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我国春秋至隋唐时期,“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名门大族,意指郡中望族。秦朝改“封建制”为“郡县制”,把全国划分为三十六郡。后增加到40多郡,郡下设县。之后,作为一级行政地区的郡虽时有变化,但它的范围,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地区,比县大又比省(相当于过去的州或道)小,郡望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魏晋至隋唐时期,每郡都有显贵的世族,人们把它称为“郡望”,意思是世居某郡,被当地人所仰望,例如颍川陈氏、济南林氏等,都是世居当地的有名望的家族。唐时,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和太原王氏,并称“五姓七族”。因此,“郡望”反映了古代姓氏的地理分布。后来更多指一姓中家族最大,名望最高者所在的地域。郡望是纪录着一个姓氏起源、繁衍和播迁的过程。既是该姓家族早期发祥之地,也是其家族人口、经济实力、政治地位和文化影响强盛壮大的反映。唐宋土人好标郡望,以郡望标注形式,成为习俗。汉至隋唐继承了秦代的郡县制,但是具体的郡县划分有所不同。隋唐时代,往往州、郡的名称能相互代用,但大多数时期称“州”不称“郡”。宋代以后,郡的称呼取消了,明清称府(州)、县。于是改用“望出”这个称呼,即“名门望族”的出处。它的内容与郡望基本一致。
历史上,由于某一姓氏的姓源或发祥、聚集、变迁之地非止一处,于是一姓常常不止一个郡望,尤其人口众多的大姓,往往有多种渊源,多个支派,每种渊源支派都有可能形成一个郡望,每个郡望都可能形成一个郡望堂号,如张姓有24望,王姓有21望。但通常以其中一个郡望为主,以区别主从,说明它们是由古代同一个或几个“根”上在不同的时期衍生出来的分支、旁系。郡望或望出反映的是一个姓氏繁衍发展的过程,有了一个比较清晰可寻的主流与支流脉络。同时,一个地方又是多姓居住,这些有的居住地由于历史久,名气大,传播广,因此,出现了多姓同一个郡望,成为普遍现象,如太原郡至少有40多个姓以太原为郡望堂号。郡望与堂号密不可分,堂号往往以该姓氏发祥地的郡名作为堂号,即以郡望为堂号,堂号的使用范围比郡望广,如李姓郡(望)号有30余个;王氏有38个;张姓40余个。
郡望两个功能,一是社会的功能,即通过郡望来标明出身,为人们通婚姻、入仕途提供参考;另一个是宗族的功能,即为人们寻祖问根,联宗认亲提供参考。
各姓的郡望,其形成都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一般来说,在郡望的兴起阶段,也就是汉魏时期,一个姓氏大都只有很少几个郡望。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姓氏的郡望都有所增加。隋唐时期的郡望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在许多新的郡望兴起的同时,一些魏晋六朝时期的旧郡望渐渐被人抛弃不用。宋朝时期,各姓的郡望基本上都是迅速减少,其实是各个姓氏都在由许多分散的郡望逐渐统一到某一个著名的郡望上来。因此,宋代以后,绝大部分中国的姓氏都只剩下一个统一的郡望。此后近千年来,中国各姓的郡望情况,就基本都没有多少变化了。
现在人们还很重视自己姓氏的来历和郡望,特别是现代寓居异国他乡的华人,姓氏郡望成为追寻家世渊源,谒祖朝宗的重要依据。常常以同姓、同郡望来联宗认亲。在当今台湾,几乎每一个姓氏都保留着传统的姓氏郡望,以示不忘对故土先人的眷恋之情。“姓氏郡望”这一传统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团结海内外炎黄子孙,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等方面,仍具有现实的意义。由于郡望大多为古地名,已不被人所熟知,现将这些古地名大致的现代地名予以对照,并列出已知的姓氏,以供参考(以郡望首字笔画为序)。
九江郡:秦设郡,晋置寻阳郡。隋改江洲为郡,治在德化,今江西省九江市一带。
九原郡:秦设郡,汉更名为五原郡。今内蒙古包头市西五原县一带。
九真郡:黎。西汉置郡,治所在胥浦县(今越南清化省清化西北)。隋移治九真县(今越南清化省清化)。唐初废。
广平郡:游,宋,荆,贺,谈,逯,贡,屠,程,焦,籍。汉景帝设。汉分邯郸郡置郡,治所在广平(今河北省鸡泽东南)。东汉并入巨鹿郡,三国魏初复置郡。隋废。今河北省南部永年县一带地区,任县至平乡西北、肥乡东北一带。
广汉郡:王,李。汉高帝置郡,治所在绳乡(今四川省金堂东),东汉移治雒县(今四川省广汉北)。隋废。今四川省遂宁县东北,广汉县一带。
广阳郡:西汉昭帝置郡,治蓟县。今北京市大兴县一带。
广宗:潘。东汉置县,北魏为广宗郡治,隋时改名宗城县,隋复称广宗县。治所在今河北省威县东。
广陵郡:盛,刘,高,萧,戴,皋,贝,庆,贡,陈,於。西汉高祖置广陵国,汉景帝改江都,东汉改为广陵郡,治所在广陵。明清为扬州府,今江苏省扬州市西北,射阳湖西南地区。
上谷郡:成,谷,张,荣,侯,真,麻,寇,燕。秦置郡,秦灭赵后设,秦三十六郡之一。治所在沮阳(今河北怀来东南)。北魏废。隋唐时的上谷郡即易州。今河北省张家口至小五台山以东、北京市延庆县以西,内长城和昌平县以北一带地区。
上党郡:包,冯,连,苗,尚,鲁,樊,鲍,繁。战国韩国设。秦置郡,秦三十六郡之一,治所在长子(今山西省长子西南),东汉移壶关(今壶关北)。隋唐上党郡即潞州,治上党,即今长治市。今山西省沁水以东地区。
上京:唐渤海有五京,以肃慎故地为上京称龙泉府,今吉林省宁安县西南。
下邳:叶,皮,余,谷,梁,陈,国,赵,高,滑,阙。汉初县名,东汉改临淮郡置下邳国,治所在下邳(今江苏省睢宁西北)。南朝宋时改为郡。隋废。今江苏省睢宁西部地区。
山阳:岳,王,巩,伊,郗,邵,养,满,兆。有两处:一处由汉武帝改山阳国为郡,治所在昌邑县,西晋改为高平国。在今山东省金乡县西北独山湖周围地区;另一处东晋置郡,治所在山阳县,隋废。在今江苏省清江、淮安一带地区。
千乘郡:倪,庾。西汉高祖时期置郡,治所在千乘。东汉时改乐安郡。今山东高青县高苑镇北。
义阳郡:朱。三国魏置郡,治所在安昌县(今湖北省枣阳县东南)。东晋改义阳国置郡,移治平阳县。隋废。河南省信阳市以南地区。
开封郡:万俟,韶,滕。东魏置郡,治所在开封县(今河南省开封市南)。北齐废。
太原郡:弓,王,元,介,白,羊,武,令狐,弘,毕,师,伏,邬,祁,孙,闵,沃,迟,张,阿,武,易,郝,昝,宫,祝,胥,秦,郭,唐,能,祭,阎(闫),尉迟,温,鄢,蔚,鲜于,韶,霍,鬱。战国时秦庄襄王置郡,秦三十六郡之一,治所在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隋唐时的太原郡即并州。今山西省五台山以南、霍山以北地区。
太康:朱。隋改阳夏县置,治所在今河南太康县。
天水郡:赵,王,尹,双,艾,龙,皮,权,庄,那,纪,严,杨,别,狄,赵,秋,姜,秦,莘,真,桂,阎(闫),梁,隗,琴,慎,阚,上官,子车。西汉武帝置郡,治所在平襄县(今甘肃省通渭县西北)。东汉明帝一度改为汉阳郡,移治冀县(今甘谷东南)。三国魏恢复天水原名。西晋移治上郢县(今甘肃天水市)。隋唐天水郡即秦州。今甘肃省天水、陇西以东地区,通渭县西。
巴西郡:谯。西晋侨置郡,与梓潼郡同治涪县(今四川省绵阳县东)。隋废。今四川省阆中县一带。
巴郡:蓬,督。战国时秦以巴国地置郡,治所在江州县。隋废。今重庆市北嘉陵江北岸。
长沙郡:王,邓,刘,欧阳,罗。秦置郡,治所在临湘县(今湖南省长沙市)。隋废。相当于现在的湖南省境。
长乐郡:冯,甘,贾。北魏改长乐国置郡。隋代长乐郡治所在信都县,今河北省冀县一带。隋废。唐分闽中县置长乐县在今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一带。
长葛:春秋时期置邑,汉置长社县,隋改长葛县,清为许州。今河南省长葛市。
丹阳郡:广,甘,申,包,朱,刘,那,何,杭,陶,强。汉置郡,治所在宛陵县,三国吴移治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隋废。今安徽省宣城市。
中山郡:汤,王,仲,齐,刘,李,张,郎,焦,蓝,甄,蔺。春秋时为中山国,西汉高祖置郡,治所在卢奴(今河北省定县),后改为国,十六国后燕以为都城,隋废。今河北省定县一带地区。
内黄:骆,蓟,路。西汉置县,治所在今河南省北部、卫河上游内黄县西北。
玉田:阳。唐改无终县置,治所在今河北省玉田。
平原郡:东,东方,芮,师,华,刘,张,陆,明,柏,常,温,雍,管。西汉高祖置郡,治所在平原县。晋改国。南北朝、隋唐时废时设。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南地区。
平阳郡:凤,句(勾),汲,牟,纪,巫,邴,来,步,汪,卫,管,来,仇,欧,饶,晋,柴,敬,解。三国魏置郡,治所在平阳县。北魏移治白马城(今临汾市)。今山西省临汾县西南。
平昌郡:孟,巨,毋,红,宓,管,离。三国时东魏置郡,治所在昌平县。后废,晋复名,隋废。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南。
平卢:邰,檀。唐开元年间置,治所在唐,五代方镇。治所在营州(今辽宁省朝阳市),后移治青州。宋废。今山东省益都县一带。
平陵:孟,濮阳。汉立县。三国魏改始平,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山。另一处于汉置县,属济南郡,唐废。西晋改东平陵县置,治所在今山东省章丘县西。北周废。
平安:司徒。西汉置县,三国时废。治所在今江苏省宝应县西南。
平陆:孟。汉置东平陆县,唐改中都县,治所在今山东省汶上县西北,另一处唐改大阳县置,在今山西省平陆县。
东平郡:花,王,毕,吕,竹,刘,苌,邰,原,康,宿。汉郡国名,汉武帝改大河郡,南朝宋改东平国为郡,北齐废。今山东省东平、泰安一带。
东阳郡:习,苗,郑,官,宦,楼,路。三国吴置郡,治所在长山县。南朝陈政名金华郡.今浙江省金华地区。
东郡:成。秦置郡,治所在濮阳县(今河南省濮阳县西南).三国后屡有废置。
东莞郡:从,竹,刘,孙,松,竺,徐,蓝,童,臧。晋分琅琊,东汉置郡,治所在今山东沂水县东北。西晋栘治莒县,北齐废。今山东省沂水、莒县一带。
东海郡:徐,于,王,吕,后,庄,刘,关,何,陈,茅,昌,竺,孟,後,戚,疏,鲁,鲍,臧,糜,濮。有三处。一处秦置郡,治所在郯县(今山东省郯城县北)。楚汉之际为郯郡,汉高祖时复设为东海郡。南朝宋移治襄贲县(今山东省苍山县南)。一处东晋置郡,今江苏省常熟市北。一处隋改海州为郡。北齐又移治连口(今江苏省涟水县),隋唐时仍设。后废。今江苏省东海县以东、淮水以北地区。
东莱郡:王。西汉置郡,治所在掖县。东汉移治黄县(今山东省黄县东)。西晋改为国,还治掖县。南朝宋复为郡。隋唐时东莱郡即莱州(今山东省东掖县一带)。
巨鹿郡:魏,毋,牟,时,巫马,莫,曹,舒,廖。秦置郡,治所在巨鹿县。东汉移治瘿陶县(今河北省宁晋县西南)。西晋改为国。北魏复为郡,后废。今河北省平乡县以北至晋县一带。
北平郡:田,边。西晋改右北平郡,治所在徐无县(今河北省遵化县东),北魏废。今河北省满城县北。
北地郡:豆,卢,傅。秦置郡,治所在义渠县(今甘肃省庆阳市西南),西汉移治马岭县(今甘肃省庆阳市西北),东汉移治富平县(今宁夏吴忠县西南)。西魏改名通川郡。今甘肃省东部和宁夏南部一带。
北海郡:王,奚,逄,唐,綦,漆。西汉景帝置郡,治所在营陵县(今山东省昌乐县东南)。东汉改为国,移治剧县(今昌乐县西)。魏,晋时或为国或为郡。北齐改为高阳郡。今山东省潍坊地区乐县一带。
汉阳郡:东汉置,三国至隋均置,治所常有变易,唐代改沔州为汉阳郡,在今湖北省汉阳一带。
汉中郡:战国秦惠王设。隋废,唐复置。今陕西省汉中市。
代郡:达。战国赵武灵王始置。秦汉代郡治代县,西晋末废。今河北省蔚县西南。
冯翊郡:吉,游,雷,印,乔(桥),严,连,鱼,党,郭,益,寇,景,焦。原为秦汉时的内史郡三国魏以左冯翊改置,治所在临晋县(今陕西省大荔县)。北魏移治高陆县(今陕西省高陵县),晋再设,后废。今陕西省韩城以南、白水以东、渭河以北一带。
兰陵郡:万俟,刘,萧,缪。西晋置郡,治所在丞县(今山东省枣庄市东南)。南朝宋移治昌虑县(今山东省滕县东南)。北魏废。
东晋侨置郡,治所在兰陵县(今江苏省武进市西北)。南朝宋改名南兰陵。
乐安郡:蒋,任,孙,仲,荣,高,阎(闫)。唐置郡,明改州,后为武定州,今山东省惠民县,另一处,汉置县,属千乘郡。晋废。
乐陵郡:祁。西汉置县,东汉末年置郡,隋废。今山东省乐陵县一带。
永城:朱。三国吴分南城县置,治所在今江西省黎川县北。隋废。
辽东郡:佟,高。战国燕国置郡,治所在襄平(今辽宁省辽阳市)。西晋改为国,后复为郡。十六国后燕末地入高句丽。北燕又侨置辽东郡于今辽宁西部。北齐废。今辽宁省辽阳市大凌河以东地区。
辽西郡:项,竹,钭,段。战国燕置郡,治所在阳乐(今辽宁省义县西)。三国魏与阳乐县同移治今河北卢龙县东南。十六国前燕移治令支城(今河北省迁安县西南),后燕移治肥如县(今迁安县东北)。北齐废。今河北省乐亭以东、辽宁省大凌河以西地区。
弘农郡:杨,冯,牧,刁,刘,谈,谭。西汉汉武帝置郡,治所在弘农县(今河南省灵宝市东北)。东汉至北周一度改名恒农郡。十六国符秦移治陕县(今属河南)。隋废。今河南省灵宝县一带、陕西省柞水以东及华山以南地区。
西平郡:池。后汉建安中分金城郡置西平郡,治所在西平县。南朝梁废。隋改州为郡,唐天宝初亦称西平郡。明改为西宁卫。今甘肃省西宁市一带。
西河郡:林,卜,毛,池,折,谷,梁,宋,卓,相,相里,栾,宰,通,隗,靳,蔺。西汉武帝置郡,治所在平定县(今内蒙古东胜县境)。东汉移治离石县(今属山西)。三国魏移治兹氏县(今山西省汾阳县),后复还离石县。西晋改为西河国,隋废。今山西临汾市西、陕西两省之间黄河沿岸一带。
百济国:福。古称东夷,东夷有三韩54国,其中有百济。晋置郡。今朝鲜半岛西南部。
观津:窦。西汉置,治所在今河北武邑县东南。北魏改名灌津县。北齐废。今河北省武邑县东南一带。
延陵郡:吴。春秋属吴,汉时立县。西晋置郡,治所在今江苏省丹阳县西南延陵镇。隋移治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后废。
任城郡:屋庐,魏。北魏置郡,治所在任城县(今山东省济宁市南)。北齐改为高平郡。
华阳:弘。南朝宋侨置,治华阳县(今陕西省勉县西)。隋废。今陕西省秦岭以南、四川一带。
华阴:严,郭,能,蔺。西汉以宁秦邑改置,北魏移治今大荔县,后还旧治。今陕西省华阴县西南。
会稽郡:夏,庄,钟离,贺,骆,康,虞,谢,阚。秦始皇置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汉改为吴郡。今江苏省东南部及浙江省西部一带地区。
齐郡:查,谭,晏,覃,太史,计,东郭,宁,夹谷,危,宇文,何,罗,胡母,南郭,段,闾丘,羿,秦,高堂,庾,梁丘,富,訾,雍门。秦朝三十六郡之一。西汉改临淄郡置,治所在临淄县,不久改为国,后复为郡。东汉改为国。十六国时复为郡。隋废。今山东省临淄市东北一带地区。
江夏郡:黄,李,费。①汉高帝置郡。明清为武昌府。治所在上昶城(今湖北省安陆市西南)。西晋移治安陆县(今湖北省云梦县)。南朝宋废。②南朝宋置郡,治所在夏口(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隋初废。今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县西一带。
江陵:熊,戎,汝,莫,楚。秦置县,唐玄宗升荆州置府,治所在今湖北省江陵县。
江都郡:来。南齐时期设。隋以扬州改置郡,治所在江阳县(今江苏省扬州市)。唐废。
汝阳郡:颛孙。东晋置郡,治所在汝阳县(今河南省商水县西北)。北齐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