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99300000001

第1章 揭开糖尿病的神秘面纱(1)

认识糖尿病

什么是糖尿病

每个人的血液中都含有葡萄糖,因为生命活动需要葡萄糖来提供能量,但是,如果人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太高,并且长期超过正常的水平,我们就称之为糖尿病。通俗地讲,糖尿病是胰腺分泌的胰岛素不足或不能有效控制血糖而导致血糖值升高的一种疾病。

糖尿病的英文名称是Diabetes Mellitus(简称DM),有甜性、多尿的意思。中医称糖尿病为消渴症,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了“消渴症”这一病名。而且在早期医学文献中还记载了消渴症患者的尿是甜的,具有口渴、多饮、多尿、多食等临床特征,后期患者往往表现为疲乏、消瘦,故名“消渴”,并且提出营养过度及肥胖与糖尿病的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然,古人对糖尿病的认识与糖尿病的本质还有一定差距,直到1869年德国医生朗格汉斯发现人体胰腺存在“胰岛”,可以分泌胰岛素,这才拉开了糖尿病近代研究的序幕,人们对糖尿病的认识才有了明显的进步。

1921年,加拿大医生班廷等首次成功地从动物胰腺中提取出胰岛素,许多年轻的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班廷医生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他的生日——11月14日被联合国定为世界糖尿病日(2007年起,正式更名为“联合国糖尿病日”)。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糖尿病的认识逐渐加深。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而导致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这种代谢性疾病的主要特点是人体内糖类、脂肪、蛋白质三大产热营养素代谢紊乱。最主要的表现是尿中有糖以及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高。糖尿病严重时会发生水电酸碱平衡紊乱,引起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如果这种病情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还会导致脑、心脏、神经、眼和肾脏等重要器官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残疾或死亡。

糖尿病的发病率有多高

糖尿病是一种以糖代谢失常为主要特征的常见慢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也被称作文明社会的“退化性疾病”。糖尿病的死亡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病症和癌症,居第三位,俨然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吃饭更香了,吃得更多了,动得更少了,体重更重了,压力更大了,血脂更高了,血糖也更高了……原本感觉“身体倍儿棒,吃饭倍儿香”的人,突然被告知“你得了糖尿病”。正是越来越丰富的物质生活导致糖尿病患病率不断升高,而且愈演愈烈。

从国际糖尿病联合会公布的最新报告得知,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亿多人患有糖尿病,而且,糖尿病病人的人数在世界各地迅速增加。亚洲糖尿病患病人数约占全球同类患者总数的61%。地中海、中东、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的糖尿病发病率大大增加。在这些地区,约有20%的成年人正受到这种疾病的威胁。

根据最新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的糖尿病人数已超过了印度,跃居世界第一,成为糖尿病患病人口第一大国,达9240万人!糖尿病前期的患病人数达到了1.48亿,每10名成年人中就有1名患有糖尿病,并且还有16%的人口处于患病边缘。这个数字与美国11%的患病率已十分接近,并超过了其他西方国家,包括德国和加拿大。

在过去的15年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日渐欧美化,摄入了大量高热量、高脂肪的动物性食物,加上体力活动的减少和人口的老龄化,我国20岁以上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已达9.7%。糖尿病已成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无症状糖尿病病人也与日俱增。据报道,无症状的糖尿病病人占糖尿病病人总数的52.84%。这些患者没有意识到糖尿病引起的口渴和尿频现象,不知道自己已经患病,如不及时治疗,有可能会发展为失明、肾功能衰竭和神经损伤等严重后果。而且,有20%以上的老年人糖尿病易被误诊,致使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研究表明,自1922年发明胰岛素注射疗法以来,糖尿病的治疗领域内并没有太大的进展。如果再无突破,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数亿人患上这种疾病。一个严峻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如今糖尿病不仅仅对老年人产生威胁,患者的年轻化已经越来越明显。

面对如此严峻的事实,我们该如何做呢?为了促使年轻人重视疾病预防,日本厚生省决定把“成人病”改为“生活习惯病”,其用意就是要促使年轻人及早预防这些疾病。中西医学专家一致认为,糖尿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要想正常地生活,延长寿命,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至关重要。因此,一定要注意生活方式的科学化。同时,不要用以往的观点单纯地认为糖尿病只有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症状。要做到定期检查,以便尽早发现,及时治疗,避免病情加重,这样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血糖与尿糖是怎么回事

糖尿病患者经常会听医生提到“血糖”这个词。那么,什么是血糖呢?

血糖是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简称,它是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质。糖的种类有很多,但血糖只指存在于血液中的葡萄糖。血液中葡萄糖以外的糖类,不能叫做血糖。而其他糖类,只有在转化为葡萄糖并吸收进入血液后才能称为血糖。碳水化合物在胃、小肠中被分解为葡萄糖,然后进入血液。血液中的葡萄糖在胰岛素的帮助下进入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产生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这就是血糖的主要代谢途径。

血糖的来源主要有三条:其一,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通过消化分解变成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成为血糖(尤其是餐后血糖)的主要来源。其二,人体的肝脏储存有肝糖原,空腹时肝糖原可以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以供人体所需。其三,蛋白质、脂肪等可通过糖异生作用转变成葡萄糖进入血液。

血糖的去路主要有四条:第一,血糖进入全身组织细胞中,彻底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大量能量,满足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这是血糖的主要去路。第二,变成肝糖原、肌糖原,储存于肝脏和肌肉中,以备必要时再转化为葡萄糖。第三,转变为脂肪储存起来。第四,通过磷酸戊糖途径转变成其他糖类物质。

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被称为“血糖浓度”。血糖浓度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为毫克/分升(mg/dl),为旧制单位;一种为毫摩/升(mmol/L),为新制单位。两种单位的换算系数为18。将以毫摩/升为单位的血糖值乘以18,就可得到相应的以毫克/分升为单位的血糖值。反之,以毫克/分升为单位的血糖值除以18,将可得到以毫摩/升为单位的血糖值。举个简单的例子,120毫克/分升换算成以毫摩/升为单位的数值时,需要除以18,即120毫克/分升÷18≈6.67毫摩/升。也就是说,毫摩/升×18=毫克/分升;毫克/分升÷18=毫摩/升。

血糖来源不足(如饥饿)及血糖消耗过多(如运动量太大或降糖药服用过量等),就会导致低血糖,出现心慌、颤抖、饥饿等症状,如果不及时处理,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人体所有细胞所需的糖都由血液来输送,所以维持血液中糖的恰当的浓度是很重要的。

尿糖则是指尿中的糖类,主要是指尿中的葡萄糖,偶有乳糖尿、戊糖尿、半乳糖尿等。糖尿病的得名最初就是因为尿糖的发现,但是内涵却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已经不再把糖尿病简单理解成尿里含糖,实际上,健康的人尿里也偶见尿糖,而糖尿病的诊断依据则是血糖。正常人的肾小球滤液中也含有一定量的葡萄糖,但绝大部分被肾小管重吸收到血液中,故正常人排泄的尿中只含极微量的葡萄糖,一般的方法测不出来,所以正常人尿糖应该为阴性,或者说尿中应该“没有”糖。

正常人只有当血糖超过8.9~10毫摩/升时,糖才能较多地从尿中排出,形成尿糖。所以说,血糖的高低决定着尿糖的有无。血糖在8.9~11.1毫摩/升,尿糖应为(±);血糖在11.1~13.9毫摩/升,尿糖应为(+);血糖在13.9~16.7毫摩/升,尿糖应为(++);血糖在16.7~19.4毫摩/升,尿糖应为(+++);血糖高于19.4毫摩/升,尿糖应为(++++)。

尿中是否出现葡萄糖取决于三个因素:血糖浓度、肾小球滤过率(肾脏对血糖的滤过能力)以及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尿糖与血糖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当血糖迅速升高的时候,尿糖往往呈阴性,也就是检测不出尿糖。这是因为人体升高血糖的应激,使人体处于节约血糖的状态;当血糖保持在很高的状态,不再继续升高时,尿糖可能呈现严重阳性,这是因为人体回收血糖的冲动缓解;当血糖升高开始逐渐缓解,尿糖呈阳性,这个时候是人体在释放血糖。

如何判定糖尿病病情的轻重

糖尿病病情的轻重及风险评估是患者及其家人都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大部分患者甚至一些非专科医生也不是十分清楚。很多人往往片面地把血糖高低作为评价病情轻重的唯一标准,而忽视了同时并存的多种危险因素,尤其是并发症的有无、轻重。

轻型糖尿病

轻型糖尿病的表现是:胰岛素分泌功能没有完全丧失,有一定量的内生胰岛素,即胰腺分泌胰岛素相对不足。多数患者只需用饮食疗法,有的需口服降血糖药物,少数人需用胰岛素治疗。这类患者在感染及创伤等应激情况下,为了预防酮症酸中毒,可选用胰岛素治疗,停药后,一般不会出现酮症酸中毒及昏迷等。轻型糖尿病多见于II型糖尿病。

符合以下几点的糖尿病患者,无论性别、年龄、病型及病程如何,均可划为轻症糖尿病:其一,血糖长期保持稳定,无低血糖发生。其二,无任何急慢性并发症。其三,体重正常,生活起居自如,能正常工作。

重型糖尿病

重型糖尿病的表现是:胰岛功能趋于衰竭,胰腺分泌绝对不足。胰岛功能严重衰竭。这种患者通常血糖波动较大,有明显的酮症倾向,口服降糖药物往往无效,必须用胰岛素替代治疗。这类患者对胰岛素敏感,停药后病情会迅速恶化,在24~48小时内即发生酮症酸中毒。重型糖尿病多见于I型糖尿病。

关于重型糖尿病,以下几点必须牢记在心:第一,I型糖尿病通常比II型糖尿病的病情要重。第二,出现心、脑、肾、眼、神经等部位病变及肢体坏疽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者,其病情较重。第三,多次发生急性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或反复出现急慢性感染(如结核等)者,均属重型糖尿病患者。第四,血糖反复波动或居高不下者,其病情较重。第五,胰岛B细胞功能严重衰竭者,其病情较重。

病情不稳定的糖尿病

糖尿病有时表现为病情不稳定,血糖波动大,低血糖现象频繁发生,对胰岛素及影响病情的各种因素十分敏感,常在严重低血糖后出现高血糖,即苏木杰氏反应,并且极易出现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病情的轻重是相对而言的,两者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即便是病情较重的患者,通过系统的正规治疗,也可以延缓病情的恶化。那么,究竟该如何判断糖尿病病情的轻重呢?

归纳起来,在判断糖尿病病情轻重的众多指标中,最为重要的指标就是两条,即血糖、血压、血脂等各项指标的控制情况以及有无并发症。病情的轻重是互相转化的,轻症患者若不能坚持正规治疗,将各项指标控制在基本正常水平,病情就可能由轻变重,而即便是病情较重的患者,通过系统的正规治疗,病情完全有可能好转,至少可以延缓病情的恶化。

糖尿病的危害有多大

糖尿病在全世界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健康问题。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此而导致的各种并发症,它们真正称得上是无孔不入、无恶不作,使患者从头到脚、从里到外、从肉体到精神都无一幸免,对患者造成多方面、终身性的严重影响,令患者付出沉重的代价。

侵害患者的身体

持续的高血糖会在不知不觉中侵蚀患者全身的大小血管及神经,引起体内各组织、器官的病变,导致各种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

急性损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及乳酸性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可危及生命。急性并发症往往来势汹汹,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救治,死亡率很高。

慢性损害: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十分严重,这一问题目前已引起全球医学界的高度重视。如今,慢性并发症越来越多,已成为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首要因素。

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增高,可引起全身多个系统的代谢障碍,导致大血管和微血管的病变。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易被忽视,若任其发展,晚期可能出现严重的心、肾、眼、神经等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性心脏病、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糖尿病性肢端坏疽、糖尿病性肾病以及神经病变等。

掏空患者的腰包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被专家们称为21世纪的流行病。用于糖尿病治疗的费用已经给患者本人及其家庭、工作单位以及国家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一项国外的调查资料显示,美国2002年直接和间接用于糖尿病防治工作的费用已达1320亿美元,加上各项资源包括劳动力上的耗费,这笔开支相当惊人。我国2002年对17个省会城市的调查显示:当年糖尿病治疗费用为188.2亿元人民币,约占卫生事业支出的4%;普通糖尿病患者人均花费3726元,有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人均花费高达13897元。世界卫生组织预计,2006年~2015年间,中国对糖尿病、心脏病和中风的预防和治疗将至少消耗政府558亿美元。

损害患者的精神

糖尿病造成的不适和治疗措施给患者带来的精神和肉体上的痛苦,是非糖尿病患者难以体会到的。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具有高度致残性,严重者会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极大不便。对健康和经济两方面的担忧,给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糖尿病患者在生活和饮食上也是非常痛苦的,健康人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喝什么就喝什么,想不锻炼就不锻炼,而糖尿病患者必须要控制饮食,强迫锻炼,还要吃药打针。为此,患者将会失去很多生活乐趣,过着一种苦行僧似的生活。

在种种不适及无限期的折磨下,糖尿病患者在精神上要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出现精神不振、烦躁易怒等不良情绪都是在所难免的。

减短患者的寿命

同类推荐
  • 牙齿有毛病,身体一定出问题

    牙齿有毛病,身体一定出问题

    牙齿一旦出毛病,身体的其他地方可能早已生了大病!看似不起眼的牙疼,背后潜伏着肠胃病、身体酸化缺氧、鼻炎过敏、呼吸障碍、颈椎酸痛、精神压力等重大身体问题,还会不知不觉改变你的容貌。忽视牙齿健康,就等于忽略身体发来的健康警报,任由疾病在全身伺机爆发!台湾著名牙科医师赵哲旸,结合西医牙医技术和中医经络、能量疗法,回归治本的医学观,以系统性的角度看待牙齿问题,为你揭开牙齿和全身健康不为人知的紧密关系,告诉你如何从牙齿看出各种疾病隐患,保护牙齿就能预防全身疾病。翻开本书,立刻明白牙齿对全身健康的重要性,保护牙齿,轻松远离全身疾病!
  • 健康食品资源营养与功能评价

    健康食品资源营养与功能评价

    本书围绕中医食疗学、经典营养科学、现代营养科学,对食品资源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作了多层次的论述。
  • 美食与保健——冠心病食疗谱

    美食与保健——冠心病食疗谱

    本书主要介绍以下几种类型的冠心病食疗谱:冠心病寒凝气滞型食疗谱、冠心病痰瘀闭阻型食疗谱、冠心病心气虚型食疗谱、冠心病心阴虚型食疗谱、冠心病气阴两虚型食疗谱、冠心病心阳衰弱型食疗谱、心病瘀血阻络型食疗谱、冠心病并发心肌梗死食疗谱、冠心病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食疗谱、冠心病并发高脂血症食疗谱等。
  • 一本书解决女性身体养护问题

    一本书解决女性身体养护问题

    本书内容包括:女性身体的结构、女性的常见疾病、女性常见的不适现象、成熟女性健康秘密、更年期女性的健康秘密、老年女性的健康秘密。
  • 不测不知道,性福很奇妙:家庭健康自我评估妙法

    不测不知道,性福很奇妙:家庭健康自我评估妙法

    性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本书以婚姻家庭威背景,从夫妻生活的宏观微观着眼,从躯体上、情感上、知识上、社会适应能力、积极完善的人格以及美好的人际关系等一些与健康有关的因素,以量化的方法,给读者提供客观的准确的动态的自我评估,找出不足,帮助自己优化性健康指数,不断提高性爱的含金量,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此书是目前为止不可多得的全面系统评估性健康的实用性科普读物。
热门推荐
  • 贞观年岁

    贞观年岁

    贞观九年,那一年菩萨还没有携木吒到长安弘法,那一年猴子还在两界山下吃铁丸饮铜汁,那一年李世民还没有周游地府,那一年十四岁的玄奘在金山寺修行,那一年十二岁的武则天随母初到长安。
  • 轮回星神图

    轮回星神图

    一直有武侠梦,可是现在创作式的很少。人到中年没什么事做,就想滥竽充数一下。很高兴!有这样一个平台,让我这样的普通人学习写作。本人知识面和文学功底较差,写的不会太快。只想说。我写的是一个世界。不是单机游戏那样就一个主角带一群美女升级。写作不当之处,请多包涵!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念四年

    一念四年

    这是一群当代女大学生的故事。学霸舍友考前通宵划重点、沙雕室友组队去图书馆蹲哥哥、单身情感大师擅长诊治各种感情疑难杂症、姐妹同心轮流痛骂渣男前任、深夜醉酒姐妹抱团为爱哭泣、强制向小白室友普及性教育……是一群快乐的人做着些有趣的事情,于是想把我们的故事分享给有趣的你。
  • 斗罗大陆之圣女

    斗罗大陆之圣女

    她是一个同情比比东和喜欢武魂殿的人,因意外死亡,她来到了斗罗大陆,加入武魂殿,愿为武魂殿与唐三对抗,她也是魂兽的王。她是挺喜欢武魂殿的,因为人都有野心,所以他们并没有怎么错,只不过是他们的野心很强大罢了。
  • 快穿美人劫之染指仙君

    快穿美人劫之染指仙君

    姒婳最信因果也遵从因果,身负神魔的血脉暴露,离开天界。好不容易在魔界杀出一片天,成了魔界之主。魔界暴乱,旧伤复发,一朝身死,竟解开了耳后的封印,获得了打开自己血脉之力的钥匙,也被这传说中的虚空兽认了主。性别女、属性渣的姒婳,为了灵魂回归,找回父母,只得跟着这需要气运修炼没有长大的虚无兽,划破虚空,穿越在三千世界完成心愿,并在这些世界中寻找那些拥有大气运的人,获得力量。妖艳贱货,伪白莲花,绿茶婊,本就心机深沉,冷血无情的姒婳将这些诠释的更加彻底了。苏爽文,女主属性渣,不适者慎入。第一次写文,喜欢请多多支持,如果此文不符合您的口味,为了您的身心愉悦,请绕道而行。请不要人身攻击,不然就反弹哦。PS:希望大家看文开心^_^!
  • 第二次世界大战特殊陆战:喋血尘埃

    第二次世界大战特殊陆战:喋血尘埃

    1939年9月前,中国的抗日战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等世界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就拉开了序幕;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式开始;1945年9月18日,日本向盟国投降,昭示世界反法西斯伟大战争取得全面胜利。
  • TFBOYS之樱雪

    TFBOYS之樱雪

    第一次写小说,不好看的话勿喷,喜欢的话就希望一直多多支持了
  • 飞越时空之爱

    飞越时空之爱

    年少的有熊国王子公孙徇敏无意间发现了一位进入沉睡状态中的外星女子,由此启迪了他的智慧及心灵,而为了守护住这个秘密,他面临友情与爱情的纠葛,并与觊觎这个秘密的对手蚩尤族及外星后裔陌生异种人类展开了的一场生死较量。
  • 末日制裁

    末日制裁

    “T病毒”的爆发迫使星球之主“人皇”召出十大神兵拯救星球,在面对众多丧尸和人性的黑暗,寒沐枫该如何抉择,手握制裁之刃的他,会做出如何的决定!欲知后事如何,请观看《末日制裁》由雪纺华晨独家思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