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608300000003

第3章 长江三峡之瞿塘峡

(一)概况

瞿塘峡,又名夔峡,西起重庆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巫山县的大溪镇,全长约8千米。在长江三峡中,瞿塘峡虽然最短,却最为雄伟险峻,以“雄”著称。杜甫在一首诗中写道:“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它“锁全川之水,扼巴蜀咽喉”,这一锁一扼,有“西控巴渝收万壑,东连荆楚压群山”的雄伟气势。江水至此,水急涛吼,蔚为大观——“瞿塘嘈嘈急如弦,洄流溯逆将复船”,“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清代诗人何明礼有一首诗形容此峡之景至为传神和贴切:“夔门通一线,怪石插流横。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如今的瞿塘峡水位上升,在雄奇中添了几分秀气。

奔腾咆哮的长江,一进三峡便遇上气势赫赫的夔门。夔门形同门户,堪称天下雄关,素有“夔门天下雄”之称,杜甫有诗称之“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此句用一“争”字,刻画出夔门的赫赫水势,宋代诃人苏东坡则这样描写道:“舟行瞿塘口,两耳风鸣号,扁舟落中流,活如一叶飘。”长江辟此一门,浩荡东泻,两岸悬崖峭壁如同刀劈斧砍,山高峡窄,仰视碧空,云天一线,峡中水深流急,波涛汹涌,奔腾呼啸,一泻千里,势不可当,令人惊心动魄。这峡深水急的江流,绵延不断的山峦,构成了一幅极为壮丽的画卷。正如郭沫若《过瞿塘峡》一诗所云:“若言风景异,三峡此为魁。”

夔门两岸的山峰,陡削如壁,拔地而起,峭壁千仞,把滔滔大江逼成一条细带,蜿蜒于深谷之中,真可谓“峡分山对立,江合水争流”。峡口两山相对,北边的名为赤甲山,相传古代巴国的赤甲将军曾在此屯营,尖尖的山嘴活像一个大蟠桃;南边的名为白盐山,不管天气如何,总是映出一层层或明或暗的银辉。

古人云:“便将万管玲珑笔,难写瞿塘两岸山。”瞿塘峡的名胜古迹和文化遗存,多而集中,俨然一幅神奇的自然画卷和文化艺术走廊。峡口的上游有奉节古城、鱼复塔,还有刘备托孤的真正故址永安宫。峡内文物珍藏甚多的白帝城、惊险万状的古栈道、神秘莫测的风箱峡与错开峡、悬于半空之中的盔甲洞等,无不令人神往。出瞿塘峡,峡口南岸的大溪文化遗址,集中体现了新石器时代的文明,遗迹斑斑。短短8千米的瞿塘峡,浓缩了人类文明发展史,当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遨游时,令人感受到历史的震撼和自然的魅力。

(二)自然景观

1.夔门

古有“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门天下险,夔门天下雄”之说,这四大旅游胜地被人们称之为“巴蜀四绝”。夔门又名瞿塘关,是长江从四川盆地进入三峡的西大门。三峡蓄水后,瞿塘关遗址大部分已被淹没,夔门江宽水阔,云雾缭绕,多了几分朦胧,添了几分秀丽。

夔门两侧的白盐山、赤甲山拔地而起,峰若刺天,高耸入云,巍峨峥嵘,形成“西控巴蜀收万壑”的气势。近江两岸则壁立如削,恰似天造地设的大门,真是“白盐赤甲天下雄,拔地突兀摩苍穹”,“两山夹抱如门阀,一穴大风从中出”。杜甫有诗咏白盐、赤甲两山:“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枫林桔树丹青,复道重楼锦锈悬。”

白盐山因粘附在岩石上的水溶液富含钙质,色似白盐而得名,阳光映衬,“仿佛盐堆万仞岗”。赤甲山因含有氧化铁的水溶液粘附在风化的岩层表面而呈赭红色,如一巨人袒胸披甲屹立,故名赤甲山。赤甲山又像一只红艳艳的仙桃,则又称之为“桃子山”。当晴空日丽时,隔江相望,一个红装,一个素裹,分外妖娆,可谓奇景。两座山都是石灰岩,长期的风剥雨蚀,使两岸岩壁好似刀削斧砍一般,虽然寸草难生,但各现异彩,这些色调和晨曦、晚霞、明月交相辉映,形成了“赤甲晴晖”“白盐曙色”和“夔门秋月”等胜景。

2.风箱峡

在瞿塘峡北岸黄褐色的悬崖绝壁上的几条缝隙里面,岩缝高处,有块形状很像风箱的岩石,传说是当年鲁班存放的,人们称此段峡谷为风箱峡。当然,这不是鲁班留下的风箱,而是比鲁班还早的古代巴国人留下来的悬棺。悬棺是在悬崖上凿数孔钉以木桩,将棺木置其上;或将棺木一头置于崖穴中,另一头架于绝壁所钉木桩上,人在崖下可见棺木,故名。

瞿塘峡两岸有悬棺多处,除风箱峡悬棺外,对岸盔甲洞悬棺更为丰富。悬棺并不仅限于瞿塘峡,在整个长江三峡和大宁河小三峡的悬崖峭壁之上,也有许多处悬棺葬遗迹,展示着关于死亡的种种符号。过去,这里流传着“三峡大宁河,岩上有棺材,金银千千万,舍命难得来”的俗语,增加了悬棺的神秘性。“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悬棺如何安置在悬崖上,一直让世人感到神秘莫测,也历来为中外学者所关注。此外,古代人为何要将棺材悬置于高山绝壁上,也成为人们猜疑而多年未获解答的历史之谜。目前,对古人实行悬棺葬有数种解释:一说是借音“高棺(官)”,以使子孙后代显贵;一说是保护先人尸体,不让人兽侵犯;再一说是实行悬棺的民族过着游猎生活,随山而居,沿山而葬。总之,悬棺之谜有待全面揭开。

“风箱”处悬崖高约数十米,一般人不易攀登,更不要说把“风箱”放上去。由于这“风箱”出奇得令人不可思议,它一直吸引着那些勇于探胜历险的人。据说清光绪末年就有人攀登成功,并取下一具岩藏物,此物“扣之中空,作木声”。当获得者拿到奉节出卖时,被县衙差役发现而受拘捕,并强令其再放还原处,以免亵渎神灵。1971年,有三位勇敢的采药人冒着生命危险,登上风箱峡的缝隙之中,取下所谓的“宝物”,采药人发现这原来是两千多年前古代巴人留下的岩葬,里面有巴人遗骨和陪葬的巴式剑、铜斧、汉初四铢半两钱等文物,目前这些文物存于白帝城博物馆。据考证,悬棺葬是一种古代地方性葬俗,在西汉至南北朝时巴蜀地区最为流行。巴人是战国到汉期间居住在今川东、鄂西一带的古老民族,把死者悬葬于岩穴,是他们的习俗。这一发现,为研究古代巴族文化乃至长江上游的古代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

3.错开峡

在进入瞿塘峡不远处的长江南岸,有几座山岩对错着,高入云端,山的峰顶尖尖的,颜色黑沉沉的,名曰对错山,山下就是神话传说中的错开峡。

错开峡的传说在当地广为流传。相传古时有12条凶恶的蛟龙,在巫山上空张牙舞爪,追逐嬉戏,引起飓风,吹得天昏地暗,以致房屋倒塌,人畜死伤无数,百姓苦不堪言。这时仙宫西王母的小女儿瑶姬驾着彩云游经三峡,看到此情景,发怒地用手一指,一道闪光后一声巨雷,将12条孽龙劈死在峡中,不料龙尸化为顽石,堵住了长江的去路,使江水在四川盆地泛滥成灾,引起祸害。著名的治水英雄夏禹赶到,瑶姬便帮助夏禹开道疏水,开通风箱峡后,就来到这里,但匆忙中却开错了峡道,汹涌的江水不能排泻,反而越涨越高,迫不得已,另外开山劈岭寻道后,才大功告成,而开错的峡道就叫“错开峡”。这个美丽的传说反映了古代人民移山治水、征服自然的豪情壮志。

(三)人文古迹

1.白帝城

白帝城位于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距奉节城东8千米,四面环水,孤山独峙,气象萧森,雄踞水陆要津,气势十分雄伟,是三峡旅游线上久负盛名的景点。随着三峡工程的修建,白帝城已四面环水,成为了一个小小的“白帝岛”,四周水域宽阔,烟波浩渺,十分壮观。

白帝城风景如画,景色迷人,古迹甚多。座座亭台楼阁,掩映在绿荫丛中,红墙碧瓦,翘角飞檐,点缀着一山翠色,堪称人间仙境。历代著名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苏轼、黄庭坚、范成大、陆游、薛涛、戴叔伦等都曾登白帝,游夔门,留下大量诗篇,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句,更是脍炙人口,成为千古绝唱,故白帝城又有“诗城”之美誉。2006年,白帝城作为明至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白帝城的名称,最早出现于西汉末年。据传西汉末年,王莽篡位时,其手下大将公孙述在瞿塘峡口扩修城垒,屯兵严防,割据四川。在天府之国里,他自称蜀王,势力渐渐膨胀后,野心勃勃,欲称帝自立。后来,公孙述听说紫阳城中一口井中常冒出一股白色的雾气,其形状宛如一条龙,直冲九宵。公孙述故弄玄虚,说这是“白龙出井”,是他日后必然登基成龙的征兆。于是,他在公元25年自称白帝,建都紫阳城,并改名为白帝城。后公孙述与刘秀争夺天下,为刘秀所灭,白帝城亦在战火中化为灰烬。在公孙述称帝期间,各地战乱频繁,而白帝城一带却比较安宁,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公孙述,特地在白帝城建白帝庙,塑像供祀。

白帝庙后来名声大噪,因它与三国英豪搭上了关系。据史载,三国蜀汉皇帝刘备的结拜兄弟关羽败走麦城,死于刀下后,刘备为他报仇,不听众臣劝阻,起兵讨伐东吴。途中另一个结拜兄弟、伐吴先锋张飞丧身叛将范疆、张达手中,刘备愤而不谋,催兵猛进。章武二年夏六月,被东吴大将陆逊用计火烧七百里军营,刘备因而兵退白帝城,忧伤成疾,临终前在白帝城永安宫向丞相诸葛亮托孤,然后便一命归西了。从此,白帝城就因这段脍炙人口的故事而更加闻名于世了。约在唐代以前,白帝庙处就增建了祭祀刘备的先主庙和祭祀诸葛亮的诸葛祠。至明朝,公孙述的塑像被毁弃,代之以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的塑像,因而有明良殿、武侯祠、观星亭、凤凰碑等明清建筑。从此,“白帝城内无白帝,白帝庙祭刘先帝”,但“白帝庙”之名一直沿用至今。因此,现存白帝城乃明、清两代修复遗址。

在白帝庙正厅“托孤堂”中,可观赏到大型彩塑“白帝托孤”。这组彩塑有真人大小的三国历史人物21尊,重现了刘备托孤的历史故事。其中刘备卧于病榻,背对游人,似向壁悲泣,诸葛亮立于榻前,脸色凝重;两个小皇子跪在诸葛亮面前,其余文臣武将,也是一派肃穆之态。

观星亭共有6角12柱,翘角飞檐,气度不凡。当年刘备屯兵白帝城时,诸葛亮在此夜观星象,运筹兵略。亭上高挂一古钟,亭内石桌、石墩上刻有杜甫客居夔州时写的《秋兴八首》。

白帝庙内历代的诗文、碑刻甚多,陈列有瞿塘峡悬棺内的文物和隋唐以来73块书画碑刻,以及历代文物1000余件,古今名家书画100余幅。其中“竹叶字碑”诗画合一,石刻技艺精湛,风格独特奇妙,乍看上去,碑面上是三株修竹,竹叶疏朗。细细一看,原来那竹枝竹叶巧妙地组成了一首五言诗,达到字画相融、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诗曰:“不谢东篁意,丹青独自名。莫嫌孤叶淡,终日不凋零。”

凤凰碑高175厘米,宽96厘米,镌凤凰、牡丹、梧桐,精美华丽,堪称瑰宝,此碑又称“三王碑”,因为梧桐是树中之王,牡丹是花中之王,凤凰是鸟中之王。碑林中还有一块刻着清康熙帝御笔的石碑,为康熙赐给一位告老还乡的清官监察御史名为傅作楫的。诗文是:“危石才通鸟道,青山更有人家。桃源意在何处,涧水浮来落花。”白帝庙内,著名的春秋战国之交的巴蜀铜剑,其形如柳叶,造型考究,工艺精湛。这些古建筑和文物珍品,给白帝城增色不少。

2.大溪文化遗址

大溪文化遗址位于瞿塘峡东口,大宁河宽谷岸旁的重庆巫山县大溪镇,是中国长江流域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大溪文化是5000—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母系社会的文明,因首先发现于大溪镇而得名。大溪遗址的分布面积约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5—3.6米,海拔高度为125—145米。大溪文化遗址的发现,揭示了长江中游的一种以红陶为主并含彩陶的地区性文化遗存。2001年,大溪遗址被评选为“20世纪中国100大考古发现”之一。

大溪文化遗址并不是仅在大溪镇独有,而是广泛分布于峡江地区和两湖平原,东起鄂中南、西至川东,南抵洞庭湖北岸,北达汉水中游。考古学家将这些具有相同特征显示出来的有别于其他文化特征的考古学文化,命名为大溪文化。大溪文化又分为两种类型,长江沿岸的鄂西、川东地区,如大溪、红花套、关庙山等地的遗存,可称为大溪类型,这一类型多夹炭陶,夹砂陶比例始终很小,白陶也很少,受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影响明显;洞庭湖北岸、西北岸地区,如三元宫、丁家岗、汤家岗等地的遗存,可称为三元宫类型,这一类型夹砂陶比例大,红褐胎黑皮陶和白陶占一定数量,以通体装饰的印纹、刻划纹为特色,漩涡纹、变体卷云纹彩陶也极具特点。

大溪文化遗址的陶器以红陶为主,普遍涂红色,有些因扣烧而外表为红色,器内为灰、黑,盛行圆形、长方形、新月形等戳印纹,一般成组印在圈足部位。有少量彩陶,多为红陶黑彩,常见的是横人字形纹、条带纹和漩涡纹。器形有豆、曲腹杯、碗、罐、盘、瓶、盆、钵等,其中筒形圆底瓶、豆盘、盘口罐和曲腹杯是大溪文化具有代表性的器物。大溪文化生产工具主要有石斧、石锛、石杵、石镰、纺轮、骨针、蚌镰、网坠等,装饰品有玉、石、骨、象牙、兽牙等几种,主要有耳饰、项饰和臂饰三类,还有空心石球、人面浮雕悬饰等艺术品。

在大溪文化遗址墓葬中,死者均埋在氏族公共墓地,头向一般为正南,早期以仰身直肢葬为主,同时也有俯身葬和侧身葬,而跪屈式、蹲屈式的仰身屈肢葬则反映了大溪文化的特殊葬俗,其中所蕴含的意义耐人寻味。绝大多数墓都有随葬品,女性墓一般较男性丰富,最多的有30余件,有的石镯、镶牙镯出土时还佩戴在死者臂骨上。在几座墓里,还发现整条鱼骨和龟甲,以鱼随葬的现象在中国新石器文化中尚属少见。这些珍贵的遗迹遗物为研究新石器时代长江中上游地带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极珍贵的史料。

同类推荐
  • 孩子一定要去的50个地方(中国篇)

    孩子一定要去的50个地方(中国篇)

    本书为中国篇,编者在中国精心遴选了50个地方,既有祖国的名山大川,也有祖国的人文奇景。在这里,我们把它们串联了起来,组成了一幅完美的旅行大画卷。本书是父母朋友与孩子外出必备的旅游指南书,也适合孩子单独阅读,以增长他的人文知识,丰富他的人生阅历。
  • 导游理论与实务

    导游理论与实务

    本书的特色在于:引用了大量案例和配以操作实务与流程、课后训练题等,以增强内容的实践性、扩大导游人员知识面。让学习者真正从阅读的领悟(教学)、案例的参与(分析)之中体会到导游业务的精髓。
  • 南非,南非——镜头里的心坐标

    南非,南非——镜头里的心坐标

    本书从老狼、徐静蕾、冯仑、张梓琳、罗红、田亮、马艳丽、阿涩、飞鱼秀、全莉、黄志淙、刘煜等十三位中国知名人士酶不同角度出发,引领读者真切感受南非。本书共分十三个部分,每部分以一位中国名人的南非心情小文为序,对接南非的方方面面,在与读者分享他们的南非之旅的私旅行、心经验的同时,更展现出一个多彩、动感、友善、和谐的南非。十位杰出摄影师,五条特色游路线,呈现南非光影感悟,更有温馨小贴士,带您走马观花逛南非。
  • 中国旅游资源

    中国旅游资源

    本书从中国旅游资源区划的角度,全面介绍了中国旅游资源的区域特征和分布情况。特别是对各省地理历史概况、重点旅游景区、民俗风物等旅游资源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本书融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为一体,语言通俗,内容丰富,既可作为高职高专旅游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旅游从业人员开发旅游产品的参考用书。
  • 笔走大中国:一个人的国家地理

    笔走大中国:一个人的国家地理

    《笔走大中国:一个人的国家地理》这部长达四十万字的旅行散文集里,陈大刚写下了他几十年的“走”和走,前者是精神的,后者是肉体的。他的确走了很多地方,或是因公,或是刻意去旅游,时而青藏高原、时而丝绸古道、时而北国的雪、时而南疆的风,时而天高云谈、时而碧海杨波……,他记下了他的所见所闻,但更多的是放飞了自己的所思所虑——就这样,用了五年的时间,他终于完成了《笔走大中国:一个人的国家地理》这样一部值得一读的旅行散文集。
热门推荐
  • 无殇剑尊

    无殇剑尊

    末代诸神相传的预言,迄今已有万万年,当预言临时的那一天,撷殇花开。是撷殇花开,彼岸花王,还是撷殇花开,彼岸花亡。且看无殇剑尊,如何诠释那古老的传言。
  • 英雄联盟之无限变身

    英雄联盟之无限变身

    英雄的存在本应该为了更为崇高的意义!我不愿意看到我所喜爱的英雄们为了世俗的利益战斗,甚至献出生命!相信所有喜爱英雄联盟的玩家都和我一样。那么就战吧!将所有污染了瓦罗然大地的杂碎崩碎!这不是游戏,这是血淋淋的战争,胆小鬼慎入!——罗晓天【我现在最最需要的就是收藏和推荐票,尤其是推荐票,太需要了!如果看的还爽就给我吧。兄弟们快快升级,签到,书评一律加精,收藏和推荐给我吧!我要~~~~~~公布一个群,我自己的群,喜欢本书的朋友可以进群聊聊,群号:157114333】
  • 复仇公主的冰冷计划

    复仇公主的冰冷计划

    她,高冷腹黑,却有着鲜为人知的事情,她,温柔美丽,总想隐藏这件不属于她该管的事,她,活泼可爱,但总想用高冷隐藏自己的缺点。她们外表刚烈,内心柔弱。她们的真命天子,也会伤害她们,但那时候,也有人会安慰她们所以,结局还没订.....本书小虐,大甜,也可大虐,小甜。本书是小白手写,如果嫌弃就别看了!我也不能逼迫你们看,本书是个大坑,谨慎入坑哦∧∪∧
  • 狐婴宁

    狐婴宁

    我叫婴宁,是半狐狸半人的小狐狸精。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一会儿是狐狸的模样,一会儿又是人的模样。我的父亲是人类张生,我的母亲是狐狸精。他们的故事是书生和狐狸精的故事,也叫狐狸精勾引书生的故事。至于我的故事,你只有看了书才能知道……
  • 随笔六十章

    随笔六十章

    《随笔六十章》是作者宓宓的少年作,亦为处女作。此书共有六十章,每章只一首短小诗篇,虽不甚豪迈,却隐含着作者成长路上的见闻感知,花鸟鱼虫、月亮、阳光和小动物等作者喜爱之物都在诗中得见。亲爱的读者朋友,若不嫌宓宓笔拙,进来鉴赏一二吧。
  • 苍生绝判

    苍生绝判

    既得重生一世,不复当年遗恨。秉苍生之念,既执判官笔,吾当为判官。知生死,晓阴阳,彻通乾坤。语恩仇,断因果,再无悲欢。且看绝品判官,如何游荡这苍茫世间。————————————————苍生绝判书友会:Q群472370043,欢迎书友加入。
  • 绽放:第二十一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作品精选 B卷

    绽放:第二十一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作品精选 B卷

    本书精选2019年第21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二等奖获奖者的作品,结集出版,分为A、B两卷,本书为B卷。本书所选作品题材广泛,包括小说、散文、随笔等。这些作品文字个性,构思巧妙,空灵隽秀,质朴绵长,充分展现了当前青少年的生活状态、文学追求与想象力,同时也呈现出获奖者们卓越的思维、丰富细腻的情感和超强的文字驾驭能力,体现新一代青少年个性独立、自由张扬的文风。对于参加中考及高考的考生来说,本书是名副其实的作文“圣经”。对于喜爱青春文学的青少年读者,本书也是时尚并高质量的青春文学阅读宝典。
  • 女配要逆袭:皇叔请留步

    女配要逆袭:皇叔请留步

    穿越成恶毒女配的白玥瑶,头等大事就是拒领重生回来的女主递过来的盒饭!你重生,我穿越,谁还不是头顶光环的小姐姐?划重点,敲黑板,言情标配的王爷男主是我娃的爹!穿越女配有点惨,花样盒饭全新款。拐个男主喜当爹,打怪带飞道晚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异能都市:非同寻常

    异能都市:非同寻常

    谁来告诉她,这是怎么回事?他回来后一切都变了,姐姐?我要让给她?不要,我好爱......乱了的逻辑,好让人痛心!
  • 武装回明

    武装回明

    明末这段历史实在是不堪回首,正是民不聊生,国器崩裂!而在崇祯十二年的这天,正当鞑子集中重兵猛攻重镇济南的时候,一群人意外的出现在了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现代军人重回明末战场,摆动胜利的天平,改写中华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