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448800000001

第1章 世纪末的忧患

又到一个世纪的尾声。当二十一世纪钟声敲响的时候,如今活着的儿代人大都还活着,怛现今活着的我们都在慢慢地送走这个世纪最后的几抹斜阳。历史终于提供了一个机会比我们思考这整整一百年,我们因而显得壮丽而悲凉。对于一个古老的民族和古老的社会,一百年本来就是短暂而匆忙的。但自上一个世纪末到这个世纪末,灾难和忧患似乎没完没了,中国知识分感到它的“漫长”。因而,关于它的思考显得异常沉重。

本胜纪开始的那一年即1901年,梁庖超发表《过渡时代论》(《清议报》八十二期众这篇文章以富有远见的预示,代表了敏感的中国知识分子对于二十世纪的觉醒:告别十九世纪进入二十世纪的中国汜处于“过渡时代”。梁启超指出中国应当把握这个世纪的战略思想:中国有机会结束数千年停滞的封建社会向着开放的现代社会过渡。他认为当时世界“最可以有为之国”是俄国和中国。中国由于“十九世纪狂飙飞沙的袭击和驱实”,“机宗遗传深顽厚锢之根据地”已逐渐陷落,正是充满痛苦而又充满希望的弃旧图新的改革时代。他形象地比喻当日的中国“去如驾一扁舟,初离海岸线,而放于中流,即俗话所谓两头不到岸之时也”。梁启超热切呼唤“崛起于新旧两界线之中心的过渡时代之英雄”。

二十世纪即将过去。中国这只争取新世纪的崛起的航船,至今没有驶向大海。(也许驶过,但自然和人为的恶浪颠簸了一阵,总是又驶了冋来。)蔚蓝色对于我们,至今还是一个美丽的梦幻。中国和中转的知识者非没有识见,然而我们得到的却只是面对这发表将近一百年的《过渡时代论》而生发无尽怅惘。

应该承认梁启超的远见卓识。自文章发表之后,至少有辛亥革命宣告的清王朝的灭亡以及狂飙突进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这样一些大事件发生。但时代无疑把失望留给了中国。中国这只垂老而犹思奋起的雄狮,几经颠扑依然未能猛迅呼啸于山林。而我们的同行者同样是古旧帝国的俄罗斯,以及具有同样文化渊源同时又有同样封建重负的日本,在本世纪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中国则似是一只在急浪中打旋的舟船,以将近一个世纪的挫折、受辱和折磨,终于又回到原先的出发地一二十世纪末叶,中国再次展示自己驶向海洋的欲望。

近百年中国国运不振,有深远的世界和中国自身环境的原因。但中国社会文化以及民族心理的痼疾不能不引起深重的反思。百年来中国知识界为捭救社会的衰颓进行了悲壮的抗争。从严复关于西方启蒙学说的译介到谭嗣同的流血讲演;从胡适艰难的文化反抗到鲁迅全力进行的国民性批判;七十年代以迄于今的大陆人道主义和人性解放的再鼓涌,以及台湾从柏杨的“酱缸文化”到龙应台愤怒的旋风一一它们构成一幅令人惊心动魄的画卷。这画卷是中国数代知,只分子以血泪为墨彩所绘成。

当然,与它相映衬的还有另一幅历史长卷:它展现中国民众为抗拒奴役和入侵以及为自身的分裂和困扰而进行的正义的以及说不出其意义和价值的硝烟弥漫的画面。流血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开始,一直延续到令全世界惊愕的“文革”大骚动。

两幅百年画卷令人悚然心惊。百年来有识之士挣扎以罢捐生而徒劳,它未能挽救中国的艰危。

我们这些与二十世纪中国共过苦难的人,我们无疑将永远和这块土地亲近。我们的心情如一位诗人着名的诗句所写的那样:

我的翅膀是这样沉重,像是尘土,又像有什么悲恸,压得我只能在地上行走,我也要努力飞腾上天空。

一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与该社会对于知识者的尊重成正比。虐待和凌辱知识分子的现实,不仅为这个社会打上愚昧和野蛮的金印,而且恶劣的人文环境使这些原可为社会精英者的个性和人格萎缩以节变异。他们在无数次的思想劫难中面对伤害而无力自卫,于是筑起心狱。他们在这里经受着比环境和他人的暴虐更为残酷的自辱、自戕、以至自萎。

也许现今的一代人比任何一代人都要不幸,他们以伤痕累累的身心而要面对百倍、万倍于前辈的艰难困苦:十年的人为浩劫、数十年的社会异变、百年的战乱,文化的沦丧、文明的堕落、爆炸人口、失调的供求、沉重的社会病一一他们在无尽的期待和奋斗之中。一百年后重返中国的“过渡时代”。

同类推荐
  • 石评梅大全集(超值金版)

    石评梅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本着优中选精的原则,斟酌再三,将石评梅最脍炙人口的散文、诗歌、小说、游记、戏剧、书信等作品精选出来,集结成书。鉴于石评梅的散文和诗歌的成就最大,因此本书内容的重点侧重于对其散文、诗歌作品的遴选上。
  • 读书、读人、读文化

    读书、读人、读文化

    标题的这句话出自我们的温总理于2009年2月28日在线与网友交流答问中:“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提倡读书,大概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共同愿望。道理很简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持续进步,离不开知识的涵养,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提高国民的文化技术素养,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 不惑卮言

    不惑卮言

    近几年来,国内学界对文学经典问题的讨论非常热烈,大家围绕经典的含义,经典的建构、解构与重构等问题,从文化逻辑、消费关系、民族身份、图像扩张、传播机制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理论观点。但是,这些著述不能被看做是对于经典问题的一劳永逸式的解决,相反,这个老话题当中却蕴藏着许多新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认识。
  • 中国文学原型论

    中国文学原型论

    为一部系统阐述中国原型理论的专著。作者所提出的中国文学有抒情和叙事两种原型体系等一系列学术观点,至今仍具有原创性和新颖性。作者在新的历史视域和理论高度对本书进行了全面修改。
  • 中华对联(第三卷)

    中华对联(第三卷)

    中华对联,也称“楹联”、“楹贴”、“对子”,是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相传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见《蜀梼杌》),谓之“题桃符”,至宋时推广用在楹柱——厅堂门前的柱子上,后又普遍作为装饰及交际庆吊之用。
热门推荐
  • 民间鬼事

    民间鬼事

    古代与现代人们常以“无鬼论”来阐述世间无鬼无神,但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至今仍无法解释当今的奇怪现象,所以科学家门把这些无法解释的现象,称为边缘科学,所以至今无法对鬼神论给予明确的定义。在民间里也流传着鬼神,大多为人们所见到,所听到的,所以接下来我来给大家讲述一系列的真实民间鬼事,在我认为,人类与鬼是并存的,有人一定就有鬼,鬼也是一种存在生物界的自然体系,它们也有着灵魂。。。。。。
  • 甜蜜之恋:校草,你够了!

    甜蜜之恋:校草,你够了!

    “我说,你能别跟着我走吗?”“你说呢?”某男厚颜无耻的继续跟了上去,“我......唔!”话还没说完,某男就狠狠的堵住了她的小嘴,许久后。。。“我特么跟你没完!!”“嗯?难道老婆大人还想再来一次?”
  • 吃货天尊

    吃货天尊

    穿越异世,变身废材胖子,看胖子华丽逆袭。胖子豪言:别人修炼数十载,抵不上我吃上一整晚!如何才能成圣称尊?吃货告诉你:吃的更多,吃的更饱,吃的更好!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下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下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科技精英。如詹姆士·麦克斯韦、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本森和基尔霍夫、罗伯特·科赫、巴甫洛夫、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约翰·汤姆逊、克斯·普朗克。
  • 逃出生天1:致命迷情

    逃出生天1:致命迷情

    十年前的雨夜,姐姐的同学意外坠楼身亡,成为整个案件的突破口。姐姐的前男友、老公、私人秘书和家庭医生陆续成为嫌疑人,却全部身遭不测。谁在操纵整个计划?苏雨要如何安慰这个可怜的女孩儿?故事引发是来自同窗知己,那么要如何偿还无心的罪过?枕边是仇敌,那么又要怎样挽救濒危的爱情?
  • 谁会记得

    谁会记得

    爱是什么,你和我又在扮演什么角色。爱到最后尽是伤害。死在敌人手里不可怕,可怕的是死在最亲的人手里,
  • 娇妻有点甜,我的老公是医生

    娇妻有点甜,我的老公是医生

    他是全市的一把刀,高高在上,冷心冷面,他用恶毒的语言说着:“冬雪啊,你这么无趣,你男人不劈腿就怪了,谁会喜欢你啊。”冬雪用最锐利的语言咒骂他:“人渣。”她本以为这辈子不会在见到他。他却突然站在她的面前有一种鄙夷的眼神嘲讽她:“冬雪啊,你这种女人就能和老男人在一起,他无能,你冷淡,多好,绝配。”他人前救死扶伤,背后毒舌腹黑。他将冬雪从泥沼中拉出来,却将她桎梏在了他的身边。他的喜怒无常,他的冷血,他的无情,有一天冬雪发现自己竟然无可救药的爱上了他。当一张验孕单放在他的手里,却看到他冷冷的说道:“打掉,然后分手吧。“后来,她抱着孩子身边站着另一个男子微笑着看他:“浩浩,叫大伯。”
  • 血龙天道

    血龙天道

    在混沌大陆,弱肉强食,从小饱受欺凌。在五年一届的王城报考了剑修学院――剑道院。从此开始他坎坷的一生!走向宇宙巅峰!
  • 渐渐消失的快乐

    渐渐消失的快乐

    这部作品讲述了一个孤独的小男孩儿顾楠,他从小十分孤独。但是自从上了初中以后来了新邻居,邻居家有一个和自己一样大的女孩叫做苏泞,苏泞的陪伴下男孩儿顾楠不再孤独。是上完初中以后,您不得不回家乡去读高中。苏泞走后顾楠继续回到了从前的生活,他希期望着有一天苏泞会回来。
  • 沁心不易

    沁心不易

    我最害怕的结果是成为我最爱的人的累赘,生怕一纸婚书束缚了他,他眼中的那份执着和坚定,让我从来都没有怀疑过爱情,只是我从没想过爱情和自尊也会是两难的选择,人生有一悲哀是爱到极致却不得不说分手……他说,“予心”产品,我心是你,才刚面市你却离我而去;“舍心”产品,舍弃我心,我迟迟都不愿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