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5200000029

第29章 洁来亦洁去(2)

她想跟谁在一起,那个在她心中徘徊的人是谁?那个陪伴她走过无数孤单日夜的人是谁?那个在她灵魂深处始终挥之不去的身影又是谁?想来,每个人心中都会有答案,而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同,我们不是张爱玲,无法确定那个人是谁,但不管是曾经深刻伤害过她的人,还是一直默默关心她的人,张爱玲都将他锁于心灵深处,从不曾遗落。

洁来洁去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红楼梦》中开篇就都交代了林黛玉和贾宝玉的身份。宝玉本是天上赤瑕宫的神英侍者,黛玉是天上一棵绛珠仙草。因为神英侍者每日灌溉甘露,绛珠仙草才得以修成女体。下凡后,林黛玉就要用一生的眼泪,还贾宝玉的灌溉之恩。泪有流尽时,花有残落日!

在海棠社中,林黛玉封号“潇湘妃子”,而这暗中指的是古老传说中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两个妃子得知舜死后,将泪水洒到竹子上,出现斑痕,得名潇湘竹,二人眼泪干了,就在水中死去。而林黛玉为贾宝玉流尽了眼泪,也将魂归他处。

人都是这样的,干干净净地来,干干净净地去,不带走一片云彩,凡尘俗世终将被我们所抛弃。那一刻是否感觉到有那么一点点的扬眉吐气,我们踏着哭声而来,被命运捉弄,被人性戏耍。而如今,一切尽数散去,我们会微笑着离开,毫无眷恋。

1995年9月8日,一位体态瘦弱,身着赫红色旗袍的华裔老太太,十分安详地躺在空旷的大厅中一张相当精美的地毯上。桌子上,有一叠铺开的稿子,有一支未合上的笔。洛杉矶警署的探员古斯曼从来没见过这样凄艳的图画,更想不到,这个华裔老太太就是风靡华文世界的杰出女作家——张爱玲。

她没有惊动任何人,是公寓管理员注意到这位老太太久不露面,引起怀疑,打电话又没人接,才通知了警方,法医认为,死亡时间大约在一个星期前,没有自杀迹象。

张爱玲一直都是淡雅的晨雾,怎么可能自杀。其实,她早已预料到了自己的死。不然,她又怎么会留下将骨灰撒到任何一处旷野中去的遗言?她又怎么可能如此从容地把自己的死安排得妥妥当当的。她选择死在洛杉矶,以一个外籍华人的身份,她曾经有一个家叫做中国,而如今,家已经回不去了,能够回去的,已然不是家。

生前那些旧日的老友,弟弟,姑姑,都殷切地邀她回上海,哪怕只是逗留数日,但张爱玲最终还是固执地拒绝了。如果回去的话,上海还能是“上海”么?还是属于张爱玲的上海吗?在经历那么多是是非非后,张爱玲已经不确定了,那么还不如来个自我彻彻底底地放逐,在一个陌生的,寂静的时空中将一切埋葬。

陈思和先生在《乱世才女的心境》中写道:“她在社会里永远是个异物,拙于应对,拙于周旋,有人向她亮出各种武器——友谊、爱情、名利、灾难、利用、威胁、冷漠、赞美……她一概接受,无力拒绝。也许这些对她来说都只是一抹晚霞稍瞬即逝,唯一真实的是连她也没有过的前世的记忆。”

爷爷是清朝的翰林张佩伦,满腹经纶却只会纸上谈兵,马尾海战顶着铜盆逃命,甲午战争被亲戚逐出官场,一生极其悲凉,连死都未回归祖坟;奶奶是李鸿章的掌上明珠,可惜一生并无太多文采,其留下的诗句都是张佩纶加以填写的,并最终印证着红颜薄命的话,40多岁去世了。张爱玲诞生的时候,这个显赫的大家庭已经像《红楼梦》一样演到了最后一回。仅是风雨飘摇中的残烛而已,她感触很深,十几岁的文字,就比一些早熟的作家来得老道,深邃。人性,人情,世态炎凉,在她的笔下那么精致地表现出来,更不惜借用最强烈对比的颜色来表达沉沦世态。要绝情就绝情到底,要冷艳就冷艳到底,在那个四处充满绝望的时代里,凄厉与决裂是其最好的陈述。正好像《倾城之恋》里的流苏,“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成千上万的人死去,成千上万的人痛苦着,跟着是惊天动地的大改革……流苏并不觉得她在世界上的地位有什么微妙之处。传奇里倾国倾城的人大抵如此。”

一个城市的塌陷成就了流苏,而张爱玲的命运又与流苏的何其接近,在上海陷落的凄风苦雨中,年轻的女子带着迷离的气息缓缓走开,她笔下的沧桑,意境的深刻,就像一朵妖艳的曼陀罗,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天地间,带给无数人心灵的震撼和痴恋。

时光流逝,她的脚步缓缓变淡,伸出手去,握住的另外一种感觉就是“苍凉”。像蛆虫入驻她的身体,她恍惚过,挣扎过,受挫过,然而她毕竟是深邃的女子,在那虚无边缘的苍凉中,寻找到仅仅属于自己的一点充实。她选择孤单地生活,孤单地离世。

在她居住的公寓里,邻居只知道她是个寡言少语、孤身一人的中国老太太,没有人知道她就是被夏志清教授称赞为“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唯一能与鲁迅并列”的天才女作家张爱玲。当张爱玲的名字在台湾被众人追捧,当《红玫瑰与白玫瑰》红遍海内外,她依然不动声色地生活着,仿佛这一切根本就与自己无关。心在寂静中得到欢悦,灵魂在孤单中终被释放,张爱玲给自己晚年铺写的路就是黯淡与闲适,悲怆与荒远。

他们说红颜薄命,而女人一般用桃红的胭脂,细细掩盖原本苍白的脸颊。在纷乱的尘世中,去感受平庸的快乐。张爱玲像飘荡的雾气,停歇在繁复的红尘里,冷眼旁观的看着众人追逐,迷茫。

时代是本这么沉重的书,读不透,看不穿,颠簸流离里只能缴械投降,张爱玲也投降了,但她投降得洒脱,投降得干脆明了,她是善于将生活艺术化,又满怀悲剧感;既是名门之后,又自称小市民。她就是雾气,带着迷离的清香,游离在俗与不俗的夹缝里,正如她所说:“他们虽然不彻底,但究竟是认真的。他们没有悲壮,只有苍凉。悲壮是一种完成,而苍凉则是一种启示。”

悲壮也好,苍凉也罢,张爱玲的一生无疑是悲苦的,但当轻轻放下尘土,撒手而去的时候,张爱玲带走了“苍凉”,从此,“苍凉”将是一个我们挪不动的形容词;从此,都市里的“爱情”该找另一个名词来代替,我们都配不上这两个字。因为我们的爱情里面包含了太多太多的东西,宛如原本清澈的水,被做成了可乐和饮料。

张爱玲走了,林式同是张爱玲指定的遗嘱执行人,早在1992年就确定了的。她的遗嘱亦非常简单:一、一旦弃世,所有财产赠与宋淇夫妇;二、希望立即火化,不要殡殓仪式,如在内陆,骨灰撒在任何广漠无人处。

张爱玲走了,走的时候一切嘱托给了林式同。林黛玉也走了,走的时候告诉紫鹃,她的身子是干净的,好歹叫他们送她回去,表明了想和宝玉甚至贾家断绝所有关系,离开此是非,污浊之地。

凡尘中有太多的不尽如人意,做不了,做不好,那么轻轻放手,不如归去,亦是很好的途径。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俗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离别之歌

花开花谢惜天定,人生人死泪沾襟,张爱玲死了。她曾经写过一篇《童年无忌》,其中有一个小标题叫《弟弟》,那里有对张子静的赞美,亦有对他浑噩麻木的取笑。当年张子静看过后,没有生气,更没有觉得那里有“寒冷的悲哀”。直到9月9日中秋节那天,已经是74岁老人的张子静得知姐姐张爱玲离开人世的消息时,一连几天都恍恍惚惚,宛若灵魂追逐姐姐的脚步,妄图再多一些交接,多一些相守,然而纵还是不能如愿的。其实他曾经给张爱玲写过信,希望她回来看看,可张爱玲看到信中太多哀求她帮助的句子,倍感无力,婉言谢绝了。

张爱玲去世了,张子静找到了那篇《弟弟》,只看一行,眼泪就忍不住夺眶而出。他一生悲苦懦弱,没有姐姐那样坚定的翅膀,没有姐姐那样洒脱的独孤,他就是秋季中的牵牛花,没有篱笆的支撑就会飘然而落。他挣扎着,盼望着,希望有一天可以离开父亲,跟母亲和姐姐一起生活,哪怕只有一日也不枉此生了,可命运戏弄,母亲走了,如今姐姐也走了,他心底的那份孤单,绝望,无人与诉,无人了解。

而从那天开始,他决定要给姐姐写点东西,后来,他写了《我的姐姐张爱玲》。算缅怀吗?也许是,但在张子静身上我们看到了更多的悲哀,身为弱者注定要被人欺凌,这个世界充满着现实与争斗,你没有张爱玲的雅致,就要有一身能抵挡风雨的铠甲,否则就是为你抹了同情的眼泪又能如何?像《士兵突击》中所演,如果没有班长的那一吼,许三多可能永远站不起来,所以,别叫别人瞧不起你,站起来,砸啊!

人生的舞台是属于强者的,命运的巨轮都偏向有能力的人。当我们徘徊在迷茫里,不知道下一步要走向何方的时候,强者早已拿起了刀枪,往自己确定的方向冲锋,所以必定比你早达到目标,比你更容易获得成功,获得快乐。

快乐是心灵的产物,张爱玲快乐,因为她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而这生活要有物质来保证,强者得到是以这个为最简单,最直接的衡量标准,所以当他们挥金如土,享受人生的时候,请不要轻易嘲笑,因为在某一时候,那也叫能力。

并不是感受花香的时候才能充实,并不是雨洒过碧波的时候才有轻灵。这一切都是一种思想意境的追寻,我们丢不掉,所以将这份淡雅的美好保留到心底。而站在我们面前的,毕竟是个纷乱的尘世,被俗气所包裹,所以只能先填饱了肚子才能有闲情雅致来欣赏这份美好。

张爱玲的一生沧桑而绚丽多彩,生于乱世,长在阴暗之家,从小受尽折磨,她宛如风雨里挺拔的松树,屹立不倒。上帝终于起了怜悯之心,将女子祈望得到的东西都堆放在她的眼前,才华,盛名,财富,还有爱情,那里风是甜的,雨是醉的。可时光流逝,不是张爱玲太贪心,而是命运太戏弄,它将一样一样费力抽离,每抽一下都是血肉模糊,支离破碎。张爱玲开得最美最艳的时候也走到了尽头。她只能逃避,过了将近30年的孤岛生活,不想见到更多的人,听到杂乱的声音,而这样的“偏执”,使她最后逃避到死亡里,并在一个星期后才被人知晓。

林式同接到电话立刻赶到了现场,面对这样情景,他微微惊讶,却不伤悲,一切情绪上的宣泄都是张爱玲所不愿见到的,他平静地接受了张爱玲的死,并愿意尊重她的意愿来执行遗嘱。

但是林式同将一切想得太简单了,世上太多的人不愿这样轻易放掉张爱玲,在他们眼中,张爱玲的死就像一份巨大的财富,每一个细节的报道都能引来无数崇拜者的传看,轻易提高刊物的销量。他们不但蜂拥而至,到洛杉矶进行拍摄采访,还不住地骚扰林式同及相关朋友,要求召开记者招待会,公开火葬日期,举行追悼大会,并且假借夏志清之名称应将张爱玲土葬。

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无聊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全然不顾别人的感受,甚至瞒天过海,损人利己。张爱玲都知道,她鄙视这样的人,但亦明了,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这样的卑劣性。乌鸦和猪,都看到别人的黑,而无法明视自己的满身污垢。这个凡尘,真的太过浮躁,太过疯狂,可不能因为这个,就给自己一个理由去困扰别人的生活。在人的本质中,起码要找到一点点廉耻之心,不要伤害到别人!

张爱玲是个被世人争议的角色,亦如她的曾外祖父李鸿章。相同的血液,相同的命运,都在别人的言论中走完自己的人生之路。苦也好,甜也罢,他们生前无法阻止,死后亦无需计较,何况计较也全无计较之法。人死如灯灭,魂儿飞到九天之外,远离尘世之土,那终会腐烂的臭皮囊丢下也好。

张爱玲洒脱地走了,林式同却无法这样洒脱,他为了寻找宋淇,一时轻信将遗嘱示人,竟然导致内容外泄,见诸报端,引起轩然大波。林式同后悔不已,不得不向朋友们求助。

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9月19日清晨,张爱玲的遗体在洛杉矶惠捷尔市玫瑰岗墓园火化。没有举行任何仪式,火化时亦没有亲人在场。

9月20日一早,《世界日报》仍能报道出火葬现场的照片与文字,简直是神通广大,并极力渲染张爱玲之死的凄凉,给林式同带来很大的压力。9月30日,林式同与朋友一起驾船出海,将张爱玲的骨灰撒入海中,并撰写了《有缘得识张爱玲》一文,这是他不得不向世人做个交代,并为自己做了辩白。

“在执行遗书的任务时,对丧事的处理方式,大家的意见特别多。怎么回事?张爱玲的遗书上不是很清楚地列出她的交代吗?她生前不是一直在避免那些闹闹哄哄的场面吗?她找我办事,我不能用自己的意见来改变她的愿望,更何况她所交代的那几点,充分显示了她对人生看法的一贯性。她毕生所作所为所想的精华,就是遗书里列出来的这些,我得按照她的意思执行,不然我会对她不住!

她要马上火葬,不要人看到遗体。自她去世至火化,除了房东,警察,我和殡仪馆的执行人员外,没有任何人看过她的遗容,也没有照过相,这点要求我认为已达到了。

从去世至火葬,除按规定手续需要时间外,没有任何耽误。

她不要葬礼。我们就依她的意思,不管是在火化时或海葬时,都没有举行公开的仪式。

她又要把她的骨灰,撒向空旷无人之处。这遗愿我们也都为她做到了。”

其实,细细想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力,记者有向世人公布真相的权力,林式同是张爱玲生前指定的遗嘱执行人,他有权力按照她的遗愿去执行。当他将张爱玲的骨灰洒进大海的时候,他着实松了一口气。望着茫茫大海,他希望张爱玲一路走好,希望她的骨灰能飘回到她一直想去,却最终没有迈开那一步的地方,该是书中那个充满迷离的城市吧?

人们喜欢旧时的上海,是因为张爱玲用她的文笔给那里填筑了血液和呼吸。在青石所铺的小巷,黄昏的光,细细洒在地面上,轻轻踏上,便发出悦耳的声音,一声一阵,带着生命的呼唤。

其实,每个人都是带着使命来到这个世界的,林黛玉是要用一生的眼泪,还贾宝玉的灌溉之恩。泪尽了,花魂已去,而张爱玲就是要带着一身不俗之骨,来品味凡尘百态,写尽痴男怨女的爱恨离愁,使命完结,她亦飘然远去,留给世人的不过是空想,空追念罢了。

人非日月,日月尚有长久之时,而人的一生只不过短短数十载,每一天都会邂逅,每一天都有分离,看尽秋华春月,只希望自己人生之路,不会留下太多的遗憾。

同类推荐
  • 隐匿的烽烟:郑观应商战风云录

    隐匿的烽烟:郑观应商战风云录

    少年时代,科举不遂的郑观应怀着满腔热血来到上海,加入宝顺洋行,师从洋人,学习经商。十年间,他亲历了这片寸金之地的沧桑变幻。彼时,官场腐败横行、积重难返,商界醉生梦死、私利为重。目之所见,皆是繁华遮掩下的一片狼藉。郑观应难舍救国之志,白日经商,留心结交志同道合之人;夜晚于灯下奋笔疾书,找寻济世良方,力荐商战长策。随着太古轮船公司成立,聘请郑观应掌舵,惊心动魄的竞争游戏愈演愈烈,风云暗积。商业之战,没有烽火硝烟,却同样残酷激烈:在太古、旗昌、怡和,以及由唐廷枢等中国人主持的轮船招商局之间,生死大战已悄无声息地拉开帷幕。各条航线之上,一场接一场的厮杀不间断地进行着,究竟谁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 隋炀帝

    隋炀帝

    本书以隋炀帝为中心,采用人物传记的形式,描述了隋炀帝的一生,再现了隋朝的建立兴盛、衰落、灭亡的历史画面。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杨靖宇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杨靖宇

    杨靖宇,这个当年叫敌人听了魂飞胆丧、惊慌失措的名字,曾响彻东北大地。他是身经百战、功勋卓著、壮烈捐躯的抗日爱国将领、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子。他至今活在人们心中。
  • 徐悲鸿从穷小子到大画家的故事

    徐悲鸿从穷小子到大画家的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蒋介石评传(上)

    蒋介石评传(上)

    本书共分为八章,主要内容涵盖:发迹以前、粤海波波澜多、枪杆子出政权、内斗内行、金陵梦魇等。
热门推荐
  • 读《论语》,学管理

    读《论语》,学管理

    《读<论语>,学管理》从企业管理、品牌塑造等商业角度重新解读、编辑了《论语》,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逻辑结合,通过“字面解读”和“商人《论语》”的延伸,赋予了《论语》新的生命力。全书共分四章,主要以“修身、治国、平天下”的顺序解读了企业家精神。其中,“修身”主要是企业家精神的修炼,“治国”是企业经营发展中的品牌行为,而“平天下”的解读是要成为行业领导者该有的领袖作为。
  • 异世诸界冒险家

    异世诸界冒险家

    繁多社畜中的罗文,某日醒来发现身在异世,为了更好地活下去,只能一个又一个地完成任务。无限流,非暗黑,不圣母,稳定更新,欢迎投资。所有异世界皆为原创,如有雷同,不胜荣幸。
  • 借得仙家一缕魂

    借得仙家一缕魂

    一个是借仙家魂,在凡间收妖斩魔的无名仙女;一个是立志维护一方百姓,有望进入六扇门的老实捕头;“阿妧借魂来与大人相伴,大人应当开心些才是。”“和魂谈恋爱,我没安全感。”“哼!”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明天以后

    明天以后

    等级考试、属性分科、技能演练。过去机构的重重谜团露出了神秘的面纱。这个世界究竟是怎样诞生的?明天以后我们的世界又会是什么模样?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又会遇到什么样的故事?宋稚铭的人生将是如何?
  • 黯殇短剧

    黯殇短剧

    关于自然界中小生灵的故事。愈是遗憾,愈是美丽。
  • 我升级了一个武侠世界

    我升级了一个武侠世界

    你问我为什么修炼没有瓶颈!“我也不知道”“可能因为我修炼的功法都是我金手指改良的吧!”
  • 某天世界末日

    某天世界末日

    某天,睁眼城市的街道中空无一人却依旧在运转
  • EXO:冰之公主紫水晶之恋

    EXO:冰之公主紫水晶之恋

    她是法国、英国、韩国三国唯一的公主,世界第一集团冰月总裁......她的诸多能力,身份亮瞎众人的眼,却不想在飞机上遇到了那群改变她的人......
  • 精灵之往返世界

    精灵之往返世界

    神秘的精灵星球与地球建立空间隧道,地球的人们可以通过空间隧道去往精灵世界,在那里可以进行历练、收服、获取资源...这篇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名叫张逸的少年,意外获得了刺尾虫,身具特殊能力的他可以往返地球与精灵世界!目标是精灵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