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49800000027

第27章 天马、神龙与昆仑神话(2)

1966年,在汉昭帝平陵东北70米处汉代遗址距地表深2米左右,发现一件玉奔马。这件玉奔马通高7厘米,长8.9厘米,白玉雕成。据描述,此玉马“马足踏于刻有云纹的长方形托板上,昂头张牙露口,双耳竖立,两眼前视。身躯肥圆,用阴线刻出飞翼,四肢粗壮有力,作奔腾前进状。骑者戴盔,身穿短衣,两手按着马颈”(咸阳市博物馆:《近年来咸阳发现的一批秦汉遗物》,《考古》1973年3期。)。玉马刻出飞翼,显然不同于一般,而其上的乘骑者从文中发表的照片来看,应当是汉代流行的仙人或称“羽人”的形象,其双肩生翼而不是“穿短衣”,头上也不是戴盔,而是生出高出头顶的双耳(咸阳市博物馆:《近年来咸阳发现的一批秦汉遗物》,《考古》1973年3期。),如《抱朴子?论仙》所载“(仙人)邛疏之双耳,出乎头巅”。因此,仙人所骑的带翼之神马,极可能便是当时对“天马”的想象和造型。

河南洛阳出土的汉画像砖中也刻有带翼神马的图像,如一幅被定名为“骏马图”的画像砖上,刻有一马,体格粗壮,肩上生出短小而丰满的小翼,马体上还带有一个旋涡状的图案,其用意可能表示马飞翔时的飘逸感。类似的这种装饰图案在其他几例洛阳出土的天马画像砖上同样也可见到(王倩编著:《汉唐动物造型艺术》,页168,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

河南洛阳还出土过一方被名为“马与仙鹤图”的汉画像砖,其图案为一棵树下分别立有一马、一仙鹤,其中的立马肩生双翼,昂首挺立,与上例“骏马图”造型极为近似,也当系“天马”的形象(王倩编著:《汉唐动物造型艺术》,页168,左上图,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

另一例河南洛阳出土的西汉画像砖上也有天马的图像,马身硕壮,肩上生出短而丰满的翼,昂首挺立。已有学者正确地指出其可能为“艺术化的天马形象”(董依华等编撰:《中华五千年文物集刊?汉画像砖》,页46,台湾中华五千年文物集刊编辑委员会,2000年。)。

1992年,陕西灞桥呼陀寨汉墓中出土有一件陶质翼马,据介绍,“翼马作跪卧状,昂首,双目前视,长嘴微张,短耳后抿,短尾下垂,背生双翼”(高曼:《西安地区出土汉代陶器选介》,《文物》2002年12期。)。除中原地区之外,四川是较多保留有汉代天马图案及造型艺术的地区之一,可举出以下各例:

其中一类为雕刻在汉代石阙上的天马图案,多系高浮雕,造型生动,有呼之欲出之感。如四川绵阳杨氏阙右阙,左后角刻一翼马,其前一人,衣饰飘飞,神态轻盈似仙女,是为御者(重庆市文化局、重庆市博物馆等编:《四川汉代石阙》,页25,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四川雅安高颐阙主阙,据调查简报称,“四隅诸兽皆生双翼”,其主阙楼部右侧面有人物和翼马(重庆市文化局、重庆市博物馆等编:《四川汉代石阙》,页32,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细审考古调查报告,骆驼身有双峰,肩上生有短翼,身后紧随一胡人,头戴尖顶,似为牵骆驼人。翼马四蹄奔腾,生有短翼,一人紧随其后,头为双髻。这种翼马的性质当为“天马”,只是从造型上看,与河南洛阳画像砖上的翼马图案相比较,其双翼更为突出明显,已飘出身外,具有更强烈的“天马行空”的动感表现。能够帮助我们最终确认西南地区汉阙上这类带翼神马为天马的直接证据,可举出重庆忠县邓家沱石阙上雕刻带有“天马”铭文的带翼马图像。这幅图像位于该阙左阙斗石的右侧面,整幅图案为一马昂首而立,马身饰卷云纹,生出有翼,马背上部正中浮雕长方形榜题,榜文为汉隶“天马”两字,与此阙左侧面的“天禄”图像相对应(李锋:《重庆忠县邓家沱石阙的初步认识》,《文物》2007年1期。)。这是迄今为止唯一发现的有“天马”题铭的图像史料,不仅能够进一步支持本文对天马图像所作的考订,其史料价值更为重要。

此外,在汉代崖墓中也有天马的图案,如乐山麻浩一号崖墓内的“勒天马图”便是其中一例(详见本书第五章。),其雕刻方式与汉阙上的天马相似。

第二类为四川多见的东汉画像石或画像砖上的天马图案,这类图案多为减地浅浮雕或线刻。如简阳三号石棺一侧画像刻有天门、太苍、白虎等图像,另一侧刻有日、月、先人(仙人)骑、先人博等图像及文字(高文编著:《四川汉代石棺画像集》,图九八、九九,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其中“先人骑”为一头上有高髻、身上有羽毛的仙人骑一马,其寓意与上述陕西咸阳出土的玉奔马相同,推测其表现的应当是天马与仙人。

新津县二号石函上,刻有“天马图”,长80厘米,高80厘米,中间刻一马,一身着长袍之人以手牵马,似在与马交流。除以上这幅图画外,新津出土的石棺画像上还有“栓马”、“翼马”两图,这三幅图的构图方式非常接近,马的形象均为肩部有两翼,这种生有两翼的马即是传说中的天马(高文、王锦生:《四川新津县汉代石棺上之新发现》,《四川文物》2002年5期。)。

彭山三号石棺上有天马图像,天马生翼,站立于山峦之间(高文编著:《四川汉代石棺画像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另在新津县二号石函上,刻有“天马图”,长80厘米,高80厘米,中间刻一马,一身着长袍之人以手牵马,似在与马交流。除这幅图画外,新津、成都等地出土的石棺画像上还有“翼马”的图像,构图方式非常接近,马的形象均为肩部有两翼。对于新津石棺、石函上的带翼马,有学者认为其与汉代以西王母崇拜为主线的升仙思想有关,并且也指出其性质可能为天马(高文、王锦生:《四川新津县汉代石棺上之新发现》,《四川文物》2002年5期。),这个意见无疑是正确的。笔者认为,彭山三号石棺上天马站立于山峦之间的寓意,与文献记载中天马可载乘者登昆仑、入天门的观念正相对应,其身下的山峦,很可能即为昆仑神山的象征。此外,1978年在四川金堂县出土了两件东汉画像砖,其中一件在砖的一个侧面有一幅图案,前为轺车,后有身上生有羽毛的仙人骑马随行,轺车与仙人之间刻有阳文两字,曾被释为“元马”。另一方也在砖的同样位置上有相同的图案和文字,只是在砖的后部还加刻了墓主的姓名“王子冯”(《中华五千年文物集刊?汉画像砖》,页196。),其意义可理解为在天马和仙人的导引之下,墓主王子冯正在升仙途中。砖上阳刻的“元马”两字,有学者认为“元马意为良马”,当然这也可以理解为天马。但笔者认为,甚至不能排除另一种可能性:其中“元”字的字形与“天”极为接近,或原为“天马”两字的误写或误识。第三类与天马可能有关的考古材料为陶制灯台、陶俑之类,其造型独特,别有寓意。如成都市青白江跃进村汉墓中曾出土一件“人马陶灯”,陶灯的器座呈扁圆形,灯从上而下分为三层,每层均塑有骑马人像,手托灯盏,骑马人的形象均头上有高耸的两耳,长发披肩,在灯座的中央有头戴胜,双手拱于胸前的西王母坐像,底座上塑出象、蛇等图案(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成都市青白江跃进村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99年8期。)。笔者认为这类灯台上的神奇图案及造型的寓意可能均与四川地区以西王母为中心的信仰体系有关。其造型上下分为三层,很可能象征着“昆仑”之类的神山,故以西王母守护在天门的入口之处(霍巍:《汉代神话图像中的象征意义》,《华夏考古》2005年2期。)。由于灯台上的马上骑乘有仙人,如前所论,可以推测仙人所骑之马应具有天马的含义。此墓中还出土有两件单体的人马陶俑,造型与上述陶灯上的俑相同,上骑乘仙人。仙人的头上生出高出头顶的双耳(原简报将其定名为“骑马女俑”,笔者认为显然不确,其上骑乘者并非女性,而是仙人。《抱朴子?论仙》云:“(仙人)邛疏之双耳,出乎头巅”,可与之相互对照。),他们一手高举,屈腿骑于马上,一手叉腰,身下乘骑为昂首挺胸、前腿收蹄呈奔驰状的天马。

通过以上这样一些具体而形象的考古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人们对天马的形象化的理解,就是带翼的神马,它们多由仙人驾驭,可由昆仑和天门阊阖升入仙境。这类天马还常常与其他有翼动物共处,如上例中四川雅安汉代高颐阙上的天马,就是与有翼骆驼、有翼虎等并列,这也再次证明汉代有翼神兽的产生,实际上是将来自域外文明中的新事物(各类有翼动物),赋予其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内涵,从而融会形成一种新的艺术表现风格,可以说这是这个时期中外文化交流反映在造型艺术上的一个典型例证。

不仅如此,在汉晋时代西南地区的一些文献记载中,不少地方还出现了专门祭祀天马的“天马祠”:

如《华阳国志?蜀志》会无县条下载:“会无县路通宁州,渡泸得堂狼县,故濮人邑也。今有濮人冢,冢不闭户,其穴多有碧珠,人不可取,取之不祥。有天马河,马日千里,后死于蜀,葬江原小亭,今天马冢是也。县有天马祠。初,民家马牧山下,或产骏驹,云天马子也。今有天马径,厥迹存焉。”(笔者按:此条材料蒙张勋燎教授见告,特此致谢。)

又《华阳国志?蜀志》江原县条下载:“文井江上有常堤三十里,上有天马祠。”(笔者按:江原县系两汉旧县,蜀、晋因之,辖今崇州市及都江堰市岷江西南之地。)

由此可见,时人对西极天马的崇拜已达到何等程度,这与考古材料所反映的情况可以说是完全一致的。有一点引起我们格外的注意:在远离汉文化中心区域的西南地区,出现如此众多与天马有关的带翼神兽,并且文献记载还有相应的祭祀天马的“天马祠”,足以说明这一观念早已从中原传入到汉帝国的边缘地带,成为当时流行的天马崇拜观念。

三天马与神龙

中国的传统神话中,有所谓“龙马”,如《尚书?顾命》孔安国传曰:“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谓之河图。”《礼记?礼运》:“故天降膏露,地出醴泉,河出马图。”可见马与后来被视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龙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龙这种非实体的动物,在我国历史上有过一个相当漫长的发展过程,从新石器时代各地考古发现的“龙”发展演变到今天我们随处可见的龙的形象,是经过历代的加工、改造才成形的。但是,文献史料当中透露出的信息表明,先秦时期与西方最为接近的周人,认为体形高大的马也是龙。《诗?大雅?皇矣》记载周人有“禔类禔马”的习俗,大约与对马的祭祀活动有关。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周礼》中则进一步记载这种祭祠“马祖”的习俗:“乃祭马祖,祭闲之,先牧,及执驹散马耳,圉马。马八尺以上为龙,七尺以上为騋,六尺以上为马。”(《周礼?夏官?庾人》。)汉代仍有将马与龙相联系的记载。如王充《论衡?龙虚》云:“世俗画龙之象,马首蛇尾。由是言之,马,蛇之属也。”但最值得注意的,还是本文前面所引《史记》、《汉书》中在言及“天马”时对龙的特别垂青:“骋容与兮跇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天马徕,龙之媒,游阊阖,观玉台”。这表明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唯有“神龙”才能与“天马”相匹配,天马以神龙相为媒,可以漫游天门,直升天国。西域的良马因其形体远比中土的马为高大,故被称之为天马,如果按照《周礼》的说法,如在八尺以上,则其本身就已经是“龙”了。

顺着这条线索梳理下来,我们似乎可以明白汉武帝为何对“西极天马”情有独钟:实际上他所期冀的,就是自先秦以来古史传说中的神龙,而这种龙的实体,先秦时期最具西方知识的周人认为其即为体形高大(八尺以上者)的马,只是这种高头大马生于何处,在汉通西域以前中原人士大概无从知晓。随着汉通西域之后对于西方的知识背景的拓展,人们终于明白唯有从西域才可求得如此良马。

同类推荐
  • 宁夏掌故

    宁夏掌故

    本书以亲历、亲见为主,自清末民初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举凡与宁夏文史有关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社会及人物等等方面。
  • 一本书读懂中华民俗知识

    一本书读懂中华民俗知识

    本书介绍了民间岁时节日、人生礼俗、吉祥象征、民间游戏娱乐、生活民俗、生产民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科学技术、民俗信仰等中华民俗知识。
  • 感受红色格言

    感受红色格言

    红色文化有别于其他文化的根本点在于红色。故此,要探究红色文化的基本内涵,就必须由红色谈起。中国人的红色情结与生俱来,它流动在民族的血脉里,遗传在民族基因中。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 走进定西

    走进定西

    本书侧重于收集人文方面的背景资料,在定西的历史地理环境中,通过它的景观、民俗和民间艺术,给读者展示了定西简明的历史脉络。
  • 山西民间小戏

    山西民间小戏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热门推荐
  • 生刺

    生刺

    山村少年雨中出现,竹杖芒鞋,踩泥出村。纯净清淡的笑容下是冰河暗涌一般的强大信念。自此,妖魔鬼怪纷至沓来。且看他降服心中不平念,以刺生仙……书群号:1131536879生刺群聊
  • 重生之豪门世家复仇千金

    重生之豪门世家复仇千金

    既然你们无情,可就别怪我无意了。――by浅初夏/冷冰凝哼,浅初瑶,你终究是斗不过我。――by素依瑶
  • 穿越之纵横水浒

    穿越之纵横水浒

    不知各位读者是否记得:浔阳楼题反诗的宋江、拳打镇关西的鲁达、景阳冈打虎武松、胆小如鼠的白胜、嗜血好色的王英。不管后人如何评说,历史往事早已湮灭。前半段,热血激荡心胸,石碣镇七星聚义、白龙庙英雄相聚、三打祝家庄、夜攻曾头市,现在读来,仍旧激荡心胸。后半段泪水涟漪,恨宋徽宗软弱无力,恨高俅、童贯等奸臣当政、更恨宋江接受招安,毁了众兄弟性命。但,不诏安,后路可有?一个现代特种兵在战场上,精神穿越至宋代,重新带领众英雄扬我国威,壮哉我华夏文明!
  • 厉少宠婚:撩妻一百招

    厉少宠婚:撩妻一百招

    本以为嫁的是自己中意的白马王子,结果王子成了傻子,这婚结不结?一个落魄千金和一个傻子少爷,似乎也是天生一对对吧?在相处过程中,吴语嫣才知道自己是捡到宝了,想欺负他们夫妻?做梦!打白莲,斗负心汉,夺家产,落魄千金和傻子少爷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 法师头大

    法师头大

    他,名字叫唐保龙,属于龙洞办公室成员,又称为法师。他,脑里有个七彩的功能页面,页面功能有七彩键铃:红色是穿梭及透视,橙色档案,黄色是祈祷系可以食物水以及隔空取物等,绿色是幻术系,蓝色是技能法术系,靛色是进入龙洞办公室,紫色是呼唤系,可以呼唤部落及联盟。他,在各个空间里工作,厮杀拼命,为了人类大陆,也为异界大陆!他,很忙,很头大。他,有时会被迫对规矩妥协,也会不愿妥协而伤痕累累。正如后来他说的,‘受点委屈受点伤算得了什么,我要变得更强!’或许,他所经历的某些虚幻,就是你曾经或者现在正经历的。
  • 杀江湖

    杀江湖

    那年,我手提人头过闹市,一刀封喉斩春秋!
  • 斗罗之我哥超宠我

    斗罗之我哥超宠我

    我原本是斗破位面的一朵小异火,拥有生灵之炎无穷的生命力,又有变身能力,不料被人追杀,穿越到斗罗大陆。拥有一个超级宠我的哥哥--唐三。
  • 门弟

    门弟

    不平等不平等的婚姻和爱情两个家族的不同两个人的生活方式完全不相同
  • 魔王大人是我的同桌

    魔王大人是我的同桌

    令狐溯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升上了大学后,她遇到了一个非常奇怪但很帅的人,那个人是插班生,被安排在令狐溯溪同桌,偶然的一个地方看到了他的同桌,发现她的同桌有黑黑的翅膀,原来她的同桌不是人,呸呸呸,是个魔王………
  • 重生之凤行天下

    重生之凤行天下

    第一杀手组织首脑莫离,重生异世。原来不过一世情劫,魂归,凤舞天下血染江山。某国君主“离儿你看江山万里都是我的,江山是我的,我是你的”莫离风情万种的脸上出现了一丝龟裂不过救了一只小白怎么被缠上了。哼!复仇为重看在是那老头的份上忍住杀人的冲动。微笑……江山是我的,你不是我的”身上多了一双手“离儿没事,江山是你的你是我的。”“噢…慢点,你疼不疼”某男被打到一边。莫离嘴角直抽。叫成这样下手越发狠了。“啊~别紧张。松”半晌…“皇甫简皓,值吗!”“没有值不值,只有愿不愿意。离儿如此美好,怎么舍得,我早已爱你入骨。离儿桃花遍地,我要抓紧被人抢了找谁哭去啊”英俊的脸上满是笑意,可眼底的深沉。她启会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