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64100000014

第14章 “匕首”与“手术刀”(1)

胡适敢指名道姓地骂蒋介石而鲁迅不敢,就证明了胡适比鲁迅更勇敢,更无所畏惧,更富于批判精神吗?不!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决定着胡适“敢”而鲁迅“不敢”的,不是个人的勇气、胆量、批判精神,而是别的一些更复杂的因素。

问题的提起

鲁迅与胡适确实有着多方面的可比性。而最近几年,将这二人放在一起谈论、比较者,也时有所见。当然,这些论者的视角、眼光和结论,往往是颇有差异的。从是否指名道姓地骂过蒋介石这一角度对鲁迅、胡适二人进行比较,我也不只一次地从他人的口头或笔下见识过。这种比较的理路是:1927年后,鲁迅、胡适二人都长期批评过国民党,但鲁迅却从未指名道姓地斥责过作为国民党“党魁”的蒋介石,而胡适则在有生之年多次这样做过。从这一事实,便能够“逻辑”地得出这样的结论:胡适比鲁迅更有勇气,更富于战斗精神,更不在乎一己安危;或者说,与胡适相比,鲁迅更世故,更善于自我保护,更胆怯懦弱。这种角度的比较,还是以这样的背景为前提的:过去数十年,我们一直强调“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一直说鲁迅在与国民党政权的斗争中是“毫无畏惧”的,是“前脚跨出门去,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来”的,一直把鲁迅说成是“民族魂”;而对胡适,则加诸种种恶谥,说他是国民党的“走狗”,说他软弱妥协,说他稍遇压力便“宁弯不折”——而今天从是否指名道姓地骂过蒋介石这一角度对二人进行比较,则无疑有着“拨乱反正”之意。

仅仅在是否指名道姓地骂过蒋介石这一点上做文章,殊是无谓。但这一问题确又是牵一发而动“二身”的那根“发”。从这一角度出发,深究下去,会接触到鲁迅、胡适二人不同的政治观念、现实姿态等一系列问题。

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是与国民党对共产党的洗清同时进行的。对蒋介石的“清党”这一举动,鲁迅、胡适二人就有着不同的态度。面对国民党的大肆杀人,鲁迅是惊讶、愤怒和痛恨,而胡适则表示了理解和支持。其时尚在日本的胡适对国民党的“清党反共”发表了这样的看法:“我这十个月在欧洲美洲,不知国内的详细情形。但我看最近的政变——蒋介石将军清党反共的举动能得到一班元老的支持。你们外国朋友也许不认得吴敬恒、蔡元培是什么人,但我知道这几个人,很佩服他们的见识与人格。这个新政府能得到这一班元老的支持,是站得住的。”同时,又表示:“蔡元培、吴敬恒不是反动派,他们是倾向于无政府主义的自由论者,我向来敬重这几个人,他们的道义力量支持的政府,是可以得着我们的同情的。”①胡适于1926年7月出国,在海外生活了十个月,对国内发生的事情所知不详。但他素来敬重、信任蔡元培、吴稚晖等前辈。当他得知蔡、吴诸元老都坚决主张蒋介石的“清党反共”并支持南京国民政府后,便决定与他们取同一步调。胡适对南京国民政府的这种最初的表态,也并非权宜之计或随便说说。实际上,他此后对这最初的表态从未后悔过,即便在他与蒋介石和国民党的冲突最严重时,也未后悔过最初表示过的对蒋介石和南京国民政府的道义支持。可以说,在蒋介石的南京政府诞生之时,鲁迅和胡适就对之有着颇为相异的心态。鲁迅一开始就对蒋介石和南京政府持一种决绝的态度,更谈不上对之有什么希望和期待,换句话说,鲁迅一开始就以敌对的目光怒视着蒋介石对南京政府的缔造,一开始就把蒋介石和他的南京政府当作了不共戴天的仇敌,并且这样一种心态和姿态终生未改;胡适则一开始就对蒋介石和南京政府采取支持和合作的态度,尽管这种支持和合作并非是无条件的,换句话说,胡适是以期待的目光注视着蒋介石对南京政府的缔造的,他对蒋介石和南京政府是怀有希望的,此后,这种期待和希望无论怎样受挫,胡适也没有让自己陷入对蒋介石和国民党的彻底绝望,因此,也不妨说,胡适对蒋介石和国民党的有条件的支持,也是持续终生的。

①胡明:《胡适传论》(下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9月版,第667页。

也许有人会说,既然鲁迅、胡适二人对蒋介石和国民党的态度有如此差异,那指名道姓地骂蒋介石的,更应该是鲁迅而不是胡适——如果这样考虑问题,就过于皮相了。实际上,正因为鲁迅、胡适二人对蒋介石和国民党的心态和姿态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在批评、指责蒋介石和国民党时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如果鲁迅真的不曾指名道姓地骂过蒋介石,那原因就在于他的敌对和决绝的心态与姿态,使得他难以在责骂蒋介石时指名道姓;而胡适之所以一次次地对蒋介石指名道姓地批评,也就正因为他对蒋介石和国民党还怀有希望和期待,还愿意有条件地对之支持和与之合作。

鲁迅对国民党的批评之尖锐、严厉,是人所共知的。应该说,他即便真如有人所说从未指名道姓地骂过蒋介石,也多次把矛头对准过蒋介石,只不过没有点出“蒋介石”这三个字而已。这里姑举一例。1933年4月10日的《申报·自由谈》上,发表了曹聚仁的《杀错了人》一文,其中说,在“革命”的过程中,“杀人”是难免的,但“革命杀人应该有标准,应该多杀中年以上的人,多杀代表旧势力的人”。“可是中国每一回的革命,总是反了常态。许多青年因为参加革命运动,做了牺牲;革命进程中,旧势力一时躲开去,一些也不曾铲除掉;革命成功以后,旧势力重复涌了出来,又把青年来做牺牲品,杀了一大批。”因此,曹聚仁认为,这是“杀错了人”。鲁迅读了此文后,写了一篇《〈杀错了人〉异议》①,发表于1933年4月12日的《申报·自由谈》,文章从袁世凯为了“做皇帝”而大肆杀人,说到“现在的军阀混战”:“他们打得你死我活,好像不共戴天似的,但到后来,只要一个‘下野’了,也就会客客气气的,然而对于革命者呢,即使没有打过仗,也决不肯放过一个。他们知道得很清楚。”“所以我想,中国革命的闹成这模样,并不是因为他们‘杀错了人’,倒是因为我们看错了人。”明眼人一看便知,这里所谓“看错了人”,既指过去“看错”了袁世凯,更指现在“看错”了蒋介石。

①收入《伪自由书》。

不过,倘若具体地看,胡适对蒋介石的批评,的确往往比鲁迅更直接、更明白,指名道姓的公开批评,也并非绝无仅有。在1929年“人权运动”时期,他就几次点名批评了蒋介石。胡适在《人权与约法》①一文中列举国民党当局侵犯人权的事例时,就有事涉蒋介石本人的一例:“如安徽大学的一个学长(引按:即刘文典),因为语言上挺撞了蒋主席,遂被拘禁了多少天。他的家人朋友只能到处求情,决不能到任何法院去控告蒋主席。只能求情而不能控诉,这是人治,不是法治。”这是要将蒋介石也置于可控告之列,也就是强调要做到任何人都不能高踞于法律之上。又如,在《我们什么时候才可有宪法?》②一文中,胡适写道:“我们实在不懂这样一部约法或宪法何以不能和训政同时存在。我们必须要明白,宪法的大功用不但在于规定人民的权利,更重要的是规定政府各机关的权限。立一个根本大法,使政府的各机关不得逾越他们的法定权限,使他们不得侵犯人民的权利——这才是民主政治的训练。程度幼稚的民族,人民固然需要训练,政府也需要训练。人民需要‘入塾读书’,然而蒋介石先生,冯玉祥先生,以至于许多长衫同志和小同志,生平不曾梦见共和政体是什么样子的,也不可不早日‘入塾读书’罢?”胡适在这里强调的是民主政治的实行,需要训练。而需要接受这种训练的,不仅仅是人民大众,包括蒋介石在内的所有此前不懂民主政治的政府官员,更需要接受训练。这是要蒋介石在民主政治面前甘当小学生,老老实实地背起书包,坐进课堂,从“①②③”学起。

①见胡适《人权论集》。

②见胡适《人权论集》。

但胡适敢指名道姓地骂蒋介石而鲁迅不敢,就证明了胡适比鲁迅更勇敢,更无所畏惧,更富于批判精神吗?不!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决定着胡适“敢”而鲁迅“不敢”的,不是个人的勇气、胆量、批判精神,而是别的一些更复杂的因素。

“做戏的虚无党”与“要一个政府”

要明白为何鲁迅“不敢”指名道姓地骂蒋介石而胡适却“敢”,还得从二人迥然有异的政治观念谈起。

说到鲁迅的政治观念,实在很难归入既有的品类。鲁迅明显受过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但也很难说他就是够格的无政府主义者。他实际上也并未宣称过信奉无政府主义,也没有积极地正面宣传过无政府主义的思想、观念。大概可以说,鲁迅对任何一种政治理论都是不能真正服膺的,对任何一种治理国家的政治方略都是不太感兴趣的。这源于鲁迅对“政治”本身的深刻怀疑。鲁迅毕生关注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荣辱兴衰,但却几乎不从国家政体、社会制度等政治层面去探索这一问题。他有着一个十分固执的观念,即只有最广大的中国人都觉醒了,只有大小小的阿Q、闰土们都被切切实实地启蒙了,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最终免于被欺侮、被凌辱的命运。如没有民智的真正开发,如没有民众的真正觉悟,则无论怎样现代的国家政体,无论怎样先进的政治制度,都不过是沙上的建筑、纸糊的衣冠。在这个意义上,不妨说鲁迅是一个“政治怀疑主义者”。曹聚仁在《鲁迅评传》里这样说到鲁迅的“政治观”:“笔者自幼受了一句话的影响,这句话,出自《尚书》,叫做‘毋求备于一夫’……其意是说各人有各人的见识,各人有各人的特长,不能万物皆知,万物皆懂的;这么一想,我们对于鲁迅提不出积极的政治主张,也不必失望了。由于鲁迅的文字,富于感人的力量;我们读他的杂感,觉得十分痛快,所以对于他的政治观,也不十分去深求了。其实他带了浓重的虚无色彩,并不相信任何政党会有什么成就的。笔者的看法,和他有点相近;我认为政治的进步或落伍,和民智开发的进度有密切关系,至于政治学说,主义的内容如何,并不十分相干的。孙中山把《三民主义》《建国方略》说得天花乱坠,结果,国民政府的黑暗政治,比北洋军阀时代还不如,而贪污程度,远过于当年的交通系,对政治完全失望,也是民初人士所共同的。”①

①曹聚仁:《鲁迅评传》,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版,第205页。

鲁迅之所以“提不出积极的政治主张”,与其说是力有所不逮,毋宁说是意有所不屑。既然对政治有着深深的怀疑,既然认定无论多么美妙的政治主张都不过是空谈,那当然也就不会自己再去提出什么政治主张了。在鲁迅看来,政治,尤其是中国的政治,都不过是“做戏”,各种各样的政客们,都不过是“做戏的虚无党”。在《马上支日记》中,鲁迅说:“看看中国的一些人,至少是上等人,他们的对于神,宗教,传统的权威,是‘信’和‘从’呢,还是‘怕’和‘利用’?只要看他们的善于变化,毫无特操,是什么也不信从的,但总要摆出和内心两样的架子来。要寻虚无党,在中国实在很不少;和俄国的不同的处所,只在他们这么想,便这么说,这么做,我们的却虽然这么想,却是那么说,在后台这么做,到前台又那么做……将这种特别人物,另称为‘做戏的虚无党’或‘体面的虚无党’以示区别罢。”对政界的“做戏”,鲁迅多次施以辛辣的嘲讽。这种政治如同“做戏”的观念之形成,原因当不只一种,而辛亥以后中国政局的动荡和混乱,应是促使鲁迅视政治如“做戏”的直接原因。这也正如他自己所说:“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①

鲁迅的政治观,或者说鲁迅视政治如“做戏”的观念,在写于1933年4月的《现代史》②一文中,表现得最直接最典型。文章虽名曰“现代史”,却通篇写的是街头的“变戏法”。在描写了街头空地上的几种骗人的把戏后,鲁迅说:这空地上,暂时是沉寂了。过了些时,就又来这一套。俗语说,“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其实是许多年间,总是这一套,也总有人看,总有人Hu①z①①,不过其间必须经过沉寂的几日。

①鲁迅:《自选集·自序》。

②收入《伪自由书》。

我的话说完了,意思也浅得很,不过说大家Hu①z①①Hu①z①①一通之后,又要静几天了,然后再来这一套。

到这里我才记得写错了题目,这真是成了“不死不活”的东西。

同类推荐
  • 安全决定成败

    安全决定成败

    安全于小事,安全问题大于天。安全不仅仅是一种保障,更决定着大到事业、小到每件事情的成败!无论对于政府、企业,还是事业单位;无论是对于集体,还是对于个人,安全都是第一原则。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不仅要把握方向做好大事,对于每一件事关安全的“小事”,我们也必须认真对待、高度落实,才可能最大程序地避免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证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只有真正认识到“安全决定成败”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并认真实践,所有的工作才能有保障地得以实现。
  • 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

    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辩证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是世界历史性事业的本质内涵,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演进规律,系统总结了世界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和深刻教训,给理论以深化、给实践以指导、给未来以启迪。
  • 20世纪的中国对外关系卷

    20世纪的中国对外关系卷

    奔向辉煌——编辑前言20世纪是一个不寻常的世纪。改朝换代的巨变,世界大战的烽烟,内忧外患的困扰,改革开放的雄风……使中华民族走过了百年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记住昨天,是为了明天。在即将跨入新世纪的今天,回视中华民族百年来所走过的道路,记住英勇悲壮,记住成败荣辱,记住发展与坎坷,记住辉煌与使命,对于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自信心,更加认清我们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从而以更新的姿态跨入21世纪,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具有特殊的意义。为此,我们认真策划并努力组编了这套反映中华民族百年概貌的大型史典丛书《20世纪的中国》。《20世纪的中国》,按照大项领域,分为政坛……
  • 皇权的战争

    皇权的战争

    对于权力之残忍,春秋时的范蠡有一句名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正如马基雅维利所讲,“对于君主作恶比行善更有利”。拿破仑的密码塔列朗也曾说过:“与人为善便是恶,作恶多端才是善。”宋襄公的“仁义之师”只能给后人留下历史的笑柄。中国历史上,有的皇帝为了追求最高权力,可以不顾父子之情,母子之恩,兄弟之义,朋友之谊而大开杀戒。弑父弑兄、屠杀功臣已成为他们打败敌手,爬上或坐稳皇帝宝座,获取最高权力的惯用手段。
  • 资政新篇:盐铁论中的智慧

    资政新篇:盐铁论中的智慧

    《盐铁论》被认为是一部治理国家的智慧宝典。书中提到了盐铁及酒类的国家专营,并以此为契因,围绕着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举凡政治、经济、文化、风俗、贸易、金融、民生,官吏……凡属国家治理的领域,都在书中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这些超越了时代的智慧与思想,在历经了2000年之久的岁月洗历之后,于今天而言更具借鉴价值。
热门推荐
  • 腹黑王妃无良宝

    腹黑王妃无良宝

    “夜陌兮,你知道无耻怎么写吗?”“啊?亏你还是个王爷,连无耻都不会写矮油不用不好意思,来来本王妃教你”“·······”
  • 折仙

    折仙

    神说:我主宰一方世界仙说:还不是我说了算真仙:棋子而已何天:在唧唧歪歪的老子把你们全砍了烤鸡翅膀用。
  • 将门闺秀

    将门闺秀

    她是他结发盟誓的妻。他却害得她家破人亡,甚至为了那如花美妾,害得她于乱箭之中含恨而终。重生回到当初,她步步为营,处处算计,只为一雪前世之恨。
  • 不过凡人一枚

    不过凡人一枚

    我也曾想过那万人追捧的场景不过霎那皆过往云烟众人逃不过世俗我亦如此不如泯然众人。
  • 灵穿牵手继承者

    灵穿牵手继承者

    猴子被压了五百年,唐唐来救他乐!女主被压了五千年,唐唐——你死到哪个妖精洞里边去了,快来救人家啦——千年女鬼肖洛雪穿越了,豪门千金福气吧。啥?破产了——谁呀?这么能吃!帝国王子银天昊死缠烂打求相好,嘿嘿嘿……要你好看!!!
  • 二次元之万界商人

    二次元之万界商人

    一个最不像商人的商人,一段不平凡的平凡经历,一场性命相关的无畏直前的追逐,吾名为“黑”,给予世界痛处在华国贩卖防御系统“范林利第613代防御系统,隐—浮空防御光束炮塔,量子级高维监视系统,核聚变产能系统等等。”在火影卖出复活点,“太好了,琳有救了!”在炮姐面前展示超能力,“第六等级能力!”在某地下城开店铺,“装备锻造,有保障!”为心爱之人,与龙虎争斗,一往无前。火影忍者,eva,鲁鲁修,某科学的超电磁炮,圣杯战争,鬼灭之刃,你的名字等。
  • 旅之歌

    旅之歌

    一场内乱导致大明帝国政权垮台,身为名门望族的祝、王两家率军揭竿而起,自立门户,各据明河走廊南北两侧。曾经的殖民地远东地区,也在明河走廊的东边宣布主权自制,正式独立。自此,天下三分,时局动荡。武力变为了行走江湖的货币,军队成为了朝堂之上的权威。
  • 战舰领主

    战舰领主

    怀里揣着新手大礼包来到异界·······大礼包里面是美国“伊利级”巡洋舰·······大礼包在森林中被打开,伊利级被摔个粉粉碎,白胡子老爷爷挥挥手埋葬了残骸,潇洒离去,留给苏林只有买野战口粮赠送的二愣子光杆舰长·····
  • 青春之懵懂

    青春之懵懂

    大学时期的回忆也许是我们这一生最美好的记忆,哪怕最后留下伤痛,那也是欢乐的苦痛。我把毕业典礼送给你,哪怕最后我们不能在一起,哪怕最后我们忘记了彼此,但我希望我们永远不要忘记那欢愉的毕业典礼。你说:“其实我们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在适合的地方遇见了我。”我现在想告诉你:“其实我们是不同的,因为在最美好的时光里,我有了你,因为有你,我懵懂的青春才更加的多彩,谢谢你,我的爱人。”
  • 丑妃离职I药师大人等等我

    丑妃离职I药师大人等等我

    她一基因优良养尊处优的现代美女,竟然死而复生成了一个窝囊的古代丑妃。高颜值夫君对她不闻不问,可她还对他嗤之以鼻呢!反正他还不知道,已经有人将她视作很重要的存在了……她自鸣得意,却不知自己早已陷入了夫君深深的套路……一曲泽畔调,调中三生,宫里一梦。他俯身在她耳侧:“你道三生,不过我一梦长。我陪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