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508400000033

第33章 文言白话杂论

有一两位朋友谈起现在读文言的人要比读白话的多。他们的估计是这样的:大学生中学生,还有小市民,都能读白话和文言,虽然他们所能读的白话和文言,性质程度未必一样。而在实际生活里,他们是两种文体都得读的。另有一班老先生,却只读文言,不需,不愿或竟不能读白话。这么看,读文言的人岂不就多了?

又有朋友说,现在的白话是美术文,文言却是应用文,正如从前古文是应用文,骈文是美术文一般。——这几位朋友却都是写白话的。这原是些旧话;近来所谓中小学文言运动,教我想起了这些。我觉得这两说都还有可商之处。主张第一说的,似乎没有将那数目不小的,只能读白话的小学生估计进去。这个数目怕比那班老先生多;况且老先生一天比一天少,小学生却日出不穷。就凭这一点说,白话的势力一定会将文言压下去。自然,所谓中小学文言运动若真个成功,就不一定能这么说;不过那么一来,中小学生可太苦了,浪费了许多精力在本可不学的东西上。这层别人已经说得很多,兹不论。

至于文言文是应用文,也是这回文言运动的二大理由之一。——另一个理由是经书为做人根本,不可不读;这一层论者也很多,不赘。——许多人看重这件事,因为是实在情形。不过现在社会上应用的文言,如书札,电报,法令,宣言,报纸等,却并不是所谓古文;念了《论语》《孟子》固然未必写得合式,就念了韩愈、柳宗元、曾国藩(不指他的家书)、张裕钊,也还未必写得好。这种东西贵在当行;只要懂得虚字用法,多看多练就成,用不着“取法乎上”。不过小学初中的学生也不必着忙;高中或职业学校可在国文科里带着讲讲练练,练比讲还要紧。

白话文是否只是美术文呢?林语堂先生(他并不是中小学文言运动中人)在《论语录体之用》(《论语》二十六期)里说:

文言不合写小说,实有此事。然在说理,论辩,作书信,开字条,语录体皆胜于白话。

似乎也只以白话为美术文。但是作书信,开字条,与普通文言也不同,已见上节。语录体自成一格,原是由文言到白话的过渡。白话既已流行,似乎该用不着它了;而林先生却主张再往回走,似乎可以不必。现在且说作书信,写字条,林先生以为:

一人修书,不曰“示悉”,而曰“你的芳函接到了”,不曰“至感,歉甚”,而曰“很感谢你”“非常惭愧”,便是噜哩噜嗦,文章不经济。

这里有两点可以注意:一则林先生是直翻文言,看来自然觉得可笑而不经济。但事实上怕很少那样说的。“示悉”在白话信里,也可当作成语用;要不然,说“来信悉”“来信收到”都成。“至感”可说“感谢”“多谢”。“歉甚”可当成语,换说“对不起”也未尝不可。新文学运动初期,林先生所说那种浮夸的句子或许有人用;那时还有“亲爱的某先生”“你的朋友”等等格式,是从外国文翻来的。但现在却少了。现在朋友写信,无论白话文言,上下的称呼如“某某先生”“弟某某”等,虽还不脱从前的格式,可简单利落多了。信里的套话也少了。这不是文言白话的分别,而是噜嗦与经济的分别。现在可以说第二点了。经济不经济其实应该分文体论,不该只看字数多少。一种文体有一种经济的标准;文言的字句组织和白话不同,论繁简当以各自的组织为依据。若将一句文言,硬翻成白话,那当然是噜嗦,不过这种硬翻成的白话并不是真白话。至于成语,更不能也不必翻。其实就白话说也一样,如“揩油”、”敲竹杠”,便没有适当文言可翻;若写文言信,也只好说,“大揩其油”,“此系敲竹杠性质”。书信文条的经济标准又与文言白话不一样。文言书信体因为年代久了,所以有一定的格调,看起容易顺眼;白话书信应用的时间长起来,也会有一定的格调的。

至于说理,论辩,古文实不相宜,曾国藩就说过这样话。(《与吴南屏书》)语录体比古文得用些,但还不及白话复杂细密。林先生似乎只承认白话表情表得妙,而不承认白话达意达得好;其实白话之所以盛行,正因为达意达得好。新文学运动起来,大半靠《新青年》里那些白话论文(文言的很少),那些达意的文字;新文化运动更靠着达意的文字。这是白话宜于说理论辩的实据。

从梁任公先生以来,文言早已渐渐改了样子。他那时是不求汉魏的凝炼,不守桐城的义法,名词杂,篇幅长。但还用典故,还搬弄虚字。近来的文言却连典故也少用了,虚字也少用了,只朴质地说理纪事。这么着文言白话的分别其实就很少。请看下一节文言:

日内瓦中国国际图书馆为沟通中西文化起见,特(地)举行世界图书馆展览会。在沪举行,成绩甚佳(很好)。现(在)应华北各方请求,由今日起至七日止在北平图书馆展览一周(星期),每日展览时间自晨(早)九时起,至下午五时止。(十一月一日《大公报》)若将括弧里的字分别加入,换入,岂不就是现行的白话?请再看一节白话:

文官制度譬如吾人的(之)生理机构,不待大脑发有意识的命令,即可依照常理进行呼吸,消化,走动等本能的或习惯的功用。所以我们(吾人)甚至不妨说(谓)事务官比政务官还(删去此字)更重要。(同前)若照括弧改一下,岂不就是现行的文言?自然,现行的文言白话并不全如此相近,但在应用文方面,二者相差的确不怎样远;所举二例,只从同日同报上随手拣出,可见同类的例甚易见,并非巧合。这可以说是文言的白话化。文言白话相差既这样少,将来识字的人多了,能读白话的人多了,报纸和别的应用文自然渐渐改成白话。那时文言只供少数人用;若干年之后,便会变成真正的“死文字”,像周诰殷盘,只能学者去研究了。再说,现在对于文言里的成语往往滥用,又多忽略文法,如王了一先生《今日的白话文言之争》(《独立评论》一一二号)里所举的有趣的例子(如“难保不无障碍”等,因为老句法太短,不易引人注意,所以才用续凫胫的办法;这其实也是文言的白话化)。这可见一般人已经没有耐心去研究那难学的文言了。拥护文言的人也许叹息文言的退化,但这是免不了的;人事日繁,难学的文言,总有一天会崩坏,让白话取而代之。

白话照现行的样子,也还不能做应用的利器,因为欧化过甚。近年来大家渐渐觉悟,反对欧化,议论纷纷。所谓欧化,最重要的是连串的形容词,副词,被动句法,还有复牒形容句(日本句谓“如何如何的我”之类归入此种)等。姑借用林先生《怎样洗炼白话入文》(《人间世》十三期)中的所举的例子:

女人最可畏的物质贪欲和虚荣心她渐渐的都被培植养成。

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可以看出欧化的流弊所极。以后应用的白话该是国语,而且要以最近于口语为标准;那些太曲太长的句子,教人永远念不顺口的,都用不着。至于大众语,在形式上,这样限制也就够了。这种白话,只要能识字,想来总容易懂的;文字与语言无论如何不能完全一致(如助词,差异就很多)。识字的从识字的过程里学习了种种方便,可以懂得那虽不完全与语言一致的文字。若不识字,那就困难,大概只有用罗马字拼方音教给他们,像内地许多教会曾经办过的;再有,就是用方音念给他们听。

1934年11月12日。

同类推荐
  • 生命的层级

    生命的层级

    “我们相遇时,我三十二岁;她去世时,我六十二岁。这三十年,她是我的生之所在,心之所向。”每一个爱的故事都是一曲潜在的悲歌。巴恩斯把所有作品都题献给了爱侣,而这次却再也无法得到她的回应。在这部极其私人的作品里,他以罕见的坦率讲述了自己人生中唯一的故事,关于爱与失去的悲伤故事。作品字里行间流淌着巴恩斯对爱侣的深情哀思,也承载着他对记忆和存在深刻的省视。
  • 九十年代长篇小说研究资料

    九十年代长篇小说研究资料

    《九十年代长篇小说研究资料》是大型学术工具书“中国当代文学史资料丛书”的一种。本书以主选文章与资料索引结合为编排体例。选取有关九十年代长篇小说研究的代表性论文,反映九十年代长篇小说的发展概况,展现该领域研究的最高水平;索引部分搜集该领域的研究论文、学术专著等,为一般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丰富的资料。
  • 西方互文性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西方互文性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本文是一个典型的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课题。从比较的视角,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文本分析、社会批评、实证研究、文化研究等批评方法,对西方互文性理论及其在中国的译介、传播、影响和研究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和研究。本文所探讨的互文性仅限于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方面的研究层面,对于国内出现的从语篇分析角度进行的诸多研究中只是在必要时提及,不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目前互文性在中国的研究还属于起步阶段,迄今为止只出版了一部专著,国内对互文性的研究和探讨可以说还处于有待深化和提升的阶段,因此本文将用较为浓重的笔墨对互文性理论的前历史、其在法国的诞生、其在欧美的流变及其理论本身的特点进行追根溯源、系统梳理和详尽描述
  • 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

    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

    本教材分为上中下三编十三章,分别论述古代至18世纪、19世纪和20世纪欧美文学的发展。本书是国内文革后第一部冲破禁锢编纂而成的高校教材,现已成书20余年,历经5次精心修订(特别是2004年作了较大幅度的修改),累计印数200万,是一部经受时间考验又不断追踪学术前沿、受到一代代师生(读者)欢迎的跨世纪精品教材,被许多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中文系和外语系长期采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书中一些章节设置、观点和论述已经不太符合当前教学的实际需要,现安排修订以保持教材的先进性。
  • 随园诗话(第八卷)

    随园诗话(第八卷)

    《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本书所论及的,从诗人的先天资质,到后天的品德修养、读书学习及社会实践;从写景、言情,到咏物、咏史;从立意构思,到谋篇炼句;从辞采、韵律,到比兴、寄托、自然、空灵、曲折等各种表现手法和艺术。本书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热门推荐
  • 重生翻译官:痞少让我宠

    重生翻译官:痞少让我宠

    【正经版简介】一个出门不是坐防弹房车就是加长林肯、生活精致、肤白貌美大长腿的翻译官女神为什么会无条件的宠着一个满嘴荤话、腹肌比铁还硬、一言不合就背着钢管带着一群小弟上去干的流氓呢?因为,这可不是一只普通的街头巷尾小流氓啊。【女主版简介】上辈子兢兢业业如履薄冰为了很多人活着,活成很多人想要又艳羡的光鲜亮丽的样子,可最后还不是一死?这辈子能重新来过,那就恣意妄为,随心所欲,顺性而致吧!【男主版简介】那是一个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晚上,我遇见了一个拽得能和卫星肩并肩的女人。听说是个不得了的人物,虽然我没看出她哪厉害到不得了,只觉得她面瘫脸嫩胸大腰细适合压。再遇见她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你敢不敢再横一点?【听说都要小剧场】当古亦昇成功入住了一栋豪华大别墅后,朝夕相对,木羽发现了他右肩居然纹了一匹灰黑灰黑的狼。“你怎么在身上纹一只大黑狗,品味。”面无表情毫无情绪的语气,愣是让人感觉浓浓的嫌弃。“你那两只大眼珠是摆设来的?这是狼,瞎。”古亦昇把浴袍用力一扯,露出半边肩膀和大半胸膛恶狠狠的说道。木羽只是淡淡的瞥了他一眼,走开。木羽:“……”呵,男人,言不由衷。古亦昇:“……”呸,德性。第二天,扒拉着一头乱毛的他打开房门时猛地被一股强大的力量袭击,他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扑倒在地,然后就对上了一双绿幽幽的大眼!“送你的。”木羽依在房门,慢条斯理的挽起一小节睡裙的袖子。躺在地上的古亦昇黑着脸看蹲在旁边那一大坨吐着舌头卖可爱的哈士奇。古亦昇:再说一遍,老子这是狼不是狗,老子不喜欢狗,送什么傻狗给我!后来……“什么玩意,老子的狗是你们能逗的么?”古亦昇一脚踹开拿块肉‘调戏’自己二哈的小弟们。
  • 化妖世界

    化妖世界

    一落魄少年,因为救下被河妖强娶的新娘,偶尔得到《化妖大法》一书,本以为踏上登仙路,却逐渐成为一代妖皇,管你是仙,是神,是人,是魔,在我的化妖大法之下,都要变化为妖,从前的仙魔世界不复存在,一个新世界就此诞生!这是一个众生平等的化妖世界!
  • 文良记

    文良记

    一个普通人的不平凡的人生一个个真实的小人物演绎的曲折离奇的人生经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仙字儿去座山

    仙字儿去座山

    那段历史,在大明朝弘治十二年发生了变化,天地异变,无数凶兽出现,人族危矣,生死存亡的关头,传说中的华夏修士,再次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王欢为了交稿码了一晚上字儿,第二天早上高数课只好趴着打瞌睡,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身处恒岳学宫,这里是修士的学校,现在是大明朝。王欢发现,自己脑海中多了一本笔记,一本自己小说中杜撰出来的仙人手札。未来,该当如何?
  • 妖孽王爷妃常霸道

    妖孽王爷妃常霸道

    “王爷,您的小王妃跑路了!”“没关系,过段时间会回来的。”某王爷微微皱眉,“但是王妃写了辞职信不当王妃了,并且带了好多金银首饰”某属下。“什么!你为什么不早说!王妃往哪跑了!这小东西真不安分!”某王爷飞奔出府抓人去了……某属下汗颜-_-||这是个轻松搞笑的故事
  • 离婚后我成了前夫的白月光

    离婚后我成了前夫的白月光

    陆少北的白月光找上门来指着安然的鼻子臭骂:你破坏我们的感情,不要脸;未等安然还击,陆少北冲了出来:不关她的事,是我自己喜欢她。白月光不服:你不是说爱我吗?陆少北:我现在爱的是她,她才是我心中的白月光。这话怎么这么耳熟呢?哦,对了,当初他要离婚的时候也是这样说来着。婚离了,她反倒成了前夫的白月光了?
  • 重生之重来人生

    重生之重来人生

    原本一直平凡的苏学文,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一辆汽车撞死,原本已经死了的他却意外传承了一位修真者的传承,重生到了发生车祸的一个月前,这一次苏学文能否改变命运。
  • 台湾采访册

    台湾采访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十六计与权谋智慧

    三十六计与权谋智慧

    《三十六计与权谋智慧》通过提炼《孙子兵法》中的韬略精华,用浅显通俗的语言指导这种韬略的运用与实施。例如,美人计、反间计等在《孙子兵法》中的“用间篇”里就有体现;浑水摸鱼、顺手牵羊等皆由“势篇”阐释而来:围魏救赵、声东击西等与“虚实篇”无二。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三十六计与权谋智慧》将三十六计与权谋斗争中的具体运用结合在一起,以权谋智慧为导线来阐述三十六计的诸多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