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979500000003

第3章 寻迹历史——面对史实、传统文化的言说概述(3)

中国历史上出名的权臣不少,选择张居正,这不仅和张居正是荆州府江陵县人有直接关联,而且也是因为张居正是中国历史上楚地狂人中的一员。熊召政作为湖北籍的作家,自然会对张居正这位历史上曾显赫一时的乡党给予格外地关注,尽管这是一个在史籍上毁誉参半的人物,写作中会受制于某种限度,但同时也拥有极大的创作开掘空间。熊召政将创作目标锁定张居正,虽然像唐浩明写《曾国藩》一样,明显体现出一种乡党情感的偏向性,但更主要的还是在心灵与气质上有一种神投的贯通和契合。因为熊召政认为楚文化的精髓,就是一个“狂”字,因此便很留意中国历史上的楚狂人,从楚国的屈原为开端,到当代的湘人毛泽东都曾被他逐一地纳入自己的观照视野,并且赋予深入的思考。他逐渐清晰地认识到,“楚狂人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是一个独特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明代万历年间的首辅张居正,无疑也是个性鲜明,光芒四射的一位”。从文化思考再到一个个具体的人,熊召政将“狂”作为切入点,以独特的审美视点,看到了张居正“这位彪炳史册的首辅,其政治生涯,亦贯穿了那一个令世人赞之誉之,毁之斥之的‘狂’字。但是,难得的是,他能够纳‘狂’于‘制’,‘狂’于内而‘谨’于外,洪水滔天而不决堤千里,这是他成功的理由之一”,并由此找到了叙写人物的基本线脉。

肯定的,熊召政创作《张居正》的动机,还出于另一层原因。张居正理政十年政绩凸显,在历史上开创了“万历新政”的新格局,作为朱明王朝曾因厉行改革而彪炳史册的人物,对敏感于政治的熊召政无疑具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这个中国古代政治家身上的经世之才,改革的勇气和魄力,令他钦佩十分,张居正在推行新政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政治智慧和谋略,以及改革者难以避开的悲剧结局,也深深地触动着他的思考和笔触。八十年代初,熊召政以政治抒情诗《请举起森林一般的手,制止》,引起了文坛内外巨大的反响,那种针砭时弊的勇气和慷慨激昂的激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印象通过阅读《张居正》再次复现,延续着几乎是同一的感受。政治上的敏感和尖锐的批判锋芒,体现出熊召政创作个性气质中最本质的东西,只不过那时用的载体是诗,透视的是当代的社会现实,现在则是换了一种载体,将创作目光置换到了历史和小说视域。

用小说来表现和再现历史人物,不仅需要以超越当代人经验的想象和体验去激活历史意象,去填充历史史料框架中的空白。而且也需要以当代人的现代思考,以及对历史传统文化的把握去洞穿历史,表达出当代人对历史的审美发现和理性阐释。创作的终极目的并不只是真切生动地表现历史生活形态或历史人物本身,而且也包括如何在一种远距离的非体验性的过去时态中,获得更大的理性思考空间,借助历史人物对当代生活提供喻示,起到一种镜鉴的作用。熊召政创作的《张居正》,适度有节地把握住了这几点,小说在营构思路上贯穿着对历史的理性观照,在改革的大时代背景下,对历史上致力于改革重臣得失荣辱的叙写,本身就体现着当代人理性之光的穿越。在将历史人物小说化的过程中,熊召政借助于有限的传世史料记载,努力地提升着自己对历史生活和历史人物的想象力,以充沛的想象提供了大量生动具体的情节和细节,以伸手可触、充耳可闻的生活质感和充盈的血肉来充填历史留下的空白,审美地、形象地再现了历史生活,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符合历史人物的主要特征,使张居正这一载入史册的历史人物在小说中获得了艺术生命,其可信度满足了读者对历史叙事所抱有的一种阅读期待。熊召政在对历史上致力于改革重臣的叙写中,融入了对当下社会改革的理性思考。在营构思路上贯穿着他对历史的理性观照,借助历史人物的得失荣辱对当代生活提供喻示。

二、铺展世相与随处生发

《张居正》分为四卷,是写将相历史小说中上了百万字的宏篇巨制。第一卷《木兰歌》从明朝隆庆六年二月写起,到六月中旬新帝登基改年号万历止,仅是四个月时间,却以32万字的篇幅重彩渲染,叙事泼墨如雨,情节密度大,包容的内容也比较多。张居正出场,正赶上广西匪患猖獗,国库亏空,大臣怙权,吏治腐败。权臣宦官之间明争暗斗,争权夺利,宫内的争斗也延伸到宫外,门生朋党,故旧侠客无不卷入宫内权势间的恶斗。小说对万历登基前的社会政治情势及官场黑幕做了细致的交代,为刻画张居正这一形象打下了铺垫。

这一卷最突出的矛盾主要集中在次辅张居正与主辅高拱之间首辅之位的争夺上。显然辅佐年幼皇帝的宰相,名为神州第二人,却实掌着国家大权,因此这种首辅之争,实际上体现着皇权之争,由此带动着宫廷内外各派政治势力之间此消彼长的争斗,随着旧帝归天和新帝的登基,这种争斗更呈白热化。对张居正的刻画是以高拱为衬托的。从当时的社会情势来看,高拱明显地占据着优势,他是隆庆皇帝的老师,深得皇帝的宠幸和信任。再加上隆庆皇帝荒淫无度,疏理朝政,使得皇权实际上旁落于首辅高拱之手。而高拱入主内阁后,又借助于手中的权利大肆剪除异己,扶植自己的亲信党羽,朝野内外各州府衙门一半官员是他的同年、同门、门生和同乡,真可谓是权倾朝野,一呼百应。为和张居正争夺辅位,他心机大动,除掉自己门下的李延,而改任张居正提议的殷正茂为两广总督,却设下圈套诱其贪墨;为笼络人心,拨工程用银20万两给后妃打制首饰;在京官中印发《女戒》阻止太后干政;鼓动六科言官弹劾宦官司礼监掌印冯保等。

高拱对张居正始终形成一种掣肘力量,即使去职回乡后,仍潜在地对张居正构成威胁,使张居正在政坛上不敢掉以轻心。正因为写足了高拱的强悍与心黑手辣,才突出了张居正深藏城府,喜怒不形于色,却绵里藏针的个性,才体现出张的谋略和后发制人的厉害。张居正远不及高拱宫里宫外势力强大,但他巧妙地利用几个看似弱势却很关键的人物,十岁小皇帝的母亲李贵妃、陈皇后,小皇帝的大伴宦官冯保,甚至是宫里一帮太监和侍女,用眼泪和哭诉来煽情,以情拢住了小皇帝,也使李贵妃动了恻隐之心。随着高拱的出局,登上了首辅之位的张居正开始了十年的柄国生涯,张居正和高拱的一升一贬,一进一退,一荣一衰虽定锤于一日,其斗智斗勇却贯穿全卷,正是这渐趋紧张的争斗情节和精彩纷呈的场面吸引着读者,也对张居正这一人物有了清晰的轮廓。

《水龙吟》这一卷在前台重墨渲染的大事,是写由实物支付京城文武官员月俸银所引发的权争。最终是处在困境中的张居正控制了局势,并借机扫清了障碍,开始了万历新政。《水龙吟》因围绕着事件着笔,又随处生发,因此铺展世相结实具体,细节描摹细腻生动,整个过程写得丰厚饱满,文采斐然,是文学色彩最浓的一卷,但在详写和略写的安排上却有失轻重。胡椒苏木折俸引发的风波写得过于铺排详尽,而那些对刻画张居正人物性格及治国才能至关重要的事件,诸如治理整顿十八衙门,尽数更换不称职的部院大臣;二是进行京察,提拔或降黜三品以上官员,在京城树立起远胜于高拱的威权;三是通过拟票间接地控制朝纲政局等却写得有些不足。尤其是这第三件举措对刻画张居正最为重要,行使拟票权是明代首辅的特权,也是张居正巧妙施展权术达到改革目的的杀手锏,这本该重写和详写,书中却几笔代过,使这一卷只见事少见人,张居正的形象未能得以大的提升。

第三卷《金缕曲》在书中所占的份量相当重,可以这么说,真正使张居正的形象树立起来,并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这一卷。《金缕曲》着力描写了张居正因大力推行新政,整饬吏治,改革赋税、惩抑豪强所激起的各种社会冲突,通过朝野上下、宫廷内外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充分展示了张居正老成深算、多谋善断的政治才能。而且也通过叙写张居正一系列具体的施政措施,全面立体地完成了对这一历史人物的重塑。

张居正认为,“国家兴亡,重在吏治;朝廷盛衰,功在财政”。为理顺财路,充实国库,他陆续施行了各种开源节流的措施和手段。改制税政,将十大税关脱离地方而单独建制,由户部直管;查堵织造局龙袍织造用银的漏洞,大幅削减额度。稽查赐赏过多过滥的子粒田,并进行征税;治理烂了一百多年每年耗银百万的驿递制度;在全国清丈田地追缴大量私田的逃税。为整肃吏治,推行“考成法”,为官员设置“考功薄”作为奖励和罢黜的依据。针对匪患猖獗实行严厉的“冬决”,用重典治乱。借将士冬服偷工减料事件,惩治和震慑皇亲国戚等等,张居正这些利在后代的大力整顿,疏通了推行万历新政的障碍,开创了国家社稷的新局面。但苦心经营并未使张居正全得到好名声,因其不讲情面矫枉过正,而被人认为是铁面宰相,法峻义薄,甚至是阴骘毒辣。父丧本该回乡丁忧守制三年,张居正为了国家社稷,为了不使他呕心沥血的万历新政的实施半途而废,而选择了夺情尽忠,却被误解为贪恋禄位,因而遭到他深为倚重的士林们的强烈反对。实际上,张居正所推行的新政,所涉及的方面不论大小,都遭遇到巨大的阻力。他的改革虽有益于朝廷,有利于百姓,却得罪了勋臣贵族、豪势大户、皇亲国戚,官吏士林,甚至包括拥戴自己的政友,还有从小一手辅佐起来的皇帝。

《火凤凰》以张居正命运的大起大落作为开篇和结尾,在整体构架上采用了升降式的结构。作为大明王朝开国以来最有权势的首辅张居正南归葬父,其享受的待遇规格已与帝王无异,禁兵千余名随行跸护,一百名鸟铳手作为前导以壮声威,旌旗瓢飘,冠盖如云,车驾如簇,浩浩荡荡。沿途百官送往迎来,坐着自古未有的三十二人抬雕栏黄缎围帘大轿,真是风光占尽,其显赫之势,达到人臣之极。但数月后的结局却孤凄悲凉,剥夺爵号,收回诰赠,家被抄,坟被毁。家人或蒙怨而死或发配充军,他提拔信任的大臣被尽数替换,所有与他有关系的人都遭到彻底清算。在这种上天落地,荣辱升贬的极端对比中,更能映衬出张居正的悲剧,以及官场风云翻覆的险恶。

张居正的政绩大都集中在关乎社稷苍生的财政和吏治方面,几年新政大见成效,使吏治清明,国库丰盈,呈现出盛世之兆。但张居正也看到了潜在的危害,既各地府县两级官学中的生员已翻至八万多人,不仅免课税,还享受朝廷配给的廪膳,不肯钻研经邦济世的实际学问,却沉于玄谈狂思。而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的书院,已成为对抗朝廷新政的堡垒,讲坛几乎变成抨击政局的阵地,不仅聚集了大量的读书人,而且一些反对改革的地方官员也参与其中,借书院之讲坛,攻击万历新政。于是张居正开始着手整肃学政,裁汰生员。重点是治理讲学,查禁全国私立书院,从意识形态上加强控制。这事主谋的是张居正,而在前台处理武昌学案的,是他最为信任的循吏金学曾。但查禁书院,杀死一代鸿儒何心隐,使张居正失掉了士林的心,也为后世留下了话柄。熊召政从方方面面写足了张居正的治国措施,不论大事小事,他事必躬亲,为国家大业,鞠躬尽瘁。而且也写了张居正不因人废言有错必纠的勇气,比如听政敌高拱言揭开辽东大捷杀降冒功的真相,不惧得罪皇上和自己的政友,撤销所有奖赏,自堵漏洞不给反对改革者以任何可乘之机。

三、叙事分析与笔墨趣味

从整体来看,第一卷《木兰歌》和第三卷《金缕曲》或写人突出或写事着力,显得更耐看些。在历史小说的构架中,作家都十分注意安排两大对立的人物阵列,正面刻画的人物常常处于人物系列中“善”的中心,而与之对应的,则常常有一个乃至多个与之交恶的人物,不同阵列人物之间的鲜明对比乃至对立以及激烈的矛盾冲突,更容易树立起主要人物的形象。在《木兰歌》中,张居正与高拱成为这两个人物阵列的中心,在个人的政治智慧上两人是时逢对手,旗鼓相当,在政治势力上张居正却略处弱势,但张居正巧妙地运用政治智慧并正确地把握住机会而登上了首辅之位。正因为两强相持,难敌对手,才使得小说叙事始终处于一种人物性格的张力之中。也不时地给读者造成一种视觉和心理上的紧张感。但是到了后几部,与张居正对峙的人物已无法形成足够的相持力。虽然自始至终都不断有人跳出来,阻挠和反对张居正推行新政,不停地制造一些新的矛盾和冲突,但因为地位的差异,这些人物的能量毕竟有限,根本不可能撼动张居正的威权,仅只是给整个故事的进展提供了一些小的波澜。

《金缕曲》以叙事的波澜起伏和情节场景的色彩纷呈而抓取人心。通过种种改革举措,正面地展示了张居正的治国才略,以及他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忍到极致,辣到十分的政治手腕。既写足了官场上铁面如霜的张居正,而且也通过他对玉娘的怜香惜玉,柔情似水的细腻情感,衬写出与他冷面论政时完全不同的另一层人性,从“铁面宰相”到“温情丈夫”,作家对其多重复杂的人格进行了多面性的透视。

《金缕曲》虽然耐看,但感觉写得太满了一些,张居正上任后所推行的一系列改革举措,诸如裁汰冗官、整饬吏治、整顿驿递、子粒田征税、清丈田亩、实施税收“一条鞭”等等,几乎都压在了这一卷。尽管这样集中写,最能凸显张居正的政绩,容易给人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但从系列小说的整体构架来审视,却暴露出明显的缺陷,全书结构布局不大合理。将治国大事集中在一卷中展示,受篇幅限制,叙事必然会有轻有重。若分在两卷则可以放开笔墨去写,叙事会从容一些。

我个人觉得,系列历史长篇小说创作按照常规,以二三卷本的架构最为精当,四卷本为适宜。但以《张居正》开头两卷的构架模式来写,似乎以五卷本来结篇才舒展得开,而且在卷本篇幅上也显得更匀称些。

同类推荐
  • 贝壳风铃

    贝壳风铃

    文苑精品荟萃中外美文,辑录了一篇篇经典、精彩、有趣、有益的文字,纯粹、清新、智慧,法人深省,感人至深,充满生活情趣,宣扬理性哲思,解读平凡中的意趣与智慧。
  • 世纪留言

    世纪留言

    这本书的内容大体围绕着以世纪末文化和文艺思考为中心展开。“世纪留言”这个题目是出版社想出的,是由于这名字有点“苍老”,而作者则还不愿就此开始“苍老”。论辈分,但若从另一个含义上看,它是“世纪”的留言,而不是本世纪中某“人”的留言。这样,也就释然。这个世纪“留言”给后业者的。
  • 浴血阿拉曼

    浴血阿拉曼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本册将为您展现浴血阿拉曼的那些场景。
  • 海雀,海雀

    海雀,海雀

    本书是一篇长篇纪实性报告文学作品,以贵州毕节市赫章县海雀村老支书文朝荣为描述中心,描绘了他如何带领村民植树造林,如何改变生态环境,如何使海雀村脱贫致富的故事。文朝荣的事迹不仅树立了新时期基层共产党员的“时代楷模”,而且也探索了在石漠化地区如何坚持生态和致富协同发展的路子。
  • 烟雨醉双城

    烟雨醉双城

    本书是一本爱情诗集,是以诗和散文诗的形式写的情书,是一个中年人的爱情童话,在作者的浅唱低吟中,表现出了一种态度,一种幸福,一种对未来的祝福,作者以诗歌这种文学形式表达爱人之间两间的相思与牵挂,对爱的渴望和对生命的感怀。
热门推荐
  • 针路图

    针路图

    本书以潮汕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为背景。自明清以来,潮汕人凭借巨型的木帆船——红头船,以一本世代相传的本书纵横海上,闯出了一条经商贸易的海上通道。本书以陈家的本书为象征,以陈、林、蔡三家在近百年的商海风雨中求生存谋发展的历程为经,以陈家三代媳妇蔡雁秋、温雪菲、林绿依的情感纠葛为纬,展示了自清末至民国以来发生在南中国海滨这片以潮命名的土地上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从此岸到彼岸,多少热血男儿风潮激荡,多少痴情女子魂牵梦绕。
  • 温未满

    温未满

    以前可能是脑袋锈逗了,喜欢那样一个花花男子,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丢了性命,害了最亲最爱她之人,重来一回,她定要保护好家人,远离前世那个爱的要死之人,她最没想到的便是那个少年,那个笑容如暖阳般的少年竟为她做了这么多,她最对不起就是他,这一世要好好待他啊
  • 天异录

    天异录

    别人修炼时,他在为大树清理枯枝;……别人修炼时,他在为野兽包扎伤口;……他一直做着这些无聊的、他人无法理解的事情,甚至有人叫他傻子。谁能想到,就是这么个无聊人,凭着这些无聊事,却能逆天而行、异军突起。红袖添香、纵横天下,护心中所爱、除险恶之徒。他甚至叫这天变了颜色、异了主人。
  • 朱雀凤羽:红衣天下

    朱雀凤羽:红衣天下

    鼎鼎有名无所不通的妖娆王牌杀手雀殷殷被爱人计谋后穿越到了魔法斗气炼药御兽等职业大杂烩的大陆。现在她是徒有虚名的废材郡主雀殷殷。一袭红裙妖娆似火,凤凰涅槃。她将是六界传奇。腰绑红叶匕,身穿火丝裳,一曲弹泪琵琶,镇魂!回首望去,黑夜深处的男子,眯起眼睛,瞳中泛着夺魂的琥珀色,他倾城一笑。雀殷殷是废材?多年后,谁不知雀殷殷的天才,千系魔法全开,最强火焰白夜焰自己倒贴,天生丹田没有容纳底线,炼药百分百成功率且一定是极品,万兽之王,早已不在这个下级大陆,已经是顶级大陆神话。她的男人更是天地间的皇者,出现便是千龙徘徊,如今已是第一人了。重生来,雀殷殷开怀大笑。----天下,我来了!【P.s.女主强大美丽,文章不是宫斗类嗒,结局1v1,中途无情感虐心,女主很high各种腹黑活泼,但是很精明嗒。男主也很强,经常跟着女主哦,不会有分隔两地神马的,相信我吧,不定期更新,但我会尽量的霸气起来哟!!!】
  • 透视股市投机

    透视股市投机

    市场的波动产生于人类的不完全理性和认知偏差,投机实质上是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一种心理博弈和思维较量,战胜市场就是通过自己的思维来战胜公众的心理和思维。《透视股市投机:从心理博弈的角度解析市场运行规律》首先建立了一个心理模型以作为整个理论框架的基础,该模型解释了人类是如何进行思维和投机思维,以及人类在认知上为什么会犯错误。在此基础上,通过人类心理和思维的规律来解释市场中价格的形成与波动的机制、市场运行的影响因素,以及市场运行的规律。最后探讨了投机思维的方法问题,其核心是如何通过理性的投机思维来战胜市场。
  • 异世侠者慈悲

    异世侠者慈悲

    我就是何天磊!谁说父命不可违,我要如何便如何!谁说人有高低贵贱,我就该屈膝在你门下!我可以忍,但不可以让,已经死过一次,再一次又何妨!
  • 快乐佛魔刘亦成

    快乐佛魔刘亦成

    原本为仙界第一人弟子为了一个女人坠入魔道,从此变为一个......逗魔
  • 我得到系统之后

    我得到系统之后

    首富墨南道:“系统的到来给了我希望。”系统:“任务还有5秒到达战场,请做好准备!”
  • 都市修仙达人

    都市修仙达人

    楚风没想到自己从厕所回来,就要做灵根测试了!
  • 百变纨绔:右相很有爱

    百变纨绔:右相很有爱

    他,是穿越而来,从小男扮女装的将军府二公子。他,是隐世家族的少主,是富可敌国,手握三千精兵的右相。当妖艳蠢萌的右相遇上纨绔多变的二公子,右相你就从了吧。(本文以小攻为主,不喜勿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