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250200000057

第57章 四大菩萨和四大道场之谜

佛高居极乐世界,不与佛教徒接近,中国人对他们感情不深,感情最亲切的是比佛低一级的菩萨。

佛教中,佛是修行的最高品位,具有自觉、觉他、觉行三个条件。菩萨缺第三项,是将要成佛的修行者,佛的近侍。比方释迦牟尼佛的左侍是文殊,右侍是普贤,合称"华严三圣"。阿弥陀佛左观音,右大势至,合称"西方三圣"。大势至没受到中国人的欢迎,在中国没站住脚,文殊、普贤、观音、地藏,成为中国的四大菩萨。

文殊菩萨居住五台山。《华严经·菩萨住处品》说他住清凉山。《封神演义》将他汉化为破太极阵的文殊广法天尊。文殊持宝剑,骑狮子,顶结五髻,是象征智慧的菩萨。

普贤住峨嵋山,持如意,骑白象,六牙,四足分踏三尺莲座。晋代始在峨嵋山建普贤寺,后来发展为普贤的道场。现在峨嵋山万年寺内,有一尊普贤骑象的铜像,高735米,总重62吨,是北宋铸造的。《封神演义》将他说成是破两仪阵的普贤真人。普贤代表德行。

地藏菩萨的法像是右手持锡杖,左手持如意宝珠,住九华山。他受释迦嘱咐,在释迦入天,弥勒尚未降生其间时度世。他发下大愿:要孝顺和超荐父母,为众生承担一切苦难,令大地草木花果长生,祛除疾病,渡尽地狱众生,不然誓不成佛。地藏,即像大地一样,含藏无量善根种子。与上述佛、菩萨相比,更符合中国的国情。因此,地藏比较受中国人欢迎,为他在九华山设立了道场,并有十殿阎罗、十八层地狱、牛头马面等,让他当了阎王爷的上级领导,负责惩恶。

还有的说,新罗王子金乔觉是地藏的化身,唐高宗时来到九华山。九华山属闵公所有,闵公问建寺要多少地,地藏说:"一袈裟所覆盖地足矣"。不料,地藏的袈裟越扯越大,竟覆盖了整个九华山。

观音菩萨居舟山群岛的普陀山。五台山、峨嵋山、九华山、普陀山,是中国佛教的四大道场。在四大道场的菩萨中,文殊象征智慧,普贤代表德行,地藏惩恶,观音救难,最受爱戴的是观音菩萨。

民间称观音的尊号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音菩萨"。说她有33化身,能救12种大难,还能送财送子,普降甘露,只要诵念她的名号,就能"观其音"前往拯救解脱。

印度传说,观音的原型是一对孪生小马驹,叫双马神童。他神通广大,能使盲人复明,不孕者生子,朽木开花。佛教产生后,成为菩萨,叫"马头观世音"。后来,观音被附会为王太子。从唐代开始,观世音避李世民的名讳改称观音。其形象也脱离印度模式,代之以中国化的女性形象。较典型的是马郎妇观音、千手千眼观音和《西游记》中描绘的法象。

马郎妇观音有两种传说。一说为唐元和年间,有一挎篮卖鱼的美女,许多人向她求婚。女子说,谁能背诵《观世音普门品》、《金刚经》、《法华经》,就嫁给谁。有一姓马的青年背出,结婚那天,新娘突然归阴。过了几天,一位老僧来访,到了墓室打开一看,墓中只有黄金锁子骨。老僧说,这是观音大士现象度化你们,说罢就升空了。民间据此把观音塑成鱼篮观音形象。

另一种说法是,观音化作马郎妇在沙滩上和人交合,凡交合过的人都永绝睡欲,自愿皈依佛门。这种说法不符合中国的礼教,影响不大。

千手千眼观音用千手遍护众生,千眼遍观人间一切。据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所刻的《香山大悲菩萨传》(南宋祖繁《隆兴佛教编年通论》载)、元朝的《观世音菩萨传略》载,千手千眼观音原是某国妙庄王的三女儿妙善,因不从父王的择婚,被赶出宫门,到香山修行成了菩萨。后来妙庄王浑身长疮,快要死了。妙善化为一老僧前去医治说,非得用亲生女儿的手和眼才能治好。妙庄王让大女儿、二女儿献出手眼,均遭拒绝。老僧指点他向香山仙长求救。到了香山,妙善立即剁下自己的手,剜出眼。病好后,妙庄王前去答谢,方知仙长就是三女儿妙善,痛心地请求天地为女儿长出手眼。一会儿,妙善便长出千手千眼。妙庄王封她为"大悲菩萨",自己也皈依佛门。这个故事传到后来,妙庄王成了春秋楚庄王,病好后命在香山建寺,把自己的女儿塑成"全手全眼",身边的人误听为"千手千眼",这个舍身救父的千手千眼观音就形成了。现在许多寺院仍有千手千眼观音。

受《西游记》的影响,中国老百姓家里供奉的观音,多为手持杨柳枝和净水瓶的立像。杨柳枝和净水瓶是普洒佛法的道具,到中国则变成农业社会主宰晴雨的法宝。观音身边的善财童子变成地主商人供奉的招财童子,迎合中国传宗接代的传统,还奉观音之命为人送子。所以,观音又称送子观音。

同类推荐
  • 大视野知识文库(插图)建筑奇观

    大视野知识文库(插图)建筑奇观

    大视野知识文库包括:世界未解之谜、史前生命、浩渺的宇宙、人类的奥秘、走遍世界、奇妙的植物、奇妙的动物、华夏五千年、大海之旅、建筑奇观、消逝的文明、神奇的大自然、等书籍,历史、自然、宇宙等涵盖人文社科所有方面。
  • 科学未解之谜(世界悬谜大观)

    科学未解之谜(世界悬谜大观)

    科学是人类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对自然界和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理论,它是人类进化演变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按照严格的定义,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人类意识形态之一。科学是人类永无止境地探索、实践,阶段性地趋于接近真理的活动,是一项成果的绝大部分有利于造福人类社会的高尚事业。如今,科学广泛地被运用于各个领域当中,影响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 大自然神秘现象

    大自然神秘现象

    大海中为何会有一个被称为“魔鬼三角”的“平行世界”?叮咚泉水如何具有治病救人的灵气?终年冰雪覆盖的南极竟有暖水湖……动物的千年不死,植物的食人之谜,恐龙的突然灭绝,麦田圈的奇迹……大自然玄幻莫测,到处充满扑朔迷离的秘密。残缺的古垣,神秘的遗址:吴哥城、巴别塔、空中花园、玛雅文明……也许仍有失落的文明,在等待找寻。
  • 复活的古城

    复活的古城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沧桑的岁月冲逝了多少陈年旧事,历史的尘埃淹没了多少远古文明,厚重的黄土尘封了多少悠久文化,古城遗迹中又隐藏了多少千古秘密,没有人能说得清楚。凭着考古学者手中的铁铲,人们试图破解历史的密码。
  • 科学与海洋(海洋与科技探索之旅)

    科学与海洋(海洋与科技探索之旅)

    地球表面的70%被海洋所覆盖。故而海洋作为地球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大气圈、岩石圈以及生物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成为控制地球表面的环境和生命特征的一个基本环节。对于海洋,虽然我们的肉眼可以看到它的广阔,却无法看到其深层的东西,而海洋的内部则包罗万象,充满着神秘的色彩。《科学与海洋》教我们利用科学来探索海洋,从科学的角度领略海洋的神秘风光。
热门推荐
  • 佛点头脉诀

    佛点头脉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寂月宫歌

    寂月宫歌

    这是一段潜伏在男人权斗中的红颜传奇!幽幽黎宫,九尺宫墙,争名!逐利!男人们的权利争夺中,谁是牺牲品?!女主在阴谋中挣扎,在爱恨中沉浮,当她终于挣脱束缚,留给她的会是什么?一阕寂月宫歌,演绎出一段深宫故事,一场权利争夺,一篇寂寞情事,一首红颜婉歌!!
  • 焱火神尊

    焱火神尊

    沦落为废材,只因为凡夫俗子看不出他的天赋……当那命中的伯乐出现,他将让天下震惊!烈火燎原,屠人百万,不过是让世人记住他的名字!这个天下,都会刻下他的名字,方羽!
  • 一品贵女两生花

    一品贵女两生花

    本为金枝玉叶的公主,因战火颠沛流离,流落成为顾家的婢女。身世揭开之时以为可以苦尽甘来,却不知亲父被诛,皇叔登位,自己的公主身份更被顾家小姐冒充,未婚夫婿将自己手脚筋打断,毁去容貌和眼睛。一朝得以重生,她发誓绝不放过欺辱过她的任何一人。本一心报仇无缘其他,却不小心卷入了朝堂的诡谲莫测中,自此爱恨情仇似乎一窝蜂的加注在她的身上。曾经的未婚夫表白对公主无意,她才是自己的真爱。太子哥哥表示最依赖的人就是她。还有个似乎是修炼千年的扫把星下凡,每次碰到绝无好事,冤家路窄闹得天崩地裂。这种人本应该远远闪开恶灵退散,偏生这千年难得一见的霉骚星霸住了她不放,还嚣张霸气的宣誓:这一辈子,连死都分不开我们,你还能往哪里逃呢?
  • 乌苍

    乌苍

    乌情不无情用心而作给你一个用心而缔造的世界你若看而开心有悟我必掏心继续
  • 焚武炎帝

    焚武炎帝

    一本古书,可让万兽臣服;一把断剑,可斩断古今;一缕紫炎,可焚灭苍穹。上古年间,强者无数,有大儒,震杀妖魔;也有邪魔,祸乱世间。九石现,灾祸出,大战临,天地碎。少年杨智,出生卑微,偶得上古传承,崛起于墨古之域。天地是否会因他而改变?
  • 迷茫的冰星

    迷茫的冰星

    闺蜜团体,不同的地方,同一个学校。她们会经历什么样的校园呢??闺蜜之间互相猜疑,渣男的挑拨离间,社会的冷酷无情,她们该如何应对这些呢?就此分开呢,还是回到当初。青春的疼痛是痛苦又难以忘记……每个人的结局都不同,有的追求梦想,有的因为爱情,有的…………
  • 混沌圣人

    混沌圣人

    出身本在天地间,无极无相也无天;位列圣人巅峰道,逍遥自在寰宇间。
  • 超品玄医

    超品玄医

    为了使得中医发扬光大,小医生成岳扎根基层,一步一个脚印,最终成为一代医学巨匠,引领了世界中医发展的潮流。在努力成长的过程中,难免遇到磕磕绊绊,但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都是缥缈虚无的。
  • 妄天曲谱:帝妃传

    妄天曲谱:帝妃传

    传说太古之初。天地间曾降下过至宝。得之便可主宰苍茫大地。于是乎,万千部族之间展开了争夺。万年后,一位转世重生的女子,带着至宝而来,人们又说,得之,可得天下。那么,她是谁?有人说,她是落霞山的大妖。也有人说,她是杀伐果断的仙子。然而——我只是一个追寻仙道的普通人。一个为了爱情的普通女子。——【帝妃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