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64100000009

第9章 鲁迅的不看章太炎与胡适的不看雷震(1)

在鲁迅与章太炎的关系中,却有一件小小的“公案”。1914年6月初至15日,章太炎被袁世凯囚禁于北京南下洼龙泉寺期间,曾绝食抗争。此事当时动静很大。这期间,鲁迅未曾到龙泉寺看望过章太炎。

一个人,如果在日记中提到某人时都恭敬有加,那一定是对后者发自内心地尊敬。鲁迅在日记中都对之恭恭敬敬者不多,就那么两三人。依鲁迅与之相识早晚为序,第一人是俞明震。鲁迅在南京矿路学堂求学时,俞明震是学堂总办,也就是校长。鲁迅在散文《琐记》中有这样的叙述:“但第二年的总办是一个新党,他坐在马车上的时候大抵看着《时务报》,考汉文也自己出题目,和教员出的很不同。有一次是《华盛顿论》,汉文教员反而惴惴地来问我们道:‘华盛顿是什么东西呀?……’”①这“新党总办”,就是俞明震。俞明震字恪士。鲁迅在日记中写到他时,有时称“俞师”,有时称“俞恪士师”。俞明震晚年寓居北京,鲁迅多次登门看望。例如,鲁迅1915年2月17日日记:“下午同陈师曾往访俞师”,这“俞师”就是俞明震。鲁迅1915年4月10日日记有这样的记载:“午后访俞恪士师,未遇。”去看望俞明震,俞明震却不在家,于是鲁迅第二天的日记便有这样的记载:“午后访俞恪士师,略坐出。”头一天没有见到“俞师”,第二天又去了。去了,也就是坐一会就告辞。登门拜访,本没有什么事情,只是想看看过去的老师,想与老师说几句闲话而已。鲁迅在日记中对之恭恭敬敬的第二人是章太炎,第三人是蔡元培。先说蔡元培。俞、章、蔡三人中,鲁迅与蔡元培相识最晚。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蔡元培被任命为教育总长,许寿裳是教育部职员。许寿裳向蔡元培推荐了鲁迅,于是鲁迅也来教育部就职,这才与蔡元培相识。1936年10月,鲁迅先于蔡元培辞世,在此之前,鲁迅一直与蔡元培保持来往,所以,俞、章、蔡三人中,蔡元培在鲁迅日记中出现次数最多。在日记中,鲁迅有时称蔡元培为“蔡先生”,有时称“孑民先生”。从1912年与蔡元培相识,到1936年辞世,二十几年间,鲁迅与蔡元培一直有交往,对蔡元培的某些言行,鲁迅内心未必完全认同,虽然问题并不严重,但也可能多少影响到鲁迅对蔡元培的态度,所以,在日记中,径称“蔡孑民”的情况,也是有的。总体上,鲁迅对蔡元培是很尊敬的。

①见《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5页。

鲁迅与章太炎相识于东京。1903年春,章太炎从日本回到上海,并与邹容相识。邹容写了《革命军》,章太炎为之作序。1903年5月,《革命军》由上海大同书局出版发行。6月9日,《苏报》发表《读革命军》一文“以阐扬之”;次日,又发表章氏序文。冯自由在《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中说,这“是章邹与苏报牵合之点”①。1903年6月,章太炎又发表了洋洋洒洒近万言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6月29日,《苏报》转载此文,且将题目改为《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邹容的《革命军》,章氏为《革命军》所作序言和驳斥康有为的文章,令清廷亦恐亦怒。在清廷的压力下,上海工部局逮捕了章太炎、邹容,是为“苏报案”。章、邹最终被判处监禁三年,监禁期满,逐出租界。邹容未等到监禁期满便瘐死狱中。1906年6月29日,章太炎刑满出狱,当晚便乘船东渡。到东京后,章太炎主持《民报》笔政。与保皇派笔战之余,章太炎还应部分留日学生请求,举办国学讲习会,定期讲学。鲁迅嫌大班“太杂沓”,便与许寿裳等人商量,请章太炎另开一小班。章太炎欣然应许。于是,又在自己寓所开了一个小班,每个星期日的上午上课,先讲《说文解字》,后又讲《庄子》,听讲者只有许寿裳、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朱希祖等八个人。周作人在《鲁迅的故家·民报社听讲二》中,对此有这样的回忆:“一间八席的房子,当中放了一张矮桌子,先生坐在一面,学生围着三面听,用的书是《说文解字》,一个字一个字的讲下去,有的沿用旧说,有的发挥新义……太炎对于阔人要发脾气,可是对于学生很好,随便谈笑,同家人朋友一样。夏天盘膝坐在席上,光着膀子,只穿一件长背心,留着一点泥鳅须,笑嘻嘻地讲书,庄谐杂出,看去好像是一尊庙里的哈喇菩萨。”鲁迅听章太炎讲学,有的说几个月,有的说半年多,有的说一年多。总之,虽然时间不长,但学术旨趣、文化观念,甚至政治思想上,都深受章氏影响。完全可以说,鲁迅是章太炎的入室弟子。

①冯自由:《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第1版,第91页

对章太炎,鲁迅有着发自内心的敬爱,也有着由衷的感激。在日记中,鲁迅有时称“章先生”,例如,1912年12月22日日记:“同季巿赴贤良寺见章先生,坐少顷。”1915年1月31日日记:“午前同季巿往章先生寓,晚归。”但更多的时候,是称“章师”,例如,1914年8月22日日记:“午后许季巿来,同至钱粮胡同谒章师。”1915年2月14日日记:“午前往章师寓……夜归。”1915年5月29日日记:“下午同许季巿往章师寓。”1915年6月17日日记:“下午许季巿来,并持来章师书一幅。”

然而,在鲁迅与章太炎的关系中,却有一件小小的“公案”。1914年6月初至15日,章太炎被袁世凯囚禁于北京南下洼龙泉寺期间,曾绝食抗争。此事当时动静很大。这期间,鲁迅未曾到龙泉寺看望过章太炎。章太炎绝食,鲁迅当然不可能不知道。敬爱的老师面临生命危险,同居京城,鲁迅是否应该去看望、去劝说呢?依常情常理,是很应该的。但鲁迅终于没去,也自有其苦衷。

章太炎绝食期间,鲁迅没有去看望、去劝说,这让我想到在上世纪60年代初的台湾,当雷震被国民党投进监狱后,同居一岛的胡适,一次都没有去探过监。雷震批评蒋氏父子、批判国民党、办《自由中国》、争民主、争自由,是得到胡适大力支持的。如今,雷震锒铛入狱,依常情常理,胡适应该到监狱去看望、安慰雷震,哪怕只去一次。但直至猝然辞世,胡适都没有踏入过监狱的大门。胡适如此“绝情”,当然也有他的无奈。

章太炎在龙泉寺绝食期间,鲁迅没有去看望、劝说,本来没有被研究者注意。使得此事成为问题的,是许广平。

许广平在《民元前的鲁迅先生》一文中,用较多的篇幅写了鲁迅与章太炎的关系,其中一段是:

鲁迅先生对于太炎先生是很尊崇的,每逢提起,总严肃地称他“太炎先生”。当章先生反对袁世凯称帝的野心时,曾经被逮绝食,大家没法子敢去相劝,还是推先生亲自到监狱婉转陈词才进食的。①

这里“还是推先生”中的“先生”,指鲁迅。按许广平的说法,章太炎“被逮绝食”后,鲁迅“亲自”到章太炎跟前劝说,而鲁迅也终于说服了章太炎,于是章太炎恢复进食;而且,鲁迅前去劝说,是“大家”公推的。这“大家”,应该指章太炎在京的诸弟子。诸弟子之所以公推鲁迅前去,是因为其他人“没法子敢去”。这也就意味着,章太炎绝食期间,鲁迅是唯一前去“婉转陈词”者。

1979年10月,鲁迅研究专家朱正出版了《鲁迅回忆录正误》一书,其中的《章太炎中止绝食一事与鲁迅无关》一文,正的就是上引许广平这段话之误。朱正依据多种资料,令人信服地指出:在章太炎于龙泉寺绝食期间,鲁迅没有去探望过,因此也就谈不上对章太炎“婉转陈词”的问题;而且,在此期间,并非“大家没法子敢去相劝”,而是弟子们曾“环吁床前,请进食”,所以,鲁迅非但不是唯一前去“婉转陈词”者,倒可能是少数没有去劝说者之一②。

①见《许广平文集》第二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1月版,第444页。

②朱正:《鲁迅回忆录正误·章太炎中止绝食一事与鲁迅无关》,湖南文艺出版社1979年10月第1版。

章太炎因绝食而生命垂危,弟子中多人前去看望、劝说,鲁迅却没有出现在床前,这的确是一个问题。该如何解释鲁迅在龙泉寺的缺席呢?

民国成立后不久,袁世凯挤掉孙中山,坐上了临时大总统的位置。这时,章太炎是寄希望于袁世凯的,因而也支持袁世凯。袁世凯拒绝南下,坚持以北京为首都,章太炎公开表示赞同。1912年4月,袁世凯任命章太炎为总统府高等顾问,于是章太炎也北上到北京定居。章太炎之所以支持袁世凯,是以为袁世凯真心拥护共和。袁世凯当然会让章太炎失望。二人间的矛盾便日见其甚。袁世凯嫌章太炎在北京碍事,便于1912年冬任命章太炎为东三省筹边使。这只不过是一个虚衔。1913年3月,宋教仁遭刺杀,这令章太炎对袁世凯从失望走到绝望。7月,章太炎辞去东三省筹边使的职务,南下上海,会见孙中山,参与了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二次革命”很快失败。章太炎被袁世凯诱骗到北京。章太炎到北京后,袁世凯立即派人将其监视起来。袁世凯要称帝,就要扫除障碍。一般的人,如袁认为是绊脚石,就直接肉体消灭。章太炎是袁世凯通往帝位的绊脚巨石,袁世凯当然也想把章太炎直接干掉。无奈章太炎影响太大、声望太卓著,欲杀而又实在不敢。将章太炎监视起来,限制其自由,特别是剥夺其发表言论的自由,是袁世凯对付章太炎的唯一办法。

袁世凯称帝前的几年,大搞恐怖主义。1933年4月,鲁迅写了《〈杀错了人〉异议》一文,对这几年的情形有所回忆:“袁世凯在辛亥革命之后,大杀党人……于是,杀,杀,杀。北京城里,连饭店客栈中,都布满了侦探;还有‘军政执法处’,只见受了嫌疑而被捕的青年送进去,却从不见他们活着走出来;还有,《政府公报》上,是天天看见党人脱党的广告,说是先前为友人所拉,误入该党,现在自知迷谬,从此脱党,要洗心革面的做好人了。”①

①见《鲁迅全集》第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第100页。

②亦称《京畿军政执法处冤狱录》。

世间有“红色恐怖”与“白色恐怖”两说。袁某的狂捕滥杀,称“红”称“白”皆不合适。袁某大搞恐怖主义的目的,是为自己穿上龙袍、坐进龙椅扫清道路,龙袍龙椅都是黄色的,所以,袁某的狂捕滥杀,勉强可称之为“黄色恐怖”。北京城中,“黄色恐怖”自然更甚。袁世凯直接掌控的京畿军政执法处,有任意监控和捕杀官民之权,完全不受法律制约。这个执法处,抓捕、审讯、判决、行刑,都是秘密的。其时国人,尤其京城人士,谈之而色变。执法处的总办,先是陆建章,后是雷震春,二人皆被国人目为魔鬼,称作“屠户”。关于这军政执法处,论及者众多。但如果不读王建中所著的《洪宪惨史》②,就不知道这军政执法处是如何“执法”的。这军政执法处,是“错拿了不能错放”的地方,进去了而能活着出来者极少。为避免内情外泄,即便发现抓错了人,也往往处死。所以,军政执法处的详情,鲜有人知。而王建中则是极少数活着出来者之一,更是出来后唯一著书揭露执法处内幕者。王建中于1913年被选为全国省议会联合会会长,又被江苏省督军冯国璋聘为督署咨议。1915年9月,王建中因被袁世凯视作称帝阻碍而在沪被捕,被捕后不久,被押送京畿军政执法处。军政执法处两次判处王建中死刑,都因冯国璋竭力营救而未能执行。冯国璋的实力,让袁世凯不能不给个面子。死刑虽暂缓,但拘押却难免。直至袁世凯“龙驭上宾”,王建中才走出鬼门关。在《洪宪惨史》的“自序”中,王建中说:“余民国四年避难沪滨,因反对洪宪帝制嫌疑,被捕于英界爱而近路。罗织引渡后,遂羁押上海镇守使署……是年十月杪,递解京师,交由京畿军政执法处非法讯办。甫经到处,遂加以全身桎梏,押入乙号牢笼。虽戏剧中常演之鄷都城、鬼门关、阎罗殿,其森严恐怖,尚不足以形容该处于万一也。”至于为何要写这本书,王建中的解释是:“余虽不文,勉为编述,彰善瘅恶,警告同胞,庶使非法杀人机关如京畿军政执法处者,再不至于发现于共和时代,斯乃余之志愿,而世界主张人道者,亦固无不乐为赞同也。”①

①王建中:《洪宪惨史·自序》,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

同类推荐
  • 直说:中国在发声

    直说:中国在发声

    G20峰会之后,新一轮国际外交博弈启动,大国关系面临重构期,尤其是中国的崛起,将怎样挑战全球格局?在全球化时代,国家间的博弈并没有停止,或明或暗的争斗还在继续。我们将面临一个怎样的世界?新的国际格局将如何构建完成?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节目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阐释这个问题。
  • 民主,中国如何选择(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民主,中国如何选择(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全球民主的深层危机?在此背景下,中国还要不要追求民主?为规避目前世界民主的种种“陷阱”,中国是否需要选择自己独特形式的民主?其现实的发展路径又在哪里?
  • 官德修养读本

    官德修养读本

    本书是根据国家推出的《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的基本精神编写而成的。其中参考了众多专家、学者和各级领导者关于道德建设和官德教育的精典论述,并结合诸多实际案例和中国传统优秀的道德思想进行分析,为公务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和官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事业观,秉承忠于国家、服务人民、恪尽职守、公正廉洁的执政理念,提供了多视角深入、多层次架构、全方位汇览的放射性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在提高思想、加深认识、匡正观念、涵养道德和提升理论水平方面具有十分明确的指导作用和教育意义。
  • 俄国民粹主义及其跨世纪影响

    俄国民粹主义及其跨世纪影响

    《俄国民粹主义及其跨世纪影响》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观为指导,运用最新资料,在吸收后苏联时期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俄国民粹主义产生、形成、发展和演进的历史,以及它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思想理论特征、各种思想流派,按照历史编年顺序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阐述和论析;也对过去由苏联意识形态屏蔽和时代变迁而掩盖的某些学术误区,做了拨乱反正的系统辨析和清理;同时,也对这一跨世纪、超国界的强大社会政治思潮在20世纪的影响,特别对其在俄罗斯、中国和非洲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做了重点考察。这对了解近年国内外学术界有关民粹主义的争论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 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2009~2010

    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2009~2010

    本书对2009~2010年宁夏的政策调研成果收集整理,汇集成册,以利于资料保存,提供决策咨询。
热门推荐
  • 睡在月亮里

    睡在月亮里

    漂亮的苏家大小姐苏沫,发现她新来的保镖晏淮野是个没有表情的石头,比她的未婚夫还要难以捉摸。晏淮野是个穷鬼,背负一身的债务,他的人生烂到不能再烂,以为这辈子就这么完了,但还是遇到了拯救他生命的苏沫。他拼尽全力从底层爬了上来,变得事业有成,公司发展得越来越好,每一个人见到他都会尊敬地说一声晏总,但他还是始终没有安全感,因为,他知道,苏沫是自己抢来的。
  • 年华里的那份不守时

    年华里的那份不守时

    我愿栖身于黑夜,换你又一世的光明
  • 爱情花开:惹上恶魔二次方

    爱情花开:惹上恶魔二次方

    一个他,冷酷邪魅……另一个他,温润尔雅……相同的英俊面容,却有着不同的迷人魅力!究竟那一个才是真正的他?当迷糊女生遭遇“恶魔二次方”,生活是否仍然是平凡地生下来、活下去?
  • 许你一世晴暖

    许你一世晴暖

    不是所有的喜欢都能够在一起的,但那些能够一直在一起的人,真的很幸福。所以,我很幸运,在有生之年能够遇见你。——许晴暖兜兜转转,我们还是遇到了彼此,这世界车水马龙,我只想和你一起,携手走余生的路,许你一世晴暖。——池南川
  • 星辰校花I

    星辰校花I

    百忙之中有时间的话,不妨来赏一眼吧!毕竟,谁的青春不值得怀念呢?
  • 独角马

    独角马

    自由写作者何笑凡接到一个神秘来电后,平凡的人生履历上从此发生巨大转折,与其他三人进入阴山史前洞穴,破解上古岩画中独角兽?疏与阴山山脉的历史关联后石门开启,地下世界,他们破环环密码,克重重险境,斗史前怪物,最终逃出生天的同时,一个更大的秘密也浮出水面…
  • 灵异少女搭档

    灵异少女搭档

    一个以科技为主的数据化世界(时数大陆)中,法术只存在于故事之中。但是蓝月雅然不认为如此,携小妹一起寻找传说中的法术。最终,成为了灵异师。(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本文不牵涉任何有关风水、玄术本文已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中国历史常识

    中国历史常识

    吴晗于1963年至1965年间组织了一批专家学者,如著名历史学家汪篯、白寿彝、邓广铭、郑天挺、翁独健、胡厚宣、阴法鲁、何兹全、戴逸等,他们一起整理、编写了这部《中国历史常识》,从北京猿人一直写到北伐战争,几乎囊括了中国历史上所有的重要事件、文史常识、典章制度等,是学习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经典读物。
  • 听闻时光在说谎

    听闻时光在说谎

    苏柠:“顾怀安,林浅走了,永远都不会再回来了,你现在可以安心陪着你的安雨落了!阿浅眼瞎,怎会瞧上了你”说完,把信塞到顾怀安手里,转身离开.“林浅走了,怎么可能,肯定又是骗我的吧,你别想骗我”顾怀安冲离去的苏柠大喊.低头打开信笺:顾怀安,其实我们真的是上辈子就认识了。但是啊,我们还是错过了,真的挺遗憾的。既然你不喜欢我,那我就不打扰你啦,祝你快乐吧,我喜欢的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