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959700000025

第25章 衙门里边怪事多(3)

所谓“任子”,顾名思义,就是任命官员的子弟当官。西汉政府规定:“吏二千石以上,视事满三年,得认同产若子一人为郎,不以德选。”(《汉书·哀帝纪》)这项制度有两个标准:第一是官员级别必须是二千石以上,而且任满三年。西汉官员的俸禄是用粮食计算的,粮食的多少等同于官员的级别。二千石是地方太守、中央三公九卿的级别,属于高级官员。第二个标准是任子的对象是“同产若子”,必须是高级官员的儿子或者侄子。只要符合这两项标准,就可以当官。至于才能、品德等,都忽略不计(不以德选)。任子一般担任郎官,也就是宫廷的侍从官员。因为离皇帝近,受人瞩目,升迁的速度也快。西汉著名爱国者苏武,就是靠任子制当上的郎官。他的父亲苏建是卫青的战友,官至代郡太守,符合条件。

任子制本身是高级官员的福利,在实际操作中日渐朝着便利官员的方向发展。比如制度没有规定任子的数量,于是高官们的子弟纷纷入仕。汉元帝时宠臣史丹,史载“有子男女二十人,九男皆以丹任并为侍中、诸曹”。九个儿子都通过任子制当上官,可见这项制度执行起来不严格、不严肃。而大权臣霍光,则因为同父异母的哥哥霍去病是骠骑将军,在十几岁就被任命为郎,很快升迁为诸曹侍中。他显然不符合“同产若子”的标准。

汉宣帝时的御史大夫陈万年,靠上下钻营、溜须拍马升迁,病中把儿子陈咸叫到床前传授经验。他耳提面命到深夜三更,还喋喋不休,陈咸直打瞌睡,差点碰倒屏风。陈万年大怒:“你老爸教导你,你竟然睡着了。为什么不听我的话?”陈咸说:“我都知道你的意思了,无非是要我如何谄媚奉承。”陈万年见儿子懂得了自己真传,这才不说话。就是这样一个品行不端、声誉欠佳的大臣,也让所有儿子都通过任子制当上了官。

东汉接过任子制的大旗,把可以任子的官员范围从公卿高官扩大到了校尉、尚书等重要岗位的官员。《汉书》中有不少这样的记载:“子弟以父兄任为郎”,“大臣任举子弟为官”。宦官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官员,把子弟都往官场上放,心里难免痒痒。他们虽然不是正常人,也有光宗耀祖、惠及子孙的欲望。恰好东汉是宦官专权严重的朝代,任子的范围最终扩大到太监的头上。东汉“宦官方炽,任及子弟为官布满州县”。这些“太监子弟”当然不可能是真的,少数是太监的侄子、亲戚,更多的是像曹操他爸曹嵩那样“未能审其本末”(来历不明)的孩子。

任子制到隋唐,换了个名字,叫做“荫”。这个字传神地继承了任子制的真髓,大树底下好乘凉,官二代背靠老子的树荫,可以在官场上平步青云。只是苦了那些没有“荫”可托庇的普通人家子弟。因此,这个字一直延续到清末,用来指代官二代当官的现象。

唐朝官二代直接当官,称为“恩荫”。它在三个方面进一步扩展了任子制。第一是可以任子的官员级别降低到从五品。第二是明确规定了官二代直接当官的级别。唐朝“官一代”和“官二代”的级别对应为:“凡用荫,一品子,正七品上;二品子,正七品下;三品子,从七品上;从三品子,从七品下;正四品子,正八品上;从四品子,正八品下;正五品子,正九品上;从五品及国公子,正九品下。”第三,任子对象扩展到官员的孙子甚至曾孙。唐朝规定,三品以上大官可以荫及曾孙,五品以上荫孙。可见,唐朝官员的此项福利,大大提高。一个官员在官场好好努力,连孙子的前途问题都能解决。

盛唐时期宰相姚崇本名姚元崇,父亲姚懿曾任嶲州都督,可以受荫直接当官。而且朝廷已经选中他当亲王李弘的挽郎,官场向他敞开了大门。但姚元崇觉得靠父亲的恩荫,靠给人抬棺材当官,有伤自尊。他事后未去吏部登记,而是改名姚崇参加科举,高中进士,当上了官,传为佳话。无独有偶,北宋名臣司马光也是放弃父荫,通过自身努力,科举考中进士当上的官。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有三个儿子,钟爱小儿子司马光。司马池的官不大,只能让一个儿子恩荫为秘书省校书郎。司马光主动把机会让给了大哥司马旦。但是像姚崇、司马光这样的官二代还是少数。唐代恩荫风气很盛,人数很多。唐朝确定了科举取士制度,后人似乎认为科举是唐朝选录官员的主要渠道。其实不然,唐朝科举录取的人数很少,每次数十人,且考期不固定,远远不能满足官场的需要。恩荫是更常见的官员选录渠道。

通过恩荫、科举入仕的官员群体,引爆了唐代的党争。中唐的“牛李党争”除了政见分歧外,牛僧孺一派多科举入仕的官员,李德裕一派多官二代,双方党同伐异,存在很浓的“恩荫—科举之争”。

李德裕出身官宦世家。其祖父李栖筠是唐代宗时期的御史大夫,使得其父李吉甫恩荫入仕,起点就是驾部员外郎。李吉甫后来当到了宰相。李德裕很为自己的家世自豪,不喜欢和出身普通家庭的读书人一起参加科举考试,恩荫为校书郎。李德裕当官之初,有个科举出身的李姓同事,和他官职相同。一日,有个举子行卷(读书人向名士官员投递自己的文章,希望得到推荐),将二李搞错了,误投给了李德裕。有读书人主动行卷,李德裕挺高兴。不料没几天,那个举子来要回了自己的文章,说:“这是投给进士及第的李大人的,不是给您的。”李德裕顿时万分尴尬,据说落下了心理阴影,此后一味排斥科举出身的官员。

宋朝有读书人的天堂美誉,文官福利异常优厚,恩荫制度得到了畸形发展。首先是不论品级大小,是个官员就有恩荫特权。其次是恩荫的对象极广,除了子孙,还可以恩荫“期亲”、“异姓亲”、门客等等,相当于七大姑八大姨、家庭教师、管家门丁都可以当官,真的称得上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第三,恩荫的法定数量壮大,宰相可荫10人,执政荫8人,侍从荫6人,中散、朝议大夫等散官可荫3人。像司马池那样的州县小官,虽然只能荫一人,但宋朝在法定之外,常常有“特荫”。比如遇到重大庆典,朝廷会给所有官员增加一个恩荫的名额,算是发放福利;又比如某个大臣去世,朝廷顾念其“勤勉王事”或者“清正廉洁”等等,临时允许恩荫若干亲友为官。宋朝大将曹彬死,亲族、门客、亲校(也就是警卫员)二十余人被荫补为官。大将李继隆死,儿子全部当官,幕僚门客二十多人也全部补上官职。

西汉高级官员任子,只能做到“郎”一级的低级官员,之后的前途就要看自身的努力了。唐朝的一品高官,恩荫子孙也只能是七品的低级官员。元朝则大大提高了各级官员任子的级别,比如正一品的官员子、孙可以授予正五品官员;从一品官员的子、孙可以授予从五品的官员。五品官已经算是中级官员了。也就是说,元朝的中高级官员可以靠“恩荫”取得。不过,官二代当官的福利,在元朝发展到了一个顶峰,进入明朝就开始降低。

明清的官员选录,完全以科举为正途,录取的人数也多。恩荫入仕成了异途、支流,不再那么拿得出去了。恩荫制度不再像宋元那般宽松、优厚。比如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曾规定:“文官一品至七品皆得荫一子以世其禄。”他把恩荫的官员范围限制到了七品以上,恩荫对象限制为一人,更重要的是恩荫不一定得官,而只是领取一份俸禄,没有实职(世其禄)。如此严格的限制,显然让官僚集团不满了。在官僚集团的鼓吹、运作下,明朝中期后恩荫范围有所扩大:“正一品子,正五品用;从一品子,从五品用,递减至从五品子,从九品用;正六品至从七品子分荫上、中、下三等未入流职内叙用。”这就取消了只能恩荫一子的规定,且恢复了元朝时期的高品级。不过鉴于僧多粥少,明朝很快补充规定:第一,官二代必须通过考试,合格后才有恩荫的资格;第二,三品之上的官员子弟,有可能获得实职。多数官二代恩荫得到的只是领取俸禄的资格,没有实职。要想得到实职,还要去科举考场上博取功名。为了方便官二代考取功名,受恩荫者可入国子监读书,称为“官生”。明朝多数中下级官员的子弟,其实没有沾到恩荫的好处,只是能免试进入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而已。

清朝在明朝基础上,继续缩紧恩荫的范围。官二代直接当官的渠道进一步收缩。清朝规定,恩荫的官员范围为“京官四品、外官三品、武官二品以上”或者阵亡、因公殉职、因军务病故的官员。这就把大多数官员的恩荫特权给取消了。其次,受恩荫者和明朝一样,只是获得免试入国子监读书的资格而已,修业期满后,等待分配官职。受荫入仕的官二代大为减少。不过,清朝有另外一种恩荫制度,就是八旗子弟常挂在嘴上的“祖荫”。祖荫说的是祖宗流血流汗留给子孙后代的好处,除了人们熟知的“铁杆子庄稼”,还包括恩荫和世袭爵位等。为了照顾八旗将士,更出于少数民族统治者的自卑心理,清朝统治者给不少满族家庭颁发了世袭爵位。大贪官和珅就是参加科举名落孙山,转而依靠祖荫承袭三等轻车都尉的。他的祖辈追随统治者入关,南征北战,给子孙留下了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袭爵位。有了这个小爵位,和珅就能到乾隆身边当个低级侍卫,进而步步升迁。此外,清朝规定了官职的满汉比例、规定特定的职位只能由满族人担任,便利八旗子弟当官。所以,对于清朝的汉族官员来说,让子弟直接当官比较困难;但八旗子弟要想直接入仕,途径还是很多的。

回顾古代的任子—恩荫制度,必须得承认,直接当官的官二代中不乏有真才实学的人。比如唐初名臣、大书法家褚遂良,就因为父亲褚亮做到了通直散骑常侍而受荫为秘书郎入仕。著名诗人韦应物的曾祖韦待价在武则天时期任宰相、祖父韦令仪曾为宗正少卿,父亲韦銮曾任宣州司法参军,因而他14岁左右就受荫为右千牛卫。官宦子弟从小耳濡目染祖父辈的行政和做派,见多识广,他们受到的教育也更优质、更有针对性,所以比普通人家子弟更熟悉政务、视野更开阔,政治素质较高。

可惜,豪门并不必然出人才。很多官宦子弟因为背景铁硬、生活优越、前途坦荡,放松了学习和修养,不思进取,贪图享受,作威作福,甚至骄恣荒淫。这样的官二代直接当官,产生了恶劣的政治影响。明朝大臣杨涟指出当时:“金吾之堂口皆乳臭,诰敕之馆目不识丁。”官宦子弟不学无术,大量涌入官场,空费钱粮,不仅严重影响行政效率,还阻碍具备真才实学之士的仕途,制造官僚集团内部矛盾,最终降低的是整个体制的质量。

最典型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任子制恶化为“九品中正制”。官员选录标准彻底脱离能力和品德,只看家族背景。豪门子弟不到二十岁就能身居高位,寒门子弟年过三十才有资格去竞争刀笔小吏。这就形成了既得利益集团,显宦豪门为了把持官位,不断强化门第观念,相互通婚,抱团排斥寒庶家庭。南朝甚至发展出了“谱学”。学习这门学问的人,一辈子钻研各个豪门大族的家世,需要牢记各家豪门的祖宗名讳、官爵,目的是维护门阀特权利益,防范有人冒充豪门得官。九品中正制的后果是,达官显贵们涂粉抹油、终日清谈阔论,以干实务为俗。当将军的畏马如虎,掌管钱粮的不知道库存何在,南朝政府越来越弱,最终灭亡。其他朝代不像南朝这么极端,但任子—恩荫塑造的既得利益集团始终存在,只是强弱不同而已。

这个利益集团的强大,很多时候足以威胁皇权。两汉外戚专权的出现,就受益于当时的任子制。西汉末,外戚王氏权倾朝野,先后有九人封侯、五人担任大司马。就连一个父亲早死、无依无靠的王家子弟也受荫为黄门郎。而这个人就是后来代汉自立的王莽。明朝后期,魏忠贤结党揽权,专擅朝政。大臣杨涟弹劾魏忠贤的一大罪状就是:“今日廕中书,明日廕锦衣……如魏良弼、魏良材、魏良卿、魏希孔及其甥傅应星等,滥袭恩廕,亵越朝常,大罪十三。”这里指的魏良弼、魏良材等人都是魏忠贤的亲戚晚辈。正是依靠恩荫制度,魏忠贤得以迅速把大批亲戚晚辈塞入朝堂,建立派系力量。魏忠贤权势熏天,若不是太监不好当皇帝,还不知道这位“九千岁九百九十九岁”能干出什么大事来!

既然任子—恩荫制度弊病丛生,历代皇帝为什么不废除呢?

古代官员辛苦一辈子,心里都装着子孙后代,希望能把荣华富贵传之久远。这是人之常情。皇帝们抓住臣属的这个心理,允许他们的子孙直接当官,借此笼络人心。更深一层来说,皇帝此举也“绑定”了臣属家族。任子—恩荫制度让官员子孙后代的命运和王朝的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了家族永葆荣华富贵,官员们就要维护王朝统治的巩固,这不仅是为自己、为现在打拼,也是为子孙、为家族的未来负责。因为一旦现存体制岌岌可危甚至王朝倾覆,子孙的福利就是一张白纸了。

任子—恩荫制不仅让官员分享了王朝的期权收益,皇帝还可以借此控制官僚集团。试想,子孙的命运掌握在皇帝手中,官员们敢不效忠卖力吗?这一点在中央王朝和少数民族关系、皇帝和权臣的关系上体现得最明显。

同类推荐
  • 从一大到十八大: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会典藏

    从一大到十八大: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会典藏

    本书回顾中国共产党93年的光荣之路,梳理从一大到十八大许多难得一见的珍贵史料,还原了党史众多扑朔迷离的深度问题,再现了中共众多重大决策过程的争议、观点和转折。但对不少历史故事的表述又体现出趣味性的一面,寓活泼于严肃,相得益彰,给人全然不同的读史感观。历史波澜壮阔,从不枯燥,党史也是如此。本书深入浅出,以史鉴今,担当未来,记录历史风云变幻的瞬间。常读党史,重读党史,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前沿报告(第5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前沿报告(第5辑)

    本书为十多位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在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博士点所作的报告和该博士点师生的研讨报告。其内容包括关于实现“中国梦”“生态和谐”“绿色革命”等一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该书稿共15章,计20万字。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问题

    我们党历来重视学习和干部培训工作。纵观80多年的奋斗历程,重视学习,不断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党的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特别是我们党每当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大转折关头,在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的关键时刻,总是把加强学习和教育干部的问题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全力加以推进,这是一条十分重要的历史经验。
  • 为了谁 依靠谁 我是谁: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为了谁 依靠谁 我是谁: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焦裕禄精神是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为了让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以焦裕禄为标杆进行对照学习,本书对以下内容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剖析阐述: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重要地位;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的关键在做。
  • 希特勒性格分析报告

    希特勒性格分析报告

    希特勒是谁:他从不喝酒,不吸烟,是个素食主义者,有绝高的绘画天赋。他生活俭朴,一条衬衫,从啤酒馆暴动时一直穿到1945年,他一般只穿军装和西服,为的是不让别人看到他衬衫上的补丁。他平易近人,除了在军事会议上,他从没发火。平日里甚至司机、厨师跟他开多大的玩笑他都不在乎……
热门推荐
  • 红楼之贾敏很嚣张

    红楼之贾敏很嚣张

    所有人都觉得贾敏和以前不一样了:贾母为了巩固贾敏当家主母的地位要塞几个丫头给林如海,贾敏表示拒绝。王夫人亲自为贾宝玉求取黛玉,贾敏表示拒绝。北静王妃为北静王世子水溶求取林妹妹,贾敏表示拒绝。众人:林妹妹到底要嫁给谁?贾敏:要你们多管闲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誓要为人

    誓要为人

    我是一个人,在这天翻地覆的世界里,到死都会是一个人……
  • 诸天笔录之君临九霄

    诸天笔录之君临九霄

    唯美简介在遇到他的以前,他是魔皇的唯一弟子,也是凶名天下的魔剑独孤。独孤,独孤孑身一人,形单影只。遇到他以后,他是白衣胜雪的独孤公子独孤绝。正剧简介在他十岁那年,他是众人唾骂的懦弱少年,受人欺侮。母亲为了救他,杀了嫡长子,被人囚禁,最后他眼睁睁的看着母亲的尸体化为飞灰,他却无能为力。后来他的父亲为了他进入远古战场,他被人追杀,最后觉醒灵根,一念成魔。他是天之骄子,修行以来从无壁障,十岁练气,十二岁筑基,十五岁元婴,二十岁金丹,无论在哪,举世无双的天才,直到遇见那个人,击碎了他的骄傲。“你叫什么?”“独孤绝。”
  • 孤星傲

    孤星傲

    烈火焚天,圣婴降世;西天有恙,至尊重生。浩瀚神界,天机混乱,各种生灵出世,为争夺神界主宰之权,神洲大陆上掀起一阵阵腥风血雨。在乱世之中,更有“外敌”趁势崛起,于神界显化,争夺神界主宰之权。谁将是宿命中人,成为神界之主;谁又会打破宿命,真正重生。争天道,踏乾坤,谁才是万世的至尊;为所爱,造不朽,谁才是真正情深。且看一代英杰圣女,于神界争锋,演绎痴情的爱恋,塑造万古的神话。
  • 我对总裁一见钟情

    我对总裁一见钟情

    桑宁是百灵族的小公主,这一年,她遇见了天灵族的少主,MOST总裁墨冰,两人一见钟情。情正浓时,却因为前世秘密的揭开顿生误会,被迫分离。当她再次遇见墨冰时,他正受着非人的折磨。为了守护她,他把自己献给了魔鬼,承受着漫无边际的伤痛。她该如何守护这份沉重的爱?又该如何破除隔阂重修旧好?她爱的究竟是男神,还是墨冰这个替身?————————————————————其实这是一篇玄幻世界观包裹下的爆笑总裁甜宠文,请放心食用。
  • 影子的江湖

    影子的江湖

    何为忠?何为义?何为生死?何是情?我本卑微但我不卑鄙,我本绝情但我不无情,我本无限痴狂但我不天高地厚,我有我的路,我愿用我毕生去守护我的路,纵使天不相容,我便用我的热血去染红这天。我本影子,我无悔。。。
  • 亡灵箭士

    亡灵箭士

    我是弓箭手里面亡灵法术玩的最溜的,也是亡灵法师中弓箭射的最好的。召唤你们出来是让你们划水的吗,你给我捉住他的手,你给我摁住他的脚,还有你,给我捂好嘴,让我来取他的命。你猜对了,我就是大陆上最优秀的斜杠青年!
  • 又是和霸总争财产的一天

    又是和霸总争财产的一天

    普通工科女大学生陆芫茜,生平爱好吐槽霸总小说,怎么也没有想到有一天她竟然成了霸总女主?恶毒女配在眼前,油腻霸总在身边,不过…这个霸总怎么有点小帅?看她怎么手撕恶毒女配,捕获霸总真心,成为富婆,走上人生巅峰。
  • 生活并非都有选择:八九十年代的留美学生们

    生活并非都有选择:八九十年代的留美学生们

    留学是迈上成功巅峰的通途,亦可能是堕入欲望深渊的陷阱。经过一段时间改革开放的熏陶,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留美学生已经不只是书斋里的精英,他们更是一个个充满欲望的人、一个个为名利而奋斗的个体,在大洋彼岸深陷于情与爱的踯躅、名与利的挣扎。当象牙塔里也漫入世事的波涛,他们,和你我没有什么两样,背负着为人的十字架,生命永远是不可承受的重量。“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一百多年之后,托尔斯泰的名言在一代一代中国留学生的生活中被演绎。生活都能由你选择吗?幸福只要追求就能得到吗?在大洋彼岸的中国留学生们以自己的经历向您诠释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