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989200000004

第4章 深化体制改革促进农村发展(2)

这套城乡分隔的户籍制度,对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农民最不利。农民盼改革已经盼了两代人了。改革开放23年,许多方面都改了,计划经济体制本身也改了,正在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户籍制度不改怎么能行呢各现代化国家的历史证明,工业化、现代化过程,是农民无论是绝对量还是相对量都逐年减少的过程。我国因为有这套户籍制度,农民的绝对量却在逐年增多。1965年我国农业人口为60416万人,占总人口83.3%,1978年农业人口为81029万人占总人口84.2%,1999年农业人口为94347万人,占总人口的74.93%。改革开放21年,农民净增13318万人,平均每年净增634万人(见《中国统计年鉴》)。一方面向现代化迈进,一方面农民在大量增加,这同现代化的规律是相悖的。

l997年以来,我们年年讲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但收入就是上不去,负担就是下不来。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农村农民太多,资源太少,农业劳动力有太多的剩余,则是主要的原因。所以,只有减少农民,才能使农民致富。而要减少农民就必须改革户籍制度,让农民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使上亿农业剩余劳力,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到各个地方去创业、去就业,既为国家创造财富,也为自身带来收入。这样一来内需就扩大了,过剩的产品就有市场了,这是一举数得的好棋,何乐而不为第四,真把户口放开了,会促进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现代化不仅是经济建设、经济发展,实现经济现代化,还必须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现代化。要使社会全面进步就必须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实现人的现代化。现行的户籍制度把占人口3/4的农民锁定在农村,从事小农经济的生产和经营分散居住在345万个自然村里,这种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不管办多少个学校,也是难于改变的。城市是现代化的载体,也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大学校。打开城门、镇门,让农民逐步到城镇里去,接受现代化生产、生活方式的熏陶,这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形式。

有人说,不是已经容许农民进城打工了吗?是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农民已经可以离土又离乡,进城打工了。一方面适应了城市经济发展的需求,使城市得到了廉价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农民由此获得了劳务收入学到了技术,见了世面,受了教育现在,这部分民工大约有8000万人。

这是在现行户籍制度下的权宜之计。从国家长远根本利益的层面来看,这种“民工”形式,所花的成本太高,对国家不利对农民也不利。因为农民进城打工,职业变了,居住地也变了但农民的户籍和身份没有变。在一个城市辛辛苦苦打工几年、十几年,农民还是农民,还是二等市民,没有得到国民待遇,融不进当地社会;春来冬回,过的还是候鸟式的生活。身在曹营心在汉,农民的心理没有变,挣了钱也主要不在城里消费,要带回家养家、造房,他们的生产方式变了,但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并没有多少变化。再说,年年春节前后,民工潮来潮去,给公安、民政、运输等机构造成特别大的压力。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民工”形式对社会治安极为不利。

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的社会治安状况日益严重,犯罪案件逐年上升,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流动人口作案。广州市,1990年抓获的流窜犯罪分子占全部刑事案件成员总数44.8%,1999年上升到78.1%。北京市,1993年抓获的违法犯罪成员中,外来人口占43%,1999年占62%。北京市丰台区法院2001年4月共审结各类公诉刑事案件131件,190人,其中属于流动人口犯罪的共计88件(占67.2%),128人(占67.4%)。这些外来犯罪分子中,农民占94.5%,25岁以下青年占64.1%。

流动人口犯罪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有两个:一是增加政法、公安队伍,加强防范,加大打击力度,重判严打,镇压威慑,这是治标的办法。二是治本的办法。

从制度的层面来解决这个问题。据调查现在广州市有外来人口180万人,北京市300万人(其中绝大多数是民工)。这么多外来人员同本地人生活在同一个城市里,享受着完全不同的政治、经济待遇,加上文化心理不同,冲突在所难免。青年民工在城里打工,雇用单位只顾使用他们干活,劳动之外无人管束,日久变坏,也是常有的。许多外来农民,到城里打工并没有正常的就业渠道,一时找不到工作,无钱无食,其中一些人就被迫走上犯罪道路。

我们如果采用20世纪50年代搞156项建设、招收农民青年进城打工的办法,来了,就同城市青年一样,一年之后,转为正式工人,就在本地落户,登记户口,表现好的还要吸收入团、入党,有才干的还要提为干部。试想,真的这样做了,在这十几年,在这几千万民工中,已经培养了多少技术工人,发展了多少团员、党员,培养了多少劳动模范,提拔了多少干部。这真正是一支壮观的人力资源大军啊!可惜,我们就因为这个户籍制度人为地实行“一国两策”、“一厂两制”,却产生了每年以百万计的犯罪分子。从这一条讲,我们也该抓紧进行户籍制度的改革了。有学者就说,真把户口放开了,胜过每年搞三次严打!这才是解决城市社会治安问题的治本措施,是国家长治久安之良策。

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已经实行了40多年,改革的难度很大。

但这只是工作问题,真要做好了,许多问题是能够逐个解决的。

因为这是顺乎历史潮流、顺应大多数民心的工程,会改得比较顺当。现在的问题还是出在认识上,总还是有这样那样的顾虑。这需要认真展开讨论,使认识逐渐一致,上下齐心来进行这场重要的改革。

——有人认为,真把户口放开了,农民都涌到城里来,不搞农业了,田地撂荒,农业基础动摇,出现农业危机,怎么得了我们已经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农业是一个产业对农民来说是一种职业,从事农业劳动和经营同样能得到正常的收入,得到平均利润。只要我们坚持农业为基础的方针,真正把农业放在首位,坚持“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的既定方针不动摇,那么农业的持续发展是可以有保证的。真把户口放开了,城乡统一了,相当一部分的农民,仍会积极从事农业生产。农民离土进城,将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许多市场经济国家,都没有我们这种户口制度限制,他们的农民都没有发生抛弃农业、一下子涌进城里的情况,而是农民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逐步减少的。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中国实行了特有的城乡分隔的户口管理制度。一面在大搞工业化,一面却严格限制农业劳动力进城。

所以出现了一面工业化、现代化快速发展,一面是农民越来越多的反常现象。这是世界现代化历史上仅有的。1952年土改结束我国有1.1亿个农户,49191万农民,25438万农业劳力16.188亿亩耕地,户均14.5亩,劳均5.7亩,人均3.29亩。

1983年全国实行大包干,当年有1.85亿个农户,84206万农民3.4亿个农业劳动力,有14.9亿亩耕地,户均8.05亩,劳均4.4亩,人均1.77亩。1999年,我国有2.4亿个农户万农民,46897万劳力,有耕地19.5亿亩(这是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公布的详查数,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多5.3亿亩),户均8.1亩,劳均4.2亩,人均2.07亩。1952~1999年,47年,正是我国农业现代化逐步实现的过程,应该是农民、农业劳力逐渐减少过程,农民却在这47年里增加45156万人,劳力增加21459万人,户均耕地下降44%,劳均耕地减少26%,人均耕地下降37%。这表明,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实在太多了。真把户口放开,让这新增加也是农业剩余的2亿多劳力转到第二、三产业到城里去就业,是不会影响农业发展的。

——有人担心,真把户口放开了,相当多的农民转成了城市居民户口,再来个1960年那样的粮食危机,没有粮食供应,岂不要酿成大灾难吗1960年的大饥荒,是“大跃进”、“人民公社”、瞎指挥搞出来的。我们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用经济的方法办农业,就再也不会出现这种灾难了。实践已经证明,靠政策,靠科学,靠中国农民,靠中国的耕地,是可以保证全国人民丰衣足食,可以保证国民经济发展对农产品原料的供应的。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责任制,使农民得到了自主和实惠,农民有了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持续增长。特别是在1996年特大丰收之后,我国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我国虽然是人多地少的国家,但自1997年以后,已经成为农产品的纯出口国家,每年农产品的进出口相抵,有50多亿美元的顺差。如果我国的外贸体制和国际贸易环境进一步改善,还可以多出口一些农产品,多一些外汇收入。现在我国的粮食棉花等主要农产品,库存过大,销售困难价格低迷,而且农民家中也积存了很多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现在卖粮难、卖棉难、卖农产品难,已经成了农民和有关领导的一块心病。所以,担心1960年的困难再现,是没有根据的。

——有人认为,现在城市里下岗失业的人已经很多,就业很困难,真把户口放开了,还进来这么多农民,城市的就业问题不就难上加难、更不好解决了吗中国人多,劳动力多,就业是个极大的问题。现在一部分城市就业问题严重,这是我国经济正在进行结构性调整过程中出现的矛盾。现代化国家发展的历史表明,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过程中,是可以解决就业问题的。总的趋向是两个,一是劳动力由乡村向城市转移;二是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再向第三产业转移。美国1870年,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力的51.5%,城市化率为25.7%;1920年城市化率达年在第三产业就业劳力超过50%;1997年在一产业就业的劳力为3%,第二产业为24%,第三产业为73%,城市化率76.5%。

日本1950年在农业就业劳力为45%,城市化率为40%。随后经济高速增长,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很快,到1975年,第三产业劳力就达51.7%。1997年,日本第一产业劳力5.4%,第二产业33.1%,第三产业为61.5%,城市化率为78.4%。

美国是一个人多、资源也多的国家,日本却是人多、资源贫乏的国家,但战后日本只用了30多年的时间,就实现了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劳动力就业一直很充分。我国的就业问题,主要是结构性矛盾突出。由于体制性的原因,特别是户籍制度的桎梏,使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限制了第二、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限制了劳动力在非农领域的就业。真的把户口放开了,城市化快速发展起来,第三产业有了城市这个载体就会蓬勃发展起来,就能容纳数以亿计的劳动力。195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已占30.8%,以后曲曲折折,直到1998年,才达到32.9%,从业人员18987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26.9%(见《中国统计年鉴,1999》)。如果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能达到40%,就可增加1亿劳力就业,如第三产业就业人数达到50%,则可增加1.6亿人就业。所以只要我们继续深化改革,不仅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而且调整城乡结构调整社会结构,使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同步发展,那么,不仅城市就业问题能解决,农民劳动力进城来就业也是可以解决的。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广东、浙江、江苏等人多地少的省份,都由于经济发展得好,城镇化发展得好,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得好,不仅使本地劳动力得到了充分就业,还吸纳了数以百万计的外省地劳动力就业,就是有力的证明。

——有人担心,真把户口放开了,让这么多农民进城,将来出现像墨西哥、孟买、加尔各答那样大片大片的贫民窟,不就成了大的社会问题中国农民的传统是安土重迁,是十分爱家恋乡的。“金窝银窝不如草窝”,万不得已,是不肯轻易离开家乡的。现在农村每人靠1.5亩地,每年只有3个月的劳动时间,温饱可以,致富是不可能的。实在不能施展了,他们到城里来,就是为了改善自己和家庭的状况,有个发展的机会。如果他们到了城市,找不到好的工作,生产、生活条件比农村还不如,那么,他们就不会到城镇去的。印度大批贫民窟的人,大多数确是流入城市的农民。但这些人因为制度的原因,在农村没有土地,是贫无立锥之地,所以就不如流浪到城里去讨生活,要饭也比农村好要。中国的农民在农村有足以维持温饱的承包地(所以我们政策上要规定,迁出户口可以不交地),这是他们的根,也是他们的社会保障。所以前几年,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整,不少城市清退了许多农民工前后约有一两千万农民工被辞退,他们都有序地退回农村去了并没有发生什么问题,也没有因此就滞留城市而形成贫民窟。真的把户口放开了,即使农民有了城里的户口,但由于以后城乡之间户口是开放的,能进能出,一旦城市经济有问题,工作不好找,他们在农村有老家,有承包地,还是可以回去的(在计划经济体制前的城乡之间就是这样流动的)。另外,我们也应该有信心,党和政府有条件、有能力办好城市化这件大事,也会管好大城市和特大城市。

——有人提出,现在城里搞社会保障,筹集的社会保障基金已经保不起、不够用了,真把户口放开了,农民进来,就更保不起了。

应该指出,现在搞的社会保障,只保城里的干部、职工,农民养老等方面的保障,不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内,这还是实行的“一国两策”。老年农民在过去的岁月里,同样参加了社会主义建设,投入了劳动,交农业税,按低价卖爱国粮,同样作了贡献社会保障体系里一点不安排他们的份,是不公正的(国际上,许多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农民是一视同仁的),当然,这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只能随着经济发展起来以后逐渐解决。

同类推荐
  •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法:遵纪守法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法:遵纪守法

    《法·遵纪守法》在每一篇故事后面给出了“故事感悟”,旨在令故事更加结合现代社会,结合我们自身的道德发展,以帮助读者获得更加全面的道德认知,并因此引发读者进一步的思考。同时,为丰富读者的知识面,我们还在故事后面设置了“史海撷英”、“文苑拾萃”等板块,让读者在深受美德教育、提升道德品质的同时,汲取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
  • 走向现代化的行政改革——深圳政府体制创新之路

    走向现代化的行政改革——深圳政府体制创新之路

    本书是深圳社会科学“九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此成果是由深圳行政学院与深圳市编办合作完成的。本书总结了深圳近三年行政改革的新经验;并以面向未来,面向21世纪,面向现代化的视角分析了深圳政府改革的不足或差距;分析了在率先实现现代化的背景下,深圳政府面临的行政改革任务与挑战。本书共分九章,第一章都是一个独立的研究报告,各章之间虽然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但总体上体现了深圳行政改革与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内在联系。
  • 20世纪的中国对外关系卷

    20世纪的中国对外关系卷

    奔向辉煌——编辑前言20世纪是一个不寻常的世纪。改朝换代的巨变,世界大战的烽烟,内忧外患的困扰,改革开放的雄风……使中华民族走过了百年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记住昨天,是为了明天。在即将跨入新世纪的今天,回视中华民族百年来所走过的道路,记住英勇悲壮,记住成败荣辱,记住发展与坎坷,记住辉煌与使命,对于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自信心,更加认清我们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从而以更新的姿态跨入21世纪,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具有特殊的意义。为此,我们认真策划并努力组编了这套反映中华民族百年概貌的大型史典丛书《20世纪的中国》。《20世纪的中国》,按照大项领域,分为政坛……
  • 百姓实用政策一本通

    百姓实用政策一本通

    为了解决百姓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民生问题,方便广大读者及时了解并掌握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实现国家政策精神与百姓需求的有效对接,我们特组织编写了这本面向普通百姓的《百姓实用政策一本通》。《百姓实用政策一本通》采用问答阐述的形式,针对百姓普遍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运用现行政策法规进行解析,对案例进行点评、支招,提示大家在生活中如何正确运用这些政策,理智、策略地应对民生问题,打理好日常生活。书中的案例,都是从百姓关心的问题中筛选出来的,分为衣食住行、婚姻家庭、百姓理财、文化教育、就业与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六个部分,案例真实、具体、鲜活,代表性较强,较全面地反映了百姓的民情和民意。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艺术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艺术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21世纪更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兴旺发达,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热门推荐
  • 玄龙纪元

    玄龙纪元

    本是国际雇佣兵猎鹰中的利刃,退役回转华夏,却因求助溺水儿童而穿越异世,来到一个炼气修仙的时代。机缘巧合,得到一部功法,本想能一步一步屹立于巅峰,但造化弄人,命运拉扯着少年步入了一个又一个天地惊变的漩涡……这是一个百花争鸣的时代,一个群芳夺艳的时代,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一个命运无常的时代。一个奋勇拼搏向死而生的时代。———————————新人新书求支持!!!
  • 邪皇盛宠:特工狂后

    邪皇盛宠:特工狂后

    千夜月穿越至冷宫废后身上并失忆了,只记得自己要保护最大的BOSS,成为了牧凌绝的侩子手,帮牧凌绝四处暗杀,征战天下,直到夺回江山,恢复记忆后,才知道自己帮的是自己的仇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人间那么小

    人间那么小

    我本是天上来,人间走一遭。嗯,天上说的不错,人间小啊人间小!
  • 邪皇的第一宠

    邪皇的第一宠

    意外还是密谋?遇见一个白发老头,她居然就穿了?穿了也就罢了,居然还被当成和亲公主进了皇宫?三宫六院,莺莺燕燕无不对她这个新来之人,满心算计,他的宠爱与保护能否长久?在这美女如云的后宫,真的是她永远的天空吗?
  • 在道上

    在道上

    乐活·真相只有一个:7个字:‘就是这么一回事’!作品简介:·乐活于现世,··定中于长峰.···相聚于003.····开颜于00后.人各有命,人各有运,人各有性。不同的命运,不同的个性,展现出了不同的人生!今天,我们的诞生它不是偶然,不是凑巧,更不是意外;他是一种特殊的安排,特殊的指示,特殊的布局与待定。在这里,你看到的将是重重局迷、画龙留睛般的奥妙...
  • 忘愁仙尊

    忘愁仙尊

    新书上市!请多多关照!看苦命少年的传奇故事,抢神谱,杀圣人,只为报仇。最后我自逍遥,不问世事!但一本青云剑谱又让他重出江湖!父母是死于青云剑谱师傅是死于青云剑谱看他能否脱离仇恨,忘记忧愁
  • 斗罗大陆之三星崛起

    斗罗大陆之三星崛起

    新一代新星崛起,他们能创造奇迹,真的能超越神吗?一切的一切尽在《斗罗大陆之三星崛起》
  • 不死药天使

    不死药天使

    你有没有深爱一个人,而为她做任何事?哪怕是死……你有没有怨恨一个人,而选择忘记有关他所有的事?哪怕是死……再死之后,我们的灵魂在另一个世界能得到解脱和救赎吗?再死之后,我们在没有那个人的永恒空间里能如愿以偿得到真正想要的吗?
  • 我的夫君有点坏

    我的夫君有点坏

    “这位公子,我觉得你很眼熟,有点像我的夫君。”“娘子,你可看仔细了?我就是你的夫君。”......张小花弄丢了自己呆萌可爱的傻夫君,却意外收获霸道而冷酷无情的夫君一枚。只是说好的冷酷呢?喂喂,那谁!撒娇就算了,能不能别一撒娇就往怀里钻?伦家抱不动呐。
  • 纵横遗少

    纵横遗少

    玛雅皇族的遗失皇子,被小村落叶农户收养。在农户惨遭迫害后,叶凌,流落都市。被一算命先生,看中收他为徒,传武,教学。上至初中,看透冷暖,结实了不少兄弟,红颜。傲视苍天,脚踩大地刀光剑影,挥洒如梦兄弟长存,同生共死红颜知己,心念随行秘之身世,玛雅皇族叶凌天下,辉煌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