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庆后养奶牛,这中间的逻辑不难理解。娃哈哈生产乳制品,如果拥有了自己的奶源,无疑将会提高产品的质量。恐怕这一点,也是他在三聚氰胺事件中得到的启示。
而且,娃哈哈现在还在销售奶粉,不是自己生产,是委托荷兰厂商贴牌生产的原装进口奶粉,宗庆后为其取名为“爱迪生”。按照宗庆后的性格,他应该不会继续贴牌,肯定是想在奶粉行业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对他来说,现在应该是个好时候,因为中国乳品行业缺乏真正的领军企业。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对中国乳业来说,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老品牌三鹿魂飞魄散,强势品牌伊利、蒙牛伤痕累累。综观中国奶粉行业,国外品牌占据了主流地位,国内品牌几乎全部沦为陪衬。
市场竞争,优胜劣汰是铁律,造成今天这种局面,只能说是市场的选择。可是另一方面,对国内奶粉企业来说,不能不算作一种悲哀。
别人或许可以忍受,意图在奶制品行业有更大发展的宗庆后,绝对不会坐以待毙。或许,这可以从他的性格中看出一丝端倪。
当年,娃哈哈和达能之战,很多人应该还记忆犹新。凭借多年的资本市场历练,狡黯的达能视娃哈哈为一道“美味大餐”,自然秉持“先吞进去而后快”的想法。当时,达能高调指责娃哈哈违反“契约精神”,侵占了其在合资公司的利益。一些新闻媒体不了解事实,偏听了达能的一面之词。
在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娃哈哈会像大宝、南孚电池等沦为国外品牌附庸时,宗庆后据理力争,抵抗住了达能的种种“威胁利诱”——无论是达能将动用100亿元打官司,还是达能并购后将提供给他6000万美元的补贴,宗庆后始终把娃哈哈掌握在自己手中。
强势性格,也往往能造就强势品牌。更何况,娃哈哈也一直比较有“儿童缘”。“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这句广告语伴随着许多儿童长大成人,进而影响着他们的下一代。在乳制品方面,娃哈哈没有负面影响,人们对娃哈哈产品的忠诚度,是一些乳制品企业所不具备的。而这更增加了宗庆后进入奶粉行业的信心。
回过头来看,2010年,宗庆后就放出话来:不惧洋品牌,3年要领先。现在,宗庆后把自己的奶源放在荷兰,采取的是轻资产战略。可是,奶粉直接在国外生产,质量能否保证,这是一大疑问。
虽然可口可乐也在全球很多国家设有分厂,我们在国内喝的可口可乐,作为一种国夕卜品牌饮料,其生产地却明明白白是国内。但毕竟可口可乐的品牌影响力已经足够强大,无论在何地生产,不会影响其销售。
宗庆后的“爱迪生”奶粉却不同,作为一个奶粉行业初出茅庐的新品牌,名字已经起得洋味十足,生产场地再继续设在国外,很容易让人误解成与惠氏一样的洋品牌。难不成宗庆后打算用一种“洋品牌”来壮大国产品牌的势力?
把奶粉的原料地设在国夕卜,就成本来讲,无论如何都应该比国内高。长期来看,宗庆后在国内寻找奶源是早晚都要发生的事情。可是,即使把奶源放在国内,也不一定能免于像三鹿一样,疏于管理或监督机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自建奶源、亲自投资并管理生产,才更放心。
在欧洲考察了一圈回来后,宗庆后才意识到在养牛产业上国内与国外的差别。现在,娃哈哈每年消耗奶粉120万吨,等同于20万奶牛的产量。而国内农民养牛,产奶量只有3~4吨,欧洲却高达12~15吨。
仅仅依靠农民养牛,难以实现规模化效应,专业化养牛才是一条更靠谱的路。不过,专业化养牛如果仅仅依靠宗庆后和娃哈哈实施,毕竟势单力薄。再者,作为一家以饮品为主业的企业,正准备迈开多元化的步子,也不可能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养牛上。这就为其他“养牛人”提供了机会。宗庆后有言在先:“优质的奶源,企业不差钱。”
而且,每一个行业的兴盛衰落都顺承着起起伏伏的规律,想当年,蒙牛等乳制品企业获得融资,几乎信手拈来。现在,连宗庆后都打算为乳业新一轮的“雄起”迈出第一步,你还犹豫什么呢?
你们忙,我要回家种大米
人们的印象中,往往都是一些不循规蹈矩的人才能做成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而一些循规蹈矩的人,不是去考了公务员,就是进了事业单位,或者选择去一家公司做职员,老老实实从基层开始做起。
这两种人,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只是人生轨迹不同罢了。在很多人看来,在互联网创业成功的一些人,大多头脑比较敏锐,不会循规蹈矩。否则的话,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说不定还留在美国硅谷做中产阶级,或者老老实实做着教书先生,又或者在大公司做高收入的高管。
在一般人眼中,京东商城老总刘强东应该也属于这个行列。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专业毕业后,他在一家日本企业做了两年的白领。当家人为他谋了个不错的差使高兴之时,他却偷偷溜到中关村租了个店面,创办了京东公司,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不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刘强东还不能算作在互联网界创业成功的人,他创办的京东商城现在仍处于烧钱阶段:2011年4月刚刚创造互联网界融资第一的纪录,获得15亿美元的投资,但至今还没有实现人们眼中的鲤鱼跳龙门一一上市IPO。
尽管如此,应该没有人会轻视京东商城和刘强东,毕竟京东商城已经跃居中国82%市场的“NO.1”,后来居上超过淘宝、卓越等前辈。否则,投资者不会对其另眼相看。高额融资的背后,体现的是资本对京东未来的高估值。刘强东自己也放言,估计2013年在美国上市。
上市之后,会诞生多少亿万富翁、千万富翁,会不会超过当年阿里巴巴的辉煌?
正当人们期盼着刘强东全心全意带领京东商城创造新的IPO奇迹时,2011年2月,他却发了一条微博:“今天做出了一个决定,回宿迁老家租赁5000亩土地,自种大米。其实去年我就租了700亩土地,种的大米公司员工自己吃。过几天把剩下的拿出来和大家分享,没有一滴化学农药,没有使用一粒化肥,周围土壤和水质没有任何污染。”
对刘强东来说,做82%是不是他最擅长的事情,这点不敢肯定,但种大米肯定不会是他的强项。要说实战经验,农村有一大批人几乎每天都在种植大米;说理论和技术,各种研究所有一大批专家几乎每天都在做着各种有关大米的试验,在种大米上,他们似乎都比刘强东强很多。
刘强东是社会学专业出身,社会科学学科与大米种植没有一点关系,现在却跑来种大米,不一定像他说的,只是为了给员工吃放心米。否则,为什么还要煞费苦心扩大经营,拿出来“分享”?
2011年5月31日,刘强东又在微博上发表“号外”:“我自种的大米终于上柜了。它的品质和安全性无可置疑,唯一遗憾的是有点贵!去年只种了几百亩,今年有数千亩,希望可以降低一些成本!”
听着这画外音,虽然有“安全”和“品质”这两个听起来比较安心的词语,但“上柜”、“降低一些成本”等极具商业气息的词汇更让人关注。说到底,刘强东想要做的可能不仅仅是种点大米,更有可能是想把种大米这种投资,当成自己的另一份事业来做。
如果你真去捧场,会发现不是有点贵,而是挺贵。每袋大米5千克,售价为128元,与市场上的普通大米相比,价格高出了一大截。
而且,刘强东给自己的大米起了一个不错的名字,叫“来龙有机大米”。要说,这个名字起得既有点意思,也差那么点意思。
按照国家规定,连续3年生产有机米后,才能够正式称为“有机大米”。现在,刘强东只种了1年,就敢声称“有机”,确实有点大胆。
可是,这份大胆中也含有一些心急的成分。有机概念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无疑,而且这个概念已经狠“炒”了很长一段时间。刘强东自然也想攀附上这趟“有机列车”,只不过因为着急,忘记排队买票,就匆匆上车。
车票不是没有,刘强东想再继续乘坐,只要去售票大厅排队就可以。创业多年且把京东商城经营得风生水起的刘强东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在自己“有机”的这个“口误”上,他也表现出大度和坦然,在微博上发表道歉和声明:“如果有希望退货的,京东承担一切赔偿责任。”
原本购买的人就不多,退货的人当然也寥寥无几。不过,打开2011年8月和9月京东商城的粮油货架,来龙有机大米的货架却被腾空了。同时,他还不忘继续做广告:“新的大米马上就要上市了!”
看来,在丁磊诚心养猪之后,这次刘强东真的是和大米杠上了。互联网大佬如此费心跨界,纯粹为国计民生考虑?这一点不能完全排除。同时是否也在为自己开疆拓土?这一点也让人不敢排除。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留下的阴霾至今仍然没有完全消散。次贷危机、债权危机等一系列经济事件,告诉了人们虚拟经济的虚弱一面。对互联网企业,尤其是B2C企业来说,其实一直都存在一个心病:尽管一直扮演着连接用户和实体企业之间的管道,B2C却仍然属于虚拟一族。
之前互联网概念还没深入人心时,大多数实体企业不重视互联网,更缺乏网络经营能力,自然需要互联网企业充当自己产品和消费者的媒介。现如今,随着互联网普及到大街小巷,随便一个中学生都能够建一个自己的网站,实体企业们不再甘心掏钱给“中介”,而是纷纷“自力更生”,建自己的网,卖自己的“粮”。
中粮集团建了“我买网”,把自己旗下的产品放在上面销售;苏宁电器建了“苏宁易购”,给自己实体卖场的产品在网上安了个家,而且直接冲击京东商城。诚然,家电B2C:是京东商城的强项,但在家电销售上,苏宁长期积累的口碑和经验优势也不能小视。
表面踌躇满志的刘强东,心里可能充满了压力。在全球粮食危机的背景下,想到自种大米可以利用现有的B2C优势,这一招还算高明。这样,自己既有了实业,又有了网络销售平台,还有完善的物流渠道,经营起来更踏实。
现在,唯一挡在他面前的可能就是种大米的规模。即使真如他所说,再租赁5000亩土地,加上原来的700亩,5700亩的确也算不上大规模。如果他真心想在大米上“做文章”,会不会考虑利用投资来扩大自己的种植面积,这一点,对一些种植农场来说,恐怕是个不错的融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