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的正常运转离不开法律、制度、执行机构,这一章我们就来了解与立法、行政、司法、军队等相关的知识。
青铜剑是我国最早的剑吗?
青铜剑是我国最早的剑,可追溯至商周时代。商周时期的剑身较短,形状像柳树的叶子,制作也比较粗糙。至今出土最早的青铜剑,即“鄂尔多斯直柄匕首式青铜短剑”就是此种形制。这把剑由扁平铜片制造而成,其形状为前端尖锐、两边有刃,剑身无背,无剑格和剑首,剑身短小精悍。古代武士使用时通常将其佩戴在腰间。
至春秋晚期,青铜剑的制作达到成熟。此时的青铜剑,剑身被加长到五六十厘米,在剑身和把手之间还有一块凸起来的隔板,叫做“格”。比较讲究的青铜剑,“格”上面会有装饰物,以显示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这些装饰通常使用玉质材料,所以这种剑也叫“玉首剑”。
西汉以后,铁制兵器完全取代了青铜兵器,青铜剑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近代以来,通过考古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全国各地在田野考古发掘中相继出土了种类繁多的青铜剑,特别是出土的吴王夫差剑和越王勾践剑,堪称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
古人为何要随身携带佩剑?
我国民间佩剑之风始于周,兴盛于汉唐两代。
佩剑首先是用于防身,战国以后佩剑变长,有利于实战。至秦代佩剑更长,但不便从剑鞘拔出,秦始皇就因剑长拔不出来几乎被荆轲刺死。剑不仅仅是战场兵器,腰间悬剑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只有贵族才能佩戴。东汉后期,刀逐渐代替剑的实战功用,剑逐渐成为佩饰。晋朝时,达官贵人用木剑、玉剑作佩饰。隋唐时期,佩剑文化发展达到顶峰,佩剑种类繁多,佩剑方式也出现“只佩”“双佩”等级别规定。宋、明时期,男子佩剑习俗犹存。
古人佩剑还具有礼治和修身养德方面的意义,直到近代诗词歌赋中仍不乏对剑赞美的佳句。
古代军中的总督、都督、提督都有哪些权力?
总督、都督、提督是我国历史上不同职位官员的职称。
总督最早出现于明代,由朝廷直接封授,主要负责军务和粮饷。在当时,总督没有固定职务和品级,属于时设时撤的临时职称。至清代,总督才正式成为封疆大吏,其权力也由军务粮饷扩张至军政大权,下设副将、参将等部属。
都督最早出现在汉代末年,是全国的军事统帅。三国时设有“都督诸州军事”,周瑜就是当时的吴国都督。都督是领兵打仗的将帅,通常不理民事。晋代以后,都督往往兼任驻地的刺史,这样就总揽了军政大权,形成了“军管”。都督大权独揽,往往会形成“割据”的独立王国,对中央集权国家的统一构成威胁。
提督是清朝省一级的官职,分为提督学政和提督军务总兵官。提督学政又称学政、学台,负责岁、科考试,掌管学术政令,凡全省大事,他有权和督、抚一起参加讨论;提督军务总兵官是从一品,负责一个省的军务,其权力比巡抚、藩台、臬台的品级还高。
象棋中的“楚河汉界”究竟源自哪里?
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分线上,有“楚河”“汉界”四个大字。在棋盘两边摆上棋子,就形成了黑红相峙、相争的局面,玩家可以使用棋子进行棋艺的较量。其实,黑红棋子对峙的场面,正是两千多年前楚、汉争夺天下的历史再现,这也正是“楚河汉界”的由来。
那么,历史上的“楚河汉界”到底在哪儿?据考证,“楚河汉界”位于古代荥阳(属郑州)成皋一带,该地北临黄河,西依邙山,东连平原,南接嵩山,是历代兵家相争之地。两千多年前,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就曾以荥阳为主战场,开展了长达四年的拉锯战。这场战争,就以荥阳的鸿沟为界,这段历史也成为几千年来最为精彩的片段之一。如今,在荥阳广武山上还保留一些楚汉时期的遗址,其中两座古城遗址,一座叫汉王城,一座叫霸王城,据传就是当年刘邦、项羽所筑。在两座古城遗址中间,有一条宽约三百米的大沟,这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鸿沟,也是象棋盘上所标界河的依据。
我国古代的盔甲是怎样的?
盔甲,是人类在战争中保护身体的器具,也叫甲胄、铠甲。盔甲主要分两种,盔与胄是指保护头部的防具,形状像帽子一样,早在黄帝时期即已存在;而铠与甲是专门保护身体的防具,可以保护在武力冲突中重要脏器不受伤害。据传,甲是夏朝少康子抒和东夷作战时发明的。
盔甲的材质有很多种。最初的盔甲是用皮革制成,后改用铜制造。考古发现,殷墟出土的盔甲就有铜盔,而甲在殷商和春秋时还多用皮制。秦汉以后,盔甲逐渐完善,铜铁的护胸、护臂、护腿已大量出现。唐朝时出现了用铁链制成的索子甲,增强了盔甲的机动性。至宋代,我国的盔甲形制进一步完备,重量也大大增加。例如宋绍兴四年(1134年)的步兵铠甲在29.8公斤左右,而长枪手的铠甲重量则为32~35公斤。与欧洲同时期的骑兵铠甲相比,我国铠甲的重量要重得多。
此外值得一提的还有金甲。金甲,即在铠甲外层镀金,这是古代贵族为显耀身份采用的做法。古代贵族中还流行一种金丝甲,这种盔甲透气性好,绝对重量小,但防护能力差,不能抵挡大力的打击和刺击,装饰性要远远高于其实战性。
“十八般兵器”都有哪些?
“十八般兵器”一词始见于元曲,《敬德不服老》中就有“他十八般武艺都学就,六韬书看的来滑熟”的唱词。十八般兵器的具体所指在各个时期有所不同,但基本上大同小异,有长器械,短器械;软器械、双器械;有带钩的、带刺的、带尖的、带刀的;有明的、暗的;有攻的、防的;有打的、杀的、击的、射的、挡的;等等。如今,我们一般把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镋、棍、槊、棒、拐、流星锤等称为十八般兵器。
十八般兵器出现较早,有古籍记载十八般兵器是战国时代军事家孙膑、吴起所创。其实,这些兵器的出现比孙膑、吴起时代要久远得多,至少在中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为了防身和狩猎需要,就开始懂得制造和使用木棒、石刀、石斧等一类原始的兵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青铜、铁等被用来制造兵器。南北朝以后,铜制的兵器都被铁和钢代替。到了明代,“十八般兵器”基本上已完备定型,成为实战中最常用的兵器。
我国的火炮始于何时?
火炮,由炮身和炮架两大部分组成,是利用火药燃气压力等能源抛射弹丸,口径等于和大于20毫米的身管射击武器。
早在唐末宋初,我国就有了原始的火炮。这种火炮在石炮的基础上,用火药代替石块发射炮弹。北宋军事学家曾公亮等编写的军事着作《武经总要》中,就记载有火炮、火药复杂的配制方法。到了元代,我国的火炮技术进一步发展,出现了金属铸成的火铳,即真正意义上的火炮。据考证,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火炮,为元大德二年(1298年)制造的青铜火铳。该火炮为铜质铸造,铳形为碗口铳,全长34.7厘米,火铳上竖刻两行八思巴字铭文,表明其制造于“大德二年”。
中国的火药和火器在十三世纪传入欧洲,此后火炮在欧洲迅速发展。至十五世纪中期,欧洲的火炮与火药的制作技术已达到高峰,火炮也跃升为欧洲军队最为重要的军事武器。
我国古代有哪些知名阵法?
中国古代作战讲究阵法队形,称为“布阵”,布阵得法就能充分发挥军队的战斗力,克敌制胜。目前所知的古代阵法中,以八卦阵、撒星阵、鸳鸯阵、鱼丽阵最为知名。
八卦阵,战国时期军事家孙膑所创,具体阵势是大将居中,四面各布一队正兵,正兵之间再派出四队机动作战的奇兵,构成八阵。八阵散布成八,复而为一,分合变化,又可组成六十四阵。
撒星阵,南宋名将岳飞所创,为岳家军破金兵“拐子马”的阵法。撒星阵的队形布列如星,连成一排的“拐子马”冲来时士兵散而不聚,使敌人扑空。等敌人后撤时散开的士兵再聚拢过来,猛力扑击敌人,并用刀专砍马腿,以破“拐子马”。
鸳鸯阵,明代戚继光为抗击倭寇创设的阵法。鸳鸯阵分为三队,当敌人进到百步时第一队士兵发射火器;敌人进到六十步时第二队士兵发射弩箭;敌人进到十步时第三队士兵用刀矛向敌人冲杀,杀伤力极强。
鱼丽阵,先秦战争史上最早出现在记载中的用兵阵法,发明者已无从查考。鱼丽阵是将步卒队形环绕战车进行疏散配置的一种阵法,先用战车冲阵,步兵环绕战车疏散队形,可以弥补战车的缝隙,有效地杀伤敌人。
为什么把参军叫做“入伍”呢?
把参军叫“入伍”,源自我国古代的军阶编制。
从西周时代起,军队就是按伍、两、卒、旅、师、军编制的,据《周礼》载,我国古代军队里“五人为伍,五伍为两,五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而“伍”就是军队中最小的编队。此后历代军队编制虽然不断变化,但“伍”的叫法一直未变。近代以来,军队中采用班、排、连等军阶编制,不再采用古老的伍、两、卒等,但由于“伍”字在部队广为使用,人们仍习惯把参军叫做“入伍”,与“伍”有关的词也很多,如“队伍”、“入伍”、“退伍”、行伍出身、行伍习气等等。
古代军队为什么把人头称为“首级”?
首级,即人的脑袋,专指脖颈以上的部分。把人头称首级,源自秦汉时期军队的一种奖励制度,当时为鼓励军功,规定凡在作战时割下敌人脑袋者回来赐爵一级。古人将脑袋称为首,一首一级,久而久之人们便将脑袋称为“首级”了。
“首级”制度是奖励将士奋勇杀敌的有效措施,而脑袋就是计功领赏的主要凭证。由于脑袋与军功直接相连,士兵们在战场上会为争夺首级而自相残杀。例如西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后,就有几十个骑兵为争夺项羽的尸体打斗厮杀,最终死伤十数人,项羽的身体也被分作五处,被士兵拿去邀功请赏。部分士兵还会将自己斩杀的头颅卖掉换取金钱美女,无功者因买得首级而加功晋爵,造成了按功行赏制度的不公平。北宋时期,大将狄青向仁宗皇帝历数“首级”制度的种种弊病,仁宗准奏予以废除,“首级制度”就此消亡。
“击鼓而进”“鸣金收兵”是如何演变而来的?
“击鼓而进”“鸣金收兵”的说法最早出自《荀子·汉兵》,其中有“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的说法,意为击鼓号令进攻,鸣金号令收兵。这里的“击鼓”和“鸣金”都是古代军事指挥的号令,击鼓就是敲战鼓,鼓为牛皮制作,声音浑厚,可以起到激励的作用;而“鸣金”,则为敲“钲”,钲为铜制,形状似钟而狭长,口向上,敲打后能发出清脆响亮的声音,穿透力强,传播距离远,在战场厮杀时,士兵可以清楚地听见,便于指挥。
关于“击鼓而进”的来历,还有一个趣闻。据传黄帝与蚩尤作战时,军队士气不佳。黄帝听说东海流波山上有一种叫“夔”的动物,形状像牛,全身青黑色,目光如电,叫声如雷,十分威武雄壮。黄帝便剥下“夔”的皮制成八十面鼓,让玄女娘娘亲自击鼓,顿时声似雷霆,军队士气大振,一鼓作气打败了蚩尤,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三十六计”分别是什么?这个说法始于何时?
《三十六计》,即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三十六计”的说法起源于南北朝时期,成书则是在明清时期。该书没有真正的作者,因为书中大部分计谋来自孙武的《孙子兵法》中,是后人在研读《孙子兵法》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是历代军事家的智慧结晶,由后人集结而成书。
《三十六计》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胜战计,即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则为败战计,即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分别为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代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暗度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釜底抽薪、浑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偷梁换柱、指桑骂槐、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假痴不癫、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这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
“围魏救赵”是怎样一种军事思想?
围魏救赵,三十六计之一,出自《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列传》,原是战国时齐军解救赵国的一种方法。
这起历史事件发生在公元前354年,当时魏国军队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双方僵持甚久,赵军苦守不支。齐国应赵国求救,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八万解救赵国。军师孙膑认为,要解救赵国不能直接去打,应避实就虚,击中要害。于是,孙膑带兵向魏国都城大梁猛插进去,魏国精锐部队集中在赵国,内部空虚,围攻邯郸的大军不得不日夜兼程回师自救。齐军乘魏军疲惫之际在桂陵迎敌,一战使魏国兵力大损,此后一蹶不振。“围魏救赵”的精彩之处在于,以逆向思维的方式,以表面看来舍近求远的方法,绕开问题的表面现象,从事物的本源上去解决问题。这一避实就虚的战法为历代军事家所欣赏,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背水一战”是怎么来的?
“背水一战”,比喻在艰难情况下跟敌人决一死战。这个典故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书中“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描述的就是发生在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的一段真实历史。
当时,韩信率数万新招募的汉军越过太行山,向东攻打赵国。赵国派大将陈余率二十万兵力,占据太行山以东的咽喉要地井陉口以迎战。韩信在离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当夜派两千轻骑,每人带一面汉军旗帜,从小道迂回到赵军大营的后方埋伏,要求轻骑兵在赵军出营迎战时,立即冲进赵军营垒,拔掉赵军旗帜,竖起汉军红旗。随后,韩信带余下的士兵渡过绵蔓水,背水列下阵势。古代兵法认为,应背山、面水列阵,但韩信却故意违背兵法背水列阵,陈余见状以为胜券在握,便率全军蜂拥而出,打算生擒韩信。汉军背水而战,明知无路可退,只得个个拼命杀敌,所以双方厮杀半日,赵军仍无法获胜。由于赵军后方空虚,韩信安排的两千轻骑兵轻易在赵军军营插满汉军大旗,赵军队伍大乱,韩信趁势反击,赵军大败。
背水一战使韩信声名大振,正所谓“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当前临大敌、后无退路之时,将士才能坚定拼死求胜的决心,为求生路而决一死战,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
“云台二十八将”都有谁?
云台二十八将,指汉光武帝刘秀麾下助其一统天下、重兴汉室江山的二十八员大将。汉明帝永平年间,为祭奠这二十八位功臣宿将,命绘其画像于洛阳南宫的云台,故称“云台二十八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