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607900000021

第21章 千形万象(5)

成年之后,应该知道澡雪垢滓乃人生一乐,但亦不尽然。我读中学的时候,学校有洗澡的设备,虽是因陋就简,冷热水却甚充分。但是学校仍须严格规定,至少每三天必须洗澡一次。这规定比起汉律"吏五日得一休沐"意义大不相同。五日一休沐,是放假一天,沐不沐还不是在你自己。学校规定三日一洗澡是强迫性的,而且还有惩罚的办法,洗澡室备有签到簿,三次不洗澡者公布名单,仍不悛悔者则指定时间派员监视强制执行。以我所知,不洗澡而签名者大有人在,俨如伪造文书;从未见有名单公布,更未见有人在众目睽睽之下袒裼裸袒,法令徒成具文。

我们中国人一向是把洗澡当做一件大事的。自古就有沐浴而朝,斋戒沐浴以祀上帝的说法。曾点的生平快事是"浴于沂"。唯因其为大事,似乎未能视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到了唐朝,还有人"居丧毁慕,三年不澡沐"。晋朝的王猛扪虱而谈,更是经常不洗澡的明证。白居易诗"今朝一澡濯,衰瘦颇有馀",洗一回澡居然有诗以纪之的价值。

旧式人家,尽管是深宅大院,很少有特辟浴室的。一只大木盆,能蹲踞其中,把浴汤泼溅满地,便可以称心如意了。在北平,街上有的是"金鸡未唱汤先热,红日东升客满堂"的澡堂,也有所谓高级一些的如"西升平",但是很多人都不敢问津,倒不一定是如米芾之"好洁成癖至不与人同巾器",也不是怕进去被人偷走了裤子,实在是因为医药费用太大。"早晨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怕的是水不仅包皮,还可能有点什么东西进入皮里面去。明知道有些城市的澡堂里面可以搓澡,敲背,捏足,修脚,理发,吃东西,高枕而眠,甚而至于不仅是高枕而眠,一律都非常方便,有些胆小的人还是望望然去之,宁可回到家里去蹲踞在那一只大木盆里将就将就。

近代的家庭洗澡间当然是令人称便,可惜颇有"西化"之嫌,非我国之所固有。不过我们也无需过于自馁,西洋人之早雨浴晚雨浴一天漶洗两回,也只是很晚近的事。罗马皇帝喀拉凯拉之广造宏丽的公共浴室容纳一万六千人同时入浴,那只是历史上的美谈。那些浴室早已由于蛮人入侵而沦为废墟,早期基督教的禁欲趋向又把沐浴的美德破坏无遗。在中古期间的僧侣是不大注意他们的肉体上的清洁的。"与其澡于水,宁澡于德"(传玄澡盘铭)大概是他们所信奉的道理。欧洲近代的修女学校还留有一些中古遗风,女生们隔两个星期才能洗澡一次,而且在洗的时候还要携带一件长达膝部以下的长袍作为浴衣,脱衣服的时候还有一套特殊技术,不可使自己看到自己的身体!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之"星期六晚的洗澡"是一般人民经常有的生活项目之一。平常的日子大概都是"不宜沐浴"。

我国的佛教僧侣也有关于沐浴的规定,请看"百丈清规,六":"展浴袱取出浴具于一边,解上衣,未卸直裰,先脱下面裙裳,以脚布围身,方可系浴裙,将棍裤卷摺纳袱内"。虽未明言隔多久洗一次,看那脱衣层次规定之严,其用心与中古基督教会殆异趣同工。

在某些情形之下裸体运动是有其必要的,洗澡即其一也。在短短一段时间内,在一个适当的地方,即使于洗濯之余观赏一下原来属于自己的肉体,亦无伤大雅。若说赤身裸体便是邪恶,那么衣冠禽兽又好在哪里?

礼(儒行云):"儒有澡身而浴德"。我看人的身与心应该都保持清洁,而且并行不悖。

头发

据考古学家的想象,周口店的北京人都是披头散发的,脑袋上像是顶着一个拖把。古代的夷狄曾被形容为披发左衽,那长发垂肩的样子也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好像在古代发式是不分男女的,都像是披头疯子似的。人类文明进展,才知道把头发挽起来,编起来,结起来,加上笄,加上簪,弄成牛屎堆似的一团,顶在头上,扒在脑后,女人的髻花样渐渐繁多起来,美其名曰"云鬟雾鬓"。

台湾语谓头发为"头毛",我觉得很好,毛字笔画少,而且简明恰当。身体肤发受之父母,岂敢毁伤,其实这是瞎扯,锡克族的男子真是那样的迂,满脸胡须像刺猬一般,长发缠头如峨大冠。那副"红头阿三"的样子不能令人起敬。马掌厚了要削,人的指甲长了要剪,为什么头发不可以修理呢?人的头部是需要保护的,尤其是脑袋里真有脑筋的人,硬硬的头盖骨似乎还嫌不够,上面非再厚厚地生一层毛不可。但是这些头毛,在冷的地方不足以御寒,抵不过一顶瓜皮小帽,在热的地方就能使得头皮闷不通风,而且很容易培养一些密密丛丛的小动物在头发根处传宗接代,使得人痒得出奇,非请麻姑来搔不可。头发被谥为烦恼丝,不是没有道理的。削发出家不是容易事,出家人不天天梳头实在令人羡煞。和尚买篦梳,是永远没有的事。有人天生的头发稀疏,甚至牛山濯濯,反倒要千方百计地搜求生发剂,即使三五根头发也涂抹润发膏。还有人干脆把死人的头发顶在自己的头上,自欺欺人。

有过梳辫子经验的男人应该还记得小时候早晨起来梳小辫儿的麻烦,长大了之后进剃头棚的苦恼。清朝入关,雷厉风行的是剃头。所谓剃头,是用剃刀从两鬓到脑后刮得光光的,以露出青皮为度,然后把脑袋顶上的长发梳成猪尾巴似的长辫子。(现在的戏剧演员扮演清代脚色,往往只是把假辫子一条往头上一套,根本没有剃光周圈的头发,完全成了大姑娘的发式,雌雄不辨。)小辫被外国人奚落,张勋的辫子兵是现代史的笑柄,而辫子之最大的祸害则是一旦被人抓住便很难挣脱。草坪经常修剪,纵然不必如茵似锦,也不能由它满目蒿莱。头发亦然。名士们不修边幅,怒发蓬松,其尤甚者可能被人指为当地八景之一,这都无可置评。在美国,水手式的平头已很少见,偶然在街头出现,会被人误会他是刚从监狱里服满刑期的犯人,我记得胡适之先生毕生都保持着这种发式,择善固执。如今披头猖獗,头发惟恐不长不脏不乱,其心理是反抗文明,返回到原始的状态。其实归真返朴是很崇高的理想,勘破世网尘劳,回到湛然寂静的境界,需要极度坚忍的修持功夫才能亲身体验,如果留长了头发就能皈返自然,天下哪有这样便宜的事!女孩子们后脑勺子一把清汤挂面是不大好看,不过一定要烫成一个鸟窝,或是梳成一个大柳罐,我也看不出其美在哪里。

送行

"黯然销魂者,别而已矣。"遥想古人送别,也是一种雅人深致。古时交通不便,一去不知多久,再见不知何年,所以南浦唱支骊歌,灞桥折条杨柳,甚至在阳关敬一杯酒,都有意味。李白的船刚要启碇,汪伦老远的在岸上踏歌而来,那幅情景真是历历如在目前。其妙处在于纯朴真挚,出之以潇洒自然。平夙莫逆于心,临别难分难舍。如果平常我看着你面目可憎,你觉着我语言无味,一旦远离,那是最好不过,只恨世界太小,唯恐将来又要碰头,何必送行?

在现代人的生活里,送行是和拜寿送殡等等一样的成为应酬的礼节之一。"揪着公鸡尾巴"起个大早,迷迷糊糊地赶到车站码头,挤在乱哄哄人群里面,找到你的对象,扯几句淡话,好容易耗到汽笛一叫,然后鸟兽散,吐一口轻松气,噘着大嘴回家。这叫做周到。在被送的那一方面,觉得热闹,人缘好,没白混,而且体面,有这么多人舍不得我走,斜眼看着旁边的没人送的旅客,相形之下,尤其容易起一种优越之感,不禁精神抖擞,恨不得对每一个送行的人要握八次手,道十回谢。死人出殡,都讲究要有多少亲友执绋,表示恋恋不舍,何况活人?行色不可不壮。

悄然而行似是不大舒服,如果别的旅客在你身旁耀武扬威地与送行的话别,那会增加旅中的寂寞。这种情形,中外皆然。MaxBeerhohm写过一篇《谈送行》,他说他在车站上遇见一位以演剧为业的老朋友在送一位女客,始而喁喁情话、俄而泪湿双颊,终乃汽笛一声,勉强抑止哽咽,向女郎频频挥手,目送良久而别。原来这位演员是在作戏,他并不认识那位女郎,他是属于"送行会"的一个职员,凡是旅客孤身在外而愿有人到站相送的,都可以到"送行会"去雇人来送。这位演员出身的人当然是送行的高手,他能放进感情,表演逼真。客人纳费无多,在精神上受惠不浅。尤其是美国旅客,用金钱在国外可以购买一切,如果"送行会"真的普遍设立起来,送行的人也不虞缺乏了。

送行既是人生中所不可少的一桩事,送行的技术也便不可不注意到。如果送行只限于到车站码头报到,握手而别,那么问题就简单,但是我们中国的一切礼节都把"吃"列为最重要的一个项目。一个朋友远别,生怕他饿着走,饯行是不可少的,恨不得把若干天的营养都一次囤积在他肚里。我想任何人都有这种经验,如有远行而消息外露(多半还是自己宣扬),他有理由期望着饯行的帖子纷至沓来,短期间家里可以不必开伙。还有些思虑更周到的人,把食物携在手上,亲自送到车上船上,好像是你在半路上会要挨饿的样子。

我永远不能忘记最悲惨的一幕送行。一个严寒的冬夜,车站上并不热闹,客人和送客的人大都在车厢里取暖,但是在长得没有止境的月台上却有黑查查的一堆送行的人,有的围着斗篷,有的戴着风帽,有的脚尖在洋灰地上敲鼓似的乱动,我走近一看全是熟人,都是来送一位太太的。车快开了,不见她的踪影,原来在这一晚她还有几处饯行的宴会。在最后的一分钟,她来了。送行的人们觉得是在接一个人,不是在送一个人,一见她来到大家都表示喜欢,所有惜别之意都来不及表现了。她手上抱着一个孩子,吓得直哭,另一只手扯着一个孩子,连跑带拖,她的头发蓬松着,嘴里喷着热气像是冬天载重的骡子,她顾不得和送行的人周旋,三步两步的就跳上了车。这时候车已在蠕动。送行的人大部分都手里提着一点东西,无法交付,可巧我站在离车门最近的地方,大家把礼物都交给了我,"请您偏劳给送上去罢!"我好像是一个圣诞老人,抱着一大堆礼物,我一个箭步窜上了车,我来不及致辞,把东西往她身上一扔,回头就走,从车上跳下来的时候,打了几个转才立定脚跟。事后我接到她一封信,她说:

那些送行的都是谁?你丢给我那一堆东西,到底是谁送的?我在车上整理了好半天,才把那堆东西聚拢起来打成一个大包袱。朋友们的盛情算是给我添了一件行李。我愿意知道哪一件东西是哪一位送的,你既是代表送上车的,你当然知道,盼速见告。

计开:水果三筐,泰康罐头四个,果露两瓶,蜜饯四盒,饼干四罐,豆腐乳四罐,蛋糕四盒,西点八盒,纸烟八听,信纸信封一匣,丝袜两双,香水一瓶,烟灰碟一套,小钟一具,衣料两块,酱菜四篓,绣花拖鞋一双,大面包四个,咖啡一听,小宝剑两把……"

这问题我无法答复,至今是个悬案。我不愿送人,亦不愿人送我,对于自己真正舍不得离开的人,离别的那一刹那像是开刀,凡是开刀的场合照例是应该先用麻醉剂,使病人在迷蒙中度过那场痛苦,所以离别的苦痛最好避免。一个朋友说,"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要去接你。"我最赏识那种心情。

排队

"民权初步"讲的是一般开会的法则,如果有人撰一续编,应该是讲排队。如果你起个大早,赶到邮局烧头炷香,柜台前即使只有你一个人,你也休想能从容办事,因为柜台里面的先生小姐忙着。开柜子、取邮票文件、调整邮戳,这时候就有顾客陆续进来,说不定一位站在你左边,一位站在你右边,也许是衣冠楚楚的,也许是破衣邋遢的,总之是会把你夹在中间。夹在中间的人未必有优先权,所以三个人就挤得很紧,胳膊粗、个子大、脚跟稳的占便宜。夹在中间的人也未必轮到第二名,因为说不定又有人附在你的背上,像长臂猿似的伸出一只胳膊越过你的头部拿着钱要买邮票。人越聚越多,最后像是橄榄球赛似的挤成一团,你想钻出来也不容易。

三人曰众,古有明训。所以三个人聚在一起就要挤成一堆。排队是洋玩意儿,我们所谓"鱼贯而行"都是在极不得已的情形之下所做的动作。晋书范汪传:"玄冬之月,沔汉干涸,皆当鱼贯而行,推排而进。"水不干涸谁肯循序而进,虽然鱼贯,仍不免於推排。我小时候,在北平有过一段经验,过年父亲常带我逛厂甸,进入海王村,里面有旧书铺、古玩铺、玉器摊,以及临时搭起的几个茶座儿。我父亲如入宝山,图书、古董都是他所爱好的,盘旋许久,乐此不疲,可是人潮汹涌,越聚越多。等到我们兴尽欲返的时候,大门口已经壅塞了。门口只有一个,进也是它,出也是它。而且谁也不理会应靠左边行,於是大门变成瓶颈,人人自由行动,卡成一团。也有不少人故意起哄,哪里人多往哪里挤,因为里面有的是大姑娘、小媳妇。父亲手里抱了好几包书,顾不了我。为了免於被人践踏,我由一位身材高大的警察抱着挤了出来;我从此没再去过厂甸,直到我自己长大有资格抱着我自己的孩子冲出杀进。

中国地方大,按说用不着挤,可是挤也有挤的趣味。逛隆福寺、护国寺,若是冷清清的凄凄惨惨觅觅,那多没有味儿!不过时代变了,人几乎天天到处要像是逛庙赶集。长年挤下去实在受不了,于是排队这洋玩意儿应运而兴。奇怪的是,这洋玩意儿兴了这么多年,至今还没有蔚成风气。长一辈的人在人多的地方横冲直撞,孩子们当然认为这是生存技能之一。学校不能负起教导的责任,因为教师就有许多是不守秩序的好手。法律无排队之明文规定,警察管不了这么多。大家自由活动,也能活下去。

不要以为不守秩序、不排队是我们民族性,生活习惯是可以改的。抗战胜利后我回到北平,家人告诉我许多敌伪横行霸道的事迹,其中之一是在前门火车站票房前面常有一名日本警察手持竹鞭来回巡视,遇到不排队就抢先买票的人,就一声不响高高举起竹鞭飕的一声着着实实的抽在他的背上。挨了一鞭之后,他一声不响的排在队尾了。前门车站的秩序从此改良许多。我对此事的感想很复杂。不排队的人是应该挨一鞭子,只是不应该由日本人来执行。拿着鞭子打我们的人,我真想抽他十鞭子!但是,我们自己人就没有人肯对不排队的人下那个毒手!好像是基于同胞爱,开始是劝,继而还是劝,不听劝也就算了,大家不伤和气。谁也不肯扬起鞭子去取缔,腆颜说是"于法无据"。一条街定为单行道、一个路口不准向左转,又何所据?法是人定的,要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便应该有什么样的法。

同类推荐
  • 迎向诗意的逆光

    迎向诗意的逆光

    赵月斌是写家兼评论家,是作家式的批评家。他有创作的经验做底子,有艺术的直觉做导引,有充沛的激情做渲染,有灵动的文字做翅膀。赵月斌的批评有宏观性、质疑性,观点犀利,锋芒毕现,敢于批评,不惧名家、大家,而且言之凿凿,自成一家。喜欢看文学评论的读者不妨看看赵月斌这本《迎向诗意的逆光》。迎向诗意的逆光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
  • 心灵放歌

    心灵放歌

    这些诗,或记忆,或咏物,或歌世,题材随性,用语率直洒脱;有感即放歌,意尽则收声;不示雕琢,不用假声。
  • 我在等你的时候老去

    我在等你的时候老去

    每个人都会遇到被孤独啃噬、无以为伴的时刻。何以解忧?读首诗吧。本书精选58首英文孤独诗,收入雪莱、华兹华斯、惠特曼、卡尔·桑德堡等著名诗人的代表诗篇,配以优美的人声朗诵和别有意境的内涵设计。
  • 贴着大地行走

    贴着大地行走

    本书为“相约名家·冰心奖获奖作家作品精选”系列之一,为湖南作家戴希的个人文学作品选集,包括《吐鲁番的境界》《依旧是太阳》等小小说和散文数十篇。作者书写了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反映中国社会转型和社会的变化。
  • 军旅楷模

    军旅楷模

    丛书着眼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革命军人,采取青年士兵喜闻乐见的形式,集萃了反映我军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的生动故事、英雄楷模和诗词歌曲等,是广大青年士兵学习革命理论、接受先进文化熏陶的重要读物。各单位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士兵认真阅读学习,把这套丛书使用好。
热门推荐
  • 我真的是杀手

    我真的是杀手

    一个碌碌无为的矮矬穷少年的一生,在信念、责任、与爱恨情仇的面前,在一切不应该存在于这个世界里的东西面前,创造了属于他自己的人生。亦真亦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路的坎坷,诉说着一个少年在这世界和社会中有着不一样的精彩。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夕拾落花

    夕拾落花

    苏绍明和伊然逛街购物喝酒唱k看电影吃爆米花写信说话夜晚一起在灯光下的轻抚下慢慢度过之后他知道了这些都是情侣之间做的事他慢慢地回忆起这些事情他和一个女孩时时刻刻都在做
  • 快穿之男主请正常

    快穿之男主请正常

    系统:“宿主大人你缺腿部挂件吗?(*^▽^*)”宿主:“(°ー°〃)”系统:“宿主我已经紧紧抱住你的大腿了求别弃(???????????)”宿主:“丫的系统你给我正常点,男主一个个的都已经够了你还在这给我捣乱(。?`ω??)”系统:“我知道错了(?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活在二十一世纪

    活在二十一世纪

    展示一个人在大时代的起伏人生。时而沉闷,时而激越。反映都市人的爱恨情仇和酸甜苦辣。,可能突破底线,也可能无疾而终
  • 往事难忆

    往事难忆

    每个人都有一段难回首的记忆可当触发了以前的回忆原来,也不是那么难受
  • 腐草为萤:流年似水

    腐草为萤:流年似水

    “季夏之月.日在柳.昏火中.旦奎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虫羽.其音征.律中林钟.其数七.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温风始至.蟋蟀居壁.鹰乃学习.腐草为萤.”那个季夏你又在哪里,说好一起看萤火虫的……
  • 天然梁机

    天然梁机

    刚大学毕业一年的欣然,刚在一家新闻媒体公司上班,本科毕业的她在这家公司就只是一个无名小卒,一直不受上级领导欣赏,公司面临裁员危机,欣然还是在工作中拿不到业绩,领导看欣然也是新人刚进社会不久,想帮帮他,于是把刚破市级马拉松的一名男子新闻给欣然并让小丽去挖挖他的新闻,在去寻找马拉松名人的采访中,因人群拥挤,手机掉在了人群中,慌乱下拿错了手机。这部手机是未来的一个实验室做实验测试时掉进了时空隧道中,手机通过自拍可以穿越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场景,因为是实验测试品,很多功能有些欠缺,无意间小丽发现这个功能,通过了这部手机挖掘出很多新闻,从此女主在事业上达到高峰,也因此与马拉松记录创新者开始了一场奇妙的恋爱之路。
  • 少主轻宠

    少主轻宠

    当今太子看上将门之女玖柠,大婚当日玖柠逃跑,路上被敌人抓到了敌国,遇见了少主易辰,从此开始了虐夫的道路
  • 中国大纺歌

    中国大纺歌

    该小说已高居爱情题材排行榜第1名!维吾尔族少女红柳为方泽涛和罗兰挡枪,不幸胸部中弹,须切除被感染乳房才能保命!红柳趁机以拒切乳房求死来逼迫罗兰和方泽涛分手,并抢得方泽涛做男友!此时,罗兰却发现已怀上方泽涛的四胞胎,含泪去美国留学!前男友、富少雷鸣义无反顾地去美国,继续追求怀孕待产的罗兰……帅哥作家顾章泽自传爱情小说《中国大纺歌》剧情曲折、悬念不断、高潮迭起、感人飙泪!是一部继文学泰斗王蒙老师《青春万岁》和韩天航老师《大牧歌》之后,又一部反映80年代青年纯洁爱情和事业奋斗的经典名著!该小说以作者顾章泽及其江南大学同学从80年代开始的40年求学和工作经历为背景,全景式再现了中国纺织服装事业从新疆的棉花和羊毛生产开始,再到纺纱、织布和服装制造赶超国际一流水平、昂首走向世界纺织服装产业之巅的中国大纺织之歌,简称“中国大纺歌”!同时也讴歌了80年代青年在发奋求学、努力工作、成就事业的人生奋斗历程中的纯洁爱情和牺牲奉献精神!恳请国内外知名导演和影视剧投资人能和我联络,并共同合作,尽快将《中国大纺歌》这部自传式爱情小说拍摄成像《青春万岁》和《大牧歌》一样在CCTV热播的影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