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70900000004

第4章 孙子兵法(3)

司马懿。西楚霸王项羽,举兵八年,进行了大小七十余战,基本上没有失败过。他也仗着自己能征惯战,想凭借武力征服天下,不担心持久作战,结果被逼到垓下,粮尽援绝,四面楚歌。一个叱咤风云、拔山盖世的英雄,却自刎于乌江之畔。三国时期,蜀将孟达降魏,被魏国任命为新城太守。魏主曹丕死后,孟达失宠,就想叛魏再次投奔蜀国。都督司马懿及时得到密报,老谋深算的他立即感到事态的严重:孟达一旦举事归蜀成功,就会带领金城、新城、上庸三处军马径取洛阳,诸葛亮则统率本部兵马乘势攻取长安,那么魏国将危在旦夕。正是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司马懿连表奏天子的程序也没经过,即刻传令人马起程,一日行二日之路,如有延误者立斩,一面又令人星夜赶往新城先稳住孟达。待大军长途奔袭一千二百里到达新城时,孟达已回天乏术。这样司马懿一举将孟达擒杀,解了洛阳长安两京之危。

谋攻第三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1]为上,破军次之;全旅[2]为上,破旅次之;全卒[3]为上,破卒次之;全伍[4]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注释】

[1]军:古代以一万二千五百士兵为军。

[2]旅:士卒五百人称为旅。

[3]卒:士卒一百人称为卒。

[4]伍:士卒五人称为伍。

【译文】

孙子说:指导战争的原则是,使敌人举国完全降服是上策,用武力击破敌国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军完全降服是上策,用武力击败敌军就次一等;使敌人全旅完全降服是上策,击破敌旅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卒完全降服是上策,击破敌卒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完全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伍就次一等。所以,百战百胜,并不是最高明的;不通过交战就使全体敌人完全降服,才是最高明的。

【解读】

本节中孙武提出了指导战争的原则,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春秋时期,吴国北上争夺诸侯霸主的时候,采取的就是这种策略。吴国夫差打败越国后,成为东南无与匹敌的强国,就北上中原与诸国争霸。夫差趁齐景公刚刚死去,就讨伐齐国,在艾陵打败齐军。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率军沿水路北上,和晋定公相会于黄池,想登上中原霸主之位。会盟尚未开始,越人已趁吴国空虚攻入吴都,夫差封锁后方消息,对晋国以武力相威胁。为了显示吴军的实力,吴王在夜里发布命令,让士卒饱餐一顿,喂足战马,穿上铠甲,每百名战士排成一行,每万人组成一个方队。共计有中军、左军、右军三个方队,各穿白、红、黑三色战衣。军容十分壮盛,中军“皆白裳、白旖、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左军“皆赤裳、赤旌、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右军“皆玄裳、玄旗、黑旗、黑甲、乌羽之矰,望之如墨”。吴王执斧钺立于阵中。黎明时分,吴王亲自擂鼓,敲响铜钲、金铎,全军齐声呐喊,声浪冲天,迈着雄壮的步伐,向晋国军垒进逼。晋军不敢应对,只好由吴主盟,晋国退居次席。这样,吴国没有经过战事,就使得中原诸侯敬服,登上霸主之位。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辒[1],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2],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3],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注释】

[1]橹辒:橹,古代战争中用来侦察敌军的高台,这种高台修筑在一种叫作巢车的车上。辒,是一种攻城用的兵车,这种兵车可以掩护士兵不受城上滚木雷石和弓箭的攻击,它只有防御作用,不具备攻击性。

[2]距堙:为攻城而堆积的向敌城推进的土山。这种土山一般高于敌人的城墙,可以用来观察敌情,也可以在土山上射箭攻击守城之敌,是古代攻城必修的工事。

[3]兵不顿:顿,通假字,通“钝”,受到挫伤的意思。兵不顿,兵刃不钝、兵锋未损,比喻战斗力未损,士气未受挫。

【译文】

所以,指导战争的上策是用谋略挫败敌方的战略意图或战争行为,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人,最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攻城这一方式,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在不得已时方可使用。制造攻城的橹和辒,准备攻城的器械,大概需要三个月。堆筑攻城的土山,又得折腾三个月。如果这些准备工作没有完成,将领难以控制焦躁愤怒的情绪,命令士兵像蚂蚁一样爬梯攻城,使得士兵死伤三分之一,而城池依然没有被攻下,这是攻城带来的灾难。因此善于用兵的人,不靠打仗就使敌人屈服,不需要攻城就获得城池,摧毁敌国不需持久作战,一定要用全胜的谋略争胜于天下。这样既让兵力不至于受挫,又获得全面胜利。这就是谋划进攻的原则。

【解读】

本节主要论述战胜敌人所采取的方式和攻打敌人的方法,以及攻城之法的利弊。最高明的当然是在敌人的战略规划刚刚开始,还没来得及全面展开的时候,就把敌人挫败。公元34年,东汉光武帝入关,征讨高峻,久攻不下,就让寇恂去劝降。寇恂带着用皇帝印玺封记的文书来到高平第一城,高峻的军师皇甫文出来迎接,言辞礼节,倨傲不屈。寇恂大怒,下令把他杀死。诸将皆说:“高峻精兵万人,大多执强弩,西遮陇道,连年不下。现在想招降他,反而要杀死他的使者,恐怕不大妥当吧?”寇恂不听,还是把皇甫文斩了,并让他的副使回去转告高峻:“你的军师对我无礼,我把他斩了。你想投降,就赶紧;不想投降,就坚决固守。”高峻惶恐不已,即日开门出降。诸将都来祝贺,并且请教杀其使却能降其城的原因。寇恂说:“皇甫文,是高峻的心腹,很多计谋都是他出的。当他作为使者前来时,言辞倨傲,肯定没有投降的心思。如果不杀他,让他全身而退,正中他的下怀。我把他杀了,高峻就吓破胆了,所以就赶紧投降。”这是上兵伐谋的杰出运用。

但是也有用下策攻城而且由于愤怒而大败亏输的例子。后魏太武帝曾经征讨宋臧质。有一次他向宋臧质要求送一些酒过来。宋臧质却送来了溲溺粪便,太武帝大怒,就下令攻城。他让士兵不做任何防御措施就穿着单衣硬往城上攻打,结果无数士兵都死在城下,士兵的尸体竟然堆积得和城墙一样高,而且一员大将也死在战斗中。这样过了一个月,太武帝的大军死伤过半,后方也传来敌人断了归路的消息,而且军中又有瘟疫流行,太武帝只得撤军。在这次攻城过程中,太武帝没有获得任何利益,反而损失惨重。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1]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2]也。

【注释】

[1]逃:在此指有秩序地退却,摆脱敌人。

[2]小敌之坚,大敌之擒:这里的“小敌”“大敌”,是指作战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而不是对我方来说敌人的强大与弱小之分。坚,固守、坚守。

【译文】

所以,用兵的法则是:我军有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包围敌人;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进攻敌人;有两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要设法分散敌人,各个击破;和敌人势均力敌,就要善于抗击它;兵员数量少于敌人,就实施退却战略、避免与敌人正面接触;综合力量比敌人要弱,就要避免决战、躲避敌人的锋锐。所以,弱小的一方如果不识时务死拼固守,那就会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

【解读】

本节主要讲不同兵力对比条件下所采取的作战方法。根据己方兵力与敌方兵力的数量对比,相应地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避免硬拼,要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战争以胜利为终极目标,而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胜利是讲究实际的表现。胜利是所有谋略的目标,谋略的作用就应该是将获得胜利的代价最小化,以两败俱伤为代价而取得微弱的胜利绝不是兵家所为。战场不应是军事指挥员个人才华的秀场,更不是游戏,既不好玩,也不该去玩。谋略不是让战场多么炫目、热闹和精彩或经典。所以说,谋略只是将战争胜利代价最小化的手段,而所有的一切又必须在保证胜利的前提下进行,否则,谋划就失去了价值。

金庸的武侠小说中也经常出现《孙子兵法》中的术语,如洪七公与欧阳锋的数次交锋,就是“敌则能战之”的典型事例。这两位当世武功高手,书中数次对战,精彩绝伦,势均力敌,又都曾各败一场:洪七公是在海船上,欧阳锋是在二次华山论剑未疯前。疯了的欧阳锋战胜了洪七公、黄药师,其时功力已超过二人,不能算势均力敌。其所以败,就是没能全力攻守。洪七公是妇人之仁,分心救敌;欧阳锋则是心烦意乱,故而不能全力以赴。

西魏时期,梁州刺史宇文仲和据守一方,不服从管辖。朝廷派遣独孤信率兵讨伐,宇文仲和坚城固守。独孤信在夜里用云梯在城的东北角上佯攻,把敌人都吸引到东北角上来。他自己却亲率将士袭击西南,从而攻克城池。这就是“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1]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2]则国必弱。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3]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4]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注释】

[1]辅:原意是指增强车轮支撑能力的木材,引申为辅佐、辅助。

[2]隙:有缺陷。

[3]縻:牵制,束缚。

[4]同:干预、干涉。

【译文】

将帅,是国家的辅佐。辅佐周密,国家就会强大;辅佐出现疏漏,国家必然衰弱。因此,国君对军队的危害有三种情况:不知道军队不可以前进而下令前进,不知道军队不可以后退而下令后退,这是对军队缚手缚脚;不了解军务却干涉三军之政,将士们就会不知所措;不懂得军队中的权变谋略,却干预军队的指挥,将士就会疑虑重重。军队不知所措,又疑虑重重,诸侯就会趁机兴兵进攻,给我方造成灾难。这是自乱其军,导致失败,就像自己引来敌军一般。

【解读】

本节强调将帅对国家的重要性和国君对战争的影响。好的将帅会促进国家的强大,不好的将帅则会导致国家的衰败。就像老百姓所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但是有时候将帅有能力,却受到不懂兵法的君主或者权臣的牵制,使得将帅不能临机应变,从而贻误战机、覆军杀将的,不可胜数。唐代安史之乱时,哥舒翰与叛军在潼关相持。哥舒翰虽然认为坚守是上策,可是唐玄宗频频催促出兵,哥舒翰不得已,率兵出关,在灵宝西原遇到安禄山大将崔乾佑之军。哥舒翰与田良丘乘船在黄河观察军势,见崔乾佑兵少,遂促诸军进发。崔乾佑故意出兵万人,散散漫漫,或疏或密,或进或退,唐军皆望而笑之,以为崔乾佑不会用兵。其实崔乾佑聚集精兵,埋伏在后面。两军交战,崔乾佑偃旗息鼓,看起来像要逃跑的样子。哥舒翰军放松警惕,下令追赶。叛军发动伏兵,从高处滚下木石,击杀唐军士卒甚多。道路窄小,士卒拥挤,刀枪施展不开。这时哥舒翰用毡车驾马为前驱,想用来冲战。当时正午刚过,刮起东风,崔乾佑把数十辆草车塞在毡车之前,纵火焚烧。顿时大火暴起,烟雾遮天,唐军连眼也睁不开,自相残杀。这时崔乾佑又派精锐骑兵从南山冲杀过来,出现在唐军之后,唐军首尾大乱,被叛军打得大败。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1]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2]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注释】

[1]虞:有所准备。

[2]御:牵制、掣肘。

【译文】

通过五个方面可以预见胜利:能准确判断仗能打与否,就能够取得胜利;懂得根据兵力的多少采取不同策略的,能够取得胜利;全国全军上下一心,意愿一致的,能够取得胜利;以有充分准备、未雨绸缪来对付毫无准备、措手不及的,能够取得胜利;主将精通军事、能力出众,君主又不加干预的,能够取得胜利。这五个方面,就是预见胜利的方法。所以说:了解敌方,了解自己,百战百胜;不了解对方,了解自己,胜负各半;不了解对方,不了解自己,每战必败。

【解读】

本节为此篇总结,提出知胜之道,军事上称为“五胜”,并提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着名论断。《三国演义》中也有数处引用了这句话,现举其两处。第九十四回中诸葛亮一出祁山,杀败魏驸马夏侯楙连得三城。曹真率二十万兵马与蜀军对阵渭河。诸葛亮先是阵前羞辱骂死魏国名臣王朗,又击败魏军的夜间偷袭劫寨。副将郭淮献策曹真,借西羌铁车兵来助战,仍为诸葛亮所破,并被击杀了曹遵、朱赞两路先锋。曹真求救于朝廷,太傅钟繇保举司马懿前去退蜀兵。

太傅钟繇上奏说:“作为将领,智慧超过常人,才能击败对方。《孙子兵法》上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个人认为,曹真虽然长期作战,恐怕非诸葛亮对手。我以全家性命,保举一个人,可退蜀兵。”

同类推荐
  • 特种部队武器装备

    特种部队武器装备

    《特种部队武器装备》着重对主要特种兵器的特性、使用效果及其在作战中的精彩表现等作了详细的介绍,笔者以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和以色列6个国家为主,从单兵武器方面着手,用简洁、通俗而富有趣味性的语言将特种部队的兵器王国展现在广大读者面前,相信广大读者一定会从《特种部队武器装备揭秘》中领略到威力与细腻结合的震憾,了解战斗背后大兵与武器的故事,从而揭开“特种兵器”这块神秘的面妙。
  • 蒸汽与铁甲

    蒸汽与铁甲

    帕特利亚大陆,被蒸汽师、钢铁师、火焰师统治着。这个黑暗的时代,人民生活在战乱中。黑暗中,总会有光明的存在,一群年轻人组成了一支神秘的军队开始用战争接触战争…………
  • 太行智将

    太行智将

    一本有逼格的抗战小说。一个大学毕业的年轻村官,牺牲在暴雨抢险之中,重生在那个纷乱的年代。在最好的年纪他选择了投身疆场,为国家而战。从此,抗日战场上第二战区之中出现了一位堪称传奇的团长。欢迎加入书友群:更新还是继续当咸鱼~,群号码:361434131推荐一本真·朋友的书《女友带我吃鸡》,自在世界著。此君文笔相当好,也很会讲故事。最重要的是他人品比我强太多,是个劳模(滑稽~)
  • 闪击鏖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闪击鏖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德国在法、比、荷的胜利,不仅将英国的势力逐出西欧,同时也大大地削弱它在东南欧的影响。东南欧诸国在现代军备方面都很落后,因此竭力避免与这个欧洲大陆的头号军事强国发生冲突。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巴尔干国家间的紧张关系,因德意两国(没有苏联参加)于1940年8月30日在维也纳强行裁决而趋于缓和。这个裁决使罗马尼亚损失最大。尽管如此,它却寻求和德国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这是因为它清楚地认识到由于英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已不复存在,德国便成了能保卫它的剩余领土和对付苏俄威胁的唯一强国。希特勒准备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罗马尼亚的愿望,因为首先他对普洛耶什蒂油田感兴趣,德国继续作战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依赖它。
  • 尉缭子兵书

    尉缭子兵书

    《尉缭子兵书》为《中国古代八大兵书》系列之一: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是一部世界的兵学圣典,被誉为“天下奇书”,更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奇书圣典。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是中国历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兵者,国之大事,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的无上利器,更是流行于商界的商战指南,更是公认的世界上伟大的军事著作。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更是一部军事哲学书,把人类生死场上的智慧较量深刻展示出来,成为中华谋略的集大成者。《尉缭子兵书》为该八大兵书之一。
热门推荐
  • 寒城

    寒城

    听说,我们都站在一条直线上,只是通往不同的地方而已。我们就像被琉璃隔住了一样,就算是朋友,也有秘密不知道。原来,到了爱情的背后,每个人都是那么自私。【感谢】第一人称特写:1.简然(KIKI)2.白清玄(院长)3.白凌风(枫子)本故事由作者真实故事改编。
  • 洪荒之忘忧仙草

    洪荒之忘忧仙草

    忘忧草,忘忧草,一见忘忧思无邪,终生无忧扰。思无邪,无忧扰,前尘往事都知晓,相思不相扰。都知晓,不相扰,往后余生不知了,节中芊芊网。不知了,芊芊网,终是遇了忘忧草,轮回相忘了!”让我带你去看一颗仙草的洪荒之旅……扣扣群:1147554319
  • 月照霜河

    月照霜河

    一个流浪的故事,一个草根人物,命运多舛,与命运和世界对抗,执着于执念,追求生命终极的史诗。历史跌宕,俗世百态,万邦林立,江湖纷争,除魔卫道,却看主角如何撕开命运的枷锁,挣脱天地的极限,一步步穿过荆棘无数,铸就唯一的传奇。斜月一轮照霜河,天外孤客双袖冷。今缘岂是命注定,恩怨情仇一场梦。只身而去出河梁,潜龙一怒落星辰。诸事了却拂衣去,一人一马笑苍生。
  • 愿你忘却时间

    愿你忘却时间

    这是我的第一本书,诗歌散文为一体的一本书。希望你们喜欢啊ヾ^_^?(/≧▽≦/)
  • 戾君天

    戾君天

    大千世界,浩瀚无比。无数种群繁衍,万般造化隐灭,此间少年,能否重现人族昔日荣光,让人族再登众神之巅?
  • 末世之病毒战争

    末世之病毒战争

    额,第一次写小说,啊,不喜勿喷,喷的不要说脏话,说脏话的不要太过分,太过分的弄死,弄死后不赔钱!
  • TFBOYS之我做你的未来

    TFBOYS之我做你的未来

    那年夏天,当一个贵族千金sun看到了那个眼里有星星的薄荷音少年,,她的心被他打动了。五年后的夏天,她不在意别人的眼光,投资了时代峻峰,当上了他们公司最大的股东。然而,一切只为了他能在舞台上无忧无虑地唱着自己的歌。源源,我不像粉丝一样奢望站在你身边,只要你能无忧无虑地唱着自己的歌,不被娱乐圈的万事所干扰,我只要默默地守护着你就足够了!我没有权利缚束你,你开心就好。——sun
  • 遇见你心安

    遇见你心安

    那一年,牵了你的手,我就再没想过放开。原谅我,戒不掉你这毒药……离开,看着你的背影,我仍是心酸,我不怕你走的远,只希望你会记得有我爱着你,不管何时我都会守着最初的爱巢,等你回来……
  • 仙子别害羞

    仙子别害羞

    忆当初,陆承年少轻狂,锋芒毕露的冷傲仙子?诡计多端的魔门门妖女?只要把她们的姻缘全都牵在自己身上,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十几年后,悔不当初的陆承只想过.上平静的生活,怎奈,众仙女们却对他迟迟不肯放手。且看十几年后的他该怎样应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