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316600000014

第14章 王充

1.勤奋好学的青年时代

王充,字仲任,公元27年出生于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一个寒庶之家。

他祖籍原来是魏郡无城(今河北大名东)人,因为先祖在军中立了大功,就受封于会稽,但因为先祖在朝中的变故,所以仅仅一年就被削去官职,从此过上了以“农桑”为业的生活。

但王充的祖辈们不失做人的耿直,因此得罪了当地的豪门们。他祖父王泛担心与地主豪强伞结下结下怨仇,全家又被迫搬到上虞。王充出身低微,祖辈、父辈又富有反抗精神,无疑对他的性格有一定影响。

童年的王充,不像一般的儿童那样喜欢游戏打闹。6岁时,父亲就开始教他认字。这时的王充恭厚孝顺,对人很有礼貌,很得父母的喜爱和邻里的夸赞。王充8岁时进书馆学习。当时书馆里有100多名学生,几乎每个学生都因为调皮或背不出书而受到先生的责打,惟独王充除外。他学习十分认真,除完成老师安排的课程外,还练习书法和文章,很得老师的喜爱。再大一些,他就在空闲时间学习《论语》、《尚书》等儒家经典,一天能背诵上千字,不久就把许多经书读完了。少年时代的王充,不仅酷爱读书,善写文章,而且品行修养、为人行事都受到周围人的一致称赞。

公元41年,15岁的王充由于学习优秀,被保送到全国最高学府洛阳太学深造当时的太学,主要宣扬君权神授等一些经学迷信,王充对这些官方的统治思想十分感。与其他的儒生不一样,他喜欢博览群书,并不局限于几部儒家经书,更不死守儒生对经书的解释,喜欢独立思考。

18岁左右,王充曾拜当时著名的史学、儒学大师班彪(《汉书》作者班固的父亲)为师。很快,他便辞别老师,自己进行研究。因为贫困买起书,他常常到街市上阅读别人出售的书籍,在心里默默背诵,日积月累,他的学问有长进,诸子百家无所不通。王充除了熟读诸子百家之外,对其他学科也很在意。如,云雨、雷电的形成;空气湿度与琴弦张力的关系;潮汐与月亮运行的关系等。

洛阳是当时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是各种学说和思想辩论斗争的中心。那里的读书人的思想比较活跃,对于儒家经典也敢于发表不同的看法,进行争辩。汉章帝怕这种自由的学术风气会影响他的专制统治,决定要统一大家的思想,于是他亲自到太学里去讲经,要求大家按照他的意思来学习儒家经典,不许传播别的内容和意义。

他千方百计的加强思想统治,还亲自在白虎观召开了一次儒生大会,讨论对《诗》、《书》、《易》、《礼》、《春秋》等儒家经典的不同看法,最后由他判定,判定谁讲得对,谁讲得不对,规定以后所有讲学的人,都必须按照他认为对的意见去讲。他还把白虎观大会的内容,交给当时著名的史学家兼文学家班固去整理,写成一本题为《白虎通义》的书,让广大儒生学习。这激起了很多读书人的争辩。

王充在那里游学达十六七年之久,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逐渐冲破了官方儒学的束缚,确立了自己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并以此为出发点来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并用历史进化论离点来论证社会治乱问题。永平二年,汉章节帝亲临太学讲解经书,鼓励大家抒发自己的见解,许多当时著名的学者互相辩论,围观者达上万人,堪称学术界一桩盛事。王充也前往观战,并因此作《六儒论》。

2.专著《论衡》

不久后,王充返回家乡教书,并在县、郡、州里做过一段时间的小官,负责管人事等工作。

渊博的知识,能培养出美好的情操。王充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他从不卖弄聪明去追求俸禄,不为个人利益去拜见长官;经常说别人的长处,从不炫耀自己;结交朋着重品德和才能,跟自己不是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他宁可整天不发一言。由于不同流合污,他曾遭到诬陷。再加上经常与长官意见不合,他便自动辞去了官职。面对仕途的坎坷,人情的虚伪和统治者的昏庸无能,王充选择了不合作。他干脆闭门不出,断绝了一切礼节性的往来,专心致志地从事著述,分别写了《讥俗》、《节义》十二篇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想以此求得辨明是非真伪,拯救被迷惑者的心灵。

汉章帝元和三年,60岁的王充举家迁往扬州(今安徽和县),先后在丹阳、九江、江担任一些闲职,后又到扬州作刺史助理,负责监察工作。由于勤于公事,也就顾不写作了。汉章帝章和二年,王充再次辞职回家。汉代的谢夷吾曾这样称赞他的才华。

“即使是前代的孟子、荀,近代的扬雄、刘向、司马迁,也不能超过王充的才学。”后来,汉章帝曾派车接他前去为官,但他以生病为由推辞不去。

在教书期间,王充就开始写《论衡》。那时候因为科学不发达,人们在思想上非常愚昧,认为世上的一切都是上天安排的。当时的统治者也喜欢向人们灌输迷信、鬼神之类的观点,以求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当时的唯心主义神学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编造了一整套迷信理论,利用天神的威势来恫吓和欺骗人民。把天说成是有意志的神,天创造了自然万物,各种自然现象都是天神有目的的活动。人做了错事,就会受到上天的惩罚,做了好事,至诚也能感动上天。对如此之类的观点,王充觉得十分荒谬,决心写一部书来进行驳斥。这就是《论衡》的由来。

王充为了自己的长篇巨著《论衡》一书,前后花了30余年的时间才最终完成。洋洋洒洒写了85篇,约30万字。《论衡》一书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自然灾害、经学迷信等社会上的各种现象都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是一部富有批判和战斗精神的哲学著作。王充书中提出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认为世间万物是由元气构成的,元气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他认为天无意志,日月星辰的运行,是自然规律,并不是天的意志的表现。为了从根本上揭露和批驳迷信说教的荒诞和虚伪,王充针对社会现实发出质问:如果天能赏善罚恶,为什么谋财害命、鱼肉百姓的人,不但未受天罚,反而飞黄腾达,富贵安乐?他幽默地说,如果天能用雷电惩罚人,那么也能用雷电诛杀那些无道昏君,可是,自古以来,无道昏君那么多,即使最无道的夏桀、商纣、王莽等,他们也都不是被雷电劈死的,可见上天办事是多么荒谬绝伦啊!

王充反对鬼神迷信,认为人死则血脉枯竭,精气灭绝,形体腐朽,变成灰土,不会成为鬼,断然否定了当时流行的“死人为鬼,有知,能害人”的说法。对于无鬼说,他还举出一个风趣但很有说服力的论证:从古以来,每时每刻都在死人,死者不知道比活人多出多少倍,如果每个死人都会变成鬼,那鬼恐怕要充斥在每个角落了,哪里还有活人的立足之地呢?

当时有迷信思想的人举了个例子,来证明“善有善报”:春秋时候有个楚惠王,有一天他吃饭,发现菜里有一条水蛭(俗名叫蚂蟥)。如果他把这条水蛭拿出来,那样厨师就会被处死。他可怜厨师,就悄悄地把水蛭和菜一起吞下去了。到了晚上,楚惠王上厕所,不仅把水蛭解了出来,并且原有的肚子痛的病也痊愈了。

王充用科学的道理批判了这种荒谬的说法,他说:为什么楚惠王吞了水蛭能够跟大便一起解出来呢?那是因为人的肚子里温度高,水蛭受不住,热死了,所以在解大便的时候就便出来了。至于楚惠王肚子痛的病,那是因为他肚子里有坏死的血,而水蛭正好是爱吸血的,水蛭在楚惠王肚子里还没有死的时候,就把肚子里的那些坏死的血都吸走了。这样,楚惠王的病正好就痊愈了。这件事情只能算是偶然的巧合,并不是什么“善有善报”。王充对这件事的解释,虽然并不完全符合今天的科学道理,可是在当时能提出这样的解释已经是很不错了。

王充还坚持朴素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他反对人有先验的知识,认为虽圣人也无从生而知之,人的知识的获得,首先必须通过感官与外界事物接触,然后再进行抽象思维,只有这样获得的知识才是比较可靠的。他认为为了探求知识,质问和驳斥孔子,也不“伤于义”、“逆于理”。王充的这些观点打击了汉代统治者提倡的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传统的尊孔观念,其著述在东汉末期以后产生重大影响。王充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勇于批判的精神,为中国古代后来的唯物主义者树立了榜样。可以说是公元1世纪时候一盏智慧之光的明灯,它所宣传的思想在当时是最先进的。

3.垂暮之年奋斗不息

王充的晚年非常凄苦,孤独无靠,穷困潦倒,但他并未因此而消沉,六十四五的高龄,仍精力充沛地写了《养性》等书计16篇。

公元86年,王充再次徙家。这时,他一面修改《论衡》的旧稿,一面又继续撰写新的篇章。两年后,终于写完《论衡》全书,共计共八十五篇,二十余万字,其中《招致篇》至今没有找到,之后大约在公元97年(汉和帝永元九年),71岁的王充与世长辞。

王充的无神论思想,无论是在他生前还是死后,一直都被封建统治阶级视为“异端”,受到攻击和禁锢。他的著作《论衡》在他死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能在他家乡以外的地方流传,如果不是另一个著名学者蔡邕将它从江浙带回中原,王充的思想很可能就此湮没无闻了。但最终,他的光辉思想和战斗精神,在我国思想史上留下了不朽的印迹,对后代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无神论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王充的名字,也作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思想家而永载史册。

同类推荐
  • 康震评说李清照

    康震评说李清照

    作为古代文学银河中寥若晨星的女作家中最杰出的代表,李清照是古代文学群山中一座秀美的山峰,在男性占据主宰地位的文学时代,李清照似乎是一个精彩的意外。现在,就让我们透过她精美绝伦的诗词作品,透过散落在历史书页里的斑斑点点,走进一代婉约词宗的内心世界,走进这千年词史中的精彩意外,去领略其中那意外的精彩。
  • 中国共产党英烈志2(爱国主义教育丛书)

    中国共产党英烈志2(爱国主义教育丛书)

    袁文才(1898~1930)又名远山、选三。江西宁冈人。袁文才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因家境贫寒,早年求学时断时续。1923年,他激愤于地主豪绅的残酷压迫和凌辱,毅然加入井冈山绿林“马刀队”,不久任参谋长,积极组织“马刀队”与伪县政府和地主豪绅开展斗争,从事杀富济贫的活动。1925年10月,马刀队改编为县总保卫团,他任团长。在宁冈的新城,领导保卫团同地方土豪劣绅和县衙门开展激烈的斗争。
  • 宛转蛾眉——杨玉环

    宛转蛾眉——杨玉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林徽因传:时光无言自歌挽

    林徽因传:时光无言自歌挽

    她一生做了诸多奇事、伟事——学新学,读名著,游学欧洲,精通外语;创作诗歌、小说、散文及戏剧;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主持挽救景泰蓝传统工艺;与丈夫梁思成实地勘察古建筑,半生走遍大半个中国;与沈从文、胡适、朱光潜等学者和名流巨子谈论诗词歌赋和人生哲学;在战乱流离之际仍将一腔热血洒于脚下的热土山河……她的一生也被贴了许多标签——绝顶聪明的大小姐、才华横溢的文学家、气质非凡的艺术家、卓越不群的建筑师、不屈不挠的爱国者、“太太客厅”的女主角、理想中的灵魂伴侣,现实中的患难妻子,生活中的知己朋友……但她始终是那个独一无二的林徽因,她用诗意、坚定的脚步走过了自己半个世纪的生命历程,走出了一道绝美风景;她用爱和坚持成全了她的丈夫,成全了她的祖国,也创造了一个属于她的时代。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梁启超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梁启超

    中国近代既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时代,也是创造英雄业绩的时代。为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为祖国母亲的独立富强,100多年来,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们从各方面进行了艰苦卓绝、英勇不屈的斗争。1873年2月23日,祖国母亲的又一个优秀儿子诞生了,他就是后来驰名中外的戊戌变法领导人之一,近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思想家和著名学者梁启超。
热门推荐
  • 火炼武修
  • 驭兽师的宠物店

    驭兽师的宠物店

    年轻的赵昊作为国内第二个参加曼岛TT的选手,他的前途可谓不可限量。然而在比赛过程之中,出现了意外。因为对这个世界缺少牵挂,他最终将生的希望赐予了别人,选择以另一种方式于曼岛tt留下自己的印记。但老天并不中意他这个赛车手,没有接受他去天堂而是让他重活一世。重生之后他发现,自己改名成了赵泽笙前去读了大学,爷爷也直到两个前才去世,小时候家中的宠物店也还没有关门。并且这个世界和他原来的世界完全不同,就连他自己也成为了一名驭兽师!重新打开店门,两双蕴藏着星光的眼睛吸引住了他。最终赵泽笙选择继承宠物店,完成爷爷的遗嘱,靠着驭兽师这个职业以及莫名的系统收集培养宠物壮大笙月。但随着对这个世界的了解,他发现爷爷的死,好像并不简单。
  • 童与未

    童与未

    五味杂陈的经历,无言是人生的波澜,不知是生是死。。。。
  • 无孔不入

    无孔不入

    欲念像空气,它无处不在,它无孔不入人类的世界是肉眼可见的星球和星系组成,而在神的眼里,世界是由无数个主位面和小位面、半位面以及投影位面组成,拥有控制的位面越多,神的威能越强大,所以,位面争夺是神的日常。
  • 我的未婚妻是道士

    我的未婚妻是道士

    一个初中生屡次告白失败结果一次误撞到一位少女,少女临走警告一句。结果这位初中生的人生开始发生了转变,第一天晚上就有鬼来找自己。结果第二天自己学校来了一位转校生,就是昨天警告我的那位女生,而且当着全班的面前宣布她和我定下婚约的未婚妻。而且自己这个未婚妻竟然是道士。另外一个书名《我的未婚妻与青梅竹马惨烈的修罗场》
  • 每个女主都是神助攻

    每个女主都是神助攻

    主角:云深|???一直以来莫得感情的某金牌员工和他的AI在这一天接到了一个令他们难以理解的任务——给虐文女主和女配牵红线!莫得感情的一人一统表示:没关系,能完成,没困难。虽然过程很曲折很……不可言说。但是牵的线就没断过。直到某天……
  • 我道止杀

    我道止杀

    道可盗,损人利己,大道三千,道不止则杀不息。
  • 都市之超级高手

    都市之超级高手

    优等生三年之间莫名其妙的沦为特差生,老师不喜,同学厌恶,若月考再不及格,便要强制勒令退学,林霄在高压之下,隐藏在体内的秘密终于爆发了……
  • 适得所异

    适得所异

    异能者拥有别人得不到的异能,神秘人为了得到异能,组建了适能者组织......
  • 编号8023

    编号8023

    用你的手按顺序比出8023四个数字你看见的是LOVE以爱之名,为爱而生本来的8023,是一个犯规的爽文选手,记忆金属的身体,自带高等级的火力,对女主宠爱又和其他小姑娘调情但是等我重新摆好键盘的时候,他变了样他是一个笑眯眯的西装管家,刚刚出场的时候仅仅是普通家用机器人的配置他有些贫嘴,有些腹黑,后来又有些喜欢欺负大小姐他是一个意外有了人类情感的机器人,8023因为要出现地域的名字,所以我把结构设置成了架空,但是历史进程和地球差不多的一个星球,不过领先了一千年之久。(其中因为战乱倒退了几百年)因为要设计跑图时间,我在小本本上画出了大概的世界地图,国家地图,主要城市地图,主要地点地图。因为要写一个学院一个班上的人口,我根据地图上设置的各个国家的位置,科技进程,国土大小,又分配了每个国家的人口。这一篇小说几乎没有智障,没有好坏,有的只是不同的见解和追求,每一个人都有属于他的故事。其实我没想过这个文章将来会如何,没想过签约,没想过打赏,这会是一本一直免费的小说,我对此深信不疑。我想看看,我听到的这个关于未来的故事,和你们是否一样。谢谢你们看我那么多的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