上了两年高中。”她经常来到学校看望我,年年端午节包了粽子送到我办公室,去农村挖了野菜包了包子给我,让我尝尝健康食品。

在我生病住院做化疗期间,她和******一次又一次到医院陪伴我,帮我解决生活问题,着实让我感动不已。虽然事情只是一个表象,但是几十年的师生情谊,却永恒地存在心中。

躺在病床上,人在无助的时候,几十年前毕业的学生放下家里的事,放下手里的工作,来关心照顾一个躺在病床上的人,泪水,感动的泪水,却在我心中永远流淌。

1981年8月10日是我结婚的日子,而我在8月7日还带领学生在房山十渡地区搞夏令营。1981年4月是我献血的日子,我9点钟献完血,10点钟赶到学校上班。

30多年过去了,我还清清楚楚地记得当时韩建平、尹世庆等学生在我办公室里说的话,“马老师,看到您,我们就有了主心骨,我们一定好好学习,为您争光。您就回去休息吧,班里不会有问题的。”班长韩建平同学承担起班里事务工作,不让我操心。陈瑶同学的妈妈还送来营养品,着实让我感动。

1981年献血是非常不易的,章瑞安书记在党的会议上动员,我在团的会议上动员,结果党、团书记动员,党、团书记报名,最后党、团书记献血。

人们思想观念上存在误区,认为献了血伤身,补不回来。那时候献血,国家给半斤红糖、五斤鸡蛋,仅此而已。人们找理由都不报名,别说是献血啦,连名都不报。而我认为:当国家需要的时候,献血是义不容辞的义务。不仅献了血,而且放弃休假,主动上班。

当年的多数学生考入了全国重点大学。想起他们优秀的成长,想起他们善解人意、自觉学习的求学态度和精神,美好的回忆在心中穿梭,美好的感受在心中油然而生。

我多次和儿子讲,你爸爸是你爷爷的骄傲,从一上学就往家带奖状,奖状贴满墙,“三好学生”、“五好战士”、“先进工作者”、“北京市优秀团干部”、“新长征突击手”……荣誉证书装满书包。

而我今天面对的马立,成长的如此失败,学习成绩的分数,在年级倒着排,排的看不到未来的希望。2000年是跨世纪的一年,是马立长大成人的日子,因为这一年他18岁。

同类推荐
  • 父母不知道的教育

    父母不知道的教育

    本书主要针对青春期教育。青春期教育是让父母非常头疼的问题,青少年之所以难以教育,不仅仅在于青春期本身是一个特殊的成长阶段,还在于很多父母未曾注意的、在青春期之前的家庭环境等原因,为孩子青春期问题的爆发埋下的隐患。全书分为上、下篇:上篇介绍成年之前,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父母如何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下篇从父母自身的教育出发,介绍不论孩子处于哪个成长阶段,都能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这是一本适合所有孩子在18岁以前的父母阅读的教育书籍。
  • 给女孩的礼仪书:得体行为与正确地待人处事

    给女孩的礼仪书:得体行为与正确地待人处事

    本书是一本专门针对女孩教养的亲子家教书,分别从女孩的性格培养、待人接物的礼仪培养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告诉家长如何帮助女孩克服自身弱点,培养女孩形成良好的兴趣、性格、礼仪、情商等。
  • 101个帮助孩子成长的故事

    101个帮助孩子成长的故事

    呈现在你面前的是这样一本书,它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揭示人生处世的哲理,它为孩子们开启了一扇成功做人、改变命运的智慧之门:它有利于拓畏孩子的视野,帮助孩子定位自我,陶冶孩子的心灵;为孩子们的生活勾画蓝图,塑造行之有效的行为模式;帮助孩子们挖掘自身的潜力,让他们更加勇敢地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把握自己的命运。适于广大青少年、家长和中小学教师阅读。
  • 高情商培养:给孩子一生的幸福

    高情商培养:给孩子一生的幸福

    情商是情感商数的简称,也称EQ。情商也反映人的一种能力,是一个人把握与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了解、疏导与驾驭别人情绪的能力;乐观人生、自我激励与自我管理的能力;面对逆境与挫折的承受能力;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以及通过情绪的自我调节不断提高生存质量的能力。
  • 小学一年级,老师告诉父母的100件事

    小学一年级,老师告诉父母的100件事

    孩子马上就要上一年级了,孩子上一年级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呢?孩子上了一年级后,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面对即将到来的种种问题,多位一线资深教师根据自己多年教学经验和为人父母的经历将为家长一一解答。《小学一年级,老师告诉父母的100件事》是一本全面、系统应对小学一年级孩子成长与学习的书,书中解答了父母最关注的幼小衔接、学习习惯、作业问题、情商教育、个性发展、身体发育、安全教育等13类问题。这100个教育细节都是作者在长期的教学中研究与提炼出来的,都是一年级孩子会遇到的问题,作者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为家长提供切实有效的教育方法,把科学的教育理念传递给家长,并有优秀小学生为本书配画。
热门推荐
  • 遍地冲动

    遍地冲动

    打开这《遍地冲动》,其实是打开了青春的成长和蜕变,那里有疼痛,也有快慰;有收获,也有丢失;有冲动难抑,更有独自忧伤。青春小说,我们的大学,是一次葳蕤的成长,很慌乱,也很认真。原来男子汉是这样炼成的。
  • 你是我那一眼万年

    你是我那一眼万年

    嘴硬偏执的假‘太阳’VS身心有病的真‘月亮’单向救赎,sc,he。陆南绎在20岁那一年对一姑娘一见钟情,本准备暗搓搓对姑娘来个俗套的英雄救美,却意外看见心中的姑娘一路小跑着跑进一个小子的怀里……后来的后来,小姑娘趴在他的背上,娇气的问他“我是不是很重”陆南绎顿了一下,微微转头看着那个近在咫尺的笑脸,转过头,嘴角微微上扬“傻瓜,有谁会觉得自己的命重”如果月亮有了光是太阳给的,那么苏茉的光便是陆南绎给的。
  • 莫哈格的秘密:玻璃监狱

    莫哈格的秘密:玻璃监狱

    现代。纽约世界稀有物种研究中心迎来了世界各地的游客,这里将展出史上第一只被人类捕获的水怪——莫哈格。看似安逸的玻璃牢笼内,致命危险步步紧逼,莫哈格逃生无门。千里之外,达诺为了拯救母亲毅然踏入海底秘道,等待他的将是险象环生的陌生旅途。而人类世界中还有一个特殊男孩儿——乔恩?艾米利也在为拯救水怪不懈努力着。莫哈格的命运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古堡幽灵、尼斯湖水怪长老,来自异世界的神秘人物,各方人马纷纷出动……随着危险日益临近,拯救莫哈格迫在眉睫,达诺和乔恩能否成功?莫哈格的命运将何去何从?
  • 花是雨季

    花是雨季

    花,喜欢在阳光下烂漫盛开;“花”,从来就没有在心里面绽放过。雨,屈尊在阳光后滴滴泪下;“雨”,从来就没有在笑颜中欢快过。
  • 都市最强捉妖小农民

    都市最强捉妖小农民

    一介乡村小子,偶得一款捉妖系统,从此走上人生巅峰的传奇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幻魔人心所向

    幻魔人心所向

    贪欲的人会为了利益不折手段,豁达的会叹世俗的丑陋。可也只能仅仅是叹息,因为我们这一生能帮的人和遇到的人都是有限的。谁也不能保证身边的所有人皆是纯善豁达者,因为在这个世俗上,自己也曾寸步难行!
  • 余不语

    余不语

    一个考古专业的毕业大学生,一步步走向怪力乱神的世界
  • 星河武圣

    星河武圣

    浩瀚星空,天才繁如星辰。赵辰却是其中最独特任性的那一个!从濒临死亡的星球走出,往星河最深处走去!武道路途,一曲高歌……PS:(全新作品,欢迎试阅。)
  • 冒名顶替:爱上冷面首席

    冒名顶替:爱上冷面首席

    她光鲜照人,清高冷艳,貌似出身名门,却只是冒名顶替的一个穷学生,他腹黑加毒舌,对她的欺骗耿耿于怀,却大言不惭地表示:谁都不能欺负你,除了我。他脸皮厚如城墙地索吻:向小北,过来吻我。”向小北用最恶毒的语言回应:“祝你娶个丑八怪,天天亲吻你老婆,天天做恶梦。”一朝他终于抱得美人归,索要无度,她抗议:“蜀黍,你那什么而亡,别怪我改嫁。”他诡异一笑:“除我了甘心天天做恶梦,谁愿意娶个丑八怪?”——轻松宠文,坑品保证,妞们欢迎入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