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46300000174

第174章 新闻超越论(3)

纵横之三:情感的超越

激情,是记者的生命。麻木和疲惫,是记者的坟墓。

新闻行业是一个大熔炉,可以把矿石炼成钢铁,也可以把钢铁化成铁水。

竞争,使人奋发,也使人疲惫。不能不承认,在今天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很多记者处于疲惫状态,激情丧失。究其因,是大多数记者陷身于“红海”之中。

熟练工是新闻行业所需要的,甚至所依赖的。但是,对“熟练工”本人来说,却是一种残酷——在一个创造性的行业里充当了这一角色,是对个人成长和发展最大的不公平。

记者要从“熟练工”的境遇中超越出来,就必须满怀改变处境的激情。激情从何处来?激情来自成就,来自肯定和鼓舞。成就又从何出来?成就来自创造,来自挑战和突破。

实现情感的超越,也离不开“纵横”两个方面。

纵,就是要绘制自己的“成长曲线”。从“线性”走向“非线”,让自己不断拥有新的梦想和期冀,绽放自己生命中的多姿多彩,创造一个让自己尊敬、向往的自我。如果记者都没有了梦想,这个世界将是如何可怕。如果记者的人生都变成了一条直线,从此端滑往彼端,那这个世界将是如何的无聊乏味。

横,就是要开辟自己的“蓝海空间”。赢得竞争,是一层境界;规避竞争,使无人可争,则是另一层境界。当今世界是一个空前广阔的世界,而未被开拓的空间就更为广阔。作为记者,要立志于从激烈竞争的“红海”之中摆脱出来,开辟还没有被发现、被开垦的新“处女地”,并在这个过程中享受探索与发现的快乐。

在今天这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记者要善于释放自己的感情,而不是压抑和摒弃。面对激动人心的场面,面对感天动地的人物,面对雄奇壮观的景色,面对歌舞欢腾的氛围,切莫把自己的真情实感排除在外。记者的心中有情,笔下才能有情;记者的心中“壮怀激烈”,笔下才能激扬文字。很多年轻的记者,由于经常压抑自己的本真,掩藏了自己的“真性情”,内心变得“死水一潭”,“波澜不惊”,纵然笔下四平八稳,却永远享受不到纵横驰骋的快意。

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人的激情将被磨灭,人的棱角将被磨平,而只有在自由的创造中,才能激发做人的豪迈。人的基础、禀赋各有不同,但只要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蓝海,谁都可以作为创造者、探索者,谁都可以不断开辟出属于自己的阵地,培育出蕴藏着自己个性色彩的成果。

纵横之四:语言的超越

新闻终究要用语言来表达。

语言,是记者思维、情感、知识的载体,语言的超越与突破,是记者进入新的境界的最终展现。

语言的超越,也须向“纵横”两个维度挺进。

纵,即新闻语言出神入化,返璞归真。新闻语言的终极价值,在于简练、准确、干净、大气,不拖泥带水,不欲说还休,不含混晦涩。就如练武人的基本功,千锤百炼,虽是简单的招式,却能蕴含内力。

横,即多种语言集大成者,运用随心。记者要善于打破门户,广泛吸收,使自己的语言精彩丰富,韵味无穷。一条基本原则是:没有哪一种语言不能尝试。

我们的新闻中,可以吸收各种各样的语言:《诗经》的、李杜的、毛主席的、梁启超的、荷马的、莎士比亚的、房龙的,甚至鸳鸯蝴蝶的、古龙金庸的、三毛的、琼瑶的……小说、哲学、散文、戏剧、电影、电视、网络……哪一种语言都可以“化”来为我所用,只要表述得精彩、传神、有味就行,只要能打破干巴、死板、僵硬就行。就和我们吃饭一样,管他哪种菜系、管他荤素咸淡、管他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山上藏的、地里长的、树上结的,只要别抱着馍馍整天啃就行。当然吃什么不等于变成什么,关键是消化吸收,转化成热量。偶尔“拉肚子”也无所谓,失败了、错了,总结经验改过就是。

记者吸收别人的语言,百无禁忌,但有一条必须注意:那就是不能生吞活剥——螃蟹好吃,但不能整只吞。记者在语言上的追求,永无止境。语言上追求“喜新厌旧”不是坏事——每天看到自己淘到新东西,稿子里出现新玩意儿,是一种快意和享受。切莫给自己套圈子、绑绳子,要让自己在丰富多彩、摇曳多姿、五光十色的语言天地里,自由自在地撷取芳菲。

记者超越的方向

向史家超越,向作家超越,向学者超越,向启蒙者超越——这是记者超越自我的方向。

10年前,覃艳在《浅谈深度报道和学者型记者》一文中,曾对“记者向学者”的超越作了深入地探讨和分析。文章提出,有人曾这样概括他心目中理想的记者素质:哲学家的思维,经济学家的头脑,新闻记者的敏感,文学家的文采,历史学家的使命感,社会学家的责任感。在实际工作中,用这些条件去要求每一名新闻记者是极不现实的,毕竟记者首先是一个普通的人,其首要任务是以最快速度传递新近发生的事实信息。但是当你把范围局限在深度报道上时,这些条件恰恰概括出了采写深度报道的记者应具有的素质。(覃艳《浅谈深度报道和学者型记者》,《阅读与写作》,2000年第11期)

“理想素质”为我们勾勒一个“完美记者”的基本结构。尽管我们知道“人无完人”,但是这并不能阻挡我们对“完人”的向往。“完美记者”也是一样,它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作为新闻记者自我超越的“理想”,这不是一种“空想”。在新闻史上,这样的“完美记者”是出现过的,即便是在中国100多年的职业新闻史上,也出现过这样的佼佼者。比如近代的康有为、梁启超、邵飘萍,当代的张建伟、李大同等。即便是在大众新闻时代,一旦作为新闻战线的一员,每一个新闻人都不再是普通人——至少不能再以一个“普通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文章继续探讨:那么,这种曾被称为报纸的有力武器——深度报道,到底是怎样的报道样式?采写这样报道的记者为什么需要具备这些素质?只有弄清楚这些基本问题,才能真正让深度报道在网络时代继续为报纸所用,加强报纸的竞争力。

深度报道的勃兴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旧事物、观念之间的冲突逐渐凸现出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改革中不可避免的种种阵痛困惑着人们,对此新闻应该作出回答,新闻必须作出回答:人们关注的不仅是新闻中有什么,更重要的是新闻回答了什么,深度报道的方兴未艾,正是有这样丰厚的社会土壤。分析深度报道代表作品,无论是《西部贫困探源》《倾斜的金字塔》,还是《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三部曲,它们无一不是抓准了当时社会最为敏感的那根“神经”,触及了代表某种时代的精神的人和事,如人的现代化,旧有制度与新生事物的冲突、自然社会与人的相互关系、对青年人成才的种种限制、西方文化和思想带来的冲击等。可以说,没有当时中国的社会需求作为背景,不可能有深度报道的市场。

那么,什么才是深度报道呢?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生院教授门彻尔曾提出如下的三层报道的概念:第一层报道——即事实性的直截了当的报道,第二层报道——即发掘表面现象背后的实质的调查性报道,第三层报道——即在事实性和调查性报道的基础上所作的解释性和分析性报道。如果我们把第一层报道称之为动态新闻,那么第二、第三层的报道就属于动态新闻的纵深,在它们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报道就是深度报道。《中国青年报》记者张建伟曾提出,无论任何体裁,顽强地在五个W中探询Why(原因)的真相,一般被认为是深度报道。也就是说,这种报道样式不同于一般的动态新闻,它把探寻某一重大事件之所以发生、发展的原因作为其存在的生命,更注重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它既报道事物的“今天”(现状),更注重交代它的“昨天”(背景),同时还要告诉你它的“明天”(趋势)。深度报道正是由于记者把一事物放在历史中去考察,从而证明其现实的合理性或不合理之处,进而凸现它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难点在于“三度”:高度(在报道中体现为历史和宏观意识)、深度(在报道中体现为观念和启蒙意识)、力度(在报道中体现为专题性深化和新颖的表达意识)。通过这一层层的挖掘,事物的本质和问题的症结就暴露在读者面前,或解释了他们心中所存在的对现实问题的疑惑,或给他们以警醒或传递给他们一种全新的观念,这样的舆论引导尽管需要花费一定的时日,但无疑是成功的。于是,深度报道逐渐成为纸质媒体的有力武器。今天这一报道样式逐渐失去先锋性,而成为报纸记者的一种报道意识,一种报道理念,那就是努力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多方位展示事实的真相,基于此,报纸仍然能与其他媒体相抗衡,并将继续生存发展下去。

尽管覃艳的《浅谈深度报道和学者型记者》一文是站在“报纸生存”角度上展开探讨的,但是,文章的意义绝不止于“报纸生存”。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时代,已经对新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度报道,不仅仅是报纸竞争力的问题,而是互联网时代所有新闻人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

文章指出,深度报道的出现冲击着记者,冲击着传媒,迫使他们改变以往单一因果、封闭式、非黑即白等思维方式,而是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思考问题与现象,以采制真正能影响社会、引导读者的新闻作品。有学者称它首先使报道者的主体意识有了充分展示,事实的叙述者成了事实的分析者、评价者,报道主体的分析能力、思辨水平和知识素养,实际上成了报道是否有分量的主要关键。于是这种报道样式造就了整整一代新闻工作者,即所谓的“中国第五代记者”。

“第五代”有这样的新特点:扎实地读懂中国社会这本大书,用学者的眼光观察和审视生活、因而他们尝试“让事实经过理性的过滤”,他们力图在自己的作品中带有“全息结合”的特征。因此,也有人把他们称之为学者型记者。所谓学者就是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学者型记者就是指记者在培养扎实的业务能力的同时,注重研究新闻报道的规律,努力培养自己的理论素养,像一名学者一样,思维睿智、缜密、严谨,能称得上学者型记者的必要条件是:他首先是一名记者,其职责是报道新闻,但是,他不满足于此,他还要解释事实,他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赋新闻事实、信息以深刻的背景和意义,传递给读者一种新的观念和启蒙意识。

从记者到“学者型记者”,这是“记者超越”的方向之一。

覃艳指出,具体而言,学者型记者应具备以下的素质:

首先,他们对自己的职业定位较准确,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他们在大量的采访实践中对改革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有着极其清醒的认识,无论是报道社会生活的热点与难点,还是报道成就与经验,他们笔下无不流露出一种忧患意识。他们花了大量的笔墨去书写那被人们忽视而又应该引起人们重视的“事情的另一面”,如《中国青年报》记者雷收麦等采写的大兴安岭火灾的报道,在其他媒体仅仅关注火灾本身时,他们的触角却伸到了火灾背后:森林管理体制、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环境的岌岌可危等。这组文章的编者按中这样说:“在对自然、社会、人相互关系的深入探究中,人们自然会得出超乎大兴安岭之外的种种结论。而这结论最终将会使得我们更加理解我们的国家,理解我们的改革。”

这就表明了对这一题材之所以作这样的处理,他们基于这样的理念:仅仅报道成绩是不够的,现实中还有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勇于触及它们、研究它们,而不是简单回避,问题才可能解决,社会才会进步。要做到这点,记者就不能高高在上,而应该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去,了解社会如何存在,人民如何生活。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张建伟曾说过:“新闻从来就不是案头把玩的文字游戏,它属于响亮的、沉重的那一份文字:它是不需要被小小的一己悲欢的那种感情点缀的。相反,也许在你一目十行之后,你就会发现那种属于时代的底蕴和属于未来的诗情。”

其次,他们具有扎实的理论根基,并注重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莱辛曾说过,谁想创造,谁就必须学会理论。创造并运用了深度报道这一样式的“第五代记者”,理论功底无疑是深厚的。如《人民日报》记者罗荣兴、祝华新、曹焕荣采写的深度报道《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改革阵痛中的觉悟》,标明的副题就是“时代的挑战与中青年理论工作者的思考”。文章通过历史与现实、西方与东方的对照,凸现出中国改革的现实困难,在大量事实的基础上提出理论界的种种思考,发出中国必须加快改革的呼声,并指出了解决的途径。记者在掌握大量理论知识前提下,以深刻的理性眼光审视现实生活,赋予人们熟视无睹的事情以深刻的背景和意义。可以说,没有一定的理论根基,这样的问题很难把握。理论与实践又是密不可分的。

同类推荐
  • 新媒体时代党报创新与社会发展

    新媒体时代党报创新与社会发展

    作者以长期的新闻实践为基础,详细描述了新媒体时代党报生存与发展境况,全面观察了新媒体对党报采编方式、广告运营方式、发行方式、文化产业发展以及党报理论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新媒体时代党报的发展策略。本书选题紧扣现实,论述角度新颖,案例详略得当,语言通俗流畅,不仅适合新闻传播学等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学生学习之用,也可以作为新闻管理者、从业者的业务参考之需,还可以作为新闻传播研究者案头阅读之备。
  • 学生感恩实践教育研究:基于价值观的视角

    学生感恩实践教育研究:基于价值观的视角

    在第40届国际教育大会上,与会各国人士强调要对学生加强道德、伦理、纪律和价值观教育。1989年世界上2/3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聚会巴黎,在会后发表的宣言中,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如果人类要在2l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他的伦理道德思想。以孔孟思想为主的中国儒家思想建构起来的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文化,是今天感恩教育的主要历史资料。
  • 新班主任带班技巧

    新班主任带班技巧

    班级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班级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班级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班级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 宫廷社会(译文经典)

    宫廷社会(译文经典)

    一部关于法国宫廷生活的社会学经典,通过礼仪、服饰、品味等细节分析宫廷社会对人的影响;社会学和历史学在宫廷政治问题上的一次交会。本书以法国旧制度时期宫廷社会的人及其日常生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宫廷生活在礼节、典仪、品味、服饰、习俗乃至谈吐方面的每个精心设计的细节,展现出宫廷社会中人的言谈举止与其他社会群体的明显差别,其居所内部结构与外表装饰都遵从严格的等级区别,不仅是消遣娱乐,还有他们的职业生活本身,都必须体现自己的等级,履行自己的社会义务和需求,因为这事关名誉,将决定自己是发达还是没落。作者以大量例子证明了这种宫廷生活形态是维持并控制贵族的一种手段,它不仅塑造贵族的人格,连国王都不能幸免;而且产生了文化、政治和历史的后果。
  • 美国人的性格

    美国人的性格

    本书是著名学者费孝通的经典名作,包括了《美国人的性格》《初访美国》《访美掠影》三部分内容,是费孝通先生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读书和考察及上世纪80年代重访美国的笔记和观感,着重对比了美国文化与欧洲文化、美国人与欧洲人的区别,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差异。分析了美国人的性格及这种性格在推动美国走向繁荣富强道路上的作用,有利于加强我们对我国和平崛起及东方文明的重建的思考。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无限反转

    无限反转

    当所有人都怀疑你的选择与判断当所有人都不解你的愚蠢与冒进当所有人都放弃对你的支援与鼓励那么,是时候搬出你几卡车的五毛硬币来雇人数着玩一玩了!
  • 豪门盛宠:错惹总裁99次

    豪门盛宠:错惹总裁99次

    这年代流行形婚,筱冉苦逼,不得不走时尚,也学人家玩起了形婚。随叫随到,必须侍候好他,安分守己,这三条不公条约,让筱冉静静地坐下,怀疑人生。本以为嫁给了一个撒旦,谁知郁傲宸竟是个模范好老公。婚前站站兢兢,婚后,仿佛打满了鸡血似得,筱冉陷入了欲罢不能的歪腻宠爱。“郁总,夫人好像看上了一件婚纱。”闷沉的他难得掩饰不住的激动。“郁总,夫人让我转告你,男主角不是你。”西装革履,就等新娘的男人脸一沉,结果,当天晚上,跟自家夫人玩起了壁咚。郁先生:纵然世间任我挑,我的选择仍是你。【甜宠+小虐=欢迎入坑】
  • 来自星星

    来自星星

    一早上醒来他发现床边多了个女人?上他床还哭?
  • 重生错嫁宦妻

    重生错嫁宦妻

    秦心月受尽折磨,满怀怨恨而亡,睁眼却又活了,时间还倒退回去五年。不再是那个怯懦没用,处处受人欺辱的庶女,而是会精神异能的宦官之妻。
  • 涅法兰姆到此一游

    涅法兰姆到此一游

    祖辛妮亚是一个拉斯玛祭祀,当庇护所世界的所有的妄图颠覆平衡的家伙们全部伏诛了之后,她又响应了使命的召唤,并开始了一段新的旅程,新的,还算悠闲的旅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豪必须死

    神豪必须死

    新书:《世界冠军打工仔》起点首发!请您试读。举世瞩目!划时代虚拟网游公测。虚拟世界的变革来袭。全球进入智能时代,人人都是游戏玩家。世界第一剑士玩家赵言,正式接入。与君共勉。
  • 在线求宁缺毋滥

    在线求宁缺毋滥

    直女本女宁缺vs老狐狸莫祎画风逐渐被老狐狸带偏
  • 精选妙用中草药治疗常见儿科疾病

    精选妙用中草药治疗常见儿科疾病

    本书介绍了新生儿小便不通、新生儿脐患、新生儿皮脂硬化症、新生儿破伤风、小儿白喉、百日咳、小儿结核病、小儿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小儿脊髓灰质炎、小儿麻诊、水痘门、猩红热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