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18800000024

第24章 节日与民俗(7)

除夕之夜,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也叫“团圆饭”。团圆饭对中国人很重要,远在千里之外的游子们都要在年三十赶回家,与家人一起吃这顿团圆饭。团圆饭有的在中午吃,有的在晚上吃。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享受这一年中最丰盛的菜肴。桌上的美味一应俱全,“鱼”代表“富裕”,寓意“年年有余”,象征着来年的财富和幸运,所以,鱼不能动,要等到了新年才能吃。有一些地区的年夜饭,火锅是必备的,热气腾腾的火锅,有红红火火的寓意。萝卜在民间俗称为菜头,预示着新年有好彩头。因此也是年夜饭中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还要再来上一道甜食,祝愿以后的日子甜甜蜜蜜。当然,年夜饭也少不了酒,有如“兰尾酒”“宜春酒”“桃花酒”“屠苏酒”在各地年夜饭中皆榜上有名。

年夜饭吃的是佳肴,要的是团圆过年的气氛,享受的是温馨快乐的心情。所以,吃年夜饭的时候忌讳说不吉利的话。在长辈给晚辈加菜或添饭的时候,如果晚辈吃饱了不想要了,忌讳说“不要”,要说“有了”。茶点吃完了不能说“没有了”,要说“太多了”或是“吃兴了”。新年处处都兆示喜庆吉祥,忌讳说鬼、凶、杀等不吉利的话。新年除夕夜,说几句吉利话,说一些祝福语,预祝新年吉祥如意,使人们心情舒畅,给温馨的气氛增添喜庆。

水饺年糕

除夕包饺子是北方人特有的习俗。因饺子形似元宝,所以有招财进宝的意思。包饺子要和面,“和”有“合”的意思,饺子的“饺”与“交”谐音,“合”和“交”一起象征团圆相聚,所以,饺子象征着全家团圆。

与此相对,旧时南方人习惯在除夕蒸年糕,寓意年年高升。年糕的品种变化多样,并具有很浓的地方特色。年糕有方块形的黄色和白色年糕,分别象征着黄金和白银,预示新年财源广进、广发大财。在我国的不同地区,年糕有不同的独特口味。北京地区主要是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白年糕、红枣年糕和百果年糕。内蒙古和山西地区的人们吃黄米粉油炸年糕,还加入枣泥和豆沙做馅儿。北方的年糕主要是甜味的,南方的年糕有甜味和咸味的两种。如苏州的年糕就是用粳米制作的,味道比较清淡。南方的甜味年糕是用糯米制作,再加些玫瑰、猪油、桂花等做配料。年糕的制作方法较多,煎、煮、烹、炸、蒸都可。

祭祖

在吃年夜饭之前,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祭祖,去祖墓前祭拜民间俗称上坟。人们将做好的年夜饭也供奉给逝去的祖宗,让祖先们一同享用新年的团圆饭,以表达对死者的哀思和不忘祖的情怀。祭祖的方式大致有三种,一种是到祖墓祭拜,另一种是在宗祠祭拜,大部分地区是在家祭拜祖先。人们将祖宗的牌位摆在正厅,供奉好各种食物,全家人按长幼顺序依次上香跪拜。在山西西部吕梁地区,每到年三十的下午,人们就带着做好的年夜饭到祖墓前祭拜,当地人称为“送年食”。

贴春联贴门神

据史料记载,春联的原型是桃符。桃符出自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古代神话中,鬼域世界的山上有一棵大桃树,它的枝叶覆盖方圆三千里。这棵大桃树在鬼域之门的西南,树上还住着一只金鸡。黎明破晓,金鸡啼鸣,所有的鬼怪都必须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两边有神荼和郁垒两个神人守卫。鬼魂若做了伤天害理的事就会被这两个神人抓去喂虎。所以,所有的鬼怪都怕这两位神人。因此,民间百姓们用桃木刻成神荼和郁垒的模样,挂在自家的门口,以驱逐鬼魅。后来,这一习俗逐渐被简化,人们直接在桃木板上刻这两位神人的名字,来镇宅避邪。这种桃木就叫做“桃符”。到宋代时,人们则直接在桃木上写对联,这样既可以驱鬼辟邪,又可以表达新年美好的愿望,还能装饰门面。这种对联流传至今就是春联。

春联的别称有对子、门对、春贴等,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多种类别。贴春联讲究逢门必贴,有神必贴,每物必贴。春联的内容多彩多样,以敬神祈福、祈求丰年、表达新年的美好愿望为主。其语言工整、简洁、精巧,丰富多彩。

贴门神是用来驱逐鬼怪,祈求福寿康宁的。古人认为长相古怪的人都有某种神奇的天赋,所以门神大多怒目圆睁,手中持有各自捉鬼的武器。由于门一般是两扇,所以门神也多为两位。最初为神荼、郁垒二位神将,后来是唐朝的两位将军秦叔宝和尉迟恭。

贴窗花

窗花是民间剪纸艺术的一种。因为这种剪纸被用来装点窗户,所以叫做窗花。新年的窗花以喜庆、吉祥的动植物传说为主要题材,如龙凤呈祥、五蝠(福)捧寿、老鼠娶亲、犀牛望月等。窗花以丰富多彩的样式,将热闹的春节装点得红红火火,还表达了人们新年的美好愿望。

贴“福”字

春节家家户户庭院里的门上、墙上到处都贴满了“福”字。“福”代表福气和福运,兆示着新年幸福的生活。为了更充分地表达期盼幸福的心情,人们将“福”倒贴在门上,表示福运来到的意思。民间的福字精雕细琢,福字贴上还有各种吉祥的图案,如蟠桃、寿星、五谷丰登、鲤鱼跳龙门,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年画

年画作为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给春节添加了喜庆的气氛。贴门神就是年画的原型。年画在门神画的基础上丰富了画贴中的内容,主要是以民间的神仙、兆喜的动植物和春节故事为题材。天津的杨柳青、山东潍坊、苏州桃花坞和四川绵竹是我国年画的四大产地。民间流行的年画有《天官赐福》《福禄寿三星图》《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

接神

在祭灶节上天的人间诸神,新年来临之际又降临人间,监管人间俗事。人们在除夕迎接诸神到人间过年,接神仪式在新旧年的分野,有的在子时之初,即年三十晚上十一点,有的在正子时,即午夜零点,还有的是在正子之后,即零点之后。接神仪式由一家之主带领全家,在天地桌前,按“财神正东、福神正南、贵神东北、喜神西南、太岁神西南”等方位原则接神。接神之时,分两次行叩首礼,间隔一炷香的时间,最后将神像、元宝锭、松枝、芝麻等,放盆内焚烧,以鞭炮齐鸣结束。

踩祟

踩祟,也称为“踩岁”,即人们在接完神后,将芝麻秸从门外铺到屋内,所有人在上面行走,发出吱吱的响声。

送财神

送财神就是指民间在除夕时沿街卖财神画像,美其名曰送财神。卖财神像的沿街嚷嚷“送财神爷喽”!这时买财神画像的人家就赶紧出来迎财神,顺便给卖财神像的一些赏钱,讨点吉利话,如恭喜发财,贺喜发财,金银财宝滚进来等。不要的人家不说“不要”,而说“有了”,以图吉利。还有一些卖财神画像的干脆将自己打扮成财神的样子,走街串巷,敲锣打鼓,边卖边唱“左厢堆满金银库,右边财宝满屋堆”,一堆吉利的话,接连不断,讨得人们欢欢喜喜地迎财神。

给压岁钱

有些地区,大人们在吃过年夜饭后就给孩子们压岁钱。吃完年夜饭之后,所有人都不离开宴席,由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并勉励晚辈在新年里学习进步,好好做人。一些父母在孩子们熟睡后,将压岁钱放在他们的枕头底下。大部分地区的人们是在大年初一集体发压岁钱。民间流传的一首童谣就生动地描述了发压岁钱的情形:“三星在南,家家拜年;小辈儿的磕头,老辈儿的给钱。要钱没有,扭脸儿就走。”

放爆竹

在除夕之夜,辞旧迎新的时刻,村落之间都燃起爆竹,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寺庙听钟

除夕之夜,寺庙的钟声敲击一百零八响,传遍全城,迎接新年的第一刻。这种习俗亘古不变,寒山寺的钟声也成了新年辞旧迎新的象征。每年都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去寒山寺听钟,据说不少日本人也有新年来寒山寺听钟的习惯。

除夕之夜,辞旧迎新,是举国同庆的节日。各地也各有不同的特色习俗,如海南的“吃新节”,湖南的“招财进宝”,上海的“开门红”,豫南的“钱串子面条”,台湾的“食尾牙”等。

五、少数民族特色的节日与民俗

火把节

火把节是我国一些少数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具有显著的民俗文化特征和民俗文化内涵,名扬海外,被称作“东方的狂欢节”。火把节涉及的民族主要包括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普米族、哈尼族等。其中拉祜族在六月二十日举行火把节,彝族和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和纳西族则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五举行,其他各民族多在六月二十四举行火把节活动。火把节主要有斗牛、斗羊、赛马、摔跤、歌舞表演等活动,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衍生出新的庆祝活动。

火把节的庆祝活动分三天举行,第一天为祭火,第二天为传火,第三天为送火。祭火之日,人们杀牛宰羊,做各种美味的菜,喝香甜的酒,置办节日盛宴。傍晚之时,村民们都到选定好的祭台,以古老的击石取火的方式点燃圣火,由黎族的民间祭司毕摩诵经祭火,最后村民们接过用蒿草扎成的火把,模仿传说中阿什嫫以火驱虫的样子在田间四处游走。传火之日,小伙子们进行摔跤、赛马、斗牛、斗羊等活动,证明自己像传说中的阿体拉巴一样健壮。黄油伞下身着盛装的姑娘们则唱着民族风格浓郁的歌曲“朵洛荷”,跳起达体舞,争相让自己像传说中的阿诗玛一样美丽。最有趣的是,这天黎族的老人们还要进行选美活动,从民间选出如阿体拉巴一样勇敢、英武的美男子和像阿诗玛一样善良、美丽的美女子。选出的俊男美女在这个有深刻意义的节日里定下情缘,皎洁的月光见证着黎族青年男女浪漫的爱情。第三天的送火之日是整个节日的高潮。这一天的傍晚时分,人们拿着火把竞相奔走,最后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篝火堆,人们围绕着篝火尽情地狂欢,这一情形被人们誉为“东方的狂欢夜”。

庆祝火把节的少数民族还有一些很特别的节日习俗,如种“太阳”、耍火、祭颂火神、舞火唱种等。

种“太阳”

云南地区的白族、彝族、普米族、纳西族等在农历六月二十五日火把节时,举行种“太阳”的欢度仪式。节日当天,人们等太阳冒出山顶时,就会用小木棒依次到象征太阳的干燥树桩上钻木取火,若有人先“钻”出了火星,大家就蜂拥而至用草绒“接”点火种,引燃离树桩不远的干柴堆。随后,每个人都从中拿起一个小火把,带回到家里,将火塘点燃。这就是种“太阳”。夜晚时,人们又围绕在白天燃起的干柴篝火堆周围,在这里“打歌”,用嘹亮的歌声颂扬火给人们带来的幸福生活。

耍火

耍火活动是居住在鹤庆、丽江交界的白族和纳西族人们特有的火把节庆祝活动。人们用一棵系满了成团、成束红花的大树象征“红花火树如炬燃”。当空中的第一颗闪亮的星星映入眼帘,人们手持小火把,围绕着“红花火树”,欢歌热舞,庆贺火把节。

祭颂火神

祭颂火神活动来自普米族。普米族将神话传说中给人类从天宫带来火种的昂姑咪奉为火神。据说,昂姑咪本是摩梭人的女始祖。她从天宫窃取火种,并以自己的身体为火种,将其引送到人间。普米族人为纪念昂姑咪,在每年的火把节举行祭颂火神的活动。

节日当天,普米族的村民用一棵大松树来象征昂姑咪的化身,栽埋在村口。树上挂着与村里的人口数相符的小火把。首先,由村里年龄最大的一位老妇人将“化身”点燃。然后,村民们取下燃起的火把在老妇人的带领下,环绕“化身”跳锅庄舞,赞颂昂姑咪造福人类的功绩。最后,众人分成几组,穿行于山林田野之间,放声歌唱,祈求火神赐福,保佑人们平安如意、五谷丰登。

舞火唱种

在火把节期间,彝族的男女青年手持燃起的松木火把,到村寨的田间行走,以驱鬼邪,祈求丰年,保人畜平安。在火把节的夜晚,彝族百姓还要赛马、斗牛、摔跤、唱歌、举行大型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彝族人认为过火把节是为了让谷穗长得像火把一样壮实,后来多以舞火唱种的方式为人畜驱鬼避邪。而今,火把节又添加了各种商贸活动。

在过火把节的各个民族中都流传着火把节的传说。这些传说传达了人们对火的赞美、对火的认识以及火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而且颂扬了人们像火一样贞烈的传统美德。人们对火的感情源自古代人们对火的崇拜。这些过火把节的少数民族都是远古的古羌人的后代,或是与之有关联的族系的后代子孙。据学者考证,这些少数民族的火把节与远古实行“火历”时期的星回节是同一个节日。其节日习俗也非常相似,实质都是为了纪念祖先炎帝,尊崇自己牛、羊、火的图腾,记录刀耕火种的历史。

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实际上就是傣族的新年,时间是阳历的四月十三日到十五日这三天。泼水节在傣语叫做“比迈”,意为新年,也称作浴佛节。西双版纳地区的其他民族如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也过泼水节,这些民族的人们将这个节日称为“尚键”“尚罕”,意思是变更、转变、周转,指太阳已经运转一周,重新开始新一轮的循环。由于参加的民族众多,泼水节也是西双版纳地区最大型的节日。

浴佛节是佛教的说法。据说,泼水节源自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这种仪式被佛教吸收后,传入中国。我国的傣族人民将民族的神话传说融入其中,使泼水节具备了独特的神秘色彩和民族特征。

同类推荐
  • 文化民生论

    文化民生论

    本书围绕文化民生主题,梳理现代汉语文化精神内涵,辨识纷乱的文化现象中对于文化的种种错觉和误解,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支撑提出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认同难题及其解决路径。全书分为“文化精神论”、“决策咨询篇”、“生活体验说”和“人文随笔录”四个部分,辑录作者近年来参与上海市及部分区县一些重大文化咨询调研的方案策划和经验体会,尤其是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剖解社区文化民生建设中的是非与得失努力寻求现代化从作为奋斗目标,到只能作为一种方式手段的转换轨迹,积极思考如何实现国家有主张、人民有尊严的文化民生理想。本书融理论辨析于案例分析,接地气,讲人话,文字鲜活生动,理论性、可读性、操作性兼备。
  • 戏曲艺术

    戏曲艺术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信仰文化

    信仰文化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西口在望

    西口在望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池之一。表里山河的独特自然条件,勤劳智慧的历代先民,造就了得夭独厚的三晋人文资源,被誉为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思想库”,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
  • 古寺巡礼

    古寺巡礼

    流传百年的经典之作,夏目漱石门生、文人哲学家和辻哲郎跨越时间的文化史随笔,带你领略古寺之美。“檐头的朱色略有些发灰,古色古香,仿佛梦境般淡雅;墙壁的白色清澄透明,有着寂寥与沉默的韵味。这才是真正的艺术——能净化灵魂的艺术。”古寺的美,凝练着人心本真的感知。建筑、雕像、壁画、器物,不仅展示了日本人的生活、信仰、思维、审美、情趣……更描摹着东亚文化的历史,乃至人的命运。古寺的艺术,是为众生指示自我的力量,也是给予人心的、虔诚而热烈的感动。在古寺中漫步,将敏锐触觉与丰富想象结合起来,用人心本真的感知力去探寻其中广阔天地,并让沉淀的岁月成为美的诠释者与传递者——这才是“巡礼”的真正意义所在。
热门推荐
  • 专宠拽妃王爷你要乖哦

    专宠拽妃王爷你要乖哦

    她一朝穿越成为将军府的二小姐。却不想遇到一个可恶的男子,谁知他竟然就是天圣人人喜爱的病王爷。为了报复他初次见面打的两掌,千方百计的接近他,戏弄他。可谁知却慢慢被他给征服了!同父异母的妹妹找事,哼,懒得废话直接打!被太子看上?对不起不稀罕,果断拒绝。面临太子妃的下马威,临危不乱,镇静自若,反威胁气的她找不着北!被人下套,呵,我让你后悔莫及,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颜面扫地还是轻的!天不怕,地不怕的她最终还是倒在一个情字,被恶人陷害,失去至亲至爱,戏剧性的死里逃生,既然老天不收我,那就别怪我为所欲为。且看拽女来袭,闹翻这天圣,只为与你执手天下!1V1微虐,甜宠文!
  • TFBOYS之霸道女的青春

    TFBOYS之霸道女的青春

    当一个霸道的“大小姐”寒钰遇上了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而是寒龙帮帮主的寒钰,又将怎样收服了众多人的心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瀚海星将

    瀚海星将

    能力者浩如星海,在这无边星海之中却有一些大能者独树一帜,在千秋史册上留下自己的美名。他们有一个统称,名为星将。星将之位共有十个,但是在位星将却只有九名。几乎每一个能力者都注视着那个空缺的位置,但谁都知道那一个能胜任的人还没有出现。大陆普所迷离,最有智慧的老者都只能知其十之一二。而剩下的八九便是各位能力者的任务了,了解各个未知密境,解除危险。便是能力者通常的任务。这个世界很精彩…………
  • 不悔纪

    不悔纪

    糜烂王朝,一笑倾翻。万古河山,一念倒转。爱恨分明,一场流离。恩怨是非,一言空尽。我将背负天下最恶最美的预言,跨过万水千山找寻你我的情谊。这场盛世的浮华,曾与君一同走过。我在那兮山之上,在那九天巅峰。执你之手,越这大千世界,揽云之月。听那众生欢音,笑那红尘孤寂。人生无悔君可知?后悔无用友不还。吾名两字即不悔,虽是九死犹未悔。如果爱你是错,那么我依然会一错再错。
  • 黎生暮时

    黎生暮时

    这一年,十八岁的黎笙遇到了十九岁的暮莳。高傲冷淡的校花人设下又藏着怎样的一颗心灵呢?不良少年暮莳的追求下,黎笙打开了尘封已久的内心揭下来面具。但是,这一段感情的未来又何去何从呢?
  • 解密中国大案II

    解密中国大案II

    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本书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但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本书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本书除了重点展示北京法院审理的国家药监局窝案中落马的小人物、原国家统计局长邱晓华重婚案之外,还对轰动全国的段义和杀人案、许晓刚受贿案等轰动全国的大要案进行了解读。
  • 快穿之宿主超萌哒

    快穿之宿主超萌哒

    1V1,甜宠(五星好评哟)吃货小面瘫进入为她创建的三千位面,只为收集容染的灵魂碎片。“我会保护你的!”“美食之下,你最重要。”“撩我可以,吃我的零食不行!”“你的脸像棉花糖,可以咬一口吗?”被感化的小面瘫,学会了在线撩碎片。被撩的容染眼底流淌着笑意,任由她摸自己的脑袋。安暮暖:敢动他?咬死你!被媳妇宠着很开心~-#论被投喂各种美食应该做什么表情#本书又名《面瘫脸的自我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