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菜根谭》为什么会有这么深远的影响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菜根谭》文字简练,语言隽永,雅俗兼备,文辞优美,对仗工整,含义深远,耐人寻味。
第二,《菜根谭》是以处世思想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采用了语录体的形式,糅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思想博大精深,处处都有打动人之处。
第三,《菜根谭》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作者曾经说,“菜根”的意思就是“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
《小窗幽记》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小窗幽记》,又叫《醉古堂剑扫》,是明清小品文的代表之一。《小窗幽记》共12卷,都是格言警句类的小品文。它的作者是明朝大儒陈继儒。陈继儒是上海人,成年后一直在昆山隐居,潜心着述。他擅长写诗,文章也写得很好,书法上学习苏东坡和米芾,又擅长绘画,因此名噪一时。
《小窗幽记》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共十二集,主要阐述了修身养性和处世之首。全篇文字清新脱俗,格调高雅,论事论理都有独到之处,极力称赞了隐逸文人淡泊名利、乐于在山林间生活的陶然洒脱。“醒”是《小窗幽记》的开端,也是全书的纲领。作者认为,我们在尘世中生活,往往会被许多世俗的东西蒙蔽了双眼,以至于无法看到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因此,人要“醒”,要在滚滚红尘中保持一颗随时觉悟的心,时时清醒,认清自己,认清周围的世界。作者在对社会上不好风气的批判中,透露出哲人式的冷静,因此,语言往往玲珑剔透,短小精美,促人警醒,具有非同寻常的魅力。这本书和《菜根谭》《围炉夜话》一起被并称为中国人修身养性的三大奇书,一直备受推崇。
王永彬的《围炉夜话》是怎样一部书?
《围炉夜话》是我国历史上最着名的文学品评着作之一,它的作者是清朝着名文学评论家王永彬先生。
《围炉夜话》对明清时期及其以前的文坛掌故分段进行评论,艺术成就很高。与其他批评文学的着作不同,这本书虚拟了一个冬天的夜晚围着火炉,跟关系非常好的朋友在一起畅谈文艺的情境。因此,《围炉夜话》的语言亲切、自然,可读性较强。而且,《围炉夜话》里面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因此在文学史上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
《围炉夜话》共有二百二十一则,以“安身立业”为纲领,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勤俭等十个方面来品评以前的文学作品。作者并没有单纯探讨文学,而是通过对文学掌故的探讨揭示了立德、立功和立言都以“立业”为根本。这种见地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
作者王永彬是清代着名的文学家,他厌恶科举制度,到晚年才获得贡生科名,之后被任命为修职郎,参与编修《枝江县志》。后来,他被任命为教谕,以教书为业。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在教学的时候,往往先教学生们做人,之后才教他们做学问,因此,他教书不以科举应试为唯一目的。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严于律己,自己做到了,才去要求别人。对于自己身边的人,见到行善的一定赞赏,见到作恶的一定要反复规劝,直到他改正为止。正是因为这种淡泊的君子心性,他才能写出《围炉夜话》这样的好书。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怎样一本书?
《人间词话》是一部在学术界享有盛名的文学批评名着,它的作者是国学大师王国维。《人间词话》是我国学术史上第一部用西方的文艺理论来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着作,自出版以来一直受到许多大家的推崇。例如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曾经这样评价:“近二三十年来,就我个人所读过的来说,似以王静安先生的《人间词话》为最精到。”
王国维是我国近代成就最高的国学大师,他早年接受了西方美学,尤其是受到德国着名哲学家叔本华和尼采的美学的洗礼,试图将西方的美学和文学理论融入中国旧有的文学理论,从而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美学和文学理论。《人间词话》就是这样的尝试。
《人间词话》在形式上跟中国古代的词话和诗话并没有显着的差别,但是它的理论体系已经很不相同。《人间词话》最大的贡献就是提出了境界说。王国维认为,“境界”是诗人或者词人的创作原则,也是文学批评应该遵循的标准。王国维根据自己独特的文艺观,将艺术境界划分为三种基本形态:“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不过,他关于境界最出名,也最有影响力的论断还是关于“治学三境界”的论断,即“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三句都是宋词中的佳句,王国维用它们来表现“悬思-苦索-顿悟”的治学三重境界。
《增广贤文》为何被誉为蒙学经典?
《增广贤文》是我国古代最为着名的儿童启蒙书目之一,也叫做《昔时贤文》,或者《古今贤文》。我国着名戏曲家汤显祖写作的《牡丹亭》中提到过《增广贤文》。因此,有学者推断,这本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即汤显祖生活的时代)。不过,这本书是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变成今天这个模样,通称《增广贤文》。关于它的作者,书本上一直没有记载,后人推断这可能是民间智慧的结晶。
《增广贤文》在表面上好像杂乱无章,但是其中自有内在逻辑。和“亚圣”孟子的主张不同,这部书对人性的认识以“性本恶”为前提,用冷峻的目光洞察社会人生。它认为,维系家族的亲情已经被金钱污染,因此“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我们一向信赖的朋友也未必靠得住,因此“有酒有肉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人的地位尊卑,不取决于他的道德学识,而由金钱来决定,因此“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钱人”。《增广贤文》将社会上种种丑恶的现象进行高度概括之后,冷冰冰地陈列在读者面前。
《增广贤文》的绝大多数句子都来自各类经典,有雅有俗,雅俗共赏。这部书不需要讲解就能读懂,人们往往能够从中学到儒家的思想观念和为人处世的人生智慧。或许正是因为它一反常规,从“反面”来进行教导,又或许是因为它亲切平和,一直被当作儿童的启蒙读物,始终受到人们的器重和青睐。
《弟子规》的书名有什么含义?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它的作者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弟子规》的内容是《论语·学而》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作者用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形式编纂而成。《弟子规》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即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和规范。
《弟子规》共有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者四句意思相连,前后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记诵。《弟子规》先是“总叙”,接着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它集中了孔孟和老子等圣贤道德教育的成果,是传统道德教育着作的纲领性书目。《弟子规》成书之后广为流传,许多教书先生用它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为孩子们将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弟子”的意思比较多,具体说来,在家指孩子,在学校指学生,在社会上指公民。“规”就是规范。“弟子规”的意思就是“弟子”们应该遵守的社会道德规范。
李毓秀是清朝初年着名的学者和教育家。他曾经跟随他的老师党冰壑游历近二十年。成年之后还做过一任小官。他的主要兴趣不在官场,而在于教学。他精研《大学》《中庸》等经典,创办敦复斋讲学。前来听他讲学的人很多,太平县御史王奂也曾多次向他请教,十分仰慕他的才学,尊称他为李夫子。
《朱子家训》为何会流传千年而不衰?
《朱子家训》是我国古代最着名的家训之一,又叫做《朱子治家格言》,或者《朱柏庐治家格言》。《朱子家训》的内容以家庭道德为主,全文仅五百二十二字,用简洁易懂的语言精辟地阐明了修身齐家的道理。《朱子家训》中的许多内容都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点,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即便在今天,仍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朱子家训》里面也有许多封建糟粕,比如对女性的偏见。
值得注意的是,《朱子家训》的作者并不是宋朝大儒朱熹,而是朱熹的后代朱柏庐。朱柏庐早年曾刻苦学习,希望考取功名报效国家。然而他生不逢时,刚成年不久,便遭遇明朝灭亡,清军入关。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他放弃了对功名的追求。之后他一直在乡间教学,并潜心研究程朱理学,一时之间声名鹊起。康熙皇帝曾经多次征召,但是都被他拒绝了。他将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用名言警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便是不识字的人也可以口头相传,还可以写成对联条幅挂在大门上和厅堂里,作为持家和教育子女的座右铭。这就是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朱子家训》。因为《朱子家训》所具备的这些优点,它一直受到士大夫阶层的器重,流传非常广泛,被尊为“治家之经”。清朝到民国这段时期,它一度成为儿童启蒙的必读课本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