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4000000010

第10章 佛教人间化之社会及心理动因(2)

以往传统中国佛教的信仰者同样主要是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农、牧民。而人间佛教的主要信仰群体乃现代市民,其核心为中产阶层。这一点,从太虚及其弟子较受欢迎的地区分布早就可以看出。尽管传统农牧民也有超越性需求,但不同的生活样式之下,不同的社会群体的超越性需求也不同。现代宗教社会学的奠基者马克斯·韦伯认为,“农民的命运受大自然的强大约束”,其生活依赖于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而且一生被束缚于土地上,视野狭隘。因此基本上是体现某种魔法信仰(如祖先崇拜、巫术与自然神)的阶层。[44]中国古代农、牧民大体也如此,虽然表面上信佛教的为数不少,但其尊奉佛、菩萨与西方农民对上帝、神职人员的态度一样,“采用‘我给,目的是让你也给’的原则”[45]。就是说,农民如果有某种需求不能满足的苦恼,而自己又无能为力,就向神灵索求,如祛病除邪、风调雨顺、子孙昌盛等等。尽管农民中不乏虔诚信佛者,但由于生活样式的影响,他们追求的取向不能不受当时普遍面临的那些物质匮乏或带有物质性的烦恼所制约。韦伯认为:“手工业者和小商贩的思维都会比任何一个农民的思维合理得多:前者要思考他的工作,后者要思考他的赢利。”“凡是纯粹巫术观念或者礼仪主义观念的约束为先知预言(韦伯认为佛陀乃先知典型之一)或改革家们所冲破的地方,手工业者和小商贩到处都倾向于采取一种确实往往很原始的、伦理的而且在宗教方面是理性主义的人生观。”[46]这同样因生活使然。推而广之,现代市民的生活依赖市场,也依赖于市场运转必需的伦理,例如诚信。对越来越多地被卷入市场经济的农、牧民而言,在产业化的农牧业领域,即使风调雨顺带来了丰产,但如没有相应扩大的市场需求,丰产仍不能丰收,这也是对市场的依赖。为此,现代市民多有广泛的社会联系以了解市场信息,加以现代教育的普及带来科学文化水准的提高,交通的便利与传媒大众化带来了视野的开阔。这些,都使他们克服面临的苦恼与个人局限的手段与古代农民相比大不一样。例如面对生育、衰老、病痛与死亡,除后者外,以前求助于神灵的,现在大都求助于科学与医学。当然,宗教也为前三者提供精神安慰与物质救助,为后者指出精神上的解脱之道。但总的来说,除社会下层外,现代市民已较少为物质匮乏发愁,其对宗教而言的物质性需求转向由宗教组织提供的社会服务,如社会慈善公益、卫生、教育、文化等方面。

同时,面对变幻奠测的市场产生的困惑,加以一方面残酷的竞争驱使,一方面多数市民也有一定余暇,能比古代农牧民更多地考虑个人生存意义等精神性追求问题。但现代市民的精神性追求趋向也与古人有所不同。韦伯认为,新教与古代基督教的区别在于“‘今生来世两个世界都要,两全其美’的原则”“占了上风”。实际上,这是新教适应“有着上帝赐福恩誉意识的资产阶级生意人”与“节制朴实的、善良的和通常都很勤劳的工人”精神需求的结果。[47]同样,“人间”与“净土”的结合,也是上述原则的佛教表述。生活禅与“坐卧行住皆是道”较之枯坐参禅在现代也“占了上风”,现代市民的生活样式使他们最多也不过把暂时性的隐居遁世作为繁忙劳作的调剂。如日本战后的新兴佛教教团的教祖大多出身贫苦,经历过失业、病痛、丧亲失子等人生痛苦,信徒大都以农民、手工业者、工人、中小企业职员、中小商人为主体。在韩国参加佛教团体的也基本上以社会中下层为主。

因此,佛教的人间化也是为了顺应现代市民宗教需求由重物质帮助向重社会服务与精神支柱的转变。

(3)宗教与社会关系所具有的根源性和世俗性的二律背反是佛教人间化的内生因素

佛教的人间化,除了外在的社会转型及信徒的信仰需求推力外,作为一种宗教组织形态,佛教本身所包含的根源性与世俗性之间的张力,为其在现代趋向人间化提供了内在动因。按照托马斯·F奥戴和珍妮特·奥戴的见解:“超验性和具体的经验形式结合在一起;脱俗性和世俗性的表达形式结合起来;与来世的关系和现世的社会形式、观念形式和仪式结合在一起。”[48]宗教徒在两种迥然不同和互不相容的经验领域的关系中生活;他们必须既保持与神圣的关系,也保持与世俗的关系;他们的生活必须既与终极性相联系,也与尘世相联系。具体表现在宗教参与者的动机、宗教象征、行政秩序、教义界说和宗教权力五方面所存在的二律背反,这些矛盾几乎孕育了宗教史上的所有冲突,发生在中国台湾的有关人间佛教的人世出世之争[49]实质上也是这些内源性矛盾的充分体现。德国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恩斯特·特勒尔奇曾指出,基督教的中心思想和价值观“若不与世俗社会相调和,是不可能在这个世界上实现的”,要了解基督教教会的历史,最好从与世俗社会的妥协和对世俗社会的抵制人手。[50]这个结论对于我们从宗教本身内蕴的根源性、超越性与社会性、世俗性的基因来认识佛教人间化具有启发意义。从中国佛教史来看,同样存在与世俗社会妥协和调适的现象。从太虚、印顺到赵朴初都强调了人间佛教是对佛教本有的人间性和社会性的阐发。印顺主张立足于原始佛教,宏阐中期大乘之行解,标明人间佛教是佛教本有的,只不过将其刮垢磨光而已。赵朴初则常常引用《增一阿含经》“诸佛世尊皆出人间”等佛言祖语,星云等专门编著了佛祖论佛教人间性、社会性的言论等都是明证。

可以说宗教与社会的关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二律背反,这个矛盾客观存在,对于宗教本身既是消极的,也是积极的,人们不可能使之消除,但是可以作自觉充分的调适。我们不妨从宗教徒动机的二律背反来看一下这对佛教人间化的助推作用。奥戴在其著作中较多地分析了宗教徒世俗的欲望对宗教世俗化的影响,他认为牧师之类的职业宗教人员在教会获得的名誉、地位、权力和对公众宣教领导时的快慰等会使牧师变成俗人一个,侵害宗教组织本身的目标和价值。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把这些世俗的欲望看做是人的主体性和对人的自我价值、自我尊严的肯定和实现,并且这种肯定和实现能循于宗教的“正途”,发挥得当,即把个人积极性调动至和宗教组织目标价值相对一致的方向,对宗教的发展同样也有正面的意义,用佛教语言来讲就是利他自利。固然,与西方理性的自我宗教的超我相对,佛教理性的特点是无我。但是,在佛教的真常唯心系中人的主体性保留得最多些,故而在传统社会中追求避世厌世以保全自我的倾向也最明显;同样,信奉该系思想的教派在新的社会条件已具备后,在引导佛教走向人间,实现现代转型的成效也似最显著。如日本佛教比较成功地实现现代转型的宗派或新兴教团的教义几乎无不出于真常唯心论一系,仅有“阿含宗”可能例外,但该宗的修行主要借鉴密法,所以内在地也受到如来藏说(真常唯心论的前身)的影响。为什么会这样呢?从文化基因的角度看,与大乘中观系、唯识系比较起来,真常唯心系在坚持佛教特有的超越性——空观与无我说的同时,较多地保留了人的主体性,即其余皆空,法身实有,自性清净。释印顺承认,他“对于空宗(中观系)的根本大义,确有广泛的同情”[51]。中观系讲的空观与无我说,的确在理论上是最为彻底的。唯识系在彻底性上不如中观系。该系要旨承认五识(眼、耳、鼻、舌、身)皆空,人的意识“遍计所执”,还是空。然而末那识“依他起”与阿赖耶识“圆成实”却不空。真常唯心系则认为“真常净心——净心为不空的,有无量称性功德”[52]。换句话说,众生本能的其他欲求皆空,成佛即追求解脱的可能性却实在。众生之烦恼身中,隐藏着本来清净的如来法身。所以称为如来藏。对于深受东亚普遍的性善论熏染,并且总是从自身需求出发的平民大众来说,否认与节制其他生命本能的欲求还能接受,连追求解脱的欲求都否认则是难以接受的——他们很难理解中观和唯识论中的空与有、否认与肯认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而真常唯心论高扬众生皆能成佛的大旗,明确肯认了生命的尊严与价值——个体尽管卑微,他可以而且完全拥有自身与他人平等的(不管其出身多高贵,地位多显赫),独立的(成佛)追求的权利。摆脱了种种控制束缚就是自由,就是自主,由此生命才能释放出无尽的活力。个体如此,由个体组成的宗教组织也如此。这就是所谓如来藏的独到吧?[53]不难看出,真常唯心论保留的生命主体性与由中世纪“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演化而来的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现代人权观、平等观,实有内在的契合。同时,由于只有真常唯心论才具备与西方新教类似的平民性。[54]所以人们能看到,在社会经济诸条件成熟后,中国台湾发展迅猛的佛教四大山头(佛光山、慈济功德会、法鼓山、中台山)的宗旨都属于真常唯心论一系。作为典型,人们还能从佛光山的领袖星云的成长中,看到他青少年时的世俗愿望受到佛教教义的改塑升华后,转化成为佛教为众生鞠躬尽瘁,奋斗不止的强大动力。他说:“青少年时,有人议论我,说我‘没出息’,我听了当下就立志发愿:将来我一定要做一个‘有出息’的人给你看看!又有人批评我,说我没有用,我听后更加发愤图强,深信自己只要以勤补拙,一定可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刚到丛林参学时,由于年纪还小,什么都不懂,常常被同学取笑,这时(他)母亲的话浮上心头:‘我们要争气!’于是,我加紧用功,发心工作,果然获得了许多赞美。”“至此我坚信,所谓的‘争气’,并不是争一时的情绪,而是争千秋大业;所谓的‘争气’更不是求一己之私利,而是求众生之福祉。”“因为唯有自我‘争气’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唯有发挥自己的智慧与团结的力量,才能得到国际友人的尊重!”[55]可见这种“争气”,本为世俗的,但如果能升华至和宗教组织目标价值相对一致的方向,亦即具备了超越世俗功利的特性的话,能够成为创建人间化佛教的持续的内在驱动力。同样,在一般信徒中,也有许多世俗的动机愿望在受到佛法的引导后走上正道之例。如在中国台湾的慈济基金会组织下,许多中年女性参与了慈济志业后“重新肯定自我”价值,[56]成为慈济的中坚力量。

同类推荐
  • 花花世界不染尘

    花花世界不染尘

    当一朵花映入眼里,你看到了什么?一位真正的禅者,拥有比一般人更敏锐的触角、更犀利的观察力,能轻易遁入内心的各个角落,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看得清清楚楚。本书作者正是这样的一位禅者,他以一篇篇抒情短文,和我们分享他在这精彩世界的所见与体会。书中文字或许如作者自己所说,代表一个清理、重建内在花园的过程,又或许它们只是单纯的一杯好茶,等待有心人来细细品味,感受“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快意游走于花花世界的自在与潇洒!
  •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宗教学是门年轻的学科,从缪勒1873年在《宗教学概论》中正式提出“宗教学”算起,到今天也不过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故宗教文化很古老并依然活跃,宗教学却还年轻。宗教学研究与宗教信仰是不同的,它虽然要涉及宗教信仰,但研究宗教和信仰宗教不是一回事。
  • 刘法慈心解“心经”

    刘法慈心解“心经”

    《刘法慈心解心经》是在刘法慈讲解《心经》的讲稿的基础上,经过后期整理而成的。这部书,不是讲解经典的知识,而是传播经典的内涵。这部书,不仅拥有广度和深度,更是把经典的智慧带人生活,从而让我们的生活充满喜乐。这部书,不只是让我们理解《心经》的文字,更是通过文字的奥义看到我们自己的心。书中的每一句话都让我们反观自照,看到真实的自己,从而不断地提升自我、完善自我、觉悟自我。这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心经”。
  • 淡定·从容·心安之淡定

    淡定·从容·心安之淡定

    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和虚云法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系列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集结,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
  • 马丁·路德

    马丁·路德

    本书展示了马丁·路德求道的心路历程,论述了他在对传统学说的批判性思考和个人的实证中获得塔楼体验,实现神学突破,进而建立十字架神学的过程,分析了他在其“宗教改革四大著作”中阐述的更完善的神学思想。除此之外,还描述了他为捍卫自己发现的福音真道而与罗马教廷对抗,最终开宗立派的过程,并论述了他领导的宗教改革与人文主义、农民起义、激进的改革派的分化及其与当时复杂的宗教矛盾和政治斗争的关系,多角度地展示了其颇有争议的形象。
热门推荐
  • 落日之恋

    落日之恋

    林夕在开学第一天遇到了莫奕,两人并成为了同桌,在以同桌相处的几个月里,林夕被莫奕深深吸引,同时展开了大胆的追求。最终林夕打败了万千情敌,成为了站在莫奕身旁的那个人。大家都以为两人会一直在一起,但好景不长,几个月后莫奕提出了分手。林夕无法接受,可无论说什么做什么也无法改变莫奕的心意,最后林夕选择了放弃。分手给林夕带来了很大的打击,同时因为种种原因最好朋友也离开了她,再想着自己的家庭,林夕陷进了痛苦的深渊,从那以后林夕不再是从前的那个林夕,学会了抽烟喝酒打架逃课…步入高三,班上的很多同学都进入了备考状态,而林夕依旧对学习毫不上心,因为一场车祸,林夕的奶奶生命垂危,在见到林夕最后一面时告诉林夕,希望她过好自己的人生,不要一辈子都这样浑浑噩噩。林夕因此而有了学习的动力,在努力一年后,终于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可结局并非如此,林夕要经历的会让她对青春的定义更加刻骨,更加铭心
  • 生活细节决定全家健康全书

    生活细节决定全家健康全书

    本书从日常生活、膳食营养、果蔬养生、居家生活、睡眠养生、穿戴服饰、运动锻炼、化妆美容、心理调适、中医保健、男性健康、女性健康、四季养生、疾病保健、家庭用药、健康管理、中老年保健、孕产妇保健、婴幼儿保健等25个方面,教授读者一年四季、衣食住行、从头到脚、由内而外的养生方案和保健技巧。
  • 二十四史-晋书

    二十四史-晋书

    《晋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由官方主持、集体编撰的几部正史之一。这部《晋书》至今仍是学习、研究两晋十六国史的主要文献。
  • 故辞新旧

    故辞新旧

    一句话,一个故事。一首曲,一曲萧何。一盏茶,一段过往。一杯酒,一莽红尘。且看黑白二人带你游历世间百鬼的苍茫岁月。
  • 我的职业是打妖

    我的职业是打妖

    专业打妖!这是人与妖的战争!也是主角与系统的战争!
  • 把自由还给孩子:蒙台梭利教育法

    把自由还给孩子:蒙台梭利教育法

    本书介绍了蒙台梭利对孩子的教育法,内容包括童年的秘密、有吸收力的心灵、成长的烦恼、科学的育儿方法、守护孩子的精神乐园、能力的培养等。
  • 辰时

    辰时

    一剑东来,怒斩山海。少年远志,不负辰时。——普通少年辰时,生于乡野,出于青山,游于沧海,一人一剑,捣碎云阙。
  • 男神不好追

    男神不好追

    二货少女对一男神级的帅哥一见钟情,于是展开了一系列追求,遵守三个要点,第一:坚持第二:不要脸第三:坚持不要脸……“所以你想干什么?”“嘿嘿!”某人笑得一脸猥琐,“你都让我吃了那么多次豆腐了,早就是我的人了,夫君~你就从了奴家吧!”……总之,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谁特么说女追男只隔层纱来着?为毛我感觉到我这就成了好几座山?!
  • 伶女情

    伶女情

    如果我们在此作一个假设,当一个骗子遇见另一个骗子,两人不是互相欺骗,而是互相慰藉,那么两人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倘若由此假设我们再作一个推论,其中一个骗子不小心爱上了另一个,那么在这由谎言构筑的爱情之中,谁,又会走向何处呢?
  • 吃货系统在异界

    吃货系统在异界

    地球火热户外美食节目主持人王远,意外穿越异界获得吃货系统,看一个吃货如何用吃来称霸异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