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55600000003

第3章 兰香如故(2)

1945年,抗日战争进入了最后阶段。日伪军看到了自己的末日,但却并不甘心失败,仍然要做最后的垂死挣扎,企图在这挣扎里求出什么新的希望。驻青岛的敌人派了大批兵力返回行村,妄想打通海莱的通路,以掩护莱阳一带的敌人从海上逃跑。为粉碎敌人的这一阴谋,党指示文山区的人民武装力量进行反扫荡。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日本鬼子躲在据点里不敢出来了。只是偶尔出来,抢点老百姓的青菜,就匆匆地跑回去了。

聪明的孙玉敏就在菜地里发挥了她的才智。地点选在据点跟前,西北角靶豆和黄瓜地。困难是没有地雷了。但这个困难没难住孙玉敏 ,她领40多名妇女自己造了起来。她先用黄泥作成模型,中间装上包着黄泥的沙袋,将熔化的铁水倒进模型里,冷却后倒出沙子,装上炸药,安上雷管,一试验,效果跟上级发的差不多。

孙早夕老会长听了孙玉敏的作战方案,觉得切实可行,就批准了。同时,又在青威公路两侧、烽台山下埋了一批地雷,以防备敌人来报复孙玉敏。

夜,出奇的寂静。孙玉敏带领十几个女民兵,背着地雷,悄悄潜入到行村据点附近的菜地里,选择黄瓜、芸豆长势旺盛的地方埋上了地雷。这时天已蒙蒙亮。据点里传出了人喊狗叫的嘈杂声,30多个鬼子从据点里出来,朝菜地这边走过来了。孙玉敏一见,赶紧挂上了所有的雷弦,一招手,带领大家撤出雷区隐蔽起来。这时鬼子提筐背篓地来了。孙玉敏一见,灵机一动,又提起两个大地雷悄声对伙伴说:“我再给他们设个回斗炸!”说罢,猫着腰,借着芸豆架的遮掩敏捷地迂回到鬼子的来路上,埋下了两个绊雷。鬼子到了菜地,东瞅瞅西望望,见四面没有什么动静,就放下了胆子,纷纷向芸豆、黄瓜地里钻,刚钻进去,雷声就接二连三地响了起来,鬼子有的当时就被炸死,有的被炸得瘫在地上干叫唤不能动弹。剩下没有炸着的扔掉筐篓,死命地往据点里跑。跑在最前面的几个没跑出多远就又绊响了孙玉敏刚才埋在路上的雷,立即被炸得血肉横飞。后面的鬼子一见,当时就吓傻了,呆住一会儿,又像受惊的兔子一样没头没脑地四处乱窜。

一个鬼子终于跑回了据点,慌慌张张地向中队长龟田报告了在菜地挨炸的情况。龟田气得暴跳如雷,恶狠狠地问:“什么人埋的雷?”“是几个女士八路,可能又是小滩孙玉敏领头干的!”龟田把桌子拍得山响,气急败坏的吼道:“捉住她!杀光小滩的女八路!开路开路的,不杀光,我的不罢休!”

这时,孙玉敏早就带女民兵们撤到了行村西北,隐蔽在通往小滩和烽台山的一条大深沟里,观察据点里敌人的动静。龟田带人露头了,孙玉敏对身边的民兵说:“打个排子枪,引这些该死的家伙上钩!”“叭!叭!叭!”三声枪响,龟田听了之后,果然带着十几个日伪军朝孙玉敏这边追过来。孙玉敏冲女伴们喊了声“撤!”大家一阵风似地沿着沟身跑向烽台山,正好老会长率领民兵队在那里等敌人呢,两支队伍汇集在一起,准备狠狠地教训龟田一下子。可是,敌人被地雷炸破了胆,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慢慢腾腾地比乌龟爬得还急人。

敌人终于钻进了老会长他们布设的雷区。老会长立即下令,让布雷组到敌人的后面再埋一组地雷,断他们的后路。布雷组的民兵得令之后,一跃而起,提着地雷,“嗖嗖”地沿着山坡、壕沟跑到敌人的后面,迅速把雷埋好,又迅速跑了回来。他们刚回到这边,雷阵区域里就腾起一根根黑烟柱,与此同时又是一阵阵撼天动地的爆炸声,整个烽台山都颤抖了。

孙玉敏和战友们趴在地沟里,激动地观赏这个壮观的场面,又是拍手,又是笑,比过年还高兴。突然,她发现烟尘中又站起来一些鬼子,跌跌撞撞地东转转西转转,后来又在一个挥舞东洋刀的鬼子头目指挥下,从已经爆炸过的雷区往外跑,企图抢战烽台山上东脚的土埠子。她一挥手,民兵们把枪都伸出来了,手榴弹弦也挂在了手指头上,近了,更近了,当敌人跑到射程之内后,孙玉敏和老会长大喊一声“开火!”顿时,排枪、土炮、手榴弹,向敌人喷出一团火球,山脚下成了一片火海,鬼子连滚带爬,又扔下一堆死尸,钻进一片坟地,进不敢进,退不敢退,只是朝山顶胡乱放枪。

鬼子躲在坟堆后面,民兵们的枪弹够不着,大家心里都十分着急。孙玉敏比谁都急,她担心鬼子不按民兵事先给他们安排的路线走。所以她跑到老会长的跟前,悄声请求:“我下去把敌人撵起来,没事!”老会长知道拦不住她,只好答应道:“好!稳当点!我们掩护你!”

孙玉敏没等他说完,早已飞身下山,又猫下腰,绕过石棚,越过土坎,跨过沟壕,飞速迂回到坟地的西侧。在离鬼子只有几十步的距离时,她便藏在一个小土包的后面,一个坟头上探出个鬼子的脑袋来,神色慌张地向山上看,也是活该这家伙倒霉,孙玉敏瞄都没瞄 ,小土枪一扬,“叭”的一声,正打在他的脑袋上,那小子连叫都来不及叫,就栽下了坟头。紧接着,她又向敌群投去了两颗手榴弹,“轰!轰!”两声巨响,炸得鬼子晕头转向摸不着头脑。纷纷向山顶那边跑,这时,山上的民兵在老会长孙早夕的指挥下,向逃过来的敌人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土枪、土炮一齐开火,手榴弹雨点一样落进了敌群,鬼子顿时大乱起来,哭声、喊声、叫声、骂声,就是听不见人声。混乱之中,又转身奔向来时的大路,可刚一上路,又踩上了民兵们事先埋在那里的“回头雷”,结果几百名敌人只剩下了十几个人,狼狈地逃回了据点。

孙玉敏和民兵们看着那群兔子一样奔逃的鬼子,齐声唱了起来:

“日本鬼不可怕,胆敢来行凶,

叫他回老家,先给枪子吃,

后给‘铁西瓜’ ……”

1945年6月15日,东海军分区召开庆功大会。会上,军分区首长讲了抗日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的大好形势,传达了毛主席“为最后打败日本侵略者和建设新中国而奋斗”的伟大号召,鼓励大家再接再厉乘胜前进。同时,表彰了孙玉敏等一批战功赫赫的英雄人物,又特别奖给孙玉敏一支崭新的小马枪和几十发“六五”子弹。

“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孙玉敏在返回的路上,耳边总是回荡着这句话,仿佛浑身增添了无穷的干劲。她脚下生风,在崎岖的山路上飞快地奔跑,想尽快地回小滩村,向民兵传达上级的指示精神,和老会长布置新的战斗方案。

不知不觉,孙玉敏奔跑了60多里路,黄昏的时候进了村,她没顾得上回家,径直向村支部奔去正好遇上老会长要领民兵到行村大道上去埋地雷。老会长告诉她:“接到上级的通知,行村的鬼子想从海上跑!”孙指导员插话道:“我们要截住他们,在行村通往何家海口的大道上埋上地雷,给龟田开个告别宴会!”孙玉敏听罢,忙说:“那咱们快走吧!”老会长见她满头是汗,关切地说:“你今天就别去了,刚刚跑了60多里路!”“那不行,打鬼子不分份儿给我怎么行!”

他们刚跨过公路,突然行村据点窜出几个骑兵来。孙玉敏灵机一动,“扑通”一声跳进海里,追赶的敌人眼见她没有影,无可奈何地朝大海放了几枪,就勒马回去了。孙玉敏见敌人走远了,从水里爬上岸,跑到预定的地点,和爆破队中一起,趁着夜深人静,在公路上布下了地雷阵。第二清晨,日军大队人马出动,准备从海上逃回青岛。孙玉敏和民兵们隐蔽在公路两旁的土丘上,眼看着敌人走进了雷区。骑在马上的日军小队长挥舞着指挥刀,催促着士兵:“快!快快的!”喊声未落,一颗地雷在脚下就炸响了。鬼子队伍顿时乱了营,慌慌张张地向公路两旁逃命。孙玉敏乐坏了,公路两旁都是她埋下的夹子雷、连环雷,“轰!轰!”的巨响连成一片。为了把敌人引入雷区,她又故意从石棚后边闪出来,边跑边打枪,引敌人上钩。鬼子见“花姑娘”马上就忘了地雷,红着眼睛一窝蜂似扑过来。孙玉敏凭着熟悉的地形左躲右闪,很快地就把敌人引入雷区,刹时间,雷声大震,烟气腾空。

剩下几个鬼子兵骑着高头大马,没命似地向行村据点里跑,孙玉敏从背上抽出小马枪,持枪追向逃敌。她瞄准跑在最前面的一个鬼子,一钩扳机,“叭”的一声,那鬼子就从马上栽了下来。后面的几个鬼子也都被受惊的马掀翻在地。地上的雷又把他们炸向天空……

行村据点里的敌人就这样扔在了青烟公路上。

说到这里,不苟言笑的孙玉敏脸上露出了笑容,“那是真过瘾、真解恨呀!”

“听说在那次战斗中,您一个人就炸死17个鬼子,是吗?”

“对!17个!我还嫌少呢,他们杀了我们多少中国人哪!17个不多!”

老人说到这里,又点着一支烟,默默地抽起来。辉煌的往昔在她眼里,似乎只是完全应该的一些平常小事,她的神色里看不出一丝的自喜。

“那当然没什么,中国人嘛,不抗日还行?南京大屠杀死了那么多人,我们怎么能不反抗!抗日战争的历史是光荣的,可作为个人那完全应该!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老人的境界自然是很高,但历史究竟没忘记她。解放后,人民选她做了县民政局副局长,她就一直兢兢业业地干到离休,在几十年的建设时期里,又为海阳人民立下了无数的新功。

离休后,人民又让她住进了老干部楼,享受幸福的晚年。她的两个女儿大学毕业后工作在她的身边,她的老伴——原县法院院长张玉琢平时陪伴她,或写写回忆文章,或准备给学生们讲的爱国主义讲稿,生活蛮充实的。

谈起这些,孙玉敏高兴地说:“这很好,这生活正是我们当年奋斗的目标。咱们中国人真是站起来了!你们年轻人将来会更好,可是越好,越是要记住过去的历史!”

老人说话斩钉截铁,全然是一副女英雄的风貌!

同类推荐
  • 河山寂寥

    河山寂寥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河北南部的城市地理;山脉与河流;原始的村庄,疏散与聚拢;北河沿;垴顶山等。
  • 往事与怀念

    往事与怀念

    这本回忆文集从作者的童年经历写到青年求学,从作者一生的学术追求写到命运的多次坎坷。书中的那些往事,特别是关于翻译《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回忆,体现了共和国老一代知识分子在残酷历史年代里的命运沉浮。回溯的视角更增添了理性的视野。作者那种历经坎坷,却对理想矢志追求的情怀令人感慨而感动。
  • 常春藤诗丛华东师范大学卷·张文质诗选

    常春藤诗丛华东师范大学卷·张文质诗选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如地壳运动一样,崛起了一座座诗歌山脉。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及华东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诗歌重镇。在这一时空节点上,诗人们所具有的探索、独立、低调的写作态度,朴素、豁达、真挚的诗风,构建和丰富了当代诗人特有的诗学与美学传统,并取得有目共睹的诗歌成就。就整体成就而言,可立于世界诗歌之林。《常春藤诗丛》呈现了20世纪80年代活跃在中国,且至今仍在全国诗坛具有影响力的诗人的成就以及他们诗歌创作的面貌。
  • 丢失的草地

    丢失的草地

    《丢失的草地》本书稿从作者对其家乡内蒙古的感悟切入,分别从人、自然、社会、历史、生活等多种角度,抒发了作者对这些的看法。体现了散文的抒情性,很独特、敏锐地诠释了作者的思想、才情和感受。本书请文学硕士编写随文赏析、总评等,使学生更易理解。
  • 我的世纪,我的野兽: 曼德尔施塔姆诗选

    我的世纪,我的野兽: 曼德尔施塔姆诗选

    本书收入的曼德尔施塔姆作品,囊括了作者各个时期的诗作,有很大的代表性。诗人对语言、真理和星光有着永恒信仰,他是“文明之子”,超越了他所处的国度和时代。
热门推荐
  • 花都极品高手

    花都极品高手

    普通高中生叶阳获得系统后会怎样?且看他一路装逼,打脸,泡妞,耍纨绔
  • 涉仙路

    涉仙路

    修仙不易,修心为上,汝能持否。经年之后,舒冉方悟得师尊这短短十二字中饱含的深意。世人皆言修仙一道如上天梯,稍有不慎粉骨碎身。舒冉却觉得,修仙如涉长渊。急流囷囷,清波盘盘,沾了沁,触了染。一道行来,无人得善其身。万千年后,当她登临仙道,终于明白修仙道上,本无什么女主女配之别。惟赖本心而已。简约版:一朝穿越异世界,舒冉发现自己竟成为书中炮灰女配,涉于仙道之上,扭转原著之中的炮灰结局。无CP,只问仙道,不涉情缘
  • 灵动天地之炎霆传

    灵动天地之炎霆传

    这里是灵力的世界,灵级分为微灵-灵士-灵者-大灵者-灵师-灵侠-灵王-灵侯-灵皇-灵爵-灵君-灵极-圣灵-灵帝
  • 操盘

    操盘

    大陆股市大量庄股跳水,庄股财慧传播也快撑不住了。对财慧传播控盘的陈建年找江彬和苏震清求救。一番天人交战之后,江彬被迫妥协。江彬迷失自我,在财慧传播股票上采取了不切实际的操作,加上内部泄密,导致盟友阵营倒戈,他和他的阳明投资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挫败,因此陷入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消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瑢瑄

    瑢瑄

    清河日丽破乘舟,余香凤归俗世缘。谁也不会想到这短短的两句诗会牵扯出一段扑朔迷离的故事。猜忌,背叛,悲伤,利用······真假难辨。瑢瑄原本想用三年时间留给自己一个往后可以回忆起来便觉得轻松快乐的旅程,可是渐渐的她发现不对劲了,好像自己成了一个麻烦体的本源,总是会有麻烦找上门来,还有这老是往自己身边凑的人是怎么回事?
  • 男人死开

    男人死开

    你知道男人应该怎样才合格吗?温柔贤良,三从四德,在家从母,成婚从妻,妻死从女。家规是这么写的,谁这么变态啊。女人心中的男人应该是这样的:人高马大,走着潇洒自如,站着风流倜傥,偶尔帮你开开车门,拉拉椅子,然后捏着你的下巴一口烟喷下来。可惜,好男人都有主了。要么娘娘腔姐也杀了??好纠结哇!!
  • 古来征战几人回

    古来征战几人回

    怛罗斯之战,是中世纪两大帝国的一次交锋,也是世界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一场战役。但是就是这样一场重要的战役,在中国史书上却只留下一些模糊不清的记载,这给人们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于是,在我的脑海中就形成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卷进历史漩涡中的小人物的故事……
  • 地下室

    地下室

    《地下室》讲述北京地下摇滚乐队聚散离合的故事。线索人物小航是一个来自小地方的男孩,他为了追寻摇滚精神,从家乡到北京,参加亚飞的乐队,见证了乐队生存的艰难,目睹了奇奇怪怪的爱情和人生。小航变得凶恶,最终引起了一场内讧,导致乐队解散。小航在音乐理想碰壁之后,他见到初恋女友漫漫,惊讶于漫漫的变化,原来不只是自己,每个人都变了,失落的小航回到家乡却不再能适应家乡的环境。而昔日队友的巨大变化让他再回到北京做自己向来唾弃的小白领,在纪念前辈之死的演出中看到仍然坚持音乐理想的亚飞,受到感召,辞了工作逃了婚姻抛掉一切。重新回到地下室……
  • 江湖撩汉手之弃妃逆袭

    江湖撩汉手之弃妃逆袭

    一个女魔头的一生该如何度过?变成白富美,迎娶高富帅,走上人生巅峰不不不,这些都不够。我要做的是把那些想弄死我的人一个个变成忠犬。该小说江湖风,所有入魔均指走火入魔,和玄幻类的没有关系。剧情原创,严禁任何形式的借鉴与抄袭。如有雷同,哈哈哈,怎么可能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