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89200000029

第29章 近代史(6)

1718年,查理十二世在进攻挪威时阵亡,该年俄瑞两国亦开始进行和谈,但却谈不拢,结果战争于1719年重启。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在厄塞尔海战和克琅加姆岛海战再度大败瑞典舰队。1720年俄军攻进瑞典,瑞典兵败如山倒,只得与俄国进行不平等的和谈。1721年,两国签订《尼斯塔德条约》,瑞典丧失大片土地,在三十年战争后所得的优势尽失,而俄国则取得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并从此称霸波罗的海,成为欧洲列强之一。

波尔塔瓦战役在战术上有哪些创新?

1709年7月8日,在俄瑞北方战争期间,俄国军队与瑞典军队在波尔塔瓦进行总决战,结果俄军大获全胜。瑞军被击毙9000余人,被俘1.8万余人,损失火炮32门和全部辎重,俄军牺牲1345人,伤3290人。波尔塔瓦战役改变了俄国在外交上的孤立处境,提高了俄国的国际威望,动摇了瑞典的军事强国地位,打破了查理十二世不可战胜的神话。在北方战争爆发后抛开俄国的波兰和丹麦重新同俄国订立反瑞典军事同盟,“北方同盟”再度恢复。而后,俄国势如破竹,取得了对瑞战争的最终胜利。波尔塔瓦战役在战役计划的制定、战斗队形的编排以及战场的工程构筑等方面,都摆脱了一线式战术旧框框的束缚。构筑前进阵地,留有充足的预备队,和利用地形的遮蔽性能,是这一次战役的战术创新。

俄国为何迁都圣彼得堡?

1703年5月初,俄军从瑞典手中夺取了涅瓦河沿岸的土地。同年5月27日(俄历16日),彼得就下令在涅瓦河口的扎亚奇岛修建圣彼得堡要塞,后来改称为彼得-保罗要塞。彼得最初关注的是巩固要塞,建立对瑞典作战的坚固前沿阵地。以后逐步扩大建筑面积,在几十个岛屿上建立起房屋。1713年,彼得一世正式将圣彼得堡定为首都。他邀请法国人勒布隆来为圣彼得堡制订城市建设总规划。还邀请意大利、德意志、瑞士等国的建筑师来圣彼得堡主持修建各种不同于莫斯科风格的建筑。

圣彼得堡初建时,是一片沼泽草地,到处荒无人烟。彼得下令各地每年要为圣彼得堡建设工地提供4万劳动力。彼得一世经常手里拿着一根棍子到各个工地查看。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荒野的河口兴建起一座10万人的大城市,一个新的、富有朝气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圣彼得堡和莫斯科不同。它完全是彼得一世根据他执政的需要、改革的需要、对外战争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圣彼得堡打开了俄国通往欧洲的窗户,成为推动俄国学习西欧的基地。马克思说:“仅仅对波罗的海诸省的征服并没有把彼得大帝的政策与其祖先的政策区别开来,都城的迁移才显示出他征服波罗的海诸省的真正意义”。彼得一世正是通过定都圣彼得堡来表达了他割断旧的莫斯科传统的决心,展示了他与西欧争雄天下的抱负。

奥古斯塔是怎样成为叶卡捷琳娜二世的?

叶卡捷琳娜二世,俄国女皇,原名索非亚·奥古斯塔,1729年4月21日出生于德国斯特丁,1796年11月6日逝世于普希金市。1762—1796年在位。1743年,14岁的索非亚·奥古斯塔随母亲约翰娜·伊丽莎白来到俄国,在一场政治婚姻中嫁给了俄国女皇叶丽萨维塔的外甥彼得三世·费奥多罗维奇,并皈依俄国东正教,成为俄国人。俄国女皇叶丽萨维塔讨厌索非亚·奥古斯塔这个名字,因为同她父亲争权的那位姑妈也叫索菲亚。为了纪念自己的母亲叶卡捷琳娜一世,她就把未来儿媳改叫叶卡捷琳娜。

叶卡捷琳娜被定为皇储配偶以后,过得并不轻松,叶丽萨维塔女皇对她时冷时热,丈夫彼得三世·费奥多罗维奇宠爱情妇,经常羞辱她。在这期间,叶卡捷琳娜自称“无时没有书本,无时没有痛苦,但永远没有快乐”。1761年,女皇叶丽萨维塔去世,正在怀孕的叶卡捷琳娜不敢轻举妄动,眼睁睁看着她的丈夫兼死敌彼得三世·费奥多罗维奇登上了皇位,成为沙皇彼得三世。彼得三世上台之后一系列令人目瞪口呆的行动,终于将叶卡捷琳娜逼上了绝路。他下令在“七年战争”中胜利在望的俄罗斯军队停止战斗,退出所占的普鲁士土地,与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签订和约,只因他是腓特烈二世的崇拜者,还准备“亲自率领一部分军队,听从腓特烈二世的指挥”。在国内,他要俄罗斯人改信路德教,宣布信东正教的人为异教徒,没收东正教会的财产。结果,自然是人心思变。叶卡捷琳娜在她的情夫奥尔洛夫兄弟和哥萨克首领拉祖莫夫斯基的帮助下,发动政变,成功夺取皇位,囚禁了彼得三世。

1762年7月17日,彼得三世被毒死,叶卡捷琳娜迅速登上俄国女沙皇的宝座,自此大刀阔斧,力行革新,掌控与操纵这个以男性为主的世界达三十多年之久。因治国有方、功绩显赫,其才干与名气闻名世界,成为俄国人心目中仅次于彼得大帝的一代英主。被尊称为“叶卡捷琳娜女皇”。

叶卡捷琳娜二世因何买下狄德罗的藏书?

叶卡捷琳娜二世早年曾读过许多西欧启蒙思想家的作品,在流行“开明专制”的时代,她也使自己成为这一时髦的追逐者。她赞助和支持俄国艺术的发展,反对愚昧和落后,比西欧任何一位君主都更慷慨地资助哲学家和艺术家。伏尔泰形容叶卡捷琳娜二世是欧洲上空最耀眼的明星。此外,叶卡捷琳娜二世还在哲学家狄德罗窘迫到不得不变卖自己的大量藏书来维持生计时,花几十万卢布买下狄德罗的所有藏书,并委托狄德罗保管。叶卡捷琳娜二世认为,在狄德罗去世之前让他和他的书分开,“是一件最痛苦不过的事”。

你知道普加乔夫起义的过程吗?

叶卡捷琳娜统治时期,采取维护大贵族和大地主利益的政策,残酷剥削和压榨人民。那时,地位最卑下,遭遇最悲惨的是农奴,他们是地主的私有财产,地主可以任意侮辱打骂他们,也可以把他们当牲口一样任意买卖。农奴们不堪其苦,都想起来反抗沙皇,只是没人领头。后来,这个领头人终于出现了,他叫叶梅连·普加乔夫。普加乔夫生于顿河沿岸齐莫维斯克镇的一个贫穷的哥萨克家庭。18岁时被征兵到波兰打仗;又参加过对土耳其的战争,由于作战勇敢,被提升为少尉。后来因为生病,退伍回乡。

1773年9月17日,普加乔夫率领由80多名哥萨克组成的小队伍去攻打雅伊克城堡,揭开了起义的序幕。他们首战告捷,接着便向奥伦堡进军。奥伦堡城池坚固,有重兵把守,易守难攻。普加乔夫决定采用围城打援的战略,长期围困奥伦堡。在此期间,普加乔夫成立了军事委员会,加强部队的组织建设。

叶卡捷琳娜二世得知普加乔夫起义的消息后,调动三路大军增援奥伦堡。第一路大军的主力有2万余人,由卡尔将军率领。卡尔没把普加乔夫放在眼里,他带着队伍漫不经心地向奥伦堡开来,不料在半路上中了普加乔夫的埋伏,险些被炸死。卡尔刚要下令还击,起义军的骑兵已经发起猛攻,挥舞着马刀掩杀过来。官兵仓皇应战,哪里招架得住,不一会儿就四散溃逃了。第二路援军由本尔内舍夫上校率领,在渡河时被义军包围,本尔内舍夫见势不妙,急忙化装成马车夫逃走,结果被起义军抓住,当场处死。第三路援军听见两路人马溃败的消息,不敢大意,绕路冲到奥伦堡城下,被守城的官兵接了进去。

1774年春天,叶卡捷琳娜二世再次派大军增援奥伦堡,3月22日,双方在谢季塔瓦展开激战,起义军遭到惨败。4月1日,起义军在萨马拉激战中再次受挫,只好从奥伦堡撤退,撤向巴什基尔地区。7月12日,普加乔夫率领起义军向俄国南方另一军事重镇喀山发动猛攻。经过激烈战斗,起义军攻破喀山城,官军仓皇逃走。两天后,官军反扑过来,普加乔夫不得不从喀山撤退,西渡伏尔加河,向顿河挺进。普加乔夫打算发动顿河地区的哥萨克去攻打察里津,然后进攻莫斯科。在西进途中,沿途又有无数群众参加起义,起义很快席卷了诺夫哥罗德省和沃龙涅什省。叶卡捷琳娜二世急忙从土耳其战场上调回苏沃洛夫的部队去追击普加乔夫。8月25日凌晨,双方在萨尔尼科夫展开决战,起义军被击溃。1774年9月4日,起义军军事委员会成员特沃洛戈夫,炮兵长官丘马科夫等叛徒,把普加乔夫捆绑起来,交给了雅伊克镇的沙皇政府当局。

1775年1月10日,普加乔夫在莫斯科被叶卡捷琳娜二世杀害。俄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被镇压下去了。

俄国为何发动第四次俄土战争?

18世纪初叶,俄国通过“大北方战争“夺取了波罗的海出海口,但在南方,彼得一世却屡屡受制于土耳其,始终未能打开黑海出海口。因而,继彼得一世之后的俄国历代沙皇都把制伏土耳其、夺取君士坦丁堡和达达尼尔海峡及博斯普鲁斯海峡看作俄国外交政策的重中之重。俄国女沙皇安娜·伊万诺夫娜即位后,于1735年乘波兰王位继承战争爆发之际,挑起第四次俄土战争,意图夺取黑海北岸和克里木半岛,实现历代沙皇的夙愿。

在战争中,俄国一直掌握着军事主动权。1736年5月31日,米尼赫元帅的第聂伯河集团军攻占彼列科普,然后又占领克里木汗国首都巴赫奇萨赖,但由于瘟疫流行,粮秣和饮水不足,俄军被迫撤回乌克兰。俄军拉西将军指挥的顿河集团军,在布列达利海军中将的顿河区舰队的支援下,于1736年6月30日攻占亚速。1737年7月顿河集团军在区舰队的协同下强渡锡瓦什湖,在萨尔吉尔河交战(1737)中击溃了克里木汗的军队。7月13日,第聂伯河集团军攻克奥恰科夫。同年,奥地利参战,但奥军屡战屡败。为了接应瓦拉几亚和波斯尼亚的奥军,俄军于1739年初向摩尔达维亚展开进攻,使战争发生了转折。8月,第聂伯河集团军在斯塔武恰内战役(1739)中击溃土军。根据摩尔达维亚代表团的请求,摩尔达维亚并入俄国。俄国面临瑞典入侵的威胁,而盟国奥地利又退出战争,不得已而同土耳其签订了《贝尔格莱德和约》(1739)。根据1739年9月俄土《贝尔格莱德和约》,亚速再次归俄国所有,第四次俄土战争结束。这次战争使俄国在南侵的道路上又大大跨进了一步,但尚未打开南部出海口。

波兰“贵族民主制”有何弊端?

1505年,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议会在卢布林通过两国合并成立统一的波兰共和国的决议,首都由克拉科夫迁到华沙,史称波兰第一共和国。波兰共和国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农奴制国家,面积达31万平方公里。17世纪后半期,波兰的农奴制进入危机阶段,1648年,赫梅利尼茨基领导的哥萨克在乌克兰举行民族起义。统治阶级内部亦分崩离析,1652年,大贵族迫使议会通过自由否决权,1654年,沙俄对波兰宣战,兼并了第聂伯河以东的乌克兰。北方战争初期,波兰被迫追随俄国参战。1655年,波兰-瑞典战争爆发,波兰丢失部分领土。1733—1735年,俄、奥与法、西、撒丁为争夺波兰进行了战争,严重破坏了波兰主权和国家经济。

波兰第一共和国的政治制度非常特别,称为“贵族民主制”。这种制度有两根支柱,一个叫自由选王制,国王由贵族选举,凡不是贵族就没有民主权力;一个叫自由否决权,只要有一个议员反对,这项议案就不能通过。而真正的民主遵从的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所以这种贵族民主造成了波兰极端的民主和无政府状态,在有争议的议题上往往议而不决,从而导致波兰的最后衰亡。

5月3日是哪个国家的国庆日?

1772年,俄国与普鲁士、奥地利第一次瓜分波兰,得到了白俄罗斯和拉托维亚的一部分。波兰爱国人士进行了灭亡前的反抗,1791年5月3日,爱国党通过了《五三宪法》,宣布废除自由选王制和自由否决权,结果遭到俄普两国的联合打压。《五三宪法》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从此,5月3日成了波兰人民的盛大节日。后来,这一天被定为国庆日。《五三宪法》是欧洲第一部、也是继美国宪法之后的全球第二部宪法,因宪法中包含有部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波兰历史上被几次瓜分?

1772年5月,沙皇俄国、普鲁士、奥地利三国在彼得堡会谈,于8月5日签署第一次瓜分波兰的条约。据此,波兰丧失了约35%的领土和33%的人口,波兰成为俄、普、奥的保护国。1793年1月23日,俄、普在彼得堡签订第二次瓜分波兰的协定,经第二次瓜分,波兰成为仅剩领土20万平方公里、人口400万的小国,成为沙俄的傀儡国,波兰国王未经沙皇许可,不得与外国宣战与媾和。1795年1月3日,俄、奥签订第三次瓜分波兰的协定,10月24日,普鲁土也加入该协定。根据该协定,波兰领土被全部瓜分。“俄国吞并了立陶宛、库尔兰、西白俄罗斯和沃伦西部,把边界推进到涅曼河-布格河一线,共12万平方公里,人口120万;奥地利占领了包括克拉科夫、卢布林在内的全部小波兰和一部分玛佐夫舍地区,共4.75万平方公里,人口150万;普鲁士夺得其余的西部地区、华沙、其余部分的玛佐夫舍地区,共5.5万平方公里,人口100万。”至此,存在了800多年的波兰国家灭亡了。概括在三次瓜分波兰的过程中,沙俄夺占的领土约占原波兰领土的62%,共约46万多平方公里;普鲁士夺占约20%,共约14.11万平方公里;奥地利夺占约18%,共约12.18万平方公里。经历了这三次瓜分之后,波兰亡国,波兰就从欧洲地图上消失长达123年之久。

何谓武装中立同盟?

武装中立同盟是指北美独立战争期间,俄国联合丹麦、瑞典结成以武装保护中立国船只在交战国海岸自由航行的同盟。北美独立战争爆发以后,英国实行海上封锁,在攻击交战国船只的同时,亦经常抢劫中立国船只,威胁到俄国等中立国的利益。1780年 2月,俄国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为保护战时与交战国进行贸易,向英、法、西等国宣布如下原则:中立国船舶可以自由地在交战国港口之间及其沿岸航行。除战时禁运物资如武器、弹药、造船器材等外,交战国不得夺取中立国船舶上的敌货。同年7月和8月,俄国先后同丹麦、瑞典订立条约,约定装备若干战舰,用以保证上述原则的实施,形成以武力保护中立国权利的同盟。后其他中立国荷兰、普鲁士、奥地利、葡萄牙等也陆续加盟。1783年,美英缔结《凡尔赛和约》,该同盟解体。

同类推荐
  • 三国征服者

    三国征服者

    游戏宅男刘邈玩一款三国游戏时,意外穿越到了汉末,更意外的是他不仅带去了游戏系统,还带去了自创新武将,并可以训练出中华历史上各种强大的特色兵种。燕云十八骑、玄甲军、背嵬军、白袍军、神臂弓卫等等历史特种兵尽数登场,与陷阵营、白马义从、虎豹骑、白耳兵、元戎弩兵等三国特种兵一决高下。主角能在这个群雄云集的大时代里大杀四方吗?他能弥补历史的遗憾吗?这里才是梦幻的三国,是英雄的三国,是你想看的三国!
  • 乱世黎明

    乱世黎明

    第一次写书,希望大家多多照顾!写的不好之处,敬请包含!崇祯是个新世纪青年,没事就看看明朝的一些东西,这可能是跟他的这个名字有关系吧,他都很好奇,老爹是咋想的?给他取了个崇祯的名字!但是名字是爹妈给的,他也是很无奈!恭送大明皇帝上路!看着电视剧里面王承恩悲凉的喊着,崇祯也感觉深深的难过,虽然自己不姓朱,可自己名字跟他的年号是一样的啊!这难道不是缘分?不由得为了他难过,16年兢兢业业,最后不但没有中兴大明反而成了亡国之君,可悲可叹!同时也为汉族难过,从此清军入关,掀起了一阵血雨腥风!可能苍天感受到了他的这份难过,竟然让他穿越回了明末,成了新的崇祯皇帝,这难道就是冥冥中自有天意?敬请期待,乱世黎明!
  • 名牌师叔

    名牌师叔

    本阵龙虎腾跃起,麾下狼骑横九里。脚踏七星展黄旗,天命归我谁睥睨!没错!我就是姬铭川,传说中鬼谷的那个名牌师叔。来来来,叫声师叔听听先!要是叫得师叔我舒坦了,我就跟你们讲讲我当年精彩奇幻的穿越故事。剧情杜撰,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夏初之汉骑

    夏初之汉骑

    刘睿没想到自己穿越了。唉,既来之,则安之。第一年:我决定先当个军阀,但是,咱们得先找个地方种种田第五年:什么?要老子称臣纳贡,你特么吃翔去吧第十年:老子的铁骑天下无敌。白皮猪?老子照揍不误第二十年: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 民国之纺织霸主

    民国之纺织霸主

    清末民初,中国内忧外患,民不聊生,有识之士苦寻救亡图存之道。要平外患,需有强军利器;要有强军利器,需建强大之重工业;要建强大重工业,需有充沛的资金投入;要有充沛资金,需培育能盈利之大产业。要抚内忧,需杜绝民乱;要绝民乱,需保民衣食;要解决民众衣食,需提供充足就业;要解决就业,需培育劳动密集之大产业。这是实业救国的逻辑!这是一个后进国家工业化的故事!我们的工业之路就从纺织开始……
热门推荐
  • 相见如初见

    相见如初见

    年复一年,春光不必趁早,冬霜不会迟到,相聚别离,都是刚刚好。若无相欠,怎会相见?只如初见。
  • 61个故事学会高效听课

    61个故事学会高效听课

    学生的大部分知识都是通过老师的讲课来获取。听课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理解知识、增长知识、接受知识的重要环节,还是发展智力、锻炼观察力、培养思维力、提高记忆力和激发想象力的重要途径。本书围绕四大听课基础环节,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了优秀的学习指导,其中包括符号预习法、问题目标预习法、横纵听课法、摘录式笔记法、表格式笔记法等多种适用于中小学生的学习方法,配合61位名人有关学习方法的小故事以及名校师生的经验谈,让中小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高效听课的方法和途径。
  • 判官店

    判官店

    红尘伴盏醉今朝,碧霄随风笑黄巢。权倾天下遮云际,旌旗胜血苍穹飘。
  • 羽航

    羽航

    “叶文羽!我聂航,会搞定你的!”“哦?是么?拭目以待。”
  • 剑游

    剑游

    一剑出入青冥,遨游四海。登山之巅,看天下风云!
  • 脑洞接龙

    脑洞接龙

    脑洞合集,有许多个小故事组成,内容沙雕智障,没有逻辑嗨嗨嗨就可以了。
  • 错身奇缘之爱一非凡

    错身奇缘之爱一非凡

    佛说:“人妖殊途,人与妖结合必遭天谴。但佛本慈悲,就赐你们转生三世的机会,只要这三世中有一世你们能够名正言顺的结为夫妻,花妖就可以免遭天谴并永世为人。如果三世都不能圆满,那么不仅你之前三世是善德都会消散,还会沦为畜道,而花妖则会神魂俱灭,你愿意吗?”“我愿意!”虽说和尚戒色,无奈情关难过……轮回转世,他还能找到她吗?作为福伦集团总裁的时亦凡从来没有想过,自己醒来时竟然上了狗身……还遇见了她!在每次喝过酒之后苏一就会做一个奇怪的梦,梦里有个叫净尘的和尚还有一个跟自己长相一模一样的花妖……这是怎么回事?
  • 修仙极限

    修仙极限

    他...…镜红尘,来自四大古老修仙家族之首的镜族。天赋异禀、天地异象伴生,却流亡天下、历经磨难,危机即是机缘,修炼面临大劫如何不疯狂?不疯魔不成魔,乱世将至、天才云集,一颗新星即将拔地崛起,在群星璀璨的夜空中绽放光芒。
  • 极品四校花

    极品四校花

    家世出众!面容姣好!势利强大!某四女却表示这都没啥大不了的!最主要的是:她们的“狐朋狗友”多的是。大有一种“朋友在手,天下我有”的趋势!某日,某四女被人问起:“遭人诬陷,你们怎么看?”某四女淡定表示:“有什么好看的?”反正她们还有男朋友,这点小事不用她们操心。“被人设计,你们打算怎么办?”表示:“该咋办咋办!”她们的损友可是混黑道的,分分钟突突了你!被别人用身份碾压,她们果断曝光家世,绝地反压!哼哼!跟我们腹黑傲娇的某四女玩手段,先掂量一下自己吧!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